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0475B -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0475B
CN114590475B CN202011429848.8A CN202011429848A CN114590475B CN 114590475 B CN114590475 B CN 114590475B CN 202011429848 A CN202011429848 A CN 202011429848A CN 114590475 B CN114590475 B CN 114590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lot
liquid storage
electrode
mai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98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0475A (zh
Inventor
范蓓媛
徐为峰
王嘉鹏
丁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98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0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0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0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0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0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释放装置,属于生物芯片领域。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包括储液腔室和解热结构。其中,储液腔室上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能够被封堵结构封堵,且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能够受热熔化;加热结构与排液口相对设置,加热结构在工作时能够使得封堵结构熔化,以释放储液腔室中的液体。由于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因此需要释放液体时,加热结构工作使封堵结构熔化,从而储液腔室中的液体能够从排液口流出,与样品相接触以进行反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能够存储液体并自动释放液体,且结构简单,操作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生物检测的芯片中的生物反应都需要液体的参与,液体能给生物分子提供一个稳定且动态的反应环境。而进行大多数生物反应,都是在检测前才将作为反应试剂的液体与样品相接触,因此需要储液释放装置来实现反应试剂自动释放。
而现有技术中,实现储液释放的装置结构复杂,或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难以实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储液释放装置,其能够实现自动释放液体,且结构简单且安全。
解决本公开实施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液释放装置,包括:
储液腔室,其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能够被封堵结构封堵,且所述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能够受热熔化;
加热结构,其与所述排液口相对设置,所述加热结构在工作时能够使得所述封堵结构熔化,以释放所述储液腔室中的液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将液体预存储在储液腔室中,并用封堵结构密封储液腔室的排液口,以存储液体,由于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因此在加热结构工作时所述封堵结构受热熔化,从而储液腔室中的液体能够从排液口流出,与样品相接触以进行反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能够存储液体并自动释放液体,且结构简单,操作安全。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封堵结构,其设置在所述排液口处,以将所述排液口封堵,且所述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能够受热熔化。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基板,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储液腔室一侧的电极层、放热层、绝缘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放热层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以形成电流回路使所述放热层释放热量将所述封堵结构熔化;
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放热层;所述排液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孔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孔无重叠。
在一些示例中,其中,所述加热结构通过其第一开孔处与所述储液腔室的排液口处拆卸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加热结构背离所述储液腔室一侧;所述导流结构靠近所述加热结构一侧设置有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开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开槽,且第二开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开槽的宽度;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槽中的每个延伸至所述导流结构的边缘,且所述排液口在所述导流结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槽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定部,任意两个相邻的限定部限定出一个所述第一开槽或所述第二开槽。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具有一个圆形开槽;所述限定部为扇形限定部,且每个所述扇形限定部对应的圆心角相同;多个所述扇形限定部设置在所述圆形开槽中,每个所述扇形限定部对应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开槽的圆心相重合,且每个所述扇形限定部的半径小于所述圆形开槽的半径。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储液腔室包括相连通的主腔室、排液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接在所述主腔室和所述排液通道之间;所述排液通道背离所述主腔室的开口作为所述排液口;其中,
