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7837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7837A
CN114977837A CN202111668868.5A CN202111668868A CN114977837A CN 114977837 A CN114977837 A CN 114977837A CN 202111668868 A CN202111668868 A CN 202111668868A CN 114977837 A CN114977837 A CN 114977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main circuit
circuit board
resi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88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泽航太朗
仲田敏幸
佐贺彩子
漆间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77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7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4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4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4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 H02M5/45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45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23Stackable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6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n insulating boards, e.g. wiring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05K7/1432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wherein the control and power circuits of a power converter are arranged within the sam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05K7/14329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power bus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主电路基板(5);端子台(4);以及树脂成形汇流条(10、210),其是以利用绝缘性树脂(13、213)使板状的第1汇流条(11)和板状的第2汇流条(12)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树脂成形汇流条(10、110)形成为具有沿着主电路基板(5)延伸的横向部分(10a)和从横向部分(10a)朝向端子台(4)侧向上方延伸的上下方向部分(10b)的字母L形状。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端子台和与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的电力转换装置,该端子台配置于电路基板的上方并与来自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配置于电路基板的上方且与来自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的端子台和与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的电力转换装置。这样的电力转换装置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17-77087号公报中。
在上述日本特开2017-7708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配置于电路基板的上方且与来自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的端子台和与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的电力转换装置。在该电力转换装置中,内置有电力转换用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组件连接(安装)于电路基板。
在此,虽然在上述日本特开2017-77087号公报中未明确记载,但在上述日本特开2017-77087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以往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存在利用多个汇流条将端子台和电路基板连接起来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上供多个汇流条引绕的空间狭小时,为了防止多个汇流条彼此的短路,使多个汇流条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开地配置。
然而,在使多个汇流条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开地配置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多个汇流条彼此的短路,需要使汇流条彼此在上下方向上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利用空气进行绝缘的情况下的绝缘距离)对应的量,在电路基板上存在上下方向上的装置尺寸增大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通过以在多个汇流条之间隔着作为其他构件的绝缘构件的方式安装汇流条、从而减小上下方向上的汇流条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但在这样的方法中,存在因元件个数的增加、组装的复杂化而使组装之际的作业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一种能够抑制组装之际的作业性的降低且抑制上下方向上的装置尺寸的增大的电力转换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组装之际的作业性的降低且抑制上下方向上的装置尺寸的增大的电力转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主电路基板,其搭载有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端子台,其配置于主电路基板的上方,并与来自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以及树脂成形汇流条,其是以利用绝缘性树脂使板状的第1汇流条和板状的第2汇流条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该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连接于端子台,并且电连接于主电路基板或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树脂成形汇流条形成为具有沿着主电路基板延伸的横向部分和从横向部分朝向端子台侧向上方延伸的上下方向部分的字母L形状。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如上述那样,树脂成形汇流条形成为具有沿着主电路基板延伸的横向部分和从横向部分朝向端子台侧向上方延伸的上下方向部分的字母L形状。并且,树脂成形汇流条是以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被绝缘性树脂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由此,绝缘性树脂将第1汇流条与第2汇流条之间绝缘,因此,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与利用空气进行绝缘(空气绝缘)情况相比,在沿着主电路基板延伸的横向部分中,也能够使第1汇流条与第2汇流条之间的距离更小。其结果,能够抑制电力转换装置的主电路基板上的上下方向的大小增大。另外,通过使由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绝缘性树脂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单个构件构成的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横向部分沿着主电路基板延伸,能够将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这两者容易地电连接于主电路基板或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并且,通过使由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绝缘性树脂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单个构件构成的树脂成形汇流条的上下方向部分从横向部分朝向端子台侧向上方延伸,能够将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这两者容易地电连接于在主电路基板的上方配置的端子台。由此,利用形成为具有横向部分和上下方向部分的字母L形状的作为单个构件的树脂成形汇流条,能够将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这两者容易地电连接于主电路基板或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和在主电路基板的上方配置的端子台。其结果,与以将作为其他构件的绝缘构件夹在中间的方式安装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元件个数的增加、组装的复杂化。其结果,能够抑制组装之际的作业性的降低并抑制上下方向上的装置尺寸的增大。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树脂成形汇流条构成为,在第1汇流条与第2汇流条之间隔着绝缘性树脂,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以彼此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1分开距离的状态层叠。若如此构成,则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由于绝缘性树脂被夹在第1汇流条与第2汇流条之间,因此,也能够使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可靠地绝缘。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与第2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小于空气绝缘距离,因此能够抑制电力转换装置的主电路基板上的上下方向的大小增大。
