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4160A -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4160A
CN114764160A CN202111681364.7A CN202111681364A CN114764160A CN 114764160 A CN114764160 A CN 114764160A CN 202111681364 A CN202111681364 A CN 202111681364A CN 114764160 A CN114764160 A CN 114764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minate
polarizing plate
layer
moi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13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浩二
长谷川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64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4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光学层叠体的卷曲调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包括:对包含吸湿性膜和液晶固化层的相位差层叠体进行加湿的工序、以及得到经由粘合剂层将上述相位差层叠体贴合至具有偏振膜和层叠于上述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的树脂膜的偏振板而成的层叠体的工序。

Description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偏振板,以往一般使用了利用粘接剂将由三乙酰纤维素(TAC)形成的保护膜贴合于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而得的偏振板。近年来,从薄膜化、耐久性、成本、生产率等观点出发,也使用由TAC以外的树脂形成的保护膜(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偏振板的一个面上有时会层叠相位差层和粘合剂层。包含这样的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被要求薄型化,但薄的光学层叠体、特别是能够通过从长条状的光学层叠体切出而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单片体容易发生翘曲成弓形的变形。在本说明书中,也将该变形称为“卷曲”。
为了抑制卷曲,以往,采用将以由防护膜和隔离膜夹持光学层叠体的方式切出的单片体在调湿室进行加湿的方法。通过对偏振板进行加湿,能够调节光学层叠体的卷曲。然而,作为防护膜和隔离膜,大多使用透湿性低的膜,存在为了对偏振板进行加湿需要长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光学层叠体的卷曲调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例示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包括:
对包含吸湿性膜和液晶固化层的相位差层叠体进行加湿的工序、以及
得到经由粘合剂层将上述相位差层叠体贴合至具有偏振膜和在上述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的树脂膜的偏振板而成的层叠体的工序。
[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湿性膜包含纤维素系树脂。
[3]根据[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偏振板中,在上述偏振膜的一个面层叠有上述树脂膜,
在得到上述层叠体的工序中,上述相位差层叠体被层叠至上述偏振膜的另一个面。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得到上述层叠体的工序之后,将上述层叠体卷绕的工序。
[5]根据[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上述卷绕的工序之后,将上述吸湿性膜剥离的工序。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进行加湿的工序中,进行加湿直到上述吸湿性膜的含水率达到在温度20℃以上且80℃以下、相对湿度45%以上的环境下的平衡水分率为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高效地调节光学层叠体的卷曲。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护膜;11偏振板;12、18粘合剂层;13、19隔离膜;14、16吸湿性膜;15液晶固化层;17相位差层叠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
对包含吸湿性膜和液晶固化层的相位差层叠体进行加湿的工序、以及
得到经由粘合剂层将上述相位差层叠体贴合至具有偏振膜和在上述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的树脂膜的偏振板而成的层叠体的工序。
如果将包含吸湿性膜和液晶固化层的相位差层叠体预先进行加湿,经由粘合剂层而贴合于偏振板,则吸湿性膜的水分移动至偏振板,能够在短时间对偏振板进行加湿。粘合剂层和液晶固化层难以妨碍水分从吸湿性膜向偏振板的移动。以往,在层叠了防护膜、偏振板、液晶固化层和隔离膜后,将光学层叠体置于加湿环境下3~7天,从而对偏振板进行加湿。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长时间地对防护膜和隔离膜所夹持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调湿。例如,在从将液晶固化层贴合于偏振板开始直到使隔离膜贴合在液晶固化层上为止的数小时至数天左右的以往的保存期间,能够实现对偏振板的充分加湿。即使在贴合隔离膜的工序中将吸湿性膜剥离,相比于用以往方法对防护膜和隔离膜所夹持的光学层叠体进行加湿,也能够提高对偏振板的加湿量(偏振板的水分率)。
通过偏振板的加湿,能够调节光学层叠体的卷曲。即使是层叠了防护膜的光学层叠体,若制成单片体,则也容易发生卷曲。光学层叠体的卷曲有“正卷曲”和“反卷曲”两种。对于光学层叠体而言,“正卷曲”是使防护膜侧的面为凹的卷曲,“反卷曲”是使防护膜侧的面为凸的卷曲。若发生反卷曲,则在将光学层叠体的单片体经由其粘合剂层而贴合于液晶单元、有机EL元件等图像显示元件时,容易引起发生贴合错误、或者气泡混入粘合剂层与图像显示元件的界面的不良情况。
光学层叠体的卷曲除了上述“正卷曲”和“反卷曲”这样的分类以外,还可以分类为“MD卷曲”和“TD卷曲”这两种。“MD卷曲”是由于与切出光学层叠体的单片体的长条状光学层叠体的MD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应力(收缩力、膨胀力等)而产生的卷曲。“TD卷曲”是由于与切出光学层叠体的单片体的长条状光学层叠体的TD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应力(收缩力、膨胀力等)而产生的卷曲。MD方向意指膜的机械流动方向,即膜的长度方向,TD方向意指与MD方向正交的方向。
偏振膜、特别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拉伸而成的偏振膜具有吸湿和膨胀的性质,特别容易在TD方向发生膨胀。通过偏振膜的加湿,能够调节光学层叠体的TD卷曲。正卷曲/反卷曲可以通过变更偏振膜在光学层叠体内的位置来调节。
具体而言,关于TD卷曲,当按照后述实施例部分的记载从长条状的光学层叠体切出测定用样品(单片体)、并将该测定用样品以凹侧的面为上地置于水平台之上时,可以作为测定用样品的2个对角线当中的、与测定用样品的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的角度较大的对角线上的两个角抬起那样的卷曲(吸收轴方向的卷曲)来测定其大小。当在长条状的带防护膜的偏振板中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与防护膜的MD方向为平行时,MD卷曲可以作为测定用样品的2个对角线当中的、与长条状光学层叠体的MD方向的角度较大的对角线上的2个角抬起那样的卷曲来进行测定。
<光学层叠体>
