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7070A -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7070A
CN115037070A CN202210507529.7A CN202210507529A CN115037070A CN 115037070 A CN115037070 A CN 115037070A CN 202210507529 A CN202210507529 A CN 202210507529A CN 115037070 A CN115037070 A CN 115037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tator core
stator
inlet
oi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75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75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7070A/zh
Priority to US17/895,634 priority patent/US20230369924A1/en
Priority to EP22192636.3A priority patent/EP427708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037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电机定子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定子铁芯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油冷通道和第二油冷通道,第一油冷通道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进油口,在第二端形成第一出油口,第二油冷通道在第一端形成第二出油口,在第二端形成所述第二进油口,在第一端,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该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一油冷通道和第二油冷通道从定子铁芯轴向的两端同时向定子铁芯的内部输入冷却油液,提高散热效率。并且,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分布于同一圆周有利于减小定子铁芯的径向尺寸,提高定子铁芯结构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以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为例,电机的转速、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越高,其产生的热量也越高,因此,电机的散热和冷却结构对于电机的可靠稳定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电机的冷却可分为风冷、水冷、油冷,油冷凭借天然的电气绝缘、结构设计自由度高等优点正成为高性能电机冷却方案的首选。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多为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在中低速区域运行时,电机定子部件发热较大,其中,主要的热量由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产生;电机在高速区运行时,电机转子部件的发热急剧增大。因此,若不能对驱动电机的定子部件或转子部件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则会直接影响电机的整体性能,导致电机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效率都较低,严重影响汽车的可靠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可以改善冷却效果和提高电机定子的紧凑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定子铁芯设有沿所述轴向贯通的第一油冷通道和第二油冷通道,所述第一油冷通道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进油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油冷通道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二出油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所述第二进油口,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
可选的,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沿所述轴向堆叠的多个叠片组,每个所述叠片组均设有沿所述轴向贯通的第一通油孔,各所述第一通油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油冷通道,至少相邻的两个叠片组中,靠近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所述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该相邻两叠片组的两个第一通油孔连通处的连通面积。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叠片组中,靠近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所述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大于另一个所述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或
相邻两个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相等,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油孔沿周向错开且部分连通。
可选的,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沿所述轴向堆叠的多个叠片组,每个所述叠片组均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通油孔,各所述第二通油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油冷通道,至少相邻的两个叠片组中,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口的所述叠片组的第二通油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该相邻两叠片组的两个第二通油孔连通处的连通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相对,或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错开;和/或
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相对,或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错开;和/或
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冷通道设有多条,所述第二油冷通道设有多条;
在所述第一端,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穿插排列;和/或
在所述第二端,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穿插排列。
可选的,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油环,所述第一油环与所述定子铁芯同轴,所述第一油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进油腔,以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环的外表面形成有周向排列且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为所述第一进油腔,所述第一凸台面向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端面设有所述第一出油腔,所述第一出油腔轴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环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喷油孔,所述第一喷油孔与所述第一出油腔连通,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绕组,所述第一喷油孔正对所述定子绕组。
