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4338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4338A
CN115244338A CN202180019791.0A CN202180019791A CN115244338A CN 115244338 A CN115244338 A CN 115244338A CN 202180019791 A CN202180019791 A CN 202180019791A CN 115244338 A CN115244338 A CN 115244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intermediate plate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cycle
refrigeran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97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野正雄
冈本哲也
久山和志
陈柯壁
津村宜伸
浮舟正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44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4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2Vibration or noise prevention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7/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cascade operation, i.e. with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heat from the condenser of one circuit being absorbed by the evaporator of the next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0Refrigerant piping for use inside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9Economiser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ressor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底部件(3)上。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分别支承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括第一防振支承部和中间底座的热泵室外机,该第一防振支承部设置在机械室的底板上,所述中间底座被第一防振支承部支承,并具有供压缩机的脚部安装的第二防振支承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0-243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在对制冷剂进行双级压缩来进行制冷循环的情况下、或是在想要增加压缩机的容量的情况下,需要将多台压缩机安装于热泵室外机中。
然而,如果将多台压缩机设置在一个中间底座上,则由各压缩机产生的振动可能在中间底座上发生共振,导致防振性能下降。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多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提高防振性能。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包括具有底部件3的壳体2和收纳在该壳体2中的多台压缩机,所述多台压缩机至少包括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所述第一压缩机10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分别支承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二中间板2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所述底部件3上。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底部件3上。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分别支承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
由此,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彼此独立地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中间板15与第二中间板25共振。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二中间板25中的至少一者上,布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在第二方面中,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中的至少一者上布置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由此,通过增加布置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的中间板的总重量,从而能够减少振动。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25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大的一者的中间板。
在第三方面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第一中间板15和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第二中间板25和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大的一者的中间板。
由此,通过将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布置在总重量大的一者的中间板上,进一步增加总重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振性能。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25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小的一者的中间板。
在第四方面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第一中间板15和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第二中间板25和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小的一者的中间板。
由此,通过将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布置在总重量小的一者的中间板上,增加防振性能相对较低的一者的中间板的总重量,从而能够提高防振性能。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二中间板25上分别布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在第五方面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布置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
由此,通过分别增加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的重量,从而能够减少传递至壳体2的振动。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压缩机10与所述第二压缩机20经由具有挠性的管道50连接。
在第六方面中,第一压缩机10与所述第二压缩机20经由具有挠性的管道50连接。
由此,即使在由于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振动而在第一中间板15与第二中间板25之间产生位移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施加在管道50上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管道图;
图2是示出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对作为对象的流体进行加热。作为对象的流体是水。制冷循环装置1将加热后的水供向热水供给箱、制热用盘管、地板制热用盘管等使用设备。制冷循环装置1对作为对象的流体进行冷却。作为对象的流体是水。制冷循环装置1将冷却后的水供向制冷用盘管等使用设备。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30和控制部100。
〔制冷剂回路〕
制冷剂回路30具有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四通换向阀33、热源侧热交换器34、止回阀桥35、膨胀阀36、利用侧热交换器37、储液器38和中间热交换器45。
在制冷剂回路30中填充有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30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制冷剂例如是R410A、R32、R407C等。
〈第一压缩机〉
第一压缩机10例如是涡旋式压缩机。第一压缩机10设置在第二压缩机20的排出侧。在第一压缩机10上连接有第一吸入管51和第一排出管52。第一压缩机10对已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第一压缩机10的容量比第二压缩机20的容量大。
第一压缩机10的转速是可变的。例如,通过改变与第一压缩机10连接的变频器(省略图示)的输出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其结果是,第一压缩机10的转速(运转频率)发生变化。
〈第二压缩机〉
