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6007A - 开闭器 - Google Patents

开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6007A
CN114946007A CN202080092769.4A CN202080092769A CN114946007A CN 114946007 A CN114946007 A CN 114946007A CN 202080092769 A CN202080092769 A CN 202080092769A CN 114946007 A CN114946007 A CN 114946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pair
fixed contac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7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田克辉
渡边真也
稻口隆
五十岚胜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46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60Contact arrangements moving contac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arc formation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0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wherein arc-extinguishing gas is evolved from stationar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42Venting arrangements for arc chu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在开闭器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第2固定接触件(5),其与第1固定接触件(3)分离而配置,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能够与第1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能够与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2可动触点(8)设置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第1磁铁对(11),它们由将在可动接触件(9)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一对磁体(10)构成,以第1可动触点和第2可动触点(8)的中间点侧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第1固定触点及第1可动触点而配置;以及第2磁铁对(12),它们由将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一对磁体(10)构成,以中间点侧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第2固定触点(6)及第2可动触点(8)而配置。

Description

开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触点附近形成磁场的开闭器。
背景技术
公开了下述内容,即,在使固定接触件所具有的固定触点和可动接触件所具有的可动触点分离/接触的开闭器中,有时在使这些触点分离的断开时会产生电弧。在产生该电弧的触点附近,具有产生磁场的永磁铁,通过洛伦兹力使电弧驱动而将电弧拉伸,使开闭器的消弧性能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0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提高触点附近的磁通密度而增大将电弧拉伸的驱动力的情况下,需要使永磁铁接近触点,存在无法确保消弧空间这一课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增大作用于电弧的驱动力,并且能够在电弧拉伸的方向确保消弧空间,能够使消弧性能提高的开闭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开闭器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第2固定接触件,其与第1固定接触件分离而配置,具有第2固定触点;可动接触件,其能够与第1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能够与第2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2可动触点设置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第1磁铁对,其由将在可动接触件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一对磁体构成,以第1可动触点和第2可动触点的中间点侧与可动接触件接近,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第1固定触点及第1可动触点而配置;以及第2磁铁对,其由将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一对磁体构成,以中间点侧与可动接触件接近,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第2固定触点及第2可动触点而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增大作用于电弧的驱动力,并且能够在电弧拉伸的方向确保消弧空间,能够使消弧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产生的磁场的示意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磁场的示意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磁场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俯视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产生的磁场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俯视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产生的磁场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斜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斜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斜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没有设置绝缘板的情况下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没有设置绝缘板的情况下的开闭器中的电弧放电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4是对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效果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消弧室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外观的俯视图。本发明的开闭器1例如是电磁接触器,进行与开闭器1连接的电路的开闭。开闭器1具有由消弧壳体包围的消弧室2。另外,开闭器1的消弧室2被分为第1相和第2相,彼此具有相同的结构。
