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6160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6160A
CN115336160A CN202180024591.4A CN202180024591A CN115336160A CN 115336160 A CN115336160 A CN 115336160A CN 202180024591 A CN202180024591 A CN 202180024591A CN 115336160 A CN115336160 A CN 115336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motor
sensor
power conversion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45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侑也
山平优
甲埜俊幸
一条弘洋
竹内和哉
村上达也
松冈哲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36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6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7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against abnormal temper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0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more than one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对从逆变器(140)流向旋转电机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机传感器(73)通过电机传感器框体(71)相对于电机母线(72)固定。对转换器(120)的电抗器(121)的电流进行检测的转换器传感器(83)通过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相对于转换器母线(82)固定。电机传感器框体(71)和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分体地形成,并且彼此分开。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相关申请的援引
本申请以2020年3月31日向日本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62637号为基础,将基础申请的内容整体地以参见的方式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无芯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车辆中使用的电力转换器。专利文献1中的电力转换器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并供给至电动机。电力转换器包括对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的转换器和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的逆变器。
专利文献1的电力转换器包括对从逆变器供给至电动机的各相的电流和流过转换器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由内置有流过作为检测对象的电流的多个母线和与各母线对应的多个传感器元件的树脂制的端子单元提供。即,专利文献1的电力转换器中的端子单元作为将母线和传感器元件全部支承为一体的框体起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397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转换器的构成构件有时包括例如电抗器等发热较大的构件。因此,由于与发热较大的转换器的构成构件的连接,供作为检测对象的流过转换器的电流流动的转换器母线比其他母线更容易温度上升。在专利文献1中,包括这样的转换器母线在内,利用一个框体将母线和传感器元件支承为一体。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经由框体的传热,伴随着转换器母线的温度上升,对流向旋转电机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机传感器有可能会过度地温度上升。电机传感器的过度的温度上升有可能会降低流向旋转电机的电流的检测精度。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能够抑制伴随着转换器母线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电机传感器的温度上升。
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特征的组合来实现,并且下位技术方案规定了本公开的更有利的具体示例。另外,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括号内的符号作为一个方式表示与后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元件的对应关系,不对本公开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逆变器,上述逆变器向旋转电机提供三相交流;转换器,上述转换器在直流电源与逆变器之间对电压进行转换;电机母线,上述电机母线供逆变器与旋转电机之间的电流流动;无芯式的电机传感器,上述无芯式的电机传感器基于磁场对在电机母线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电机传感器框体,上述电机传感器框体将电机传感器与电机母线一体地收容;转换器母线,上述转换器母线供在转换器中流过的电流流动;无芯式的转换器传感器,上述无芯式的转换器传感器基于磁场对在转换器母线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转换器传感器框体,上述转换器传感器框体与电机传感器框体分开,并将转换器传感器与转换器母线一体地收容。
根据以上的结构,对转换器母线和转换器传感器进行收容的转换器传感器收容框体与对逆变器传感器进行收容的逆变器传感器框体分开。与构成为一体的框体的情况相比,在彼此分开的转换器传感器框体与转换器传感器框体之间难以产生传热。因此,与用一体的框体对各母线和各传感器进行保持的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从转换器母线向逆变器传感器的传热。因此,即使在转换器母线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逆变器用传感器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电力转换装置的机械结构的图。
图3是沿图2的III方向观察第一传感器单元的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机械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进行说明。首先,基于图1对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电力转换装置100在包括作为行驶驱动源使用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电力转换装置100是进行旋转电机1与直流电源2之间的电力转换的装置。