可选的,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油环,所述第二油环与所述定子铁芯同轴,所述第二油环包括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的第二进油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腔。
可选的,所述第二油环的外表面形成有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为所述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二凸台面向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出油腔,所述第二出油腔沿轴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二油环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喷油孔,所述第二喷油孔与所述第二出油腔连通,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绕组,所述第二喷油孔正对所述定子绕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油冷电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壳体进油口;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设于外壳内,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均与所述壳体进油口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其中,定子铁芯设有流通方向相反的第一油冷通道和第二油冷通道,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油冷通道和第二油冷通道分别从定子铁芯轴向的两端向定子铁芯输送冷却油液,使得定子铁芯可以通过流通方向相反的多油道进行冷却,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实现了均匀散热。并且,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定子铁芯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如此布局不仅可以使得定子铁芯在周向上的不同部位处得到冷却,还可以使得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在定子铁芯的径向上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定子铁芯的径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油冷电机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子铁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子铁芯的第一冷却油道和第二冷却油道的示意图;
图4是定子铁芯的各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连通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油环的示意图;
图6是定子铁芯的两端组装有第一油环和第二油环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示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顶部”、“底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油冷电机1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冷电机1包括外壳10、定子20和转子(未示出)。其中,外壳10的内部形成有收容腔101,定子20和转子均收容于收容腔101,并且,定子20与转子同轴设置。其中,定子20与外壳10保持相对固定,转子30相对于定子20可转动,定子20环绕设置在转子的外侧。外壳10还设有壳体进油口102,可以通过壳体进油口102向定子铁芯21输入冷却油液。
定子20包括定子铁芯21和组装于定子铁芯21的定子绕组22,定子铁芯21呈中空的柱状结构,转子组装于定子铁芯21的中空处。该油冷电机1可以通过油液对定子铁芯21和定子绕组22进行冷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子铁芯21的示意图。
所述定子铁芯21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具有轴线O,定子铁芯21的轴向指的是轴线O的延伸方向,定子铁芯21的周向指的是围绕轴线O的圆周方向。
所述定子铁芯21包括第一油冷通道210、第二油冷通道211以及沿轴向上的第一端212和第二端213,所述第一油冷通道210贯通所述第一端212和所述第二端213,在所述第一端212形成第一进油口2100,在所述第二端213形成第一出油口2102,第一进油口2100供油液进入,第一出油口2102供油液流出。所述第二油冷通道211贯通所述第一端212和所述第二端213,在所述第二端213形成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在所述第一端212形成第二出油口2112,第二进油口2110供油液进入,第二出油口2112供油液流出。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油冷通道210和第二油冷通道211分别从定子铁芯21轴向的两端向定子铁芯21输送冷却油液,使得定子铁芯21可以通过流通方向相反的多油道进行冷却,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实现了均匀散热。
本申请还提出,在所述第一端212,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与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沿所述定子铁芯21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定子铁芯21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第一进油口2100和第二出油口2112周向分布,可以使得定子铁芯21在周向上的不同部位处得到冷却。并且,如此布局还可以使得第一进油口2100与第二出油口2112在定子铁芯21的径向上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定子铁芯21在第一端212的径向尺寸。
同理,在所述第二端213,还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出油口2102和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可以沿所述定子铁芯21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定子铁芯21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如此,有利于减小定子铁芯21在第二端213的径向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铁芯21设有多条并行延伸的第一油冷通道210,相应的,多条第一油冷通道210在所述第一端212形成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以及在所述第二端213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2102,多个第一进油口2100与多个第一出油口2102一一对应连通。如此可以增加定子铁芯21的冷却面积,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进一步改善电机定子20散热的均匀性。
