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3420A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3420A
CN114253420A CN202111518151.2A CN202111518151A CN114253420A CN 114253420 A CN114253420 A CN 114253420A CN 202111518151 A CN202111518151 A CN 202111518151A CN 114253420 A CN114253420 A CN 11425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81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3420B (zh
Inventor
孙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81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3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3420A/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32272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4191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2/114444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17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3420B/zh
Priority to US18/466,144 priority patent/US1200163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屏蔽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屏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触控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屏蔽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多条电极线,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其中,多条所述电极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所述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以及与所述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屏蔽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本申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如触摸显示器)作为一种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电极以及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触控电极通过电极线与触控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连接。
然而,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较多,需要单独设置一层布置电极线,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屏蔽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屏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
触控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屏蔽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电极线,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多条电极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所述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以及与所述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屏蔽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
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
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屏蔽层、触控功能层和多条电极线,设置于衬底一侧的屏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可以对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功能层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外界载流子对显示功能层造成干扰。设置于屏蔽层背向衬底一侧的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可以对不同位置的触摸操作进行检测。与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的多条电极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以及与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且与屏蔽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第二引线与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触控电极可以通过对应的电极线与触控IC连接,并且将与触控电极分层布置的电极线转移到与屏蔽层同层布置,利用屏蔽单元两侧的空隙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可以避免单独设置一层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这一层电极线与触控电极之间铺设绝缘材料,整个触控功能层只需要在显示功能层上单独设置一层触控电极即可,大幅减少了生产工艺的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影响到屏蔽单元对外界载流子的屏蔽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布置于所述屏蔽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的阳极层和发光层组;
所述发光层组包括同层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成多行,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成多列,所述阳极层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的多个阳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阳极同层布置且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阳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将触控电极转移到与阳极层同层布置,利用阳极层中各个阳极两侧的空隙布置触控电极,可以不需要再单独设置一层布置触控电极,可以进一步减少生产工艺的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影响到阳极向发光单元注入电流。具体地,触控电极设置于阳极的间隙之间,可以实现与阳极同层布置,并且不会影响到阳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电极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电极线,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包括与所述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三引线。
触控电极对应的电极线同时布置在屏蔽层和阳极层,走线设计比较容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电极线包括多条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和多条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
在一列所述触控电极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和与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交替排布;
优选地,相邻两列所述触控电极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控电极,和与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错开设置;
或者,所述多条电极线均为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
与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与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在列方向上交替排布,相邻两个触控电极电性连接的电极线间隔较远,有利于降低电极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优选地,与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与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在行列方向上均错外设置,相邻两个触控电极电性连接的电极线间隔达到最远,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电极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而多条电极线均为第一类型电极线,此时所有电极线从堤坝结构下方通过,可以有效避免电极线在翻阅堤坝时出现的光刻胶残留导致电极线短路或者过度曝光导致生产成本增高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设有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方向延伸的接触孔,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通过所述接触孔电导通。