图2及图3分别是表示开闭器1的1个消弧室2内的斜视图及侧视图。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闭器1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远离第1固定接触件3而配置,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在长度方向(图2中的y轴方向)的端部具有能够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在可动接触件9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x轴方向)相对,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而配置,分别由磁体10的对构成。
第1固定接触件3例如为大致长方体状,在主面上(图3中的z轴正方向的面)具有第1固定触点4。另外,第2固定接触件5与第1固定接触件3同样地,例如为大致长方体状,在主面上具有第2固定触点6。第1固定接触件3和第2固定接触件5的各固定接触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分离而配置,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彼此成为相反方向。在这里,在图3的例子中各固定接触件在y轴方向分离而配置,以使得电绝缘,第1固定接触件3比第2固定接触件5配置于靠y轴正方向侧。
第1固定接触件3和第2固定接触件5如果通过可动接触件9的动作而经由可动接触件9电连接,则电流流动,与分别连接于各固定接触件的其他设备连接而形成电路。例如第1固定接触件3与电源连接,第2固定接触件5与电动机等负载连接。
可动接触件9例如在上表面观察时(向图3中的z轴负方向的俯视视点)为大致长方形,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和各自能够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的各可动触点分别设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在这里,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相对而配置,同样地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相对而配置。即,第1可动触点7设置于配置有第1固定触点4的一侧,第2可动触点8设置于配置有与设置有第1可动触点7的一侧相反侧的第2固定触点6的一侧。
另外,可动接触件9例如与使用电磁铁等的驱动装置(未图示)连接,能够在铅垂方向(图3中的z轴方向)移动,通过由可动接触件9向铅垂方向的移动而发生的接触或分离动作,使各可动触点和各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各接触件及各触点具有导电性,例如各接触件为铜或铜的合金,各触点由银或以银为母材的合金构成。
如果从上述的各可动触点和各固定触点彼此接触而电流流动的状态使触点分离,则在触点间与电路条件相应地产生高温的电弧。电弧具有导电性,电流流动,因此为了将电路切断而需要对电弧进行消弧。通过将电弧立即消弧,从而将电路电流完全地切断,能够防止在与开闭器1连接的负载中流动电流。
接下来,使用图4对开闭器1所具有的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进行说明。第1磁铁对11通过将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在可动接触件9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磁体10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构成第1磁铁对11的磁体10例如为板状的永磁铁,与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相比配置于第1可动触点7的一侧。在图4的例子中,磁体10由1个永磁铁构成。永磁铁也可以分割而设为多个。另外,可动接触件9的中间点处于将第1可动触点7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等分的位置。
第1磁铁对11的各磁体10以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侧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相对的面间的距离变小的方式,即,以第2可动触点8侧比第1可动触点7侧(图4中的y轴负方向)更接近可动接触件9而朝向可动接触件9的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第1固定触点4及第1可动触点7而配置。
如果以上述方式配置第1磁铁对11,则从第1可动触点7向斜外方形成消弧空间,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产生的电弧被拉伸至该消弧空间。以下,将从第1可动触点7处于x轴正方向及y轴正方向的外方的消弧空间称为第1消弧空间13,将从第1可动触点7处于x轴负方向及y轴正方向的外方的消弧空间称为第2消弧空间14。
另外,第2磁铁对12与第1磁铁对11同样地,通过将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在可动接触件9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磁体10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构成第2磁铁对12的磁体10比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配置于更靠第2可动触点8侧。
第2磁铁对12的各磁体10以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点侧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相对的面间的距离变小的方式,即,以第1可动触点7侧比第2可动触点8侧(图4中的y轴正方向)更接近可动接触件9而朝向可动接触件9的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第2固定触点6及第2可动触点8而配置。
如果以上述方式配置第2磁铁对12,则从第2可动触点8向斜外方形成消弧空间,在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产生的电弧被拉伸至该消弧空间。以下,将从第2可动触点8处于x轴负方向及y轴负方向的外方的消弧空间称为第3消弧空间15,将从第2可动触点8处于x轴正方向及y轴负方向的外方的消弧空间称为第4消弧空间16。第1磁铁对11和第2磁铁对12优选大致对称地配置。
在这里,分别构成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各磁铁对的磁体10只要小于或等于消弧室2内所容纳的高度即可,优选是各固定触点和各可动触点所形成的触点间隙以上的高度。如果磁体10的高度为触点间隙程度,则能够使由磁体10生成的磁通高效地经过产生电弧的触点间隙。另外,各磁铁对的磁体10优选分别为相同的形状,以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为轴而线对称地配置。如果这样,则能够抑制在触点附近的磁场发生不均匀,能够防止在由电流的朝向引起的电弧的拉伸方向产生差异。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分别倾斜地配置,从而与将磁体10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磁体10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能够强化触点附近的磁场。并且,在各可动触点的斜外方确保电弧被拉伸的消弧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开闭器1的消弧性能。另外,通过如上所述配置,从而各磁铁对的磁体10相对于各消弧空间打开,能够抑制绕入磁体10的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外方侧的可能妨碍电弧的拉伸的磁体10的磁场对电弧造成影响。而且,磁体10相对的面的磁极相同,成为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的中心而线对称的磁场分布,因此与流过可动接触件9的电流的朝向无关而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接下来,使用图5,以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各个磁体10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而配置,各磁铁对都是相对的面为N极的情况为例,对作用于电弧的驱动力进行说明。