旋转电机1是三相交流式的旋转电机。在车辆上设置有例如第一旋转电机1a和第二旋转电机1b这两个旋转电机1。第一旋转电机1a主要用作车辆的行驶驱动源。第二旋转电机1b主要用作利用车辆的内燃机的旋转驱动力进行发电的发电机。直流电源2是包括例如锂离子电池等能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的输出直流电源的电源单元。
作为电力转换的一例,电力转换装置100将来自直流电源2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流向第一旋转电机1a的三相交流。由此,电力转换装置100利用对直流电源2充电的电力使第一旋转电机1a驱动车辆。另外,作为另一例,电力转换装置100将通过内燃机的旋转驱动力发电的来自第二旋转电机1b的三相交流转换为频率等不同的三相交流,并输出到第一旋转电机1a。
另外,车辆中的第一旋转电机1a及第二旋转电机1b的用途不限于上述用途,能够根据所利用的车辆的设计适当变更、追加、更换。因此,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动作也不限于上述的动作,能够适当变更、追加、更换。电力转换装置100包括滤波电容器110、转换器120、平滑电容器130、逆变器140、第一传感器部150、第二传感器部160和控制电路部170。
滤波电容器110是设置在与直流电源2的正极连接的正极线3P和与负极连接的负极线3N之间的电容器。滤波电容器110作为去除从直流电源2供给到转换器120的直流电压的噪声的滤波器起作用。
转换器120是包括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电抗器等的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值的直流电压的转换电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反向导通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作为半导体开关元件。转换器120用于直流电源2与逆变器140之间的直流电压的转换。作为一例,转换器120进行对从直流电源2作为正极线3P与负极线3N之间的电压而提供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的动作。转换器120具有将升压后的电压作为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的电压提供到逆变器140的功能。
转换器120具有以串联连接的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为主体构成的、将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之间连接配置的上下臂。另外,转换器120具有将半导体开关元件彼此的连接点与正极线3P连接配置的电抗器121。即,电抗器121的一端与半导体开关元件彼此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电源2的正极及滤波电容器110的一端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转换器120构成为包括两组由上述的上下臂及电抗器121的组实现的升降压电路的所谓两相转换器。
平滑电容器130是设置在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之间的电容器。平滑电容器130具有对通过转换器120等在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之间提供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化的功能。
逆变器140是包括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等的、进行直流电压与三相交流之间的转换的转换电路部。逆变器140在高电位线4H及低电位线4L与同自身对应的旋转电机1之间进行直流电压和三相交流的转换。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包括第一逆变器140a和第二逆变器140b这两个逆变器140。第一逆变器140a与第一旋转电机1a连接。第一逆变器140a例如将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之间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并输出到第一旋转电机1a。第二逆变器140b与第二旋转电机1b连接。第二逆变器140b例如对来自第二旋转电机1b的三相交流进行整流,并作为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之间的直流电压输出。
逆变器140以将高电位线4H与低电位线4L之间彼此并联地连接的配置具有与三相一对一地对应的三个上下臂。本实施方式中的逆变器140的上下臂的电路结构为与转换器120的上下臂相同的电路结构。各相的上下臂中的半导体开关彼此的连接点与同该逆变器140对应的旋转电机1中的对应的相连接。
第一传感器部150用于对在逆变器140与旋转电机1之间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部150分别对在第一逆变器140a与第一旋转电机1a之间流动的三相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检测。另外,第一传感器部150依次分别对在第二逆变器140b与第二旋转电机1b之间流动的三相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检测。
第二传感器部160用于对流过转换器120的电流进行检测。具体而言,第二传感器部160依次分别对在转换器120所具有的两个电抗器121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传感器部160对在各电抗器121与上下臂之间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第二传感器部160将表示检测出的流过各电抗器121的电流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电路部170。
控制电路部170是发挥对转换器120及逆变器140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的电路组。控制电路部170例如以包括非临时性地对控制用软件进行记录的作为实体的存储介质的存储器以及执行软件的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为主体而构成。控制电路部170基于由第二传感器部160和第一传感器部150检测出的电流等来控制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动作。通过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控制,实现由电力转换装置进行的电力转换。
作为一例,控制电路部170基于来自车辆的上位ECU的对第一旋转电机1a的输出转矩请求,对流过第一旋转电机1a的各相的电流的目标变动模式进行设定。控制电路部170对第一逆变器140a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流向第一旋转电机1a的输出电流按照目标变动模式进行变动。即,控制电路部170基于由第一传感器部150检测出的来自第一逆变器140a的输出电流,驱动第一逆变器140a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