屏蔽单元和阳极均在显示区上,电极线在显示区上从阳极层引到屏蔽层,电极线不会贯穿封装层,有利于阻隔外界的水氧入侵发光层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堤坝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第二引线从所述堤坝结构之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非显示区上设有堤坝结构,可以避免触控显示面板切割时在边缘产生裂纹,并阻挡裂纹向显示区延伸。第二引线从堤坝结构的下方通过后电性连接于邦定区上的芯片,可以避免电极线从堤坝上翻过。如果电极线从堤坝上翻过,则堤坝的高度差导致形成电极线沉积的光刻胶较厚,光刻胶容易曝光不充分而出现残留,进而导致电极线之间短路。而且光刻胶充分曝光消耗的产能较多,生产成本较高。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极线从堤坝结构下方通过,可以避免电极线在翻阅堤坝时出现的光刻胶残留导致电极线短路或者过度曝光导致生产成本增高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电极线从所述堤坝结构之靠近衬底的一侧经过后,从所述屏蔽层转移至所述弯折区的走线层上,再转移回所述屏蔽层。
电极线在经过弯折区之前先转移到走线层上,在经过弯折区之后再转移回屏蔽层,以便对弯折区上的走线统一进行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屏蔽层之间。
阳极层和屏蔽层之间设有驱动电路层,与阳极层同层布置的电极线和与屏蔽层同层布置的电极线之间的间隔较远,有利于减小电极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8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显示功能层,104-电极子层,105-触控电极,106-走线子层,107-电极线,108-绝缘子层,109-导电柱;
10-衬底,AA-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1-第一子区,NA2-第二子区,NA3-第三子区,NA4-第四子区,BA-邦定区;
20-屏蔽层;
30-触控功能层,31-触控电极;
40-电极线,41-第一引线,42-第二引线,43-第三引线;
50-发光层组;
60-阳极层,61-阳极;
70-阴极层;
80-驱动电路层;
90-堤坝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文中,空间相关的术语如“上部”和“下部”是参照附图定义的。因此,将理解“上部”和“下部”可互换地使用。将理解,当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层“上”时,其可直接地形成在其他层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层。因此,将理解,当层被称为是“直接在”另一个层“上”时,没有中间层***在其中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说明,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该层或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另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作“在”两个层“之间”时,该层可以是所述两个层之间的唯一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必须限于上面的术语。上面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还将理解的是,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包含复数的表达,除非单数形式的表达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此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还将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具有”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或组件。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当层、区域或元件被“连接”时,可以解释为所述层、区域或元件不仅被直接连接还通过置于其间的其他组成元件被连接。例如,当层、区域、元件等被描述为被连接或电连接时,所述层、区域、元件等不仅可以被直接连接或被直接电连接,还可以通过置于其间的另一层、区域、元件等被连接或被电连接。
申请文件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当诸如“……中的至少一种(个)(者)”的表述位于一列元件(元素)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元素),而不是修饰该列中的个别元件(元素)。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概念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或电气装置和/或任何其它相关装置或部件(例如,包括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驱动器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驱动器还包括驱动控制器、栅极驱动器、伽马基准电压发生器、数据驱动器和发射驱动器)可利用任何适当的硬件、固件(例如专用集成电路)、软件或软件、固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例如,这些装置的各种部件可形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芯片上或形成在单独的IC芯片上。另外,这些装置的各种部件可实现在柔性印刷电路膜、带载封装(TCP)、印刷电路板(PCB)上或形成在一个衬底上。另外,这些装置的各种部件可为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装置中在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上运行从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与其它***部件交互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进程或线程。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存储器可使用标准存储装置(例如,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实现在计算装置中。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其它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CD-ROM、闪存驱动器等)中。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种计算装置的功能可组合或集成到单个计算装置中,或者特定计算装置的功能可分布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计算装置上,而不背离本发明概念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精神和范围。
虽然在文中已经特别描述了显示模块和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理解的是,可除了如文中特别描述的那样以外地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成的显示模块和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本申请还被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
触控显示装置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如触摸屏、触摸显示器等。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层和显示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分为自容式和互容式两种。
图1为相关技术中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容式触控功能层包括在显示功能层102上分层设置的电极子层104和走线子层106、以及位于电极子层104和走线子层106之间的绝缘子层108。图2为图1所示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如图2所示,电极子层104包括同层布置且呈阵列分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05。走线子层106包括同层布置且彼此平行的多条电极线107。多条电极线107与多个触控电极105一一对应,各条电极线107位于对应的触控电极105的下方,并通过贯穿绝缘子层108的导电柱109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05连接。
