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5460B -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5460B
CN114185460B CN202111513112.3A CN202111513112A CN114185460B CN 114185460 B CN114185460 B CN 114185460B CN 202111513112 A CN202111513112 A CN 202111513112A CN 114185460 B CN114185460 B CN 114185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emultiplexing circuit
thin film
demultiple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31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5460A (zh
Inventor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31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54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535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068A1/zh
Priority to US17/597,02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2815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185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5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以及多个绑定垫块,解复用电路单元包括多个解复用电路,通过将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绑定垫块,可以进一步减少绑定垫块的数量。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功能已成为大多数电子装置的标配,其中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显示面板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变化所形成的电信号来确认面板是否被触摸并确认触摸点的坐标。
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重要触控技术是自容式,可以通过单层金属电极实现触控功能。由于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走线数量和绑定垫块(bonding pad)数量较多,通过引入解复用(demux)电路结构,使从触控区域引出的走线在连接到绑定垫块之前,先经过解复用电路结构,使触控通道信号的数量成倍减少,再连接到绑定垫块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绑定垫块的数量。但是增加demux电路结构后,减少的绑定垫块的数量所得到的设计空间仍无法满足现有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的架构设计。
综上所述,现有触控显示面板存在绑定垫块数量较多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来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触控显示面板存在的绑定垫块数量较多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列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包括多个解复用电路;以及
多个绑定垫块;
其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同时驱动的所述解复用电路之间,通过走线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包括级联设置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和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多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每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触控电极。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驱动信号线和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和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
其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
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
其中,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
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
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对应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绑定垫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和感应通道,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和感应通道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感应通道,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多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列的所述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包括多个解复用电路;以及多个绑定垫块,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通过将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绑定垫块,可以进一步减少绑定垫块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解复用单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功能已成为大多数电子装置的标配,但是现有采用单层互容式触控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将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以及触控信号线设置于同一膜层上,以此降低触控层的厚度,但是这样不仅会压缩触控显示面板的设计空间,还会使得用于将触控信号线与触控驱动集成电路绑定连接的绑定垫块的数量增加,导致触控显示面板的设计难度增加以及绑定工艺的良率降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可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绑定垫块的数量,并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设计空间,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设计难度,并提升触控显示面板制程工艺的良率。
如图1所述,图1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多条触控走线12、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13a以及13b、多个绑定垫块14、触控集成电路15以及显示集成电路16,多条触控走线12通过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分别引出至解复用电路单元13a和解复用电路单元13b,再经过复用电路单元13a和解复用电路单元13b引出到绑定垫块14。
图1所示的结构中,解复用电路单元13a和解复用电路单元13b共同的信号需要分别引出到各自对应的绑定垫块14,这无疑会增加绑定垫块14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0,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均设置于所述显示区AA内。
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列设置成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竖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对触控电极20的排布方式进行了示意,图2中的触控电极20的大小、数量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触控电极20的大小和数量。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30以及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40,每个触控电极20与对应的一条触控走线30电性连接,该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40通过各条出触控走线30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列的触控电极,以将触控驱动信号或触控感应信号通过触控走线30传递至对应的触控电极20。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每个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包括多个解复用电路50,所述解复用电路5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触控走线30连接至对应的触控电极20。
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绑定垫块60,所述绑定垫块60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NA内,并位于所述显示区AA的下边缘的一侧。解复用电路50的输入端或控制端通过引线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绑定垫块60。
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集成电路TIC和显示集成电路DIC。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集成电路DIC绑定连接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内,并位于显示区AA的下边缘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集成电路DIC也可以绑定连接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PC上。
触控集成电路DIC绑定连接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PC上,柔性印刷电路板FPC与绑定垫块60绑定连接,以通过绑定垫块60将触控集成电路TIC产生的触控驱动信号或触控感应信号传递至对应的触控电极20。
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60。如此。可以利用共同连接的绑定垫块60将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40共用的信号传递至该多个解复用电路单元40,相较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绑定垫块60的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解复用电路单元40包括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和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和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分别设置于显示集成电路TIC的左右两侧,并且可以关于显示集成电路TIC对称设置。
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通过多条触控走线30电性连接于显示区AA中左半部分的多列触控电极20,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通过多条触控走线30电性连接于显示区AA中右半部分的多列触控电极20。进一步的,所述解复用电路5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20,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的输入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解复用电路50包括级联设置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和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多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每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触控电极20。
触控显示面板的走线包括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DR和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DR和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60。
如图3所示,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信号线DR,以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通过触控驱动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开启和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的第一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60。
进一步的,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一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
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一输入端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DR。
