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1924A -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1924A
CN115211924A CN202210881847.XA CN202210881847A CN115211924A CN 115211924 A CN115211924 A CN 115211924A CN 202210881847 A CN202210881847 A CN 202210881847A CN 115211924 A CN115211924 A CN 115211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olic coil
release
embolic
procoagulant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1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1924B (zh
Inventor
郭力友
常俊
夏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1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1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1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1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1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1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61B17/1215Coils or wires comprising additional materials, e.g. thrombogenic, having filaments, having fibers, being co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31/148Materials 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by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31/16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e.g. therapeutic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2017/1205Introduction devices
    • A61B2017/12054Details concerning the detachment of the occluding device from the introduction devi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栓塞弹簧圈包括弹簧圈、连接杆和夹头,弹簧圈内部填充有多个促凝球体,促凝球体包括球状载体和促凝药物,载体为疏松多孔结构,促凝药物位于载体内,促凝药物能够通过载体上的孔暴露;连接杆的一端伸入弹簧圈内部并与弹簧圈同轴连接;夹头固定于连接杆的另一端。本发明增大每个栓塞弹簧圈的填充体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对于栓塞弹簧圈的数量需求,降低成本,也利于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式治疗动脉瘤。通常地,为了便于输送,栓塞弹簧圈通常较小,导致每个栓塞弹簧圈的填充体积均有限,在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向动脉瘤内放入多个栓塞弹簧圈,以保证在动脉瘤内形成栓塞,堵塞动脉瘤,成本较高,此外,也导致手术时长较长,不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增大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提高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升高了手术风险,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
基于此,亟需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以增大每个栓塞弹簧圈的填充体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对于栓塞弹簧圈的数量需求,降低成本,也利于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以利于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治疗效果,利于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以利于在动脉瘤内形成栓塞,保证治疗效果,利于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栓塞弹簧圈,包括:
弹簧圈,所述弹簧圈内部填充有多个促凝球体,所述促凝球体包括球状载体和促凝药物,所述载体为疏松多孔结构,所述促凝药物位于所述载体内,所述促凝药物能够通过所述载体上的孔暴露;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弹簧圈内部并与所述弹簧圈同轴连接;
夹头,所述夹头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栓塞弹簧圈还包括柔性带,所述柔性带螺旋缠绕在所述弹簧圈外侧,且所述柔性带的朝向所述弹簧圈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通过所述弹簧圈的缝隙穿入所述弹簧圈内部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带相背于所述弹簧圈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通所述柔性带的两个端面,且所述通槽沿所述柔性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和/或,
所述柔性带上涂覆有促凝涂层。
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包括释放组件和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所述释放组件包括释放件,所述释放件包括至少两个夹爪,全部所述夹爪的近端相互连接,全部所述夹爪的远端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以释放或夹紧所述栓塞弹簧圈。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释放组件还包括管体,所述释放件置于所述管体内,至少两个所述夹爪沿所述管体的周向排布,所述夹爪上沿所述管体的径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释放件具有位于所述管体内的夹紧状态以及位于所述管体外的释放状态;
所述释放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紧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爪的远端相互靠近并能够夹紧所述连接杆,所述夹头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夹爪之间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释放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爪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夹头和所述连接杆。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夹爪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臂,所述弹性支撑臂呈V型,所述弹性支撑臂的两个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夹爪,所述释放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弹性支撑臂处于自然状态;和/或,