本发明涉及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偏振板(直线偏振板)、一层以上的液晶固化层、以及粘合剂层。包含一层以上的液晶固化层的光学层叠体虽然容易发生卷曲,但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将卷曲调节为所期望的值,因而能够高效地制造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依次具备例如防护膜、偏振板、粘合剂层、液晶固化层和吸湿性膜。光学层叠体的另一个例子依次包括防护膜、偏振板、粘合剂层、液晶固化层、粘合剂层和隔离膜。
光学层叠体可以是长条物,也可以是单片体。在本说明书中,“单片体”是指从更大尺寸的膜(例如,长条状(带状)的膜)切出的更小尺寸的膜。
长条状的光学层叠体的长度例如为100m以上且20000m以下,优选为1000m以上且10000m以下。长条状的光学层叠体的宽度例如为0.5m以上且3m以下,优选为1 m以上且2.5m以下。
作为单片体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形状和切出角度没有特别限制。光学层叠体的单片体优选为方形形状,更优选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方形形状。该方形形状优选为长方形。在单片体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下,长边的长度例如为50mm~300mm,优选为70mm~150mm。短边的长度例如为30mm~200mm,优选为40mm~100mm。
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单片体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下,从防护膜侧对其进行观察时,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相对于其长边和短边可以呈45度的角度。在单片体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下,从防护膜侧对其进行观察时,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可以相对于其长边为平行,也可以呈90度的角度。
在将光学层叠体的单片体经由其粘合剂层而贴合于液晶单元、有机EL元件等图像显示元件的情况下,单片体优选不具有按照后述实施例部分的记载所测定的反卷曲,更优选正卷曲量为20mm以下、或者为不具有卷曲的平坦的状态,进一步优选正卷曲量为10mm以下、或者为不具有卷曲的平坦的状态,特别优选正卷曲量为5mm以下、或者为不具有卷曲的平坦的状态。关于光学层叠体,优选具有隔离膜的结构或不具有隔离膜的结构中卷曲的状态为如上所述,更优选至少不具有隔离膜的结构中卷曲的状态为如上所述。
<对相位差层叠体进行加湿的工序>
以下,参照图1详细地说明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在本工序中,通过加湿而使相位差层叠体17的水分率上升。相位差层叠体17包含吸湿性膜14、16和液晶固化层15。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吸湿性膜14、16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其水分率上升。
关于加湿,通过将相位差层叠体17置于调节过相对湿度的环境下进行即可,例如将相位差层叠体17导入至调节过相对湿度的调湿室即可。也可以将长条状的相位差层叠体17导入至调湿室,一边沿着引导辊进行输送一边进行加湿。
关于加湿,在温度20℃以上且80℃以下,在相对湿度为45%以上的环境下进行即可,优选在相对湿度为55%以上的环境下进行,更优选在相对湿度为60%以上的环境下进行,由此能够高效地对相位差层叠体17进行加湿。相对湿度通常为99%以下,优选为95%以下。
关于加湿时间,只要是相位差层叠体17中所含的吸湿性膜14、16被充分地加湿的程度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秒以上且120分钟以下,优选为3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30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下。加湿时间可以是相位差层叠体17在调湿室内的滞留时间,也可以是长条状的相位差层叠体17的输送时间。在进行加湿的工序中,可以进行加湿直到吸湿性膜14、16达到平衡水分率为止。
在进行加湿的工序后,相位差层叠体17中所含的吸湿性膜14、16优选被调节至比在层叠体103的制造后进行保存的通常环境下(温度23℃左右、相对湿度55%左右)的平衡水分率更高的水分率。例如在吸湿性膜14、16为三乙酰纤维素膜的情况下,进行加湿的工序后的水分率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也可以为2质量%以上且4质量%以下。水分率与平衡水分率同样地通过干燥重量法来测定,具体而言,按照下式:
水分率(质量%)={(干燥处理前的相位差层叠体质量-干燥处理后的相位差层叠体质量)/干燥处理前的相位差层叠体质量}×100
来求得。干燥是指将膜在105℃下干燥2小时的处理。
在进行加湿的工序中,对相位差层叠体17中所含的吸湿性膜14、16进行加湿,以使得其水分率比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平衡水分率更高,从而能够在后述工序中高效地对偏振板11进行加湿。期望进行了加湿的吸湿性膜14、16保持或大致保持加湿处理后的水分率,直到在后述工序中将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贴合为止。
在进行加湿的工序中,例如在将长条状的相位差层叠体17的膜原材导入至调湿室、并沿着引导辊一边进行输送一边进行加湿的情况下,关于膜的放出速度,一边确认膜的输送稳定性、一边朝着设定速度慢慢地提高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放出的膜在调湿室滞留的时间与达到设定速度后的膜相比相对地变长,在膜的MD方向上,调湿室的滞留时间变得不均。由于该不均,加湿后的膜在MD方向上产生水分率的不均,结果,在MD方向上可能会出现卷曲的分布(在MD方向上可以存在部分发生卷曲的部分和未发生卷曲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对相位差层叠体17进行加湿的工序中,对相位差层叠体17中所含的吸湿性膜14、16进行加湿,直到达到在层叠体103的制造后的保存环境、切出后述层叠体的工序的环境等的平衡水分率为止,由此相位差层叠体17的MD方向的水分率的不均受到抑制,结果,也能够抑制MD方向上的卷曲分布。对相位差层叠体17进行加湿,直到吸湿性膜14、16的含水率达到在优选温度20℃以上且80℃以下的、相对湿度45%以上、更优选相对湿度55%以上、进一步优选相对湿度60%以上的环境下的平衡水分率为止。
(吸湿性膜)
作为吸湿性膜14、16,只要是具有高吸湿性的膜,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包含纤维素系树脂的膜。纤维素系树脂是指由棉绒、木材木浆(阔叶树木浆、针叶树木浆)等原料纤维素得到的纤维素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乙酰基、丙酰基和/或丁酰基进行了取代的纤维素有机酸酯或纤维素混合有机酸酯。所谓纤维素系树脂,例如可举出包含纤维素的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酯等的树脂。作为吸湿性膜14、16,优选包含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或乙酸丁酸纤维素。吸湿性膜14和16可以是相同的膜,也可以不同。吸湿性膜14、16优选为由纤维素系树脂形成的膜,更优选为包含三乙酰纤维素的膜。
吸湿性膜14、16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从容易保持水分、更高效地进行偏振板11的加湿的观点出发,吸湿性膜14、16的厚度越大越优选。
吸湿性膜14、16可以在液晶固化层15形成后进行层叠,也可以作为用于形成液晶固化层15的基材膜而使用。相位差层叠体17可以在液晶固化层15的单面具有吸湿性膜14或16,也可以在液晶固化层15的两面具有吸湿性膜14或16。吸湿性膜14、16优选为能够从液晶固化层15剥离的膜。
(液晶固化层)