定子铁芯21还可以设有多条并行延伸的第二油冷通道211,多条第二油冷通道211在所述第二端213形成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以及在所述第一端212形成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多个第二进油口2110与多个第二出油口2112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端212,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沿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沿周向排列,且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穿插排列。这里所说的“穿插”指的是,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和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在圆周方向是混合排列的,这样会使得多个第一进油口2100和多个第二出油口2112能够彼此分散开,避免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过度集中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过度集中。例如,作为穿插排列的一种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第一进油口2100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出油口2112;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出油口2112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进油口2100。作为穿插排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进油口2100和第二出油口2112交替排列。这样穿插排列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定子铁芯21周向的各个部位处实现均匀冷却,减小定子铁芯21不同部位处的温差。具体地,在冷却油液流动过程中,冷却油液与定子铁芯21会不断进行热交换,在第一进油口2100处,冷却油液温度相对较低,与定子铁芯21热交换效果好,在第二出油口2112处,冷却油液温度相对较高,与定子铁芯21热交换效果变差,采用第一进油口2100和第二出油口2112穿插排列,就可以缩小定子铁芯21在第一端212的周向各部位处的温差,使定子铁芯21在第一端212实现均匀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端213,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沿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2102沿周向排列,且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2102穿插排列。如此可使得在第二端213的周向各部位处温差相对较小,使定子铁芯21在第二端213实现均匀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油冷通道210和多个第二油冷通道211可以沿定子铁芯21的周向分布在定子铁芯21的整个圆周。相应的,形成于第一端212的多个第一进油口2100和多个第二出油口2112以及形成于第二端213的多个第二进油口2110和多个第一出油口2102均沿周向分布在定子铁芯的整个圆周。如此,可以实现定子铁芯21在周向360°的全方位散热。其中,多个第一进油口2100和多个第二出油口2112位于以定子铁芯21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多个第二进油口2110和多个第一出油口2102位于以定子铁芯21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油道210的第一进油口2100与第一出油口2102沿所述定子铁芯21的轴向相对设置,如此,第一油冷通道210可以形成为直通结构的油冷通道,如此可以使得定子铁芯21的冷却部位在周向上相对集中。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冷却油道211的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与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沿所述定子铁芯21的轴向相对设置,如此,第二冷却油道211可以形成为直通结构的油冷通道,如此可以使得定子铁芯21的冷却部位在周向上相对集中。
请参考图3,图3所示为定子铁芯21中第一冷却油道210和第二冷却油道211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油道210的第一进油口2100与第一出油口2102沿所述定子铁芯21的周向错开设置,如此,第一油冷通道210可以形成为螺旋结构的油冷通道,这使得定子铁芯21的冷却部位在周向上相对分散。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冷却油道211的第二进油口2110与第二出油口2112沿所述定子铁芯21的周向错开设置,如此,第二油冷通道211可以形成为螺旋结构的油冷通道,这使得定子铁芯21的冷却部位在周向上相对分散。
本申请对第一进油口2100和第一出油口2102形状和大小不限。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油口2100和第一出油口2102均设置为方形口,且第一进油口2100的开口面积和第一出油口2102的开口面积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进油口2100和第一出油口2102可以均设置为圆形口,第一进油口2100的直径与第一出油口2102的直径可以相等或不等。
请继续参考图2,定子铁芯21包括沿所述轴向堆叠的多个叠片组214,每个叠片组214由多个叠片沿厚度方向堆叠而成,多个叠片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粘接等工艺进行可靠连接。各叠片组214中叠片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同一叠片组214中的各个叠片可以设置为相同叠片。
每个所述叠片组214均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通油孔2140和第二通油孔2142,各所述第一通油孔2140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油冷通道210,各所述第二通油孔2142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油冷通道211。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叠片组214上的第一通油孔2140为直通式结构,且多个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直通,形成直通式结构的第一油冷通道210。同样的,每个叠片组214上第二通油孔2142为直通式结构,且多个叠片组214的第二通油孔2142直通,形成直通式结构的第二油冷通道211,但不仅限于此。
请参考图4,图4所示为各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连通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第一油冷通道210中油液与叠片组214的接触面积,可以通过改变相邻两个叠片组214的两个第一通油孔2140连通处的面积的方式实现。具体的,至少相邻的两个叠片组214中,靠近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的所述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的流通面积S大于该相邻两叠片组214的两个第一通油孔2140在连通处的连通面积S’。这样设置后,当油液从左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流入右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时,由于连通面积S’变小,则油液在流通过程中受到阻力,会与左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的***部分A接触,由此可以增加油液与左侧叠片组214的接触面积,提升热交换效果。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通油孔2140在连通处的连通面积S’均小于第一通油孔2140的流通面积,如此可以使得多个叠片组214与油液的接触面积增加。