所述主腔室和所述排液通道均为圆柱形,且所述排液通道的口径小于所述主腔室的口径;由所述主腔室指向所述排液通道的方向,所述连接通道的口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通道为圆角形连接通道。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储液腔室包括主腔室和盖板,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主腔室的一端,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主腔室的另一端;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储液释放装置还包括防水膜,所述防水膜覆盖所述排气口,用于防止外部水汽进入所述主腔室,以及防止所述主腔室中的液体挥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储液腔室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储液腔室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加热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导流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导流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导流结构中一种实施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连接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的理解。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释放装置,该储液释放装置包括储液腔室1和加热结构2。
具体地,储液腔室1用于存储液体,该液体可以是化学或医学上常用的液体试剂,例如纯水、缓冲液、检测溶液等,在此不做限制。储液腔室1上设置有排液口1a,排液口1a能够被封堵结构4封堵,从而将液体密封并进行存储。封堵结构4可以采用热敏材料制成,从而封堵结构4能够受热熔化。加热结构2与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相对设置,也就是说,加热结构2靠近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设置,加热结构2在工作时能够使得封堵结构4熔化,从而在需要释放储液腔室1中的液体时,加热结构2工作,以使封堵结构4受热熔化,进而能够释放储液腔室1中的液体,使液体由排液口1a排出与样本接触进行反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中,可以通过排液口1a将要存储的液体(例如试剂)导入储液腔室1,在储液腔室1中预先存储一定体积的液体,并用封堵结构4密封以实现长久保存,在需要检测时只需使加热结构2工作以使得封堵结构4熔化,即可释放液体与样本反应,从而能够采集到新鲜样本,且储液释放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安全。
在一些示例中,储液腔室1可以为各种形状的外壳制成,也可以在一整块材料中制作空腔,该空腔形成储液腔室1的储液空间。储液腔室1的材料可以包括多种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材料,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排液口1a可以设置在储液腔室1的任意位置,例如设置在储液腔室1的延伸方向上靠近加热结构2的一侧,当然也可以为别的位置。以下皆以排液口1a设置在储液腔室1的下侧为例进行说明。排液口1a的形状可以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在此不做限制。排液口1a的尺寸也可以为多种,例如,若排液口1a为圆形排液口,排液口1a的口径可以在[1,3]毫米之间,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图3,封堵结构4可以属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的一部分,预先设置在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处,也可以自行选择各类热敏材料作为封堵结构4密封住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若封堵结构4属于储液释放装置的一部分,则封堵结构4设置在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处,具体地,封堵结构4将排液口1a覆盖,以将排液口1a封堵。封堵结构4的形状也可以按照排液口1a的形状设置,从而封堵结构4能够嵌入排液口1a处,将排液口1a封堵。封堵结构4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该热敏材料能够在受热后熔化。形成封堵结构4的热敏材料在常温(例如45℃以下)环境下为固体,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例如大于45℃)后能够熔化为液体,且该热敏材料不与储液腔室1中存储的液体反应,从而能够避免封堵结构4熔化后影响液体的纯度。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封堵结构4的热敏材料的密度可以小于储液腔室1中存储的液体的密度,从而熔化为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由于密度小,能够上浮至储液腔室1背离排液口1a一侧。形成封堵结构4的热敏材料可以包括多种材料,例如可以为石蜡,石蜡在常温环境下为固体,封堵柱排液口1a,若需要释放液体,则加热结构2加热,使石蜡熔化为液体,由于石蜡的密度较低,熔化后的石蜡由于密度作用会上浮至储液腔室1背离排液口1a一侧,且由于储液腔室1背离排液口1a处远离加热结构2,因此温度较低,熔化后的石蜡上浮后遇到温度较低的液体会冷凝为固态,并且石蜡不与液体反应,从而储液腔室1中的液体由排液口1a排出,而冷凝为固体的石蜡会滞留在储液腔室1中,不会流出排液口1a,从而避免石蜡堵塞排液口1a,且能够避免石蜡污染液体。当然,封堵结构4还可以采用其他热敏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图4,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中,加热结构2可以包括基板21,和依次设置在基板21靠近储液腔室1一侧的电极层22、放热层23、绝缘层24,电极层22设置在基板1靠近储液腔室1一侧,电极层2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第一电极221连接放热层23,第二电极222也连接放热层23,且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中的一者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另一者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从而第一电极221、放热层23、第二电极222、外部电源形成电流回路,将电流加载至放热层23,使放热层23释放热量(焦耳热)将封堵结构4熔化,以释放液体。