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产生通电方向成为z轴正方向的电弧的情况下,由于第1磁铁对11在触点附近形成的磁场(图5中虚线)所具有的y轴成分,电弧在x轴负方向被拉伸。并且,该电弧由于第1磁铁对11的图5中左侧(x轴负方向侧)的磁体10在触点附近形成的磁场所具有的x轴成分而在y轴正方向被拉伸。而且,其结果,电弧在朝向第2消弧空间14的方向被拉伸(图5中粗线箭头)。
关于由第2磁铁对12引起的电弧的拉伸,在第1磁铁对11的情况下也相同。在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产生通电方向成为z轴负方向的电弧的情况下,由于第2磁铁对12在触点附近形成的磁场(图5中虚线)所具有的y轴成分,电弧在x轴负方向被拉伸。并且,该电弧由于第2磁铁对12的图5中左侧(x轴正方向侧)的磁体10在触点附近形成的磁场所具有的x轴成分在y轴负方向被拉伸。而且,其结果,电弧在朝向第3消弧空间15的方向被拉伸(图5中粗线箭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过可动接触件9的电流的朝向成为反方向的情况下,即,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产生通电方向成为z轴负方向的电弧、在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产生通电方向成为z轴正方向的电弧的情况下,由于相同的磁场所产生的作用,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产生的电弧被拉伸至第1消弧空间13,在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产生的电弧被拉伸至第4消弧空间16。
另外,如图6、图7所示,如果以朝向可动接触件9的中间点而相对的面间的距离变小的方式配置磁体10,则与平行地配置磁体10的情况相比,磁通在触点附近集中。如上所述,与各磁铁对平行的情况相比较,y轴成分变大,因此能够增大作用于电弧的向x轴方向的驱动力。并且,将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以分别朝向y轴正方向及负方向而相对的面间的距离扩展的方式,即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抑制将各磁铁对的外方侧的端部的电弧卷入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由将外方侧的端部的磁体10绕入的磁场而妨碍电弧的拉伸。
在这里,各磁铁对和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的轴所成的角度,即在上表面观察时构成各磁铁对的磁体10和y轴所形成的角度只要大于0°而小于90°即可。从消弧室2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的角度大于或等于5°而小于或等于45°,并且为了实现有效的电弧的拉伸,优选是使磁场在触点附近集中的大于或等于15°而小于或等于30°。第1磁铁对11和第2磁铁对12的角度优选相同,但并不限于起到效果的范围内,第1磁铁对11和第2磁铁对12的角度也可以不同。
如上所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固定触点6;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通过将分别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磁体10而隔着可动接触件9,将第1磁铁对11的各磁体10以朝向可动接触件9的中间点而接近的方式配置,将比第1磁铁对11设置于靠第2可动触点8侧的第2磁铁对12的各磁体10以朝向可动接触件9的中间点而接近的方式配置,由此在触点附近使磁场集中而增大作用于电弧的驱动力,并且能够确保消弧空间13~16,因此能够提高消弧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相对的面的磁极为N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相对的面只要为同极即可,也可以是S极。并且,第1磁铁对11的相对的面的磁极和第2磁铁对12的相对的面的磁极在磁铁对间也可以不同。例如在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相对的面的磁极为S极的情况下,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产生的通电方向成为z轴正方向的电弧被拉伸至第1消弧空间13,在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产生的通电方向成为z轴负方向的电弧被拉伸至第4消弧空间16。
实施方式2.
图8及图9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斜视图及俯视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点在于还具有分别与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连接的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第1轭对17具有:连接部19,其与在第1磁铁对11的与磁体10各自相对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的磁体10连接;以及磁通引导部20,其从连接部19以与第1可动触点7接近的方式折弯,对来自磁体10的磁通进行引导。另外,第2轭对18与第1轭对17同样地,具有:连接部19,其与在第2磁铁对12的与磁体10各自相对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的磁体10连接;以及磁通引导部20,其从连接部19以与第2可动触点8接近的方式折弯,对来自磁体10的磁通进行引导。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各轭对由磁体材料形成。各轭对确保消弧空间,并且能够对磁体10的磁通进行引导,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各自形成磁路。
即,第1轭对17具有与第1磁铁对11的磁体10分别连接的第1连接部以及从第1连接部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的方式折弯、设置于第1可动触点7的长度方向上的外方的第1磁通引导部。第2轭对18也与第1轭对17同样地,具有与第2磁铁对12的磁体10分别连接的第2连接部及从第2连接部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的方式折弯、设置于第2可动触点8的长度方向上的外方的第2磁通引导部。
如图9的俯视图所示,在折弯为L字的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角部分别形成消弧空间。在图9的例子中,从第1可动触点7起处于x轴正方向、y轴正方向的角部的消弧空间是第1消弧空间13,从第1可动触点7起处于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的角部的消弧空间是第2消弧空间14,从第2可动触点8起处于x轴负方向、y轴负方向的角部的消弧空间是第3消弧空间15以及从第2可动触点8起处于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的角部的消弧空间是第4消弧空间16。