实现连通面积S’变小的方式不限。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左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的流通面积大于右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的流通面积。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的流通面积相等,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通油孔2140沿定子铁芯21的周向部分错开且部分连通。如此,可以使相邻的两个第一通油孔2140在周向产生偏置,当冷却油液从左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流入右侧叠片组214的第一通油孔2140时,右侧叠片组214位于第一通油孔2140***的区域会与冷却油液接触,增加了右侧叠片组214与冷却油液的接触面积,冷却效果得以加强。并且,该实施例中,叠片组214可以采用相同的叠片堆叠而成,如此可以减小冲制叠片的模具的种类,有利于降低叠片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第二油冷通道211中冷却油液与叠片组214的接触面积,可以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多个叠片组214中,至少相邻的两个叠片组214,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的所述叠片组214的第二通油孔2142的流通面积大于该相邻两叠片组214的两个第二通油孔2142连通处的连通面积。各叠片组214中第二通油孔2142的流通面积的设置以及第二通油孔2142的对齐方式可参考第一通油孔2140,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和图5,图5所示为第一油环40的示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冷电机1还包括第一油环40,第一油环40设置在定子铁芯21的第一端212,第一油环40与所述定子铁芯21同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油环40沿轴向远离定子铁芯21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41,密封圈41沿第一油环40的径向夹持于外壳10和第一油环40之间,用于密封外壳10与第一油环40之间的间隙,并且可以密封壳体进油口102与第一进油口2100之间的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环40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油口2100连通的第一进油腔401,以及与所述第二出油口2112连通的第一出油腔402,其中,第一进油腔401还与壳体进油口102连通,由此可以使冷却油液按预设路径流入第一进油口2100,以及从第二出油口2112流出后按预设路径流向电机定子20的其他部位处。另外,设置第一油环40还可以省略油管,有利于简化定子20的结构和提高定子20的紧凑性。其中,第一进油腔401和第一出油腔402分布在以第一油环40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
本申请对第一油环4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环40的外表面形成有周向排布且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403和第一凸台404,所述第一凹槽403形成为所述第一进油腔401。第一凹槽403沿轴向延伸,第一凹槽403远离定子铁芯21的一端通过密封圈41密封,且与壳体进油口102密封连通,第一凹槽403靠近所述定子铁芯21的一端与第一进油口2100连通。所述第一凸台404面向所述定子铁芯21的一侧端面设有所述第一出油腔402,所述第一出油腔402在凸台404内沿轴向延伸。该方案中,第一进油腔401通过开设第一凹槽403的方式形成,第一出油腔402通过在第一凸台404内开设腔体的方式形成,如此实现第一进油腔401和第一出油腔402之间的隔离,且第一进油腔401和第一出油腔402二者形成方式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
在设有多条第一冷却油道210和多条第二冷却油道211的实施例中,第一油环40可以设有多个第一进油腔401和多个第一出油腔402。其中,第一进油腔401和第一出油腔402可以穿插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环40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喷油孔400,所述第一喷油孔400与所述第一出油腔402连通,所述定子20包括定子绕组22,所述第一喷油孔400正对定子绕组22。如此,从第一出油腔402流出的冷却油液还可以进一步对定子绕组22进行冷却,无需单独设置冷却定子绕组22的油道。
请参考图6和图7,图6所示为第一油环40和第二油环50组装于定子铁芯21的两端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6中示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进油腔401在轴向远离定子铁芯21的一端彼此连通,且多个第一进油腔401均与壳体进油口102连通。
如图7所示,多个第一进油口2100可以共同与一个第一进油腔401连通,且多个第二出油口2112可以共同与一个第一出油腔402连通,由此可以减少第一进油腔401和第一出油腔402的数量,相应较少第一凹槽403和第一凸台404的数量,有利于简化第一油环40的结构。
请参考图1、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2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端213的第二油环50,所述第二油环50与所述定子铁芯21同轴,所述第二油环50包括与所述第二进油口2110连通的第二进油腔501,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油口2102连通的第二出油腔502。
第二油环50远离定子铁芯21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51,第二密封圈51沿第二油环50的径向夹持在外壳10与第二油环50之间,用于密封外壳10与第二油环50之间的间隙。第二进油腔501连通壳体进油口102与第二进油口2110,且第二进油腔501与壳体进油口102通过第二密封圈51密封连通。壳体进油口102设有两个,且定子铁芯21的轴向间隔设置,一个壳体进油口102通过第一进油腔401与第一进油口2100连通,一个壳体进油口102通过第二进油腔501与第二进油口2110连通,实现从定子铁芯21轴向的两端同时进油。
在设有多条第一冷却油道210和多条第二冷却油道211的实施例中,第二油环50可以设有多个第二进油腔501和多个第二出油腔502。其中,第二进油腔501和第二出油腔502可以穿插设置。
多个第二进油腔501在轴向远离定子铁芯21的一端彼此连通,且多个第二进油腔501均与壳体进油口102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环50的外表面形成有周向分布且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503和第二凸台504,所述第二凹槽503形成为所述第二进油腔501,所述第二凸台504面向所述定子铁芯21的一侧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出油腔502,所述第二出油腔502沿轴向延伸。
多个第二进油口2110可以共同与一个第二进油腔501连通,且多个第一出油口2102可以共同与一个第二出油腔502连通,由此可以减少第二进油腔501和第二出油腔502的数量,相应较少第二凹槽503和第二凸台504的数量,有利于简化第二油环50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环50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喷油孔500(参考图1),所述第二喷油孔500与所述第二出油腔502连通,所述第二喷油孔500正对定子绕组22。如此,从第二出油腔502流出的冷却油液还可以进一步对定子绕组22进行冷却,无需单独设置冷却定子绕组22的油道。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喷油孔400正对第一端212处的定子绕组22,第二喷油孔500正对第二端213处的定子绕组22,由此可以对定子20的两个定子绕组22分别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中,第一油环40与第二油环50采用相同结构。第一油环40与第二油环50可以优先选用耐油、耐高温的特性的塑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胺、耐高温尼龙、聚苯硫醚。
