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6377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6377B
CN115296377B CN202211210381.7A CN202211210381A CN115296377B CN 115296377 B CN115296377 B CN 115296377B CN 202211210381 A CN202211210381 A CN 202211210381A CN 115296377 B CN115296377 B CN 115296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harging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03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6377A (zh
Inventor
王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03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6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6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6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6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6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batteries; for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30Charge provided using DC bus or data bus of a compu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主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具有充电接口。电池模组包括相连接的电池保护板和电芯。电池保护板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电芯之间,电芯位于电池保护板与主板之间。第二电路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与主板之间。第一电路板或电池保护板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连接于充电接口与电芯之间,以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向电芯充电。该电子设备,将充电电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或电池保护板上,从而将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和SOC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如此,可以分散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散热能力,并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包括小板、主板、柔性电路板和电池模组。其中,小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主板上设置有***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
相关技术中,主板上还设置有充电电路。小板上的充电接口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上的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模组连接。当充电接口输入电信号时,电信号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和充电电路输入电池模组内,从而对电池模组充电。
然而,由于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和SOC都设置在主板上,这会导致电子设备发热集中、散热能力差,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发热分散,散热能力好,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主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主板和电池保护板均包括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和设置在PCB上的电子器件。第一电路板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小板,一般的,第一电路板的面积相对主板较小。第一电路板设置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Type-C接口。电池模组包括电池保护板和与电池保护板连接的电芯。电芯是电池模组中的蓄电部分,用于存储电能。电池保护板是电池模组中的保护部分,用于防止电芯过电压或过电流。在位置关系上,本申请中,电池保护板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电芯之间,电芯位于电池保护板和主板之间。第二电路板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第二电路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与主板之间,以使第一电路板与主板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第一电路板、电池保护板中的一个还集成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用于对电信号进行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 direct current,DC/DC)的转化,如对直流的电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充电电路连接于充电接口与电芯之间。当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充电时,电信号从充电接口输入,经充电电路进行DC/DC转化后,输入至电芯进行电能存储。该电子设备,将充电电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或电池保护板上,从而将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和SOC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如此,可以分散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散热能力,并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同时,该电子设备,将电池模组中的电池保护板设置于靠近充电接口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靠近充电接口的位置。如此,当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充电时,可以缩短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电能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金属中框和后盖。为便于描述,在此定义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和主板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和主板均沿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在的平面延伸。第二方向为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和主板的厚度方向。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和主板均夹设于金属中框与后盖之间。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均热材料。均热材料可以是硅胶垫或/和真空腔均热板(vapor chamber,VC)。均热材料可以位于第一电路板、主板中的至少一个与金属中框、后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下面从充电电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充电电路设置于电池保护板这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进行描述。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电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也即第一电路板包括充电电路。
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充电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连接。充电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充电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充电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第一电阻的电压。充电芯片用于根据第一电阻的电压调节从充电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
