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521A -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521A
CN115210521A CN202180014454.2A CN202180014454A CN115210521A CN 115210521 A CN115210521 A CN 115210521A CN 202180014454 A CN202180014454 A CN 202180014454A CN 115210521 A CN115210521 A CN 115210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device
heat exchanger
fluid
stack
distribu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44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德努阿尔
B·乔维特
Q·纳瓦尔
J·韦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5210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02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inserts or attach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1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means for 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from heat-exchange fluids, e.g.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1),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板(3),这些板(3)沿堆叠轴线彼此上下堆叠以形成板(3)的垛(2),至少一个第一板(3)和至少一个第二板(3)限定第一循环路径,该第一循环路径被配置为供第一流体的循环,至少该第二板和至少一个第三板限定第二循环路径,该第二循环路径被配置为供第二流体的循环,板(3)的垛(2)具有第一分配室(15)以及第二分配室,该第一分配室向第一循环路径供应第一流体,该第二分配室向第二循环路径供应第二流体。该热交换器(1)包括布置在这些分配室(15)中的一个分配室中的至少一个净化装置(100)。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领域,特别是旨在装备机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和/或冷却***的那些热交换器。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机动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冷却的***。
在汽车领域,通常是必须改变比如电机、电池、用于储存热能和/或冷能的装置等部件的温度。为此,机动车辆配备有如下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和传热液体回路,传热液体在传热液体回路中循环。制冷剂回路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以恒定压力冷却制冷剂的冷凝器、用于允许制冷剂膨胀的膨胀构件、以及被设计为允许在制冷剂与传热液体之间传递热量的热交换器。传热液体回路包括泵和能够改变部件的温度的热交换构件。
许多制造商目前优选地对电池单元进行冷却的一种解决方案在于将这些单元完全浸入传热流体中。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是它使加热元件与传热流体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更多地排放由这些单元释放的热量。因此,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冷却效率增加。此外,这种解决方案适用于使用的所有电池充电模式:快速、正常或中等。因此,热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解决方案的第一个缺点是液体需要保持没有在流体中循环的颗粒,以避免这些单元和热交换器和/或泵因例如磨损而过早劣化。
这种解决方案的第二个缺点是短路的风险。具体地,有必要密切监测传热流体的电阻,因为如果传热流体被(例如存在于回路中或被外部水引入的)导电元件污染,则传热流体可能变得足够导电而引起电池内的短路。
这种解决方案的第三个缺点是如果传热流体被水污染,则这些单元可能被腐蚀。具体地,与这些单元接触的水的温度升高,其结果是非常显著地增加了其腐蚀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用于机动车辆的新型热交换器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还带来其他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板,这些板沿堆叠方向彼此上下堆叠以形成板的垛,至少一个第一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限定第一循环路径,该第一循环路径被配置为供第一流体的循环,至少该第二板和至少一个第三板限定第二循环路径,该第二循环路径被配置为供第二流体的循环,板的垛具有第一分配室以及第二分配室,该第一分配室向第一循环路径供应第一流体,该第二分配室向第二循环路径供应第二流体。热交换器还包括布置在分配室中的一个分配室中的至少一个净化装置。
因此,净化装置的功能可以是截留直径大到足以阻塞循环路径和/或因磨损而使循环路径劣化的颗粒。
在电池单元的冷却的情形下,净化装置还可以具有吸收来自其他部件或来自外部环境的任何导电颗粒的功能,这因此代表短路的风险。
净化装置可以使已被引入热交换器的水取出,从而防止电力的腐蚀和/或传导。
最后,使用净化装置所带来的压降的优点是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更好地分布在热交换器的垛的板中。换言之,由净化装置产生的压降用于在这些板中的每个板中更均匀地分配流速。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具有与其布置在其中的分配室的形状基本上互补的形状。在此以及在下文中,术语“基本上”应理解为意味着需要考虑生产公差和任何组装公差。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呈圆柱体形式。更具体地,净化装置是具有圆形或三角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沿着容纳它的分配室的整个长度延伸,如沿着堆叠轴线测量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容纳净化装置的分配室沿堆叠轴线穿过垛。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包括限定净化装置的周边和净化装置的隔室的穿孔支撑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和/或至少一种干燥剂。
“干燥剂”在此以及在下文中应理解为吸水元件、或一种或多种吸水元件和/或其他化合物的混合物。
根据一个实施例,过滤器包括过滤表面,该过滤表面周向地设置在支撑件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过滤表面具有10μm与500μm之间的孔隙。孔隙是过滤表面截留的颗粒的最大尺寸。
根据一个实施例案,干燥剂包括至少一种吸水元件,该吸水元件选自硅胶、硫酸镁、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锂和分子筛(例如沸石)。
根据一个实施例,干燥剂包括布置在净化装置的隔室中的袋,吸水元件设置在袋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热交换器包括能够与容纳净化装置的分配室的孔口以及与净化装置配合的接口。
该接口可以将循环路径连接到环路或回路。因此,通过接口进入容纳净化装置的分配室的流体在沿循环路径通过之前被净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口的通道和净化装置的隔室是液压连通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口与净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是一体式的。在此以及在下文中,术语“一体式”应被理解为意味着一体式的元件是整体的、在一个块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口与净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形成。
在此以及在下文中,术语“一体形成”应理解为意味着一体形成的元件形成单个部件并因此由相同的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制成。这种部件可以例如通过模制或通过注塑成型获得。因此,这种部件不同于通过焊接或粘合接合在一起的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容纳净化装置的分配室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沿堆叠轴线通向垛的外部环境。
