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8926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8926A
CN115148926A CN202110351981.4A CN202110351981A CN115148926A CN 115148926 A CN115148926 A CN 115148926A CN 202110351981 A CN202110351981 A CN 202110351981A CN 115148926 A CN115148926 A CN 115148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barrier
shaped
cluster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19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青
孙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19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89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5614 priority patent/WO20222058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8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8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封装区;簇状阻挡结构,簇状阻挡结构围绕显示区设置在封装区的表面上,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阻挡条,阻挡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相交。由此,落入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会沿着阻挡条聚集的方向迁移(即墨水向簇状阻挡结构的封闭端迁移)到封装结构远离显示区域的边缘或靠近显示区域的边缘,使边缘封装结构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可以有效断开封装区域的有机膜层,使外界的水汽和氧气无法通过封装边缘外露的有机材料侵入显示区域,进而提高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具有高响应、高对比度、可柔性化等优点,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常显示面板需要通过切割形成,而切割容易导致发光材料有机膜外露的问题,因此,目前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目前产线和设备对应的有机发光材料成膜技术均为矩形成膜工艺,通常需要对器件进行切割加工,才能得到所需形状的显示面板。发明人发现,显示屏的切割边缘通常会有发光有机膜外露的情况,此时水汽和氧气会从这些外露的有机膜侵入,延伸至发光区域,造成发光区域有机材料受到侵蚀,影响显示面板的使用。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在切割边缘制作挡墙,参考图1,在切割边缘制作多条与切割边缘平行的阻挡结构10,横向阻断有机层,使落在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油墨落入边缘封装区域的阻挡结构之间的空隙中,油墨在封装区域无法形成连续的膜层,进而切断水氧的延伸路径。但发明人发现,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阻挡结构由于自身的粗糙结构(微纳结构)而具有一定的疏液特性,继而落在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会随机聚集和迁移,形成大的墨滴斑点,干燥后可能形成贯通的有机层连接通路,不能有效封装显示面板的边缘。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可以在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区形成簇状阻挡结构,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阻挡条,阻挡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相交,此时,落入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会沿着阻挡条聚集的方向迁移,使封装结构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可以有效断开封装区域的有机膜层,使外界的水汽和氧气无法通过封装边缘外露的有机材料侵入显示区域,进而提高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封装区;簇状阻挡结构,所述簇状阻挡结构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在所述封装区的表面上,所述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阻挡条,所述阻挡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相交。由此,落入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会沿着阻挡条聚集的方向迁移(即墨水向簇状阻挡结构的封闭端迁移)到封装结构远离显示区域的边缘或靠近显示区域的边缘,使边缘封装结构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可以有效断开封装区域的有机膜层,使外界的水汽和氧气无法通过封装边缘外露的有机材料侵入显示区域,进而提高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阻挡条依次围绕所述显示区连接设置,且多个所述阻挡条在远离或靠近显示区的一端形成连续的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口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和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阻挡条,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条的长度方向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条的一端依次接触设置形成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封闭端,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条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第二阻挡条,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条的长度方向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条的一端依次接触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二封闭端,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条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二开口端,且在环绕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封闭端相邻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在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和“T”字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大致齐平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封闭端大致齐平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闭端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端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为一体结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封闭端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端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线的接触处具有切线,所述切线与所述阻挡条之间的夹角为70~90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的顶部宽度为d微米,相邻两个所述阻挡条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为φ度,且满足关系式φ<0.12d+0.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的顶部宽度为5-20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φ为0.