电池保护板包括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连接器、第二电阻、保护开关和保护芯片。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及电芯的正极耳连接。电芯的负极耳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保护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与保护开关的第二端及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保护芯片用于检测第二电阻的电压,并根据第二电阻的电压控制保护开关的导通与关断。
在这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为FPC。第三电路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电池保护板之间。也就是说,第三电路板连接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保护板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和第三电阻。充电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连接。充电芯片的输出端与电芯的正极耳连接,电芯的负极耳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充电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充电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第三电阻的电压。充电芯片用于根据第三电阻的电压调节从充电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
进一步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保护开关和保护芯片。保护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保护开关的第二端与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保护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保护芯片用于检测第三电阻的电压,并根据第三电阻的电压控制保护开关的导通与关断。在这一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可以共用第三电阻作为采样电阻。如此,可以节省一个电阻,从而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并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板还可以包括电量计。电量计的第一端与电芯的正极耳连接,电量计的第二端与电芯的负极耳及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量计的第三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量计用于检测电芯的电压和第三电阻的电压,并根据电芯的电压和第三电阻的电压确定电芯的电量。在这一实施例中,充电电路、电量计均集成于电池保护板内。如此,在电池保护板阶段,即电池保护板与电芯组装形成电池模组之间,即可对电量计进行校准,从而可以方便电量计的校准。另外,由于将充电电路集成于电池保护板内,使不同的电池保护板与不同的电芯进行组合即可得到不同功率和容量的电池模组,这有利于电池保护板的功率归一化,可以提高电池保护板的复用性。
在这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四电路板。第四电路板为FPC。第四电路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电池保护板之间。区别于第三电路板的是:第三电路板连接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之间;而第四电路板则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之间。这种情况下,第三电路板的宽度和厚度通常都较大,而第四电路板的宽度和厚度都较小。如此,一方面有利于第四电路板的弯折;另一方面,第四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所节省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大电芯的体积,从而增大电芯存储电能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相关技术:
10、电子设备;
103、中框;
105、后盖;
110、小板;
112、充电接口;
120、电池模组;
122、电池保护板;
124、电芯;
130、主板;
132、充电电路;
140、柔性电路板;
150、电池连接板;
本申请:
20、电子设备;
201、充电电路;
202、充电芯片;
202a、第一充电芯片;
202b、第二充电芯片;
204、第一连接器;
203、金属中框;
205、后盖;
207、均热材料;
210、第一电路板;
212、充电接口;
220、电池模组;
222、电池保护板;
2221、保护电路;
2222、第二连接器;
2224、保护芯片;
224、电芯;
2242、第一电芯;
2244、第二电芯;
230、主板;
240、第二电路板;
250、第三电路板;
260、第四电路板;
270、电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其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图1是电子设备10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后盖105和充电接口112。这里的后盖105是指以电子设备10的显示屏为正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中与显示屏处于相对位置且用于包覆电子设备10内部的电子器件的盖体。移开电子设备10的后盖105,即可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内部结构位于电子设备10的后盖105与中框103之间。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小板110、电池模组120、主板130、柔性电路板140和电池连接板150。充电接口112设置在小板110上。主板130上设置有SOC,SOC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的基带、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等。电池模组12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电池保护板122与电芯124。相关技术中,主板130上还设置有充电电路132。小板110上的充电接口112通过小板110、柔性电路板140与主板130上的充电电路132的输入端连接。充电电路132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连接板150与电池模组120的电池保护板122连接。
电子设备10的电池模组120充电时,电信号由充电接口112输入,经小板110、柔性电路板140和主板130到达充电电路132。充电电路132在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变换之后,再通过主板130、电池连接板150向电池模组120中的电池保护板122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可以经电池保护板122进入电芯124并存储,从而达到储能目的。电子设备10的电池模组120放电时,电芯124输出的电信号经电池保护板122、电池连接板150到达主板130,为主板130供电。
然而,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电子设备10工作时,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132和SOC都设置在主板130上,这会导致电子设备10发热集中、散热能力差。同时,若电子设备10处于重载场景(如电子设备10同时处于充电状态和游戏模式),那么为了降低发热,电子设备10可能会降低充电速度,影响电子设备10的使用体验。2、电子设备10的电池模组120充电时,电信号由充电接口112输入后,需要依次经小板110、柔性电路板140、主板130、充电电路132、电池连接板150才能输入电池模组120,传输路径较长,一方面会造成较大的电能损耗,另一方面充电电流较大,也容易因电磁感应而影响指南针等器件的正常工作。3、电池连接板150连接在充电电路132的输出端与电池模组120之间。一般的,充电电路132用于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降压,从而向电池模组120输出低电压高电流的电信号。这种情况下,为传输低电压高电流的电信号,电池保护板122的宽度和厚度都较大,这会浪费电子设备10的内部空间,影响电芯124存储电能的容量,且发热严重。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发热分散,散热能力好,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解释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器件之间的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描述A器件“位于”B器件和C器件之间时,即描述的是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当描述电池保护板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电芯之间时,即指在位置关系上,电池保护板夹设于第一电路板和电芯之间。当描述A器件与B器件连接,或,A器件连接于B器件与C器件之间时,则描述的是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这里的连接指电连接,即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器件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例如,当描述充电电路连接于充电接口与电芯之间时,即指在电路结构上,充电接口通过充电电路与电芯连接,以使充电接口所输入的电信号可以通过充电电路输出至电芯。
