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1887B -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1887B
CN114611887B CN202210171728.5A CN202210171728A CN114611887B CN 114611887 B CN114611887 B CN 114611887B CN 202210171728 A CN202210171728 A CN 202210171728A CN 114611887 B CN114611887 B CN 114611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bow
vehicle type
type arrangement
boundaries
arrangement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1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1887A (zh
Inventor
张子良
甄溢军
蒋琪
蔡志伟
耿艺嘉
孙思洋
金心娴
康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17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1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1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1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1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1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交叉验证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和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并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本发明在设计上结合工程参数,在避免安全风险的前提下确保扶手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置设定方法、***与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电子换档机构已逐步取代传统机械换档机构,车内换档杆已不需要杠杆化的机械构造来实现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档位切换形式,如旋钮式、按键式和方向盘拨杆式,故车内中控台造型在整体高度上已摆脱了换档杆带来的约束,越来越多的车型为了体现内饰的体量感,采用了与中央扶手齐平的整体式高中控台设计。
然而,更高的中控台对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时造成了一些困扰,在进行一些激烈驾驶时,肘部与中控台或扶手产生撞击,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扶手作为驾驶员缓解疲劳的重要配置,过低的高度会使得驾驶员无法在自己正常驾驶姿态中舒适的使用到扶手。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对于汽车配置的设定方法或***,特别是针对汽车中央扶手。
CN110657766A公开一种汽车车门扶手舒适区域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其主要通过设定底座、支架、支撑板、压力测量部件等装置,用于确定在舒适状态下,手肘在支撑板的上表面的支撑点,此外通过测量机构测量中央扶手的高度、压力、支撑点等参数来做主观评估满意度。
CN108622102B公开一种车辆输入操作辅助装置,其主要通过行驶状态检测部、操作状态检测部来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支撑部和控制器在判定需要支撑的情况下,该控制器控制支撑部以突出到支撑位置。
此外,US7797771B1和EP3587172B1也分别公开了基于人机工程学涉及座椅扶手高度、输入各项参数、考虑安全性和舒适性使用车辆扶手高度的设计,以及根据人机功能学自动调节中控台和扶手高度的方法。
然而,一个即满足驾驶安全又能够缓解疲劳且可以符合各种身体尺寸差异的驾驶坐姿的扶手高度限制在汽车研发过程非常重要,但国内外汽车研发过程中对扶手高度仅限于从扶手舒适性角度考虑的设计指导,缺少结合安全性上考量的综合研究成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至少提供即符合舒适性和又考虑到安全性的高度量化方案,避免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在设计上没有工程参数化建议,在避免安全风险的前提下确保扶手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包括: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其中主观评估评分包括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的扶手高度值、以及对应的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交叉验证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和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并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主观评估评分的获取包括:根据汽车类型设定座椅高度和方向盘位置;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采集被测者的座椅和方向盘调整位置数据;被测者模拟驾驶任务;将扶手调整至距离人体不同位置,被测者模拟驾驶任务,并根据主观评分表对任务感受进行主观评估评分;根据主观评分结果提取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无法接受的扶手高度值,并分别记录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的方法包括:设定主观评估所采用的相同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被测者肘部绑定动作捕捉采集设备,模拟驾驶任务;获取不同身高被测者对应任务的肘部运动轨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的方法包括:将被测者进行分组;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征的被测者的撞击点坐标差异,确定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上一步骤并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的方法包括:将被测者进行分组;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模拟驾驶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布置参数下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上一步骤并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的方法包括: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叠加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人群的主观评估和动作捕捉所得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上一步骤,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包括主观评估评分模块,主观评估评分模块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主观评估评分包括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的扶手高度值、以及对应的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其中,主观评估评分模块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动作捕捉分析模块,动作捕捉分析模块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其中,动作捕捉分析模块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交叉验证模块,交叉验证模块基于主观评估评分模块和动作捕捉分析模块各自生成的回归方程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主观评估评分模块根据汽车类型设定座椅高度和方向盘位置,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采集被测者的座椅和方向盘调整位置数据;根据主观评分结果提取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