触控电极105和电极线107分布在不同层,并且触控电极105和电极线107之间需要铺设绝缘材料,导致整个触控功能层需要在显示功能层上依次设置走线子层106、绝缘子层108、电极子层104三个子层才能形成。这样生产工艺的流程较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如果将触控电极105和电极线107分布在同一层,则电极线107位于相邻两个触控电极105之间。由于每个触控电极105都有一条对应的电极线107,并且各条电极线105之间需要彼此间隔设置,因此此时相邻两个触控电极107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可能影响到触控电极105对触摸操作的检测效果,导致相邻两个触控电极105之间存在检测不到触摸操作的区域。因而,在实际应用中,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中只能单独设置一层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从而造成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底部屏蔽金属(Bottom Shelter Metal,简称BSM)层(以下简称屏蔽层)、触控功能层和多条电极线。屏蔽层设置于衬底的一侧,屏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触控功能层设置于屏蔽层背向衬底的一侧,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多条电极线与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多条电极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以及与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且与屏蔽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第二引线与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通过将与触控电极分层布置的电极线转移到与屏蔽层同层布置,利用屏蔽单元两侧的空隙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可以避免单独设置一层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这一层电极线与触控电极之间铺设绝缘材料,整个触控功能层只需要在显示功能层上单独设置一层触控电极即可,大幅减少了生产工艺的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影响到屏蔽单元对外界载流子的屏蔽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应用于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
为方便理解,在详细展开之前,先对一些内容进行说明:
屏蔽层:OLED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划分为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和PMOLED(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被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使用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阵列来控制OLED像素。为了屏蔽外界载流子对TFT阵列的影响,会在衬底和显示功能层之间设置屏蔽层。具体地,屏蔽层包括与TFT一一对应的屏蔽单元,各屏蔽单元位于对应的TFT和衬底之间。其中,衬底为提供给半导体材料沉积的载体,可以对半导体材料沉积形成的膜层起到支撑作用。
自容式触控:触控分为自容式和互容式两种。互容式触控电极分布在两层,同一层的触控电极彼此平行,不同层的触控电极彼此垂直。其中一层的各个触控电极依次加载电流信号,由另一层的各个触控电极检测电流信号是否发生变化,根据当前加载电流信号的触控电极的分布位置和检测到变化的触控电极的分布位置,即可确定出触摸操作的位置。自容式触控电极呈阵列分布在同一层,每个触控电极上分别加载电流信号,根据当前检测到变化的触控电极的分布位置,即可确定出触摸操作的位置。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屏蔽层20、触控功能层30和多条电极线40。屏蔽层20设置于衬底10的一侧,屏蔽层2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触控功能层30设置于屏蔽层20背向衬底10的一侧,触控功能层3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31。多条电极线40与多个触控电极31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多条电极线40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触控功能层30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41,以及与第一引线41电性连接且与屏蔽层20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42。第二引线42与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
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屏蔽层、触控功能层和多条电极线,设置于衬底一侧的屏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可以对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功能层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外界载流子对显示功能层造成干扰。设置于屏蔽层背向衬底一侧的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可以对不同位置的触摸操作进行检测。多条电极线与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多条电极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以及与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且与屏蔽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第二引线与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触控电极可以通过对应的电极线与触控IC连接,并且将与触控电极分层布置的电极线转移到与屏蔽层同层布置,利用屏蔽单元两侧的空隙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可以避免单独设置一层布置与触控电极连接的电极线,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这一层电极线与触控电极之间铺设绝缘材料,整个触控功能层只需要在显示功能层上单独设置一层触控电极即可,大幅减少了生产工艺的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影响到屏蔽单元对外界载流子的屏蔽作用。
具体地,衬底10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如钠钙、石英、蓝宝石等玻璃材料,不锈钢、铝、镍等金属材料。衬底10的材料也可以为有机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聚乙烯基苯酚(Polyvinyl phenol,简称:PVP)、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简称:PES)、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缩醛、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简称: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简称:PEN)、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地,屏蔽单元可以为金属片或者金属网,可以有效屏蔽外界载流子的干扰。
示例性地,触控电极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为矩形、圆形、菱形中的一种,具体可以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需要进行设置,以在触控显示面板的有限空间内实现触控操作的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之间通过导电柱电性连接。
具体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邦定区BA。其中,显示区AA为具有显示功能的结构所在的区域,一般为衬底10表面的中间区域。非显示区NA为除显示区AA之外的区域,一般为环绕显示区AA的边缘区域。邦定区BA为与IC连接的区域,一般为非显示区NA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区域。
相应地,屏蔽层20和触控功能层30依次层叠布置在显示区AA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第二引线42仅布置在非显示区NA。通过第一引线41将电极线40从显示区AA引到非显示区NA,使得与屏蔽层20同层布置的第二引线42在非显示区NA上延伸至邦定区BA,可以最大程度避开在显示区AA上的屏蔽单元,避免对屏蔽层20造成影响。
相应地,非显示区NA设有沿垂直于触控显示面板方向延伸的接触孔,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通过接触孔电导通。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靠近非显示区NA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为第一类型电极线,即包括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与该第一引线41距离最近的非显示区NA。利用靠近非显示区NA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距离非显示区NA比较近,通过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与该第一引线41距离最近的非显示区NA,可以方便地实现电极线40从显示区AA引到非显示区NA。
具体地,如图4所示,非显示区NA包括围绕显示区AA设置且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子区NA1、第二子区NA2、第三子区NA3和第四子区NA4,第一子区NA1与第三子区NA3相对设置,第二子区NA2和第四子区NA4相对设置,邦定区BA位于的第一子区NA1中。