并且,继续参见图1、图4,为了使液体可以流出,加热结构2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孔2a,第一开孔2a贯穿基板21、绝缘层22和放热层23,并且,电极层22中的第一电极22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孔2a无重叠,电极层22中的第二电极222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孔2a也无重叠。第一开孔2a与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相对设置,即排液口1a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孔2a至少部分重叠从而液体能够由排液口1a流出至第一开孔2a,再由第一开孔2a流入承装样本的溶液与样本反应。
在一些示例中,继续参见图1、图4,放热层23可以选择具有热电效应的材料,即能够将电能的大部分转化为热能的材料,例如放热层23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酸钡陶瓷,碳化硅,铬酸镧,氧化锆,二硅化钼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材料在导电后均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释放出大量热使封堵结构4熔化。以下皆以放热层23的材料为氧化铟锡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继续参见图1、图4,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释放装置中,由于熔化为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会上浮至储液腔室1的上部冷凝为固体,因此,放热层23在放出热量的同时,可以控制其释放的热量的大小,使其释放的热量仅熔化封堵结构4,但不会导致储液腔室1背离排液口1a一侧的液体的温度过高,致使封堵结构4的材料无法冷凝为固体。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根据所需的热量,设置放热层23的覆盖面积,例如,参见图4,放热层23为环状,仅环绕第一开孔2a的周边设置,而不覆盖整个基板1。具体地,放热层2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一开孔2a,与第一开孔2a无重叠,且与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而不完全覆盖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从而使放热层23放出的热量仅影响位于第一开孔2a上方的排液口1a处的封堵结构4,而不会导致储液腔室1背离排液口1a一侧的液体的温度过高。
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层22的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可以为条形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孔2a的两侧,与放热层23的图形相交叠,当然,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电极,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绝缘层24设置在电极层22靠近储液腔室1一侧,绝缘层24能够保护放热层23和电极层22的图形结构。绝缘层24的材料可以包括多种材料,例如氧化硅(例如二氧化硅)或氮化硅(例如四氮化三硅)等材料,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绝缘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绝缘层24中可以具有第一过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过孔(图中未示出),加热结构2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线(图中未示出)和第二连接线(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线的一端通过第一过孔连接第一电极221,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同理,第二连接线的一端通过第二过孔连接第二电极222,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压的负极(或正极)。当然,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外部电源,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基板21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基板,例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只要可以在基板21上通过溅射等工艺制作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结构2的第一开孔2a与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可以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例如,用光学胶(OCA胶)粘接。或者,加热结构2也可以在第一开孔2a处于储液腔室1的排液口1a拆卸连接,例如,第一开孔2a周边区域设置卡座,排液口1a的周边区域设置与卡座相适配的卡扣,通过卡座与卡扣的拆卸将加热结构2与储液腔室1拆卸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图3,储液腔室1可以包括相连通的主腔室11、排液通道13和连接通道12,连接通道12连接在主腔室11和排液通道13之间,具体地,主腔室11的第二端开口相较主腔室11的第一端开口靠近连接通道12的第一端开口,主腔室11的第二端开口与连接通道12的第一端开口紧密连接,从而主腔室11的第二端开口的口径与连接通道12的第一端开口的口径相同;排液通道13的第一端开口相较排液通道13的第二端开口靠近连接通道12的第二端开口,排液通道13的第一端开口与连接通道12的第二端开口紧密连接,从而排液通道13的第一端开口的口径与连接通道12的第二端开口的口径相同;排液通道13的第二端开口(即背离主腔室11的开口)作为排液口1a。