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405B -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7405B
CN115027405B CN202210897539.6A CN202210897539A CN115027405B CN 115027405 B CN115027405 B CN 115027405B CN 202210897539 A CN202210897539 A CN 202210897539A CN 115027405 B CN115027405 B CN 115027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airbag
airbag
central main
pane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75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7405A (zh
Inventor
韩贤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75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7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面安全气囊,属于车辆被动安全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中央主体部和两侧部,两侧部位于中央主体部对应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向车辆座椅方向沿伸且凸出,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和两侧部之间形成接收部,在两侧部上设有拐点,两侧部自中央主体部到拐点处的部分作为两侧部的支撑部,自拐点处至两侧部的末端作为两侧部的卡接部,两卡接部从拐点开始至末端相互靠近。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使正面安全气囊能很好的引导头部至安全气囊的正面中央减少乘员头部的偏移。

Description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被动安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只考虑到正面安全气囊(Passenger AirBag,简称PAB)作用,仅在气袋靠近乘员侧增加了凸包或者尖角,增加气囊正面接触的宽度,以实现约束乘员头部运动轨迹使其不会滑出正面气囊的作用,但忽略了PAB和侧面气帘(Curtain Air Bag ,简称CAB)配合的侧面保护,很多时候PAB展开会受到CAB影响,并且两气囊之间没有稳定支撑,在发生斜向碰撞时,乘员很容易从两气袋搭接处穿过并撞向A柱位置,从而不能很好地约束和保护乘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正面安全气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正面安全气囊能很好的更好的保护乘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正面安全气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包括中央主体部和两侧部,所述两侧部位于所述中央主体部对应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向车辆座椅方向沿伸且凸出,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和两侧部之间形成接收部,在所述两侧部上设有拐点,所述两侧部自所述中央主体部到所述拐点处的部分作为所述两侧部的支撑部,自所述拐点处至所述两侧部的末端作为所述两侧部的卡接部,两所述卡接部从所述拐点开始至末端相互靠近。
可选的,还包括中间拉带,所述中间拉带一端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背面,所述中间拉带约束所述中央主体部正面和背面之间的距离,使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向内侧凹陷。
可选的,还包括后部拉带,所述中间拉带的中部设有孔,所述后部拉带穿过所述中间拉带的孔,所述后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背面与两侧面的衔接位置;
乘员撞击所述中央主体部时,所述中间拉带被压缩放松,所述后部拉带在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增加,使所述中央主体部的侧面抵紧车辆的侧面气帘。
可选的,还包括前部拉带,所述前部拉带穿过所述中间拉带的孔,所述前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与两侧部的衔接位置。
可选的,两所述拐点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乘员头颈部尺寸,不大于正面头部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包括中央主片、左侧片和右侧片,翻折所述中央主片作为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顶面、底面和背面,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分别从翻折后的所述中央主片的中部两侧边延伸至所述中央主片的端边处相接,连接所述左侧片、右侧片和中央主片的相接边缘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围成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两侧面和正面。
可选的,所述中央主片顶面端部的两个端角上设有凸出的且向端部中心弯折的弯折结构,所述中央主片的顶部端边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充分展开后,所述中间凹陷部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的顶部形成所述接收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顶部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分别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顶部形成凸出的且向内弯折的所述两侧部。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外部的外部拉带,所述外部拉带设置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的底部,所述外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拐点的内侧上。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外部的外部拉带,所述外部拉带设置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的中部,所述外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拐点的内侧上,所述外部拉带的中部连接至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的接缝线上。