相应地,靠近第二子区NA2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中,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第二子区NA2。靠近第三子区NA3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中,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第三子区NA3。靠近第四子区NA4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中,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第四子区NA4。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靠近显示区AA中心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为第一类型电极线,即包括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邦定区BA所在的非显示区NA。以图4为例,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第一子区NA1。靠近显示区AA中心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距离非显示区NA比较远,将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邦定区BA所在的非显示区NA,可以方便电极线40与邦定区BA的触控IC电性连接。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靠近显示区AA中心的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为第二类型电极线,第二类型电极线包括与触控功能层30同层设置的第三引线。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同时布置在屏蔽层20和触控功能层30,走线设计比较容易。
在实际应用中,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中第一类型电极线和第二类型电极线的占比,可以根据触控电极31之间的间隙大小确定。如果触控电极31之间的间隙较大,则第二类型电极线的占比较多。如果触控电极31之间的间隙较小,则第一类型电极线的占比较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引线41仅布置在显示区AA上,第二引线42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布置于屏蔽层20背向衬底10的一侧的阳极层60、发光层组50和阴极层70。发光层组50包括同层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发光单元。阳极层60包括与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的多个阳极。阴极层70与各个发光单元电性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阳极层60和阴极层70向发光层组50注入电流,驱动发光层组50发光,实现显示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触控功能层30位于阴极层70背向发光层组50的一侧,即多个触控电极31单独设置一层。
具体地,发光层组50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以及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地,多个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成多行,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成多列。
进一步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在显示区AA具有与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贯通开口,每个贯通开口暴露对应的阳极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进一步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层,支撑柱层在显示区AA包括多个支撑柱,且支撑柱设置于像素定义层远离衬底10的一侧。
示例性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设置于阴极层70远离衬底10的一侧。具体地,封装层可以包括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其中,无机封装层可以有效阻隔外界的水氧入侵发光层组50,有机封装层可以实现平坦化和减弱无机封装层之间的应力。
在实际应用中,封装层的边缘位于非显示区NA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当触控功能层30位于阴极层70背向发光层组50的一侧时,如果第一引线41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第二引线42仅布置在非显示区NA上,则电极线40不会贯穿封装层,有利于阻隔外界的水氧入侵发光层组50。
示例性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80,驱动电路层80设置于阳极层60和屏蔽层20之间。
具体地,驱动电路层80包括与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包括晶体管和存储电容。示例性地,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如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或者双栅型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材料可以为非晶硅半导体材料、低温多晶硅半导体材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或者其他类型的半导体材料。
具体地,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控制端为晶体管的栅极,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为晶体管的源极,且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另一个为晶体管的漏极。
相应地,驱动电路层8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在衬底10上的半导体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电介质层和源漏金属层,形成顶栅型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层80也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栅极层、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层间电介质层和源漏金属层,形成底栅型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层80还可以包括半导体层、第一栅极绝缘层、第一栅极层、第二栅极绝缘层、第二栅极层、层间电介质层和源漏金属层,形成双栅型薄膜晶体管。
进一步地,驱动电路层80还包括钝化层,钝化层设置于源漏金属层远离衬底10的一侧,对源漏金属层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驱动电路层80还包括缓冲层,缓冲层设置于半导体层和衬底10之间,且半导体层和栅极层均位于缓冲层远离衬底10的一侧,以缓解驱动电路层80和衬底10之间的晶格失配。
进一步地,驱动电路层80还包括平坦化层,平坦化层设置于源漏金属层远离衬底10的一侧,为发光层组50、阳极层60和阴极层70的设置提供平坦化表面。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触控电极31与阳极61同层布置且彼此间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将触控电极转移到与阳极层同层布置,利用阳极层中各个阳极两侧的空隙布置触控电极,可以不需要再单独设置一层布置触控电极,可以进一步减少生产工艺的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影响到阳极向发光单元注入电流。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每一触控电极31在第一方向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阳极61之间。
触控电极31设置于阳极61的间隙之间,实现与阳极61同层布置,且不会影响到阳极61。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多个触控电极3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多个触控电极3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方便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彼此平行设置。
示例性地,显示区AA设有沿垂直于触控显示面板方向延伸的接触孔,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通过接触孔电导通。
具体地,第一引线41仅布置在显示区AA,第二引线42同时布置在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屏蔽单元和阳极均在显示区AA上,电极线40在显示区AA上从阳极层60引到屏蔽层20,电极线40不会贯穿封装层,有利于阻隔外界的水氧入侵发光层组50。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多条电极线40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电极线,第二类型电极线包括与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三引线43。
