CN115353729B -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3729B
CN115353729B CN202211082783.3A CN202211082783A CN115353729B CN 115353729 B CN115353729 B CN 115353729B CN 202211082783 A CN202211082783 A CN 202211082783A CN 115353729 B CN115353729 B CN 115353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ghness
parts
strength
covalent cross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27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53729A (zh
Inventor
汪洋
张玉
黄晶
东为富
王世波
李婷
施冬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827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3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3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53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3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2Graphene or derivatives, e.g. graph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0Metal compounds
    • C08K3/14Carb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46Cla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162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halides, e.g. 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166Magnesium halide, e.g. magnesium chlor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一锅法将聚氨酯、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以及改性二维材料共混后再通过密炼机混炼压入模具成型并烘干制得。复合材料通过多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提供高强高韧性能。该复合材料所含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以复合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聚氨酯为5.5‑45重量份,多酚类化合物25‑43重量份,金属离子化合物5‑8.5重量份,改性二维材料25‑43重量份。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且可塑可回收,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军事、民用工程及机械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的珍珠母,得益于其内部著名的“砖-泥“式结构,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所拥有的断裂功,大约是作为它基本成分的碳酸钙晶体的3000倍。这一卓越的力学性能,使得“砖-泥“式结构成为研究人员在现代高性能人工合成材料微结构设计方向的仿生目标,并在过去十几年开发出了许多技术来制造多功能仿珍珠层材料,包括冷冻铸造、逐层组装、真空过滤、增材制造、蒸发等。然而这些技术存在部分缺陷,包括耗时长,设备复杂等问题。同时,这些仿生结构材料限于其单一形貌(片状或块状)以及部分功能缺失(如自修复性能),难以进一步满足人类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仿珍珠层材料在断裂过程中,经过弹性形变后发生裂纹萌生,接着沿着界面产生稳定的裂纹扩展,随后发生裂纹偏转而进入非稳定裂纹扩展阶段,最终发生断裂。因此,可通过弱化材料界面结合强度达到能量耗散目的,弱界面结合的复合材料中微空穴和微裂纹更容易被主裂纹捕获,裂纹会沿着界面扩展并发生裂纹偏转。选择弱界面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氢键,π-π共轭,疏溶剂效应、离子偶极作用等非共价键,已经深入到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学科领域。作为弱键,这些作用力在大变形下容易断裂并耗散能量,可作为弱界面结合力引入到材料中,但单一弱键对力学性能的提高非常有限。因此,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层间载荷的转移效率,考虑在片层界面间设计多种作用力和多种协同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一锅法将聚氨酯、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以及改性二维材料共混,制得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通过多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提供高强高韧性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包括聚氨酯、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和改性二维材料,所述改性二维材料为经鞣花酸表面改性的二维材料。
本发明首先通过混合鞣花酸与二维材料使两者通过π-π共轭相互堆叠,再经过密炼机挤出的材料其内部二维片层相互挤压,形成一种交叉互锁的榫卯结构,使得本发明获得的复合材料通过多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提供高强高韧性能。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以复合材料总重量份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材料通过非共价键交联作用提供断裂强度和能量耗散。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大于400MPa,韧性大于20MJ/m3
所述非共价键交联作用包括多酚类化合物与改性二维材料静电力作用、多酚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络合作用以及多酚类化合物与聚氨酯氢键作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单宁酸、植酸、没食子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优选为植酸。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离子化合物中的所述金属离子包括Ca2+、Mg2+、Fe2+、Fe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离子优选Ca2+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离子化合物为所述金属离子的氯化物。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维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蒙脱土、过渡金属二维材料(如MXen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维材料优选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聚氨酯、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和改性二维材料共混所得。
本发明中,复合材料通过非共价键交联作用提供断裂强度和能量耗散。其中,非共价键交联作用包括多酚类化合物与改性二维材料静电力作用、多酚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络合作用以及多酚类化合物与聚氨酯氢键作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聚氨酯5.5-45重量份,多酚类化合物25-43重量份,金属离子化合物5-8.5重量份,改性二维材料25-43重量份。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改性二维材料、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于水中共混,并将pH调至5-8.5,待反应结束获得中间产物;
2)将中间产物在搅拌下滴入聚氨酯溶液中共混,反应结束后通过密炼机混炼压入模具成型并烘干,得到产物。
