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3327A -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3327A
CN114413327A CN202111604796.8A CN202111604796A CN114413327A CN 114413327 A CN114413327 A CN 114413327A CN 202111604796 A CN202111604796 A CN 202111604796A CN 114413327 A CN114413327 A CN 114413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fan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47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6047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3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3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40Damper positions, e.g. open or clo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若是,则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或室内机管温;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根据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达到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夏天空调制冷时,常常会出现空调吹水的现象发生,即空调产生了凝露,给用户造成不舒适的体验感。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常为在产生凝露时,通过提高制冷温度,即降低压缩机的输出,来减缓凝露现象,但是此类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在高温时的制冷效果差。
相关技术中,新的处理方式为:在室内机处增加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当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高于湿度阈值时,说明空调内产生了凝露,此时对压缩机的输出进行调节。
然而,上述方案需要在机组内增设湿度传感器,会导致机组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能够达到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
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
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若是,则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或室内机管温;
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根据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包括:
若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小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风机以低档位运行;否则维持所述风机以当前风机档位运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包括:
计算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差值绝对值;
计算所述差值绝对值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值作为电流偏差比值;
判断所述电流偏差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偏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之后,包括:
若所述电流偏差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偏差,则执行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的步骤直至所述电流偏差比值大于所述预设电流偏差或空调关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包括: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一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温阈值且小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二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三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所述第一环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环温阈值;所述第一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包括: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高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高档额定电流I1;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中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中档额定电流I2;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低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低档额定电流I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电流偏差的取值范围为[8%,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时,所述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包括:
获取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
根据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包括:
基于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照表确定与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对应的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风机、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换热器工作温度,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以控制所述风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根据当前风机运行档位选取与其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当前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不匹配时,说明空调风机运行状态与设定值不适配,空调室内机存在产生凝露情况的风险,此时,需要对空调是否发生凝露进行检测,具体为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利用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了凝露,由于空调凝露是因为室内机换热器管道的温度过低,导致其附近的湿空气的实际温度经过室内机换热器管道表面的换热析湿后降低到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以下,湿空气凝结成凝露附着在室内机换热器管道上,因此,当室内机管温低于室内机管温阈值时,说明室内机上凝露产生,而室内机管温与管路内的冷媒温度相关,低室内机管温状态下的冷媒经过管道流回室外机换热器处时,室外机蒸发温度相应地也会呈低温状态,因此,根据室外机蒸发温度与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也能够判断是否发生了凝露;
上述过程中,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由于室内环境温度不同,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的临界点也相应地有所差异,因此,利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的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作为是否产生凝露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当判断出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则调整空调风机运行状态,避免加剧凝露现象或将已经产生的凝露吹出空调影响空调正常运行,而预先通过风机电流对凝露风险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进入凝露判断时机的准确性,提高防凝露控制的效率。
与传统在室内机处增加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的方案相比,本申请无需增设湿度传感器,而是利用风机电流判断凝露风险,并结合室内机管温判断是否产生凝露以达到防凝露效果,并利用当前风机档位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分别选取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和室内机管温阈值,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达到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空调产生凝露,出现空调吹水的现象,需在室内机处增加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当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高于湿度阈值时,说明空调内产生了凝露,此时对压缩机的输出进行调节。
然而,上述方案需要在机组内增设湿度传感器,会导致机组成本的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能够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
101、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制冷需求的不同,风机选择不同档位进行运行以满足制冷需求,而风机的运行电流,即风机电流相应地也会不同,在当前风机电流与当前风机档位对应的风机电流不同时,说明当前的风机运行状态与制冷需求不匹配,会导致室内机换热器换热不够,使得室内机换热器管道内的冷媒温度仍然处于一个低温状态,从而使得附近的湿空气的实际温度经过室内机换热器管道表面的换热析湿后降低到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以下形成凝露,因此,通过当前风机电流与当前风机档位对应的风机电流的比较结果能够对空调是否有凝露风险进行判断。
102、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风机档位对应的风机电流也相应地不同,例如:高档位与低档位相比,其风机电流也较高。
因此,基于不同的风机档位,用于与当前风机电流进行比较的风机电流阈值也不同,该风机电流阈值需要根据当前风机档位进行确定。
103、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若是,则执行步骤104;
