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8104A - 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送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8104A
CN114688104A CN202111625380.4A CN202111625380A CN114688104A CN 114688104 A CN114688104 A CN 114688104A CN 202111625380 A CN202111625380 A CN 202111625380A CN 114688104 A CN114688104 A CN 114688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nel
flow path
upper body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53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载赫
崔硕浩
李昌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688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8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6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mounting fan or blower rotors 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0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6Ai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6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10Kind or type
    • F05D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送风机。本发明的送风机包括:风扇,其产生空气的流动;下主体,其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第一上主体,其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并具备第一壁和第一面板,所述第一壁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面板围绕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形成为贯通所述第一面板,并且将在所述第一流路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第一面板的外部,由此能够分开设计并制造出用于形成所述第一上主体的内部流路的所述第一壁和用于形成作为空气吐出孔的所述第一狭缝的所述第一面板。

Description

送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附壁效应来形成气流的送风机。
背景技术
送风机可以通过引起空气的流动来使空气在室内空间进行循环或形成朝向用户的气流。近来,正在进行大量的关于能够给用户带来舒适感的送风机的空气吐出结构的研究。
与此相关地,韩国公开专利KR2010-0051724号中公开了一种利用附壁效应形成气流的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喷嘴形成用于使通过叶轮进行流动的空气穿过的内部通道,并可以形成朝向所述送风机的外部的气流。所述内部通道由所述喷嘴的外壁和内壁形成。只是,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彼此靠近而形成嘴部,由此向形成于所述外壁的附壁表面引导空气的流动。即,所述内部通道、所述嘴部以及所述附壁表面均由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形成。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难以使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或与所需的气流的方向等相匹配而设计出最优的各个构成的空气流路或表面。此外,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制造出分别由一个构件(piece)构成的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形成了作为形成所述嘴部的部分的狭窄的通道,由此无法将容易堆积灰尘等异物的部分与所述外壁分离,因此难以对其进行清洗或维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2010-005172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前述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附壁效应来形成提供给用户等或在室内空间进行循环的气流的送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形成提供到较宽范围内的气流的送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在上主体的内部进行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作为空气吐出孔的狭缝的送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以提供一种将从狭缝吐出的空气的流动顺畅地引导至对送风机的气流进行引导的面板的送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形成送风机内部的空气流路来使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并且能够形成朝向送风机的外部的最优状态的气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以提供一种通过简单地组装来能够制造出具有各种各样且复杂的曲线的上主体的送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分解灰尘等异物容易堆积的构件(pieces)并进行清洗或维护的送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送风机,其包括:风扇,其产生空气的流动;下主体,其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用于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第一上主体,其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所述第一上主体具备第一壁和第一面板,所述第一壁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面板围绕所述第一壁。即,若所述风扇进行动作,则空气经由所述吸入孔而流入到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并提供给所述第一流路。
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贯通所述第一面板而形成,并且将在所述第一流路中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第一面板的外部。即,作为空气吐出孔的所述第一狭缝形成于第一面板,作为所述第一上主体的内部流路的所述第一流路形成于第一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送风机还可以包括:第二上主体,其在所述下主体的上侧与所述第一上主体隔开,所述第二上主体具备第二壁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二壁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二面板围绕所述第二壁;以及空间(spacer),其形成在所述第一上主体和所述第二上主体之间,并在前后方向上呈开口。即,通过所述风扇来进行流动的空气可以分配到隔着所述空间彼此隔开的所述第一上主体的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上主体的所述第二流路。
所述第二面板可以包括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贯通所述第二面板而形成,并且将在所述第二流路中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第二面板的外部。即,所述第二狭缝可以是区别于所述第一狭缝的空气吐出孔。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面板可以包括:第一内面板(inner panel),其面向所述空间,并形成有所述第一狭缝;以及第一外面板(outerpanel),其以所述第一壁为基准与所述第一内面板相对,所述第一外面板与所述第一内面板相接而形成所述第一上主体的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所述第二面板可以包括:第二内面板,其面向所述空间,并形成有所述第二狭缝;以及第二外面板,其以所述第二壁为基准与所述第二内面板相对,所述第二外面板与所述第二内面板相接而形成所述第二上主体的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即,所述第一内面板和所述第二内面板可以限定所述空间的边界并可以引导空气的流动。
所述空间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内面板和所述第二内面板之间。即,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可以向所述空间吐出空气。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上主体从所述第二上主体向左侧隔开,所述第一内面板向右侧鼓起,所述第一外面板向左侧鼓起,所述第二内面板向左侧鼓起,所述第二外面板向右侧鼓起,所述第一内面板的曲率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外面板的曲率,所述第二内面板的曲率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外面板的曲率。
所述第一内面板和所述第二内面板之间的间隔可以从所述空间的后方越趋向于所述空间的中央部越变小,并且可以从所述中央部越向所述空间的前方越变大。即,空气在穿过所述空间的同时被左右分散,从而所述送风机可以形成提供到较宽范围内的气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并具备用于形成所述第一狭缝的出口。即,在所述第一流路中进行流动的空气可以流入到所述第一开口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出口、即所述第一狭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弯曲部,其从所述第一面板向所述第一流路弯曲;第一引导部,其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前方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以及第一流入部,其从所述第一弯曲部朝向后方隔开。
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流入部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壁可以具备:与所述第一引导部相邻的一端;和与所述一端隔开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流入部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弯曲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之间,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弯曲部。
所述第一开口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及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一流入部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一端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一引导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末端。即,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可以限定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界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部,其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一端;第二部,其从所述第一部朝着所述第一开口弯曲;以及第三部,其从所述第二部朝着所述第一弯曲部延伸并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另一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流入部的内侧,所述第一流入部从所述第一壁的另一端朝着所述第一弯曲部凸出,并且还可以包括具有面向所述第三部的内表面的前方部。