可选的,所述中央主片底面端部的两个端角上设有凸出的且向端部中心弯折的弯折结构,所述中央主片的底面和顶面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充分展开后,所述中间凹陷部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面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形成接收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顶面和底面的两对所述弯折结构分别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形成凸出的且向内弯折的所述两侧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两侧部在小偏置碰撞前期更早接触乘员并引导乘员头部沿所述支撑部向所述接收部移动;同时,拐点处的气体被挤压至支撑部,使支撑部变强,从而加强支撑部与侧气帘抵接,使侧部受到侧面气帘的稳定支撑。乘员头部与所述接收部接触后,会将气体压回所述卡接部,这时卡接部因头部与接收部内凹而收拢,贴住乘员的后头颈部,防止乘员面部与气囊正面接触后,头部上抬使颈部拉伸过度造成伤害。
2、中间拉带的长度小于正面接缝到发生器安装位置的平面长度,这样设计气袋前端更容易被拉出范围较大的凹部,与乘员接触面积更大更稳定,以便约束乘员头颈部,改善乘员前倾及偏转的问题。
3、乘员或假人撞击所述中央主体部后,所述中间拉带被压缩放松,所述后部拉带在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增加,使所述中央主体部的侧面抵紧车辆的侧面气帘,提高正面安全气囊和侧面气帘相互支撑的稳定性。
4、在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设置外部拉带,在外部拉带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地使卡接部保持稳定的形状,更好地约束乘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正面安全气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气囊内部设置中间拉带和后部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气囊内部设置中间拉带、后部拉带和前部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外部拉带设置于气囊正面底部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7为本申请外部拉带设置于气囊正面底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外部拉带设置于气囊正面中部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9为本申请外部拉带设置于气囊正面中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央主体部;11、接收部;12、正面;13、背面;14、顶面;15、底面;16、侧面;2、侧部;21、拐点;22、支撑部;23、卡接部;3、中间拉带;31、孔;4、后部拉带;5、前部拉带;6、中央主片;61、弯折结构;7、左侧片;8、右侧片;9、外部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如图1所示,一种正面安全气囊,包括中央主体部1和两侧部2,中央主体部1设有正面12、背面13、顶面14、底面15和对应车宽方向的两侧面16,两侧部2位于所述中央主体部1对应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向车辆座椅方向沿伸且凸出。其中,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12为朝向乘员的面,背面13为朝向车头的面,顶面14为朝向挡风玻璃和车顶的面,底面15为接触仪表板的面,两侧面16朝向两侧车门。位于中央主体部1的两侧部2增加了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12接触宽度。而且两侧部2朝向座椅(乘员)方向沿伸凸出,使得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12和两侧部2之间形成接收部11。
本申请在所述两侧部2上设有拐点21,所述两侧部2自所述中央主体部1到所述拐点21处的部分作为两侧部2的支撑部22,自所述拐点21处至所述两侧部2的末端作为两侧部2的卡接部23,两所述卡接部23从所述拐点21开始至末端相互靠近。两侧部2的卡接部23相互靠近,使凸出的侧部2朝向座椅沿伸的同时,避免侧部2与侧面气帘干涉,正面安全气囊的展开不受侧面气帘的影响。其中,两所述拐点21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乘员头颈部尺寸,不大于正面12头部保护范围。
在车辆发生在小偏置或斜向碰撞时,假人或乘员头部先与所述卡接部23接触,拐点21处受到挤压,拐点21处的气体被挤压至支撑部22,拐点21处***,使卡接部23的支撑被弱化,变弱的卡接部23受到头部的作用力,可以向内侧发生偏移,从而实现两侧部2在小偏置碰撞前期更早接触乘员并引导乘员头部沿所述支撑部22向所述接收部11移动。同时,拐点21处的气体被挤压至支撑部22,使支撑部22变强,从而加强支撑部22与侧气帘抵接,使侧部2受到侧面气帘的稳定支撑。乘员头部与所述接收部11接触后,会将气体压回所述卡接部23,这时卡接部23因头部与接收部11内凹而收拢,贴住乘员的后头颈部,防止乘员面部与气囊正面12接触后,头部上抬使颈部拉伸过度造成伤害。
如图2和图3所示,正面安全气囊还包括中间拉带3,所述中间拉带3中部设有孔31,所述中间拉带3一端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12,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背面13,所述中间拉带3约束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12和背面13之间的距离,使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12向内侧凹陷。其中,中央主体部1的背面底端与气体发生器连接,中间拉带3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背面13的一端固定在气体发生器的安装位置,中间拉带3的长度小于正面12接缝到发生器安装位置的平面长度,这样设计气袋前端更容易被拉出范围较大的凹部,与乘员接触面积更大更稳定,以便约束乘员头颈部,改善乘员前倾及偏转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正面安全气囊还包括后部拉带4,所述中间拉带3的中部设有孔31,所述后部拉带4穿过所述中间拉带3的孔31,所述后部拉带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背面13与两侧面16的衔接位置,正面安全气囊展开后,乘员没有接触正面安全气囊时,由于后部拉带4的两端相对中间拉带3的孔31向中央主体部1的背面13弯折,此时后部拉带4受到中间拉带3的孔31位置的牵拉,后部拉带4的两端拉紧中央主体部1的两侧面16;乘员或假人撞击所述中央主体部1时,所述中间拉带3被压缩放松,中间拉带3的孔31会向正面安全气囊的背面13移动,从而放松对后部拉带4的牵拉,所述后部拉带4在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增加,后部拉带4放松对中央主体部4的背面端的侧面的牵拉,使所述中央主体部1膨胀,使中央主体部1的侧面16抵紧车辆的侧面气帘,提高正面安全气囊和侧面气帘相互支撑的稳定性。其中,后部拉带4的两端可以对称的缝制在中央主体部1的背面13端部。