接着,对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机械结构进行说明。以下,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表示为X方向、Y方向、X方向。如图2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包括转换装置框体10、半导体装置30、冷却器20、电抗器单元40、第一电容器单元50、第二电容器单元60、第一传感器单元70和第二传感器单元80。
转换装置框体10是对构成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各构件进行收容的框体。转换装置框体10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在内侧具有收容空间的大致长方体状。在转换装置框体10的外壁上形成有输出端子开口11。输出端子开口11可以说是相当于用于将旋转电机1与电力转换装置100连接的连接器的部分。输出端子开口11使第一传感器单元70露出到转换装置框体10的外部。
冷却器20例如是通过使作为制冷剂的水在内部流通来冷却半导体装置30的装置。在冷却器20中流过由散热器冷却并供给到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水。冷却器20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有使供给的水分岔并流动的多个制冷剂流路21。各制冷剂流路21分别沿X方向延伸。在各制冷剂流路21之间分别配置有半导体装置30。
半导体装置30是利用树脂密封等将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用于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连接的连接构件一体封装化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各半导体装置30包括相当于一个上下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它们的连接构件。各半导体装置30呈主面朝向Y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状。各半导体装置30夹着制冷剂流路21沿Y方向层叠。
各半导体装置30包括高电位侧端子31H、低电位侧端子31L和连接点端子31M这三个主端子。高电位侧端子31H相当于与上下臂的高电位线4H连接的连接点。低电位侧端子31L相当于与上下臂的低电位线4L连接的连接点。连接点端子31M相当于上下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彼此的连接点。各半导体装置30所包括的三个主端子以沿X方向排列的配置从半导体装置30的朝向Z方向的面突出。沿X方向排列的三个主端子中的位于第一传感器单元70侧的一端的主端子相当于连接点端子31M。
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包括八个半导体装置30。具体而言,作为半导体装置30,电力转换装置100包括三个第一电机用装置30a、三个第二电机用装置30b和两个转换器用装置30c。
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是构成第一逆变器140a的半导体装置30。即,三个第一电机用装置30a分别与第一逆变器140a的三相的上下臂对应。沿Y方向排列的八个半导体装置30中的远离电抗器单元40一侧的三个相当于第一电机用装置30a。
第二电机用装置30b是构成第二逆变器140b的半导体装置30。即,三个第二电机用装置30b分别与第二逆变器140b的三相的上下臂对应。沿Y方向排列的八个半导体装置30中的从电抗器单元40侧开始数的第三个到第五个相当于第二电机用装置30b。
转换器用装置30c是构成转换器120的半导体装置30。即,两个转换器用装置30c分别与转换器120的两相的上下臂对应。沿Y方向排列的八个半导体装置30中的电抗器单元40侧的两个相当于转换器用装置30c。
电抗器单元40是将电抗器121与磁性材料的芯部或连接构件等附属构件一起一体封装化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抗器单元40的内部,以彼此绝缘的方式对两相的转换器120中使用的两个电抗器121进行树脂密封。从电抗器单元40引出各电抗器121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二电容器单元60连接。另外,从电抗器单元40引出各电抗器121的另一端,并分别与第二传感器单元80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电抗器单元40与收容在冷却器20中的状态的半导体装置30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
第一电容器单元50是将相当于平滑电容器130的电容器与连接构件等附属构件一起一体封装化的装置。第一电容器单元50使内置的平滑电容器130的两端与各半导体装置30的高电位侧端子31H及低电位侧端子31L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容器单元50与收容在冷却器20中的状态的半导体装置30在X方向上排列配置。
第二电容器单元60是将相当于滤波电容器110的电容器与连接构件等附属构件一起一体封装化的装置。第二电容器单元60使内置的滤波电容器110的一端与内置于电抗器单元40的各电抗器121的一端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容器单元60与电抗器单元40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第二电容器单元60是在Z方向的投影视图中与冷却器20产生部分重叠的配置。
第一传感器单元70是将用于实现作为第一传感器部150的功能的构件一体封装的装置。第一传感器单元70与收容在冷却器20中的半导体装置30在X方向上排列配置。具体而言,第一传感器单元70在X方向上相对于冷却器20位于与第一电容器单元50相反的一侧。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具有电机传感器框体71、电机母线72、电机传感器73、电机传感器基板74和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
电机传感器框体71是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用于将构成第一传感器单元70的各构件支承成一体的构件。电机传感器框体71呈将长边方向设为Y方向的姿势的长方体状。在电机传感器框体71中,通过嵌件成型埋设有电机母线72和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
另外,在形成在电机传感器框体71的内部的收容空间中收容有供电机传感器73安装的电机传感器基板74。电机传感器框体71以维持相对于电机母线72的位置的方式将各电机传感器73一体地收容。在电机传感器框体71的Y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传感器单元70的紧固部。
电机母线72是供第一传感器单元70的检测对象电流即在逆变器140与旋转电机1之间流过的电流流动的导电构件。电机母线72由铜等导电材料形成为部分地弯曲的带板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具有与第一电机用装置30a和第二电机用装置30b中的每一个一对一地对应的六个电机母线。
各电机母线72的一端通过焊接等与对应的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或第二电机用装置30b的连接点端子31M连接。各电机母线72的整体沿X方向延伸,并贯穿电机传感器框体71。因此,X方向相当于电机母线72的延伸方向。各电机母线72中的位于电机传感器框体71的内部的部分呈将主面朝向Z方向并沿X方向延伸的带板状。
