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9127A -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9127A
CN115149127A CN202110351902.XA CN202110351902A CN115149127A CN 115149127 A CN115149127 A CN 115149127A CN 202110351902 A CN202110351902 A CN 202110351902A CN 115149127 A CN115149127 A CN 115149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oltage
charging
discharging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19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邦坤
屈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19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9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9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9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8End of discharge regulating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每次充放电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是否在预设区间x内;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V对所述电池充放电;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同时获得电池的高放电容量与改善其高温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多功能化,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需要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开发由石墨体系变为硅(Si)体系成为一种技术趋势。鉴于Si体系对锂(Li)电位相比石墨体系对Li电位更高。因此在锂离子电池中,Si体系在放电截止时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平台较低,较低的电压平台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同时,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也会随着极化增大从而导致存在一部分的极化容量损失问题。针对该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从体系设计上降低整个电芯的极化;另外一方面是通过降低截止电压设计进行改善,但是初始降低截止电压会恶化Si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可以改善电池的性能。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每次充放电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是否在预设区间x内;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V对所述电池充放电;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2.5V≤a≤3.4V,4.0V≤b≤4.6V。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量比值为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为25℃时,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3.4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a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的比值。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80%<x<95%。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所述c1、所述d1的取值与所述电池的温度T相关,c1、d1和T的关系满足:T<30℃时,c1=0,d1=0;30℃≤T<40℃时,0.05≤c1≤0.20,0.01≤d1≤0.20;及40℃≤T<55℃时,0.10≤c1≤0.30,0.05≤d1≤0.30。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池的继续使用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是否在所述预设区间x内;当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d1)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c1)V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当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d2)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c2)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容量比值为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为25℃时,所述电池从(b-d1)V放电至(3.4-c1)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d1)V放电至(a-c1)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的比值。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0.15≤c2≤0.30,0.04≤d2≤0.10。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池满足截止条件,停止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所述截止条件包括:所述放电截止电压的最小值达到2.00V;或者所述充电截止电压的最小值达到3.70V;或者所述电池的容量降低到额定容量的80%。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池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充放电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方法,通过监控在电池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放电容量比达到预设条件时,逐步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与放电截止电压。本申请可以使得电池获得容量补偿,同步也降低了电池在高温高电压下的副反应的风险,解决了由于Si体系电池的放电平台较低带来极化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使用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电池温度为45℃时石墨体系电池充放电方法和硅体系电池充放电方法得到的放电容量示意图。
图4为使用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方法得到的放电曲线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00
存储器 11
处理器 12
电池 13
采集装置 1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但不仅限于,存储器11、至少一个处理器12、电池13和采集装置14,上述元件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也可以直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为举例说明电子装置100。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也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元件,或者具有不同的元件配置。所述电子装置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数数字助理、个人电脑,或者任何其他适合的消费性可充电式电子产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3为可充电电池,用于给所述电子装置100提供电能。例如,所述电池13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等。所述电池13通过电池管理***(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与所述处理器12逻辑相连,从而通过所述电池管理***实现充电、以及放电等功能。所述电池管理***可通过CAN或RS485与储能逆变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通讯连接。所述电池13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和转接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14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极耳焊接位置,用于测量所述电池13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所述转接板的温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14可以是一负温度***(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热敏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3包括三个或四个电芯串并联。所述电池13可以采用可循环再充电的方式反复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13包括阳极极片、阴极极片、隔离膜和电解液。其中所述阳极极片包括阳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阳极集流体上的阳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阳极活性物质层中包括硅(Si)或者碳(C)。硅的形态包含但不限于单质Si、硅氧(SiOx)、硅碳(Si-C)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碳(C)包含但不限于石墨、硬碳、软碳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阳极活性物质层中硅与碳的比例在5%~80%。所述阴极极片中的阴极活性物质包含,但不限于,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镍钴锰酸锂(LiNixCoyMn1-x-yO2)、镍钴铝酸锂(LiNixCoyAl1-x-yO2)(0≤x,y≤1)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电池的充放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池上。所述电池的充放电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20:在每次充放电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是否在预设区间x内。