液晶固化层15是由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相位差层(液晶固化型相位差层)。光学层叠体可以是具备直线偏振板和相位差层的圆偏振板(包括楕圆偏振板。)。作为液晶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可以是使用热聚合引发剂的热聚合反应,但优选为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的光聚合反应。液晶固化型相位差层可以使用公知的液晶化合物而形成。液晶化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相位差层中所含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方向可以通过在基材膜与涂布层之间形成的取向膜来调节,也可以通过利用进行偏振照射而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光取向、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性显现或提高来调节。
涂布了包含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基材膜可以是上述吸湿性膜14或16。液晶固化层15也可以以具有取向膜的形态层叠于偏振板11。
作为相位差层的液晶固化层15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各个相位差层可以具有相同方向的慢轴,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方向的慢轴。相位差层包含λ/4层,也可以进一步包含λ/2层和正C层中的至少一者。在相位差层包含λ/2层的情况下,从直线偏振板侧依次层叠λ/2层和λ/4层。在相位差层包含正C层的情况下,可以从直线偏振板侧依次层叠λ/4层和正C层,也可以从直线偏振板侧依次层叠正C层和λ/4层。液晶固化层15的厚度例如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优选为0.5μm以上且8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以上且4μm以下。从更高效地对偏振板11进行加湿的观点出发,液晶固化层15优选较薄。
<得到在偏振板贴合了相位差层叠体的层叠体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经由粘合剂层12将相位差层叠体17贴合至偏振板11。在偏振板11层叠有防护膜10的情况(层叠体101)下,将粘合剂层12和相位差层叠体17层叠至与层叠有防护膜10一侧的相反侧的偏振板11的面。
所得的层叠体103优选为长条状。长条状的层叠体103的长度例如为100m以上且20000m以下,优选为1000m以上且10000m以下。长条状的层叠体103的宽度例如为0.5m以上且3m以下,优选为1m以上且2.5m以下。
关于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的贴合,例如,连续地输送长条状的偏振板11,并且连续地输送长条状的相位差层叠体17,将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重叠而通过并夹入至一对贴合辊间,从而能够制造贴合了两张膜的层叠体103。
粘合剂层12可以在层叠相位差层叠体17前被层叠于偏振板11的表面。在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的层叠之前,可以对至少一者的贴合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flame)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可以在偏振板11的粘合剂层12侧层叠隔离膜13(层叠体102)。在该情况下,通常在层叠相位差层叠体17时,将隔离膜13剥离去除。
当相位差层叠体17在液晶固化层15的两面具有吸湿性膜14和16时,优选剥离单面的吸湿性膜14,并以液晶固化层15侧层叠于偏振板11的方式进行贴合。当相位差层叠体17在液晶固化层15的单面具有吸湿性膜16、并在另一面具有基材层时,优选剥离基材层,并将包含液晶固化层15和吸湿性膜16的层叠体以液晶固化层15侧层叠于偏振板11的方式进行贴合。
当偏振板11是在偏振膜的一个面层叠有树脂膜的单面保护偏振板时,为了更高效地对偏振板11进行加湿,优选在偏振膜的另一面(未层叠树脂膜一侧)层叠相位差层叠体17。
(偏振板)
偏振板11是包含偏振膜的直线偏振板,在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层叠有树脂膜。仅在偏振膜的一个面具有树脂膜的偏振板11有利于偏振板11的薄膜化。
偏振板11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从偏振板11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7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下、50μm以下或40μm以下。偏振板11的厚度越小,光学层叠体越容易发生卷曲,但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偏振板11的厚度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调节光学层叠体的卷曲。偏振板11的厚度也可以为20μm以上、25μm以上或30μm以上。
(偏振膜)
偏振膜具有吸收具备平行于吸收轴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并透过具备正交于吸收轴(与透过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的性质。偏振膜的一个例子是使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在进行了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而得的偏振膜。这样的偏振膜例如可以通过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来制造: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用二色性色素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染色而使二色性色素吸附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等交联液对吸附了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利用交联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使用对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进行皂化而得的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举出与能够和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能够和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例子包括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以及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意指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者。对于“(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酸酯”等而言,也是同样的。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以上且100摩尔%以下,优选为98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由醛类进行了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以上且10000以下,优选为1500以上且5000以下。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和平均聚合度可以依据JIS K 6726来求得。
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行制膜而得的膜被用作偏振膜的原材膜。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行制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左右,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35μm以下。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以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与染色同时、或在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的情况下,该单轴拉伸可以在交联处理之前或交联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以在这些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