触控电极31对应的电极线40同时布置在屏蔽层20和阳极层60,走线设计比较容易。另外,阳极层60和屏蔽层20之间通常设有驱动电路层80,与阳极层60同层布置的电极线40和与屏蔽层20同层布置的电极线40之间的间隔较远,有利于减小电极线40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靠近邦定区BA的电极线40为第二类型电极线,远离邦定区BA的电极线40为第一类型电极线。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多条电极线40包括多条第一类型电极线和多条第二类型电极线。
图7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俯视图,如图7所示,在一列触控电极31中,与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接触电极31,和与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接触电极31交替排布。
与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31、与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31在列方向上交替排布,相邻两个触控电极31电性连接的电极线40间隔较远,有利于降低电极线40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8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如图8所示,相邻两列触控电极31中,与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接触电极31,和与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接触电极31错开设置。
与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31、与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31在行列方向上均错外设置,相邻两个触控电极31电性连接的电极线40间隔达到最远,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电极线40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堤坝结构90,堤坝结构90设置于衬底10上,且位于非显示区NA,第二引线42从堤坝结构90之靠近衬底10的一侧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线42位于堤坝结构9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非显示区NA上设置堤坝结构90,可以避免触控显示面板切割时在边缘产生裂纹,并阻挡裂纹向显示区AA延伸。第二引线42从堤坝结构90的下方通过后电性连接于邦定区上的芯片,可以避免电极线40从堤坝90上翻过。如果电极线40从堤坝90上翻过,则堤坝90的高度差导致形成电极线40沉积的光刻胶较厚,光刻胶容易曝光不充分而出现残留,进而导致电极线40之间短路。而且光刻胶充分曝光消耗的产能较多,生产成本较高。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极线40从堤坝结构90下方通过,可以避免电极线40在翻阅堤坝时出现的光刻胶残留导致电极线40短路或者过度曝光导致生产成本增高的问题。
示例性地,多条电极线40均为第一类型电极线。
多条电极线40均为第一类型电极线,此时所有电极线40从堤坝结构90下方通过,可以有效避免电极线40在翻阅堤坝时出现的光刻胶残留导致电极线40短路或者过度曝光导致生产成本增高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非显示区NA包括弯折区,弯折区位于显示区AA和邦定区BA之间,以将显示面板的邦定区BA弯折至显示区AA的背侧,以使触控显示面板满足边缘显示的需求且提高了屏占比。电极线40从堤坝结构90靠近衬底10的一侧经过堤坝结构90之后,先通过导电柱从屏蔽层20转移至弯折区的走线层上,经过弯折区之后再通过导电柱从弯折区的走线层转移回屏蔽层20。
电极线40在经过弯折区之前先转移到走线层上,在经过弯折区之后再转移回屏蔽层20,以便对弯折区上的走线统一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上方”和“下方”是以触控显示面板的层叠方向来定义的,衬底10位于触控显示面板的最下方,按照层叠的顺序,先层叠的位于后层叠的下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QLED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屏蔽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屏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屏蔽单元;
触控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屏蔽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电极线,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多条电极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电极线,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包括与所述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一引线,以及与所述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屏蔽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引线;
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屏蔽单元彼此间隔且绝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布置于所述屏蔽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的阳极层和发光层组;
所述发光层组包括同层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成多行,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成多列,所述阳极层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的多个阳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阳极同层布置且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阳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电极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电极线,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包括与所述触控功能层同层设置的第三引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电极线包括多条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和多条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
在一列所述触控电极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和与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交替排布;
优选地,相邻两列所述触控电极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控电极,和与所述第二类型电极线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错开设置;
或者,所述多条电极线均为所述第一类型电极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设有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方向延伸的接触孔,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通过所述接触孔电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堤坝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第二引线从所述堤坝结构之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电极线从所述堤坝结构之靠近衬底的一侧经过后,从所述屏蔽层转移至所述弯折区的走线层上,再转移回所述屏蔽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屏蔽层之间。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111518151.2A 2021-12-13 2021-12-13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53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151.2A CN114253420B (zh) 2021-12-13 2021-12-13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0237032272A KR20230141911A (ko) 2021-12-13 2022-08-24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CT/CN2022/114444 WO2023109173A1 (zh) 2021-12-13 2022-08-24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8/466,144 US12001630B2 (en) 2021-12-13 2023-09-13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151.2A CN114253420B (zh) 2021-12-13 2021-12-13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3420A true CN114253420A (zh) 2022-03-29