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5-50个所述第一阻挡条,每个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5-50个所述第二阻挡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的长度为1-8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的顶部厚度为0.1-0.3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的厚度为0.4-1.3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阻挡条的材质为钛、铝和钛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机层,所述无机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簇状阻挡结构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条状阻挡结构,所述条状阻挡结构围绕设置在所述簇状阻挡结构远离或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条状阻挡结构在所述条状阻挡结构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条状阻挡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由此,该显示装置具备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显示装置边缘封装良好,具有优异的可靠性,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一个用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簇状阻挡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簇状阻挡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个阻挡条与显示区边缘切线的关系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阻挡条的截面图;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相邻阻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0(如图7或图8所示),基板1000包括显示区100(如图5至图8所示)和围绕显示区100设置的封装区400(如图7或图8所示,其中,图7和图8中未画出显示区的部件结构,图7可以为图5沿EE’的截面图,图8可以为图6沿FF’的截面图);簇状阻挡结构200(如图5至图8所示),簇状阻挡结构200围绕显示区100设置在封装区400的表面上,簇状阻挡结构200包括多个阻挡条20,阻挡条20的长度延伸方向(X方向)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Y方向)相交。由此,在形成发光层时,落入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会沿着阻挡条聚集的方向迁移到封装结构远离显示区域的边缘或靠近显示区域的边缘,使封装结构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可以有效断开封装区域的有机膜层,使外界的水汽和氧气无法通过封装边缘外露的有机材料侵入显示区域,进而提高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多个阻挡条20依次围绕显示区100连接设置,且多个阻挡条20在远离或靠近显示区的一端形成连续的封闭端G,另一端形成开口端G’(封闭端即是指多个阻挡条的一端相互接触连接设置,开口端是指多个阻挡条的另一端散开间隔设置,彼此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以多个阻挡条20在靠近显示区100的一端形成连续的封闭端,而在远离显示区100的一端形成开口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多个阻挡条20在远离显示区100的一端形成连续的封闭端,而在靠近显示区100的一端形成开口端。由此,在形成发光层时,落入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会沿着阻挡条聚集的方向迁移到封闭端,而使封装结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可以有效断开封装区域的有机膜层,有效阻止外界水汽和氧气侵入显示区,提高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阻挡条在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即阻挡条20沿RR’的横截面)呈“工”字型结构(如图10中(a)图和图11所示)或“T”字型结构(如图10中(b)图所示)。由此,阻挡条呈“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相邻的两个阻挡条之间具有空隙,且落在封装区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不会沿着“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直接落入“工”字型或“T”字型的底部,而是可以沿着阻挡条的长度方向(X方向)向封闭端移动并聚集,使封装区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而不会在封装区形成连续的有机膜层,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或图4所示,簇状阻挡结构200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和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其中,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包括多个第一阻挡条211,多个第一阻挡条211的长度方向(X方向)沿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阻挡条211的一端依次接触设置形成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的第一封闭端A,多个第一阻挡条211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开口端A’,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包括多个第二阻挡条221,多个第二阻挡条221的长度方向(X方向)沿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二阻挡条221的一端依次接触设置形成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二封闭端B’,多个第二阻挡条221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二开口端B,且在环绕显示区的方向上(即指在Y方向上),第一封闭端A与第二开口端B相邻设置,第一开口端A’与第二封闭端B’相邻设置。由此,在打印发光材料油墨的过程中,簇状阻挡结构可以使落在边缘封装区域的发光材料的油墨快速迁移到阻挡结构的封闭端,使油墨在边缘封装区域无法形成连续的膜层,进而使得外界水汽和氧气无法通过边缘封装区域的有机发光材料侵入到显示区域,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而且,由于簇状阻挡结构的设置,当落入封装区的发光材料的墨水聚集至第一封闭端或第二封闭端后,墨水可以流向两侧未设置簇状阻挡结构的区域,进而可以增加墨水的储存量,即便是墨水较多时,也不会在边缘封装区域形成连续的膜层,可以对显示面板的边缘更有效封装。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A’B’或AB所构成的曲线可以与显示区的边缘大致重合,即是说簇状阻挡结构是沿显示区的边缘设置的,可参考图5或图6,簇状阻挡结构200环绕设置在显示区100的边缘位置,其中,图5或图6中簇状阻挡结构的一部分C的放大图可参考图3或图4。另外,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的具体形状不做特别限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显示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设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参考图5,显示区100为圆形,环绕设置在其边缘的簇状阻挡结构200可设置为图中所示的环形结构,此时,X方向即为第一阻挡条211或第二阻挡条221的长度延伸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相邻设置的第一封闭端A与第二开口端B大致齐平设置,相邻设置的第一开口端A’与第二封闭端B’大致齐平设置。由此,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而且有利于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和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合理紧密的布局设置,有效阻断油墨在边缘封装区域形成连续的膜层,进而使得外界水汽和氧气无法通过边缘封装区域的有机发光材料侵入到显示区域,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制作簇状阻挡结构时,由于制作工艺、设备精度等原因,难以保证相邻的第一封闭端与第二开口端绝对齐平设置,也难以保证相邻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封闭端绝对齐平设置,因此,此处描述为相邻设置的第一封闭端与第二开口端大致齐平设置、相邻设置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封闭端大致齐平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4,该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一突出部A”,第一突出部A”设置在第一封闭端A远离第一开口端A’的一侧,且与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为一体结构;第二突出部B”,第二突出部B”设置在第二封闭端B’远离第二开口端B的一侧,且与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为一体结构。