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4286A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4286A
CN114914286A CN202210759789.3A CN202210759789A CN114914286A CN 114914286 A CN114914286 A CN 114914286A CN 202210759789 A CN202210759789 A CN 202210759789A CN 114914286 A CN114914286 A CN 114914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s
substrate
displa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97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97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42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4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和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且位于衬底上。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和发光器件层之间,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在简化了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发光器件共用初始化电路出现的显色混乱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面屏技术中,全面屏除了包括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区域外,还包括根据功能需求被划分出的功能区域,该功能区域在满足正常显示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屏下摄像或屏下指纹识别等功能,这就对功能区域的透过率有一定要求。但是,受限工艺能力以及驱动方案的差异,在尽可能满足功能区域透过率的要求时,降低对功能区域的显示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简称为PPI),这就会使功能区域的显示效果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有差异,从而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在简化了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发光器件共用初始化电路出现的显色混乱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和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位于衬底上,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和发光器件层之间,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
在上述方案中,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在简化了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由于发光器件之间共用初始化电路会出现显色混乱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像素单元中。
在上述方案中,共用了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器件所在的像素单元相邻设置,更进一步简化了布线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可选地,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与其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
可选地,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相邻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使不相邻的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的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相邻,可以简化共用的初始化电路与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布线设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共用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或者,共用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共用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初始化电路的设计,简化了第二显示区在驱动电路层中的电路结构所占据的面积,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从而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用的初始化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内和/或第二显示区内。
在上述方案中,灵活设置共用的初始化电路,不仅便于显示基板的制备,还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尤其是将共用的初始化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内时,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包括在驱动电路层上叠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并且在第二显示区中,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上述方案中,将初始化电路配置为被任意一个发光器件的阳极部分地或者完全地遮挡,这进一步减少了第二显示区中的非透明区域的面积,进而增加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有效地减少第二显示区对用户视觉体验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显示区中,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上述方案中,像素驱动电路被配置为被阳极遮挡,减少了非透明结构在驱动电路层中的所占的面积大小,进而增加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不同发光颜色且位置相邻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可选地,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所驱动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初始化电路用于对发光器件进行初始化。和/或,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用于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初始化电路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进行初始化。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条信号线,多条信号线与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
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彼此相连的非透明走线和透明走线,非透明走线位于发光器件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通过将信号线的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器件之间的部分设置为透明的,以提高第二显示区中发光器件之间的光透过率。并且,透明走线和非透明走线的结合使用,可以在降低信号线的挡光的同时,降低信号线上的产生的阻抗。此外,通过提高信号线在该区域的透明度,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因排布的非透明信号线而导致的光学衍射现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走线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非透明走线直接接触。
在上述方案中,透明走线与非透明走线的连接方式,简化了布线设计工艺,节约生产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器件呈多行和多列的阵列排布,每行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行方向形成夹角α,且5°≤α≤45°,每列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列方向形成夹角β,且5°≤β≤45°。发光器件在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发光器件在其他方向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行发光器件中相邻发光器件成八字形,和/或,每列发光器件中相邻发光器件成八字形。