图3和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不同电子设备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电子设备20包括第一电路板210、电池模组220、主板230和第二电路板240。
第一电路板210包括PCB和设置在PCB上的电子器件。PCB用于为电子器件提供电连接关系,以使设置在一个PCB上的多个电子器件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一般的,第一电路板210上设置的电子器件例如可以包括麦克风(microphone,MIC)、扬声器、充电接口212等,充电接口212可以是USB Type-C接口,也可以是Micro USB接口或闪电(lightning)接口。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2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池模组220包括电芯224和电池保护板222。电芯224是电池模组220中的蓄电部分,用于存储电能。电芯224一般具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在本申请各附图中,电芯224的正极耳用符号“+”表示,电芯224的负极耳用符号“-”表示。电池保护板222是电池模组220中的保护部分。电池保护板222也包括PCB和设置在PCB上的电子器件。一般的,电池保护板222中的至少部分电子器件通过PCB连接,形成电池保护电路。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可以通过电池保护电路输入至电芯224并存储,从而达到储能目的。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芯224输出的电信号则可以通过电池保护电路输出至主板230,从而向主板230供电。在此过程中,电池保护电路可以防止电芯224输入或输出的电压过高(即过电压),也可以防止电芯224输入或输出的电流过高(即过电流)。
主板230也包括PCB和设置在PCB上的电子器件。一般的,第一电路板210可以是电子设备20中的小板。当第一电路板210是小板时,主板230的面积相对第一电路板210较大,即主板230的PCB面积相对第一电路板210的PCB面积较大,且主板230中的电子器件也更多。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路板210相对主板230的面积较大,在此不做限定。主板230上设置的电子器件例如可以包括SOC(即包括电子设备20的基带、CPU和GPU等)、射频模组(包括射频所用的功率放大器和射频天线)、存储器、触控处理器、传感器、摄像头、扬声器等。
第二电路板240为FPC,其是以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聚酯薄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为基材制成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第二电路板240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0和主板230之间,以使第一电路板210和主板230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一般的,第二电路板240既可以用于传输电能,也可以用于传输通信信号。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40支持集成电路总线(inter integrated circuit,I2C)通信方式。
在位置关系上,电池保护板222位于第一电路板210和电芯224之间,电芯224位于电池保护板222和主板230之间。具体来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在此定义出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X两两垂直。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电路板210、电池模组220和主板230沿第一方向Y排布,且第一电路板210、电池模组220和主板230均沿第一方向Y和第三方向X所在的平面延伸。第二方向Z为第一电路板210、电池模组220和主板230的厚度方向。
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或电池保护板222上,也即第一电路板210、电池保护板222中的一个集成有充电电路201。充电电路201用于对电信号进行DC/DC的转化,如对直流的电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电路201用于对直流的电信号进行降压,如将20V的直流电转换为10V并输出。其中,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上,且连接于充电接口212与电芯224之间。这种情况下,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从充电接口212输入,经充电电路201进行DC/DC转化后,输入至电芯224进行电能存储。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电路201则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上,且连接于充电接口212与电芯224之间。这种情况下,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同样从充电接口212输入,经充电电路201进行DC/DC转化后,输入至电芯224进行电能存储。
该电子设备20,将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或电池保护板222上,从而将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201和SOC设置在电子设备20的不同位置。如此,可以分散电子设备20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20的散热能力,并提升电子设备20的使用体验。同时,当电子设备20处于重载场景时,也不用为了降低发热而降低充电速度。另外,该电子设备20,将电池模组220中的电池保护板222设置于靠近充电接口212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电芯224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靠近充电接口212的位置。如此,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可以缩短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电能损耗,也可以减小充电电流对指南针等器件的正常工作的影响,即减小电流干扰。将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或电池保护板222上,还可以提升主板230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这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三电路板250或第四电路板260。
具体来说,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时,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三电路板250。第三电路板250为FPC,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0和电池保护板222之间,以使第一电路板210与电池保护板222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也就是说,第三电路板250的至少部分连接于充电电路201的输出端与电池保护板222之间。
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由充电接口212输入,经第一电路板210到达充电电路201。充电电路201在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通过第一电路板210、第三电路板250向电池模组220中的电池保护板222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可以经电池保护板222进入电芯224并存储,从而达到储能目的。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芯224输出的电信号经电池保护板222、第三电路板250、第一电路板210和第二电路板240到达主板230,为主板230供电。由此可见,在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可以缩短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电能损耗并减小电流干扰。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增大了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信号的传输路径,然而由于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流较小,且增大传输路径后放电阻抗仅10毫欧(mΩ)左右,因此整体上提升了电子设备20的性能。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时,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四电路板260。第四电路板260为FPC,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0和电池保护板222之间,以使第一电路板210与电池保护板222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区别于第三电路板250的是:第三电路板250连接于充电电路201的输出端与保护电路2221的输入端之间;而第四电路板260则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0与充电电路201的输入端之间。