在这里,各轭对优选分别以确保消弧空间的方式从与磁体10相接的位置使连接部19延长,磁通引导部20以与x轴平行的方式折弯而设置。如果如上所述,则能够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所形成的触点附近对从第1磁铁对11产生的磁通进行引导,能够在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所形成的触点附近对从第2磁铁对12产生的磁通进行引导。
图10是在开闭器1具有各轭对的情况下的磁通线(图10中虚线)的示意图。在图10的例子中,各磁铁对相对的面都设为N极。如图10所示,在各磁铁对所形成的磁场中,经过触点附近的磁场成分与不具有各轭对的情况相比较,沿可动接触件9的成分变大。如果如上所述,则能够抑制绕入各磁体10的磁场具有的成分,即,将电弧向可动接触件9中心拉伸的磁场的成分作用于电弧,因此将电弧向各消弧空间拉伸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具有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由此在触点附近对磁通进行引导,能够强化触点附近的磁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消弧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磁通引导部20设为与x轴平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磁通引导部20延伸的方向也可以不与x轴平行。例如,如果以不妨碍确保消弧空间的程度进一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即连接部19和磁通引导部20所形成的内角成为锐角,则触点和轭对进一步接近,因此能够在触点附近进一步使磁通集中,另外能够将消弧室2小型化。另外,例如,如果以不妨碍磁通的引导的程度远离可动接触件9,即连接部19和磁通引导部20所形成的内角成为钝角,则能够进一步扩大消弧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轭对17和第2轭对18断开设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第1轭对17的磁通引导部20也可以连续地形成,第2轭对18的磁通引导部20也可以连续地形成。另外,第1轭对17和第2轭对18也可以设为一体。在该情况下,只要使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各自具有的连接部19相连续而一体形成即可。
实施方式3.
图11及图12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斜视图及俯视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在实施方式3中,不同点在于,还具有分别与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连接的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在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设置有朝向可动接触件9凸出的凸出部21。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凸出部21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各轭对的磁通引导部20。在图12的例子中,凸出部21凸出的方向是沿长度方向的方向。该凸出部21凸出的方向优选与长度方向平行。另外,优选第1轭对17的凸出部21处于从第1可动触点7朝向y轴正方向的位置,第2轭对18的凸出部21处于从第2可动触点8朝向y轴负方向的位置。
即,第1轭对17分别具有与第1磁铁对11的磁体10分别连接的第1连接部以及从第1连接部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的方式折弯而第1磁通引导部设置于第1可动触点7的外方、进一步在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上接近的第1凸出部。第2轭对18也与第1轭对17同样地,分别具有与第2磁铁对12的磁体10分别连接的第2连接部以及从第2连接部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的方式折弯而第2磁通引导部设置于第2可动触点8的外方、进一步在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上接近的第2凸出部。
如上所述,通过在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分别以与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接近的方式设置凸出部21,从而如图13的磁通线(图13中虚线)的示意图所示,能够在各触点附近对磁通进行引导。即,能够强化各触点附近的磁场,因此作用于电弧的驱动力增加,消弧性能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各自设置凸出部2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1轭对17或第2轭对18中的任一者设置凸出部21。
实施方式4.
图14及图15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斜视图及俯视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点在于具有与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分别连接的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具有朝向可动接触件9凸出的凸出部21,并且凸出部21的高度是在各触点之间形成的触点间隙程度。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4所示,凸出部21以与可动接触件9接近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各轭对的磁通引导部20。并且,凸出部21设置有与凸出部21相邻的切口部,以在各触点之间形成的触点间隙程度的高度而形成。切口部只要设置于凸出部21的上方向或下方向的至少一方即可,在图14的例子中,在凸出部21的上方向及下方向设置有切口部。
第1轭对17所具有的凸出部21从磁通的引导的观点出发,在断开时,以在可动接触件9的高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处于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的方式,配置于第1固定触点4及第1可动触点7的长度方向外方。另外,第2轭对18所具有的凸出部21也样地,在断开时,以在可动接触件9的高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处于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的方式,配置于第2固定触点6及第2可动触点8的长度方向外方。在这里,断开时是指在开闭器1的动作中各固定触点及各可动触点之间的触点间隙变得最大时。
如上所述通过在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以分别与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接近的方式设置高度为触点间隙程度的凸出部21,从而能够在各触点附近及触点间隙对磁通进行引导。即,各触点附近及各触点间隙的磁通密度增大,因此作用于电弧的驱动力增加,消弧性能提高。
另外,在图14的例子中,凸出部21凸出的方向是沿长度方向的方向。该凸出部21凸出的方向优选与长度方向平行。另外,优选第1轭对17的凸出部21处于从第1可动触点7朝向y轴正方向的位置,第2轭对18的凸出部21处于从第2可动触点8朝向y轴负方向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出部21的高度可以设为与触点间隙相同程度,但也可以在起到效果的范围内比触点间隙大或比触点间隙小。
实施方式5.