所述第一开口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三部以及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壁及所述前方部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一壁之间的间隔可以恒定,或者可以越趋向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越变小。即,作为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一壁之间的部分在转换空气流动的同时能够减少流动损失或增加流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三部和所述前方部之间的间隔可以恒定,或者越趋向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越变小。即,作为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和所述前方部之间的部分将空气引导至用于形成附壁表面(coanda surface)的所述第一引导部,同时能够减少流动损失或增加流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中的至少一方,并且面向所述前方部的内表面。即,所述凹槽可以使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性发生分散的情形最小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间隔件(spacer),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前方部之间结合于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流入部。即,所述间隔件可以固定所述第一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前方部的位置。
所述前方部的厚度可以越靠近所述间隔件越变大。即,可以通过所述前方部的相对于所述间隔件的厚度变化来提高所述间隔件的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可以通过第一钩和第一卡止部之间的钩结合来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壁。
所述第一钩和所述第一卡止部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而另一个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可以通过第二钩和第二卡止部之间的钩结合来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弯曲部。
所述第二钩和所述第二卡止部中的一个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而另一个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弯曲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流路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形成,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后方部。即,空气可以在所述第一流路上升,并且可以从所述第一面板的后方部穿过所述第一狭缝。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狭缝相邻而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并且具有向上鼓起的形状,所述第一叶片的后端可以位于所述叶片的前端的上侧。即,所述第一叶片可以将在所述第一流路中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所述第一狭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流路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形成,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后方部长长地形成。即,空气可以在所述第一流路上升,并且可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后方部经过较长的范围内而穿过所述第一狭缝。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在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并且用于对在所述第一流路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即,若所述加热器被驱动,则所述送风机可以给用户等提供热风。
所述第一加热器可以包括复数个第一翅片,复数个所述第一翅片沿着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长度方向交叉或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彼此隔开而提供空气的流路。即,复数个所述第一翅片可以将在所述第一流路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所述第一狭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壁的内侧和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一壁的内侧朝着所述第一流路凸出。
所述第一凸出部可以包括:第一垂直部,其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以及第一曲线部,其从所述垂直部的上端朝着所述第一狭缝弯曲。即,所述第一垂直部和所述第一曲线部可以将在所述第一流路上升的空气更加顺畅地引导至所述第一狭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送风机,其包括:风扇,其产生空气的流动;下主体,其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用于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上主体,其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所述上主体包括壁,所述壁设置于所述上主体的内部并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流路,并且具备彼此隔开的一端和另一端。即,若所述风扇进行动作,则空气可以经由所述吸入孔流入到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并提供到所述壁的所述流路。
所述上主体包括:狭缝,其形成于所述上主体的表面;以及开口,其位于所述壁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并与所述流路连通,并且具备形成所述狭缝的出口。即,用于形成所述上主体的所述狭缝的部分可以形成所述开口的一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another)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送风机,其包括:风扇,其产生空气的流动;下主体,其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用于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上主体,其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所述上主体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流路,所述上主体包括:壁,其设置于所述上主体的内部并形成所述流路;以及面板,其用于容纳所述壁,并形成所述上主体的表面。即,若所述风扇进行动作,则空气可以经由所述吸入孔流入到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并提供到所述壁的所述流路。
所述面板可以包括:内面板,其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用于将在所述流路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面板的外部;以及外面板,其以所述壁为基准与所述内面板相对。即,所述狭缝可以是空气吐出孔。
可以提供一种送风机,其中,所述内面板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壁。即,用户可以将所述内面板与所述壁分离,从而能够容易地清洗或维护所述内面板。
本发明的送风机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利用从狭缝吐出的空气的附壁效应来形成提供给用户等或在室内空间进行循环的气流的送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送风机,由于形成空间的左侧边界的第一内面板朝向右侧鼓起,并且形成空间的右侧边界的第二内面板朝向左侧鼓起,因此所述送风机能够形成提供到较宽范围内的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送风机,其通过设置于上主体的内部的叶片、加热器或凸出部来将在上主体的内部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送风机的作为空气吐出孔的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机,其能够通过连接构件将从狭缝吐出的空气的流动顺畅地引导至对送风机的气流进行引导的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壁的设计成送风机内部的空气流路以最小化空气的流动阻力,并且能够通过面板的设计形成朝向送风机的外部的最优状态的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机,由于壁、面板以及连接构件彼此可分离地结合,因此能够通过简单地组装来制造出具有各种各样且复杂的曲线的上主体的送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机,其能够容易地分解灰尘等异物容易堆积的面板和/或连接构件并进行清洗或维护。
可以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可适用的追加范围。然而,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和修改,因此应理解为,详细的说明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等特定实施例仅是作为示例而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图2作为图1的X-X'线剖切面,是本发明一例的送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3至图5是本发明一例的送风机的第一上主体和第二上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从本发明一例的送风机的第一上主体移除第一外面板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7是切开本发明一例的送风机的第一上主体和第二上主体的一部分并示出这些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8作为图1的X-X'线剖切面,是本发明另一例的送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出从本发明另一例的送风机的第一上主体移除第一外面板的形态的左侧面图。
图10是示出从本发明另一例的送风机的第一上主体移除第一外面板和第一外壁的形态的左侧面图。
图11是切开本发明另一例的送风机的第一上主体和第二上主体的一部分并示出这些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12至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壁、第一连接构件以及第一内面板的组装和分解过程的图。
图15至图18是用于说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开口及其边界的构成的图。
图19是图1的Z-Z'线剖切面。
图20和图21作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机在第一状态下形成的扩散气流的图,图20是送风机的俯视图,图21是用虚线箭头表示所述扩散气流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图22和图23作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机在第二状态下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图,图22是送风机的俯视图,图23是用虚线箭头表示所述上升气流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与图编号无关地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
在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于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要旨不清楚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并且,附图仅为了帮助容易理解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不受附图的限制,应当理解为包括本说明书的思想以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等同物及替代物。