当单轴拉伸时,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单轴地进行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单轴地进行拉伸。另外,单轴拉伸可以是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是在使用溶剂、水而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倍以上且8倍以下。
作为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进行染色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将该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的方法。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使用碘、二色性有机染料。需要说明的是,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在染色处理之前预先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作为利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后的交联处理,通常采用将进行了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方法。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优选该含有硼酸的水溶液含有碘化钾。
通常对交联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将进行了交联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水中来进行。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1℃以上且40℃以下左右。
在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而得到偏振膜。干燥处理可以为利用热风干燥机的干燥、通过使其与热辊接触的干燥、利用远红外加热器的干燥等。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以上且100℃以下左右,优选为50℃以上且90℃以下。
通过干燥处理,偏振膜的水分率得以降低至实用程度。其水分率通常为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优选为8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若水分率低于5重量%,则存在偏振膜的挠性丧失、偏振膜在其干燥后发生损伤、或发生断裂的情况。若水分率超过20质量%,则存在偏振膜的热稳定性差的情况。在此所说的水分率通过干燥重量法来测定,其测定方法如上所述。
偏振膜的厚度通常为2μm以上且40μm以下左右。从偏振板11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偏振膜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偏振膜越厚,光学层叠体越容易发生卷曲,但根据本发明,即使偏振膜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进一步为15μm以上、特别为20μm以上,也能够高效地调节光学层叠体的卷曲。
(树脂膜)
树脂膜是由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光学上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作为树脂膜,例如可以举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膜;由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等树脂形成的纤维素系树脂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形成的聚酯系树脂膜;聚碳酸酯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聚丙烯系树脂膜等在本领域中公知的膜。树脂膜优选为纤维素系树脂膜,更优选为包含三乙酰纤维素的树脂膜。
从光学层叠体的薄型化的观点出发,树脂膜的厚度通常为1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树脂膜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树脂膜的厚度越小,光学层叠体越容易发生卷曲,但根据本发明,即使树脂膜的厚度薄到例如40μm以下、进而30μm以下,也能够高效地调节卷曲。
树脂膜可以是保护偏振膜的保护膜。树脂膜也可以兼具相位差膜、增亮膜那样的光学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对由上述材料形成的热塑性树脂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而制成赋予了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树脂膜可以在其表面具有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防污层那样的表面处理层(涂敷层)。
树脂膜可以经由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而贴合于偏振膜。树脂膜优选经由粘接剂层而贴合于偏振膜。作为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以使用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或热固化性粘接剂,优选为水系粘接剂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可举出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形成的粘接剂、水系双液型氨基甲酸酯系乳液粘接剂等。其中,适合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形成的水系粘接剂。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了可以使用将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处理而得到的乙烯醇均聚物以外,还可以使用将乙酸乙烯酯与能和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进行皂化处理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系共聚物、或将它们的羟基部分地进行改性而得的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等。水系粘接剂可以包含醛化合物(乙二醛等)、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羟甲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胺化合物、多价金属盐等交联剂。
在使用水系粘接剂的情况下,优选在将偏振膜与树脂膜贴合后,实施用于去除水系粘接剂中所含的水的干燥工序。也可以在干燥工序后,设置例如在20℃以上且45℃以下的温度进行养护的养护工序。
所谓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是含有通过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那样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固化性化合物的粘接剂,优选为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