根据一个实施例,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接口与净化装置之间的密封构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热交换器包括围绕接口的一端布置的至少一个密封构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热交换器包括围绕净化装置的一端布置的至少一个密封构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垛在一端处具有口部,该口部被配置为允许流体进入并且用于相对于热交换器操纵净化装置。在此以及在下文中,术语“操纵”应被理解为意味着从分配室中取出净化装置以及将净化装置***分配室,以便替换净化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口部与分配室的端部对齐,该端部沿堆叠轴线通向垛的外部环境。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包括流体进入开口。此开口使得允许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在沿循环路径中的一个循环路径通过之前进入净化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口包括被配置为与净化装置的流体进入开口连通的通道。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将净化装置附接到接口和/或垛的口部的锁定***。
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被配置为将接口附接到垛的口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包括固定衬套。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包括连接衬套。
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包括弹簧夹。
根据一个实施例,容纳净化装置的分配室的第二端沿堆叠轴线通向垛的外部环境。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在流体进入开口的相反端处具有端盖。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垛在第一端处具有第一口部并且在第二端处具有第二口部,第一口部被配置为允许流体进入,以及第二口部被配置为相对于热交换器操纵净化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口部与分配室的第一端对齐。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口部与分配室的第二端对齐。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被配置为将端盖附接到第二口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固定装置包括弹簧夹,该弹簧夹能够与端盖配合,以便将端盖固定到第二口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固定装置是螺纹,该螺纹布置在端盖的***并且被配置为与第二口部中的攻丝螺纹配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的一端容纳在接口的通道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热交换器包括围绕端盖布置的至少一个密封构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流体包括至少一种传热流体。换言之,第一流体可以包括传热流体、或一种或多种传热流体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流体的混合物。
根据一个实施例,传热流体包括至少一种介电传热流体。换言之,传热流体可以包括介电传热流体、或一种或多种介电传热流体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流体的混合物。
根据一个实施例,介电传热流体在25℃下具有大于或等于78的介电常数。
根据一个实施例,介电传热流体包括选自矿物油、合成油、氟化醚、硅氧烷和氟化烃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氟化烃选自全氟己烷、全氟甲基环己烷、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全氟萘烷、全氟甲基萘烷、三氯氟甲烷和三氯三氟乙烷。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流体包括至少一种制冷剂。换言之,第二流体可以包括制冷剂、或一种或多种制冷剂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流体的混合物。
根据一个实施例,制冷剂选自氢氯氟烃(HCFC)、氢氟烃(HFC)和二氧化碳。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氢氟烃选自1,1,1,2-四氟乙烷和2,3,3,3-四氟丙烯。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是布置在第一分配室中的第一净化装置,板的垛包括第一排放室,该第一排放室被配置为接收已经沿着第一循环路径通过的第一流体,并且热交换器包括布置在第一排放室中的第二净化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净化装置是布置在第一分配室中的第一净化装置,并且其中,热交换器包括布置在第二分配室中的第二净化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净化装置包括限定第二净化装置的周边和第二净化装置的隔室的穿孔支撑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和/或至少一种干燥剂。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净化装置的过滤器包括至少一个过滤表面,该过滤表面周向设置在支撑件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净化装置的过滤表面具有10μm与500μm之间的孔隙。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净化装置的干燥剂包括选自硅胶、硫酸镁、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锂和分子筛(例如沸石)的至少一种吸水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净化装置的干燥剂包括布置在第二净化装置的隔室中的袋,吸水元件设置在袋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冷却机动车辆的蓄电装置的***。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热联接到蓄电装置并与交换器的第一循环路径连通的环路、以及与热交换器的第二循环路径连通的回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环路供介电传热流体通过,以及回路供制冷剂通过。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和/或根据本发明的冷却***。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更换用过的净化装置的方法。更换方法包括清空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交换器的步骤、从分配室取出用过的净化装置的步骤和将更换净化装置引入分配室的步骤。
参考所附的示意性附图,通过下部面的描述、以及作为说明给出的多个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从第一视角观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热交换器的垛的板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热交换器的垛板的示意图;
[图4]是能够容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沿与平面YZ平行的平面的截断剖视图;
[图5]是能够容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在视角下的截断剖视图;
[图6]是包括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沿与平面YZ平行的平面的截断剖视图;
[图7]是包括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沿与平面YZ平行的平面的截断剖视图;