一方面,本发明首先通过混合鞣花酸与二维材料使两者通过π-π共轭相互堆叠,再经过密炼机挤出的材料其内部二维片层相互挤压,形成一种交叉互锁的榫卯结构,使得本发明获得的复合材料通过多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提供高强高韧性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还同时兼具保留了很好的可塑可回收性,首先,本发明所制中间产物与聚氨酯共混后,形成一种泥状物,因此可通过密炼机挤出后得到任意形状,使得其具备可塑性;其次,本发明将材料重新分散于水中并重复上述步骤以制备新材料,抑或将经拉伸断裂后的材料重新拼接并在裂口处滴上一定量水,静置待水挥发后完成材料的修复,又使其具备可回收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反应条件为60-80℃水浴条件下反应20-24h。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将中间产物在搅拌下滴入聚氨酯溶液中共混1-2h。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密炼机混炼为在25-30℃混炼1-2h,所述烘干为在40-80℃烘干20-24h。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将pH调至5.5-8.5,如pH=5.5、6.0、6.5、7.0、7.5、8.0、8.5等任意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优选的,可以进一步将pH调至6-8.5,如pH=6.0、6.5、7.0、7.5、8.0、8.5等任意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在水中共混指的是以所有原料可以混在水中为准即可,对于水的具体用量没有限定,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改性二维材料、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于水中共混,并将pH调至5-8.5,之后在60-80℃水浴条件下反应20-24h,待反应结束获得中间产物;
2)将中间产物在搅拌下滴入聚氨酯溶液中共混1-2h,反应结束后通过25-30℃密炼机混炼1-2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40-80℃烘箱烘干,20-24h后得到产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或其制备方法的应用,具体为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军事、民用工程及机械领域。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弱化材料界面结合强度达到能量耗散作用,利用多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提高层间载荷转移效率并最终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2)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步骤简单,通过一锅法制得产物;
3)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且可塑可回收;
4)本发明制备的高强、高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军事、民用工程及机械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经过密炼机挤出材料的榫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材料内部形成的“砖-泥”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改性二维材料、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于水中共混,并将pH调至5-8.5,待反应结束获得中间产物;
2)将中间产物在搅拌下滴入聚氨酯溶液中共混,反应结束后通过密炼机混炼压入模具成型并烘干,得到产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单宁酸、植酸、没食子酸或其他任意多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离子包括Ca2+、Mg2+、Fe2+、Fe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二维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蒙脱土、过渡金属二维材料(如MXen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改性二维材料为经鞣花酸表面改性的二维材料。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改性二维材料制成后都经过烘干处理,这是因为考虑到水分的介入将破坏改性二维材料(以鞣花酸改性氧化石墨烯EGO为例)内原来的氢键,取而代之的是小分子的水与氧化石墨烯GO表面官能团形成的新的氢键;由形成最多氢键原理可知,水分会充分替代原来的氢键结构而形成新的氢键,这样原来EGO的氢键体系遭到破坏,水分在其中又构建了新的氢键体系。然而在烘干后的干燥条件下,在EGO表面,水分子与相关官能团形成的氢键瞬间被破坏,水分子重新回到环境气氛中;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水分逐渐散发到环境气氛中,原有的氢键体系逐步得到修复,由此,便可以充分发挥并利用体系内EGO的键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实施例1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氧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称取聚氨酯23重量份,植酸35重量份,CaCl27重量份,改性氧化石墨烯3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h。反应结束后通过25℃密炼机混炼1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复合材料1。
实施例2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氧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称取聚氨酯28.5重量份,植酸32.5重量份,CaCl26.5重量份,改性氧化石墨烯32.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h。反应结束后通过25℃密炼机混炼1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复合材料2。
实施例3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氧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称取聚氨酯39.5重量份,植酸27.5重量份,CaCl25.5重量份,改性氧化石墨烯27.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h。反应结束后通过25℃密炼机混炼1.5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复合材料3。
实施例4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石墨烯。
2)称取聚氨酯12重量份,植酸40重量份,MgCl28重量份,改性石墨烯40重量份。首先将改性石墨烯、植酸、Mg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5,水浴加热至70℃反应22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5h。反应结束后通过30℃密炼机混炼1h后压入模具成型倒入模具并放置于6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复合材料4。
实施例5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MXene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MXene,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MXene。
2)称取聚氨酯20.5重量份,植酸36重量份,FeCl27.5重量份,改性MXene36重量份。首先将改性MXene、植酸、Fe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6,水浴加热至6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2h。反应结束后通过30℃密炼机混炼1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0h后得到复合材料5。
实施例6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蒙脱土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蒙脱土,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蒙脱土。