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由充电接口212输入,经第一电路板210、第四电路板260到达电池保护板222上的充电电路201。充电电路201在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输出电信号至电芯224,从而达到储能目的。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芯224输出的电信号经电池保护板222、第四电路板260、第一电路板210和第二电路板240到达主板230,为主板230供电。由此可见,在这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样可以在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缩短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电能损耗并减小电流干扰。另外,如前所述,充电电路201用于输入高电压低电流的电信号,并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降压,从而输出低电压高电流的电信号。这种情况下,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0与充电电路201的输入端之间第四电路板260的宽度和厚度都较小。如此,一方面有利于第四电路板260的弯折;另一方面,第四电路板260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所节省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大电芯224的体积,从而增大电芯224存储电能的容量;又一方面,可以减少发热和充电损耗。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剖面垂直于第一方向Y和第三方向X所形成的平面。也就是说,该剖面是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Z所形成的平面。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还包括金属中框203和后盖205。在第二方向Z上,第一电路板210、电池模组220和主板230均夹设于金属中框203与后盖205之间。其中,金属中框203可以用于导电,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的第一电路板210、电池保护板222和主板230上的地线GND均可以与金属中框203连接。如此,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可以利用金属中框203进行回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Z,第一电路板210、电池模组220和主板230可以互不重叠设置。第二电路板240可以位于电池模组220与金属中框203之间,也可以位于电池模组220与后盖205之间,不做限定。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20还包括显示屏及触摸面板时,显示屏和触摸面板可以位于金属中框203远离后盖205的一侧,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剖面方向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剖面方向相同。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20中还可以包括均热材料207。均热材料207可以是硅胶垫片或VC。均热材料207可以位于第一电路板210、主板230中的至少一个与金属中框203、后盖205中的至少一个之间。也就是说,均热材料207可以位于第一电路板210与金属中框203之间,也可以位于第一电路板210与后盖205之间,也可以位于主板230与金属中框203之间,也可以位于主板230与后盖205之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均热材料207也可以位于电芯224、电池保护板222中的至少一个与金属中框203、后盖205中的至少一个之间,不再赘述。
下面从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这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中的电路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20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也即第一电路板210包括充电电路201。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8所示,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时,充电电路201包括充电芯片202、第一连接器204和第一电阻R1。
具体来说,第一连接器204可以是用于连接的连接座、触点或端口等。第一电阻R1为采样电阻。充电芯片202用于对电信号进行DC/DC的转化,其内部可以包括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升压式变换(boost)电路、升降压式变换(boost-buck)电路、开关电容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芯片202具有输入端、输出端、第一采样端、第二采样端和接地端。充电芯片202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212连接。充电芯片202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充电芯片202的接地端连接。充电芯片202的接地端与地线GND连接。充电芯片202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充电芯片202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第一电阻R1的电压。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充电电路201还可以包括过压保护(over voltage protection,OVP)器件。OVP器件连接于充电接口212与充电芯片202的输入端之间。当充电接口212所输入的电信号的电压过大时,OVP器件可以自动断开,以起到过压保护作用。
依旧如图8所示,在这一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板222包括保护电路2221。保护电路2221包括第二连接器2222、第二电阻R2、保护开关Q1和保护芯片2224。
具体来说,第二连接器2222也可以是用于连接的连接座、触点或端口等。第二连接器2222用于与第一连接器204连接。例如,第二连接器2222可以通过第三电路板250与第一连接器204连接,以实现第一电路板210与电池保护板222之间的连接,即实现充电电路201的输出端与电池保护板222之间的连接。其中,第二连接器222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一端及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电芯224的负极耳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为采样电阻。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保护开关Q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器2222的第二端与保护开关Q1的第二端及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具有第一采样端、第二采样端和输出端。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保护开关Q1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场效应晶体管。
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充电电路201和保护电路2221工作,电信号由充电接口212输入,经OVP器件到达充电芯片202。充电芯片202在对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将电信号输出至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一端。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经第三电路板250,从第二连接器2222的第一端输入至电芯224的正极耳,从而对电芯22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电芯224的负极耳通过第二电阻R2、导通的保护开关Q1以及第二连接器2222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二端则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地线GND连接,从而形成充电回路。充电芯片202工作时,还可以检测第一电阻R1的电压,并根据第一电阻R1的电压来调节从充电芯片202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即调节第一连接器204输出电压的大小。保护芯片2224工作时,还可以检测第二电阻R2的电压,并根据第二电阻R2的电压得到流经第二电阻R2的电信号的电流(即第二电阻R2的电流)。当第二电阻R2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或/和,第二电阻R2的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保护芯片2224可以控制保护开关Q1关断,从而停止充电,防止电芯224输入的电压或电流过高。