如图3所示,图3仅示意了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所连接的第一列触控电极20以及第二解复用电路40b所连接的第n列触控电极20,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所连接的第一列触控电极20包括触控电极TE1、TE2、TE3、TE4,第二解复用电路40b所连接的第n列触控电极20包括触控电极TE(n)、TE(n+1)、TE(n+2)、TE(n+3)。
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中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包括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51b、51c和51d,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包括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51f、51g和51h。
触控驱动信号线DR包括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DR_2、DR_3、DR_4,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包括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EN_2、EN_3、EN_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50,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同时驱动的所述解复用电路50之间通过走线电连接。
以触控电极TE1和TE(n)为例进行说明,TE1电性连接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输出端,TE(n)电性连接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输出端,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中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一输入端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电连接,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通过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电连接。
通过一条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同时向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和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一控制端输出触控驱动控制信号,以使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和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同时开启,并通过一条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同时向触控电极TE1和TE(n)同时传输触控驱动信号,从而可以利用一条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和一条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将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和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对应的两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51e电连接,以此实现同时驱动触控电极TE1和TE(n)的效果,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与对应的一个绑定垫块60电性连接,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与对应的一个绑定垫块60电性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同一组绑定垫块60同时对两个不同的解复用电路单元40控制的触控电极20进行驱动,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绑定垫块60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以触控电极TE1和TE(n)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触控电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触控驱动信号线以及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的连接方式可参考触控电极TE1和TE(n),此处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信号线DR,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20。
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20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DR。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20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如图1所示,当m=1时,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当m=2时,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b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f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信号线DR_2,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b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f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2。
以此类推,当m为任意正整数时,位于第m行的任一触控电极20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可以与第m行的其他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4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触控驱动信号线DR,位于第m行的任一触控电极20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可以与第m行的其他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4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m行的任一触控电极20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还可以与第m行的其他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同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触控驱动信号线DR,第m行的任一触控电极20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也可以与第m行的其他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同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如此可以通过触控集成电路TIC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整行触控电极扫描。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输出端,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二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
如图3所示,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包括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1、SN_2、SN_3以及SN_4,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二控制端通过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1电连接,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b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f的第二控制端通过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2电连接,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c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g的第二控制端通过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3电连接,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d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h的第二控制端通过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一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可以同时向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和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二控制端输出触控感应控制信号,以使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和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二控制端同时开启,
以触控电极TE1和TE(n)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将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二控制端均电性连接于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1,并通过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b同时向触控电极TE1和TE(n)输出触控感应信号,从而可以利用一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实现同时感应触控电极TE1和TE(n)的效果,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1与对应的一个绑定垫块60电性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绑定垫块60同时对两个触控电极进行感应,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绑定垫块60的数量。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T2,在同一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中,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漏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同一个触控电极20,位于同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多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
如图3所示,当m=1时,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1;当m=2时,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b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f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2,以此类推,当m为任意正整数时,位于第m行的任一触控电极20对应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可以与第m行的其他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于同一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
在实际应用中,当m为任意正整数时,位于第m行的任一触控电极20对应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也可以与第m行的其他触控电极20对应的且位于同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于同一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单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两列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第二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第一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单元,每个触控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两列所述触控电极,每个解复用电路单元可以电性连接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
图4仅示意了两个触控电极单元,分别为触控电极单元20a和触控电极单元20n,触控电极单元20a和触控电极单元20n均包括两列触控电极20,其中,触控电极单元20a包括TE1、TE2、TE3、TE4,触控电极单元20n包括触控电极TE(n)、TE(n+1)、TE(n+2)、TE(n+3)。
需要说明的是,每列触控电极均可以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0,图4中仅示意了每列触控电极中的两个触控电极,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每列触控电极中触控电极的数量。
当m=1,n=1时,触控电极单元20a中的第一行第一列为触控电极TE1,触控电极单元20n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为触控电极TE(n),触控电极TE1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触控电极TE(n)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1;触控电极TE1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与触控电极TE(n)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信号线DR_1。