在上述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以彼此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1分开距离的状态层叠的结构中,优选的是,端子台包含直流用端子台,第1汇流条具有正极连接部,该正极连接部从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直流用端子台的正极端子,第2汇流条具有负极连接部,该负极连接部从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直流用端子台的负极端子,在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中,构成为电流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若如此构成,则彼此相反方向的电流在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中流动,从而能够使由在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中分别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其结果,能够降低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的电感。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该电力转换装置还具备电源基板,该电源基板配置于主电路基板的上方并搭载有用于生成控制用电源的电子元件,树脂成形汇流条以利用绝缘性树脂覆盖第1汇流条的外侧表面和第2汇流条的外侧表面的方式形成,第1汇流条以在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横向部分中相对于电源基板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2分开距离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与电源基板之间,第2汇流条以在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横向部分中相对于主电路基板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3分开距离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与电源基板之间。若如此构成,则第1汇流条以在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横向部分中相对于电源基板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2分开距离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与电源基板之间,从而能够减小第1汇流条与电源基板之间的距离。另外,第2汇流条以在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横向部分中相对于主电路基板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3分开距离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与电源基板之间,从而能够减小第2汇流条与主电路基板之间的距离。其结果,能够减小以隔着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的方式配置的主电路基板与电源基板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主电路基板上的上下方向上的大小增大。
在具备上述电源基板的结构中,优选的是,第1汇流条具有: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其从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主电路基板;以及电源基板连接部,其从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电源基板。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利用从绝缘性树脂暴露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使外侧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第1汇流条容易地连接于主电路基板。另外,能够利用从绝缘性树脂暴露的电源基板连接部使外侧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第1汇流条容易地连接于电源基板。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汇流条构成为,具有向主电路基板侧弯折的台阶形状,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从主电路基板的上方连接于主电路基板,第1汇流条的电源基板连接部构成为,具有向电源基板侧弯折的台阶形状,并从电源基板的下方连接于电源基板。若如此构成,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横向部分相对于主电路基板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向主电路基板侧弯折的第1汇流条的台阶形状使第1汇流条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接近主电路基板侧(使高度位置接近)。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容易地连接于主电路基板。另外,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被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横向部分相对于电源基板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向电源基板侧弯折的电源基板连接部的台阶形状使电源基板连接部接近电源基板侧(使高度位置接近)。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的电源基板连接部容易地连接于电源基板。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第2汇流条具有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该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从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主电路基板,第1汇流条在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横向部分中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从上方观察时,第1汇流条以不与第2汇流条的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重叠的方式迂回地形成。若如此构成,则在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横向部分中,即使在第1汇流条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靠上方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2汇流条的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自上方容易地螺纹固定(紧固固定)于主电路基板。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树脂成形汇流条的上下方向部分构成为,随着从横向部分侧朝向上方去,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重叠的方向上的厚度变小。若如此构成,则在制造树脂成形汇流条时,能够将树脂成形后的树脂成形汇流条从成形用的模具中容易地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树脂成形汇流条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到的树脂成形汇流条的配置的图。