所述释放组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夹爪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夹爪上开设所述通孔,另一个所述夹爪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释放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紧状态时,所述夹头的一侧抵紧于所述限位杆,另一侧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内。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栓塞弹簧圈组件还包括操作杆,至少两个所述夹爪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操作杆的远端,所述操作杆置于所述管体内并能够沿所述管体的轴向相对所述管体移动,以使所述释放件在所述夹紧状态与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杆的近端同轴伸出所述管体,所述操作杆的近端连接有操作柄,所述操作柄与所述管体的近端间隔设置,所述操作杆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操作柄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限位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管体与所述操作柄接触;
和/或,所述管体的近端端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避让开口,所述避让开口贯通所述管体的内侧与外侧,所述操作杆的近端连接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远端朝向远离所述操作杆轴线的方向倾斜并通过所述避让开口伸出所述管体,所述倾斜部的远端连接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沿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延伸。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栓塞弹簧圈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栓塞弹簧圈的所述促凝球体带正电,至少一个所述栓塞弹簧圈的所述促凝球体带负电。
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中,包括:向患者的动脉瘤处释放至少一个填充有带正电的所述促凝球体的所述栓塞弹簧圈以及至少一个填充有带负电的所述促凝球体的所述栓塞弹簧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栓塞弹簧圈,其包括弹簧圈、连接杆和夹头。弹簧圈内部填充有多个促凝球体,当栓塞弹簧圈置于动脉瘤内时,弹簧圈会弯曲,弹簧圈上相邻两层金属绕丝之间形成有裂缝,促凝球体通过弹簧圈上的裂缝释放至动脉瘤内部,动脉瘤内部的血液能够通过载体上的孔与促凝药物接触,实现促凝球体凝结血液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栓塞弹簧圈,不仅弹簧圈本身能够促进动脉瘤内部的血液凝结,还能够向动脉瘤内部释放促凝球体,进一步利于在动脉瘤形成栓塞,增大了每个栓塞弹簧圈的填充体积,保证了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也减少了对于栓塞弹簧圈的数量需求,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手术中输送栓塞弹簧圈的时长,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轻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包括释放组件和上述栓塞弹簧圈。释放组件能够通过机械解脱的方式释放栓塞弹簧圈,保证了栓塞弹簧圈能够可靠地解脱,避免了利用纤维丝等其他辅助结构辅助机械解脱的实现,防止弹簧圈发生移位,利于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了手术中时长,减轻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其应用于上述栓塞弹簧圈组件中。本方法通过向患者的动脉瘤内释放至少一个填充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的栓塞弹簧圈以及至少一个填充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的栓塞弹簧圈,使得弹簧圈释放的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以及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在动脉瘤内能够相互吸引,使得在动脉瘤内部游离的促凝球体结合,进一步利于实现在动脉瘤内形成栓塞,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了促凝球体游离出动脉瘤的可能性,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处于动脉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释放件处于夹紧状态时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剖视图;
图4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释放件处于夹紧状态时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释放件处于释放状态时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释放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释放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释放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释放组件与操作杆隐去热缩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释放组件与操作杆的部分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释放组件与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柔性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柔性带上开设有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动脉瘤;200、血管;
1、弹簧圈;11、促凝球体;2、连接杆;21、卡接球;3、夹头;
4、柔性带;41、凸出部;42、通槽;
5、释放组件;51、释放件;511、夹爪;5111、爪部;512、固定段;52、管体;521、操作部;522、第一管段;5221、硬管段;5222、柔性管段;523、第二管段;53、限位杆;55、限位管;
6、操作杆;61、操作柄;62、限位件;621、热缩管;622、撕边;63、倾斜部;64、握持部;65、显影弹簧;66、第一杆段;67、第二杆段;68、第三杆段;