在上述方案中,夹角α和β的设计,改善了光的衍射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视觉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发光器件包括在驱动电路层上叠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像素定义层覆盖在阳极并具有暴露出阳极的开口,发光层位于开口中,阴极位于像素定义层的背离衬底的一侧,阳极被配置有阳极图案,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阳极图案,阳极图案包括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在上述方案中,阳极图案的设置提高了显示基板的衍射效果,进而提高其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中第二显示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阵列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3中M1N1的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图3中M2N2的截面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共用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之间的走线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之间的走线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之间的走线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的一条信号线的放大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的一条信号线的放大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区的剖面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分布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分布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9MASK工艺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改进的工艺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改进的工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全面屏的设计概念中会面临结合屏下指纹识别或者屏下摄像等功能的情况,即,在屏下指纹识别或者屏下摄像头的特定功能区域同样实现显示功能,以使得显示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屏显示。如此,该些特定功能区域仍需要布置像素以及相应的驱动电路,而这些结构会遮挡光线,而且该些驱动电路中的走线会引起衍射或者干涉现象,这都会使得屏下指纹识别或者屏下摄像头的效果降低。
在一些全面屏的设计中,可以将上述特定功能区域中的像素密度减小、像素大小减小,以提高该功能区域的透光率,但是这会降低显示基板的PPI和像素的出光亮度,从而降低该功能区域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和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且位于衬底上。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和发光器件层之间,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
如此,通过优化驱动电路层中的电路结构,使得至少两个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电路,简化了驱动电路层中的电路结构所占据的面积,进而在该显示基板的PPI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越好,并且不会出现发光器件的显示混乱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像素单元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显示基板100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显示基板100包括衬底1、发光器件层5和驱动电路层4,并且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103和多条信号线104,多个发光器件103按照指定规则排至设置于显示区域内。发光器件是显示面板内进行画面显示的最小单元,以使得每个发光器件可以显示单一的颜色,例如红色、绿色或蓝色等。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可组成一个像素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像素单元中。
显示基板包括的多个出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发光器件,成阵列排布。至少两个出射相同颜色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驱动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至不同的初始化电路。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至同一初始化电路。未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与不同的初始化电路电连接。这样就简化了显示基板的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发光器件显示混乱的问题。
显示基板可采用不同的像素排布方式,即可采用不同的发光器件的排布方式。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可位于同一行,或位于同一列。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可位于不同的行,同时位于不同的列。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的个数可为两个。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两行,同时位于相邻的两列,且不同行,不同列。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与其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相邻设置,其之间无其他像素驱动电路。根据显示基板的发光器件排布,来实现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发光器件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提高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下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包括出射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发光器件,且出射三种颜色的光的发光器件如图3所示在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重复分布形成显示基板的多个像素单元。具体地以图3所示的显示基板为例,详细介绍本申请的设计方案。图3中一个发光单元中的三个发光器件(红色发光器件R、绿色发光器件G和蓝色发光器件B)的形心的连线为三角形,且三个发光器件相邻设置。
在第一种方案中,在显示基板中,在行方向上相邻的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初始化电路的情况。该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可以是红色、绿色或蓝色中的任一种。下面以该发光器件出射光的颜色为红色为例详细介绍本方案。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的发光器件层5位于衬底1上,驱动电路层4位于衬底1和发光器件层5之间,在行方向上相邻的三个红色发光器件7a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图中仅用该像素驱动电路中的一个薄膜晶体管示意)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10即第一共用初始化电路10(图中仅用该初始化电路中的一个薄膜晶体管示意),且不同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相邻。应理解的是,图中仅用线条表示不同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与初始化电路10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具体的电路走线设计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
应理解的是,至少两个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中,还可以两个或者四个或者其他个数的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发光器件在驱动电路层4中共用了第一共用初始化电路10,或者是不同个数的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绿色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或蓝色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了一个初始化电路10,这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
在第二种方案中,在显示基板中,在列方向上排布的发光器件之间,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出射不同颜色的光,不相邻的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且不相邻的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像素单元中,下面以在列方向上排布中不相邻的两个红色发光器件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为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发光器件层5位于衬底1上,驱动电路层4位于衬底1和发光器件层5之间,且包括初始化电路11和像素驱动电路9a、9b、9c。在相邻的像素单元中,不相邻的两个红色发光器件7a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11即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具体的,驱动红色发光器件7a的两个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和其对应的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驱动绿色发光器件7b的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和其对应的初始化电路(图中未画出)以及驱动蓝色发光器件7c的蓝色像素驱动电路9c和其对应的初始化电路(图中未画出)。并且,驱动不相邻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被设置成相邻,即驱动右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像素驱动电路9a与驱动绿色发光器件7b的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交换了位置,这样就降低了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与两个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之间的布线设计的难度。并且,图5中仅展示了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和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之间的位置替换的关系,图中未具体画出走线连接,不同像素驱动电路、阳极和初始化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图中未示出。像素驱动电路与初始化电路的连接关系较为复杂,像素驱动电路与发光器件的连接关系较为简单,故将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相邻设置,可以简化布线。