图5是沿着图4的200―200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树脂成形汇流条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电力转换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是具备包含开关元件1a的逆变电路部1、包含二极管元件2a的整流电路部2和包含平滑电容器3a的平滑电路部3的逆变器。
另外,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与来自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的端子台4。端子台4包含直流用端子台41。另外,端子台4包含输出端子台42和输入端子台43。
另外,如图2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搭载(安装)有半导体组件50的主电路基板5。此外,半导体组件50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的一个例子。在半导体组件50内,收纳有电力转换用半导体元件(开关元件1a和二极管元件2a)。另外,在主电路基板设有未图示的电容器、继电器。
另外,如图2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电源基板6,该电源基板6配置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Z1方向侧)并搭载(安装)有用于生成控制用电源的电子元件(元件61)。即,利用电源基板6和搭载(安装)于电源基板6的电子元件,生成电力转换电路(逆变电路部1)的控制用的电源。另外,电源基板6也可以搭载(安装)有用于构成未图示的检测电路的电子元件。
主电路基板5和电源基板6是利用导体形成有布线图案且搭载(安装)有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基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主电路基板5和电源基板6以沿着X方向和Y方向(XY面)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上下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Z方向和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另外,在图2中,用实线仅图示电源基板6的Y2方向侧的局部,但实际上,如虚线所示,电源基板6以延伸到主电路基板5的Y1方向侧的端部附近的方式形成。电源基板6以覆盖主电路基板5和后述的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的方式形成。
如图2所示,在主电路基板5的背面侧(Z2方向侧),安装(安装)有半导体组件50。另外,为了与主电路基板5的布线图案或半导体组件50电连接,主电路基板5包含设于主电路基板5的表面侧(Z1方向侧)的多个连接端子51。
另外,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与输出端子台42(参照图1)连接的输出用汇流条21和与输入端子台43(参照图1)连接的输入用汇流条31。另外,输出用汇流条21和输入用汇流条31分别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端子51。
另外,如图2所示,端子台4配置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Z1方向侧)。另外,直流用端子台41和输出端子台42一体地形成。端子台4(直流用端子台41、输出端子台42和输入端子台43)由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形成并设有用于与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的端子。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树脂成形汇流条10,该树脂成形汇流条10是以利用绝缘性树脂13(参照图3)使板状的第1汇流条11和板状的第2汇流条12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
如图2和图3所示,树脂成形汇流条10形成为具有沿着主电路基板5延伸的横向部分10a和从横向部分10a朝向端子台4侧向上方(Z1方向侧)延伸的上下方向部分10b的大致字母L形状。另外,横向部分10a以从上下方向部分10b向X2方向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2所示,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连接于端子台4。另外,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电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半导体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经由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端子51(参照图2)与半导体组件50电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树脂成形汇流条10以利用绝缘性树脂13覆盖第1汇流条11的外侧表面和第2汇流条12的外侧表面的方式形成。绝缘性树脂13例如为PBT树脂。另外,如后述那样,树脂成形汇流条10在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也设有绝缘性树脂13。
第1汇流条11是在整流电路部2(二极管元件2a)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正极端子41a(参照图1)之间的电流路径P(参照图1)上设置的汇流条。第1汇流条11是导电性的板状构件。例如,第1汇流条11是铜条。
如图3所示,第1汇流条11具有正极连接部11a,该正极连接部11a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正极端子41a(参照图1)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第1汇流条11具有连接部11b,该连接部11b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与主电路基板5连接。此外,连接部11b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如图3所示,第1汇流条11具有连接部11c,该连接部11c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与电源基板6连接。此外,连接部11c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电源基板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第2汇流条12是在将逆变电路部1(开关元件1a)和平滑电路部3(平滑电容器3a)连接于直流用端子台41的负极端子41b(参照图1)的电流路径N(参照图1)上设置的汇流条。第2汇流条12是导电性的板状构件。例如,第2汇流条12是铜条。
如图3所示,第2汇流条12具有负极连接部12a,该负极连接部12a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负极端子41b(参照图1)连接。第2汇流条12的负极连接部12a配置于比第1汇流条11的正极连接部11a靠Y1方向侧的位置。
另外,如图3所示,第2汇流条12具有连接部12b,该连接部12b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与主电路基板5连接。此外,连接部12b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如图4所示,第1汇流条11的正极连接部11a利用螺纹件71紧固固定于端子台4(正极端子41a)。另外,如图4所示,第2汇流条12的负极连接部12a利用螺纹件72紧固固定于端子台4(负极端子41b)。
另外,如图4所示,从上方(Z1方向侧)观察时,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b相对于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配置于与配置有平滑电容器3a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X2方向侧)。
另外,如图4所示,从上方(Z1方向侧)观察时,第1汇流条11以不与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重叠的方式迂回地形成。
如图4所示,树脂成形汇流条10以在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的附近分支的方式形成。第1汇流条11形成为,在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的X1方向侧以外侧表面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状态向Y2方向侧弯折。另外,第1汇流条11形成为,以不与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重叠的方式迂回,并向X2方向侧延伸。
另外,如图4所示,外侧表面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状态下的第1汇流条11具有从上方(Z1方向侧)观察时向Y2方向侧凸出的U字形状。并且,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在从上方(Z1方向侧)观察时配置于第1汇流条11迂回的大致U字形状的部分(部分U)的内侧。另外,连接部11c形成为,从第1汇流条11迂回的大致U字形状的部分(部分U)的外侧(Y2方向侧)向Y2方向侧延伸。
另外,如图5所示,第1汇流条11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中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12靠上方(Z1方向侧)的位置。另外,如图5所示,第2汇流条12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上下方向部分10b中配置于比第1汇流条11靠端子台4侧(X1方向侧)的位置。