2)称取聚氨酯23重量份,植酸35重量份,CaCl27重量份,改性蒙脱土3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蒙脱土、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7,水浴加热至70℃反应22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2h。反应结束后通过25℃密炼机混炼2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4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复合材料6。
实施例7
将经过拉伸断裂测试的复合材料1碎片断裂面重新拼接后于拼接处滴入去离子水,静置待材料干燥得到复合材料7。
对比例1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氧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称取聚氨酯23重量份,植酸35重量份,CaCl27重量份,改性氧化石墨烯3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h。反应结束后通过25℃密炼机混炼1h后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对比材料1。
对比例2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氧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称取植酸45.5重量份,CaCl29重量份,改性氧化石墨烯45.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倒入模具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对比材料2。
对比例3
1)以改性二维材料总重100重量份计,称取氧化石墨烯10重量份,鞣花酸90重量份。首先将鞣花酸溶于NaOH水溶液中,之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并通过HCl(1M)将pH调至5,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洗涤并放置于80℃烘箱,24h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称取聚氨酯23重量份,植酸35重量份,CaCl27重量份,改性氧化石墨烯35重量份。首先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h。反应结束后倒入模具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对比材料3。
对比例4
1)称取聚氨酯23重量份,植酸35重量份,CaCl27重量份,氧化石墨烯35重量份。首先将氧化石墨烯、植酸、CaCl2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并通过NaOH(1M)将pH调至8,水浴加热至8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
2)将中间产物逐滴加入聚氨酯中,常温搅拌1h。反应结束后通过30℃密炼机混炼压入模具成型并放置于80℃烘箱烘干,24h后得到对比材料4。
测试: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及实施例7和对比例1-4所得的产品裁剪制备标准样条,按GB/T 13022-1991标准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技术指标
项目 拉伸强度/MPa 断裂韧性/MJ/m3
实施例1 452 18.3
实施例2 400 20.2
实施例3 374 24.5
实施例7 448 18.1
对比例1 90 15.6
对比例2 135 3.5
对比例3 353 15.1
对比例4 62 11.2
由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从实施例1-3的结果反映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了改性二维材料为此复合材料提供强度,同时通过比较实施例1与对比例4可得,实施例1中氧化石墨烯与鞣花酸的π-π共轭为材料受外力拉伸时发生片层间滑移提供途径,当此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二维片层与鞣花酸相互错位以耗散能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韧性;
由实施例7可以看出,此复合材料具有自修复性能,且经过修复的材料仍能达到之前的力学标准。此复合材料的自修复性能来源于体系内金属络合作用及氢键作用;
对比例1-2通过调控不同非共价键的存在来验证多重非共价键协同的效果,其中,植酸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可通过调控pH实现,故设置对比例1的pH调控为5;氢键的存在可通过控制聚氨酯含量实现,故设置对比例2未加入聚氨酯,使体系缺乏植酸与聚氨酯之间的氢键作用,从而说明单一非共价键的劣势。从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实施例,对比例1-2中单一氢键或金属络合作用导致复合材料强度变弱,说明多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对比例3为未经过混炼的复合材料,此方法制得的材料内部二维片层相互堆叠,形成典型“砖-泥”式结构,如图2所示。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过密炼机挤出的材料其内部二维片层相互挤压,形成一种交叉互锁的榫卯结构,如图1所示,相较于同等条件下的平面结构,具有榫卯结构的复合材料性能有一定提升,其性能的提升归因于不同的应力传递途径,在平面结构时,应力通过聚氨酯传递,而在榫卯结构中,应力通过较硬的二维材料层传递,这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本发明通过一锅法将聚氨酯、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以及改性二维材料共混,制得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通过多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提供高强高韧性能,整个制备过程经济可行且环境友好。无有机污染排放、无溶剂残留、形成了绿色环保、安全卫生的制备技术体系,所制复合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军事、民用工程及机械领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复合材料总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聚氨酯5.5-45重量份、多酚类化合物25-43重量份、金属离子化合物5-8.5重量份和改性二维材料25-43重量份,所述改性二维材料为经鞣花酸表面改性的二维材料,所述二维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蒙脱土、过渡金属二维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改性二维材料、多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于水中共混,并将pH调至5-8.5,待反应结束获得中间产物;
2)将中间产物在搅拌下滴入聚氨酯溶液中共混,反应结束后通过密炼机混炼压入模具成型并烘干,得到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大于400MPa,韧性大于20MJ/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单宁酸、植酸、没食子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植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化合物中的所述金属离子包括Ca2+、Mg2+、Fe2+、Fe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Ca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化合物为所述金属离子的氯化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为氧化石墨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pH调至5.5-8.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pH调至6.0-8.5。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pH调至5.0。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pH调至8.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条件为60-80℃水浴条件下反应20-24h。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中间产物在搅拌下滴入聚氨酯溶液中共混1-2h。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密炼机混炼为在25-30℃混炼1-2h。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烘干为在40-80℃烘干20-24h。