应理解的是,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的设置方法并不局限于与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交换位置,还可以将驱动绿色发光器件7b的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依次移动到与其相邻的蓝色像素驱动电路9c的位置(相当于使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位于蓝色发光器件7c下方),并将蓝色像素驱动电路9c依次移动到下一个相邻的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的位置(相当于使蓝色像素驱动电路9c位于右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下方)。并且图中未具体画出示意各像素驱动电路9a、9b、9c以及初始化电路11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具体的电路走线设计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
上述方案中仅是以红绿蓝三色子像素为例给出了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组出射同一种颜色的发光器件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而实际应用中显示基板中发光器件的所有颜色的种类数以及具体的颜色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中的方案,还可以是其他的方案,例如三个或者更多个像素单元中的出射相同颜色的光的发光器件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或者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两组或更多组出射相同颜色光的发光器件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其均可以按照上述结合图5给出的方案的原理进行设计,在此就不做赘述。
显示基板可以选择设置为顶发射模式或者底发射模式,在设计为顶发射模式的情况下,发光器件的阳极可以设置为反射电极。如此,可以排布初始化电路的位置,以使得其可以被阳极遮挡,从而进一步降低初始化电路对光线的遮挡,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除了对显示基板中像素驱动电路与初始化电路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设计,本申请还对共用的初始化电路的设置位置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共用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或者,共用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这就提高了显示基板中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并且使共用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相邻,减低了第二显示区内的布线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01内,围绕第二显示区101设置,进一步简化了第二显示区内的电路设计,增大了第二显示区内的透光区,提高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不局限于此,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5所示,共用的初始电路10、11也可以至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内,这样更有利于其与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布线设计。综合图1和图4以及图5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一部分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另一部分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内,这样灵活设计,在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的同时还能有利于显示基板的生产设计,节约生产成本。
应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区为主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可以为透光区或者说是功能区如指纹识别功能区或屏下摄像头功能区,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定。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器件包括在驱动电路层上叠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并且在第二显示区中,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可选的,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如此,减少了显示基板中非透明结构的总面积,这就使得因显示基板中的阳极和驱动电路层中的电路是非透明的而影响显示基板的透过率的问题得到改善。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在同一像素中,每个颜色的发光器件都在驱动电路层4上设置有阳极8a、8b、8c、发光层和阴极6,相邻像素单元中的红色发光器件7a共用的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设置在左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阳极8a下方,且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左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阳极8a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内,即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完全被左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阳极8a完全遮挡,增加了非发光区的面积,因此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除了设计初始化电路的位置方案能增加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中,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可选的,在第二显示区中,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如此,第二显示区中的驱动电路层中的非透明结构例如阳极和像素驱动电路都尽可能的重叠在一起,减少了非透明结构在驱动电路层中的所占的面积大小,进而增加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提高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此外,对不同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设计,也能实现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与不同发光颜色且位置相邻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可选的,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不同发光颜色且位置相邻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如图5中的2个像素驱动电路9a分别位于阳极8a和阳极8b下方。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其所驱动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可选的,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所驱动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如图5中的左侧像素驱动电路9a位于阳极8a下方。
也就是说,将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对应的发光器件分为一个组。在发光器件相邻的组中,每个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均在每个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在发光器件不相邻的组中,一个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与同一组中的另一个发光器件相邻且出射其它颜色光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并且,同一个组的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位于不同的像素单元中或相同的像素单元中,这跟像素单元中出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发光器件的排布以及共用了初始化电路的发光器件的位置的有关。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每个颜色的发光器件都在驱动电路层4上设置有阳极8a、8b、8c、发光层和阴极6,并且相邻像素单元中的红色发光器件7a共用的第二初始化电路11被左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阳极8a遮挡,同时,其中一个驱动红色发光器件7a发光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在衬底1的正投影位于左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阳极8a在衬底1上的投影内,另一个驱动红色发光器件7a发光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在衬底1的正投影位于绿色发光器件7b的阳极8b在衬底1上的投影内,驱动绿色发光器件7b发光的绿色像素驱动电路9b在衬底1的正投影则位于相邻的像素单元中右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a的阳极8a在衬底1上的投影内,驱动蓝色发光器件7c发光的蓝色像素驱动电路9c在衬底1的正投影位于蓝色发光器件7c的阳极8c在衬底1上的投影内。如此,驱动电路层4中用于对相邻像素单元中红色发光器件7a共用的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以及像素驱动电路9a、9b、9c均配置为被阳极8a、8b、8c遮挡,这大大减少了像素的总面积中不透明结构的所占面积,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化电路用于对发光器件进行初始化。和/或,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用于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初始化电路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进行初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可选的,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可为同一信号线(如图6所示)或不同的信号线。