7、通孔;71、开口;72、半孔;8、弹性支撑臂;9、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具体地,如图1-图6所示,栓塞弹簧圈包括弹簧圈1、连接杆2和夹头3。弹簧圈1内部填充有多个促凝球体11,促凝球体11包括球状载体和促凝药物,载体为疏松多孔结构,促凝药物位于载体内,促凝药物能够通过载体上的孔暴露;连接杆2的一端伸入弹簧圈1内部并与弹簧圈1同轴连接;夹头3固定于连接杆2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其包括弹簧圈1、连接杆2和夹头3。弹簧圈1内部填充有多个促凝球体11,当栓塞弹簧圈置于动脉瘤100内时,弹簧圈1会弯曲,弹簧圈1上相邻两层金属绕丝之间形成有裂缝,促凝球体11通过弹簧圈1上的裂缝释放至动脉瘤100内部,动脉瘤100内部的血液能够通过载体上的孔与促凝药物接触,实现促凝球体11凝结血液的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不仅弹簧圈1本身能够促进动脉瘤100内部的血液凝结,还能够向动脉瘤100内部释放促凝球体11,进一步利于在动脉瘤100形成栓塞,增大了每个栓塞弹簧圈的填充体积,保证了动脉瘤100的治疗效果,也减少了对于栓塞弹簧圈的数量需求,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手术中输送栓塞弹簧圈的时长,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轻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促凝球体11的载体采用可降解的材质。具体地,促凝球体11的制备方法为将明胶(0.5-5%w/v)、淀粉(0.5-5%w/v)、羧甲基壳聚糖(0.5-5%w/v)溶解在甲醇和水(30-70%v/v)的混合溶剂中,调节PH为7-14,同时加入(1-5%v/v)氯仿作为发泡剂,加入(1-5%v/v)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加入带有止血功能的药物(促凝药物),机械搅拌4小时。然后将此溶液通过雾化机雾化进入干燥室,并与干燥室内的对流的热风接触,热风温度35-55℃,溶剂挥发后得到载有止血药物的多孔微球,微球直径可在50nm-10μm之间。上述多孔微球即为载体,止血药物即为促凝药物。其中,促凝药物的成分与种类为现有技术,具有止血或促凝功能的药物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成的载体为疏松多孔材质,且载体为可降解的材料,但完全降解的时间较长,通常为一至两年。在其他实施例中,载体的材质可仅为明胶,也可为交联后的明胶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促凝球体11也可参考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式制成,不作为本实施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促凝药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冻干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和冻干人纤维蛋白原、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肽酶和氨基己酸、安络血和酚磺乙胺中的一种。促凝药物可呈固态颗粒状结构或其他形状。
优选地,弹簧圈1的外部和/或内部还可涂覆有可降解涂层,可降解涂层包括疏松多孔的涂层基体,涂层基体内部设置有促凝药物。动脉瘤100内部的血液能够通过可降解涂层上的孔与促凝药物接触,实现可降解涂层凝结血液的作用,进一步利于在动脉瘤100形成栓塞,保证了动脉瘤100的治疗效果。可降解涂层的具体制备方法以及材质可参考上述促凝球体11的制备方法以及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圈1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球21,卡接球21卡接于弹簧圈1的端部,连接杆2同轴穿设弹簧圈1并连接于两个卡接球21,结构简单且能够限制连接杆2与弹簧圈1的相对位置。卡接球21可与弹簧圈1焊接或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夹头3呈球体,夹头3的球心位于连接杆2的轴线上,夹头3的直径大于连接杆2的直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夹头3呈圆柱体,夹头3与连接杆2同轴连接,夹头3的直径大于连接杆2的直径。在其他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夹头3还可为长方体或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现有技术中,主流的栓塞弹簧圈解脱方式主要有电解脱、水解脱和机械解脱。
电解脱的方式为:栓塞弹簧圈与导丝相连的部分因电解而断开,实现栓塞弹簧圈的解脱并留在动脉瘤内。栓塞弹簧圈与导丝一般通过焊接连接,但焊接部分不均匀,导致电解脱时间不可控,通常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解脱时间偏长会给手术带来额外风险。水解脱的方式为:通过向输送导管中注入水溶液来实现栓塞弹簧圈与输送导丝的解脱,此解脱方式稳定性不好,可控性较低。机械解脱的方式为:在通过推送杆将栓塞弹簧圈推送到位后,通过机械结构接触推送杆与栓塞弹簧圈之间的扣锁或限位结构,以达到解脱栓塞弹簧圈的目的。
目前的机械解脱结构大多包括导管和限位丝,导管远端的管壁上设有开孔,或者导管远端的管内设有圆环台阶。弹簧圈1近端的夹头3位于导管远端的内部,限位丝位于导管管内并延伸出导管远端,当撤走限位丝后夹头3可从导管中解脱。但在实际操作中撤走限位丝前,弹簧圈1已经到达动脉瘤内,且撤走限位丝时,夹头3受到力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弹簧圈1移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限位丝撤走后,夹头3虽然已完成解脱,但弹簧圈1仍位于导管中,撤走导管的过程中仍有一定概率导致弹簧圈1移位,给手术带来额外的风险,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其包括释放组件5和如前文中描述的栓塞弹簧圈,释放组件5包括释放件51,释放件51包括至少两个夹爪511,全部夹爪511的近端相互连接,全部夹爪511的远端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以释放或夹紧栓塞弹簧圈。
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包括释放组件5和上述栓塞弹簧圈。释放组件5能够通过机械解脱的方式释放栓塞弹簧圈,保证了栓塞弹簧圈能够可靠地解脱,避免了利用纤维丝等其他辅助结构辅助机械解脱的实现,防止弹簧圈1发生移位,保证了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长,减轻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近端”、“远端”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当操作者握持栓塞弹簧圈组件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以图2中的方向为例,左侧为栓塞弹簧圈组件的近端,右侧为栓塞弹簧圈组件的远端。
具体地,释放组件5还包括管体52,释放件51置于管体52内,至少两个夹爪511沿管体52的周向排布,夹爪511上沿管体52的径向开设有通孔7,释放件51具有位于管体52内的夹紧状态以及位于管体52外的释放状态。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夹紧状态时,至少两个夹爪511的远端相互靠近并能够夹紧连接杆2,夹头3位于至少两个夹爪511之间且至少部分伸入通孔7内,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释放状态时,至少两个夹爪511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夹头3和连接杆2。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管体52实现约束释放件51,实现释放件51在释放状态与夹紧状态之间切换,简化了结构,也避免了使用限位丝实现解脱弹簧圈1,防止弹簧圈1发生移位,保证了治疗效果。同时,当释放件51处于释放状态时,释放件51位于管体52外部,保证了弹簧圈1解脱后能够与管体52完全分离,防止弹簧圈1发生移位,保证了动脉瘤100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此外,在夹爪511上开设通孔7,输送弹簧圈1时,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夹头3至少部分伸入夹爪511上的通孔7内,通孔7的边缘能够止挡弹簧圈1,防止弹簧圈1在输送的过程中脱离释放组件5,避免了弹簧圈1释放到错误位置,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管体52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可为PEEK、PA、HDPE、PTFE、304不锈钢、316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上述材料的成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夹爪5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爪511上均开设有通孔7,当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时,夹头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通孔7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爪511的数量可适应性调整,开设有通孔7的夹爪511的数量也可适应性调整,在此均不作限定。