为了说明各种要素,可以使用包括序数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但是这种构成要素不限于这种术语。这种术语仅旨在区分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
图中表示的上(U)、下(D)、左(Le)、右(Ri)、前(F)以及后(R)的方向指示仅为了便于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不限于此。
参照图1,送风机(blower)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送风机1可以包括基座2、下主体3以及上主体10、20。
基座2形成送风机1的底面,可以放置于室内空间的地面等。基座2在整体上可以形成为圆板(circular plate)形状。
下主体3可以配置于基座2的上侧。下主体3可以形成送风机1的侧面下部。下主体3在整体上可以形成为缸筒形状。例如,下主体3的直径可以从下主体3的下部越到上部则越变小。又例如,下主体3的直径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保持恒定。吸入孔3a可以贯通下主体3的侧面而形成。例如,复数个吸入孔3a可以沿着下主体3的圆周方向均匀地配置。由此,空气可以从送风机1的外部经由复数个吸入孔3a流入到其内部。
上主体10、20可以配置于下主体3的上侧。上主体10、20可以提供与下主体3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流路。
参照附图,例如,上主体10、20可以具备彼此隔开的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
又例如,上主体10、20可以具备单个的上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上主体10、20可以从下主体3的上侧沿着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或者可以形成为圆(椭圆)或跑道(track)形状的环或开环(open ring)的形状。单个的上主体10、20相对于下主体3的位置可以考虑上主体10、20的形状、形成于上主体10、20的空气吐出孔、即形成于上主体10、20的表面的狭缝的位置、形状以及数量等确定。
以下,为了简略说明,以上主体10、20包括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的情形为基准进行说明。此外,除了适用于上主体10、20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形之外,对于其的说明同样可以适用于上主体10、20设置为单个的上主体的情形。
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可以配置于下主体3的上侧。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可以形成送风机1的侧面上部。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并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另一方面,第一上主体10可以被称为第一塔或第一喷嘴塔,第二上主体20可以被称为第二塔或第二喷嘴塔。
空间S可以形成在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之间而提供空气的流路。空间S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呈开口。另一方面,空间S可以被称为送风空间(blowing space)、流域(valley)或流道(channel)。
第一上主体10可以从第二上主体20向左侧隔开。第一上主体1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第一上主体1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第一上主体10的外表面或表面的第一面板12。第一面板12可以包括:面向空间S的第一内面板121;和与第一内面板121相对的第一外面板122。
第一内面板121可以从第一上主体10朝着面向空间S的方向或向右侧鼓起。例如,第一内面板12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第一外面板122可以从第一上主体10朝着与面向空间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或向左侧鼓起。例如,第一外面板122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着面向空间S的方向或向右侧倾斜并延伸。
此时,第一外面板122的曲率可以大于第一内面板121的曲率。此外,第一外面板122可以与第一内面板121相交而形成边缘(edge)。所述边缘可以在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前端10F和第一后端10R设置。例如,第一前端10F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向后方倾斜并延伸。例如,第一后端10R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向前方倾斜并延伸。
第二上主体20可以从第一上主体10向右侧隔开。第二上主体2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第二上主体20可以包括形成第二上主体20的外表面或表面的第二面板22。第二面板22可以包括:面向空间S的第二内面板221;和与第二内面板221相对的第二外面板222。
第二内面板221可以从第二上主体20朝着面向空间S的方向或向左侧鼓起。例如,第二内面板22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第二外面板222可以从第二上主体20朝着与面向空间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或向右侧鼓起。例如,第二外面板222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着面向空间S的方向或向左侧倾斜并延伸。
此时,第二外面板222的曲率可以大于第二内面板221的曲率。此外,第二外面板222可以与第一内面板221相交而形成边缘(edge)。所述边缘可以在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前端20F和第二后端20R设置。例如,第二前端20F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向后方倾斜并延伸。例如,第二后端20R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向前方倾斜并延伸。
另一方面,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可以隔着空间S左右对称。此外,第一外面板122的表面和第二外面板222的表面可以位于沿着下主体3的外表面或表面延伸的虚拟的曲面。换言之,第一外面板122的表面和第二外面板222的表面可以光滑地连接于下主体3的表面。另外,第一上主体10的顶面121u和第二上主体20的顶面221u可以设置成水平面。在这种情况下,送风机1可以整体上形成为圆锥台(truncated cone)形状。由此,能够降低送风机1被外部冲击而发生倾倒的风险。
凹槽31可以位于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之间,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长长地延伸。凹槽31可以是向下凹陷的曲面。凹槽31可以包括:第一边31a,其连接于第一内面板121的下边;以及第二边31b,其连接于第二内面板221的下边。凹槽31可以与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二内面板221一起限定出空间S的边界。另一方面,凹槽31可以被称为连接槽或连接面。
例如,盖3b可以分离地结合于下主体3。盖3b可以构成为下主体3的一部分。此时,复数个吸入孔3a也可以形成于盖3b。若盖3b与下主体3分离,则用户可以接近下主体3的内部空间。
例如,显示器(未图示)设置于下主体3的前方部,并可以显示送风机1的运转信息,或者可以提供用于接收用户的命令的界面部。所述显示器可以包括触摸面板。
参照图2,下主体3可以提供内部空间,后述的过滤器4、控制部5、风扇6以及空气引导件7可以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
过滤器4可分离地设置于下主体3的内部空间。过滤器4可以整体上形成为缸筒形状。即,过滤器4可以包括沿着上下方向贯通过滤器4而形成的孔4P。室内空气(indoor air)可以通过风扇6的动作经由吸入孔3a(参照图1)而流入到下主体3的内部。此外,流入到下主体3的内部的室内空气从过滤器4的外周面朝向内周面进行流动的同时被净化,并可以经过孔4P流动到过滤器4的上侧。
控制部5可以设置于下主体3的内部空间。控制部5配置在基座2和过滤器4之间,并可以固定于基座2。控制部5可以支撑过滤器4,可以被称为过滤器4的支撑件。控制部5与送风机1的各个构成电连接,由此可以对送风机1的动作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穿过过滤器4的空气的流动也可以应用到具备发热元件的控制部5的冷却。
风扇6可以设置于下主体3的内部空间,并可以配置于过滤器4的上侧。风扇6可以产生流入到送风机1的内部或从送风机1吐出到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风扇6可以包括风扇罩(housing)6a、风扇马达6b、轮毂6c、护罩(shroud)6d以及翼片6e。另一方面,风扇6可以被称为风扇组件或风扇模块。
风扇罩6a可以形成风扇6的外观。风扇罩6a可以包括吸入口(未标注附图标记),所述吸入口沿着上下方向贯通风扇罩6a而形成。所述吸入口设置于风扇罩6a的下端,可以被称为喇叭口(bell mouth)。
风扇马达6b可以提供旋转力。风扇马达6b可以是离心风扇马达或斜流风扇马达。风扇马达6b可以被后述的马达盖7b支撑。此时,风扇马达6b的旋转轴可以从风扇马达6b向风扇马达6b的下侧延伸,并可以贯穿马达盖7b的底面。轮毂6c可以与所述旋转轴结合,并可以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护罩6d可以从轮毂6c向轮毂6c的外侧隔开。复数个翼片6e可以配置在轮毂6c和护罩6d之间。
由此,若风扇马达6b被驱动,则空气可以经由所述吸入口而沿着风扇马达6b的轴向流入,并可以朝向风扇马达6b的半径方向和其上侧吐出。
空气引导件7可以配置于风扇6的上侧或下游,并可以提供用于使从风扇6吐出的空气进行流动的流路7P。例如,流路7P可以是环形的流路。空气引导件7可以包括引导件主体7a、马达盖7b以及叶片(vane)7c。另一方面,空气引导件7可以被称为扩散器(diffuser)。
引导件主体7a可以形成空气引导件7的外观。马达盖7b可以配置于空气引导件7的中央部。例如,引导件主体7a可以形成为缸筒形状。此外,马达盖7b可以形成为碗(bowl)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的环形的流路7P可以形成在引导件主体7a和马达盖7b之间。复数个叶片7c配置于环形的流路7P,可以在引导件主体7a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复数个叶片7c中的每一个可以从马达盖7b的外表面向引导件主体7a的内周面延伸。由此,复数个叶片7c可以将从风扇6提供给流路7P的空气引导至空气引导件7的上侧。
分配单元8可以配置于空气引导件7的上侧或下游,并且可以配置于上主体10、20的下侧或上游。分配单元8可以提供用于使穿过空气引导件7的空气流动的流路8P。穿过空气引导件7的空气可以通过分配单元8分配到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换言之,空气引导件7可以将通过风扇6进行流动的空气引导至分配单元8,分配单元8可以将从空气引导件7流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一上主体10和第二上主体20。另一方面,分配单元8可以被称为分流器(splitter)、中间主体、内主体、塔基座或喷嘴塔基座。
第一上主体10可以提供用于使穿过空气引导件7和分配单元8的空气的一部分进行流动的第一流路10P。第一流路10P可以形成于第一上主体10的内部空间。第二上主体20可以提供用于使穿过空气引导件7和分配单元8的空气的剩余部分进行流动的第二流路20P。第二流路20P可以形成于第二上主体20的内部空间。即,第一流路10P和第二流路20P可以与分配单元8的流路8P和空气引导件7的流路7P连通。
参照图3和图5,除了前述的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一外面板122之外,第一上主体10可以包括第一壁(a first wall)11。第一壁11可以位于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一外面板122之间。即,第一面板12可以围绕第一壁11。换言之,第一壁11可以容纳于第一面板12的内部。第一壁11可以包括:第一内壁111,其面向第一内面板121的内侧;以及第一外壁112,其面向第一外面板122的内侧。
第一内壁111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内面板121的内侧。第一外壁112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外面板122的内侧。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第一流路10P。此外,第一内面板121可以结合或固定于设置有凹槽31的凹槽主体30。
由此,第一面板12可以形成第一上主体10的表面,第一壁11可以提供使空气(参照图5的箭头)流动的第一流路10P。
参照图4和图5,除了前述的第二内面板221和第二外面板222之外,第二上主体20可以包括第二壁(a second wall)21。第二壁21可以位于第二内面板221和第二外面板222之间。即,第二面板22可以围绕第二壁21。换言之,第二壁21可以容纳于第二面板22的内部。第二壁21可以包括:第二内壁211,其面向第二内面板221的内侧;以及第二外壁212,其面向第二外面板222的内侧。