固化性化合物可以是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作为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环氧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或它们的组合。作为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双键的其它乙烯基系化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可以组合使用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与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通常还包含用于使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反应开始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或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将偏振膜与树脂膜贴合时,为了提高粘接性,可以对它们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贴合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作为表面活化处理,可以举出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放电处理(辉光放电处理等)、火焰处理、臭氧处理、UV臭氧处理、电离活性射线处理(紫外线处理、电子束处理等)那样的干式处理;使用了水、丙酮等溶媒的超声波处理、皂化处理、锚固涂层处理那样的湿式处理。这些表面活化处理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组合两者以上。
在偏振膜的两面贴合了树脂膜的情况下,用于将这些树脂膜贴合的粘接剂可以是同种的粘接剂,也可以是不同种的粘接剂。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12将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贴合。粘合剂层12可以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橡胶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聚乙烯基醚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构成。其中,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是适合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或热固化型。
作为在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可以适合地使用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对基础聚合物而言,优选使极性单体共聚。作为极性单体,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化合物等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等的单体。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仅包含上述基础聚合物,但通常还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例示出与羧基之间形成羧酸金属盐的2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多胺化合物;与羧基之间形成酯键的聚环氧化合物或多元醇;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优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具有受到紫外线、电子束那样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的性质,并具有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前也具有粘合性从而能够与膜等被粘物密合、且能够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来调节密合力的性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除了基础聚合物、交联剂以外还含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化合物。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敏剂等。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用于赋予光散射性的微粒、珠子(树脂珠、玻璃珠等)、玻璃纤维、基础聚合物以外的树脂、抗静电剂、增粘剂、填充剂(金属粉、其他无机粉末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染料、颜料、着色剂、消泡剂、防腐蚀剂等添加剂。
粘合剂层1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形成:使粘合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甲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从而制备粘合剂液,将其涂布于偏振板11,并使之干燥。可以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隔离膜13上将粘合剂层12预先形成为片状,并将其转移至偏振板11的对象面。在使用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所形成的粘合剂层12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制成具有所期望的固化度的固化物。
粘合剂层12的厚度通常为1μm以上且40μm以下,但从光学层叠体的薄膜化等观点出发,优选为2μm以上且30μm以下。
(隔离膜)
隔离膜13是为了在将粘合剂层12贴合于图像显示元件或其他光学构件之前保护其表面而临时贴附的膜。隔离膜13通常由对单面实施了利用硅酮系、氟系等脱模剂等的脱模处理而得的热塑性树脂膜构成,并且该脱模处理面被贴合于粘合剂层12。
构成隔离膜13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是聚乙烯等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等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等。隔离膜13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防护膜)
偏振板11可以层叠有防护膜10。防护膜10是用于保护偏振板11表面的能够剥离的膜。光学层叠体在市场流通时,大多贴附有防护膜10。防护膜10贴合于与层叠了液晶固化层15和粘合剂层12一侧的相反侧的偏振板11的表面。防护膜10例如由粘合剂层、以及经由粘合剂层层叠的基材膜形成。防护膜10通常例如在光学层叠体被贴合于图像显示元件等后与粘合剂层一起剥离去除。
防护膜10的基材膜可以由热塑性树脂构成,例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基材膜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防护膜10的粘合剂层可以由(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硅酮系粘合剂等构成。防护膜10可以是聚丙烯系树脂和聚乙烯系树脂等具有自粘合性的树脂膜。在该情况下,防护膜10不具有粘合剂层。
防护膜10的厚度可以例如为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优选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且7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且70μm以下(例如60μm以下,进而55μm以下)。在防护膜10的厚度小于5μm的情况下,偏振板11的保护可能变得不充分,另外在操作性方面也是不利的。如果防护膜10的厚度超过150μm,则在光学层叠体的薄膜化、防护膜10的再加工性方面是不利的。
<卷绕层叠体的工序>