如图4和图5所示,正面安全气囊还包括前部拉带5,所述前部拉带5穿过所述中间拉带3的孔31,所述前部拉带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12与两侧部2的衔接位置,前部拉带5和中间拉带3的配合实现控制两侧部2和中央主体部1的搭接和支撑。其中,前部拉带5的两端可以对称的缝制在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端部。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的前部拉带5和后部拉带4固定后呈十字形,在正面安全气囊展开初期,后部拉带4被中间拉带3在X向拉紧,正面安全气囊背面13的端部变窄,避让侧面气帘前端凸出腔室(在侧面气帘完全展开后),更好地顺应正面安全气囊和侧面气帘搭接处的展开次序,有效实现两气袋在展开后的相互嵌合、支撑及紧贴处无间隙。当乘员头部在小偏置或斜向碰撞中,与两侧部2接触时,正面安全气囊的两侧部2的卡接部23因拐点21受挤压,使侧部2向内弯折将乘员头部自然导入正面安全气囊的中间位置(接收部11),能够有效约束乘员前倾,避免乘员头部滑出气袋撞到车辆Α柱或车门上;正面安全气囊被进一步压缩后,中间拉带3松开,释放后部拉带4,正面安全气囊靠近背面端部的侧面与侧面气帘前端的凸出腔室贴合支撑,使正面安全气囊饱满支撑度高,同时缓冲运动又减小了乘员头颈部的扭转伤害。
中间拉带3、前部拉带5和后部拉带4的材质不限于尼龙织物,形状不限,一片式、一片分体式或者多片式;中间拉带3的开孔31位置根据中央主体部1的正面端和背面端的尺寸比例设定,一般设定在正面端和背面端的中间平面处,具体可根据与侧面气帘搭接位置的腔室厚度,通过改变开孔31的位置来实现后部拉带4收紧的长度,开孔尺寸和形状不限,可以是圆孔、腰型孔、凹槽、切缝等。
侧面气帘的保护范围延伸到A柱,在A柱与B柱之间设有1个或多个厚度一定的腔室,腔室轮廓、形状、大小不限。本申请的正面安全气囊配合侧面气帘搭接位置的轮廓设计,展开后相互嵌合。
本申请从车辆安全气囊的***层面综合考虑PAB和CAB的配合保护作用,首先PAB展开不受CAB影响,可以顺利展开到位,其次,PAB和CAB腔室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稳定的支撑,最后PAB会提前接触并且约束假人,使其朝正面安全气囊中间导向并移动。因此在车辆发生小偏置或斜向碰撞下,本申请形成的气囊***可以更好的保护乘员,能够有效约束乘员前倾,避免乘员头部滑出气袋撞到车辆Α柱或车门上,又或很好的包裹住乘员头颈部,降低颈部扭转伤害。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正面安全气囊包括中央主片6、左侧片7和右侧片8,翻折所述中央主片6作为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顶面14、底面15和背面13,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片8分别从翻折后的所述中央主片6的中部两侧边延伸至所述中央主片6的端边处相接,连接所述左侧片7、右侧片8和中央主片6的相接边缘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片8围成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两侧面16和正面12。中间拉带3的一端缝在左侧片7和右侧片8在气囊正面12的接缝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主片6顶面14端部的两个端角上设有凸出的且向端部中心弯折的弯折结构61,所述中央主片6的顶部端边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61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充分展开后,所述中间凹陷部限定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片8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12的顶部形成所述接收部11,所述正面安全气囊顶部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61分别限定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片8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12顶部形成凸出的且向内弯折的两侧部2。中央主片6前端轮廓形装不限,弯折结构61向内收缩角度及尺寸可根据实际使用工况调节,随着收缩角度及尺寸增加,卡接部23张开的角度变大,保护范围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主片6底面15端部的两个端角上设有凸出的且向端部中心弯折的弯折结构61,所述中央主片6的底面15和顶面14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61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充分展开后,所述中间凹陷部限定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面16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12形成接收部11,所述正面安全气囊顶面14和底面15的两对所述弯折结构61分别限定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片8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12形成凸出的且向内弯折的两侧部2。
如图6-图9所示,正面安全气囊还包括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外部的外部拉带9,所述外部拉带9可以设置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12的底部,所述外部拉带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拐点21的内侧上。所述外部拉带9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12的中部,所述外部拉带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拐点21的内侧上,所述外部拉带9的中部连接至所述左侧片7和右侧片8的接缝线上。在外部拉带9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地使卡接部23保持稳定的形状,更好地约束乘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正面安全气囊,包括中央主体部和两侧部,所述两侧部位于所述中央主体部对应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向车辆座椅方向沿伸且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和两侧部之间形成接收部,在所述两侧部上设有拐点,所述两侧部自所述中央主体部到所述拐点处的部分作为所述两侧部的支撑部,自所述拐点处至所述两侧部的末端作为所述两侧部的卡接部,两所述卡接部从所述拐点开始至末端相互靠近;