第二内壁211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二内面板221的内侧。第二外壁212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二外面板222的内侧。第二内壁211和第二外壁212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第二流路20P。此外,第二内面板221可以结合或固定于设置有凹槽31的凹槽主体30。
由此,第二面板22形成第二上主体20的表面,第二壁21可以提供用于使空气(参照图5的箭头)进行流动的第二流路20P。
参照图6,第一叶片(a first vane)16可以设置于第一流路10P。第一叶片16可以结合于第一壁11的内侧。例如,第一叶片16位于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参照图3)之间,第一叶片16的右侧末端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或固定于第一内壁111的内表面。例如,第一叶片16位于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参照图3)之间,第一叶片16的左侧末端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或固定于第一外壁112的内表面。据此,第一叶片16可以结合到第一壁11,或者可以从第一壁11分离。
第一叶片16可以与后述的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狭缝10SL相邻。第一叶片16可以具有向上鼓起的形状。第一叶片16的后端可以位于第一叶片16的前端的上侧。此时,第一叶片16的前端可以与第一内壁111的内表面隔开,第一叶片16的后端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连接于后述的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连接构件13。例如,第一叶片16可以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的每一个的左侧末端可以接触于第一外壁112(参照图3)的内表面(参照图2)。第一外壁112的所述内表面可以具有较大的曲率。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的每一个的右侧末端可以接触于第一内壁111的内表面(参照图2)。第一内壁111的所述内表面具有较小的曲率。在水平方向上,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各自的宽度随着从前端朝向后端而逐渐变小。在水平方向上,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中的相对位于上侧的叶片的宽度小于相对位于下侧的叶片的宽度。在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的曲率方向上,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中的相对位于上侧的叶片的长度小于相对位于下侧的叶片的长度。即,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中的相对位于上侧的叶片小于相对位于下侧的叶片。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可以沿着第一连接构件13配置。即,复数个第一叶片16a、16b、16c可以沿着相对于垂直线VL(参照图9)朝向前方倾斜规定角度的虚拟线配置。
另一方面,第二叶片(a second vane)26(参照图4)设置于第二流路20P,关于第一叶片16的前述的内容同样可以适用于第二叶片26。
由此,第一叶片16可以将在第一流路10P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后方。此外,第二叶片16可以将在第二流路20P(参照图4)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后方。
参照图7,第一连接构件13可以位于第一流路10P并结合或固定于第一内壁111,第一叶片16的后端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第二连接构件23位于第二流路20P,第二叶片26的后端可以连接于第二连接构件23。
第一连接构件13可以从第一内壁111朝着后方朝向左侧倾斜地延伸。此外,第一连接构件13与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后端10R相邻,并可以与第一外壁112隔开。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口LO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3和第一外壁112之间,可以朝着前方朝向右侧倾斜地形成。在此,第一开口LO可以与第一流路10P连通。另一方面,第一开口LO可以被称为第一吐出口或第一口(mouth)。
由此,在第一流路10P中进行流动的空气被第一叶片16引导至后方,并可以流入第一开口LO的入口。
第一狭缝10SL与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后端10R相邻,可以贯通第一内面板121而形成。第一狭缝10SL可以沿着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后端10R长长地形成。第一狭缝10SL可以是第一开口LO的出口。由此,第一狭缝10SL可以将在第一流路10P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空间S。
例如,第一内面板121的一部分与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后端10R相邻,可以沿着绘制开环(open loop)的线从第一内面板121的剩余部分切开。此时,第一内面板121的一部分朝向第一流路10P弯曲,可以形成第一狭缝10SL。即,后述的第一引导部121a、第一弯曲部121b以及第一流入部121c可以形成为一体(one body)。另一方面,第一狭缝10SL可以被称为第一切开部。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内面板121可以包括作为第一内面板121的一部分的朝向第一流路10P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21b、第一引导部121a以及第一流入部121c。另一方面,第一引导部121a可以被称为第一前方部,第一流入部121c可以被称为第一后方部。
第一引导部121a在第一弯曲部121b的前方可以与第一弯曲部121b光滑地连接。第一流入部121c可以从第一弯曲部121b朝向后方隔开。即,第一弯曲部121b从第一引导部121a朝向第一流路10P弯曲,并且可以从第一流入部121c分离出。此外,第一引导部121a和第一流入部121c具有向右侧鼓起的表面,可以限定空间S的边界的一部分。另外,第一狭缝10SL可以形成在第一弯曲部121b和第一流入部121c之间。
在前后方向上,第一引导部121a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流入部121c的宽度。例如,在前后方向上,第一引导部121a的宽度可以比第一流入部121c的宽度大四倍以上。
另一方面,第一间隔件(a first spacer)15位于第一开口LO,可以结合于第一弯曲部121b和第一流入部121c。例如,第一间隔件15可以包括沿着第一开口LO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的复数个第一间隔件15。因此,第一弯曲部121b相对于第一流入部121c的位置可以由第一间隔件15固定。另外,第一间隔件15能够提高第一流入部121c和第一弯曲部121b的刚性。此时,可优选的是,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较小地设计第一间隔件15的厚度来使穿过第一开口LO的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另一方面,第一间隔件15可以被称为第一水平筋。
第二连接构件23可以从第二内壁211朝着后方朝向右侧倾斜地延伸。此外,第二连接构件23与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后端20R相邻,并可以与第二外壁212隔开。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开口RO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连接构件23和第二外壁212之间,可以朝着前方朝向左侧倾斜地形成。在此,第二开口RO可以与第二流路20P连通。另一方面,第二开口RO可以被称为第二吐出口或第二口。
由此,在第二流路20P中进行流动的空气被第二叶片26引导至后方,并可以流入第二开口RO的入口。
第二狭缝20SL与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后端20R相邻,并可以贯通第二内面板221而形成。第二狭缝20SL可以沿着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后端20R长长地形成。第二狭缝20SL可以是第二开口RO的出口。由此,第二狭缝20SL可以将在第二流路20P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空间S。
例如,第二内面板221的一部分与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后端20R相邻,并可以沿着绘制开环(open loop)的线从第二内面板221的剩余部分切开。此时,第二内面板221的一部分朝向第二流路20P弯曲,可以形成第二狭缝20SL。另一方面,第二狭缝20SL可以被称为第二切开部。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内面板221可以包括作为第二内面板221的一部分的朝向第二流路20P弯曲的第二弯曲部221b、第二引导部221a以及第二流入部221c。另一方面,第二引导部221a可以被称为第二前方部,第二流入部221c可以被称为第二后方部。
第二引导部221a可以在第二弯曲部221b的前方与第二弯曲部221b连接。第二流入部221c可以从第二弯曲部221b朝向后方隔开。即,第二弯曲部221b可以从第二引导部221a朝向第二流路20P弯曲,并且可以与第二流入部221c分离。此外,第二引导部221a和第二流入部221c具有向左侧鼓起的表面,可以限定空间S的边界的一部分。另外,第二狭缝20SL可以形成在第二弯曲部221b和第二流入部221c之间。
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引导部221a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流入部221c的宽度。例如,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引导部221a的宽度可以比第二流入部221c的宽度大四倍以上。
另一方面,第二间隔件(a second spacer)25位于第二开口RO,可以结合于第二弯曲部221b和第二流入部221c。例如,第二间隔件25可以包括沿着第二开口RO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的复数个第二间隔件25。因此,第二弯曲部221b相对于第二流入部221c的位置可以由第二间隔件25固定。另外,第二间隔件25能够提高第二流入部221c和第二弯曲部221b的刚性。此时,可优选的是,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较小地设计第二间隔件25的厚度来使穿过第二开口RO的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另一方面,第二间隔件25可以被称为第二水平筋。
例如,第一连接构件13和第二连接构件23左右对称,第一狭缝10SL和第二狭缝20SL可以彼此面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口LO可以朝向第二狭缝20SL的前方倾斜或弯曲地形成。此外,第二开口RO可以朝向第一狭缝10SL的前方倾斜或弯曲地形成。另一方面,第一狭缝10SL和第二狭缝20SL可以在从送风机1(参照图1)的前方向后方观察的用户视线上被隐藏。
复数个第一筋(a first ribs)1111可以从第一内壁111的外表面朝向外侧凸出并与第一内面板121的内表面相接触或结合。此时,复数个第一筋1111可以支撑第一内面板121。复数个第二筋(a second ribs)2111可以从第二内壁211的外表面朝向外侧凸出并与第二内面板221的内表面相接触或结合。此时,复数个第二筋2111可以支撑第二内面板221。
参照图8和图9,送风机1可以包括加热器17、27。第一加热器17设置于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流路10P,并可以提高在第一流路10P进行流动的空气的温度。第二加热器27设置于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流路20P,并可以提高在第二流路20P进行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此时,控制部5(参照图2)与第一加热器17和第二加热器27电连接,并可以对第一加热器17和第二加热器27的动作进行控制。
例如,第一加热器17和第二加热器27可以是利用电流的发热作用的电热器(electric heating instrument)。又例如,第一加热器17和第二加热器27可以是利用高温制冷剂的冷凝热的热交换器。