当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的层叠体103为长条状时,层叠体103可以依次卷绕于卷绕辊,也可以不卷绕地进行将隔离膜19层叠的工序或将吸湿性膜16剥离的后述工序。通常,在制造长条状的光学层叠体时,在各层叠工序将长条物卷绕。直到在下个工序使用卷绕后的层叠体103为止,相位差层叠体17的水分充分地移动至偏振板11。例如,在卷绕依次包含防护膜10、偏振板11、粘合剂层12、液晶固化层15和吸湿性膜16的层叠体103而制成卷形态的情况下,吸湿性膜16减少接触于空气的面积,因而能够更快速地进行水分向偏振板11的移动。
在得到偏振板11与相位差层叠体17的层叠体103后,优选不进行使层叠体103干燥的工序地卷绕层叠体103。
<剥离吸湿性膜的工序>
在偏振板11层叠了相位差层叠体17后,优选留下液晶固化层15而将吸湿性膜16从层叠体103剥离去除。吸湿性膜16可以在偏振板11层叠了相位差层叠体17后直接剥离,也可以暂时卷绕于辊(上述卷绕工序)、并在其后的工序一边卷出一边剥离。
去除了吸湿性膜16的光学层叠体可以进一步经由粘合剂层18而贴合有隔离膜19(层叠体104)。隔离膜19和粘合剂层18分别使用上述隔离膜13和粘合剂层12即可。
<切出层叠体的工序>
在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层叠体为长条状的情况下,优选从长条状的层叠体切出单片体。切出(裁断)可以使用裁断用刀具等以往公知的裁断手段来进行。关于单片体的尺寸、形状和切出角度,可引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记载。
对于刚切出后的单片体,反卷曲量为10mm以下,更优选反卷曲量为5mm以下、或是没有卷曲的平坦的状态、或是正卷曲的状态。通过这样地进行调节,从而不需要后述的最终调节卷曲的工序,或者能够缩短最终调节卷曲的工序所需的时间。
<最终调节卷曲的工序>
在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单片体发生反卷曲的情况下,适宜进行利用加湿的调节。加湿通过将单片体置于相对湿度进行了调节的环境下来进行即可,例如将单片体保存于相对湿度进行了调节的调湿室即可。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它们。实施例中的“%”和“份”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为质量%和质量份。
〔卷曲的测定方法〕
从层叠体104切出长边为155mm、短边为78mm的菱形形状的切出片,使得其对角线分别平行于MD方向和TD方向,将从该切出片剥离了隔离膜19而得的片作为试验片。在将该试验片充分地消除静电后,使试验片的凹面朝上地置于基准面(水平台)上,对于试验片的4个角中的各个角,测定距基准面的高度。当以防护膜侧为上侧的方式将试验片置于基准面时试验片的角浮起的情况下,将该卷曲设为正卷曲,以正的数值表示角的距基准面的高度。另一方面,当以防护膜侧为下侧的方式将试验片置于基准面时试验片的角浮起的情况下,将该卷曲设为反卷曲,以负的数值表示角的距基准面的高度。
将平行于MD方向的对角线上的两个角的距基准面的高度进行平均而得的值设为实测MD卷曲值。将平行于TD方向的对角线上的两个角的距基准面的高度进行平均而得的值设为实测TD卷曲值。如果MD卷曲值和TD卷曲值为正或0,则表示反卷曲受到抑制,在其值为负的情况下,其绝对值越大,表示反卷曲越发展。
〔光学层叠体的水分率测定方法〕
从层叠体104切出长边为155mm、短边为78mm的菱形形状的切出片,使得其对角线分别平行于MD方向和TD方向,将从该切出片剥离了隔离膜19而得的片作为试验片。将试验片在105℃干燥2小时,将干燥后的质量与干燥前的质量进行比较,求出光学层叠体的水分率。
水分率(质量%)={(干燥处理前的光学层叠体质量-干燥处理后的光学层叠体质量)/干燥处理前的光学层叠体质量}×100
〔粘合剂层的准备〕
通过以下方法来制造粘合剂层。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滴加装置和氮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投入丙烯酸正丁酯97.0份、丙烯酸1.0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0.5份、乙酸乙酯200份、以及2,2’-偶氮二异丁腈0.08份,用氮气置换反应容器内的空气。一边搅拌、一边将反应溶液升温至60℃而反应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为止。测定所得到的溶液的一部分的重均分子量,结果确认得到了180万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将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份(固体成分换算值;下同)、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异氰酸酯(东曹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0.30份、以及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BM403”)0.30份进行混合,充分搅拌。用乙酸乙酯将其稀释从而得到粘合剂组合物的涂敷溶液。
在成为剥离层的第1隔离膜(LINTEC株式会社制:SP-PLR382190)的脱模处理面(剥离面),通过涂抹器涂敷粘合剂组合物的涂敷溶液,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5μm,在100℃下干燥1分钟从而形成粘合剂层。在粘合剂层的与贴合了第1隔离膜的面的相反面,贴合第2隔离膜(LINTEC公司制:SP-PLR381031),得到带双面隔离膜的粘合剂层。
〔带防护膜的偏振板(101)的准备〕
通过干式拉伸将厚度2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单轴拉伸至约5倍。保持紧绷状态,在60℃的纯水中浸渍1分钟后,在碘/碘化钾/水的质量比为0.05/5/100的水溶液中在28℃下浸渍60秒。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质量比为8.5/8.5/100的水溶液中在72℃下浸渍300秒。用26℃的纯水洗涤20秒后,在65℃下进行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膜吸附碘并使其取向而得的厚度7μm的偏振膜。
在该偏振膜的单侧涂敷环氧系粘接剂,并贴合厚度13μm的透明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膜作为保护层。环氧系粘接剂使用了将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株式会社可乐丽,商品名“KL-318”)3份溶解于水100份、并向该水溶液添加作为水溶性环氧树脂的聚酰胺环氧系添加剂(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Sumirez Resin 650(30)”,固体成分浓度30%的水溶液)1.5份而得的粘接剂。如此地操作,得到在偏振膜的单面层叠了树脂膜的偏振板。
将在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形成了1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层而得的防护膜贴合在树脂膜的与偏振膜相反侧的表面,得到厚度73μm的带防护膜的偏振板101。
〔相位差层叠体的准备〕
(第1液晶固化层的制造)
使用电晕处理装置(AGF-B10,春日电机株式会社制)以输出功率0.3kW、处理速度3m/分钟的条件对厚度50μm的环烯烃系聚合物(COP)膜进行一次处理。将下述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1)棒涂机涂布在实施了电晕处理的表面,在80℃下干燥1分钟,使用偏振UV照射装置(SPOT CURE SP-7,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以100mJ/cm2的累积光量实施偏振UV曝光,得到取向层。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测定所得到的取向层的厚度,结果为100nm。
接下来,使用棒涂机在取向层上涂布下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A-1),在120℃下干燥1分钟后,使用高压汞灯(UNICURE VB-15201BY-A,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通过照射紫外线(氮气氛下,波长:365nm,波长365nm处的累积光量:1000mJ/cm2),形成作为相位差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得到带基材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第1液晶固化层的厚度为2μm。