无法接受的扶手高度值,并分别记录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征的被测者的撞击点坐标差异,确定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动作捕捉分析模块设定主观评估所采用的相同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获取不同身高被测者对应任务的肘部运动轨迹;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模拟驾驶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布置参数下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交叉验证模块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叠加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人群的主观评估和动作捕捉所得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本发明的方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既参考了驾驶舒适性主观评估数据、数据分析和扶手高度参数,又基于动作捕捉获取驾驶员动态驾驶中操作方向盘时的肘部活动轨迹,在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在设计上结合工程参数,在避免安全风险的前提下确保扶手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2是获取主观评估评分的流程图;
图3是采集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的流程图;
图4是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的流程图;
图5是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的流程图;
图6是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中控台及扶手高度主观评估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驾驶员肘部运动轨迹捕捉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某车型不同人群的肘部边界;
图11为本发明的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人群的肘部边界;
图12为本发明的某车型不同人群肘部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不同车型不同人群肘部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某车型主观评估和肘部轨迹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作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用来作为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并非意味着已经穷举了本发明所有的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图6,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首先依据车辆类型的不同,在台架上设定不同的座椅高度及对应的方向盘位置,模拟不同车型布置参数的车辆。该步骤也可以称之为“准备步骤”,通过准备不同的座椅高度即对应的方向盘位置来模拟具有不同车型布置参数的车辆,以此进一步通过主观评估评分、动作捕捉分析和交叉验证来确定车辆的中控台及中央扶手的高度。
由图1的流程可见,在准备步骤之后,本发明的方法主要通过并行的主观评估评分和动作捕捉分析分别进行,通过交叉验证来汇总两方面获得的数据,并分析产生最终的结果。
具体而言,继续参照图1,主观评估评分方法首先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其中主观评估评分包括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的扶手高度值、以及对应的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随后,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包络边界(简称“肘部边界”),包括对比分析性别、身高等特性对肘部边界的影响。最后,主观评估评分方法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另一方面,继续参照图1,动作捕捉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随后,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包括对比分析性别、身高等特性对肘部边界的影响。最后,动作捕捉分析方法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发现,主观评估评分方法和动作捕捉分析方法是两个相互独立、并行的流程,两者之间并没有先后之分。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首先执行主观评估评分方法,其次执行动作捕捉分析方法;也可以首先执行动作捕捉分析方法,其次执行主观评估评分方法;还可以同时执行主观评估评分方法和动作捕捉分析方法。无论采取上述哪种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目的均可以得到实现。
继续如图1所示,主观评估评分方法和动作捕捉分析方法分别执行完之后,主观评估评分方法建立了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并且动作捕捉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此时,交叉验证将上述两个回归方程的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和分析,以此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图2表示的是主观评估评分的具体实施步骤。参照图2,主观评估评分的获取主要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
步骤1.1,首先执行准备步骤,根据不同汽车类型在台架上设定不同的座椅高度,对应的方向盘位置也做相应调整。
在完成了基本调整之后,执行步骤1.2,即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被测者依据自身状况将座椅和方向盘调整至舒适位置,并采集被测者的座椅和方向盘调整位置数据。如图8所示,被测者模拟驾驶员正常驾驶时的坐姿及手握方向盘的姿势,此时在被测者的右手下方布置一个矩形检测设备来模拟车辆的扶手箱。根据图8所示的被测者当时的姿态,采集座椅和方向盘的位置数据。
之后,执行步骤1.3,使被测者模拟驾驶任务。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1.3的模拟驾驶任务包括4种,分别是:
a.手握方向盘三点和九点位置;
b.左手握方向盘九点位置,右手休憩;
c.往左打方向盘三圈;
d.往右打方向盘三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模拟驾驶任务仅仅是一种列举,而并非本发明的一种限制。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种,模拟驾驶任务还可以包括其他合理的驾驶动作,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步骤1.4将扶手调整至距离人体不同位置(例如不同的Y向、Z向位置),并根据主观评分表对任务感受进行主观评估评分。
在取得了主观评估评分之后,执行步骤1.5,根据主观评分结果提取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无法接受的扶手高度值,并分别记录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X、Y、Z坐标。
图3表示的是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的具体实施步骤。参照图3,肘部运动轨迹主要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
步骤2.1,首先执行准备步骤,即设定主观评估所采用的相同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
之后,执行步骤2.2,被测者肘部绑定动作捕捉采集设备,模拟驾驶任务。如图9所示,首先在被测者的手臂手肘处绑定动作检测装置,之后被测者模拟驾驶员的驾驶任务,包括做出特定的姿态及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采用光学动作捕捉采集设备,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只是本发明的一种列举而并非限制。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步骤2.2设计的模拟驾驶任务为台架上分别模拟左打方向盘和右打方向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模拟驾驶任务仅仅是一种列举,而并非本发明的一种限制。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种,模拟驾驶任务还可以包括其他合理的驾驶动作,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最后,执行步骤2.3,获取不同身高被测者对应任务的肘部运动轨迹。