第一加热器17在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可以沿着第一连接构件13长长地延伸。在此,第一连接构件13的长度方向与前述的第一狭缝10SL(参照图7)的长度方向相同,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VL可以朝向前方倾斜第一角度(theta A)。此外,第一加热器17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垂直线VL可以朝向前方倾斜第二角度(theta B)。此时,第二角度(theta B)可以与第一角度(theta A)相同或相似。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加热器17可以包括第一管道(tube)17a,电流流动的线圈可以缠绕于所述第一管道17a,或者高温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管道17a的内部进行流动。第一管道17a可以沿着第一加热器17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此外,第一加热器17可以包括复数个第一翅片(a plurality of first fins)17b,复数个所述第一翅片17b结合于第一管道17a的外周面,并且沿着第一管道17a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并提供空气的流路。例如,复数个第一翅片17b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着与第一管道17a的长度方向交叉或垂直的方向延伸。又例如,复数个第一翅片17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向上鼓起,可以具有:位于相对靠向上侧的后端;和位于相对靠向下侧的前端。
另一方面,第一加热器17和第二加热器27可以左右对称。即,关于第一加热器17的说明同样可以适用于第二加热器27。
由此,第一加热器17不仅可以加热第一流路10P中进行流动的空气,而且可以将在第一流路10P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后方。此外,第二加热器27不仅可以加热第二流路20P中进行流动的空气,而且可以将在第二流路20P上升的空气顺畅地引导至后方。
参照图9和图10,第一加热器17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内壁111的内侧。例如,第一加热器17可以以螺钉紧固或卡扣紧固的方式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内壁111的内侧。
第一凸出部18可以从第一内壁111的内侧朝向第一流路10P凸出。第一凸出部18可以配置在第一加热器17和第一内壁111的内侧之间。第一凸出部18可以包括:第一垂直部,其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以及第一曲线部,其从所述第一垂直部的上端沿着面向第一连接构件13的方向或后方弯曲。此时,所述第一垂直部的末端可以形成第一凸出部18的下端,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末端可以形成第一凸出部18的上端。此外,第一凸出部18的上端可以与第一连接构件13相邻。例如,第一凸出部18可以包括沿着前后方向彼此隔开的复数个第一凸出部18a、18b、18c、18d、18e、18f。
第1-1凸出部18a可以包括:第1-1垂直部18aa,其具有从第一连接构件13的下端朝向前方隔开的末端;以及第1-1曲线部18ab,其从第1-1垂直部18aa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弯曲。
第1-2凸出部18b可以包括:第1-2垂直部18ba,其具有从第1-1垂直部18aa的末端朝向前方隔开的末端;以及第1-2曲线部18bb,其从第1-2垂直部18ba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弯曲。此时,第1-2垂直部18ba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1垂直部18aa的长度,第1-2曲线部18bb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1曲线部18ab的长度。
第1-3凸出部18c可以包括:第1-3垂直部18ca,其具有从第1-2垂直部18ba的末端朝向前方隔开的末端;以及第1-3曲线部18cb,其从第1-3垂直部18ca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弯曲。此时,第1-3垂直部18ca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2垂直部18ba的长度,第1-3曲线部18cb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2曲线部18bb的长度。
第1-4凸出部18d可以包括:第1-4垂直部18da,其具有从第1-3垂直部18ca的末端朝向前方隔开的末端;以及第1-4曲线部18da,其从第1-4垂直部18da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弯曲。此时,第1-4垂直部18da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3垂直部18ca的长度,第1-4曲线部18db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3曲线部18cb的长度。
第1-5凸出部18e可以包括:第1-5垂直部18ea,其具有从第1-4垂直部18da的末端朝向前方隔开的末端;以及第1-5曲线部18eb,其从第1-5垂直部18ea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弯曲。此时,第1-5垂直部18ea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4垂直部18da的长度,第1-5曲线部18eb的长度可以大于第1-5曲线部18db的长度。
第1-6凸出部18f可以位于第1-5曲线部18db的上侧,可以向上鼓起或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倾斜地延伸。
另一方面,第二凸出部(未图示)28从第二内壁211的内侧朝向第二流路20P凸出,关于第一凸出部18的前述的内容同样可以适用于第二凸出部28。
由此,第一凸出部18可以与第一加热器17一起将在第一流路10P上升的空气更顺畅地引导至后方。此外,第二凸出部28可以与第二加热器27一起将在第二流路20P上升的空气更顺畅地引导至后方。
参照图11,第一加热器17与第一连接构件13相邻,空气可以经过第一加热器17流入第一开口LO。第二加热器27与第二连接构件23相邻,空气可以经过第二加热器27流入第二开口RO。
由此,若第一加热器17运转,则第一狭缝10SL可以将第一流路10P进行流动且被第一加热器17加热了的空气吐出到空间S。此外,若第二加热器27运转,则第二狭缝20SL可以将第二流路20P进行流动且被第二加热器27加热了的空气吐出到空间S。另一方面,第一加热器17可以位于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隔开。第二加热器27可以位于第二内壁211和第二外壁212之间,并且与第二内壁211和第二外壁212隔开。具备壁11、21和面板12、22的上主体10、20的双重结构能够降低加热器17、27的经由壁11、21传递到面板12、22的热量。另外,通过第一筋1111可以在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内面板121之间形成气隙(air gap),通过第二筋2111可以在第二内壁211和第二内面板211之间形成气隙(air gap)。所述气隙能够降低加热器17、27的经由壁11、21传递到面板12、22的热量。
参照图12至图14,第一壁11、第一连接构件13以及第一内面板121可以彼此可分离地结合。此时,第一内壁111的末端111a和第一外壁112的末端112a可以彼此隔开。在此,第一内壁111的末端111a可以形成第一壁11的一端,而第一外壁112的末端112a可以形成第一壁11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弯曲部121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第一内壁111的末端111a和第一外壁112的末端112a之间。
第一连接构件13可以配置在第一内壁111的末端111a和第一弯曲部121b之间,可以连接于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弯曲部121b。另一方面,与上述和后述的内容不同地,第一连接构件13可以与第一内壁111一体地设置,或者可以与第一弯曲部121b一体地设置。
参照图12和图13,第一连接构件13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内壁111。例如,第一钩133可以从第一连接构件13的一端13a朝向第一内壁111凸出,第一卡止部113可以从第一内壁111的末端111a朝向第一内面板121凸出。因此,第一连接构件13可以通过第一钩133和第一卡止部113的钩结合来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内壁111。
参照图13和图14,第一内面板121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连接构件13。例如,第二钩124可以从第一弯曲部121b的内表面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3凸出,第二卡止部134可以从第一连接构件13的一端13a和另一端13b之间朝向第一弯曲部121b凸出。因此,第一内面板121可以通过第二钩124和第二卡止部134的钩结合来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连接构件13。
由此,第一壁11的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的形状可以设计成,使在第一流路10P中进行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并且能够将空气顺畅地引导至第一开口LO。此外,第一内面板121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配合用户所期望的气流而顺畅地引导在空间S(参照图11)进行流动的空气。即,可以配合第一壁11和第一内面板121中的每一个的设计目的而单独形成。
此外,如前所述,第一内壁111、第一外壁112、第一连接构件13以及第一内面板121分别独立地制造,从而可以容易组装。另外,通过将第一内面板121和/或第一连接构件13与第一内壁111分离,从而可以容易执行用于去除附着于第一内面板121和/或第一连接构件13的灰尘等异物等的维护和清洗。
另一方面,彼此结合的第二钩124和第二卡止部134可以起到第一连接构件13和第一弯曲部121b的刚性构件的功能。即,第二钩124和第二卡止部134可以提高第一连接构件13和第一弯曲部121b的扭曲刚性和/或弯曲刚性。另外,如前所述,由于第一弯曲部121b相对于第一流入部121c的位置由第一间隔件15固定,因此结合于第一弯曲部121b的第一连接构件13的位置也可以被固定。
由此,可以使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第一连接构件13的振动或噪音最小化。参照图6等,如上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可以连接于与第一内壁111和/或第一外壁112相连接的第一叶片16。第一叶片16可以支撑第一连接构件13,并且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构件13的刚性。例如,复数个第一叶片和复数个第一间隔件15可以隔着第一连接构件13而交替地配置。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连接构件13的长度方向上,整体上能够强化第一连接构件13和与其连接的第一弯曲部121b的刚性。
另一方面,前述的内容可以同样适用于第二壁21、第二连接构件23以及第二内面板221。
参照图15至图18,第二连接构件23在整体上可以形成为翼型(air foil)或长S字型的钩(a long S shaped hook)形状。第二连接构件23可以包括第一部231、第二部232以及第三部233。在此,第二内壁211的末端211a形成第二壁21的一端,第二外壁212的末端212a可以形成第二壁21的另一端。另一方面,上述和后述的内容同样可以适用于第一开口LO、第一连接构件13以及第一内面板121。
第一部231的一端可以形成第二连接构件23的一端23a。此时,第二连接构件23的一端23a可以配置在第一内壁211和第一引导部221a之间。第一部231可以朝着第一流路10P朝向后方倾斜地延伸。换言之,第一部231相对于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未图示)朝向右侧倾斜并延伸,第一部231的一端和另一端可以形成为具有曲率。
第二部23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部231的另一端,并可以从第一部231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开口RO弯曲。第二部232相对于位于第二连接构件23内侧的中心C可以以第一半径r1绘制弧(arc)并延伸。
第三部23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部232的另一端,而第三部233的另一端可以形成第二连接构件23的另一端23b。第三部233可以从第二部23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弯曲部221b延伸。此时,第二连接构件23的另一端23b可以连接于第二弯曲部221b的末端。第三部233的表面可以光滑地连接于第二弯曲部221b的表面。
另一方面,第二外壁21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连接构件23的后方,而第二外壁212的末端212a可以连接于第二流入部221c的内侧。第二外面板22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外壁212的后方,第二外面板222的末端222a可以连接于第二流入部221c。此时,第二流入部221c的前方部221ca从第二外壁212的末端212a朝向第二弯曲部221b凸出,并可以具有面向第三部233的内表面。此外,前方部221ca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三部233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开口RO可以形成在第二部232、第三部233以及第二弯曲部221b和第二外壁212及前方部221ca之间。换言之,第二部232、第三部233以及第二弯曲部221b可以限定出第二开口RO的前方边界,而第二外壁212及前方部221ca可以限定出第二开口RO的后方边界。