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从充电接口212输入的电信号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二电路板240输出至主板230,从而为主板230供电。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一端还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240与主板230连接。如此,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芯224输出的电信号则可以依次经电池保护板222上的第二连接器2222的第一端、第三电路板250、第一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连接器204的第一端、第二电路板240到达主板230,从而为主板230供电。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保护芯片2224工作,检测第二电阻R2的电压,并根据第二电阻R2的电压得到流经第二电阻R2的电信号的电流(即第二电阻R2的电流)。当第二电阻R2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或/和第二电阻R2的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保护芯片2224可以控制保护开关Q1关断,从而停止放电,防止电芯224输出的电压或电流过高。
可以理解的是,图8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中,“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这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实施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中也可以包括多个充电芯片202、多个第三电路板250。电芯224也可以具有多个正极耳和负极耳。
例如,图9至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三种不同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9至图11所示,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时,充电电路201可以包括两个充电芯片、两个第一连接器。
具体来说,两个充电芯片分别为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两个第一连接器分别为连接器A1和连接器A2。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即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入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入端均与充电接口212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出端与连接器A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出端与连接器A2的第一端连接。连接器A1的第二端和连接器A2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地线GND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接地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接地端均与地线GND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第一采样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第一采样端均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第二采样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第二采样端均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入端、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212之间可以分别连接有OVP器件。
在这一实施例中,保护电路2221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二连接器。两个第二连接器2222分别为连接器B1和连接器B2。
如图9所示,当电芯224包括两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时,连接器B1的第一端与连接器A1的第一端以及电芯224的一个正极耳连接。连接器B2的第一端与连接器A2的第一端以及电芯224的另一个正极耳连接。电芯224的负极耳依旧通过第二电阻R2和保护开关Q1与连接器B1的第二端、连接器B2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B1的第二端与连接器A1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B2的第二端与连接器A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
该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由充电接口212输入,分别经OVP器件到达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第一充电芯片202a在对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将电信号输出至连接器A1的第一端。连接器A1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第三电路板250,从连接器B1的第一端输入至电芯224的一个正极耳。第二充电芯片202b在对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将电信号输出至连接器A2的第一端。连接器A2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第三电路板250,从连接器B2的第一端输入至电芯224的另一个正极耳,从而对电芯22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可以分别根据第一电阻R1的电压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如图10所示,当电芯224仅包括一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时,连接器B1的第一端与连接器A1的第一端以及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连接器B2的第一端与连接器A2的第一端连接,且也与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电芯224的负极耳依旧通过第二电阻R2和保护开关Q1与连接器B1的第二端、连接器B2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B1的第二端与连接器A1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B2的第二端与连接器A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该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连接器A1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第三电路板250,从连接器B1的第一端输入至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器A2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第三电路板250,从连接器B2的第一端输入至电芯224的正极耳,从而对电芯22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
如图11所示,当电子设备20中具有两个电芯224,即第一电芯2242和第二电芯2244时。第一电芯2242和第二电芯2244可以采用串联的形式连接,即第一电芯2242的正极耳与第二电芯2244的负极耳连接。这种情况下,连接器B1的第一端与连接器A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芯2244的正极耳连接。连接器B2的第一端与连接器A2的第一端连接,且也与第二电芯2244的正极耳连接。第一电芯2242的负极耳通过第二电阻R2和保护开关Q1与连接器B1的第二端、连接器B2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B1的第二端与连接器A1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B2的第二端与连接器A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该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连接器A1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第三电路板250,从连接器B1的第一端输入至第二电芯2244的正极耳;连接器A2的第一端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第三电路板250,从连接器B2的第一端输入至第二电芯2244的正极耳,从而对第一电芯2242和第二电芯224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9至图11中的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三电路板250可以是以一个FPC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是以两个FPC的形式呈现,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在图9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A2或/和连接器A1的第一端还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240与主板230连接,以使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芯224的正极耳输出的电信号可以输出至主板230。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20的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也即电池保护板222包括充电电路201。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2所示,充电电路(图中未标注)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时,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202和第三电阻R3。