第二压缩机20例如是涡旋式压缩机。第二压缩机20设置在第一压缩机10的吸入侧。在第二压缩机20上连接有第二吸入管53和第二排出管54。通过将第一吸入管51的流入端与第二排出管54的流出端连接,从而构成连接管50。第二压缩机20与第一压缩机10经由连接管50串联起来。第二压缩机20对已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
第二压缩机20的转速是可变的。例如,通过改变与第二压缩机20连接的变频器(省略图示)的输出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其结果是,第二压缩机20的转速(运转频率)发生变化。
〈四通换向阀〉
四通换向阀33是电动式换向阀。四通换向阀33在第一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和第二状态(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阀口P1与第一排出管52的流出端连接。第二阀口P2与第二吸入管53的流入端连接。第三阀口P3与热源侧热交换器34的气侧端部连通。第四阀口P4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7的气侧端部连通。
〈热源侧热交换器〉
热源侧热交换器34是室外热交换器。在热源侧热交换器34的附近布置有风扇39。通过驱动风扇39,热源侧热交换器34中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止回阀桥〉
止回阀桥35具有四个止回阀C。四个止回阀C分别允许制冷剂沿图1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并限制制冷剂沿其相反方向流动。止回阀桥35的流入侧与主液管55的一端连接。止回阀桥35的流出侧与主液管55的另一端连接。止回阀桥35与热源侧热交换器34的液侧端部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37的液侧端部连通。
〈膨胀阀〉
膨胀阀36使制冷剂膨胀,从而降低制冷剂的压力。膨胀阀36由可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构成。膨胀阀36连接在主液管55上。
〈利用侧热交换器〉
利用侧热交换器37使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利用侧热交换器37具有第一流路37a和第二流路37b。第一流路37a是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第二流路37b是供水流动的流路。第二流路37b连接在未图示的使用设备所包括的利用侧回路65的中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7中,在第一流路37a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流路37b中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
〈储液器〉
储液器38连接在第二吸入管53的中途。储液器38是气液分离器。在储液器38内,制冷剂被分离成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储液器38构成为仅使气态制冷剂从储液器38流出。
〈旁通回路〉
旁通回路60具有旁通管道PB和旁通止回阀61。旁通管道PB连接在第二吸入管53与连接管50之间。旁通止回阀61允许制冷剂沿从第二吸入管53朝向连接管50的方向流动,并限制制冷剂沿其相反方向流动。
〈注入回路〉
注入回路40是将在主液管55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供向第一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回路。注入回路40具有注入管道PJ、注入膨胀阀41和开关阀42。
注入管道PJ的一端连接在主液管55的位于膨胀阀36与止回阀桥35之间的部位上。注入管道PJ的另一端分支成两根管道,分别与第一吸入管51以及第一压缩机10的处于压缩中途的压缩室连接。
注入膨胀阀41连接在注入管道PJ的比中间热交换器45靠上游侧的部位上。注入膨胀阀41对在注入管道PJ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开关阀42能够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通过使开关阀42成为打开状态,在注入管道PJ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被供向第一压缩机10的吸入侧。通过使开关阀42成为关闭状态,在注入管道PJ中流动的制冷剂被供向第一压缩机10的处于压缩中途的压缩室中。
〈中间热交换器〉
中间热交换器45具有第三流路45a和第四流路45b。第三流路45a连接在主液管55的中途。第四流路45b连接在注入管道PJ的中途。在中间热交换器45中,在第三流路45a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四流路45b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传感器〕
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检测制冷剂等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制冷剂等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表示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信号被发送给控制部100。
〔控制部〕
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控制部100。控制部100具有微型计算机、和存储用于使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的存储设备。
控制部100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和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对制冷剂回路30进行控制。控制部100向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四通换向阀33、膨胀阀36、注入膨胀阀41和开关阀42等输出控制信号。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被输入至控制部100。
〔制冷装置的运转动作〕
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进行加热运转和冷却运转。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第一压缩机10作为高级侧压缩机发挥作用,第二压缩机20作为低级侧压缩机发挥作用。
〈加热运转〉
在加热运转中,进行利用侧热交换器37成为冷凝器(散热器)、热源侧热交换器34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具体而言,四通换向阀33被设定为第一状态。
从第一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四通换向阀33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7中向水放热而冷凝。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7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桥35,在主液管55中流动。流经主液管55的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45的第三流路45a中向在第四流路45b中流动的制冷剂放热而被过冷却。然后,流经主液管55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注入管道PJ,其余的制冷剂被主液管55的膨胀阀36减压。
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桥35,在热源侧热交换器34中蒸发。从热源侧热交换器34流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四通换向阀33和储液器38,然后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0中并被压缩。从第二压缩机20排出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一压缩机10中并被压缩。
另一方面,流入注入管道PJ的制冷剂被注入膨胀阀41减压后,在中间热交换器45的第四流路45b中,从在第三流路45a中流动的制冷剂吸热而蒸发。然后,在注入管道PJ中流动的制冷剂被引入第一压缩机10的第一吸入管51中。
〈冷却运转〉
在冷却运转中,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34成为冷凝器(散热器)、利用侧热交换器37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具体而言,四通换向阀33被设定为第二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省略关于冷却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况的说明。
〔制冷循环装置内的各设备的布置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壳体2。壳体2具有底部件3和盖部件4。
壳体2的内部被隔板5划分为热交换室S1和机械室S2。盖部件4覆盖热交换室S1和机械室S2。在热交换室S1中布置有热源侧热交换器34和风扇39。通过驱动风扇39,在热源侧热交换器34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机械室S2中,布置有在图1中用虚拟框线围起来的多个设备。具体而言,在机械室S2中布置有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以及构成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机械室S2中布置有控制部100,未图示。
第一压缩机1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支承在第一中间板15上。具体而言,第一压缩机10具有第一支承脚16。在第一支承脚16与第一中间板15之间布置有三个第一弹性部件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部件11只要能够支承第一压缩机10,则可以是由较大的一块构成,也可以分割成两个以上。第一弹性部件11由橡胶或聚氨酯制成。