此外,第二开口RO的入口可以形成在第二部232的一端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第二开口RO的出口可以形成在与第二弯曲部221b的第二引导部221a连接的部分和前方部221ca之间。此时,第二开口RO的出口可以形成为第二狭缝20SL。
例如,第二部232的一端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间隔、即第一间隔G1,可以与第二部232的另一端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间隔、即第二间隔G2相同。另外,第二部232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间隔可以在第二部232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恒定。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外壁212相对于位于第二连接构件23的内侧的中心C可以以第二半径r2绘制弧(arc)并延伸。在此,第二半径r2大于第一半径r1,第二部232的曲率中心和第二外壁212的曲率中心可以相同。由此,能够减少穿过第二部232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空气的流动阻力或损失。
又例如,第二部232的一端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间隔、即第一间隔G1,可以大于第二部232的另一端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间隔、即第二间隔G2。另外,第二部232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间隔可以从第二部232的一端越趋向于另一端则越变小。由此,能够增加穿过第二部232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空气的流速。
另一方面,第二开口RO的一部分、即位于第二部232和第二外壁212之间的区域可以被称为弯曲区域(curved section)ROa。在第二流路20P中流向后方的空气将会流入到第二开口RO的入口(参照A in),空气的流动方向在穿过弯曲区域ROa的同时转换到前方。
另一方面,第三部233的一端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可以与第二间隔G2相同。
参照图15,第三部233的另一端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即第三间隔G3,可以小于第二间隔G2。另外,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可以从第三部233的一端越趋向于另一端则越变小。此时,前方部221ca的内表面面向第三部233并可以光滑地连接于第二外壁212。
由此,能够增加穿过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空气的流速。
另一方面,第二开口RO的一部分、即位于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区域可以被称为锥形区域(tapered section)ROb或收敛区域(converging section)。锥形区域ROb可以位于弯曲区域ROa的下游。穿过锥形区域ROb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二弯曲部221b进行流动并穿过第二狭缝20SL(参照Aout)。此外,从第二狭缝20SL吐出的空气可以通过附壁效应(coanda effect)沿着第二引导部221a流向前方。
参照图16,第三部233的另一端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即第三间隔G3',可以与第二间隔G2相同。另外,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可以在第三部233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恒定。此时,前方部221ca'的内表面面向第三部233并可以与第二外壁212光滑地连接。此外,前方部221ca'的内表面可以平行于第三部233。
由此,能够减少穿过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空气的流动阻力或损失。
另一方面,第二开口RO的一部分、即位于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区域可以被称为直段区域(straight section)ROb'或恒定段区域(constant section)。直段区域ROb'可以位于弯曲区域ROa的下游。穿过直段区域ROb'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二弯曲部221b流动并穿过第二狭缝20SL(参照A out)。此外,从第二狭缝20SL吐出的空气可以通过附壁效应(coanda effect)沿着第二引导部221a流向前方。
参照图17,根据前方部221ca”相对于第二间隔件25的位置,前方部221ca”的厚度可以变得不同。在此,第二间隔件25可以结合于第二弯曲部221b和第二流入部221c的前方部221ca”(参照图7和图11)。即,在前方部221ca”中的相对更靠近第二间隔件25的部分的厚度t1,可以大于相对更远离第二间隔件25的部分的厚度t2。此外,前方部221ca”的厚度可以越靠近第二间隔件25则越变大。
例如,第二间隔件25可以包括:沿着第二开口RO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的复数个第二间隔件25。在这种情况下,前方部221ca”的厚度可以从彼此相邻的复数个间隔件25的中间越靠近各个间隔件25则越变大。
由此,与第二间隔件25相邻并具有相对较大厚度的前方部221ca”,能够提高与其结合的第二间隔件25的刚性。此外,前方部221ca”的厚度越大,则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可以越变小。
参照图18,凹槽(groove)24可以形成于第三部233'和/或第二弯曲部211b'。凹槽24可以从第三部233'和/或第二弯曲部211b'朝向这些的内侧凹陷而形成。另一方面,凹槽24可以被称为小坑(dimple)。
例如,凹槽24可以包括:以彼此不同的中心为基准绘制彼此不同的弧(arc)并形成的复数个凹槽24。此时,复数个凹槽24可以面向前方部221ca的内表面。第一凹槽24a与第三部233'的一端相邻,第二凹槽24b、第三凹槽24c以及第四凹槽24d可以从第一凹槽24a开始依次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间隔可以不恒定。即,前方部221ca的末端和第一凹槽24a之间的距离、即第一距离d1,可以大于前方部221ca的末端和第二凹槽24b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d2。此外,第二距离d2可以大于前方部221ca的末端和第三凹槽24c之间的距离、即第三距离d3。另外,第三距离d3可以大于前方部221ca的末端和第四凹槽24d之间的距离、即第四距离d4。
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持穿过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空气的流动特定或方向性。
另一方面,穿过第三部233'和前方部221ca之间的空气沿着第二弯曲部221b'进行流动,并可以穿过第二狭缝20SL(参照A out)。此外,从第二狭缝20SL吐出的空气可以通过附壁效应(coanda effect)沿着第二引导部221a流向前方。
参照图19,第二狭缝20SL可以将在第二流路20P(参照图7和图11)中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空间S。第二狭缝20SL与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后端20R相邻,并可以形成为贯通第二内面板221。第二狭缝20SL可以沿着第二后端20R长长地延伸。此时,第二狭缝20SL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线V可以以规定角度(锐角)朝向前方倾斜而形成。
例如,第二狭缝20SL可以与第二后端20R平行。又例如,第二狭缝20SL可以不与第二后端20R平行。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狭缝20SL相对于垂直线V可以以第一角度(theta1,例:4度)倾斜,而第二后端20R相对于垂直线V可以以比第一角度(theta1)更小的第二角度(theta2)倾斜(例如,3度)。
另一方面,第一狭缝10SL(参照图7和图11)和第二狭缝20SL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面对并对称。
参照图20,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二内面板221彼此面对,可以形成空间S的左右边界。此时,第一内面板121可以向右侧鼓起,而第二内面板221可以向左侧鼓起。换言之,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二内面板221之间的间隔可以从后方越趋向于前方则越变小,然后再变大。另一方面,所述间隔可以是空间S的宽度。
第一间隔B1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前端10F和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前端20F之间的间隔。第二间隔B2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后端10R和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后端20R之间的间隔。第二间隔B2可以与第一间隔G1相同或不同。基准间隔BO可以是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二内面板221之间的间隔中最小的间隔。
例如,在前后方向上,第一内面板121的中心和第二内面板221的中心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基准间隔BO。又例如,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内面板121的中心更靠向前方的部分和位于比第二内面板221的中心更靠向前方的部分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基准间隔BO。又例如,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内面板121的中心的后方的部分和位于第二内面板221的中心的后方的部分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基准间隔BO。
在这种情况下,空间S的后方部的宽度是第二间隔B2,空间S的中央部的宽度是基准间隔BO,空间S的宽度可以从后方部越趋向于中央部则越变小。此外,空间S的前方部的宽度是第一间隔B1,空间S的宽度可以从中央部越趋向于前方部则越变大。
再次参照图7和图11,风门(damper)19、29可以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主体10、20。另一方面,风门19、29可以被称为板(board)构件。
第一风门19设置于第一空间19S,可以穿过第一槽10H(参照图12)并凸出到空间S,或者***到第一空间19S的内部。
第一空间19S位于第一壁11的前方,可以形成在第一内面板121和第一外面板122之间。第一槽10H与第一上主体10的第一前端10F相邻,并可以形成为贯通第一内面板121。第一槽10H可以沿着第一前端10F长长地形成。第一槽10H可以被第一风门19封闭。
例如,第一风门19相对于位于第一风门19的后方的中心可以绘制出弧(arc)并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门19沿着第一槽10H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风门19的宽度可以与第一槽10H的间隔相同。
另一方面,第一移动组件(未图示)设置于第一空间19S,其可以使第一风门19沿着第一风门19的圆周方向进行移动。例如,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以包括:能够将电动马达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一风门19的齿条-小齿轮结构或连结(link)结合结构等。又例如,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以包括:能够将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风门19的连接(connecting)结构等。
第二风门29设置于第二空间29S,可以通过第二槽20H凸出到空间S,或者***到第二空间29S的内部。
第二空间29S位于第二壁21的前方,可以形成在第二内面板221和第二外面板222之间。第二槽20H与第二上主体20的第二前端20F相邻,并可以形成为贯通第二内面板221。第二槽20H可以沿着第二前端20F长长地形成。第二槽20H可以被第二风门29封闭。
例如,第二风门29相对于位于第二风门29的后方的中心可以绘制出弧(arc)并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风门29沿着第二槽20H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风门29的宽度可以与第二槽20H的间隔相同。