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两个夹爪51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臂8,弹性支撑臂8呈V型,弹性支撑臂8的两个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夹爪511,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释放状态时,弹性支撑臂8处于自然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时,弹性支撑臂8处于压缩状态。设置弹性支撑臂8,能够提供弹性力,使夹爪511相互远离,利于在释放件51位于管体52外部时使夹爪511张开,实现弹簧圈1的解脱,保证了栓塞弹簧圈能够可靠地解脱至动脉瘤100内部,保证了动脉瘤100的治疗效果,也避免了利用纤维丝等其他辅助结构辅助机械解脱的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夹爪511仅设置有两个,即两个夹爪511之间具有两个间隔,每个间隔内均设置有一个弹性支撑臂8,每个弹性支撑臂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夹爪511。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支撑臂8的数量可适应性调整,还可以在两个夹爪511之间连接弹簧等其他弹性件代替弹性支撑臂8,在此不作限定。
作为优选方案,释放件51还包括固定段512,全部夹爪511的近端通过柔性铰链与固定段512连接,使得夹爪511能够相对于固定段512转动,实现两个夹爪511相互靠近或远离。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释放状态时,夹爪511的远端相互远离,夹爪511倾斜于管体52的轴向设置。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夹紧状态时,夹爪511的远端相互靠近,夹爪511能够夹紧连接杆2。也就是说,释放件51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夹爪511未受到管体52的约束,两个夹爪511的远端相互远离并背向管体52的轴线倾斜,两个夹爪511呈V型张开,释放夹头3和连接杆2,实现弹簧圈1的解脱;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时,两个夹爪511受到管体52的约束,两个夹爪511闭合,夹紧连接杆2。上述结构设置,夹爪511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也无需其他辅助结构拨动夹爪511实现开合,避免了其他结构扰动弹簧圈1导致的弹簧圈1移位,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爪511与固定段512之间还可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夹爪511、固定段512与弹性支撑臂8一体式连接,即释放件51与弹性支撑臂8为一体式结构,便于生产加工,而且也避免了由于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较低导致的夹爪511断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释放件51的耐用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保证了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释放件51呈圆管结构,圆管结构与管体52同轴设置,夹爪511、弹性支撑臂8以及固定段512通过在圆管结构上开设孔槽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释放件51为金属材料,结构强度较高,保证了释放件51的耐用性,而且金属材质也使得柔性铰链以及弹性支撑臂8具有弹性,便于实现夹爪511远端之间的相互靠近和远离。释放件51的材料可采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上述材料的成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栓塞弹簧圈组件还包括操作杆6,至少两个夹爪511的近端均连接于操作杆6的远端,即固定段512的近端固定于操作杆6。操作杆6同轴置于管体52内并能够沿管体52的轴向与管体52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释放件51在夹紧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上述结构设置,通过操作杆6与管体52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释放件51在夹紧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的切换,简化了弹簧圈1的解脱操作过程,利于缩短手术时长,降低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优选地,操作杆6的近端伸出管体52,医生能够通过操作杆6的近端直接握持操作杆6,进一步简化了弹簧圈1的解脱操作过程,利于缩短手术时长,降低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采用其他驱动件实现操作杆6的移动,降低了驱动件产生的震动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同时也减轻了栓塞弹簧圈组件的重量,便于医生握持,进一步降低了医生的疲劳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杆6为金属材料,结构强度较高,保证了操作杆6的耐用性。操作杆6的材料可采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上述材料的成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杆6的远端同轴伸入固定段512内,并与固定段512焊接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杆6与固定段51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栓塞弹簧圈组件还包括推送管,推送管同轴套设在管体52外部,且管体52与推送管沿径向间隔设置。可在栓塞弹簧圈组件进入患者体内前,将导丝放入患者体内,再将导丝穿过管体52与推送管之间的间隙,实现了能够沿导丝准确地移动至动脉瘤的位置,保证了治疗效果,而且也实现了管体52能够与推送管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实现将弹簧圈1推出推送管,保证了弹簧圈1解脱后能够与推送管完全分离,防止弹簧圈1发生移位,保证了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
作为优选方案,栓塞弹簧圈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栓塞弹簧圈的促凝球体11带正电,至少一个栓塞弹簧圈的促凝球体11带负电。栓塞弹簧圈组件可依次向患者的动脉瘤100内释放至少一个填充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以及至少一个填充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每次放入一个栓塞弹簧圈。使得弹簧圈1释放的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以及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11在动脉瘤11内能够相互吸引,使得在动脉瘤100内部游离的促凝球体11结合,进一步利于实现在动脉瘤100内形成栓塞,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了促凝球体11游离出动脉瘤100的可能性,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优选地,填充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的数量以及填充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的数量优选为相同,利于全部电荷能够在动脉瘤100内部中和抵消。