第一中间板1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壳体2的底部件3上。在第一中间板15与底部件3之间布置有四个第二弹性部件12。第二弹性部件12分别布置在第一中间板15的四角。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性部件12可以由较大的一块构成,也可以分割成两个以上。第二弹性部件12由橡胶或聚氨酯制成。第一弹性部件11的材料和弹簧常数与第二弹性部件12的材料和弹簧常数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一压缩机10布置在经由第一弹性部件11、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弹性部件12实现的双重防振结构上。因此,即使在制冷循环装置1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压缩机10发生振动,也能够抑制其振动的传递和噪音的产生。
第二压缩机2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支承在第二中间板25上。具体而言,第二压缩机20具有第二支承脚26。在第二支承脚26与第二中间板25之间布置有三个第一弹性部件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部件11只要能够支承第二压缩机20,则可以由较大的一块构成,也可以分割成两个以上。第一弹性部件11由橡胶或聚氨酯制成。
第二中间板2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壳体2的底部件3上。在第二中间板25与底部件3之间布置有四个第二弹性部件12。第二弹性部件12分别布置在第一中间板15的四角。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性部件12可以由较大的一块构成,也可以分割成两个以上。第二弹性部件12由橡胶或聚氨酯制成。第一弹性部件11的材料和弹簧常数与第二弹性部件12的材料和弹簧常数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二压缩机20布置在经由第一弹性部件11、第二中间板25和第二弹性部件12实现的双重防振结构上。因此,即使在制冷循环装置1运转的过程中第二压缩机20发生振动,也能够抑制其振动的传递和噪音的产生。
这样一来,由于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彼此独立地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中间板15与第二中间板25共振。
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经由具有挠性的连接管50连接。连接管50由第一吸入管51和第二排出管54构成。连接管50例如只要形成为具有多个弯曲部分的形状而构成为具有挠性即可。另外,连接管50也可以由柔性管或波纹管构成。
由此,即使在由于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的振动而在第一中间板15与第二中间板25之间产生位移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施加在连接管50上的应力。
由于第一压缩机10的容量比第二压缩机20的容量大,因此第一压缩机10的重量比第二压缩机20的重量大。因此,第一中间板15和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比第二中间板25和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大。
如图3所示,在第一中间板15上布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是储液器38。这样一来,通过将储液器38布置在总重量大的一者的第一中间板15上,来进一步增加总重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振性能。
在第二中间板25上布置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是利用侧热交换器37。这样一来,通过将利用侧热交换器37布置在总重量小的一者的第二中间板25上,来增加防振性能相对较低的一者的第二中间板25的总重量,从而能够提高防振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分别布置了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但也可以仅在任一者的中间板上布置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也可以布置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储液器38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37以外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省略图示。例如,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包括中间热交换器45、四通换向阀33、止回阀桥35、膨胀阀36和旁通止回阀61等。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的特征1中,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底部件3上。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分别支承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
根据实施方式的特征1,由于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彼此独立地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中间板15与第二中间板25共振。
在实施方式的特征2中,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中的至少一者上布置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根据实施方式的特征2,通过增加布置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的中间板的总重量,从而能够减少振动。
在实施方式的特征3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第一中间板15和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第二中间板25和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大的一者的中间板。
根据实施方式的特征3,通过将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布置在总重量大的一者的中间板上,来进一步增加总重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振性能。
在实施方式的特征4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第一中间板15和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第二中间板25和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小的一者的中间板。
根据实施方式的特征4,通过将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布置在总重量小的一者的中间板上,来增加防振性能相对较低的一者的中间板的总重量,从而能够提高防振性能。
在实施方式的特征5中,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布置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
根据实施方式的特征5,通过分别增加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的重量,从而能够减少传递至壳体2的振动。
在实施方式的特征6中,第一压缩机10与所述第二压缩机20经由具有挠性的管道50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6的特征,即使在由于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振动而在第一中间板15与第二中间板25之间产生位移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施加在管道50上的应力。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包括两个压缩机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包括三个以上压缩机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以外设置其他的中间板,并在该中间板上安装压缩机即可。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其方式和具体情况进行各种变更。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第二”、“第三”……这些词语仅用于区分包含上述词语的语句,并不是要限定该语句的数量、顺序。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于制冷循环装置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 制冷循环装置
2 壳体
3 底部件
10 第一压缩机
11 第一弹性部件
12 第二弹性部件
15 第一中间板
20 第二压缩机
25 第二中间板
30 制冷剂回路
31 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
50 连接管道

Claims (6)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包括具有底部件(3)的壳体(2)和收纳在该壳体(2)中的多台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台压缩机至少包括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