另一方面,第二移动组件(未图示)设置于第二空间29S,其可以使第二风门29沿着第二风门29的圆周方向进行移动。例如,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以包括:能够将电动马达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风门29的齿条-小齿轮结构、皮带轮-皮带结合结构或连结(link)结合结构等。又例如,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以包括能够将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风门29的连接(connecting)结构等。
另一方面,第二槽20H可以面向第一槽10H。即,第二前端20F和第二槽20H之间的距离D,可以与第一前端10F和第一槽10H之间的距离D相同。
参照图20和图21,在送风机1的第一状态下,第一风门19的末端可以***或隐藏到第一槽10H,第二风门29的末端可以***或隐藏到第二槽20H。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门19的末端可以形成与第一内面板121的表面连续的表面,第二风门29的末端可以形成与第二内面板221的表面连续的表面。
响应于风扇6(参照图2)的动作,空气可以从第一狭缝10SL和第二狭缝20SL吐出到空间S。此外,吐出到空间S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一内面板121的第一引导部121a的表面和第二内面板221的第二引导部221a的表面流向前方。
在这种情况下,流向前方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一引导部121a和第二引导部221a的曲率而左右分散。此外,这种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使上主体10、20周围的空气流入(entrainment)到空间S,或者沿着第一外面板122的表面和第二外面板222的表面朝向前方进行移动的气流。此时,第一内面板121的第一流入部121c和第二内面板221的第二流入部221c可以对流入空间S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引导。
由此,送风机1可以给用户等提供充足的风量的气流。
参照图22和图23,在送风机1的第二状态下,第一风门19的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一槽10H并位于空间S,而第二风门29的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二槽20H并位于空间S。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门19的末端和第二风门29的末端彼此面接触,并且第一风门19和第二风门29可以对空间S的前方进行封闭。
响应于风扇6(参照图2)的动作,空气可以从第一狭缝10SL和第二狭缝20SL吐出到空间S。此外,吐出到空间S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一内面板121的第一引导部121a的表面和第二内面板221的第二引导部221a的表面而流向前方,然后被第一风门19和第二风门29阻挡而朝向上方上升。
由此,送风机1可以提供上升气流,由此能够使设置有送风机1的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循环。
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第一风门19和第二风门29的凸出到空间S的长度,或者调节第一风门19和第二风门29相对于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基准线L-L'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从送风机1吐出的空气的风向。
前述的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彼此并不排他或不同。可以混合使用或组合前述的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各个构成或功能。
例如,意味着特定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A构成和其他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B构成可以结合。即,即使是没有直接说明构成之间的结合,也意味着可以结合,除非说明不能结合。
上述详细的说明不应解释为在所有方面是限制性的,而应视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中的合理解释来确定,本发明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送风机,其中,包括:
风扇,产生空气的流动;
下主体,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
第一上主体,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并具备第一壁和第一面板,所述第一壁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面板围绕所述第一壁,
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形成为贯通所述第一面板,并且将在所述第一流路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第一面板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还包括:
第二上主体,所述第二上主体在所述下主体的上侧与所述第一上主体隔开并具备第二壁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二壁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二面板围绕所述第二壁;以及
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上主体和所述第二上主体之间,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呈开口,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形成为贯通所述第二面板,并且将在所述第二流路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第二面板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面板包括:
第一内面板,面向所述空间并形成有所述第一狭缝;以及
第一外面板,以所述第一壁为基准与所述第一内面板相对,所述第一外面板与所述第一内面板相接而形成所述第一上主体的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
第二内面板,面向所述空间,形成有所述第二狭缝;以及
第二外面板,以所述第二壁为基准与所述第二内面板相对,所述第二外面板与所述第二内面板相接而形成所述第二上主体的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
所述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内面板和所述第二内面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上主体从所述第二上主体向左侧隔开,
所述第一内面板向右侧鼓起,
所述第一外面板向左侧鼓起,
所述第二内面板向左侧鼓起,
所述第二外面板向右侧鼓起,
所述第一内面板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外面板的曲率,
所述第二内面板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外面板的曲率,
所述第一内面板和所述第二内面板之间的间隔从所述空间的后方越趋向于所述空间的中央部越变小,并且从所述中央部越趋向于所述空间的前方越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并具备形成所述第一狭缝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
第一弯曲部,从所述第一面板向所述第一流路弯曲;
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前方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以及
第一流入部,从所述第一弯曲部向后方隔开,
所述第一狭缝形成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流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壁具备:与所述第一引导部相邻的一端;和与所述一端隔开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流入部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弯曲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之间,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弯曲部,
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及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一流入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一引导部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末端,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还包括:
第一部,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一端;
第二部,从所述第一部向所述第一开口弯曲;以及
第三部,从所述第二部向所述第一弯曲部延伸并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流入部的内侧,
所述第一流入部还包括前方部,所述前方部从所述第一壁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弯曲部凸出并具有面向所述第三部的内表面,
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三部及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壁及所述前方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一壁之间的间隔恒定,或者越趋向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越变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三部和所述前方部之间的间隔恒定,或者越趋向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越变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中的至少一方,并且面向所述前方部的内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前方部之间结合于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一流入部,
所述前方部的厚度越靠近所述间隔件则越变大。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通过第一钩和第一卡止部之间的钩结合来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壁,
所述第一钩和所述第一卡止部中的任意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另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壁。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通过第二钩和第二卡止部之间的钩结合来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弯曲部,
所述第二钩和所述第二卡止部中的任意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另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弯曲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形成,
所述第一狭缝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后方部,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狭缝相邻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并且具有向上鼓起的形状,
所述第一叶片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叶片的前端的上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形成,