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不存在凝露风险,则返回步骤101继续对风机电流进行实时监测直至空调产生凝露风险或空调关机。
104、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或室内机管温。
由于空调凝露产生的原因是室内机换热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室内机换热器管道内的冷媒温度仍处于一个低温状态,从而使得附近的湿空气的实际温度经过室内机换热器管道表面的换热析湿后降低到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以下,湿空气凝结成凝露附着在室内机换热器管道上,因此,通过比较室内机管温与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室内机管温,即可判断出空调是否产生了凝露;相应地,经过室内机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流经管道流至室外机换热器处,因为流进的冷媒在室内机处换热不够,此处的冷媒在室外机换热器处进行换热后,室外机蒸发温度与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室外机蒸发温度相比较低,因此,通过比较室外机蒸发温度与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室外机蒸发温度,亦可判断出空调是否产生了凝露。
105、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示例性的: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一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温阈值且小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二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三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所述第一环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环温阈值;所述第一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温度反映了当前空调运行状态下的制冷能力,即通过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即可确定当前制冷状态下的换热器工作温度,该换热器工作温度与当前空调制冷能力匹配,即不同室内环境温度下的与当前空调制冷能力匹配的换热器工作温度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检测到的换热器工作温度与该与当前空调制冷能力匹配的换热器工作温度进行比较,例如,如果检测到的换热器工作温度与当前空调制冷能力匹配的换热器工作温度不匹配,则说明当前换热器的换热不够,导致其室内机换热器管道表面的温度过低,室内机换热器附近的湿空气会通过与室内机换热器管道表面换热析湿形成凝露。
上述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与当前制冷状态匹配的换热器工作温度,即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106、根据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
若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小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风机以低档位运行;否则维持所述风机以当前风机档位运行。
进一步地,若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小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还可以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空调运行的舒适度,还可以在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小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时采用优先降低当前风机档位,在当前风机档位已经以低档位运行后,再选择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根据当前风机运行档位选取与其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当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不匹配时,说明空调风机运行状态与设定值不适配,导致空调室内机存在产生凝露情况的风险,此时,需要对空调是否发生凝露进行检测,具体为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利用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了凝露,由于空调凝露是因为室内机换热器管道的温度过低,导致其附近的湿空气的实际温度经过室内机换热器管道表面的换热析湿后降低到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以下,湿空气凝结成凝露附着在室内机换热器管道上,因此,当室内机管温低于室内机管温阈值时,说明室内机上凝露产生,而室内机管温与管路内的冷媒温度相关,低室内机管温状态下的冷媒经过管道流回室外机换热器处时,室外机蒸发温度相应地也会呈低温状态,因此,根据室外机蒸发温度与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也能够判断是否发生了凝露;
上述过程中,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由于室内环境温度不同,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的临界点也相应地有所差异,因此,利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的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作为是否产生凝露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当判断出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则控制空调风机以低档位运行,避免加剧凝露现象或将已经产生的凝露吹出空调影响空调正常运行,而预先通过风机电流对凝露风险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进入凝露判断时机的准确性,提高防凝露控制的效率。
与传统在室内机处增加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的方案相比,本申请无需增设湿度传感器,而是利用风机电流判断凝露风险,并结合室内机管温判断是否产生凝露以达到防凝露效果,并利用当前风机档位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分别选取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和室内机管温阈值,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达到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以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内机管温的情况为例,对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2,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
201、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01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内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202、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
示例性的: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高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高档额定电流I1;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中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中档额定电流I2;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低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低档额定电流I3。
203、计算当前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的差值绝对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计算公式ΔI=|I-In|计算差值绝对值;其中,ΔI表示差值绝对值;I表示当前风机电流;In表示风机电流阈值,根据当前风机档位确定,具体的:若当前风机档位为高档位,则In为I1;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中档位,则In为I2;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低档位,则In为I3。
204、计算差值绝对值与风机电流阈值的比值作为电流偏差比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计算公式δ=ΔI/In计算电流偏差比值;其中,δ表示电流偏差比值。
205、判断电流偏差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电流偏差的取值范围为[8%,12%]。
优选地,预设电流偏差取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预设电流偏差的取值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上述对预设电流偏差的优选值不构成对本申请的唯一限定。
若是,则执行步骤206;
若否,则返回执行201;即若电流偏差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偏差,则执行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的步骤直至所述电流偏差比值大于所述预设电流偏差或空调关机,具体包括:当电流偏差比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电流偏差时,执行步骤206;当空调关机时,则退出空调防凝露控制。
206、获取当前室内机管温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室内机管温由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
207、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室内机管温阈值;
示例性的: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室内机管温阈值为第一室内机管温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温阈值且小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室内机管温阈值为第二室内机管温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室内机管温阈值为第三室内机管温阈值;
所述第一环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环温阈值;所述第一室内机管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室内机管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三室内机管温阈值。