如图5所示,树脂成形汇流条10以在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隔着绝缘性树脂13的方式构成。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和上下方向部分10b中,在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隔着绝缘性树脂13。并且,树脂成形汇流条10构成为,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以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1(参照图5)的状态层叠。此外,分开距离D1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第1分开距离”的一个例子。
如所述那样,第1汇流条11利用正极连接部11a连接于直流用端子台41的正极端子41a(参照图1)。另外,第2汇流条12利用负极连接部12a连接于直流用端子台41的负极端子41b(参照图1)。于是,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构成为电流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另外,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上下方向部分10b和横向部分10a中,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层叠。由此,在上下方向部分10b和横向部分10a的、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所层叠的部分,彼此相反方向的电流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流动,从而能够使由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分别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其结果,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中,在上下方向部分10b和横向部分10a的、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所层叠的部分,能够降低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的电感。
另外,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彼此分开分开距离D1(参照图5),但分开距离D1(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的绝缘性树脂13的厚度)也可以根据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绝缘性树脂13的电特性而适当变更。即,分开距离D1(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的绝缘性树脂13的厚度)既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与第1汇流条11的厚度t1和第2汇流条12的厚度t2为相同程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第1汇流条11的厚度t1和第2汇流条12的厚度t2。
另外,第1汇流条11以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中相对于电源基板6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2(参照图5)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此外,分开距离D2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第2分开距离”的一个例子。
并且,第1汇流条11构成为,具有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参照图5),连接部11b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Z1方向侧)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b利用螺纹件81(参照图4)从Z1方向侧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端子51,并经由连接端子51电连接于半导体组件50。此外,第1汇流条11与半导体组件50的正极侧电连接。
另外,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c构成为,具有向电源基板6侧(Z1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参照图3和图5),并从电源基板6的下方(Z2方向侧)连接于电源基板6。连接部11c从Z2方向侧连接于电源基板6的导体图案,并利用螺纹件91紧固固定。
另外,第2汇流条12以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中相对于主电路基板5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3(参照图5)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此外,分开距离D3是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第3分开距离”的一个例子。
另外,第2汇流条12构成为,具有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参照图5),连接部12b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Z1方向侧)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如图5所示,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利用螺纹件82从Z1方向侧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端子51,并经由连接端子51电连接于半导体组件50。此外,第2汇流条12与半导体组件50的负极侧电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上下方向部分10b构成为,随着从横向部分10a侧(Z2方向侧)朝向上方(Z1方向侧)去,X方向(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重叠的方向)上的厚度变小(成为锥状)。即,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上下方向部分10b的上方侧(Z1方向侧)的厚度t4小于上下方向部分10b的下方侧(Z2方向侧)的厚度t3。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那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成形汇流条10形成为具有沿着主电路基板5延伸的横向部分10a和从横向部分10a朝向端子台4侧向上方(Z1方向侧)延伸的上下方向部分10b的字母L形状。并且,树脂成形汇流条10是以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被绝缘性树脂13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由此,绝缘性树脂13将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绝缘,因此,即使在将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与利用空气进行绝缘(空气绝缘)情况相比,在沿着主电路基板5延伸的横向部分10a中,也能够使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的距离更小。其结果,能够抑制电力转换装置100的主电路基板5上的上下方向的大小增大。另外,通过使由第1汇流条11、第2汇流条12和绝缘性树脂13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单个构件构成的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沿着主电路基板5延伸,能够将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这两者容易地电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半导体组件50)。并且,通过使由第1汇流条11、第2汇流条12和绝缘性树脂13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单个构件构成的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上下方向部分10b从横向部分10a朝向端子台4侧向上方(Z1方向侧)延伸,能够将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这两者容易地电连接于在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配置的端子台4。由此,利用形成为具有横向部分10a和上下方向部分10b的字母L形状的作为单个构件的树脂成形汇流条10,能够将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这两者容易地电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半导体组件50)和在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配置的端子台4。