图16及图17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斜视图及俯视图。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在实施方式5中,不同点在于还在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各自相对的面设置有绝缘部件22。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7所示,在第1磁铁对11的各磁体10的相对的面,即可动接触件9侧的面设置绝缘部件22。该绝缘部件22例如可以由聚酰胺等绝缘树脂以厚度1~2mm左右形成,在绝缘树脂包含阻燃剂而形成。在这里,在具有上述的第1轭对17的情况下,优选绝缘部件22将第1轭对17的可动接触件9侧的面覆盖而设置。
另外,在第2磁铁对12的各磁体10的相对的面,即可动接触件9侧的面与第1磁铁对11同样地设置绝缘部件22。在这里,在具有上述的第2轭对18的情况下,优选绝缘部件22将第2轭对18的可动接触件9侧的面覆盖而设置。
如上所述,如果在各磁体10的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设置绝缘部件22,则能够通过绝缘部件22防止在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与磁体10直接接触,能够防止由于高温的电弧与磁体10接触而引起的热去磁。另外,在各磁体10及各轭对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绝缘部件22抑制由于各磁体10及各轭对与电弧的接触而引起的各触点、各接触件、永磁铁及各轭的绝缘破坏。
实施方式6.
图18及图19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斜视图及俯视图。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在实施方式6中,不同点在于还在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各自相对的面设置了具有凸部23的绝缘部件22。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8所示,在第1磁铁对11的各磁体10的相对的面,即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设置了具有凸部23的绝缘部件22。该凸部23设置为在电弧的伸长方向,即与可动接触件9移动的z轴方向相交叉而横穿。在这里,凸部23横穿的方向优选与z轴正交。另外,绝缘部件22例如可以由聚酰胺等绝缘树脂以厚度1~2mm左右形成,在绝缘树脂包含阻燃剂而形成。在这里,在具有上述第1轭对17的情况下,绝缘部件22优选将第1轭对17的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覆盖而设置。
另外,在第2磁铁对12的各磁体10的相对的面,即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与第1磁铁对11同样地,设置了具有凸部23的绝缘部件22。该凸部23设置为在电弧的伸长方向,即与可动接触件9移动的z轴方向交叉而横穿。在这里,凸部23横穿的方向优选与z轴正交。在这里,在具有上述的第2轭对18的情况下,绝缘部件22优选将第2轭对18的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覆盖而设置。
如上所述,如果在各磁体10的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设置绝缘部件22,则能够通过绝缘部件22防止在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与磁体10直接接触,能够防止由于高温的电弧与磁体10接触而引起的热去磁。另外,在各磁体10及各轭对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绝缘部件22抑制各磁体10及各轭对由于电弧的接触而发生绝缘破坏。并且通过在绝缘部件22设置凸部23,从而如果电弧与该凸部23接触,则以沿凸部23的表面的方式被拉伸,因此电弧被拉伸得更长,消弧性能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绝缘部件22的将各磁体10覆盖的部位设置凸部2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具有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情况下,可以在将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覆盖的绝缘部件22的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设置凸部23。例如如果遍及绝缘部件22的与可动接触件9相对的面的整面而设置凸部23,则在电弧与绝缘部件22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电弧拉伸得更长。另外,可以在绝缘部件22设置凹部,并且也可以设置凹部及凸部23这两者。
实施方式7.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局部剖视图。图20例如相当于图19的XIX-XIX剖视图。另外,在图20中,为了便于实施方式7中的结构说明,在开闭器1描绘出将各消弧室2覆盖的罩24,但形状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罩24将对可动接触件9、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进行配置的空间覆盖。在一个例子中,罩24设置为将由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包围的空间的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面覆盖。在一个例子中,罩24是能够将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包含在内的中空的长方体状。罩24具有与x轴方向垂直的侧面24a、与z轴方向垂直的侧面、与y轴方向垂直的面且配置于y轴正方向侧的前表面24b。
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实施方式7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还具有树脂板25。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至6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20所示,树脂板25与可动接触件9隔开间隔而设置于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侧而与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相反侧的位置。该树脂板25是由热分解性的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板状的部件,例如固定于罩24的内侧的前表面24b。或者,树脂板25可以与罩24的前表面24b一体地形成。如果电弧Arc与树脂板25接触,则由于电弧Arc的热等从树脂板25生成分解气体。而且,通过分解气体对电弧Arc进行冷却。
另外,可动接触件9和树脂板25之间的空间是用于将电弧Arc拉伸的空间即电弧拉伸空间,因此优选树脂板25尽可能较薄地构成,以使得充分确保该电弧拉伸空间。并且,优选以与凸部23确保3mm左右以上的距离的方式配置树脂板25。
此外,在图20示出了在电弧Arc拉伸至该电弧拉伸空间时的电弧方式的一个例子。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设置树脂板2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1至5的结构中也可以同样地设置树脂板25。
如上所述,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在与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相反侧的电弧拉伸空间设置树脂板25。由此,在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Arc被拉伸时,电弧Arc与树脂板25接触,在接触时由于电弧Arc的热等的作用而从树脂板25生成分解气体。而且,通过该树脂板25的分解气体将电弧Arc冷却,能够进一步提高将电弧Arc切断的性能。