还包括中间拉带,所述中间拉带一端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背面,所述中间拉带约束所述中央主体部正面和背面之间的距离,使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向内侧凹陷;
还包括后部拉带,所述中间拉带的中部设有孔,所述后部拉带穿过所述中间拉带的孔,所述后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背面与两侧面的衔接位置;
乘员撞击所述中央主体部时,所述中间拉带被压缩放松,所述后部拉带在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增加,使所述中央主体部的侧面抵紧车辆的侧面气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部拉带,所述前部拉带穿过所述中间拉带的孔,所述前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主体部的正面与两侧部的衔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拐点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乘员头颈部尺寸,不大于正面头部保护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包括中央主片、左侧片和右侧片,翻折所述中央主片作为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顶面、底面和背面,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分别从翻折后的所述中央主片的中部两侧边延伸至所述中央主片的端边处相接,连接所述左侧片、右侧片和中央主片的相接边缘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围成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两侧面和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主片顶面端部的两个端角上设有凸出的且向端部中心弯折的弯折结构,所述中央主片的顶部端边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充分展开后,所述中间凹陷部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的顶部形成所述接收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顶部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分别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顶部形成凸出的且向内弯折的所述两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外部的外部拉带,所述外部拉带设置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的底部,所述外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拐点的内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外部的外部拉带,所述外部拉带设置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的中部,所述外部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拐点的内侧上,所述外部拉带的中部连接至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的接缝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主片底面端部的两个端角上设有凸出的且向端部中心弯折的弯折结构,所述中央主片的底面和顶面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之间形成中间凹陷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充分展开后,所述中间凹陷部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面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正面形成接收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顶面和底面的两对所述弯折结构分别限定所述左侧片和右侧片在所述正面安全气囊的正面形成凸出的且向内弯折的所述两侧部。
CN202210897539.6A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Active CN115027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7539.6A CN115027405B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7539.6A CN115027405B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405A CN115027405A (zh) 2022-09-09
CN115027405B true CN115027405B (zh) 2024-06-21

Family

ID=83131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7539.6A Active CN115027405B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740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206A (zh) * 2015-04-28 2018-0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8725372A (zh) * 2017-04-14 2018-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前部乘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及安全气囊折叠方法