在各电机母线72中的从电机传感器框体71的与半导体装置30相反的一侧露出的部分形成有连接器端子部72a。各连接器端子部72a呈将主面朝向X方向的板状,并且形成有用于对与旋转电机1连接的连接电缆进行紧固的贯通孔。即,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兼有作为针对旋转电机1的输出端子台的功能。
电机传感器73是用于对在电机母线72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的装置。电机传感器73通过对由流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强度进行检测,对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电机传感器73是包括例如形成有磁阻效应元件等磁电转换元件的半导体芯片的传感器封装件。电机传感器73例如将表示自身位置处的沿着规定方向的检测轴的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的检测值作为与电流的大小对应的电信号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具有与六个电机母线72一对一地对应的两个电机传感器73。各电机传感器73配置成以将检测轴设为Y方向的姿势,沿着Z方向与对应的电机母线72相对。即,电机传感器73对相对于电机母线72在Z方向的位置处由沿着X方向的电流产生的Y方向的磁场进行检测。六个电机传感器73以与电机母线72的Y方向上的间距一致的间距沿Y方向排列。在Y方向上的电机传感器73的中间没有设置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构件。即,各电机传感器73构成为不具有对电机母线72进行包围的聚磁芯部的无芯式电流传感器(Coreless current sensor)。
电机传感器基板74是在例如由环氧树脂等形成的平板状的基材上设置由铜等形成的配线的电路基板。电机传感器基板74形成为将主面朝向Z方向、将长边方向设为Y方向的矩形板状。在电机传感器基板74上除了六个电机传感器73之外,还安装有用于与控制电路部170电连接的连接器等。安装有各电机传感器73的电机传感器基板74收容在电机传感器框体71的内部。
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是由磁性材料形成为矩形板状的磁屏蔽构件。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是将主面朝向Z方向、将长边方向设为Y方向的姿势。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具有在Z方向上夹着电机传感器73和电机母线72配置的两个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各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以跨过沿Y方向排列的六个转换器传感器83的方式沿Y方向延伸并覆盖各电机传感器73。各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抑制第一传感器单元70的外部磁场对电机传感器73的检测值的影响。各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埋设在电机传感器框体71的内部。
第二传感器单元80是将用于实现作为第二传感器部160的功能的构件一体封装化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传感器单元80在Y方向上位于半导体装置30与电抗器单元40之间。如图2所示,第二传感器单元80包括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转换器母线82、转换器传感器83、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和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
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是由与电机传感器框体71相同的绝缘材料形成的、用于对构成第二传感器单元80的各构件进行支承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呈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姿势的长方体状。在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中,通过嵌件成型埋设有转换器母线82和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配置成与电机传感器框体71分开。即,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和电机传感器框体71配置成彼此不接触。
另外,在形成在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的内部的收容空间中收容有供转换器传感器83安装的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以维持相对于转换器母线82的位置的方式将各转换器传感器83一体地收容。在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的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传感器单元80的紧固部。
转换器母线82是供第二传感器单元80的检测对象电流即在转换器120中流过的电流流动的导电构件。更具体而言,转换器母线82是供在转换器120所具有的电抗器121中流过的电流流动的导电构件。转换器母线82由与电机母线72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为部分地弯曲的带板状。第二传感器单元80包括分别与两个电抗器121对应的两个转换器母线82。
本实施方式的各转换器母线82将对应的电抗器121的一端与同该电抗器121对应的转换器用装置30c的连接点端子31M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各转换器母线82以沿X方向从连接点端子31M引出的配置与连接点端子31M连接。各转换器母线82在X方向上在比电机传感器73更靠近半导体装置30的位置处弯曲,并沿Y方向朝向电抗器单元40延伸。
各转换器母线82的沿Y方向延伸的部分的一部分收容在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的内部。各转换器母线82中的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的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为接受通过转换器传感器83检测的被检测部82a。被检测部82a的延伸方向沿着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更具体而言,被检测部82a沿着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即Y方向延伸。被检测部82a形成为将主面朝向Z方向并沿Y方向带状地延伸的形状的区间。各转换器母线82的从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露出的部分不与电机传感器框体71接触而是分开地配置。