其中,主腔室11和排液通道13均为圆柱形腔体,且排液通道13的口径小于主腔室11的口径,而连接通道12作为排液通道13和主腔室11的过渡通道,由主腔室11指向排液通道13的方向,连接通道12的口径逐渐减小,即连接通道12的口径由主腔室11的口径减小至排液通道13的口径,且连接通道12的壁面的延伸方向与主腔室11的壁面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角度,从而液体能够顺着连接通道12倾斜的壁面由排液口1a排出,减少液体的残留。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图3,连接通道12为圆角形连接通道,也即连接通道12的避免为一个弧面,且弯曲方向背离所述储液腔室1的腔体内部,从而能够使主腔室11圆滑过渡至排液通道13,由于连接通道12为圆角形连接通道,因此主腔室11、连接通道12、排液通道13相连形成的储液腔室1的腔体没有容易残留液体的折角处,能够使主腔室11圆滑过渡至排液通道13,从而能够减少液体残留在储液腔室1的腔体内,减少液体的浪费。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图3,储液腔室1包括主腔室11和盖板14,具体地,储液腔室1可以包括相连通的主腔室11、排液通道13和连接通道12以及盖板14,排液口1a设置在主腔室11的一端(具体可以设置在排液通道13背离主腔室11一端),而主腔室11的另一端为敞口,盖板14覆盖在主腔室11的另一端。在需要存储液体时,可以先用封堵结构4将排液口1a密封,再打开盖板14,将液体导入主腔室11中,再将盖板14盖上以密封主腔室11。进一步地,盖板14上可以设置有排气口1b,储液释放装置还可以包括防水膜5,防水膜5覆盖排气口,防水膜5能够防止外部水汽进入主腔室11,以及防止主腔室11中的液体挥发,并且能够平衡主腔室11内外气压。具体地,防水膜5可以设置在盖板14背离主腔室11一侧,方便拆卸;也可以设置在盖板15靠近主腔室11一侧,以减少防水膜5脱落的概率。
可选地,防水膜5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聚四氟乙烯,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上述主腔室11和盖板14可以为一体结构,从而可以从排气口1b注入要存储的液体,再在排气口1b上设置防水膜5,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5-图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释放装置还包括导流结构3,导流结构3设置在加热结构2背离储液腔室1一侧,导流结构3用于将释放的液体导入承装有样本的容器。导流结构3靠近加热结构2一侧设置有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开槽31和至少一个第二开槽32,至少一个第一开槽31中的每个第一开槽31延伸至导流结构3的边缘,且储液结构1的排液口1a在导流结构3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一开槽31至少部分重叠,加热结构2的第一开孔2a在导流结构3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一开槽31也至少部分重叠,从而液体释放后,由排液口1a流到第一开孔2a,再由第一开孔2a流入第一开槽31中,再沿第一开槽31的延伸方向从导流结构3的边缘流入承装有样本的容器。其中,第二开槽32的宽度小于第一开槽31的宽度,从而液体流到导流结构3上,第一开槽31会形成毛细流道,具有毛细作用。在需要释放液体时,加热结构2加热使封堵结构4熔化为液体状态,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的大部分会由于浮力作用上升至储液腔体1的上部,并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温度下降凝结成固体形态,停留在储液腔体1中。但也可能存在少部分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黏连在排液口1a处并随着释放的液体由第一开孔2a冲进导流结构3的第一开槽31,造成开槽堵塞,但由于导流结构3上还设置有第二开槽32,第二开槽32与第一开槽31相连通,第二开槽32为毛细流道,流入第一开槽31的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会由于毛细作用优先被吸入较窄的第二开槽32,可以根据流入导流结构3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的体积设置第二开槽32的数量,从而能够避免封堵结构4的材料堵塞第一开槽31,使液体无法流出。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槽31的宽度为[1,2]毫米,第一开槽31的深度为[1,2]毫米,和/或,第二开槽32的宽度为[0.1,1)毫米,第二开槽31的深度为[0.1,1)毫米。当然,第一开槽31的宽度和深度,第二开槽32的宽度和深度均可以为其他数值,具体可以根据液体的体积、种类,封堵结构4的材料的体积、种类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槽3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若第一开槽31的数量为一个,则承装有样本的容器设置在该第一开槽31延伸至导流结构3的边缘的端部处即可;若第一开槽32的数量为多个,则承装有样本的容器的口径可以大于整个导流结构3的尺寸,且设置在导流结构3的下方,从而多个第一开槽32流出的液体能够流入该容器中。第二开槽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可以根据流入导流结构3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的体积来设置。图5中以导流结构3设置有一个第一开槽31和两个第二开槽32为例。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槽31和第二开槽32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例如第一开槽31和/或第二开槽32可以为矩形、圆形、环形等,且第一开槽31和第二开槽32可以为一体开槽,也可以由多个限定部限定而得。例如,参见图6,导流结构3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定部031,任意两个相邻的限定部031限定出一个第一开槽31或第二开槽32。
在一些示例中,限定部031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扇形等,继续参见图6,导流结构3具有一个圆形开槽032,多个限定部031为扇形限定部,且每个扇形限定部对应的圆心角相同,也即多个限定部031的弧边的弧长也相同。多个为扇形限定部(即限定部031)设置在圆形开槽032中,每个扇形限定部对应的圆心与圆形开槽032的圆心相重合,且每个扇形限定部的半径小于圆形开槽的半径,相邻的两个扇形限定部的边限定出一个第一开槽31或第二开槽32。