具体来说,第三电阻R3为采样电阻。充电芯片202用于对电信号进行DC/DC的转化,其内部可以包括buck电路、boost电路、boost-buck电路、开关电容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充电芯片202具有输入端、输出端、第一采样端、第二采样端和接地端。充电芯片202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212连接。在这一实施例中,由于充电电路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因此充电芯片202的输入端可以通过第四电路板260、第一电路板210与第一电路板210上的充电接口212连接。充电芯片202的输出端与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电芯224的负极耳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充电芯片202的接地端连接。充电芯片202的接地端还与地线GND连接。充电芯片202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充电芯片202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第三电阻R3的电压。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充电电路还可以包括OVP器件。OVP器件连接于充电芯片202的输入端与第四电路板260之间。当充电接口212所输入的电信号的电压过大时,OVP器件可以自动断开,以起到过压保护作用。
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充电电路工作,电信号由充电接口212输入,经第一电路板210、第四电路板260、OVP器件到达充电芯片202。充电芯片202在对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将电信号输出至电芯224的正极耳,从而对电芯22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电芯224的负极耳通过第三电阻R3与地线GND连接,从而形成充电回路。充电芯片202工作时,还可以检测第三电阻R3的电压,并根据第三电阻R3的电压来调节从充电芯片202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即调节电芯224的正极耳输入电压的大小。在这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从充电接口212输入的电信号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一电路板210、第二电路板240输出至主板230,从而为主板230供电。电芯224的正极耳还可以先通过第四电路板260与第一电路板210连接,再通过第二电路板240与主板230连接。如此,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电芯224输出的电信号则可以依次经电池保护板222、第四电路板260、第一电路板210和第二电路板240到达主板230,从而为主板230供电。
进一步地,电池保护板222中还可以包括保护电路(图中未标注)。如图13所示,保护电路包括保护开关Q1、保护芯片2224和第三电阻R3。
具体来说,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可以通过保护开关Q1与充电芯片202的接地端连接。也就是说,保护开关Q1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保护开关Q1的第二端与充电芯片202的接地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具有第一采样端、第二采样端和输出端。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保护开关Q1可以是MOS场效应晶体管。
电子设备20的充电模组充电时,除充电电路工作外,保护芯片2224也工作。保护芯片2224工作时,可以检测第三电阻R3的电压,并根据第三电阻R3的电压得到流经第三电阻R3的电信号的电流(即第三电阻R3的电流)。当第三电阻R3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或/和第三电阻R3的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保护芯片2224可以控制保护开关Q1关断,从而停止充电,防止电芯224输入的电压或电流过高。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放电时,保护芯片2224工作,检测第三电阻R3的电压,并根据第三电阻R3的电压得到流经第三电阻R3的电信号的电流(即第三电阻R3的电流)。当第三电阻R3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或/和第三电阻R3的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保护芯片2224可以控制保护开关Q1关断,从而停止放电,防止电芯224输出的电压或电流过高。在这一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共用第三电阻R3作为采样电阻。如此,可以节省一个电阻,从而节省电子设备20的内部空间并节省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图13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中,“充电电路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这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实施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中也可以包括多个充电芯片202。电芯224也可以具有多个正极耳和负极耳。
例如,图14至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三种不同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4至图16所示,充电电路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时,充电电路可以包括两个充电芯片。
具体来说,两个充电芯片分别为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即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入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入端均通过第四电路板260、第一电路板210与第一电路板210上的充电接口212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接地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接地端均与地线GND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第一采样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第一采样端均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第二采样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第二采样端均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入端、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入端与第四电路板260之间可以分别连接有OVP器件。
如图14所示,当电芯224包括两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时,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出端与电芯224的一个正极耳连接,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出端与电芯224的另一个正极耳连接。电芯224的负极耳依旧通过第三电阻R3和保护开关Q1与地线GND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
该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电信号由充电接口212输入,经第一电路板210、第四电路板260、OVP器件到达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第一充电芯片202a在对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将电信号输出至电芯224的一个正极耳;第二充电芯片202b在对电信号进行DC/DC转化后,再将电信号输出至电芯224的另一个正极耳,从而对电芯22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第一充电芯片202a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可以分别根据第三电阻R3的电压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如图15所示,当电芯224仅包括一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时,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出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出端可以均与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电芯224的负极耳依旧通过第三电阻R3和保护开关Q1与地线GND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该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第一充电芯片202a输出的电信号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输出的电信号均可以输入至电芯224的正极耳,从而对电芯22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