动作捕捉分析方法在步骤2.1中采用了与主观评估评分步骤相同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这样的目的是保证了动作捕捉分析方法和主观评估评分方法能够针对相同情况下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通过控制上述两个变量来使得两者的回归方程更好地具备可交叉验证的条件。
图4表示的是进一步分析主观评估评分的方法。参照图4,该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其主要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
步骤3.1,首先将被测者进行分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3.1主要依据身高、性别的不同来将被测者进行分组,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特性将被测者进行分组,同样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
分组之后,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征的被测者的撞击点坐标差异,确定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按照之前所述的依据身高、性别不同的分组模式,步骤3.2针对某一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同一性别、不同身高组人群撞击点X、Y、Z坐标,确定不同身高组人群的肘部边界。
之后,进一步执行步骤3.3,针对某一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性别人群撞击点X、Y、Z坐标差异,以此确定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如图10所示,其中“○”为身高大于180cm的人体肘部包络,“□”为身高小于160cm的人体肘部包络,“△”为身高介于160~180cm的人体肘部包络。通过图10可见,当被测者的身高逐渐增加时,相应的撞击点坐标也随着改变。
在确定了某一车型布置参数的肘部边界之后,执行步骤3.4,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步骤3.2-3.3,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3.4选取H30、L6、H17为主要研究的车型布置参数,调整其不同值以模拟不同的车型,重复步骤3.2-3.3,确定不同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其结果如图11所示。参照图11,实线为H30参数选择330mm时不同人群的肘部边界,虚线为H30参数选择265mm时不同人群的肘部边界。L6、H17以此类推。
之后,执行步骤3.5,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最后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图5表示的是进一步分析肘部运动轨迹数据的方法。参照图5,该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其主要通过以下的步骤来实现。
步骤4.1,首先将被测者进行分组。与前述流程相类似,步骤4.1主要依据身高、性别的不同来将被测者进行分组,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特性将被测者进行分组,同样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
分组之后,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模拟驾驶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布置参数下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按照之前所述的依据身高、性别不同的分组模式,步骤4.2针对某一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同一身高、性别人群分别往左、往右打方向盘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方向盘转动姿态。
之后,进一步执行步骤4.3,针对某一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同一性别、不同身高人群分别打方向盘时肘部位置差异,最终确定同性别不同身高人群的肘部边界。
之后,进一步执行步骤4.4,针对某一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性别人群打方向盘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如图12所示,其中“○”为身高大于180cm的人体肘部包络,“□”为身高小于160cm的人体肘部包络,“△”为身高介于160~180cm的人体肘部包络。通过图12可见,当被测者的身高逐渐增加时,相应的撞击点坐标也随着改变。
在确定了某一车型布置参数的肘部边界之后,执行步骤4.5,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步骤4.2-4.4,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4.5选取H30、L6、H17为主要研究的车型布置参数,调整其不同值以模拟不同的车型,重复步骤4.2-4.4,确定不同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其结果如图13所示。参照图13,“○”为H30参数选择330mm时不同人群的肘部边界,“×”为H30参数选择265mm时不同人群的肘部边界。L6、H17以此类推。
之后,执行步骤4.6,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最后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图6表示的是交叉验证的方法。参照图6,该方法结合了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以及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最后生成最终的回归方程,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5.1,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叠加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人群的主观评估和动作捕捉所得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包络)边界,如图14所示,散点为图4和图5所示的动作捕捉肘部所获得的运动轨迹图,实线为图2和图3所示的主观评估所获得的肘部边界。
之后,执行步骤5.2,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步骤5.1,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最后,执行步骤5.3,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如图7所示。
本发明的***主要包括3个模块,分别是主观评估评分模块71、动作捕捉分析模块72和交叉验证模块73。上述3个模块分别执行主管评估评分方法、动作捕捉分析方法和交叉验证方法。
具体而言,主观评估评分模块71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其中主观评估评分包括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的扶手高度值、以及对应的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主观评估评分模块71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由此可见,主观评估评分模块71主要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1.1-1.5,以及图4所示的步骤3.1-3.5。
动作捕捉分析模块72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其中,动作捕捉分析模块72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由此可见,动作捕捉分析模块72主要执行图3所示的步骤2.1-2.3,以及图5所示的步骤4.1-4.6。
交叉验证模块73基于主观评估评分模块和动作捕捉分析模块各自生成的回归方程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由此可见,交叉验证模块73主要执行图6所示的步骤5.1-5.3。
主观评估评分模块71、动作捕捉分析模块72和交叉验证模块73具体执行的步骤已经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装置。