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后方部长长地形成,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沿着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并且对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复数个第一翅片,复数个所述第一翅片沿着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长度方向交叉或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彼此隔开而提供空气的流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上主体还包括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壁的内侧和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一壁的内侧向所述第一流路凸出,
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
第一垂直部,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以及
第一曲线部,从所述第一垂直部的上端向所述第一狭缝弯曲。
19.一种送风机,其中,包括:
风扇,产生空气的流动;
下主体,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
上主体,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
所述上主体包括:
壁,设置于所述上主体的内部并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流路,并且具备彼此隔开的一端和另一端;
狭缝,形成于所述上主体的表面;以及
开口,位于所述壁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并与所述流路连通,并且具备形成所述狭缝的出口。
20.一种送风机,其中,包括:
风扇,产生空气的流动;
下主体,提供用于设置所述风扇的内部空间,并形成有使空气穿过的吸入孔;以及
上主体,位于所述下主体的上侧并提供与所述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流路,
所述上主体包括:
壁,设置于所述上主体的内部并形成所述流路;以及
面板,容纳所述壁并形成所述上主体的表面,
所述面板包括:
内面板,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将在所述流路中进行流动的空气吐出到所述面板的外部;以及
外面板,以所述壁为基准与所述内面板相对,
所述内面板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壁。
CN202111625380.4A 2020-12-28 2021-12-28 送风机 Pending CN1146881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84748A KR102541404B1 (ko) 2020-12-28 2020-12-28 블로어
KR10-2020-0184748 2020-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8104A true CN114688104A (zh) 2022-07-01

Family

ID=79024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5380.4A Pending CN114688104A (zh) 2020-12-28 2021-12-28 送风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971049B2 (zh)
EP (1) EP4019783A1 (zh)
KR (2) KR102541404B1 (zh)
CN (1) CN114688104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100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2374660A (zh) * 2010-08-06 2012-03-1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3133300A (zh) * 2011-11-24 2013-06-05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WO2013151036A1 (ja) * 2012-04-03 2013-10-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3213454A (ja) * 2012-04-03 2013-10-17 Sharp Corp 送風装置
CN203336819U (zh) * 2012-04-04 2013-12-1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KR101439490B1 (ko) * 2013-05-28 2014-09-12 이형영 전기 온풍기
US20150176860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Smiths Medical Asd, Inc. Low noise air circulation device
CN205606891U (zh) * 2014-10-21 2016-09-28 拉斯科控股公司 离心式送风机与加热元件的组合
CN107535016A (zh) * 2016-01-28 2018-01-02 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独立受控的ptc加热器和装置
CN206877265U (zh) * 2017-06-26 2018-01-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用于高性能cpu的新型无叶风扇散热器
CN208918875U (zh) * 2018-08-28 2019-05-3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CN110594204A (zh) * 2019-06-26 2019-12-20 应乔渝 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
CN110822707A (zh) * 2018-08-09 2020-02-21 爱丽思欧雅玛株式会社 制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2592A (en) * 1978-10-31 1980-07-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pump for molten metals
JPS5917614U (ja) 1982-07-26 1984-0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2重パラボリツクアンテナ反射鏡
GB0814835D0 (en) 2007-09-04 2008-09-17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RU2567345C2 (ru) * 2009-03-04 2015-11-10 Дайсон Текнолоджи Лимитед Вентилятор
KR20110051724A (ko) 2009-11-11 2011-05-1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20120051884A1 (en) * 2010-08-28 2012-03-01 Zhongshan Longde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Air blowing device
US10184495B2 (en) * 2012-11-28 2019-01-22 Lasko Holdings, Inc. Air movement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air blending
JP2015063979A (ja) * 2013-09-26 2015-04-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GB201900025D0 (en) * 2019-01-02 2019-02-13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KR20210112122A (ko) * 2020-03-04 2021-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풍기
EP4116590A4 (en) * 2020-03-04 2024-03-20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100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2374660A (zh) * 2010-08-06 2012-03-1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202371881U (zh) * 2010-08-06 2012-08-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包括该喷嘴的风扇组件
KR20130033435A (ko) * 2010-08-06 2013-04-03 다이슨 테크놀러지 리미티드 팬 어셈블리
CN103133300A (zh) * 2011-11-24 2013-06-05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JP2013113301A (ja) * 2011-11-24 2013-06-10 Dyson Technology Ltd ファン組立体
WO2013151036A1 (ja) * 2012-04-03 2013-10-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3213454A (ja) * 2012-04-03 2013-10-17 Sharp Corp 送風装置
CN203336819U (zh) * 2012-04-04 2013-12-1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KR101439490B1 (ko) * 2013-05-28 2014-09-12 이형영 전기 온풍기
US20150176860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Smiths Medical Asd, Inc. Low noise air circulation device
CN205606891U (zh) * 2014-10-21 2016-09-28 拉斯科控股公司 离心式送风机与加热元件的组合
CN107535016A (zh) * 2016-01-28 2018-01-02 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独立受控的ptc加热器和装置
CN206877265U (zh) * 2017-06-26 2018-01-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用于高性能cpu的新型无叶风扇散热器
CN110822707A (zh) * 2018-08-09 2020-02-21 爱丽思欧雅玛株式会社 制热装置
CN208918875U (zh) * 2018-08-28 2019-05-3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CN110594204A (zh) * 2019-06-26 2019-12-20 应乔渝 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84452A (ko) 2023-06-13
KR102541404B1 (ko) 2023-06-08
US20240240648A1 (en) 2024-07-18
US20220205457A1 (en) 2022-06-30
KR20220094266A (ko) 2022-07-06
US11971049B2 (en) 2024-04-30
EP4019783A1 (en) 202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5206B1 (en) Air conditioner
US20220412603A1 (en) Air conditioner
US11885336B2 (en) Blower
EP3875771B1 (en) Blower
US11802569B2 (en) Air conditioner
US20230358244A1 (en) Blower
CN111750436B (zh) 天花板埋入式空气调节机
JP5550319B2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US11708997B2 (en) Air conditioner
US11808274B2 (en) Blower
CN114688104A (zh) 送风机
CN214791833U (zh) 导风装置的散风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EP1857308B1 (en) Air guiding rib in blower outlet
US20240151244A1 (en) Blower
KR102658132B1 (ko) 에어클린팬
KR102389592B1 (ko) 에어클린팬
CN113439187B (zh) 空气调节机
KR102630058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
CN114811921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7646732A (zh) 送风机
CN11481173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811721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9990018976A (ko) 헤어드라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