为了便于描述,将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11称为颗粒A,将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称为颗粒B。根据前文中关于促凝球体11的制备方法的描述,促凝球体11在制作后即带负电,也就是说,利用前文中描述的方法制作,即可得到颗粒A。
具体地,颗粒B的制作方法与颗粒A相同,仅将原料中的羧甲基壳聚糖或者淀粉进行阳离子改性,并调节PH为1-6,经过阳离子改性后的颗粒B带正电,即为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当带不同电性的促凝球体11相互混合时,颗粒A与颗粒B相互吸引使得电性中和抵消,电性中和后Zeta电位下降,靠静电斥力稳定的促凝球体11逐渐失稳而凝聚,使游离的颗粒A与颗粒B凝聚,利于填充动脉瘤100。
在本实施例中,淀粉阳离子改性的方法为: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5ml、氢氧化钠1g、蒸馏水50ml和乙醇50ml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中,利用5℃以下冰水浴活化15min。称取淀粉5g,喷入活化液中,搅拌至无结块后置于水浴锅中,密闭反应2h。反应完成后,利用盐酸中和,再用乙醇溶液抽滤洗涤,在40℃下烘干1h即可。其中,上述淀粉阳离子改性的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非本实施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使得促凝球体11带有不同电性,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在每次释放栓塞弹簧圈时的操作方法:
首先,将弹簧圈1的夹头3与连接杆2放置到处于释放状态下的释放件51的两个夹爪511之间,并拉动操作杆6使管体52与释放件51之间沿轴向相对移动,使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其次,将导丝的远端放入患者体内的动脉瘤处,导丝近端穿入推送管与管体52之间的间隙内。再次,将推送管的远端沿导丝移动至动脉瘤处并抽走导丝。然后,在推送管内推动管体52和操作杆6,直至弹簧圈1的近端被推出推送管,到达动脉瘤内。最后,握持并固定操作杆6,后撤管体52,释放件51切换至释放状态,实现弹簧圈1的机械解脱。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应用于前文中描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中。具体地,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向患者的动脉瘤10处释放至少一个填充有带正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以及至少一个填充有带负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
本发明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其应用于上述栓塞弹簧圈组件中。本方法通过向患者的动脉瘤100内释放至少一个填充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以及至少一个填充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11的栓塞弹簧圈,使得弹簧圈1释放的带有正电的促凝球体11以及带有负电的促凝球体11在动脉瘤11内能够相互吸引,使得在动脉瘤100内部游离的促凝球体11结合,进一步利于实现在动脉瘤100内形成栓塞,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了促凝球体11游离出动脉瘤100的可能性,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向患者的动脉瘤100内先释放颗粒A,后释放颗粒B;也可先释放颗粒B,后释放颗粒A,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释放组件5的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优选地,释放组件5还包括限位杆53,其中一个夹爪511上开设通孔7,另一个夹爪51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限位杆53,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夹紧状态时,夹头3的一侧抵紧于限位杆53,夹头3的另一侧至少部分伸入通孔7内。通过设置限位杆7,在释放件51处于释放状态时,能够将夹头3抵推至另一夹爪511上开设的通孔7内部,使得通孔7边缘能够止挡栓塞弹簧圈,利于缩小夹头3的大小尺寸,利于提高栓塞弹簧圈的运输便利性,又避免了在两个夹爪511上同时开设通孔7,利于提高释放件51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耐用性和可靠程度,降低了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保证了手术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53为金属杆,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时,限位杆53的轴线与管体52的轴线平行。限位杆53与夹爪511焊接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9-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夹爪511上不开设通孔7。作为优选方案,两个夹爪511上均开设有开口71,且开口71贯通两个夹爪511同一侧的侧壁,两个开口71正对设置。两个夹爪511另一侧通过弹性连接臂8连接或间隔设置。当释放件51处于夹紧状态时,夹头3的一端位于两个开口71内,开口71的边缘能够止挡夹头3的移动,从而实现夹紧栓塞弹簧圈。此种结构设置,便于生产加工。
在进行完释放弹簧圈1后,医生需要拉住操作杆6回撤,使释放件51缩回管体52内,由于操作杆6的远端伸入固定段512内,故操作杆6的远端直径小于释放件51的近端外径。在释放件51缩回管体52内的过程中,释放件51的近端面易与管体52的端面卡住。进一步地,操作杆6上套设有显影弹簧65,显影弹簧65位于释放件51的近端侧,显影弹簧65的远端面与释放件51的近端面贴合,在实现显影作用的同时,又能够避免释放件51的近端面与管体52的端面卡住。显影弹簧65为铂铱材料,实现显影作用。
实施例四
如图12-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作为优选方案,管体52包括第一管段522和第二管段523,第一管段522包括硬管段5221和柔性管段5222,硬管段5221、柔性管段5222以及第二管段523沿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同轴连接,硬管段5221、柔性管段5222以及第二管段523的内径与外径尺寸均相同。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管体52的远端能够产生柔性弯曲形变,近端为硬材质的管结构,便于握持操作,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522采用不锈钢材质,硬管段5221为不锈钢管,柔性管段5222为不锈钢管切割形成的波切管,第二管段523采用高分子材质,例如可为PEEK、PA、HDPE、PTFE,能够柔性弯曲。柔性管段5222与第二管段523之间可通过粘接连接。
优选地,释放组件5还包括限位管55,管体52同轴套设固定在限位管55外部,限位管55的外径与管体52的内径相同。操作杆6包括第一杆段66、第二杆段67以及第三杆段68,第一杆段66、第二杆段67以及第三杆段68沿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同轴连接,第一杆段66的直径大于第三杆段68的直径。第二杆段67呈圆锥台状,第二杆段67的大端连接于第一杆段66,第二杆段67的大端直径与第一杆段66的直径相同,第二杆段67的小端连接于第三杆段68,第二杆段67的小端与第三杆段68的直径相同。第三杆段68穿过限位管55,第三杆段68的远端连接于释放件51,限位管55的内径小于第一杆段66的直径。当操作杆6与管体52沿轴向相对移动时,限位管55能够限制操作杆6与管体52相对移动的行程,从而避免了释放件51伸出管体52过多,降低了释放件51伤害动脉瘤100的可能性,降低了对于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保证了手术安全。第三杆段68能够相对限位管55沿轴向移动。