由此,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阻挡条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的接触处具有切线,切线与阻挡条之间的夹角为70~90度。由此,阻挡条与切线之间具有合适的夹角(接近90度),不仅有利于阻挡条的排布,且有利于墨滴定向移动至封闭端,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阻挡条211与显示区100的边缘线的接触处具有第一切线,第一切线与第一阻挡条211之间的夹角为70~90度,例如可以为70度、75度、80度、85度、90度等;第二阻挡条221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的接触处具有第二切线,第二切线与第二阻挡条221之间的夹角为70~90度,例如可以为70度、75度、80度、85度、90度等。下面仅以第二阻挡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9,点m在显示区100的边缘线上,第二阻挡条221(此处仅以线段表示阻挡条进行说明)通过点m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相接触,在点m处,显示区边缘线的第二切线为s,第二切线s与第二阻挡条之间的夹角α为70~90度,需要说明的是,α为第二切线与第二阻挡条之间夹角中的锐角或直角。同理,第一切线与第一阻挡条之间的夹角也可为70~90度。由此,第一阻挡条与第一切线以及第二阻挡条与第二切线之间具有合适的夹角,而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中间的一个第一阻挡条与第一切线接近垂直或相互垂直,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中间的一个第二阻挡条与第二切线接近垂直或相互垂直,如此有利于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的排布,并且有利于墨滴在其上的定向移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0和图11,阻挡条在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工”字型(如图10中(a)图和图11所示)或“T”字型结构(如图10中(b)图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阻挡条211和第二阻挡条221在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工”字型(如图10中(a)图和图11所示)或“T”字型结构(如图10中(b)图所示)。由此,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呈“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相邻的两个第一阻挡条或相邻的两个第二阻挡条之间具有空隙,且落在封装区的发光材料的墨水不会沿着“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直接落入“工”字型或“T”字型的底部,而是可以沿着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的长度方向向其封口端移动并聚集,使封装区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而不会在封装区形成连续的有机膜层,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阻挡条的顶部宽度D为d微米,相邻两个阻挡条之间的夹角Φ的度数为φ度,且满足关系式φ<0.12d+0.3。发明人经过大量理论推理得出满足该关系式φ<0.12d+0.3时,由簇状阻挡结构可以使落在封装区的发光材料的墨滴进行定向迁移,墨滴会聚集到封闭端,即墨滴全部聚集在簇状阻挡结构的边缘位置,而不会在边缘封装区形成连续的膜层,从而提升簇状阻挡结构的封装效果,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相邻两个第一阻挡条之间的夹角的度数和相邻两个第二阻挡条之间的夹角的度数均为φ度,且满足关系式φ<0.12d+0.3。由此,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和第二自簇状阻挡结构可以使落在封装区的发光材料的墨滴定向迁移至第一封闭端或第二封闭端,使封装区的中间部分保持洁净,进而有效阻挡外界的水汽和氧气进入显示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阻挡条的顶部宽度D为5-20微米,即d为5-20。由此,有利于阻挡条疏液特性的形成,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阻挡条的顶部宽度可以为5微米、6微米、8微米、10微米、12微米、15微米、18微米、20微米,第二阻挡条的顶部宽度可以为5微米、6微米、8微米、10微米、12微米、15微米、18微米、20微米。由此,有利于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疏液特性的形成,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同一阻挡条的顶部宽度可以为等宽设置,也可以为不等宽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只要其宽度大小介于5-20微米之间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φ为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φ为0.1、0.2、0.3、0.5、0.8、1、1.2、1.3、1.5、1.8、2,即相邻两个阻挡条之间的夹角为0.1度、0.2度、0.3度、0.5度、0.8度、1度、1.2度、1.3度、1.5度、1.8度、2度。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当φ大于2时,在相邻两个阻挡条的一端之间的空隙过大,导致无法承托其上方的墨滴,墨滴落入空隙中,而无法定向移动至封闭端,不利于显示面板边缘的有效封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相邻两个第一阻挡条之间的夹角或相邻两个第二阻挡条之间的夹角为0.1-2度,例如可以为0.1度、0.2度、0.3度、0.5度、0.8度、1度、1.2度、1.3度、1.5度、1.8度、2度。当φ大于2时,在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的第一开口端A’的末端,相邻两个第一阻挡条211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者,在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的第二开口端B的末端,相邻两个第二阻挡条221之间的间距过大,会导致相邻两个第一阻挡条211或相邻两个第二阻挡条221无法承托其上方的墨滴,墨滴会落入相邻两个第一阻挡条或相邻两个第二阻挡条之间的间隙中,而无法继续定向移动至第一封闭端A或第二封闭端B’,不利于封装效果的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包括5-50个第一阻挡条211,每个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包括5-50个第二阻挡条2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210可以包括5个、8个、10个、15个、20个、25个、30个、35个、40个、45个、50个第一阻挡条211,每个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220可以包括5个、8个、10个、15个、20个、25个、30个、35个、40个、45个、50个第二阻挡条221。由此,构成每个子簇状阻挡结构的阻挡条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如果构成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超过50个,则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不好排列,会增加子簇状阻挡结构的制作难度,导致成本增加;如果构成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少于5个,则很难达到使墨滴进行定向移动的效果,无法对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有效封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阻挡条的长度L为1-8mm,例如可以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由此,有利于簇状阻挡结构对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有效封装。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阻挡条的长度L为1-8mm,第二阻挡条的长度L为1-8mm。参考图11,第一阻挡条或第二阻挡条的长度L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由此,有利于簇状阻挡结构对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有效封装。