(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1)的制备)
在下述溶剂中混合取向性材料,在温度80℃下搅拌1小时从而得到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1)。
·取向性材料(5份):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450880870000211
·溶剂(95份):环戊酮
(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A-1)的制备)
在下述溶剂中混合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在80℃下搅拌1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A-1)。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1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2由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1(80份):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450880870000212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2(20份):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450880870000221
·聚合引发剂(6份):
2-二甲基氨基-2-苄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Ciba 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Irgacure 369”)
·溶剂(400份):环戊酮
(第2液晶固化层的制造)
使用电晕处理装置(AGF-B10,春日电机株式会社制),以输出功率0.3kW、处理速度3m/分钟的条件对作为基材的吸湿性膜即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进行一次处理。将下述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2)棒涂机涂布在实施了电晕处理的表面,在90℃下干燥1分钟,得到取向层。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测定所得到的取向层的厚度,结果为34nm。
接下来,使用棒涂机在取向层上涂布下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B-1),在90℃下干燥1分钟后,使用高压汞灯(UNICUREVB-15201BY-A,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通过照射紫外线(氮气氛下,波长:365nm,波长365nm处的累积光量:1000mJ/cm2),形成作为相位差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得到带吸湿性膜的第2液晶固化层。第2液晶固化层的厚度为1μm。
(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2)的制备)
向作为取向性聚合物的Sunever SE-610(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添加2-丁氧基乙醇而得到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2)。关于所得到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2),固体成分相对于该组合物的总量的含有比例为1%,溶剂相对于该组合物的总量的含有比例为99%。Sunever SE-610的固体成分量根据产品规格单中记载的浓度来换算。
(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B-1)的制备)
在下述溶剂中混合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和反应添加剂,在80℃下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为止,得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B-1)。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LC242(BASF公司制)(19.2%):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3450880870000231
·聚合引发剂(0.5%):
Irgacure(注册商标)907(BASF JAPAN公司制)
·反应添加剂(1.1%):
Laromer(注册商标)LR-9000(BASF JAPAN公司制)
·溶剂(79.1%):丙二醇1-单甲醚2-乙酸酯
(粘接剂组合物的制备)
将下述所示的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1~a3和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混合。在将下述所示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敏化剂进一步混合后,进行脱泡,制备光固化型的粘接剂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配合量基于固体成分量。
·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1(70份):
3’,4’-环氧环己烷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商品名:CEL2021P,株式会社Daicel制)
·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2(20份):
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商品名:EX-211,Nagase ChemteX株式会社制)
·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3(10份):
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商品名:EX-121,Nagase ChemteX株式会社制)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2.25份):
商品名:CPI-100(San-Apro株式会社制)的50%碳酸亚丙酯溶液
·敏化剂(2份):
1,4-二乙氧基萘
(相位差层叠体的制造)
对带吸湿性膜的第2液晶固化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侧的表面实施电晕处理(800W,10m/分钟)。使用涂敷机在该电晕处理面涂敷粘接剂组合物,使得粘接剂层的厚度为1μm。接着,以与上述相同的条件对带基材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侧实施电晕处理,并与在带吸湿性膜的第2液晶固化层上所形成的粘接剂组合物的涂敷层进行贴合。通过紫外综照射装置从第2液晶固化层侧照射紫外线从而使粘接剂组合物固化,得到在单面层叠了吸湿性膜16的相位差层叠体17。照射条件设为:在UVA区域中照射强度为390mW/cm2、累积光量为420mJ/cm2,在UVB区域中照射强度为400mW/cm2、累积光量为400mJ/cm2
[实施例1]
使用上述所准备的相位差层叠体17、带防护膜的偏振板101和带双面隔离膜的粘合剂层而从得到光学层叠体。具体而言,如下地进行。
对带防护膜的偏振板101的与防护膜10一侧的相反侧的面实施电晕处理(800W,10m/分钟)。另外,从上述所准备的带双面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剥离第2隔离膜。将偏振板11的电晕处理面与粘合剂层的第2隔离膜的剥离面贴合,得到带第1隔离膜13的偏振板102。