如图16所示,当电子设备20中具有两个电芯224,即第一电芯2242和第二电芯2244时。第一电芯2242和第二电芯2244可以采用串联的形式连接,即第一电芯2242的正极耳与第二电芯2244的负极耳连接。这种情况下,第一充电芯片202a的输出端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的输出端可以均与第二电芯2244的正极耳连接。第一电芯2242的负极耳通过第三电阻R3和保护开关Q1与地线GND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一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第二采样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保护芯片2224的输出端与保护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该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第一充电芯片202a输出的电信号和第二充电芯片202b输出的电信号均可以输入至第二电芯2244的正极耳,从而对第一电芯2242和第二电芯2244进行充电,达到储能目的。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2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7所示,电池保护板222中还可以集成有电量计270。电量计270的第一端与电芯224的正极耳连接,电量计270的第二端与电芯224的负极耳及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量计270的第三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电量计270工作时,可以检测电芯224的电压和第三电阻R3的电压,并根据电芯224的电压和第三电阻R3的电压确定电芯224的电量。在这一实施例中,充电电路、电量计270均集成于电池保护板222内。如此,在电池保护板222阶段,即电池保护板222与电芯224组装形成电池模组220之间,即可对电量计270进行校准,从而可以方便电量计270的校准。另外,由于将充电电路集成于电池保护板222内,使不同的电池保护板222与不同的电芯224进行组合即可得到不同功率和容量的电池模组220,这有利于电池保护板222的功率归一化,可以提高电池保护板222的复用性。在这一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板222可以采用***级封装(system in a package,SIP),如此,在电子设备20中,电池保护板222与金属中框203之间,以及电池保护板222与后盖205之间均可以设置有均热材料207,从而有利于充分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2至图17中的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的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示出了两个第一电路板210和两个第四电路板260。事实上,在图12至图17中的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电路板210可以是以一个PCB的形式呈现;两个第四电路板260可以是以一个FPC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是以两个FPC的形式呈现,在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对于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的实施方案,1、将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201和SOC设置在电子设备20的不同位置。如此,可以分散电子设备20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20的散热能力,并提升电子设备20的使用体验。同时,当电子设备20处于重载场景时,也不用为了降低发热而降低充电速度。2、将电池模组220中的电池保护板222设置于靠近充电接口212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电芯224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靠近充电接口212的位置。如此,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可以缩短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电能损耗,也可以减小充电电流对指南针等器件的正常工作的影响,即减小电流干扰。将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或电池保护板222上,还可以提升主板230的利用率。
对于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电池保护板222的方案,1、将容易发热的充电电路201和SOC设置在电子设备20的不同位置。如此,可以分散电子设备20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20的散热能力,并提升电子设备20的使用体验。同时,当电子设备20处于重载场景时,也不用为了降低发热而降低充电速度。2、将电池模组220中的电池保护板222设置于靠近充电接口212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电芯224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靠近充电接口212的位置。如此,当电子设备20的电池模组220充电时,可以缩短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电能损耗,也可以减小充电电流对指南针等器件的正常工作的影响,即减小电流干扰。将充电电路20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0或电池保护板222上,还可以提升主板230的利用率。3、第四电路板260相较于第三电路板250的宽度和厚度都较小。如此,一方面有利于第四电路板260的弯折;另一方面,第四电路板260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所节省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大电芯224的体积,从而增大电芯224存储电能的容量;又一方面,可以减少发热和充电损耗。4、充电电路201和保护电路2221共用第三电阻R3作为采样电阻。如此,可以节省一个电阻,从而节省电子设备20的内部空间并节省成本。5、充电电路201、电量计270均集成于电池保护板222内。如此,在电池保护板222阶段,即电池保护板222与电芯224组装形成电池模组220之间,即可对电量计270进行校准,从而可以方便电量计270的校准。另外,由于将充电电路201集成于电池保护板222内,使不同的电池保护板222与不同的电芯224进行组合即可得到不同功率和容量的电池模组220,这有利于电池保护板222的功率归一化,可以提高电池保护板222的复用性。6、电池保护板222可以采用SIP的方式进行封装,如此,在电子设备20中,电池保护板222与金属中框203之间,以及电池保护板222与后盖205之间均可以设置有均热材料207,从而有利于充分散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电池模组、主板和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充电接口;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保护板和与所述电池保护板连接的电芯,所述电池保护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主板之间;
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主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芯之间,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电芯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和采样电阻,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耳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充电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所述采样电阻的电压;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电阻的电压调节从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所述充电电路,所述采样电阻为第一电阻,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连接器;
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耳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充电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压;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压调节从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连接器、第二电阻、保护开关和保护芯片;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及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连接;