关于像素驱动电路的设计不局限于上述设计,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可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可包括补偿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晶体管可为PMOS管或NMOS管,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以晶体管可为PMOS管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以相邻的红色发光器件7a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为例,结合图5和图6所示,驱动图5中左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c的像素驱动电路9a相当于图6中的像素驱动电路9a,图6中的像素驱动电路9a可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2、补偿晶体管T3、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驱动两个红色发光器件7c的像素驱动电路9a共用初始化电路10,该共用初始化电路10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T7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T4。因此,在图6中的另一个红色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9a'中可以去掉关于初始化电路的器件的设计,即仅设置驱动图5中右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c的像素驱动电路9a,驱动图5中右侧的红色发光器件7c的像素驱动电路9a相当于图6中的像素驱动电路9a',像素驱动电路9a'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2、补偿晶体管T'3、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图6中的像素驱动电路9a和像素驱动电路9a'共用初始化电路11,因此简化了电路布局,减少了第二显示区的非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从而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具体地,该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T7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T4。第一复位晶体管T7与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相连,并被配置为对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晶体管T4与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相连,并被配置为对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进行复位。参考电压信号线通过第二复位晶体管T4与驱动晶体管T2栅极相连。参考电压信号线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7与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相连。
在初始化阶段,发光控制线上的发光控制信号EM为高电平,第二复位晶体管T4响应第二扫描信号线的信号SCAN1的低电平而导通,分别将参考电压信号线上的初始化信号写入第二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2和T'2的栅极,确保后续数据信号第二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2和T'2在下一阶段的初始时刻处于导通状态。同时,第一复位晶体管T7打开,分别将参考电压信号线上的初始化信号Vref分别写入两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
在数据写入阶段,发光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EM为高电平、第二扫描信号线上的信号SCAN1为高电平、第一扫描信号线上的信号SCAN2为低电平。第一晶体管(数据写入晶体管)T1和T'1和第三晶体管(补偿晶体管)T3和T'3响应低电平而导通,分别将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Vdata写入第二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2和T'2的栅极。
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信号线上的发光控制信号EM为低电平、第二扫描信号线上的信号SCAN1为高电平、第一扫描信号线上的信号SCAN2为高电平。第六晶体管T6和T'6、第五晶体管T5和T'5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的低电平而导通,第二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2和T'2响应其栅极的电压而产生驱动电流,分别向两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充电。由于第二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2和T'2的控制极电连接,和/或,两个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故若发光器件的出射光的颜色相同,即二者的数据电压可相同,此时两个发光器件正常发光。如果共用了初始化电路的发光器件出射光的颜色不同,那么此时接收到的数据电压不同,出射不同颜色光的发光器件就会出现显色混乱的问题。
图6中仅是示例性给出不同发光器件共用的初始化电路时的电路设计,而像素驱动电路和初始化电路的结构和时序并不局限于此,其还可以设置其他器件,并且像素驱动电路中电容的个数、晶体管的个数和类型也不局限图中示出,这些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还包括与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至少一条信号线由包括彼此相连的非透明走线和透明走线彼此相连构成,非透明走线位于发光器件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如此,大大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可选的,透明走线位于发光器件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外。
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电路层4中的一条信号线的位于发光器件7a、7b、7c的间隙的部分为透明走线13,即用于连接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其被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阳极8a、8b、8c遮挡的部分为非透明走线12,其没有被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阳极8a、8b、8c遮挡的部分为透明走线13,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关于信号线的设计,以下给出三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中情况,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显示基板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且每个像素单元中均包含红色发光器件7a、绿色发光器件7b和蓝色发光器件7c,并且仅在每个像素单元中,将连接红色发光器件7a、绿色发光器件7b和蓝色发光器件7c下方的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的多条信号线配置为透明走线13,即不同像素单元之间的走线被配置为非透明走线12。
第二中情况,如图8所示,仅两个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的多条信号线被配置为透明走线13,而每个像素单元内的发光器件7a、7b、7c之间的走线被配置为非透明走线12。
第三种情况,如图9所示,每个像素单元中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7a、7b、7c之间连接的多条信号线均为透明走线13,即连接红色发光器件7a、绿色发光器件7b和蓝色发光器件7c下方的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的多条信号线被配置为透明走线13,且每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连接的多条信号线也均为透明走线13。
按照显示基板的设计需求,可结合上述情况,将连接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7a、7b、7c下方的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的多条信号线设为透明走线的方案增加了显示基板的透过率,提高了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还对透明走线与非透明走线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透明走线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非透明走线直接接触,不需要打孔,简化了显示基板的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非透明走线的电阻率小于透明走线的电阻率。在当前的显示领域所可选的导电材料中,非透明导电材料的可选范围更大,且通常具备较高的导电率,如此,仅将信号线的一部分设置为透明走线,而将其非透明的部分设置在发光器件下方的区域中,可以在起到降低信号线的挡光效果(包括导致光学衍射)的同时,使得信号线可以维持相对较低的电阻,以降低在信号线上产生的压降。