将相位差层叠体17在温度23℃、湿度55%的环境下放置40分钟后,将剥离相位差层叠体17的COP膜而暴露的面(第1液晶固化层侧的面)与从带第1隔离膜13的偏振板102剥离第1隔离膜13而暴露的粘合剂层12进行贴合,得到偏振板11与液晶固化层15经由粘合剂层12而层叠的层叠体103。其后,用铝防湿袋将层叠体103捆包,在温度23℃、湿度55%的环境下保存24小时。
24小时后,将从层叠体103剥离TAC膜(吸湿性膜16)而暴露的面(液晶固化层15的第2液晶固化层侧的面)与从带双面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剥离第2隔离膜而暴露的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得到具有粘合剂层18和第1隔离膜19的层叠体104。将层叠体104切出为规定尺寸的长方形单片体,得到光学层叠体A。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A,进行卷曲的测定,算出光学层叠体A的TD卷曲值。另外,对于光学层叠体A,通过干燥重量法测定水分率。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除了将相位差层叠体17在温度23度、湿度55%的环境下放置5分钟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学层叠体B。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B,进行卷曲的测定,算出光学层叠体B的TD卷曲值。另外,对于光学层叠体B,通过干燥重量法测定水分率。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不对相位差层叠体17实施加湿,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学层叠体C。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C,进行卷曲的测定,算出光学层叠体C的TD卷曲值。另外,对于光学层叠体C,通过干燥重量法测定水分率。将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450880870000251
在表1中,示出了由实施例1和2得到的光学层叠体A和光学层叠体B的水分率比由比较例1得到的光学层叠体C更高。通过水分效率良好地从吸湿性膜转移至偏振板,由此偏振板被充分地加湿,结果可推定为反卷曲受到了抑制。

Claims (6)

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包括:
对包含吸湿性膜和液晶固化层的相位差层叠体进行加湿的工序、以及
得到经由粘合剂层将所述相位差层叠体贴合至具有偏振膜和在所述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的树脂膜的偏振板而成的层叠体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吸湿性膜包含纤维素系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偏振板中,在所述偏振膜的一个面层叠有所述树脂膜,
在得到所述层叠体的工序中,所述相位差层叠体被层叠至所述偏振膜的另一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得到所述层叠体的工序之后,将所述层叠体卷绕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卷绕的工序之后,将所述吸湿性膜剥离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进行加湿的工序中,进行加湿直到所述吸湿性膜的含水率达到在温度20℃以上且80℃以下、相对湿度45%以上的环境下的平衡水分率为止。
CN202111681364.7A 2021-01-13 2021-12-31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7641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3363 2021-01-13
JP2021003363A JP2022108400A (ja) 2021-01-13 2021-01-13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4160A true CN114764160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1364.7A Pending CN114764160A (zh) 2021-01-13 2021-12-31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08400A (zh)
KR (1) KR20220102579A (zh)
CN (1) CN114764160A (zh)
TW (1) TW2022424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73940A (ja) * 2022-11-18 2024-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4073941A (ja) * 2022-11-18 2024-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6270B2 (ja) 2003-02-12 2009-07-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2458A (zh) 2022-11-01
JP2022108400A (ja) 2022-07-26
KR20220102579A (ko)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62175B1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701466B (zh) 附防護膜之偏光板及含有該偏光板之積層體
CN105717572B (zh) 带有保护膜的偏振板及包含它的层叠体
KR20160074399A (ko) 프로텍트 필름 부착 편광판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적층체
CN110275234B (zh) 光学层叠体、及带有粘合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4764160A (zh)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KR101787903B1 (ko) 프로텍트 필름을 갖는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19101429A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87187B1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19159199A (ja) 粘着層付き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809198B (zh) 液晶層積層體
TWI696853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CN109313306B (zh) 偏振板组件
TWI698667B (zh) 附保護膜之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CN106257314B (zh) 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10275237B (zh)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附带粘合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7169159B2 (ja) 液晶層積層体
JP2019159198A (ja)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層付き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793212B (zh) 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片狀體的製造方法
WO2023195277A1 (ja)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202334253A (zh) 表面處理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