为了解决硅体系电池的阳极放电电压平台较低,存在极化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电池在充电过程或放电过程中的容量比值,调整所述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从而在利用硅体系电池的容量的同时,能保持电池膨胀(swelling)
与性能平衡。
在每次充放电过程中,先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是否在预设区间x。若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执行步骤S21;若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执行步骤S22。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在出厂时的充放电区间(aV~bV),即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为aV,充电截止电压为bV。其中a的范围为2.5≤a≤3.4,其中b的范围为4.0≤b≤4.6。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区间为(3.2V~4.45V)。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量比值x为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为25℃时,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3.4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a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的比值。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量计可以计算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3.4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a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
步骤S21: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V对所述电池充放电。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不需要改变电池的充放电区间,即不需要改变充电截止电压和/或放电截止电压,即以起始的所述充电截止电压bV和放电截止电压aV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
步骤S22: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需要变更所述电池的充放电区间。具体地,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V,并利用降低后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即需要维持电池的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大于x。在一些实施例中,80%<x<9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c1、所述d1的取值与所述电池的温度T(可以指环境温度)相关,c1、d1和T的关系满足:T<30℃时,c1=0,d1=0;30℃≤T<40℃时,0.05≤c1≤0.20,0.01≤d1≤0.20;及T≥40℃时,0.10≤c1≤0.30,0.05≤d1≤0.30。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40℃≤T<55℃时,0.1≤c1≤0.50,0.05≤d1≤0.50;及T≥55℃时,禁止对所述电池充电。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电池的温度T小于30℃时,不对电池的充放电区间进行调整,即c1=0,d1=0,此时保持所述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与出厂时的充放电区间(aV~bV)一致。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2.5≤a≤3.4,b的取值范围为4.0≤b≤4.6,电池的容量保持为C。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的容量可以为电池的充电容量,也可以为电池的放电容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在电池的温度T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0℃,需要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此时,c1的范围为0.05≤c1≤0.20,d1的范围为0.05≤d1≤0.20。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在电池的温度T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55℃,也需要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此时,c1的范围为0.10≤c1≤0.30,d1的范围为0.05≤d1≤0.30。
需要说的是,所述电池13的温度可以是所述电池的电芯的温度,也可以是所述电池中转接板的温度。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发生变化时,需要变更所述电池的充放电区间,并且保证所述电池在变更后的充放电区间内的容量C保持不变,即电池在降低后的充电截止电压(b-d1)V与放电截止电压(a-c1)V之间的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C与起始的充电截止电压(b-d1)V与放电截止电压(a-c1)V之间的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C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电截止电压描述的是所述电池13达到满充状态时的满充截止电压。所述满充状态描述的是电池体系在充电达到充电限制电压,且达到预设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所述充电限制电压和所述充电截止电流可以是与电池体系相关的固定的电压和电流,也可以是根据客户需求设定的电压和电流。
步骤S23:在所述电池的继续使用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是否在所述预设区间x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后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电池的容量比值会发生变化。需要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是否在所述预设区间x内,若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执行步骤S24;若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执行步骤S25。其中,所述第二容量比值为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为25℃时,所述电池从(b-d1)V放电至(3.4-c1)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d1)V放电至(a-c1)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的比值。
步骤S24:当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d1)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c1)V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不需要改变电池的充放电区间,即不需要改变充电截止电压和/或放电截止电压。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d1)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c1)V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
步骤S25:当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d2)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c2)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需要变更所述电池的充放电区间。具体地,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d2)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c2)V,并利用降低后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即需要维持电池的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大于预设区间x。在一些实施例中,80%<x<95%。其中,0.15≤c2≤0.30,0.04≤d2≤0.10。
步骤S26:若所述电池满足截止条件,停止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并非在电池13的继续使用过程中,一直降低所述电池13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若所述电池13满足截止条件,停止降低所述电池13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
具体地,所述截止条件包括:所述放电截止电压的最小值达到2.00V;或者所述充电截止电压的最小值达到3.70V;或者所述电池的容量降低到额定容量的80%。只要满足其中一种截止条件,就不再降低电池13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电池的充放电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制备所述电池时,将依序层叠的阴极极片、隔离膜以及阳极极片按照生产要求进行卷绕或者堆叠。其中,隔离膜用于间隔阴极极片与阳极极片,卷绕后的电极组件在外面包装铝塑膜,之后再进行注入电解液,经过真空烘烤、化成后即可得到成品电芯单体,若干个电芯单体串并联后可获得所述电池。