[图8]是包括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在视角下的立体剖视图;
[图9]是包括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沿与平面YZ平行的平面的截断剖视图;
[图10]是包括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沿与平面YZ平行的平面的截断剖视图。
首先应注意的是,虽然附图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如果需要,这些附图当然可以用于更好地定义本发明。还应注意的是,在所有的附图中,相似的和/或执行相同功能的元件用相同的编号指示。
在以下描述中,纵向轴线X的方向、横向轴线Y的方向、以及竖直轴线Z的方向在图中用三面体(X,Y,Z)表示。水平平面定义为垂直于竖直轴线的平面,纵向平面定义为垂直于横向轴线的平面,以及横向平面定义为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1可以用在冷却***中,特别是用于对蓄电池的单元进行冷却。冷却***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热联接到蓄电装置并与热交换器1的第一循环路径6(由箭头6表示)连通的环路、以及与热交换器1的第二循环路径7(由箭头7表示)连通的回路。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1的立体图,该热交换器特别用于冷却蓄电池的单元。此交换器还可以用于冷却和/或加热位于机动车辆中的其他部件。
热交换器实现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的热能交换,于是第一流体被第二流体冷却。第一流体有利地是传热流体、或一种或多种传热流体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流体的混合物,一种或多种传热流体选自于被允许并适合于其用途的传热流体。一种或多种传热流体特别是介电传热流体。介电传热流体是不含易于宏观移动的电荷的传热流体。因此,介电传热流体不能传导电流。换言之,介电传热流体的击穿电压足够高以避免电流通过蓄电池的任何传导。
这种介电传热流体可以是介电液体的形式。介电传热流体可以是例如矿物油、合成油、氟化醚、硅氧烷或氟化烃。氟化烃优选地选自于全氟己烷、全氟甲基环己烷、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全氟萘烷、全氟甲基萘烷、三氯氟甲烷和三氯三氟乙烷。
当传热液体与蓄电池单元直接接触时,优选的将是在25℃下具有大于或等于78的介电常数的液体。
第二流体优选地是制冷剂、或一种或多种制冷剂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流体的混合物,一种或多种制冷剂选自于被允许并适合于其用途的制冷剂。一种或多种制冷剂特别是来自氢氯氟烃(HCFC)或氢氟烃族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可以特别是R134a(已知名称为1,1,1,2-四氟乙烷)、或1234YF(也称为2,3,3,3-四氟丙烯)。制冷剂液体也可以是称为参考R744的二氧化碳。
参考图1,热交换器1包括由板3的叠堆形成的垛2,这些板沿平行于竖直轴线Z的堆叠轴线E彼此上下叠置。热交换器1以及因此垛2包括第一纵向端10和沿纵向轴线X在与第一纵向端相反的端部处的第二纵向端11。第一纵向端10和第二纵向端11相对于热交换器1的中心12位于相反两端。
热交换器1以及因此垛2包括第一横向端13和沿横向轴线Y在与第一横向端13相反的端部处的第二横向端14。第一横向端13和第二横向端14相对于热交换器1的中心12位于相反两端。
垛2包括上端板4和下端板5,上端板和下端板沿堆叠轴线E界定垛2。板3布置在这两个端板4、5之间,这些板界定了两个单独的循环路径:第一循环路径6,该第一循环路径被配置为由第一流体沿其通过;以及第二循环路径7,该第二循环路径被配置为由第二流体沿其通过。
图2中展示了板3的示例。两个紧邻的板3限定了循环管,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可以在循环管中循环。被设计为用于供第一流体循环的循环管(称为第一循环管)与被设计为用于供第二流体循环的管道(称为第二循环管)交替。因此,第一板3可以被设计为用于与相邻的第二板3配合而供第一流体循环,并且被设计为用于与相邻的第三板3配合而供第二流体循环。因此,同一个板3在一侧被第一流体掠过,而在另一侧被第二流体掠过。
成组第一循环管形成第一循环路径6。成组第二循环管形成第二循环路径7。
从图2中可以看出,每个板3是沟槽的形式,这意味着它包括由***边缘31包围的底部30。底部30呈具有倒圆拐角的矩形的形式。包围底部的***边缘31在板3的整个周边上连续延伸。
板3彼此上下堆叠,第一板3的上部面32挨着相邻的第二板3的下部面33定位。以同样的方式,第一板3的下部面33挨着相邻的第三板3的上部面32定位。
通过对被设计成允许充分热交换以允许热交换器1发挥其作用的材料条带进行压制、冲压或轧制而制造板3。该材料可以特别是铝或铝合金。
板3包括至少一个扰流装置34,扰流装置在图2中展示并且被设计成扰乱沿板3循环的一种或多种流体的循环。这使得可以提高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扰流装置34例如与板3一体式形成,这意味着它们形成了带有形成于其中的板3的单个材料块。因此,扰流装置34可以通过用于制造板3的方法来生产,并且例如与板3同时被压制。
扰流装置34沿竖直轴线Z在底部30的上部面32和下部面33上延伸并且在板3的第一纵向端10与第二纵向端11之间延伸。在图2所展示的示例中,扰流装置34采用人字形的形式,也就是说,在垂直于竖直轴线Z的平面(也就是说在水平平面)中看到的具有V形轮廓的一系列沟。
每个板3还包括孔35。在本发明的示例中,板3各自具有四个孔,这些孔各自设置在板3的拐角处并布置在底部30中。因此,板具有第一孔35a、第二孔35b、第三孔35c和第四孔35d。孔35具有圆形形状。孔35是通孔。这些孔35被设计成允许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通过。
参考图2至图4,第一孔35a设置在第一纵向端10和第一横向端13的拐角处。当板3被堆叠并形成垛2时,那么第一孔35a彼此对准并形成用于在第一循环路径6中分配第一流体的第一分配室15。第一分配室15由第一孔35a、下端板5和上端板4的轮廓界定。因此,第一分配室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第一分配室15使得可以在第一循环管中分配第一流体。第一分配室容置净化装置100,如图4中可以看到的。第一循环管形成第一循环路径6。
如图2和图3所展示,第二孔35b设置在第一纵向端10和第二横向端14的拐角处。当板3被堆叠并形成垛2时,那么第二孔35b彼此对准并形成用于在第二循环路径7上分配第二流体的第二分配室17。第二分配室17由第二孔35b、下端板5和上端板4的轮廓界定。因此,第二分配室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第二分配室17使得可以在形成第二循环路径7的第二循环管中分配第二流体。
参考图2和图3,第三孔35c设置在第二纵向端11和第一横向端13的拐角处。当板3被堆叠并形成垛2时,那么第三孔35c彼此对准并形成用于在第二循环路径7中排放第二流体的第二排放室18。第二排放室18由第三孔35c、下端板5和上端板4的轮廓界定。因此,第二排放室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第二排放室18使得可以收集分布在第二循环管中的第二流体并将其送向与第二循环路径7连通的回路。
如图2和图3所示,第四孔35d设置在第二纵向端11和第二横向端14的拐角处。当板3被堆叠并形成垛2时,那么第四孔35d彼此对准并形成用于排放第一流体的第一排放室16。第一排放室16由第四孔35d、下端板5和上端板4的轮廓界定。因此,第一排放室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第一排放室16使得可以收集分布在第一循环管中的第一流体并将其送向热联接到蓄电装置的环路。
为了获得板3的垛2,将不同的板3在堆叠方向E上堆叠。成组的板3然后通过穿过熔炉在钎焊工艺中进行钎焊。此步骤将不同的板3固定在一起。
如图2至图4所展示,垛2包括上口部40,该上口部用于允许分配室15、17和排放室16、18通向垛2的外部。在本发明的示例中,垛2具有四个上口部40,这些上口部形成在上端板4处并且与板3中的孔35对齐设置。因此,上端板4具有与孔35a对齐设置的第一上口部40a、与孔35b对齐设置的第二上口部40b、与孔35c对齐设置的第三上口部40c和与孔35d对齐设置的第四上口部40d。上口部40在水平平面中具有基本上圆形形状。上口部40是贯通口部。
第一上口部40a界定第一分配室15的第一上孔口36。第二上口部40b界定第二分配室17的第二上孔口37。第三上口部40c界定第二排放室18的第二上缺口38。第四上口部40d界定第一排放室16的第一上缺口39。
热交换器1还包括用于使这些循环路径与外部循环路径连通的接口19。因此,这些接口19中的一些接口使热联接到蓄电装置的环路与热交换器1的第一循环路径6连通。这些接口19中的其他接口使得可以将热交换器1的第二循环路径7连接到回路。
在根据图1至图4所展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示例中,热交换器1包括第一接口19a,以使离开环路的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一分配室15的第一上孔口36进入热交换器1。
热交换器1还具有第二接口19b,以使离开回路的第二流体能够通过第二分配室17的第二上孔口37进入热交换器1。