转换器传感器83是用于对流过转换器母线82的电流进行检测的装置。转换器传感器83通过对由流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强度进行检测,对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换器传感器83,采用与电机传感器73相同结构的传感器封装件。因此,与电机传感器73同样地,转换器传感器83将表示自身位置处的沿着规定方向的检测轴的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的检测值作为与电流的大小对应的电信号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传感器单元80具有与两个转换器母线82一对一地对应的两个转换器传感器83。各转换器传感器83配置成以将检测轴设为X方向的姿势,沿着Z方向与对应的转换器母线82的被检测部82a相对。即,转换器传感器83对相对于被检测部82a在Z方向的位置处由沿着Y方向的电流产生的X方向的磁场进行检测。
转换器传感器83的检测轴为沿着电机母线7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各转换器传感器83和各电机传感器73位于由X方向和Y方向规定的大致同一平面。两个转换器传感器83以与被检测部82a的Y方向上的间距一致的间距沿Y方向排列。在Y方向上的转换器传感器83的中间没有设置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构件。即,各转换器传感器83构成为不具有对转换器母线82进行包围的聚磁芯部的无芯式电流传感器。因此,电力转换装置100所包括的各电流传感器全部构成为无芯式电流传感器。
在X方向上,转换器传感器83与转换器用装置30c的距离比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或第二电机用装置30b与电机传感器73的距离短。具体而言,转换器传感器距离D2比电机传感器距离D1短。电机传感器距离D1是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或第二电机用装置30b的连接点端子31M与电机传感器73的X方向上的距离。转换器传感器距离D2是转换器用装置30c的连接点端子31M与转换器传感器83的X方向上的距离。此外,电机传感器距离D1比电容器距离D3长。电容器距离D3是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或第二电机用装置30b的高电位侧端子31H与第一电容器单元50的X方向上的距离。即,电机传感器73配置成在X方向上比平滑电容器130及转换器传感器83更远离半导体装置30。
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是与电机传感器基板74相同的电路基板。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形成为将主面朝向Z方向、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矩形板状。在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上除了两个转换器传感器83之外,还安装有用于与控制电路部170电连接的连接器等。安装有各转换器传感器83的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收容在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的内部。因此,转换器传感器基板84作为与电机传感器基板74分体的电路基板设置于第二传感器单元80。
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是由与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相同的磁性材料形成的矩形板状的磁屏蔽构件。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是将主面朝向Z方向、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姿势。第二传感器单元80具有在Z方向上夹着转换器传感器83和转换器母线82配置的两个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各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在Z方向的投影视图中以跨过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转换器传感器83的方式沿X方向延伸并覆盖各转换器传感器83。
各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抑制第二传感器单元80的外部磁场对转换器传感器83的检测值的影响。各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埋设在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的内部。因此,各转换器传感器屏蔽件85作为与电机传感器屏蔽件75分体的磁屏蔽构件设置于第二传感器单元80。
[实施方式的总结]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对转换器母线82和转换器传感器83进行收容的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与对电机传感器73进行收容的电机传感器框体71分开。与构成为一体的框体的情况相比,在彼此分开的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与电机传感器框体71之间难以产生传热。因此,与用一体的框体对各母线和各传感器进行保持的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从转换器母线82向电机传感器73的传热。因此,即使在转换器母线82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机传感器73的温度上升。
另外,通过上述的电机传感器框体71和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彼此分开的结构,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减轻第一传感器部150与第二传感器部160之间的串扰的效果。即,在电机传感器73的检测值上会重叠由转换器母线82的电流引起的分量。在转换器传感器83的检测值上会重叠由电机母线72的电流引起的分量。通过使电机传感器框体71和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彼此分开,与接触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减轻这种分量的重叠。