具体地,参见图7,为了示出扇形的限定部031与圆形开槽032的位置关系,图7仅示出一个为扇形的限定部031设置在圆形开槽032的图示,其他限定部031的设置方式与该限定部031相同。扇形的限定部031包括一个短弧边031a、一个长弧边031b和两个沿半径方向延伸的边031c,两个边031c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短弧边031a的两边,两个边031c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长弧边031b的两边,该扇形的限定部031对应的圆心与圆形开槽032的圆心相重合(如图7中圆心0所示),因此扇形的限定部031的边的延伸方向(也即该扇形的半径R1的延伸方向)与圆形开槽032的半径R2的延伸方向相重合,而扇形的限定部031的半径R1的长度小于圆形开槽032的半径R2,扇形的限定部031的长弧边031b靠近圆形开槽032的圆边设置,因此扇形的限定部031的长弧边031b与圆形开槽032的圆边具有一定距离,多个扇形的限定部031沿圆形开槽032的圆边方向设置,因此多个扇形的限定部031的长弧边031b与圆形开槽032的圆边限定出一个环形子开槽312,多个扇形的限定部031的短弧边031b限定出一个圆孔子开槽313,多个扇形的限定部031则设置在环形子开槽312与圆孔子开槽313之间,相邻的两个限定部031之间限定出第一开槽31的直线型子开槽311,或限定出为直线型的第二开槽32。第二开槽32的一端连通圆孔子开槽313,另一端连通环形子开槽312,且第二开槽32的延伸方向为圆形开槽032的半径方向,即多个第二开槽32沿圆形开槽032的各个半径呈放射状排布在圆形开槽032中,直线型子开槽311、环形子开槽312和圆孔子开槽313组成第一开槽31,且直线型子开槽311的一端延伸至导流结构3的边缘,另一端经过环形子开槽312与环形子开槽312连通,再延伸至圆孔子开槽313与圆孔子开槽3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图9,储液结构1的排液口1a在导流结构3上的正投影与圆孔子开槽313至少部分重叠,加热结构2的第一开孔2a在导流结构上的正投影,也与圆孔子开槽313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些示例中,圆孔子开槽313、排液口1a、第一开孔2a可以同轴设置。从而参见图9,储液结构1的排液口1a与加热结构2的第一开孔2a处连接,加热结构2的第一开孔2a处与导流结构3的第一开槽31的圆孔子开槽313处连接,在需要释放液体时,加热结构3的放热层23导电放热,使排液口1a处的封堵结构4熔化为液体状态,储液腔室1中的液体从排液口1a经第一开孔2a流入圆孔子开槽313,再经直线型子开槽311流出导流结构3。其中,为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的大部分上浮到储液腔室1的上方冷凝为固体,残留在储液腔室1中,少部分可能会随液体由排液口1a、第一开孔2a冲入圆孔子开槽313,而圆孔子开槽313的四周具有连通的第二开槽32,在毛细作用下,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会优先被吸入第二开槽32中,且放射状排布的多个第二开槽32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全部液体状态的封堵结构4的材料吸收,而不影响液体从第一开槽31的圆孔子开槽313流入直线型子开槽311再流出,从而能够避免封堵结构4堵塞第一开槽31,提高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释放装置的可靠性。
当然,导流结构3的第一开槽31和第二开槽32的数量、形状、排布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室,其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能够被封堵结构封堵,且所述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能够受热熔化;
加热结构,其与所述排液口相对设置,所述加热结构在工作时能够使得所述封堵结构熔化,以释放所述储液腔室中的液体;
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加热结构背离所述储液腔室一侧;所述导流结构靠近所述加热结构一侧设置有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开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开槽,且第二开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开槽的宽度;所述排液口在所述导流结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槽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结构,其设置在所述排液口处,以将所述排液口封堵,且所述封堵结构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能够受热熔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基板,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储液腔室一侧的电极层、放热层、绝缘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放热层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以形成电流回路使所述放热层释放热量将所述封堵结构熔化;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放热层;所述排液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孔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孔无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加热结构通过其第一开孔处与所述储液腔室的排液口处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槽中的每个延伸至所述导流结构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定部,任意两个相邻的限定部限定出一个所述第一开槽或所述第二开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具有一个圆形开槽;所述限定部为扇形限定部,且每个所述扇形限定部对应的圆心角相同;多个所述扇形限定部设置在所述圆形开槽中,每个所述扇形限定部对应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开槽的圆心相重合,且每个所述扇形限定部的半径小于所述圆形开槽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室包括相连通的主腔室、排液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接在所述主腔室和所述排液通道之间;所述排液通道背离所述主腔室的开口作为所述排液口;其中,