热交换器1还具有第三接口19c,第二流体可以通过第三接口通过第二排放室18的第二上缺口38离开热交换器1并进入回路中。
热交换器1还包括第四接口19d,第一流体可以通过第四接口通过第一排放室16的第一上缺口39离开热交换器1并进入环路中。
在图4所展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9a呈套筒的形式。第一接口19a包括下基部21和位于下基部21的相反侧的上基部22。这些基部沿竖直轴线Z设置。下基部21比下基部21更靠近第一上口部40a。下基部21通过通道20连接到上基部22。因此,第一流体可以从环路循环到分配室15中。因此,通道20与第一分配室15的第一上孔口36对齐。第一接口19a从上端板4的第一上口部40a沿竖直方向Z背离垛2延伸。通道20相对于如上定义的水平平面垂直地延伸。因此,第一上口部40a是用于允许第一流体进入热交换器1的垛2的第一分配室的开口。
第一接口19a还包括位于下基部21处的凸缘23,该凸缘被配置为与净化装置100配合。凸缘23相对于竖直轴线Z从下基部21径向延伸。凸缘23与下基部的轮廓齐平。第一接口19a和凸缘23一体式制造。此外,第一接口19a包括在凸缘23附近的第一槽24。第一槽24周向地布置在第一接口19a的外侧上。第一槽24容置作为密封构件的第一O形环26。第一O形环26可以包括弹性体。第一接口19a包括在第一槽24附近的第二槽25。第二槽25周向地布置在第一接口19a的外侧上。第二槽25容置弹簧夹48。第一槽24沿竖直轴线Z设置在凸缘23与第二槽25之间。
第二接口19b呈具有方形基部的圆柱体的形式。此第二接口19b设置有通道20,该通道被设计成允许第二流体从回路转移到第二分配室17中。因此,通道20与第二分配室17的第二上孔口37对齐。具有方形基部的圆柱体19b从上端板4的第二口部40b沿竖直方向Z背离垛延伸。具有方形基部的圆柱体19b的两个相邻拐角是倒圆的。
第三接口19c呈具有方形基部的圆柱体的形式。此第三接口19c设置有通道20,该通道被设计成允许第二流体从第二排放室18朝向回路转移。因此,该通道与第二排放室18的第二上缺口38对齐。具有方形基部的圆柱体19c从上端板4的第三口部40c沿竖直方向Z背离垛延伸。具有方形基部的圆柱体19c的两个相邻拐角是倒圆的。
第四接口19d呈套筒的形式。在图1的示例中,套筒具有圆形基部。套筒在其中心处设置有通道20,以允许第一流体从第一排放室16朝向热联接到蓄电装置的环路转移。套筒19d从上端板的第四上口部40d附近沿竖直方向Z背离垛延伸。因此,通道20与第一排放室16的第一上缺口37对齐。
在图4所展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下端板5包括凹部41。此凹部41布置在端板的朝向板3定向的面上。它具有圆形底部,该圆形底部的壁略微扩张。凹部41与第一孔35a的排列对齐布置以便形成第一分配室15的底部。凹部41旨在容置净化装置100的一部分。
如图4所展示,热交换器1包括设置在第一分配室15中的净化装置100。净化装置1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其部分地布置在其中的第一分配室15的形状基本上互补的形状。由于第一分配室15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因此净化装置100具有呈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形式的部分。净化装置100沿基本上平行于竖直轴线Z的延伸方向延伸。净化装置100具有第一竖直端101和位于沿竖直轴线Z与第一竖直端101相反的端部处的第二竖直端102。
净化装置100包括具有侧向壁104的容器103。侧向壁104具有圆形截面的形状并且总体上关于竖直轴线Z对称。此外,侧向壁104具有三个窗口。容器103界定净化装置100的圆柱形周边。容器103在第一竖直端101由底部105封闭。侧向壁104和底部105一体式制造。底部105安置在下端板5的凹部41中。因此,容器103是限定净化装置100的周边和净化装置100的隔室的穿孔支撑件。
容器103在第二竖直端102处具有开口106。开口106由边缘107界定。在图4所展示示例的情形中,容器103在开口106处包括凸缘108,该凸缘被配置为与第一接口19a的凸缘23配合。凸缘108具有如在水平平面中所见的复曲面形状。在净化装置100的凸缘108的水平平面中测量的尺寸对应于在第一接口19a的凸缘23的复曲面形状的水平平面中测量的尺寸。因此,来自环路的第一流体流在进入第一循环管之前进入净化装置100。容器103的凸缘108与侧向壁104一体形成。凸缘108位于垛2的外侧。
凸缘108包括轨道109,该轨道容置同样是密封件的第二O形环110。第二O形环可以包括例如弹性体。轨道109围绕凸缘108的径向端周向延伸。
净化装置100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呈过滤表面111的形式。过滤表面111周向设置在容器103内。过滤表面111具有孔隙,使得存在于第一流体中的且其大小可能因磨损而损坏热交换器1(例如,垛2的板3)的颗粒不能通过过滤表面111。过滤表面111具有10μm与500μm之间的孔隙。换言之,过滤表面所截留的微粒的最大尺寸在10μm与500μm之间。过滤表面111布置在容器103中以便覆盖窗口。过滤表面111压靠在窗口上。过滤表面111也布置在容器103中,使得大部分孔隙与窗口对齐设置。
用于制造净化装置100的方法包含将过滤表面111设置在模具中,然后注入材料以将容器103包覆成型在过滤表面111上。该材料可以特别是铝或铝合金。
为了消除与第一流体混合的水,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具有至少一种吸水元件的干燥剂,该吸水元件选自硅胶、硫酸镁、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锂和分子筛(例如沸石)。干燥剂包括袋(未示出),该袋可透过第一流体,并且吸水元件被包装在该袋中。此袋设置在隔室中。
在图1和图3所展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利用固定衬套42将净化装置100固持在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以及将净化装置100固持在第一接口19a处。固定衬套42总体上呈环形状。三个固定凸片43从固定衬套42的上轮廓沿竖直轴线Z朝向净化装置100的连接凸缘108延伸。固定衬套42的与上轮廓相反侧的下轮廓钎焊到垛2的第一上口部40a。
将净化装置100固持在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以及将净化装置固持在第一接口19a处也需要连接衬套44。连接衬套44总体上呈具有圆形基部的圆柱体形状。连接衬套44包括凹槽45,该凹槽周向布置在连接衬套44的外壁上,以便与固定衬套42的固定凸片43配合。当固定衬套42的固定凸片43与凹槽45配合时,连接衬套44通过固定衬套42压接至垛2。
连接衬套44还包括布置在外周的一部分上(也就是说,布置在连接衬套44的外壁上)的两个凹进部46。两个凹进部46相对于竖直轴线Z在直径上彼此相反。这些凹进部46用于容纳弹簧夹48,例如簧环。
凹进部46具有通向第一接口19a的第二槽25的两个穿孔。两个穿孔在直径上彼此相反。每个穿孔允许穿过弹簧夹48的一部分,该弹簧夹容纳在第一接口19a的第二槽25中。
在连接衬套44压接至固定衬套42之后,净化装置100通过分配室15的第一上开口36被引入分配室15中。然后容器103的底部105与凹部41接触。净化装置100的凸缘108位于分配室15的外侧和连接衬套44的内侧。接着,将第一接口19a***连接衬套44中,使得第一接口19a的凸缘23与净化装置100的凸缘108配合。然后,将弹簧夹48定位在凹进部46中,然后每个穿孔被弹簧夹48的一部分穿过以便容纳在第二槽25中。弹簧夹48弹性变形,从而将第一接口19a和净化装置100固持就位在连接衬套44处。垛2与净化装置100之间的密封由容纳在轨道109中的第二O形环110确保,第二O形环的压缩由弹簧夹48的定位引起。连接衬套44与第一接口19a之间的密封由容纳在第一槽24中的第一O形环26确保,第一O形环的压缩由弹簧夹48引起,因此可以保持净化装置100和第一接口19a在热交换器1中的组装。换言之,垛2、净化装置100与第一接口19a之间的密封连接是通过弹簧夹48压缩两个O形环引起的。
在此实施例中,净化装置100的可以将净化装置100固定到板3的垛2的锁定***包括固定衬套42、连接衬套44、具有O形环110的轨道109、以及弹簧夹48。
为了更换此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100,首先需要移除弹簧夹48。在移除弹簧夹48时,第一接口19a和净化装置100与连接衬套44断开连接,并因此与板3的垛2断开连接。然后可以清除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体。接着,净化装置100可以通过第一分配室15的第一上孔口36取出。一旦取出了净化装置100,第一分配室15是空的并且准备好容置另一个净化装置10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此第二实施例示出了可以使容器的形状适配第一分配室的形状。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板3中的孔35、净化装置100的容器103的形状、以及扰流装置34之外,图5所展示的第二实施例与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元件,可以参考上文描述的图1至图4的描述。