208、根据当前室内机管温与室内机管温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
若当前室内机管温小于所述室内机管温阈值,则控制所述风机以低档位运行;否则维持所述风机以当前风机档位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根据当前风机运行档位选取与其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当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不匹配时,说明空调风机运行状态与设定值不适配,导致空调室内机存在产生凝露情况的风险,此时,获取当前室内机管温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室内机管温阈值,由于室内环境温度不同,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的临界点也相应地有所差异,因此,利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的室内机管温阈值作为是否产生凝露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当前室内机管温低于上述室内机管温阈值时,说明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则控制空调风机以低档位运行,避免加剧凝露现象或将已经产生的凝露吹出空调影响空调正常运行,而预先通过风机电流对凝露风险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进入凝露判断时机的准确性,提高防凝露控制的效率。
与传统在室内机处增加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的方案相比,本申请无需增设湿度传感器,而是利用风机电流判断凝露风险,并结合室内机管温判断是否产生凝露以达到防凝露效果,并利用当前风机档位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分别选取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和室内机管温阈值,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达到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以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的情况为例,对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3,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
301、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1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1内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02、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2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2内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03、计算当前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的差值绝对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3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3内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04、计算所述差值绝对值与风机电流阈值的比值作为电流偏差比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4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4内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05、判断电流偏差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偏差;
若是,则执行步骤306;
若否,则返回执行3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5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5内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06、获取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307、根据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具体的:
基于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照表确定与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对应的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空调冷媒剂,其蒸汽压力与蒸发温度的对应关系不同,即对应不同冷媒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照表,通过当前空调所用冷媒的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照表即可根据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得到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308、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
示例性的: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为第一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温阈值且小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为第二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为第三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
所述第一环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环温阈值;所述第一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步骤307和步骤308的执行时序没有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步骤308可以在步骤307之前执行,或两个步骤并行。
309、根据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与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
若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小于所述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风机以低档位运行;否则维持所述风机以当前风机档位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根据当前风机运行档位选取与其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当风机电流与风机电流阈值不匹配时,说明空调风机运行状态与设定值不适配,导致空调室内机存在产生凝露情况的风险,此时,获取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由于室内环境温度不同,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的临界点也相应地有所差异,因此,利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的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作为是否产生凝露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由于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与室内机管温相关,在室内机换热器管道内的冷媒温度因换热不足处于一个低温状态时,室外机蒸发温度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室外机蒸发温度相比,也处于较为低温的温度状态,因此,在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低于上述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时,说明空调室内机产生凝露,则控制空调风机以低档位运行,避免加剧凝露现象或将已经产生的凝露吹出空调影响空调正常运行,而预先通过风机电流对凝露风险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进入凝露判断时机的准确性,提高防凝露控制的效率。
与传统在室内机处增加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机所处环境内的湿度的方案相比,本申请无需增设湿度传感器,而是利用风机电流判断凝露风险,并结合室外机蒸发温度判断是否产生凝露以达到防凝露效果,并利用当前风机档位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分别选取匹配的风机电流阈值和室外机蒸发温度阈值,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达到既不增加空调的成本又能保证空调不吹水且保证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四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及相应的实施例。
所述空调,包括:风机、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换热器工作温度,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数据执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控制风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时,可以在室外机换热器增设温度传感器直接采集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也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三中所述的方法,利用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申请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申请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
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
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若是,则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或室内机管温;
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根据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对当前风机档位进行调整,包括:
若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小于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风机以低档位运行;否则维持所述风机以当前风机档位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包括:
计算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差值绝对值;