如果第一阻挡条、第二阻挡条的长度过短,则很难达到封装效果,水氧阻隔性能较差;如果第一阻挡条、第二阻挡条的长度过长,则不利于形成窄边框,用户体验会相对较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阻挡条的顶部厚度h为0.1-0.3微米,例如可以为0.1微米、0.2微米、0.3微米。由此,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阻挡条211和第二阻挡条221的顶部厚度h均为0.1-0.3微米。由此,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0中(a)图或图11,“工”字型结构的顶部厚度为0.1-0.3微米,例如可以为0.1微米、0.2微米、0.3微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0中(b)图,“T”字型结构的顶部厚度可以为0.1微米、0.2微米、0.3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0,阻挡条的厚度为0.4-1.3微米,例如可以为0.4微米、0.5微米、0.7微米、0.9微米、1.2微米、1.3微米。由此,阻挡条具有合适的厚度,制作成本不会有明显提高,并且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良好。如果阻挡条的厚度过厚,则会显著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如果阻挡条的厚度过薄,则会增加制作难度,不容易形成“工”字型或“T”字型的阻挡条,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阻挡条和第二阻挡条的厚度可以均为0.4-1.3微米,例如可以为0.4微米、0.5微米、0.7微米、0.9微米、1.2微米、1.3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阻挡条的材质为钛、铝和钛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阻挡条和第二阻挡条的材质均为钛、铝和钛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考图10中(a)图或图11,“工”字型结构的顶部和底部的材质可为钛,而中间连接部分的材质可为铝。由此,阻挡条在形成簇状阻挡结构之后,可以在显示区的边缘形成有效封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工”字型结构或“T”字型结构可以是通过湿法刻蚀形成的,由此,可以通过成熟的工艺形成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2(图12中未画出显示区的部件结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无机层500,无机层设置在基板1000和簇状阻挡结构200之间,或者说,无机层500设置在簇状阻挡结构200靠近基板1000的表面。由此,可以起到电学绝缘以及进一步阻挡外界水氧侵入显示面板内部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无机层的具体材质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该无机层的材质为二氧化硅,由此可以利用来源广泛的材料形成该无机层,有利于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无机层500可以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层与发光器件的阳极之间的平坦层同步形成,即是说,无机层可以与平坦层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6或图8,该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条状阻挡结构300,条状阻挡结构300围绕设置在簇状阻挡结构200远离或靠近显示区100的一侧(图6或图8中仅仅示出了条状阻挡结构围绕设置在簇状阻挡结构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的情况),条状阻挡结构在条状阻挡结构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即图6中条状阻挡结构沿QQ’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如图10所示)。由此,设置在簇状阻挡结构远离或靠近显示区一侧的条状阻挡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以设置2条间隔设置的条状阻挡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实际需求设置条状阻挡结构的具体数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是以显示面板为圆形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6,条状阻挡结构3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显示区100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Y方向)大致一致。由此,条状阻挡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边缘封装的可靠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作工艺、设备精度等的限制,很难保证条状阻挡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条状阻挡结构的顶部厚度h为0.1-0.3微米。由此,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0中(a)图或图11,“工”字型结构的顶部厚度为0.1-0.3微米,例如可以为0.1微米、0.2微米、0.3微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0中(b)图,“T”字型结构的顶部厚度可以为0.1微米、0.2微米、0.3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0,条状阻挡结构的厚度H为0.4-1.3微米,例如可以为0.4微米、0.5微米、0.7微米、0.9微米、1.2微米、1.3微米。由此,条状阻挡结构具有合适的厚度,制作成本不会有明显提高,并且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效果良好。如果条状阻挡结构的厚度过厚,则会显著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如果条状阻挡结构的厚度过薄,则会增加制作难度,不容易形成“工”字型或“T”字型的结构,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
本发明中基板和显示区的具体结构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基板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结构等,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基板显示区内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等构成,以便形成OLED器件。
总的来说,本发明提出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的边缘封装区设置了簇状阻挡结构,可以使打印发光材料时落入封装区的墨滴不滴落在相邻的阻挡条之间的空隙中,而是使墨滴定向移动至封闭端,从而实现边缘封装区的干净,使墨水不会在边缘封装区域形成连续的有机膜层,进而有效阻止外界水汽和氧气侵入显示区,提升封装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由此,该显示装置具备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显示装置封装良好,具有优异的可靠性,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iPad、笔记本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显示装置除了具备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之外,还具备常规显示装置所必备的结构和部件。以显示装置为手机为例,除了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之外,还包括主板、触控面板、中框、后盖、摄像模组、音频模组等必备的结构和部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些具体实施例”、“另一些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封装区;
簇状阻挡结构,所述簇状阻挡结构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在所述封装区的表面上,所述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阻挡条,所述阻挡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挡条依次围绕所述显示区连接设置,且多个所述阻挡条在远离或靠近显示区的一端形成连续的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和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阻挡条,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条的长度方向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条的一端依次接触设置形成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封闭端,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条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一开口端,