另外,这样的分体的电机传感器框体71和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由形成于各自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紧固部固定。通过这样的结构,与对一体的框体的两端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对框体进行支承的位置彼此的间隔。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可以得到提高对各传感器进行收容的传感器的抗震性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换器母线82中的被检测部82a沿着与电机母线7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地沿着与之正交的方向延伸。其结果是,与被检测部82a产生的磁场重叠的电机母线72产生的磁场的分量中的、沿着被检测部82a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的分量会减少。因此,在对被检测部82a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的转换器传感器83的检测值中,能够进一步抑制由流过电机母线72的电流引起的噪声的重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上的电机传感器73与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或第二电机用装置30b的距离比转换器用装置30c与转换器传感器83的距离大。电机传感器73在电机母线72的延伸方向上与逆变器用装置的距离越大,越不易受到由第一电机用装置30a和第二电机用装置30b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引起的开关噪声。另一方面,在使转换器传感器83与第一电机用装置30a的距离增加的情况下,转换器母线82的长度有可能会过度增大。换言之,转换器母线的长度会由于从转换器装置向与电抗器不同的方向迂回的配置而增大。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增大从第一电机用装置30a或第二电机用装置30b到电机传感器73的距离,也能够抑制由转换器母线82的迂回引起的长度的增大。因此,电力转换装置能够在抑制转换器母线82的长度的增大的同时,降低电机传感器73的检测值中的开关噪声。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机母线72上形成有用于将旋转电机1与电力转换装置100连接的连接器端子部72a。即,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兼有作为电力转换装置100的输出端子台的功能。因此,电力转换装置100能够在不追加设置输出端子台的情况下与旋转电机1连接。因此,电力转换装置100的体格除了由采用无芯式的电流传感器实现的削减之外,还被进一步削减。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能够在下述以外的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提及的情况以外,具有与至此使用的符号相同编号的符号的元件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符号的元件相同。另外,在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在先说明的实施方式。
在变形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00中,如图4所示,第二传感器部160的电流的检测位置为转换器120与滤波电容器110之间的位置。换言之,是相对于电抗器121的滤波电容器110侧的位置。即,如图5所示,转换器母线82配置成将转换器120所具有的电抗器121与滤波电容器110连接。即,作为第二传感器部160的检测对象的位置远离半导体开关元件,并且接近滤波电容器110。因此,通过这样的配置,能够对流过转换器母线82的电流中的由半导体开关元件引起的开关噪声进行抑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装置100包括分别与两个旋转电机1连接的两个逆变器140。但是,与电力转换装置100连接的旋转电机1以及与它们连接的逆变器140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因此,第一传感器单元70所具有的电机母线72和电机传感器73的数量也可以与之相应地适当变更。另外,转换器120能够采用单相转换器或三相以上的多相转换器的结构。因此,第二传感器单元80所具有的转换器母线82和转换器传感器83的数量也可以与之相应地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换器传感器83对由转换器母线82中的在与电机母线7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被检测部82a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但是,转换器传感器83也可以是对由转换器母线82中的与电机母线72平行地延伸的部分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换器传感器83配置于在X方向上比电机传感器73更靠近半导体装置30的位置。但是,针对X方向上的距半导体装置30的距离,也可以是转换器传感器83与电机传感器73的距离实质上相同,还可以是转换器传感器83的距离更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单元70兼有作为电力转换装置100的输出端子台的功能。但是,输出端子台也可以与第一传感器单元70分开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换器120是具有以半导体开关元件为主体的上下臂和电抗器121的电路结构。但是,转换器120的电路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能够适当变更。另外,随着上述转换器120的电路结构的变更,通过转换器母线82连接的构件的组合也能够适当变更。即,只要配置成供在转换器120的任一部分中流过的电流流动即可,转换器母线82的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配置。换言之,成为转换器母线82的温度容易上升的原因的转换器120的构成构件不限于电抗器121。

Claims (6)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逆变器(140),所述逆变器向旋转电机(1)提供三相交流;
转换器(120),所述转换器在直流电源(2)与所述逆变器之间对电压进行转换;
电机母线(72),所述电机母线供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旋转电机之间的电流流动;
无芯式的电机传感器(73),所述无芯式的电机传感器基于磁场对在所述电机母线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
电机传感器框体(71),所述电机传感器框体将所述电机传感器与所述电机母线一体地收容;
转换器母线(82),所述转换器母线供在所述转换器中流过的电流流动;
无芯式的转换器传感器(83),所述无芯式的转换器传感器基于磁场对在所述转换器母线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
转换器传感器框体(81),所述转换器传感器框体与所述电机传感器框体分开,并将所述转换器传感器与所述转换器母线一体地收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母线具有沿与所述电机母线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被检测部(82a),
所述转换器传感器基于所述被检测部的磁场对在所述转换器母线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检测部沿着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具有与对应的所述电机母线连接的电机用装置(30a、30b),
所述转换器与对应的所述转换器母线连接,并且具有在所述电机母线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电机用装置并排的转换器用装置(30c),