JP2020152266A (ja) * 2019-03-20 2020-09-2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244A (ja) * 1997-06-19 1999-01-19 Kansei Corp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JP5491332B2 (ja) * 2010-09-14 2014-05-14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KR101647445B1 (ko) * 2014-11-27 2016-08-11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차량용 에어백
US10427638B2 (en) * 2016-06-08 2019-10-01 Autoliv Asp, Inc. Frontal airbag assemblies for reducing rotational velocity of a head of an occupant
US10391968B2 (en) * 2016-10-21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assembly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thers
JP6920542B2 (ja) * 2018-03-23 2021-08-18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977678B2 (ja) * 2018-07-05 2021-12-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548468B2 (en) * 2019-09-30 2023-01-10 Toyoda Gosei Co., Ltd.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CN112498285A (zh) * 2020-12-22 2021-03-16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前排乘员的安全气囊
CN113212359A (zh) * 2021-05-14 2021-08-06 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面防护功能的汽车副驾驶安全气囊结构
CN113183913B (zh) * 2021-05-28 2023-04-07 宁波均胜汽车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与侧面气帘耦合的车辆正面气囊及车辆气囊组
CN114228659B (zh) * 2021-12-29 2023-02-28 宁波均胜汽车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正面气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206A (zh) * 2015-04-28 2018-0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8725372A (zh) * 2017-04-14 2018-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前部乘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及安全气囊折叠方法
JP2020152266A (ja) * 2019-03-20 2020-09-2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405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6389B2 (en) Automobile side airbag guide plate
EP1192066B1 (en) Inflatable air bag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20190061675A1 (en) Side airbag device for a vehicle
US7766385B2 (en) Passenger seat airbag
US10081328B2 (en) Curtain airbag for a vehicle
US5890732A (en) Side-impact air bag system
US7044500B2 (en) Side impact or curtain air bag with position enhancing or locating mechanism
CN109249889A (zh) 正面安全气囊组件
US6695347B2 (en) Self-adjusting tether strap for inflatable curtain
US20140265270A1 (en) Fold over design for small overlap
US7273228B2 (en) Guide unit for guiding curtain airbag and curtain airbag device
US10919484B2 (en) Pedestrian 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CN111660990A (zh) 一种远端侧气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汽车
KR20220026394A (ko) 차량용 루프 에어백
EP1118511B1 (en) Air bag device
US9022423B2 (en) Airbag device
CN115027405B (zh) 一种正面安全气囊
JP2001018743A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CN112498285A (zh) 一种用于保护前排乘员的安全气囊
CN114228659B (zh) 一种正面气囊
JP454815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781381B1 (ko) 자동차의 전방 에어백 장치
CN217672545U (zh) 一种气袋、顶置安全气囊及汽车
JP2013133036A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にエアバッグを組み込んだ車輌
CN115991166A (zh) 一种车辆气囊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7

Address after: No. 28 Chuangxin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eixi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1299

Applicant after: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Anhu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 / F, building 005, no.1266, Juxian Road, Ningbo hi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03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