其结果,与以将作为其他构件的绝缘构件夹在中间的方式安装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元件个数的增加、组装的复杂化。其结果,能够抑制组装之际的作业性的降低并抑制上下方向上的装置尺寸的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树脂成形汇流条10构成为,在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隔着绝缘性树脂13,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以彼此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1的状态层叠。由此,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由于在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夹有绝缘性树脂13,因此也能够使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可靠地绝缘。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11与第2汇流条12之间的距离小于空气绝缘距离,因此能够抑制电力转换装置100的主电路基板5上的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大小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第1汇流条11具有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且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正极端子41a连接的正极连接部11a。并且,第2汇流条12具有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且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负极端子41b连接的负极连接部12a。另外,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构成为电流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由此,彼此相反方向的电流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流动,从而能够使由在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中分别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其结果,能够降低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的电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树脂成形汇流条10以利用绝缘性树脂13覆盖第1汇流条11的外侧表面和第2汇流条12的外侧表面的方式形成。并且,第1汇流条11以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中相对于电源基板6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2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另外,第2汇流条12以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中相对于主电路基板5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3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由此,第1汇流条11以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中相对于电源基板6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2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从而能够减小第1汇流条11与电源基板6之间的距离。另外,第2汇流条12以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中相对于主电路基板5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分开距离D3的状态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从而能够减小第2汇流条12与主电路基板5之间的距离。其结果,能够减小以隔着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的方式配置的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的距离D4(参照图5),因此能够抑制主电路基板5上的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大小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第1汇流条11具有:连接部11b,其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以及连接部11c,其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并且连接于电源基板6。由此,能够利用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的连接部11b使外侧表面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第1汇流条11容易地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另外,能够利用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的连接部11c使外侧表面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第1汇流条11容易地连接于电源基板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第1汇流条11构成为,具有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连接部11b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并且,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c构成为,具有向电源基板6侧(Z1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并从电源基板6的下方连接于电源基板6。由此,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11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相对于主电路基板5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向主电路基板5侧弯折的第1汇流条11的台阶形状使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b接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使高度位置接近)。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b容易地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另外,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11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相对于电源基板6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向电源基板6侧弯折的连接部11c的台阶形状使连接部11c接近电源基板6侧(Z1方向侧)(使高度位置接近)。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c容易地连接于电源基板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第2汇流条12具有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且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部12b。并且,第1汇流条11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中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12靠上方(Z1方向侧)的位置,从上方观察时,第1汇流条11以不与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重叠的方式迂回地形成。由此,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中,即使在第1汇流条11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12靠上方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2汇流条12的连接部12b自上方容易地螺纹固定(紧固固定)于主电路基板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上下方向部分10b构成为,随着从横向部分10a侧朝向上方(Z1方向侧)去,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重叠的方向(X方向)上的厚度变小。由此,在制造树脂成形汇流条10时,能够将树脂成形后的树脂成形汇流条10从成形用的模具中容易地取出。