CN114253420B CN114253420B (zh) 2023-08-22

Family

ID=8079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8151.2A Active CN114253420B (zh) 2021-12-13 2021-12-13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001630B2 (zh)
KR (1) KR20230141911A (zh)
CN (1) CN114253420B (zh)
WO (1) WO20231091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173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971A (zh) * 2021-06-15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34054A (zh) * 2021-06-25 2021-09-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502B (zh) * 2008-10-31 2012-03-07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触摸屏及组合式互电容触摸屏
KR101144537B1 (ko) * 2009-07-16 2012-05-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8605054B2 (en) * 2010-09-02 2013-12-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ouch-sensitive interface and method using orthogonal signaling
CN103513818B (zh) * 2012-06-15 2016-08-1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静电屏蔽方法
CN104049798B (zh) * 2014-05-30 2017-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16144B (zh) * 2015-03-06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I559192B (zh) * 2015-10-28 2016-11-2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5739790B (zh) * 2016-04-25 2018-10-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TWI622935B (zh) * 2016-07-20 2018-05-0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免除干擾的指紋辨識裝置
CN106249979B (zh) * 2016-08-31 2019-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614070B1 (ko) * 2016-08-31 2023-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4527893B (zh) * 2016-09-23 2023-11-10 苹果公司 具有顶部屏蔽和/或底部屏蔽的触摸传感器面板
CN206209685U (zh) * 2016-12-01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10371979B2 (en) * 2017-06-22 2019-08-06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155211B (zh) * 2017-11-30 2021-07-06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110010B (zh) * 2017-12-15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KR102084467B1 (ko) * 2018-02-06 2020-03-04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08958542B (zh) * 2018-06-28 2021-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16610B (zh) * 2018-09-18 2022-04-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装置及触控方法
CN110308822B (zh) * 2019-07-03 2023-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80679B (zh) * 2020-06-24 2023-11-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269494B (zh) 2020-10-30 2024-05-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711349B (zh) 2020-12-30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装置
CN214586837U (zh) * 2021-01-21 2021-11-0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050840B (zh) * 2021-03-31 2024-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12947794B (zh) 2021-04-16 2024-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76030B (zh) * 2021-04-27 2023-08-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53420B (zh) * 2021-12-13 2023-08-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30128706A (ko) * 2022-02-28 2023-09-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971A (zh) * 2021-06-15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34054A (zh) * 2021-06-25 2021-09-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173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2001630B2 (en) 2021-12-13 2024-06-04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01630B2 (en) 2024-06-04
KR20230141911A (ko) 2023-10-10
WO2023109173A1 (zh) 2023-06-22
CN114253420B (zh) 2023-08-22
US20230418408A1 (en)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440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88711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10159299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61660B2 (en) Display apparatuses and self-capacitance touch panels thereof
KR102557445B1 (ko) 표시 장치
US11257850B2 (en) Backplane structure containing capacitor
KR100708828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20210105458A (ko) 표시 장치
CN11173992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0076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2001630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KR20210010696A (ko) 표시 장치
CN113835547A (zh) 触摸显示器件
US2024004552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5739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307697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wo display panel
US1184425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econd electrode layer connected to an auxiliary electrode layer,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5398637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31691A9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27440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831206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30173247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20589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57845A (ko) 표시 장치
CN115668111A (zh)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