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多个第二阻挡条,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条的长度方向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条的一端依次接触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二封闭端,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条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的第二开口端,
且在环绕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封闭端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在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和“T”字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大致齐平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封闭端大致齐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闭端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端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为一体结构;
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封闭端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端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线的接触处具有切线,所述切线与所述阻挡条之间的夹角为70~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顶部宽度为d微米,相邻两个所述阻挡条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为φ度,且满足关系式φ<0.12d+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顶部宽度为5-2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φ为0.1-2。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5-50个所述第一阻挡条,每个所述第二子簇状阻挡结构包括5-50个所述第二阻挡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长度为1-8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顶部厚度为0.1-0.3微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厚度为0.4-1.3微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材质为钛、铝和钛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机层,所述无机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簇状阻挡结构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条状阻挡结构,所述条状阻挡结构围绕设置在所述簇状阻挡结构远离或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条状阻挡结构在所述条状阻挡结构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或“T”字型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阻挡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351981.4A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148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981.4A CN115148926A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CT/CN2021/125614 WO2022205851A1 (zh) 2021-03-31 2021-10-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981.4A CN115148926A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8926A true CN115148926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1981.4A Pending CN115148926A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8926A (zh)
WO (1) WO20222058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6312B (zh) * 2009-03-04 2014-05-01 Prime View Int Co Ltd 可撓式顯示器
JP2012003989A (ja) * 2010-06-17 2012-01-05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2668184B1 (ko) * 2016-07-25 2024-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598108A (zh) * 2018-04-19 2018-09-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494242A (zh) * 2018-10-26 2019-03-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装置
CN112002831A (zh) * 2020-09-22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5851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871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224006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093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281458B (zh) 柔性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3543170B2 (ja) 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1219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11421B (zh) 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背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EP2448014B1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978657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37832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9381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1125682U (zh) 一种正装发光二极管芯片
CN11514892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1301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470935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35064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2182333U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100682835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863430B2 (ja) サージ保護用半導体装置
CN112198982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332516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US11043546B2 (en) Display panel,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314683B (zh) 挡墙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6813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83519A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