本发明的该装置可以是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图6任意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该装置可以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的该装置可以是一种应用发布平台,其中,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的各个***、单元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获取的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通过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所列举的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集中或分布式地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装置中,例如存储于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其中所述主观评估评分包括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的扶手高度值、以及对应的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
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
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交叉验证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和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并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其中,所述主观评估评分的获取包括:
根据汽车类型设定座椅高度和方向盘位置;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采集被测者的座椅和方向盘调整位置数据;
被测者模拟驾驶任务;
将扶手调整至距离人体不同位置,被测者模拟驾驶任务,并根据主观评分表对任务感受进行主观评估评分;
根据主观评分结果提取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无法接受的扶手高度值,并分别记录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
其中,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的方法包括:
将被测者进行分组;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征的被测者的撞击点坐标差异,确定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上一步骤并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其中,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的方法包括:
将被测者进行分组;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模拟驾驶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布置参数下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上一步骤并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其中,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的方法包括: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叠加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人群的主观评估和动作捕捉所得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调整车型布置参数,重复上一步骤,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的方法包括:
设定主观评估所采用的相同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
被测者肘部绑定动作捕捉采集设备,模拟驾驶任务;
获取不同身高被测者对应任务的肘部运动轨迹。
3.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主观评估评分模块,所述主观评估评分模块获取中控台及扶手高度的主观评估评分,所述主观评估评分包括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的扶手高度值、以及对应的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
其中,主观评估评分模块根据主观评估评分,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动作捕捉分析模块,所述动作捕捉分析模块利用动作捕捉分析被测者的肘部运动轨迹;
其中,动作捕捉分析模块根据肘部运动轨迹,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人群的肘部边界,并以此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交叉验证模块,所述交叉验证模块基于主观评估评分模块和动作捕捉分析模块各自生成的回归方程确定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其中,所述主观评估评分模块:
根据汽车类型设定座椅高度和方向盘位置,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采集被测者的座椅和方向盘调整位置数据;
根据主观评分结果提取对应不同身高被测者无法接受的扶手高度值,并分别记录肘部与扶手撞击点的坐标;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征的被测者的撞击点坐标差异,确定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主观评估的肘部边界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其中,所述交叉验证模块: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叠加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人群的主观评估和动作捕捉所得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最终回归方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捕捉分析模块:
设定主观评估所采用的相同的坐姿和方向盘位置;
获取不同身高被测者对应任务的肘部运动轨迹;
针对一个车型布置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特性的被测者模拟驾驶时肘部位置差异,确定该布置参数下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确定不同车型布置参数下整体被测者人群的肘部边界;
分析车型布置参数与肘部边界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动作捕捉的肘部包络与车型布置参数的回归方程。
5.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71728.5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611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28.5A CN114611887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28.5A CN114611887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1887A CN114611887A (zh) 2022-06-10
CN114611887B true CN114611887B (zh) 2024-05-24

Family

ID=81858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1728.5A Active CN114611887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188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39820A (ko) * 2002-11-05 2004-05-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센터 콘솔 암레스트 높낮이 조절장치
KR20040043571A (ko) * 2002-11-19 2004-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센터 콘솔 암레스트 장치