具体地,限位管55设置在硬管段5221和柔性管段5222之间的连接处,限位管55具体为不锈钢管切割形成的波切管,能够发生柔性变形,避免了阻碍管体52发生弯曲形变。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管55与柔性管段5222之间焊接连接,限位管55与第二管段523之间粘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杆段68上套设有显影弹簧65,显影弹簧65位于限位管55的远端侧并位于释放件51的近端侧。显影弹簧65为铂铱材料,实现显影作用。
优选地,释放件51包括两个夹爪511,每个夹爪511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夹头3的通孔7。具体地,夹爪511包括两个爪部5111,两个爪部5111之间间隔设置,即释放件51上设置有四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爪部5111。同一夹爪511的两个爪部5111朝向彼此的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半孔72,两个半孔72正对设置并形成通孔7,能够止挡夹头3。上述结构设置,使得释放件51能够适用于夹持不同尺寸的夹头3以及连接杆2,扩大了释放组件5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同一手术需要的释放组件5的种类,利于降低手术成本,同时也避免了更换不同的释放组件5,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实施例五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作为优选方案,操作杆6的近端同轴伸出管体52,操作杆6的近端连接有操作柄61,操作柄61与管体52的近端间隔设置,操作杆6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62,限位件62位于操作柄61与管体52之间,限位件6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管体52与操作柄61接触。设置限位件62,能够限制操作杆6与管体52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拆卸限位件62前,能够避免操作杆6相对管体52移动,使得在输送栓塞弹簧圈时,避免了因误操作导致的释放件51移动至管体52外部,防止弹簧圈1提前解脱,降低了弹簧圈1释放到错误位置的可能性,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当弹簧圈1达到动脉瘤100内后,拆除限位件62,即可使释放件51相对管体52移动,实现解脱弹簧圈1。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柄61呈圆柱状,与操作杆6同轴连接,且操作柄61的直径大于操作杆6的直径。限位件62的横截面呈C型,可拆卸地位于管体52与操作柄61之间的间隔处,操作杆6能够通过限位件62的开口卡入或脱离限位件62。当位于管体52与操作柄61之间的间隔处时,限位件62的近端端面与操作柄61的远端端面贴合,限位件62的远端端面与管体52的近端端面贴合。
进一步地,操作柄61的外径、限位件62的外径与管体52的外径均相同,此种设置,使得操作柄61也能够为后撤管体52时提供限位,进一步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限位件62的外部套设有热缩管621,热缩管621与限位件62之间可通过UV胶固化连接,热缩管621的近端端部或远端端部可凸出设置有撕边622,医生能够通过握持撕边622并拉扯热缩管621,实现限位件62的拆卸,提高了限位件62的拆除操作便利性以及实用性。
实施例六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栓塞弹簧圈组件在每次释放栓塞弹簧圈时,在最后的步骤里,握持并固定管体52,向前推进操作杆6,释放件51切换至释放状态,实现弹簧圈1的机械解脱。
作为优选方案,管体52的近端端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避让开口,避让开口贯通管体52的内侧与外侧,操作杆6的近端连接有倾斜部63,倾斜部63的远端朝向远离操作杆6轴线的方向倾斜并通过避让开口伸出管体52,倾斜部63的远端连接有握持部64,握持部64沿操作杆6的轴向延伸。上述结构设置,便于医生通过握持部64对操作杆6进行操作,推进或后撤操作杆6,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开口设置有两个,两个避让开口沿管体52的径向相对设置,同理,倾斜部63与握持部64也设置有两个,每个避让开口处均具有一个倾斜部63以及一个握持部64。相邻两个避让开口之间形成操作部521。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杆6、握持部64以及倾斜部63一体式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杆6、握持部64以及倾斜部63也可通过焊接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七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作为优选方案,操作杆6的近端伸出管体52,在操作杆62的伸出部分上设置有限位器9,限位器9能够沿操作杆6的轴向移动并能够固定自身的位置。当输送弹簧圈1的过程中,管体52不需要后撤,限位器9固定在操作杆6上并与管体52的近端接触,能够限制管体52的移动,避免了栓塞弹簧圈提前解脱,当弹簧圈1位于动脉瘤100内时,限位器9能够后移并固定,管体52能够后撤,此时限位器9能够限制管体52的后撤距离。具体地,限位器9可为导丝扭转器,也可在操作杆6的伸出部分开设外螺纹,限位器9为螺母,限位器9与操作杆6螺纹连接。
实施例八
如图19-图2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作为优选方案,栓塞弹簧圈还包括柔性带4,柔性带4螺旋缠绕在弹簧圈1外侧,且柔性带4的朝向弹簧圈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部41,多个凸出部41沿柔性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凸出部41通过弹簧圈1的缝隙穿入弹簧圈1内部并连接于连接杆2。通过设置柔性带4,增大了每个栓塞弹簧圈的填充体积,同时增加了栓塞弹簧圈的表面积,利于栓塞弹簧圈实现封堵动脉瘤100的作用,保证了治疗效果,进一步减少了对于栓塞弹簧圈的数量需求,减少了手术中输送栓塞弹簧圈的时长,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轻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柔性带4较柔软,在运输时能够折叠至贴合弹簧圈1的外表面,降低了对于弹簧圈1径向尺寸的影响,避免了增大弹簧圈1被运输时的体积,便于栓塞弹簧圈的运输,也避免了由于运输弹簧圈1的管路较粗对患者造成的额外伤害。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位于弹簧圈21内的部分穿设于凸出部41。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带4还可通过粘接在弹簧圈1外表面或其他连接方式与弹簧圈1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柔性带4为薄膜,具体可为流延膜或静电纺丝膜,材质可采用聚乳酸、涤纶、尼龙、聚乙烯、聚丙烯、PGLA等。上述材质均为现有技术,不作为本实施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柔性带4上涂覆有促凝涂层,进一步促进动脉瘤100内的血液凝结,提高了栓塞弹簧圈的栓塞效果,保证了治疗效果。具体地,促凝涂层的材质可仅为明胶材料,也可采用与载体相同的交联后的明胶材料。其中,上述成分均为现有技术,还可采用其他现有技术中的促凝成分,不作为本实施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方案,柔性带4相背于弹簧圈1的一侧开设有通槽42,通槽42贯通柔性带4的两个端面,且通槽42沿柔性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即柔性带4相背于弹簧圈1的一侧形成有梳齿状的结构。