实施方式8.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局部剖视图。图21例如相当于图19的XIX-XIX剖视图。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实施方式8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还具有绝缘板26。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至7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21所示,绝缘板26是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绝缘板26以在y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的与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相反侧的位置。具体地说,在可动接触件9的x方向的中央部,以绝缘板26的延伸方向与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即y轴方向平行的方式,绝缘板26在z轴方向与可动接触件9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图21的例子中,以沿可动接触件9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的上表面而大致垂直的方式对绝缘板26进行配置。绝缘板26在一个例子中,由聚酰胺等绝缘树脂或包含阻燃剂的绝缘树脂形成。绝缘板26的x轴方向的厚度在一个例子中为大于或等于1mm而小于或等于2mm的范围。绝缘板26例如固定于罩24的前表面24b。或者,绝缘板26也可以由与罩24的前表面24b相同的材料而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设置绝缘板2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1至5的结构中也可以同样地设置绝缘板26。
在这里,对通过设置有绝缘板26而得到的效果进行说明。图22及图23是表示没有设置绝缘板26的情况下的开闭器1中的电弧Arc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2及图23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19中的XIX-XIX剖视图。图22及图23的开闭器1是实施方式6所示的开闭器1,是在罩24的前表面24b没有设置绝缘板26的情况。
在没有设置绝缘板26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电弧Arc在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及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产生,另外,在电弧Arc被驱动至磁体10侧时,通过绝缘部件22的凸部23将电弧Arc拉伸。电弧Arc从图22的状态起进一步如图23所示,朝向x轴正方向在可动接触件9和罩24的前表面24b之间的空间移动。在电流大的情况下,向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及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吹动由电弧Arc生成的高温的气体,由此有时电弧Arc再次返回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及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如上所述,在没有设置绝缘板26的情况下,有时引起电弧切断性能的降低。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开闭器1中的电弧Arc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4例如相当于实施方式6的图19中的XIX-XIX剖视图。在实施方式8的开闭器1中,如图24所示,在可动接触件9和罩24的前表面24b之间的空间,具有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延伸的绝缘板26,由此限制电弧Arc向x轴方向的移动。其结果,能够维持高的电弧切断性能。
此外,在可动接触件9在z轴方向移动时,优选可动接触件9和绝缘板26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设置以使得不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如果间隔过大,则限制电弧Arc的移动的效果变小,因此第1固定触点4和第1可动触点7之间及第2固定触点6和第2可动触点8之间不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接触件9和绝缘板26的间隔优选小于或等于5mm。
实施方式9.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1的消弧室2内的局部剖视图。图25例如相当于图19的XIX-XIX的剖视图。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第1固定接触件3,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接触件5,其具有第2固定触点6;可动接触件9,其具有能够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以及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它们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配置,相对于可动接触件9具有角度。实施方式9的开闭器1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还具有气体流路27和排气口28。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至8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25所示,排气口28在一个例子中,设置于罩24的侧面24a。另外,在图25中,排气口28设置于侧面24a的z轴负方向的端部。在图25中,示出了排气口28设置于与x轴垂直的方向的侧面24a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于与y轴方向垂直的侧面。另外,在图25中,示出了设置2个排气口28的例子,但只要至少设置1个排气口28即可。
气体流路27在罩24的内侧,设置于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外侧的面和罩24的内侧的面之间,沿罩24的内侧的前表面24b及侧面24a将气体向排气口28引导。在图25的例子中,罩24配置为与z轴负方向侧的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端部接触,不与z轴正方向侧的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端部接触。即,气体流路27在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观察时,设置为在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的方向迂回。
具体地说,气体流路27在罩24的内侧,作为空间而设置于x轴方向的侧面24a和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之间。另外,气体流路27在罩24的内侧,作为空间而设置于罩24的前表面24b和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磁体10以及绝缘部件22的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之间。此外,气体流路27也可以在罩24的内侧,作为空间而设置于y轴方向的侧面和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之间。如上所述,以第1轭对17及第2轭对18的x轴方向的侧面24a和z轴正方向的端部不与罩24接触的方式设置罩24。