所述电机母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电机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用装置之间的电机传感器距离(D1)比所述延伸方向上的所述转换器传感器与所述转换器用装置之间的转换器传感器距离(D2)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包括连接到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的正极线(3P)和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的负极线(3N)之间的滤波电容器(110),
所述转换器母线对所述转换器和所述滤波电容器进行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机母线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连接的连接器端子部(72a)。
CN202180024591.4A 2020-03-31 2021-02-25 电力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53361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2637 2020-03-31
JP2020062637A JP2021164243A (ja) 2020-03-31 2020-03-31 電力変換装置
PCT/JP2021/007125 WO2021199804A1 (ja) 2020-03-31 2021-02-25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6160A true CN115336160A (zh) 2022-11-11

Family

ID=7792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4591.4A Pending CN115336160A (zh) 2020-03-31 2021-02-25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0456A1 (zh)
JP (1) JP2021164243A (zh)
CN (1) CN115336160A (zh)
DE (1) DE112021002009T5 (zh)
WO (1) WO20211998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8746B2 (ja) 2020-03-31 2023-02-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流検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99213A (ja) * 2011-11-04 2013-05-20 Aisin Aw Co Ltd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6036585B2 (ja) * 2013-07-17 2016-1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6248860B2 (ja) 2014-08-08 2017-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の電力変換器
JP6631562B2 (ja) * 2016-10-14 2020-0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流センサ装置
JP6435018B1 (ja) * 2017-05-31 2018-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
JP6452871B1 (ja) * 2018-02-23 2019-0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収容構造体
DE102018120007A1 (de) 2018-08-16 2020-02-20 Eppendorf Ag Festwinkelr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9804A1 (ja) 2021-10-07
DE112021002009T5 (de) 2023-01-26
JP2021164243A (ja) 2021-10-11
US20230020456A1 (en)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5707B2 (en) Inverter device capable of appropriately fixing a power module having a switching element and a smoothing capacitor in a limited region
JP5029900B2 (ja) 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US20120063187A1 (en) Inverter device
CN107710586B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4538474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15335709A (zh) 电流检测装置
JP2019033587A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JP2006140217A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US11888409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effective vehicle space utilization
US20230020456A1 (en) Power converter
WO2021090603A1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
JP664885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230012536A1 (en) Power converter
JP2019088137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372544B2 (ja) 電源トラン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変換装置
JP2021025832A (ja) 電力変換ユニット
JP5672216B2 (ja) 接続コネクタ
JP7294247B2 (ja) 電気ユニット
JP5919424B1 (ja)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
JP7167862B2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
JP585979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797220B2 (ja) キャパシタモジュール
CN113826315A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723085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05381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