参考图5,垛2的板3中的孔235a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形状。那么第一分配室15呈具有三角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如果垛2的板3中的所有对应孔都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形状,则第二分配室和排放室也可以呈具有三角形基部的直圆柱体的形式。
热交换器1包括被配置为与分配室15配合的净化装置200。为了可以将净化装置200容纳在分配室中,那么净化装置200的容器204的形状也为具有三角形基部的直圆柱体。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容器被复曲面凸缘覆盖。
如图5所展示,扰流装置134可以具有一些其他形状,比如均匀分布在下部面33上的柱50。它也可以设置在板3的上部面上。这些柱50从下部面沿竖直轴线Z延伸。扰流装置134包括在板3的第二纵向端附近从第一纵向端10延伸的下壁51。它从下部面33沿竖直轴线Z延伸。每个下壁51将板3的下部面33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此第二实施例中的热交换器1的组装和拆卸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和拆卸相同。
图6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此第三实施例旨在通过使净化装置300和第一接口319a由一体形成的部件并因此一体式制造来减少为了将净化装置300放置在热交换器1中而要组装的部件的数量。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净化装置和第一接口之外,图6所展示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为了更清楚起见,图6中省略了板3。对于相同的元件,可以参考上文描述的图1至图4的描述。
如图6所展示,热交换器1包括设置在第一分配室中的净化装置300。净化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其部分地布置在其中的第一分配室的形状基本上互补的形状。由于第一分配室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因此净化装置300具有呈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形式的部分。净化装置300沿基本上平行于竖直轴线Z的延伸方向延伸。净化装置300具有第一竖直端301和沿竖直轴线Z位于与第一竖直端301相反的端部处的第二竖直端302。
净化装置300包括具有侧向壁304的容器303。侧向壁304具有圆形截面的形状并且总体上关于竖直轴线Z对称。此外,侧向壁304具有三个窗口。容器303界定净化装置300的圆柱形周边。容器303在第一竖直端301处由底部305封闭。侧向壁304和底部305一体式制造。底部305位于下端板5的凹部41中。因此,容器303是限定净化装置300的周边和净化装置300的隔室的穿孔支撑件。
容器303在第二竖直端302处具有开口306。在图4所展示示例的情形中,容器303在开口306处包括凸缘308。凸缘308相对于竖直轴线Z径向延伸。容器303的凸缘308与侧向壁304一体形成。凸缘308位于板3的垛2的外侧。
开口306被第一接口319a覆盖。第一接口319a呈具有通道20的套筒的形式。因此,来自环路的第一流体流在进入第一循环管之前进入净化装置300。容器303和第一接口319a一体形成,这意味着它们是一体式的,即单个材料块。它们不是第一实施例中的两个单独的部件。
用于将净化装置300锁定到板3的垛2的***位于凸缘308处。该***包括容置作为密封构件的O形环326的第一槽324。O形环326可以包括例如弹性体。第一槽324围绕凸缘308的径向端周向延伸。
用于锁定净化装置300的***在第一槽324附近还具有第二槽325。第二槽325周向布置在凸缘308的外侧。第二槽325至少部分地容置弹簧夹48。第二槽325沿竖直轴线Z设置在第二端304与第一槽325之间。
净化装置300还包括过滤器,该过滤器呈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过滤表面111相同的过滤表面的形式。
用于制造净化装置300的方法包含将过滤表面111设置在模具中,然后注入材料以将容器303包覆成型在过滤表面111和第一接口319a上。该材料可以特别是铝或铝合金。
为了消除与第一流体混合的水,净化装置300包括容纳在容器303中的至少一种干燥剂。净化装置300的干燥剂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干燥剂相同。
在图6所展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用于锁定净化装置的***300也具有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固定衬套42。
将与第一接口319a一体形成的净化装置300固持在垛2上的适当位置需要的是,锁定***还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连接衬套44。在图6所展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衬套44的凹进部46中的两个穿孔通向凸缘308的第二槽325。每个穿孔允许容纳在第二槽325中的锁定***的弹簧夹48的一部分穿过。
在连接衬套44压接至固定衬套42之后,净化装置300通过分配室的第一上开口36引入分配室中。然后容器303的底部305与凹部41接触。净化装置300的凸缘308位于分配室的外侧和连接衬套44的内侧。然后,将弹簧夹48定位在凹进部46中,然后每个穿孔被弹簧夹48的一部分穿过以便容纳在第二槽325中。弹簧夹48弹性变形,从而通过连接衬套44将与第一接口319a成一体的净化装置300固持在热交换器中的适当位置。垛2与净化装置300之间的密封由容纳在第一槽324中的O形环326确保,O形环的压缩由弹簧夹48的定位引起。连接衬套44与第一接口319a之间的密封由容纳在第一槽324中的O形环326确保,O形环在凸缘308与连接衬套44之间的压缩由弹簧夹48引起,这因此可以将与第一接口319a一体形成的净化装置300固持在热交换器1的垛2上。换言之,垛2与净化装置300之间的密封连接是通过弹簧夹48在第二槽325中的定位实现的O形环326的压缩引起的。
为了更换此第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300,首先需要移除弹簧夹48。在移除弹簧夹48时,净化装置300与连接衬套44断开连接,并因此与板3的垛2断开连接。然后可以清除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体。接着,可以通过对第一分配室的第一上孔口36进行定向来取出净化装置300。一旦取出了净化装置300,第一分配室是空的并且准备好容置另一个净化装置300。
图7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400的第四实施例。此第四实施例特别地旨在通过取消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衬套42和连接衬套44来减少为了将净化装置400放置在热交换器1中而要组装的部件的数量。除了净化装置400和第一接口419a之外,图7所展示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元件,可以参考上文描述的图1至图4的描述。
如图7所展示,热交换器1包括设置在第一分配室15中的净化装置400。净化装置4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其部分地布置在其中的第一分配室15的形状基本上互补的形状。由于第一分配室15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因此净化装置400具有呈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形式的部分。
净化装置400沿基本上平行于竖直轴线Z的延伸方向延伸。净化装置400具有第一竖直端401和沿竖直轴线Z位于与第一竖直端401相反的端部处的第二竖直端402。
净化装置400包括具有侧向壁404的容器403。侧向壁404具有圆形截面的形状并且总体上关于竖直轴线Z对称。此外,侧向壁404具有三个窗口。容器403界定净化装置400的圆柱形周边。容器403在第一竖直端401处由底部405封闭。侧向壁404和底部405一体式制造。底部405位于下端板5的凹部41中。因此,容器403是限定净化装置400的周边和净化装置400的隔室的穿孔支撑件。
容器403在第二竖直端402处具有开口406。开口406由边缘407界定。在图7所展示示例的情形中,容器403具有套环408,该套环从边缘407背离容器403沿竖直轴线Z基本上竖直地延伸。如上所定义的,套环408的直径大于容器403的直径,如在水平平面中所见的。套环408与容器403一体形成。当净化装置400处于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时,套环408位于板3的垛2的外侧。
套环408与第一接口419a配合,以使来自环路的第一流体流在进入第一循环管之前进入净化装置400。因此,套环408容纳在第一接口419a的通道20的内侧。
净化装置400的套环408包括用于将净化装置400锁定到第一接口419a的***。锁定***具有容置作为密封构件的第一O形环427的第一槽424。第一O形环427可以包括例如弹性体。第一槽424围绕套环408的径向端周向延伸。