应理解的是,多条信号线包括栅线、数据线、发光控制信号线、电源信号线、参考电压信号线等。
示例性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驱动电路层4和发光器件层5,驱动电路层4位于衬底1和发光器件层之间,且在驱动电路层上分布着调节显示基板发光的多条信号线,至少一条信号线由非透明走线12和透明走线13彼此相连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发光器件包括多个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被划分成多组,每组的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位置相近,且驱动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进一步地,每组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个数相同。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将三个在列方向上排布的红色发光器件7a作为一组,如图5所示,将两个相邻像素单元中,两个红色发光器件作为一组,对每组内的红色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进行了设计。如此,通过限制一组内的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可以避免初始化电路的负载过大,提高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效率。进一步地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共用的初始化电路的负载均匀,提高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至少一条信号线的非透明走线与薄膜晶体管中的栅电极同层且同材料,和/或至少一条信号线的非透明走线与薄膜晶体管中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同层且同材料。可根据显示基本的功能需求,对走线与薄膜晶体管之间的连接进行具体的设计,下面以三种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方案,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发光器件层5和驱动电路层4,驱动电路层4位于衬底1和发光器件层5之间,包括有源膜层和栅金属层,用于形成显示基板中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9a。第一共用初始化电路10和红色像素驱动电路9a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位于有源膜层。
栅金属层包括多条信号线,一条信号线在衬底1上正投影与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可以作为该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2,多条信号线中至少一条信号线延伸出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部分为透明走线13。该透明走线13与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2同层。该透明走线13不被其对应的红色发光器件的阳极8a遮挡。该至少一条信号线还包括被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阳极8a遮挡的非透明走线12。该非透明走线12与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2同层且同材料。
第二种方案,如图5所示,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发光器件层5和驱动电路层4,驱动电路层4位于衬底1和发光器件层5之间,驱动电路层可包括有源膜层和栅金属层,用于形成显示基板中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9a、9b、9c。第二共用初始化电路11和多个像素驱动电路9a、9b、9c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位于有源膜层。
驱动电路层还包括源漏金属层3,在源漏金属层上形成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多条信号线中至少一条信号线延伸出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部分为透明走线13,即至少一条信号线不被其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阳极8a、8b、8c遮挡的部分为透明走线13。该透明走线13与对应的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3同层。至少一条信号线被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阳极8a、8b、8c遮挡的部分为非透明走线12。该非透明走线12与对应的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3同层且同材料。
第三种方案,如图12所示,多条信号线中至少两条信号线延伸出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部分为透明走线13,至少一条信号线的透明走线13与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2同层,至少另一条透明走线13与对应的某个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同和漏电极3同层,并且至少两条信号线还包括非透明走线12,是其不被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阳极8a、8b、8c遮挡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制作晶体管时,可以先在衬底上形成有源膜层,得到晶体管的有源层,而后在有源膜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形成栅金属层,栅金属层与有源膜层交叠的位置即为栅电极,例如,晶体管的栅电极与该晶体管的沟道区交叠设置。每个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第一极区、第二极区和用于连接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沟道区,多个晶体管的栅电极位于栅金属层。在远离衬底的一侧形成透明导电薄膜,该透明导电薄膜可以用于在构图工艺后形成透明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存储电容,至少一条信号线的非透明走线与存储电容中的一个电极同层且与该电极的制备材料相同。
应理解的是,信号线的透明走线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同层同材料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栅电极、源漏电极或存储电容不在同层,且制备材料不同,这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计。
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中的显示基板的衬底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包含一次设置的第一柔性膜(例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等材料)、第一阻挡层、第二柔性膜、第二阻挡层,并且在第二阻挡层远离第二柔性膜的一侧可设置缓冲层,该缓冲层可以阻水阻气,同时防止第一柔性膜和第二柔性膜中的杂质离子污染发光器件区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不仅对提高其透过率进行了方案设计,还针对改善其衍射效果进行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3和图14所示,多个发光器件103阵列设置,可选的,多个发光器件呈多行和多列的阵列排布,可选的,每行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行方向X形成夹角α,且5°≤α≤45°,可选的,每列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列方向Y形成夹角β,且5°≤β≤45°。可选的,行方向X与列方向Y分别平行于衬底且相互垂直,可选的,发光器件在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发光器件在其他方向的长度。可选的,每行发光器件中任意相邻两个发光器件可成八字形。可选的,每列发光器件中任意相邻两个发光器件可成八字形。如此,根据发光器件103之间的走线或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区的其他需求考虑,来设置每列发光器件103和每行发光器件103分别与衬底的夹角,能改善了其光的衍射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视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上还包括依次设置有源漏金属层远离衬底一侧的钝化层和平坦化层,阳极设置在平坦化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在阳极远离衬底的一侧设有像素定义层,其中像素定义层覆盖在阳极并具有暴露出阳极的像素开口,并且该像素开口的面积在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不同发光器件区域上都是一样的,发光层设置在该像素开口中,阳极通过了过孔与源漏金属层电连接,被配置有阳极图案,该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阳极图案。进一步地,阳极图案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降低显示基板的衍射效果,进而提高其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提供的任意一种的显示基板。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车载电脑、可穿戴显示设备、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该显示装置具有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应当理解,制造方法的实施例与显示基板的实施例一一对应,出于简洁的目的,适当省略重复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基板的膜层的制作过程中,先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例如溅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等方法涂膜。然后在曝光过程中,将光刻胶涂覆于膜层上,在涂好光刻胶的膜层表面覆盖掩模版,基于9mask或者12mask工艺,通过紫外光进行选择性照射,使受光照部分的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在显影过程中,将感光部分(或非感光部分)的光刻胶溶除,留下来的胶膜显示的是所需要的形状。最后在光刻过程中,用适当的蚀刻液将没有光刻胶覆盖的膜层腐蚀掉,这样就得到了所需要的膜层图形。上述流程也可以称为光刻和腐蚀工艺(photolithography andetching process,PEP)。