通过开设通槽42,进一步增加柔性带4用于与血液接触的表面积,促进动脉瘤100内部的血液凝结,减少了对于栓塞弹簧圈的数量需求,从而减少了手术中输送栓塞弹簧圈的时长,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轻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也就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带4可包括疏松多孔的带状基体,带状基体内部设置有促凝药物。动脉瘤100内部的血液能够通过带状基体上的孔与促凝药物接触,实现柔性带4凝结血液的作用,进一步利于在动脉瘤100形成栓塞,保证了动脉瘤100的治疗效果。柔性带4的具体制备方法以及材质可参考实施例一内促凝球体11的制备方法以及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柔性带4的宽度设置的较小,近似丝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栓塞弹簧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簧圈(1),所述弹簧圈(1)内部填充有多个促凝球体(11),所述促凝球体(11)包括球状载体和促凝药物,所述载体为疏松多孔结构,所述促凝药物位于所述载体内,所述促凝药物能够通过所述载体上的孔暴露;
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伸入所述弹簧圈(1)内部并与所述弹簧圈(1)同轴连接;
夹头(3),所述夹头(3)固定于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弹簧圈还包括柔性带(4),所述柔性带(4)螺旋缠绕在所述弹簧圈(1)外侧,且所述柔性带(4)的朝向所述弹簧圈(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部(41),所述凸出部(41)通过所述弹簧圈(1)的缝隙穿入所述弹簧圈(1)内部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塞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4)相背于所述弹簧圈(1)的一侧开设有通槽(42),所述通槽(42)贯通所述柔性带(4)的两个端面,且所述通槽(42)沿所述柔性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和/或,
所述柔性带(4)上涂覆有促凝涂层。
4.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释放组件(5)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所述释放组件(5)包括释放件(51),所述释放件(51)包括至少两个夹爪(511),全部所述夹爪(511)的近端相互连接,全部所述夹爪(511)的远端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以释放或夹紧所述栓塞弹簧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5)还包括管体(52),所述释放件(51)置于所述管体(52)内,至少两个所述夹爪(511)沿所述管体(52)的周向排布,所述夹爪(511)上沿所述管体(52)的径向开设有通孔(7),所述释放件(51)具有位于所述管体(52)内的夹紧状态以及位于所述管体(52)外的释放状态;
所述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紧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爪(511)的远端相互靠近并能够夹紧所述连接杆(2),所述夹头(3)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夹爪(511)之间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7)内,所述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爪(511)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夹头(3)和所述连接杆(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夹爪(51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臂(8),所述弹性支撑臂(8)呈V型,所述弹性支撑臂(8)的两个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夹爪(511),所述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弹性支撑臂(8)处于自然状态;和/或,
所述释放组件(5)还包括限位杆(53),所述夹爪(511)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夹爪(511)上开设所述通孔(7),另一个所述夹爪(51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所述限位杆(53),所述释放件(51)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紧状态时,所述夹头(3)的一侧抵紧于所述限位杆(53),另一侧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7)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组件还包括操作杆(6),至少两个所述夹爪(511)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操作杆(6)的远端,所述操作杆(6)置于所述管体(52)内并能够沿所述管体(52)的轴向相对所述管体(52)移动,以使所述释放件(51)在所述夹紧状态与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6)的近端同轴伸出所述管体(52),所述操作杆(6)的近端连接有操作柄(61),所述操作柄(61)与所述管体(52)的近端间隔设置,所述操作杆(6)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62),所述限位件(62)位于所述操作柄(61)与所述管体(52)之间,所述限位件(6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管体(52)与所述操作柄(61)接触;或,
所述管体(52)的近端端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避让开口,所述避让开口贯通所述管体(52)的内侧与外侧,所述操作杆(6)的近端连接有倾斜部(63),所述倾斜部(63)的远端朝向远离所述操作杆(6)轴线的方向倾斜并通过所述避让开口伸出所述管体(52),所述倾斜部(63)的远端连接有握持部(64),所述握持部(64)沿所述操作杆(6)的轴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弹簧圈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栓塞弹簧圈的所述促凝球体(11)带正电,至少一个所述栓塞弹簧圈的所述促凝球体(11)带负电。
10.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的使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向患者的动脉瘤(100)处释放至少一个填充有带正电的所述促凝球体(11)的所述栓塞弹簧圈以及至少一个填充有带负电的所述促凝球体(11)的所述栓塞弹簧圈。
CN202210881847.XA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211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1847.XA CN115211924B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1847.XA CN115211924B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1924A true CN115211924A (zh) 2022-10-21
CN115211924B CN115211924B (zh) 2024-04-05

Family