本申请中的定子铁芯21和定子绕组22均得到充分且均匀的冷却,有效降低电机***绝缘高温老化失效风险,同时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油冷电机,冷却油液从第一油环40进入,通过定子铁芯21的第一冷却油道210进入第二油环50后喷出,使得定子铁芯21内部冷却和端部冷却的流量相同。同理,冷却油液从第二油环50进入,通过定子铁芯21的第二冷却油道211进入第一油环40后喷出,使得定子铁芯21内部冷却和端部冷却的流量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柱状结构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定子铁芯设有沿所述轴向贯通的第一油冷通道和第二油冷通道,所述第一油冷通道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进油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油冷通道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二出油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进油口,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沿所述轴向堆叠的多个叠片组,每个所述叠片组均设有沿所述轴向贯通的第一通油孔,各所述第一通油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油冷通道,至少相邻的两个叠片组中,靠近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所述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该相邻两叠片组的两个第一通油孔连通处的连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叠片组中,靠近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所述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大于另一个所述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或
相邻两个叠片组的第一通油孔的流通面积相等,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油孔沿周向错开且部分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沿所述轴向堆叠的多个叠片组,每个所述叠片组均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通油孔,各所述第二通油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油冷通道,至少相邻的两个叠片组中,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口的所述叠片组的第二通油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该相邻两叠片组的两个第二通油孔连通处的连通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相对,或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错开;和/或
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相对,或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错开;和/或
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且位于以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冷通道设有多条,所述第二油冷通道设有多条;
在所述第一端,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口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穿插排列;和/或
在所述第二端,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穿插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油环,所述第一油环与所述定子铁芯同轴,所述第一油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进油腔,以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环的外表面形成有周向排列且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为所述第一进油腔,所述第一凸台面向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端面设有所述第一出油腔,所述第一出油腔轴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环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喷油孔,所述第一喷油孔与所述第一出油腔连通,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绕组,所述第一喷油孔正对所述定子绕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油环,所述第二油环与所述定子铁芯同轴,所述第二油环包括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的第二进油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环的外表面形成有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为所述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二凸台面向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端面设有所述第二出油腔,所述第二出油腔沿轴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环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喷油孔,所述第二喷油孔与所述第二出油腔连通,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绕组,所述第二喷油孔正对所述定子绕组。
13.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壳体进油口;
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设于外壳内,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均与所述壳体进油口连通。
CN202210507529.7A 2022-05-10 2022-05-10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Pending CN115037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529.7A CN115037070A (zh) 2022-05-10 2022-05-10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US17/895,634 US20230369924A1 (en) 2022-05-10 2022-08-25 Stator for motor and oil cooling motor
EP22192636.3A EP4277088A1 (en) 2022-05-10 2022-08-29 Stator for motor and oil cooled mo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529.7A CN115037070A (zh) 2022-05-10 2022-05-10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070A true CN115037070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2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7529.7A Pending CN115037070A (zh) 2022-05-10 2022-05-10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9924A1 (zh)