[变形例]
应认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连接于端子台4且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端子51,并经由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端子51电连接于半导体组件50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连接于端子台,且在不经由主电路基板(主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的情况下连接于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的端子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树脂成形汇流条10是以利用绝缘性树脂13使第1汇流条11和第2汇流条12(两个汇流条)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树脂成形汇流条也可以是对3个以上的汇流条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树脂成形汇流条10,示出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正极端子41a连接的第1汇流条11和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负极端子41b连接的第2汇流条12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对于树脂成形汇流条,既可以是,使与直流用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与输入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以及与输出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中的任意多个汇流条一体地成形,也可以是,将这些汇流条组合并一体地进行成形。即,第1汇流条也可以是与直流用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与输入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以及与输出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中的任意的汇流条。并且,第2汇流条也可以是与直流用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与输入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以及与输出端子台连接的汇流条中的任意的汇流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配置在主电路基板5与电源基板6之间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电源基板以不覆盖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横向部分的上方的方式在沿着主电路基板的方向(X方向或Y方向)上错开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具有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且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连接部11b(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和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且连接于电源基板6的连接部11c(电源基板连接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相对于树脂成形的第1汇流条独立地设置与直流用端子台的正极端子连接且与电源基板连接的汇流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构成为具有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且连接部11b(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使设于主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以向第1汇流条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第1汇流条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未向主电路基板侧弯折,而是利用设于主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来连接第1汇流条的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11c(电源基板连接部)构成为具有向电源基板6侧(Z1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且从电源基板6的下方连接于电源基板6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使设于电源基板的连接端子以向第1汇流条的电源基板连接部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第1汇流条的电源基板连接部未向电源基板侧弯折,而是利用设于电源基板的连接端子来连接第1汇流条的电源基板连接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中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12靠上方(Z1方向侧)的位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第1汇流条在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横向部分中配置于比第2汇流条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正极端子41a连接的第1汇流条11在树脂成形汇流条10的横向部分10a中配置于比与直流用端子台41的负极端子41b连接的第2汇流条12靠上方(Z1方向侧)的位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与直流用端子台的正极端子连接的汇流条在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横向部分中配置于与直流用端子台的负极端子连接的汇流条的下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至连接端子51附近(参照图5)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树脂成形汇流条在能够在第1汇流条与电源基板之间确保(能够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距离的部分中,使第1汇流条从绝缘性树脂暴露。即,树脂成形汇流条也可以构成为,仅在无法在第1汇流条与电源基板之间确保(无法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距离的部分中,利用绝缘性树脂覆盖第1汇流条。另外,也可以是,树脂成形汇流条在能够在第2汇流条与主电路基板之间确保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距离的部分中,使第2汇流条从绝缘性树脂暴露。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汇流条11构成为,在被绝缘性树脂13覆盖的部分中具有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且从绝缘性树脂13暴露的连接部11b(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从主电路基板5的上方(Z1方向侧)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的例子(参照图5),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第1汇流条的向主电路基板侧弯折的台阶形状的部分从绝缘性树脂暴露。例如,如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树脂成形汇流条210那样,也可以是,从绝缘性树脂213暴露的连接部211b(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具有向主电路基板5(参照图5)侧(Z2方向侧)弯折的台阶形状。由此,即使在使第1汇流条11被绝缘性树脂213覆盖的横向部分10a相对于主电路基板5(参照图5)分开与空气绝缘距离对应的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弯折的连接部211b的台阶形状使连接部211b接近主电路基板5侧(Z2方向侧)(使高度位置接近)。其结果,能够使第1汇流条11的连接部211b容易地连接于主电路基板5。

Claims (8)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
主电路基板,其搭载有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
端子台,其配置于所述主电路基板的上方,并与来自装置外部的布线连接;以及
树脂成形汇流条,其是以利用绝缘性树脂使板状的第1汇流条和板状的第2汇流条绝缘的方式一体地进行树脂成形而成的,该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连接于所述端子台,并且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基板或所述电力转换用半导体组件,