所述主腔室和所述排液通道均为圆柱形,且所述排液通道的口径小于所述主腔室的口径;由所述主腔室指向所述排液通道的方向,所述连接通道的口径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为圆角形连接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室包括主腔室和盖板,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主腔室的一端,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主腔室的另一端;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储液释放装置还包括防水膜,所述防水膜覆盖所述排气口,用于防止外部水汽进入所述主腔室,以及防止所述主腔室中的液体挥发。
CN202011429848.8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Active CN114590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9848.8A CN114590475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9848.8A CN114590475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0475A CN114590475A (zh) 2022-06-07
CN114590475B true CN114590475B (zh) 2023-11-17

Family

ID=8180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9848.8A Active CN114590475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04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9042A2 (en) * 1997-08-13 1999-02-25 Cepheid Microstructures for the manipulation of fluid samples
CN104769440A (zh) * 2013-03-11 2015-07-08 克忧公司 用于检测和量化分析物的***和方法
CN107810060A (zh) * 2015-04-24 2018-03-16 美飒生物技术公司 流体检测盒
CN108216888A (zh) * 2018-04-02 2018-06-29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试剂储存与释放装置及反应***
CN111203291A (zh) * 2020-04-18 2020-05-29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存储控释装置以及生物检测芯片
CN111514948A (zh) * 2020-04-27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和检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25448B1 (en) * 2012-12-03 2019-05-22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n assay to detect a nucleic acid in a samp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9042A2 (en) * 1997-08-13 1999-02-25 Cepheid Microstructures for the manipulation of fluid samples
CN104769440A (zh) * 2013-03-11 2015-07-08 克忧公司 用于检测和量化分析物的***和方法
CN107810060A (zh) * 2015-04-24 2018-03-16 美飒生物技术公司 流体检测盒
CN108216888A (zh) * 2018-04-02 2018-06-29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试剂储存与释放装置及反应***
CN111203291A (zh) * 2020-04-18 2020-05-29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存储控释装置以及生物检测芯片
CN111514948A (zh) * 2020-04-27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和检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0475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1801B (zh) 薄膜加热器和分析用具
WO2021218399A1 (zh) 微流控芯片和检测***
US5989402A (en) Controller/detector interfaces for microfluidic systems
JP5392369B2 (ja) 試料分析チップ、これを用いた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方法及び遺伝子解析方法、並びに試料分析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CN114590475B (zh) 一种储液释放装置
JP2008532016A (ja) 捕捉された試薬ビーズを備える流体処理デバイス
CN210585000U (zh) 一种液体存储控释装置以及生物检测芯片
CN112295618A (zh) 多流道微流控芯片结构
CN214288266U (zh) 多流道微流控芯片结构
CN208627328U (zh) 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
CN212530763U (zh) 一种胶水用具有保温结构的储存桶
JP3999398B2 (ja) 小型化学反応装置
CN115703993A (zh) 微流控芯片、其核酸提取方法及核酸提取装置
US20240091768A1 (en) Liquid handling system
US20150360223A1 (en) Fluid handling device
JP2000161779A (ja) 流体加熱装置
CN216458921U (zh) 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装置
ES2771360T3 (es) Válvula microfluidica
CN218036447U (zh) 一种血液分析仪
JPS60235359A (ja) 回転により賦活される据置き動作電池
CN216639439U (zh) 带废液囊的生物芯片反应盒及组件与杂交仪
CN214085292U (zh) 一种可观察液面的uv油墨储料桶
CN217077607U (zh) 一种基于lamp的微流控芯片
CN219873992U (zh) 电池
CN214754667U (zh) 一种带水汽处理结构的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