EP (1) EP4277088A1 (zh)
CN (1) CN1150370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4928A (zh) * 2023-02-20 2023-04-25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7318356A (zh) * 2023-11-30 2023-12-29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和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2199B1 (ja) * 2015-11-13 2017-0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08370180A (zh) * 2015-12-11 2018-08-03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旋转电机
CN112104171A (zh) * 2020-08-29 2020-12-18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制造方法
CN112615445A (zh) * 2020-11-25 202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总成和设备
CN113783323A (zh) * 2021-09-15 2021-12-10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CN114285202A (zh) * 2021-12-29 2022-04-05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电动机及其转子
CN114421677A (zh) * 2022-01-05 2022-04-29 广州小鹏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组件、电机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077A (en) * 1997-03-27 1998-05-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luid-cooled linear motor armature
DE10317593A1 (de) * 2003-04-16 2004-11-18 Siemens A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gekühlten Ständer- und Läuferblechpaketen und Wicklungen
JP6343092B2 (ja) * 2014-03-27 2018-06-13 プリペ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横断液冷式回転子および固定子を有する誘導電動機
US10135319B2 (en) * 2016-03-17 2018-11-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machin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2199B1 (ja) * 2015-11-13 2017-0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08370180A (zh) * 2015-12-11 2018-08-03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旋转电机
CN112104171A (zh) * 2020-08-29 2020-12-18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制造方法
CN112615445A (zh) * 2020-11-25 202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总成和设备
CN113783323A (zh) * 2021-09-15 2021-12-10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CN114285202A (zh) * 2021-12-29 2022-04-05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电动机及其转子
CN114421677A (zh) * 2022-01-05 2022-04-29 广州小鹏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组件、电机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4928A (zh) * 2023-02-20 2023-04-25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7318356A (zh) * 2023-11-30 2023-12-29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7088A1 (en) 2023-11-15
US20230369924A1 (en)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7505B (zh) 用于具有直接液体冷却定子的永磁电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15037070A (zh) 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CN113519107B (zh) 转子以及设置有该转子的电动机
CN114744788B (zh) 油冷电机
CN113381531A (zh) 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及设有该定子冷却结构的电机
CN212412878U (zh) 一种盘式轮毂直驱电机
US20240048009A1 (en) Stator, motor and vehicle
CN114421661A (zh) 定子铁芯、定子总成、电机、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CN116995863A (zh) 油冷直线电机及自由活塞发电***
CN116032039B (zh) 定子组件和扁线电机
CN112104116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电驱动桥***
CN115021437A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4567102A (zh) 一种油冷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217010458U (zh) 定子铁芯及油冷电机
CN114421694A (zh) 电机、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CN217010457U (zh) 冷却油环及油冷电机
CN217984694U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和车辆
CN220421511U (zh) 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动力设备
CN220067006U (zh) 定子铁芯、驱动电机和车辆
CN212366961U (zh)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油路结构
CN219812015U (zh) 油冷电机
CN220421510U (zh) 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及电机
CN219351456U (zh)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CN114977620B (zh) 机动车辆的发电机
CN219041484U (zh) 油冷电机定子及油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