具体地,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9mask工艺的制备显示基板的具体制程依次包括:
PEP1: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在衬底上形成有源层,例如可以是多晶硅层PSI。
PEP2: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金属层M1,例如可以包括栅极。
PEP3: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二金属层M2,例如可以包括功能信号线和电容。
PEP4: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层间介质层ILD1。
PEP5: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三金属层M3,可以包括漏电极、源电极、数据信号线。
PEP6: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包括平坦层PLN1的图形。
PEP7: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阳极Anode的图形,阳极通过导通孔与漏电极连接。
PEP8: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像素界定层PDL。
PEP9: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支撑柱层SPC。
如图16所示,在PEP2与PEP3的工艺之间,可增加一道透明材料图形化工艺,在栅极层上方的层间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透明材料层,并且在PEP3与PEP4的工艺之间也增加一道透明材料图形化工艺,在电容上极板的上方的层间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二透明材料层。进一步地,第一透明材料层和第二透明材料层为透明材料,例如ITO。
如图17所示,在PEP5与PEP6的工艺之间,可增加一道透明材料图形化工艺,在平坦层靠近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透明材料层,并且在PEP6与PEP7的工艺之间也增加一道透明材料图形化工艺,在平坦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二透明材料层。进一步地,第一透明材料层和第二透明材料层为透明材料,例如ITO。
应当理解,上述只是给出了示例性的方案,本申请的显示基板的制备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案,也可以是在基于9mask工艺制作显示基板的制程中任意两个工序之间增加一道透明材料图形化的工艺用于形成发光器件区域之间的透明走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以及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
其中,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所述初始化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中;
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与其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
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共用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或者,共用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共用的所述初始化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叠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共用的所述初始化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不同发光颜色且位置相邻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所驱动的发光器件的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电路用于对所述发光器件进行初始化;和/或,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产生驱动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所述初始化电路用于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进行初始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
多条信号线,与所述初始化电路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
至少一条所述信号线包括彼此相连的非透明走线和透明走线,所述非透明走线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优选地,所述透明走线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非透明走线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呈多行和多列的阵列排布,每行所述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行方向形成夹角α,且5°≤α≤45°;每列所述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列方向形成夹角β,且5°≤β≤45°,所述发光器件在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发光器件在其他方向的长度,
优选地,每行所述发光器件中相邻所述发光器件成八字形,和/或,每列所述发光器件中相邻所述发光器件成八字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210759789.3A 2022-06-30 2022-06-30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914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9789.3A CN114914286A (zh) 2022-06-30 2022-06-30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9789.3A CN114914286A (zh) 2022-06-30 2022-06-30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4286A true CN114914286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2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9789.3A Pending CN114914286A (zh) 2022-06-30 2022-06-30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42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425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425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29685B2 (ja) 表示パネル
CN1131785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487313B2 (en) Emissiv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446282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286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EP4053904B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34917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3022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88634A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및 이의 제작 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341930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4914286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93864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5398639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283996A1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52028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19228311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37233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2672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82375A1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1382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6698368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US2024010782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260361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24021259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0742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