由电弧Arc产生的气体在气体流路27流动,气体从排气口28排出至罩24的外部。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在实施方式8的结构设置气体流路27及排气口2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方式1至7的结构中也可以同样地设置气体流路27及排气口28。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情况下,气体流路27设置于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外侧的面和罩24的内侧的侧面24a之间。另外,罩24配置为在可动接触件9的高度方向上,与对第1固定接触件3及第2固定接触件5进行配置侧的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端部接触,不与对可动接触件9进行配置侧的第1磁铁对11及第2磁铁对12的端部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气体流路27和排气口28,从而在由于由电弧Arc产生的气体而使罩24的内部压力上升时,通过将产生的气体引导至气体流路27而从排气口28排气,从而能够得到向将电弧Arc拉伸的方向引导的驱动力。因此,能够将电弧Arc更快地拉伸而提高切断性能。另外,能够减小内部压力的上升,因此与气体流路27及排气口28没有设置于罩24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罩24的强度,能够降低用于制造开闭器1的成本。
并且,在从第1固定触点4及第2固定触点6观察时,以将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的方向迂回的方式设置有气体流路27。由此,例如在异物经由排气口28从外部侵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第1固定触点4、第2固定触点6、第1可动触点7及第2可动触点8附近,能够使触点接触的可靠性提高。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9中,对开闭器1具有第1相和第2相的消弧室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开闭器1只要至少具有一个消弧室2即可,另外消弧室2也可以为大于或等于3个。
另外,在实施方式1至9中,对构成各磁铁对的磁体10为2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大于或等于3个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构成各磁铁对的磁体10的数量是隔着可动接触件9而相同的数量。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在触点附近生成的磁场的不均匀。
另外,在实施方式1至9中,对第1固定接触件3与电源连接、第2固定接触件5与负载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第1固定接触件3与电源连接、第2固定接触件5与负载连接。如上所述,也能够将电弧向拉伸至各消弧空间的方向拉伸。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组合,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也能够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开闭器,2消弧室,3第1固定接触件,4第1固定触点,5第2固定接触件,6第2固定触点,7第1可动触点,8第2可动触点,9可动接触件,10磁体,11第1磁铁对,12第2磁铁对,13第1消弧空间,14第2消弧空间,15第3消弧空间,16第4消弧空间,17第1轭对,18第2轭对,19连接部,20磁通引导部,21凸出部,22绝缘部件,23凸部,24罩,24a侧面,24b前表面,25树脂板,26绝缘板,27气体流路,28排气口。

Claims (13)

1.一种开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固定接触件,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
第2固定接触件,其与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分离而配置,具有第2固定触点;
可动接触件,其能够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1可动触点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能够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2可动触点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
第1磁铁对,它们由将在所述可动接触件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一对磁体构成,以所述第1可动触点和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中间点侧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接近,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所述第1固定触点及所述第1可动触点而配置;以及
第2磁铁对,它们由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对的面设为同极的一对磁体构成,以所述中间点侧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接近,朝向外方扩展的方式隔着所述第2固定触点及所述第2可动触点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磁铁对的磁体和所述长度方向的轴之间的角度在上表面观察时相同,
构成所述第2磁铁对的磁体和所述长度方向的轴之间的角度在上表面观察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1轭对,它们分别具有第1连接部及第1磁通引导部,该第1连接部分别与构成所述第1磁铁对的磁体连接,该第1磁通引导部将所述第1连接部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接近的方式折弯,设置于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外方;以及
第2轭对,它们分别具有第2连接部及第2磁通引导部,该第1连接部分别与构成所述第2磁铁对的磁体连接,该第2磁通引导部将所述第2连接部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接近的方式折弯,设置于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外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轭对的所述第1磁通引导部及所述第2轭对的所述第2磁通引导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接近的第1凸出部及第2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轭对的所述第1凸出部在所述可动接触件的高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固定触点和所述第1可动触点之间,
所述第2轭对的所述第2凸出部在所述可动接触件的高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固定触点和所述第2可动触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轭对是所述第1磁通引导部连续地设为一体,