所述树脂成形汇流条形成为具有沿着所述主电路基板延伸的横向部分和从所述横向部分朝向所述端子台侧向上方延伸的上下方向部分的字母L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成形汇流条构成为,在所述第1汇流条与所述第2汇流条之间隔着所述绝缘性树脂,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以彼此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1分开距离的状态层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端子台包含直流用端子台,
所述第1汇流条具有正极连接部,该正极连接部从所述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所述直流用端子台的正极端子,
所述第2汇流条具有负极连接部,该负极连接部从所述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所述直流用端子台的负极端子,
在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中,构成为电流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该电力转换装置还具备电源基板,该电源基板配置于所述主电路基板的上方并搭载有用于生成控制用电源的电子元件,
所述树脂成形汇流条以利用所述绝缘性树脂覆盖所述第1汇流条的外侧表面和所述第2汇流条的外侧表面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1汇流条以在被所述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所述横向部分中相对于所述电源基板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2分开距离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主电路基板与所述电源基板之间,
所述第2汇流条以在被所述绝缘性树脂覆盖的所述横向部分中相对于所述主电路基板分开比空气绝缘距离小的第3分开距离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主电路基板与所述电源基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汇流条具有:
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其从所述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所述主电路基板;以及
电源基板连接部,其从所述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所述电源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1汇流条构成为,具有向所述主电路基板侧弯折的台阶形状,所述第1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从所述主电路基板的上方连接于所述主电路基板,
所述第1汇流条的所述电源基板连接部构成为,具有向所述电源基板侧弯折的台阶形状,并从所述电源基板的下方连接于所述电源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2汇流条具有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该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从所述绝缘性树脂暴露且连接于所述主电路基板,
所述第1汇流条在所述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所述横向部分中配置于比所述第2汇流条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第1汇流条以不与所述第2汇流条的所述第2主电路基板连接部重叠的方式迂回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成形汇流条的所述上下方向部分构成为,随着从所述横向部分侧朝向上方去,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重叠的方向上的厚度变小。
CN202111668868.5A 2021-02-25 2021-12-31 电力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49778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9147 2021-02-25
JP2021029147A JP2022130143A (ja) 2021-02-25 2021-02-25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7837A true CN114977837A (zh) 2022-08-30

Family

ID=7968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8868.5A Pending CN114977837A (zh) 2021-02-25 2021-12-31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50787A1 (zh)
JP (1) JP2022130143A (zh)
CN (1) CN11497783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120690U1 (de) * 2001-12-20 2003-02-13 Weidmueller Interface Reihenklemme mit Leiterplatte
JP5419342B2 (ja) * 2007-12-11 2014-02-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8686288B2 (en) * 2011-05-31 2014-04-01 Tesla Motors, Inc. Power electronics interconnection for electric motor drives
US10485092B2 (en) * 2015-02-18 2019-11-19 Interplex Industries, Inc. Multilayer bus board
CN107343387B (zh) * 2015-02-19 2019-07-09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JP2017077087A (ja) 2015-10-14 2017-04-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気機器
DE102015118443A1 (de) * 2015-10-28 2017-05-04 Eugen Forschner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elektrischen Bauteilen mit einer Stromversorgung
JP2017172509A (ja) * 2016-03-24 2017-09-28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30143A (ja) 2022-09-06
EP4050787A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9504B2 (ja) 電子機器
EP2552006B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2015037383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262238B (zh) 电路装置
US10263405B2 (en) Circuit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11388844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JP4731418B2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4662033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US11165178B2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interconnecting electrical components of a module
CN114977837A (zh) 电力转换装置
WO2019171804A1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7281138A (ja) 配線基板
JP6028222B2 (ja) 電気機器
JP6961784B1 (ja) パワー半導体装置
JP6277434B2 (ja) 電気機器
JP5227259B2 (ja) 車載用半導体装置
JP2002095136A (ja) 電気接続箱
JP7308139B2 (ja) 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JP5255592B2 (ja) 基板
JP7046146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073621B2 (ja)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EP4312267A2 (en) Switching element
US20240188246A1 (en) Capacitor board unit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20240098926A1 (en) Switching module,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2023009967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