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开关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阻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的电压控制所述保护开关的导通与关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所述充电电路,所述采样电阻为第三电阻;
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充电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三电阻的电压;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阻的电压调节从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保护开关和保护芯片;
所述保护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护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电阻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三电阻的电压控制所述保护开关的导通与关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电量计;所述电量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连接,所述电量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耳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量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量计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的电压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芯的电压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压确定所述电芯的电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四电路板;所述第四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金属中框和后盖;
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主板沿第一方向排布;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主板均夹设于所述金属中框与所述后盖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均热材料,所述均热材料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主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金属中框、所述后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CN202211210381.7A 2022-09-30 2022-09-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296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0381.7A CN115296377B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0381.7A CN115296377B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6377A CN115296377A (zh) 2022-11-04
CN115296377B true CN115296377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83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0381.7A Active CN115296377B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6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7473B (zh) * 2022-12-13 2024-04-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134440B (zh) * 2023-01-16 2024-06-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板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296A (zh) * 2020-02-28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池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8978A (ja) * 2006-04-19 2007-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源装置並びに無電極放電灯点灯装置、照明器具
CN104283283A (zh) * 2014-10-27 2015-01-1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降低快充电池充电发热的电路
CN206212557U (zh) * 2016-11-29 2017-05-3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
CN211236271U (zh) * 2019-12-30 2020-08-11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浸水检测电路
CN111163621B (zh) * 2020-01-14 2021-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强度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2737022A (zh) * 2020-12-25 2021-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296A (zh) * 2020-02-28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池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6377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96377B (zh) 电子设备
CN110299479B (zh) 电子设备
US10153094B2 (en) Supercapacitor structures
CN208738925U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230042691A1 (en)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chip,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256343A (ja) モバイル機器用超低電圧電力供給
CN211830283U (zh) 移动终端
CN111082493B (zh) 终端设备
CN110474391B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198503A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05177975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终端
EP3667757A1 (en) Battery,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CN211455731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201300579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oard usable 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018990A1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969168B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3884079U (zh) 电池保护电路板
CN111682607B (zh) 一种充电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4361613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2303839U (zh)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115483508A (zh) 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4708135U (zh) 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2810385U (zh) 电池及终端
CN212725304U (zh) 接口封装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3066235B (zh) 充电电池和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