所述第2轭对是所述第2磁通引导部连续地设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轭对及所述第2轭对是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连续地设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磁铁对相对的面及所述第2磁铁对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任一者由绝缘部件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的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相对的面设置有凸部及凹部的至少任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树脂板,该树脂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件在与所述第1可动触点及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相反侧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隔开间隔而配置,由热分解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绝缘板,该绝缘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件在与所述第1可动触点及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相反侧,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隔开间隔而在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可动接触件的高度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罩,该罩将对所述可动接触件、所述第1磁铁对及所述第2磁铁对进行配置的空间覆盖,
所述罩具有:
排气口;以及
气体流路,其与所述排气口连接,设置于所述第1磁铁对及所述第2磁铁对的外侧的面和所述罩的内侧的侧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罩的侧面的所述可动接触件的高度方向上的对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及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进行配置侧,
所述罩在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高度方向上,配置为与对所述第1固定接触件及所述第2固定接触件进行配置侧的所述第1磁铁对及所述第2磁铁对的端部接触,不与对所述可动接触件进行配置侧的所述第1磁铁对及所述第2磁铁对的端部接触。
CN202080092769.4A 2020-01-23 2020-12-02 开闭器 Pending CN1149460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8862 2020-01-23
JP2020008862 2020-01-23
PCT/JP2020/044836 WO2021149361A1 (ja) 2020-01-23 2020-12-02 開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007A true CN114946007A (zh) 2022-08-26

Family

ID=7699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769.4A Pending CN114946007A (zh) 2020-01-23 2020-12-02 开闭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8648B2 (zh)
JP (1) JP7179206B2 (zh)
CN (1) CN114946007A (zh)
WO (1) WO20211493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4517B1 (ko) * 2019-07-11 2021-11-10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10025961A (ko) * 2019-08-28 2021-03-1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10025964A (ko) * 2019-08-28 2021-03-1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10025960A (ko) * 2019-08-28 2021-03-1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JP7444041B2 (ja) * 2020-12-15 2024-03-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源コンセン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8223B2 (ja) 2010-03-25 2015-08-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KR20130018733A (ko) 2010-03-25 2013-02-25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접점 장치
JP2012043541A (ja) * 2010-08-12 2012-03-01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回路遮断器
JP5307779B2 (ja) * 2010-08-31 2013-10-02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開閉器
US8653691B2 (en) * 2011-01-13 2014-02-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bipolar magnetic field for linear high-voltage contactor in automotive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s
JP5806562B2 (ja) * 2011-01-12 2015-11-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KR20210025964A (ko) * 2019-08-28 2021-03-1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9361A1 (ja) 2021-07-29
JP7179206B2 (ja) 2022-11-28
US11908648B2 (en) 2024-02-20
JPWO2021149361A1 (zh) 2021-07-29
US20220415596A1 (en)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6007A (zh) 开闭器
CN110651350B (zh) 电磁继电器
US8853585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ractor
TWI446392B (zh) 電路斷路器
EP274130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3018686B1 (en) Framework of relay and relay
JP6444103B2 (ja) 強磁性側面部材上の小型永久磁石と一群のアーク分離板とを備えた双方向直流電気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US20150002250A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KR101568685B1 (ko) 직류 개폐기의 소호 기구, 및 상기 소호 기구를 가지는 직류 개폐기 및 직류 차단기
KR20180043316A (ko) 전기 스위치용 접속 장치 및 전기 스위치
KR20220106218A (ko) 단락 전류에 견디고 소호할 수 있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1598672B1 (ko) 개폐기
US11404231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2290582B1 (ko) 개폐기
US11387063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1565454B1 (ko) 직류 개폐기 및 직류 차단기
CN112840429B (zh) 触点开闭器
JP5288083B1 (ja) 開閉器
CN114946006A (zh) 开闭器
JP2019117810A (ja) 電磁継電器
JP7490152B2 (ja) 開閉器
US20240029968A1 (en) High-Voltage Arc Quenching Systems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6721888A (zh) 一种提高灭弧性能的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