17.如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军事、民用工程及机械领域。
CN202211082783.3A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5353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783.3A CN115353729B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783.3A CN115353729B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3729A CN115353729A (zh) 2022-11-18
CN115353729B true CN115353729B (zh) 2024-02-13

Family

ID=8400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2783.3A Active CN115353729B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37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9211A (zh) * 2011-04-16 2011-10-19 华南理工大学 植物多酚及其衍生物还原和修饰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CN110054969A (zh) * 2019-06-14 2019-07-26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植酸改性石墨烯的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6712A (zh) * 2019-05-29 2019-08-0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仿贻贝足黏附的聚合物-骨架界面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4025A (zh) * 2021-07-09 2021-10-12 江苏云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骨架界面纳米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69166A (zh) * 2021-09-26 2021-12-1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包含金属-多酚网络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85484A (zh) * 2021-11-26 2022-02-25 江南大学 一种高强高韧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9211A (zh) * 2011-04-16 2011-10-19 华南理工大学 植物多酚及其衍生物还原和修饰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CN110106712A (zh) * 2019-05-29 2019-08-0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仿贻贝足黏附的聚合物-骨架界面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969A (zh) * 2019-06-14 2019-07-26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植酸改性石墨烯的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4025A (zh) * 2021-07-09 2021-10-12 江苏云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骨架界面纳米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69166A (zh) * 2021-09-26 2021-12-1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包含金属-多酚网络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85484A (zh) * 2021-11-26 2022-02-25 江南大学 一种高强高韧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3729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ah et al. Effect of curing profile on kaolin-based geopolymers
DE3009726C2 (de) Phenolharzzusammensetzungen
Pehanich et al. Wood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level effects on selec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fiber–cement composites
DE3036430C2 (de) Reife, verform- und wärmehärtbare Doppel-Polyester-Formmasse und ihre Verwendung
DE102005056791B4 (de) Zusammensetzung, Bindemittel für Mineralwolle enthaltend diese Zusammensetzung sowie Verwendung dieser Zusammensetzung
CN102702707A (zh) 一种表面改性***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
CN102702708B (zh) 一种改性***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
DE60319733T2 (de) Wärmehärtbare anorganische ton-nanodispersionen und ihre verwendung
KR102241908B1 (ko) 시멘트 비중이 감소된 경량 콘크리트 벽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554493A (zh) 一种玻璃钢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
Panda et al. Effect of red mud on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unsaturated polyester-epoxy-bamboo fiber composites
Rubio-Avalos et al. Flexural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 gypsum-SBR composite material
CN102295822B (zh) 粉煤灰节能环保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5353729B (zh) 一种非共价键交联高强高韧可塑可回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3130571A1 (en) A method for making a natural binder for manufacturing of compound articles
CN113463385B (zh) 高强韧胶原纤维基体、骨架材料、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2999A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生产工艺
CN107652645A (zh) 一种低温低压成型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2115A (zh) 一种高强度木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0008452B4 (de) Reversibles Klebstoffmaterial für nasse und trockene Bedingungen und Verfahren
WO2014187052A1 (zh) 一种高炉矿粉复合粉料及用其制造的合成材料
DE102010046914A1 (de) Harze aus ungesättigten Polyestern und Polysilazanen sowie damit hergestellte duroplastische Reaktionsharz-Formstoffe
CN111848021A (zh)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003A (zh) 一种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022849A (ja) 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モルタ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