用于锁定套环408的***包括在第一槽424附近的第二槽425。第二槽425周向布置在套环408的外侧。第二槽425容置弹簧夹48。
用于锁定套环408的***包括在第二槽425附近的第三槽426。第三槽围绕套环408的径向端周向布置。第二槽425沿竖直轴线Z设置在第一槽424与第三槽426之间。第三槽426容纳作为密封构件的第二O形环428。第二O形环428可以包括弹性体。
净化装置400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具有过滤表面,该过滤表面与第一实施例的过滤表面111相同。
用于制造净化装置400的方法包含将过滤表面111设置在模具中,然后注入材料以将容器403与套环408包覆成型在过滤表面111上。该材料可以特别是铝或铝合金。
为了消除与第一流体混合的水,净化装置400包括容纳在容器403中的至少一种干燥剂。净化装置400的干燥剂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干燥剂相同。
第一接口419a总体上呈具有通道20的套筒形式。通道20的直径大于套环418在水平平面中的直径。第一接口419a包括径向布置在套筒的外壁上的两个凹进部446。两个凹进部446相对于竖直轴线Z在直径上彼此相反。这些凹进部446用于容纳弹簧夹48。
凹进部446具有通向第一接口419a的第二槽425的两个穿孔。两个穿孔在直径上彼此相反。每个穿孔允许容纳在第一接口419a的第二槽425中的弹簧夹48的一部分穿过。
在第一步骤中,将净化装置400固持在热交换器1的第一分配室15中的适当位置需要将第一接口419a钎焊到上端板4,使得通道20与第一上口部40a连通。在第二步骤中,通过使净化装置400通过通道20,将该净化装置引入到第一分配室15中。第三步骤包括将弹簧夹48***第一接口419a中的两个凹进部446中,然后每个穿孔被弹簧夹48的一部分穿过以便容纳在第二槽425中。弹簧夹48弹性变形,从而将净化装置400与第一接口419a固持在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垛2与净化装置400之间的密封由分别容纳在第一槽424和第三槽426中的第一O形环427和第二O形环428来确保。它们在套环408与通道20之间的压缩是由弹簧夹48定位在第二槽425中引起的。
为了更换此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400,首先需要移除弹簧夹48。在移除弹簧夹48时,净化装置400与第一接口419a断开连接,并因此与板3的垛2断开连接。然后可以清除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体。接着,净化装置400可以从第一分配室15中取出。一旦取出了净化装置400,第一分配室15是空的并且准备好容置另一个净化装置400。
图8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第五实施例。此第五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弹簧夹48的替代方案。除了第四实施例的套环408和第一接口419a之外,图8所展示的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相同。为了更清楚起见,图8中省略了板3。对于相同的元件,可以参考上文描述的图1至图4和图7的描述。
如图8所展示,当净化装置500处于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时,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500的套环508位于板的垛2的外侧。
套环508与第一接口519a配合,以使来自环路的第一流体流在进入第一循环管之前进入净化装置500。
套环508包括用于将净化装置500锁定到第一接口519a的***。锁定***包括容置作为密封构件的O形环527的槽524。O形环527可以包括例如弹性体。槽524围绕套环508的径向端周向延伸。
用于锁定净化装置500的套环508的***包括在槽524附近的固持构件548。每个固持构件548从槽的下边界525布置。每个固持构件548呈叶片549的形式,该叶片从下边界525沿竖直轴线Z朝向垛2延伸。叶片549的自由端包括突起550。突起550从叶片的自由端背离套环508延伸。当净化装置500处于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时,固持构件548将净化装置500固定在热交换器1中。存在三个固持构件548。这些固持构件围绕下边界525均匀分布。
如图8所示,第一接口519a总体上呈具有通道20的套筒形式。套筒总体上具有直圆柱体形状,该直圆柱体沿竖直轴线Z具有圆形基部。通道20包括沿竖直轴线Z变窄的截面。因此,通道20的靠近垛2的部分的截面大于通道20的远离垛2的另一部分的截面。这种截面变窄产生了肩部551。
在第一步骤中,将净化装置500固持在热交换器1的第一分配室中的适当位置需要将第一接口519a钎焊到上端板4,使得通道20与第一上口部40a连通,并因此与第一分配室连通。在第二步骤中,通过使净化装置500通过通道20,将该净化装置引入第一分配室中,直到固定构件548与肩部551配合。换言之,在***净化装置500期间,在突起550已经越过肩部551之后,固定构件548被卡扣紧固。垛2与净化装置500之间的密封由O形环527确保,O形环被压缩在套环508与通道20之间。
为了更换此第五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500,反转净化装置500的卡扣紧固,然后可以将净化装置500从第一分配室中取出。一旦取出了净化装置500,第一分配室是空的并且准备好容置另一个净化装置500。
图9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第六实施例。此第六实施例展示了净化装置600沿竖直轴线Z背离第一上孔口36的***。除了第一实施例的凹部41、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接口19a和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装置100之外,图9所展示的第六实施例与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元件,可以参考上文描述的图1至图4的描述。为了在图9中更清楚起见,未示出垛2的板。
参考图9,第一接口619a总体上呈具有通道20的套筒形式。套筒总体上具有直圆柱体形状,该直圆柱体具有圆形基部。通道20是直的。
第一接口被钎焊到上端板4,使得通道20与第一上口部40a连通,并因此与第一分配室的第一上孔口36连通。因此,第一上口部40a是用于允许第一流体进入热交换器1的垛2的第一分配室的开口。
如图9所示,下端板5包括与孔35a对齐设置的第一下口部641。第一下口部641界定第一分配室的第一下孔口636。
如图9所展示,热交换器1包括设置在第一分配室中的净化装置600。净化装置6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其部分地布置在其中的第一分配室的形状基本上互补的形状。由于第一分配室是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因此净化装置600具有呈具有圆形基部的直圆柱体形式的部分。净化装置600沿基本上平行于竖直轴线Z的延伸方向延伸。净化装置600具有第一竖直端601和沿竖直轴线Z位于与第一竖直端601相反的端部处的第二竖直端602。
净化装置600包括具有侧向壁604的容器603。侧向壁604具有圆形截面的形状并且总体上关于竖直轴线Z对称。此外,侧向壁604具有三个窗口。容器603界定净化装置600的圆柱形周边。容器603在第一竖直端601处由底部605封闭。因此,净化装置600在与流体的进入开口相反的端部处具有呈底部605形式的端盖。侧向壁604和底部605一体式制造。因此,容器603是限定净化装置600的周边和净化装置600的隔室的穿孔支撑件。
第二竖直端602部分地容纳在第一接口619a中,更具体地容纳在通道20中。容器603在第二竖直端602处具有开口606。因此,进入第一接口619a的通道20的第一流体在进入第一循环路径6之前被过滤。
底部605包括用于将净化装置600固定在第一下口部641的区域中的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容纳作为密封构件的O形环626的第一槽624。O形环626可以包括例如弹性体。第一槽624相对于竖直轴线Z围绕底部605的径向端周向延伸。
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容置弹簧夹648的第二槽625。第二槽625在第一槽624附近。第一槽624沿竖直轴线Z布置在垛2与第二槽625之间。
固定装置还包括弹簧夹648,例如簧环。弹簧夹648与第一槽625配合。
净化装置600还包括过滤器,该过滤器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过滤表面111相同的过滤表面。
为了消除与第一流体混合的水,净化装置600包括容纳在容器603中的至少一种干燥剂。净化装置600的干燥剂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干燥剂相同。
用于制造净化装置600的方法包含将过滤表面111设置在模具中,然后注入材料以将容器603包覆成型在过滤表面111上。该材料可以特别是铝或铝合金。
在图9所展示的第六实施例中,将净化装置600固持在热交换器1中的适当位置需要固持衬套642。固持衬套642总体上呈具有圆形基部的圆柱体形状。固持衬套642包括布置在外周的一部分上(也就是说,布置在固持衬套642的外壁上)的两个凹进部646。两个凹进部646相对于竖直轴线Z在直径上彼此相反。这些凹进部646用于容纳弹簧夹648。