DE102007023141A1 (de) * 2007-05-16 2008-11-27 Audi Ag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und/oder Nachstellung wenigstens eines Komfort-und/oder Sicherheitssystem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DE102007033532A1 (de) * 2007-07-19 2009-01-29 Audi Ag Mittelarmlehne und Mittelkonsole
DE102015222571A1 (de) * 2015-11-16 2017-05-18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Mittelkonsole
DE102017200909A1 (de) * 2017-01-20 2018-07-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zur Überwachung und Steuerung von Fahrzeugfunktionen
JP2019089400A (ja) * 2017-11-13 2019-06-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ームレストの調整方法及び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EP3648001A1 (en) * 2018-10-29 2020-05-06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ctuators based on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passenger comfort
CN111967092A (zh) * 2020-08-07 2020-11-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手刹及中央扶手的舒适性确定方法、验证装置和验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6263A1 (en) * 2003-09-02 2005-03-03 Wright Christopher M. Universal adjustable vehicle center arm rest assembly
DE102018115134B4 (de) * 2018-06-22 2021-08-05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einer Mittelkonsole und 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Mittelkonso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39820A (ko) * 2002-11-05 2004-05-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센터 콘솔 암레스트 높낮이 조절장치
KR20040043571A (ko) * 2002-11-19 2004-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센터 콘솔 암레스트 장치
DE102007023141A1 (de) * 2007-05-16 2008-11-27 Audi Ag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und/oder Nachstellung wenigstens eines Komfort-und/oder Sicherheitssystem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DE102007033532A1 (de) * 2007-07-19 2009-01-29 Audi Ag Mittelarmlehne und Mittelkonsole
DE102015222571A1 (de) * 2015-11-16 2017-05-18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Mittelkonsole
DE102017200909A1 (de) * 2017-01-20 2018-07-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zur Überwachung und Steuerung von Fahrzeugfunktionen
JP2019089400A (ja) * 2017-11-13 2019-06-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ームレストの調整方法及び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EP3648001A1 (en) * 2018-10-29 2020-05-06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ctuators based on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passenger comfort
CN111967092A (zh) * 2020-08-07 2020-11-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手刹及中央扶手的舒适性确定方法、验证装置和验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1887A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7988B (zh) 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
CN111861128A (zh) 自动驾驶车辆人机协同操纵过程的接管舒适性评价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03212081A (ja) イメージ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方法
CN110843613B (zh) 一种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座椅自动调节方法
CN112752675B (zh) 用于操作座椅***的方法、座椅***和运输工具
CN112092704A (zh)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娱乐装置
US11738773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utonomous vehicle for reducing motion sickness
CN114030436A (zh) 一种汽车座舱调节方法
CN113610364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及评价***
CN114611887B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中央扶手高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Maas et al. Simulator setup according to use case scenarios-A human-oriented method for virtual development
CN116504113A (zh) 一种驾驶模拟***及驾驶模拟方法
Schäffer et al. Hand Over, Move Over, Take Over-What Automotive Developers Have to Consider Furthermore for Driver’s Take-Over
Bubb Future applications of DHM in ergonomic design
Grimes et al. The effect of crash pulse shape on occupant simulations
KR20140073669A (ko) 운전능력 평가시스템
CN114861291A (zh) 后视镜参数优化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aruso Mixed reality system for ergonomic assessment of driver's seat
JP5034810B2 (ja) 車両用設計支援システム
CN115439832A (zh) 监测车辆乘员的方法和***
JP2003118458A (ja) 着座走行疲労度評価方法、車両用シート評価方法及び車両用シート評価シミュレータ
CN112336349A (zh) 一种识别驾驶员心理状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618579A (zh) 一种用户的驾驶响应数据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701409B (zh) 一种手势交互式智能座椅调节方法和***
Verriest Simulation of human movement for ergonomic design on numerical mock-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