在一实施例中,在不同的电池温度条件下,石墨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如表1所示。电池的温度T<30℃时,石墨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为3.20V~4.45V;当电池的温度满足30℃≤T<40℃时,石墨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为3.20V~4.43V;当电池的温度满足40℃≤T<55℃时,石墨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为3.20V~4.15V;当温度在T≥55℃时,禁止对所述电池充电。
表1石墨体系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区间和温度关系表
电池的温度T(℃) 充放电电压区间(V)
T<30℃ 3.20V~4.45V
30℃≤T<40℃ 3.20V~4.43V
40℃≤T<55℃ 3.20V~4.15V
T≥55℃ 禁止充电
针对石墨体系的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区间设计,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充放电电压区间的调整情况如表2所示,电池的温度T<30℃时,保持整个生命周期的充放电电压区间不变;当电池的温度满足30℃≤T<40℃时,在石墨体系电池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前,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区间不变;在200次充放电循环后进行一次降压,循环到一定次数(大于200次)后降低充电截止电压为(b-0.05)V,放电截止电压不变;当电池的温度满足40℃≤T<55℃时,在石墨体系电池进行100次充放电循环前,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区间不变;在100至200次充放电循环间进行一次降压,降低充电截止电压为(b-0.03)V,放电截止电压不变;在100至200次充放电循环间再进行一次降压,降低充电截止电压为(b-0.06)V,放电截止电压不变;如此根据充放电循环次数执行降低充电截止电压操作;
表2石墨体系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充放电电压区间调整情况
Figure BDA0003002592900000091
根据表2的石墨体系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充放电电压区间调整设计,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只单一调整石墨体系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不改变放电截止电压。例如电池的温度T<30℃时,钴酸锂/石墨体系的充放电区间为3.2V~4.45V,定义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100%;当电池的温度满足30℃≤T<40℃时,会将电池13的充放电区间降低至3.2V~4.43V,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97%,仅牺牲了3%的容量;当电池的温度满足40℃≤T<55℃时,会将电池13的充放电区间降低至3.2V~4.15V,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91%,仅牺牲了9%的容量;当温度在T≥55℃时,禁止对所述电池充电。由此可知,为了降低石墨体系电池在高温高电压下副反应风险,而降低石墨体系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牺牲了石墨体系电池的容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对Si体系的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区间设计,在不同的电池温度条件下,需要调整充电截止电压与放电截止电压。如表3中实施例1所示,电池的温度T<30℃时,钴酸锂/硅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为3.2V~4.45V,定义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100%;当电池的温度满足30℃≤T<40℃时,会将电池13的充放电区间降低至3.1V~4.43V,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为100%,不牺牲容量;当电池的温度满足40℃≤T<55℃时,会将电池13的充放电区间降低至2.8V~4.15V,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97%,仅牺牲了3%的容量;当温度在T≥55℃时,禁止对所述电池充电。如图3中,45℃条件下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对电池充放电循环300次后的放电容量曲线,与石墨体系电池采用的充放电方法对电池充放电循环300次后的放电容量曲线对比可见,实施例1通过降低放电截止电压,可使得电池获得约6%的容量补偿。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降低放电截止电压,可使得所述电池获得容量补偿,同步也降低了高温高电压下的副反应的风险,解决了由于Si体系电池的放电平台较低带来极化风险的问题。
如表3中实施例2所示,电池的温度T<30℃时,钴酸锂/硅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为3.2V~4.45V,定义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100%;当电池的温度满足30℃≤T<40℃时,会将电池13的充放电区间降低至3.00V~4.40V,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为100%,不牺牲容量;当电池的温度满足40℃≤T<55℃时,会将电池13的充放电区间降低至2.75V~4.10V,此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96%,仅牺牲了4%的容量;当温度在T≥55℃时,禁止对所述电池充电。如图3中,45℃条件下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对电池充放电循环300次后的放电容量曲线,与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对电池充放电循环300次后的放电容量曲线对比可见,实施例2通过进一步降低放电截止电压和满充截止电压,与实施例1的容量差异在1%,循环后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从而减少了高温下的副反应。通过进一步降低放电截止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在保证与实施例1相相近的容量补偿条件下,进一步降低了高温高电压下的副反应的风险。
表3 Si体系电池对应的实施例1-2的充放电电压区间调整情况
Figure BDA0003002592900000101
Figure BDA0003002592900000111
考虑到Si体系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低,存在极化的影响因素。本申请实施例同步降低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满足一方面由于降低充电截止电压带来的容量牺牲问题,另外一方面降低由于极化影响带来的低电压下放电容量较低问题。具体地,初始定义该Si体系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为3.20V~4.45V,在充放电循环235次后,通过电量计检测并计算电池的电压从4.45V放电到3.40V时的放电容量与电池的电压从4.45V放电到3.20V时的放电容量的第一容量比值≤90%时,启动第一次充放电电压区间调整,即降低放电截止电压至3.0V,同步降低充电截至电压至4.30V。降压后满足电池的电压从4.3V放电到3.20V时的放电容量与电池的电压从4.30V放电到3.00V时的放电容量的所述第一容量比值>90%。在第一次调整所述电池13的充放电电压区间后,根据调整后的充放电电压区间使用所述电池至570次充放电循环后,检测到第二容量比值<90%,启动第二次充放电电压区间调整,即降低放电截止电压至2.75V,同步降低充电截至电压至4.20V。降压后电池的电压从4.20V放电到3.00V时的放电容量与电池的电压从4.20V放电到2.75V时的放电容量的所述第二容量比值>90%。以此逻辑,最终在所述电池13的放电截止电压达到2.00V,或者充电截止电压的达到3.70V,或者电池的容量降低到额定容量的80%时,停止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如图4所示,通过逐步降低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可使得电池获得容量补偿,同步也降低了电池在高温高电压下的副反应的风险。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通过监控在电池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放电容量比达到预设条件时,逐步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与放电截止电压,从而可以使电池的容量得到补偿并保障性能平衡。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可以是电子装置100的内部存储器,即内置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存储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也可以是电子装置100的外部存储器,即外接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各种数据,并在电子装置100的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所述存储器11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1中的程序代码和各种数据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例如实现电池的充放电方法中的步骤,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描述的模块划分,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相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相同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每次充放电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是否在预设区间x内;
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V对所述电池充放电;
当所述电池的第一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时,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一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2.5V≤a≤3.4V,4.0V≤b≤4.6V。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量比值为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为25℃时,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3.4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V放电至a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的比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80%<x<95%。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所述d1的取值与所述电池的温度T相关,c1、d1和T的关系满足:
T<30℃时,c1=0,d1=0;
30℃≤T<40℃时,0.05≤c1≤0.20,0.01≤d1≤0.20;及
40℃≤T<55℃时,0.10≤c1≤0.30,0.05≤d1≤0.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的继续使用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是否在所述预设区间x内;
当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在所述预设区间x之内或者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以充电截止电压为(b-d1)V和放电截止电压为(a-c1)V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
当所述电池的第二容量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区间x,分别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至(b-d1-d2)V和所述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至(a-c1-c2)V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直至所述第二容量比值大于所述预设区间x。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量比值为在所述电池的温度T为25℃时,所述电池从(b-d1)V放电至(3.4-c1)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与所述电池从(b-d1)V放电至(a-c1)V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的比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0.15≤c2≤0.30,0.04≤d2≤0.1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池满足截止条件,停止降低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所述截止条件包括:
所述放电截止电压的最小值达到2.00V;或者
所述充电截止电压的最小值达到3.70V;或者
所述电池的容量降低到额定容量的80%。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电池;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方法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方法。
CN202110351902.XA 2021-03-31 2021-03-31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49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902.XA CN115149127A (zh) 2021-03-31 2021-03-31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902.XA CN115149127A (zh) 2021-03-31 2021-03-31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9127A true CN115149127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1902.XA Pending CN115149127A (zh) 2021-03-31 2021-03-31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912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6071A1 (zh) * 2011-04-29 2012-11-01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二次电池组的配组方法
CN105607003A (zh) * 2014-11-19 2016-05-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储能单元容量测试方法
CN106671784A (zh) * 2016-10-09 2017-05-17 绵阳力神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容量充放电的电动汽车电源均衡故障恢复方法
US20170207651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CN107020251A (zh) * 2017-03-23 2017-08-08 苏州协鑫集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组的筛选方法
WO2017214852A1 (zh) * 2016-06-14 2017-12-2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电池***
WO2018045920A1 (zh) * 2016-09-08 2018-03-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充电方法以及装置
US20200326379A1 (en) * 2019-04-11 2020-10-15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state of health of a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6071A1 (zh) * 2011-04-29 2012-11-01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二次电池组的配组方法
CN105607003A (zh) * 2014-11-19 2016-05-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储能单元容量测试方法
US20170207651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WO2017214852A1 (zh) * 2016-06-14 2017-12-2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电池***
WO2018045920A1 (zh) * 2016-09-08 2018-03-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充电方法以及装置
CN106671784A (zh) * 2016-10-09 2017-05-17 绵阳力神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容量充放电的电动汽车电源均衡故障恢复方法
CN107020251A (zh) * 2017-03-23 2017-08-08 苏州协鑫集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组的筛选方法
US20200326379A1 (en) * 2019-04-11 2020-10-15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state of health of a battery
CN111812531A (zh) * 2019-04-11 2020-10-2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2531B2 (en) Charging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1750013B2 (en) Charging method for a batter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charging method
CN102035026B (zh) 用于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
US20110037439A1 (en) Increasing energy density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ells
EP2629396B1 (en) Charging apparatus
WO2011065009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及び電池パック
US20210328450A1 (en) Charging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10328275A1 (en) Charging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2441469B1 (ko)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배터리 충전 장치
US20210391742A1 (en) Charging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1194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CN115149127A (zh) 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3989387A1 (en)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WO2022198529A1 (zh) 电池的充电方法、电动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WO2018135668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組電池
CN114879053A (zh) 一种储能磷酸铁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CN112946500A (zh) 一种快速测试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US20230006270A1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metho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890146B (zh) 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4338A1 (zh) 电化学装置、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48568B (zh) 电化学装置、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313113B (zh) 一种提高串联锂离子电池组容量一致性的均衡方法
CN114301120B (zh) 一种储能电站锂电池维护方法
CN116073492B (zh) 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
EP4250514A1 (en) Charg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