计算所述差值绝对值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值作为电流偏差比值;
判断所述电流偏差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当前风机电流与所述风机电流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之后,包括:
若所述电流偏差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偏差,则执行获取当前风机档位及当前风机电流的步骤直至所述电流偏差比值大于所述预设电流偏差或空调关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包括: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一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温阈值且小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二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环温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为第三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所述第一环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环温阈值;所述第一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换热器工作温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当前风机档位确定风机电流阈值,包括: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高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高档额定电流I1;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中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中档额定电流I2;
若当前风机档位为低档位,则所述风机电流阈值取低档额定电流I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电流偏差的取值范围为[8%,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换热器工作温度为室外机蒸发温度时,所述获取当前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包括:
获取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
根据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确定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包括:
基于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照表确定与当前室外机的蒸汽压力对应的当前室外机蒸发温度。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换热器工作温度,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以控制所述风机。
CN202111604796.8A 2021-12-24 2021-12-24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Pending CN114413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4796.8A CN114413327A (zh) 2021-12-24 2021-12-24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4796.8A CN114413327A (zh) 2021-12-24 2021-12-24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3327A true CN114413327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6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4796.8A Pending CN114413327A (zh) 2021-12-24 2021-12-24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33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4661A (zh) * 2022-08-19 2023-01-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防冻结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1031A (zh) * 2015-11-09 2016-0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处理方法、防凝露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CN106594958A (zh) * 2016-10-20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289575A (zh) * 2016-04-01 2017-10-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控制方法及***
CN108397873A (zh) * 2018-02-14 2018-08-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防冻结控制方法
CN108444033A (zh) * 2018-02-14 2018-08-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10762766A (zh) * 2019-11-06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207506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器的防凝露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
JP6945100B1 (ja) * 2021-02-01 2021-10-06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3587407A (zh) * 2021-07-30 2021-11-02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1031A (zh) * 2015-11-09 2016-0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处理方法、防凝露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CN107289575A (zh) * 2016-04-01 2017-10-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控制方法及***
CN106594958A (zh) * 2016-10-20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397873A (zh) * 2018-02-14 2018-08-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防冻结控制方法
CN108444033A (zh) * 2018-02-14 2018-08-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10762766A (zh) * 2019-11-06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207506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器的防凝露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
JP6945100B1 (ja) * 2021-02-01 2021-10-06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3587407A (zh) * 2021-07-30 2021-11-02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4661A (zh) * 2022-08-19 2023-01-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防冻结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3440B (zh)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09323439B (zh)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03884140B (zh) 空调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的控制方法及***
US8578727B2 (en)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5241017B (zh) 空调***及空调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方法
CN108224849B (zh) 空调器回油控制方法
CN105546770B (zh) 空调的频率控制方法及空调
JP4767199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方法並びに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8444037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WO2010023975A1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11023401A (zh) 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5157167A (zh) 空调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12467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GB2528213A (en) Heat pump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14413327A (zh)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1271833A (zh) 空调***、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1170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34201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294798B (zh) 空调恒温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9959110A (zh)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方法和装置
JP661537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4963429A (zh)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JPH1038398A (ja) 電動式膨脹弁の制御装置
JPWO2018073904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5597214B (zh) 一种空调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