凹进部646具有通向底部605的第一槽624的两个穿孔。两个穿孔在直径上彼此相反。每个穿孔允许容纳在底部605的第二槽625中的弹簧夹648的一部分穿过。
固持衬套642被钎焊到第一下口部641以将其固定到下端板5并围绕分配室的第一下孔口636固定。净化装置600通过分配室的第一下开口636引入分配室中。容器606的孔口容纳在第一接口619a的通道20中。底部605的底壁在水平平面内延伸并与固持衬套642的内侧齐平。然后,将弹簧夹648定位在凹进部646中,然后每个穿孔被弹簧夹648的一部分穿过以便容纳在盖的第二槽625中。弹簧夹648弹性变形,从而将净化装置600固持就位在固持衬套642处并因此固持就位在垛2处。垛2与净化装置600之间的密封由容纳在第一槽624中的O形环626确保,O形环在固持衬套642与底部605之间的压缩由弹簧夹648的定位引起。
为了更换此第六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600,首先需要移除弹簧夹648。在移除弹簧夹48时,净化装置600与固持衬套642断开连接,并因此与垛2断开连接。然后可以清除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体。接着,净化装置600可以通过第一分配室的第一下孔口636取出。一旦取出了净化装置600,第一分配室是空的并且准备好容置另一个净化装置600。
图10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的第七实施例。除了底部705和固定装置以及固持衬套742之外,此第七实施例与所描述的第六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元件,可以参考上文描述的图9的描述。为了更清楚起见,图10中未示出垛2的板。
参考图10,固持衬套742总体上呈具有圆形基部的中空圆柱体形状。固持衬套742包括中空圆柱体内侧的攻丝螺纹743。攻丝螺纹743被配置为与底部705的螺纹配合。
固定装置以及因此底部包括螺丝头部725。螺丝头部位于净化装置700的第一端601处。它还包括围绕底部705的径向端周向延伸的螺纹726。固定装置还包括槽724,该槽容纳作为密封构件的O形环727。O形环727可以包括例如弹性体。槽724相对于竖直轴线Z围绕底部705的径向端周向延伸。槽724布置在螺纹726与垛2之间。
固持衬套742被钎焊到第一下口部641以将其围绕分配室的第一下孔口636固定。净化装置700通过分配室15的第一下开口636引入分配室15中。然后旋拧底部705,以使容器606的孔口容纳在第一接口619a的通道20中并且净化装置70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第一分配室中。垛2与净化装置700之间的密封由容纳在槽724中的O形环727确保,O形环的压缩由底部705定位在固持衬套742中引起。
为了更换此第七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的净化装置700,只需使用可以与螺丝头部725配合的旋拧工具将底部705旋松。一旦取出了净化装置700,第一分配室是空的并且准备好容置另一个净化装置700。
以这种方式设计的热交换器1能够根据以下示例使用第一实施例的参考来操作。此示例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应用于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
此外,可以设想其他操作模式。在这些操作模式中,可以设计回路以使流体在其中以多次通过循环。
基于图1至图4所展示的第一实施例,第一流体通过第一接口19a进入热交换器1。然后,当第一流体进入第一分配室15时,第一流体被净化装置100过滤。然后,第一流体在第一循环路径6中朝向第四接口19d以单次通过循环。第一流体的循环被扰流装置34扰乱。然后第一流体从第四接口19d朝向热联接到蓄电装置的环路排放。
第二流体通过第二接口19b进入热交换器1。第二流体经由第二分配室17在第二循环路径7中循环。在第一循环路径6中循环的第一流体然后将其热能传递给第二流体。这种热能的传递表现为第一流体的冷却,第一流体从气态转变为气液两相状态,然后转变为液态。第二流体的流动被存在于第二循环路径7中的扰流装置34扰乱。第二流体随后经由第三接口19c从热交换器1排放。
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可以针对排放室来实施。例如,除了第一分配室15之外,第一排放室16特别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第二净化装置。此第二净化装置可以包括过滤表面形式的过滤器和/或隔室,该隔室被配置为容纳干燥剂以应对水能够渗入环路的极可能事件。特别是在高湿度的炎热国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还可以将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放置在第二分配室17中和/或第二排放室18中。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刚才描述的示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进行许多修改。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1),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板(3),所述板(3)在堆叠方向(E)上彼此上下堆叠以形成板(3)的垛(2),至少一个第一板(3)和至少一个第二板(3)限定第一循环路径(6),所述第一循环路径被配置为供第一流体的循环,至少所述第二板(3)和至少一个第三板(3)限定第二循环路径(7),所述第二循环路径被配置为供第二流体的循环,所述板(3)的垛(2)包括第一分配室(15)以及第二分配室(17),所述第一分配室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循环路径(6)供应第一流体,所述第二分配室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循环路径(7)供应第二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包括容纳在所述分配室(15,17)中的一个分配室中的至少一个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
2.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热交换器(1)包括接口(19a,19b),所述接口能够与容纳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的所述分配室(15,17)的孔口(36,37)配合并且与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配合。
3.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接口(19a,19b)与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的至少一部分是一体式的。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容纳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的所述分配室(15,17)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沿所述堆叠轴线(E)通向所述垛(2)的外部环境。
5.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垛(2)在一端处具有口部(40a,40b),所述口部(40a,40b)被配置为允许流体进入并且用于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操纵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
6.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包括用于将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附接到所述接口(19a,19b)和/或所述垛(2)的口部(40a,40b)的锁定***。
7.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锁定***被配置为将所述接口(19a,19b)附接到所述垛(2)的口部(40a,40b)。
8.如权利要求4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容纳所述净化装置(600,700)的所述分配室(15,17)的第二端沿所述堆叠轴线(E)通向所述垛(2)的外部环境。
9.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净化装置(600,700)在流体进入开口(36,37)的相反端处具有端盖(60)。
10.如权利要求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垛(2)在第一端处具有第一口部(40a)并且在第二端处具有第二口部(641),所述第一口部(40a)被配置为允许流体进入,并且所述第二口部(64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操纵所述净化装置(600,700)。