所述第一压缩机(10)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经由多个第一弹性部件(11)而被分别支承在第一中间板(15)和第二中间板(25)上,
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二中间板(25)经由多个第二弹性部件(12)而被支承在所述底部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二中间板(25)中的至少一者上,布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25)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大的一者的中间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中的至少一者布置在中间板上,该中间板是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一压缩机(10)的总重量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25)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的总重量中总重量小的一者的中间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中间板(15)和所述第二中间板(25)上分别布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1)。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缩机(10)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经由具有挠性的管道(50)连接。
CN202180019791.0A 2020-03-31 2021-03-16 制冷循环装置 Pending CN1152443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3772 2020-03-31
JP2020063772A JP7150775B2 (ja) 2020-03-31 2020-03-31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21/010685 WO2021200130A1 (ja) 2020-03-31 2021-03-16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4338A true CN115244338A (zh) 2022-10-25

Family

ID=7792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9791.0A Pending CN115244338A (zh) 2020-03-31 2021-03-16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0042A1 (zh)
EP (1) EP4113020B1 (zh)
JP (1) JP7150775B2 (zh)
CN (1) CN115244338A (zh)
AU (1) AU2021247556A1 (zh)
CA (1) CA3171961A1 (zh)
WO (1) WO2021200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27074A4 (en) * 2019-09-04 2022-09-07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RESS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963A (ja) * 1991-01-17 1993-0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0283600A (ja) * 1999-03-30 2000-10-1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2575568Y (zh) * 2002-10-16 2003-09-24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房间空调器
JP2006090561A (ja) * 2004-09-21 2006-04-06 Kimura Kohki Co Ltd 天埋形水熱源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CN103597296A (zh) * 2011-06-09 2014-02-19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循环
CN111919065A (zh) * 2018-03-30 2020-11-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86Y2 (ja) * 1989-05-29 1996-0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0111202A (ja) 1998-10-06 2000-04-18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0161817A (ja) * 1998-11-24 2000-06-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圧縮機用配管の振動減衰装置
JP2010243033A (ja) * 2009-04-03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室外機
JP2015114030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963A (ja) * 1991-01-17 1993-0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0283600A (ja) * 1999-03-30 2000-10-1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2575568Y (zh) * 2002-10-16 2003-09-24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房间空调器
JP2006090561A (ja) * 2004-09-21 2006-04-06 Kimura Kohki Co Ltd 天埋形水熱源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CN103597296A (zh) * 2011-06-09 2014-02-19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循环
CN111919065A (zh) * 2018-03-30 2020-11-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13020A1 (en) 2023-01-04
AU2021247556A1 (en) 2022-10-13
CA3171961A1 (en) 2021-10-07
JP7150775B2 (ja) 2022-10-11
WO2021200130A1 (ja) 2021-10-07
EP4113020B1 (en) 2024-08-14
EP4113020A4 (en) 2023-08-09
US20230020042A1 (en) 2023-01-19
JP2021162219A (ja) 202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11286B1 (ko) 동시 제상 및 난방 운전이 가능한 공기조화기 및 자체제상 사이클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US20230020042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WO2006117959A1 (ja) 冷凍装置
CN113939700A (zh) 制冷装置
US20230024725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WO2011099323A1 (ja) 可逆方向レシーバ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18096609A (ja) 圧縮機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室外機
JP6444538B2 (ja) 圧縮機支持装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7289661B (zh)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JP6394178B2 (ja) 蓄熱装置
CN114270111B (zh) 热源机组和制冷装置
WO2018116613A1 (ja) 圧縮機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室外機
JP6369512B2 (ja) 冷凍装置
JP2020186909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4729767A (zh) 用于制冷装置的中间机组及制冷装置
JP2020186909A5 (zh)
JP729378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用室外機
JP2018096582A (ja) 冷凍装置
CN114938658B (zh) 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WO2023054224A1 (ja) カスケード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システム
JP2017190903A (ja) 室外ユニット
JP2021181843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KR20230075271A (ko) 열 교환기 조립체와 열 교환기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실외기
JP2023051238A (ja) カスケード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システム
JP2020201009A (ja)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