ID=8361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1847.XA Active CN115211924B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1924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6249A (ja) * 1997-09-01 1999-03-23 Kaneka Medics:Kk 血管塞栓用具
US20070142859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mbolic coils
CN102174184A (zh) * 2011-01-14 2011-09-07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核酸药物运输载体
CN202122596U (zh) * 2011-01-05 2012-01-25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速致血栓的栓塞用弹簧圈
CN102438533A (zh) * 2009-04-20 2012-05-02 加奇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栓塞器械的机械互锁连接输送装置
CN110201215A (zh) * 2019-06-11 2019-09-06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交联高弹性栓塞微球及其制备工艺
CN111481734A (zh) * 2020-04-28 2020-08-04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自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41747A (zh) * 2018-02-23 2020-10-02 范·里恩·贝希尔有限公司 包含药物的多孔栓塞微球
CN113456150A (zh) * 2021-07-05 2021-10-01 苏州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医用装置
CN215384340U (zh) * 2021-12-08 2022-01-04 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解脱栓塞弹簧圈***
CN113925556A (zh) * 2021-11-03 2022-01-14 聚辉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栓塞弹簧圈***
CN114081570A (zh) * 2021-12-08 2022-02-25 杭州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栓塞动脉瘤、血管的弹簧圈
CN11446923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南京思脉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
CN114521933A (zh) * 2022-04-25 2022-05-24 深圳佰特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栓塞***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6249A (ja) * 1997-09-01 1999-03-23 Kaneka Medics:Kk 血管塞栓用具
US20070142859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mbolic coils
CN102438533A (zh) * 2009-04-20 2012-05-02 加奇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栓塞器械的机械互锁连接输送装置
CN202122596U (zh) * 2011-01-05 2012-01-25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速致血栓的栓塞用弹簧圈
CN102174184A (zh) * 2011-01-14 2011-09-07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核酸药物运输载体
CN111741747A (zh) * 2018-02-23 2020-10-02 范·里恩·贝希尔有限公司 包含药物的多孔栓塞微球
CN110201215A (zh) * 2019-06-11 2019-09-06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交联高弹性栓塞微球及其制备工艺
CN111481734A (zh) * 2020-04-28 2020-08-04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自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1218637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自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56150A (zh) * 2021-07-05 2021-10-01 苏州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医用装置
CN113925556A (zh) * 2021-11-03 2022-01-14 聚辉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栓塞弹簧圈***
CN215384340U (zh) * 2021-12-08 2022-01-04 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解脱栓塞弹簧圈***
CN114081570A (zh) * 2021-12-08 2022-02-25 杭州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栓塞动脉瘤、血管的弹簧圈
CN11446923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南京思脉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
CN114521933A (zh) * 2022-04-25 2022-05-24 深圳佰特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栓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1924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6210A (en) Medical wire having implan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EP1682055B1 (en) Vasoocclusive coil with enhanced therapeutic strand structure
ES2391763T3 (es) Dispositivo de embolización
US20040098023A1 (en) Embolic device made of nanofibers
US20190021741A1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apparatus
EP2224860B1 (en) Multistrand coil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EP1087701A1 (en) Minimally occlusive flow disruptor stent for bridging aneurysm necks
CN109310438B (zh) 用于可植入装置的电解脱离
CN115211924A (zh)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JP2022511996A (ja) 電解分離機構および電気的分離デバイス
CN115068039A (zh)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CN115054308A (zh) 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
CN217907888U (zh)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