11.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净化装置(600,700)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端盖(605,705)附接所述到第二口部(641)。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净化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是布置在所述第一分配室(15)中的第一净化装置,并且其中,所述板(3)的垛(2)包括第一排放室(16),所述第一排放室被配置为接收已经沿所述第一循环路径(6)通过的所述第一流体,并且所述热交换器(1)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排放室(16)中的第二净化装置。
13.一种用于对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冷却的***,所述***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1)、热联接到所述蓄电装置并与所述热交换器(1)的第一循环路径(6)连通的环路、以及与所述交换器(1)的第二循环路径(7)连通的回路。
CN202180014454.2A 2020-02-12 2021-02-11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52105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FR2001394 2020-02-12
FR2001394A FR3107112B1 (fr) 2020-02-12 2020-02-12 Échangeur thermique à dispositif de purification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PCT/FR2021/050254 WO2021160971A1 (fr) 2020-02-12 2021-02-11 Échangeur thermique à dispositif de purification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521A true CN115210521A (zh) 2022-10-18

Family

ID=7097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4454.2A Pending CN115210521A (zh) 2020-02-12 2021-02-11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0696A1 (zh)
EP (1) EP4103903A1 (zh)
CN (1) CN115210521A (zh)
FR (1) FR3107112B1 (zh)
WO (1) WO2021160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45977B1 (en) * 2019-10-14 2021-12-06 Pleat As Heat exchanger
FR3122919B1 (fr) * 2021-05-12 2023-04-14 Lair Liquide Sa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Echangeur de chaleur comprenant au moins un filtre à particules dans un ou plusieurs de ses passages
FR3139190A1 (fr) * 2022-08-29 2024-03-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ystème de connexion fluidique pour un échangeur de chal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7919A (en) * 1968-10-29 1970-10-07 Apv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late heat exchangers
SE518058C2 (sv) * 2000-12-22 2002-08-20 Alfa Laval Ab Komponent för att stödja ett filterorgan i en portkanal till en plattvärmeväxlare, anordning innefattande ett rörformigt filterorgan och nämnda komponent samt plattvärmeväxlare innefattande ett rörformigt filterorgan och nämnda komponent
DE102009018901A1 (de) * 2009-04-28 2010-11-04 Deutz Ag Rückhaltevorrichtung
US9052168B1 (en) * 2013-11-19 2015-06-09 Atieva, Inc. Electric vehicle undercarriage crumple zone
CN104567490A (zh) * 2015-01-14 2015-04-29 上海艾克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式板式热交换器
CN207006949U (zh) * 2017-07-27 2018-02-13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电厂内置大通量滤筒防堵板式闭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0971A1 (fr) 2021-08-19
EP4103903A1 (fr) 2022-12-21
FR3107112A1 (fr) 2021-08-13
FR3107112B1 (fr) 2023-02-10
US20230070696A1 (en)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1052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
US6223556B1 (en) Integrated parallel flow condenser receiver assembly
US20060254310A1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nt
US9142843B2 (en) Cooling device for a functional system
JPH09324962A (ja) 受液器一体型凝縮器
EP1006323A1 (en) Receiver tank
CN103727709A (zh)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US20230103879A1 (en) Compact heat exchanger unit for electric vehicle particularly and air conditioning module
US10024587B2 (en) Evaporator heat exchanger unit
CN105299977B (zh) 用于换热器的接收器、以及装备有接收器的换热器
US9920999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integrated air-conditioning assembly including such exchanger
KR101769753B1 (ko) 자동차용 배터리 냉각장치
US9612046B2 (en) Sub-cooled condenser having a receiver tank with a refrigerant diverter for improved filling efficiency
WO2023024674A1 (zh) 同轴管、汽车空调***及车辆
US20240034126A1 (en) Integrated cooling module
KR20130143343A (ko) 응축기
KR100976130B1 (ko) 리시버 드라이어를 구비한 열교환기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EP3732419B1 (en) Plug-in device for a cylinder of a condenser
CN219163491U (zh) 一种冷却***快插固定结构及液冷动力装置
CN217636298U (zh) 一种滤网组件、储液器及冷凝器
CN216793758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模块的隔室和外壳
KR20030075988A (ko) 열교환기의 리시버 드라이어
CN213687380U (zh) 储液器及具有储液器的换热***
CN218672401U (zh) 一种空调器
EP1130346A1 (en) Receiver ta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