触控电极TE1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a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与触控电极TE(n)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e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1。
当m=1,n=2时,触控电极单元20a中的第一行第二列为触控电极TE3,触控电极单元20n中的第一行和第二列为触控电极TE(n+2),触控电极TE2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c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触控电极TE(n+2)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g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_2;触控电极TE3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c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与触控电极TE(n+2)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g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信号线DR_3。
触控电极TE1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c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与触控电极TE(n+2)对应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g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_3。
在同一触控电极单元中,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各自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于不同的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EN,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各自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于不同的触控驱动信号线DR,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各自对应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于不同的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EN。
以触控电极单元20a为例,在对触控电极单元20a进行驱动时,可以先对第一列中的各个电极以此进行驱动,然后再对第二列中的各个电极依次进行驱动。若触控电极单元20a中具有3列或3列以上的触控电极,可以参照上述方式,依次对各列触控电极进行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电极单元20a中的其他的触控电极以及触控电极单元20n中的其他触控电极与各自对应的第一极子解复用电路的连接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做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60。
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走线还包括多条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和感应通道SI,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和感应通道SI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绑定垫块60,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感应通道SI,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多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51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
以图3为例,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包括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和SCN_2,感应通道SI包括感应通道SI_1和SI_2。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中的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SI_1,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中的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与对应的绑定垫块60电性连接。
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的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b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SI_2,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的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b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2,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2与对应的绑定垫块60电性连接,如此通过两个绑定垫块60分别向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和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传输触控感应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以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为例,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SI_1,栅极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漏极与位于同一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第一极子解复用电路51a中的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绑定垫块60。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解复用单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第三种解复用电路单元与图3所示的第二种解复用电路单元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图5所示的第三种解复用电路单元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40中的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
以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和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为例,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中,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b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绑定垫块60,如此可以使得第一解复用电路单元40a中的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a与第二解复用电路单元40b中的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52b通过同一条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电连接,以此可以通过一条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以及电连接于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_1的一个绑定垫块60同时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40a、40b输出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相较于图4所示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绑定垫块60的数量。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并且图3至图5所示的解复用电路单元都适用于图2以及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区别在于,图2所示的为小尺寸的触控显示面板,仅需要两组解复用电路单元即可满足所需的触控功能,图6所示的为中大尺寸的触控显示面板,需要多组解复用电路单元才能满足其所需的触控功能。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4个解复用电路单元,分别为解复用电路单元40a、40b、40c和40d,其中40a与40b、40c与40d两两之间可以采用如上述实施例中图3至图5中任意一种级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此可以大幅减少中大尺寸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绑定垫块的数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选择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数量,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数量可以为2、3、4以及以上,相互级联的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数量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2个,也可以将相邻设置的3个及3个以上的解复用电路单元采用如图3至图5中任意一种级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此同样也可以减少绑定垫块的数量。
在图2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以及第三薄膜晶体管T3可以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设置于同一层,触控驱动信号线DR、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EN、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SN以及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SCN可以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漏极或栅极设置同一膜层,并采用同一金属成膜工艺制备形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承载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驱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实现画面显示功能的处理器、电源等组件。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可穿戴式终端,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增强现实设备等,电子装置还可以是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电视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列的所述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包括多个解复用电路;以及多个绑定垫块,其中,任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通过将不同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绑定垫块,可以进一步减少绑定垫块的数量。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基准。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单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两列所述触控电极;
至少两个解复用电路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列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包括多个解复用电路,每个解复用电路单元电性连接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
多个绑定垫块;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线和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和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
其中,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绑定垫块;
所述解复用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第m行第n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其中,m、n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同一触控电极单元中,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各自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不同的触控驱动控制信号线,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各自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不同的触控驱动信号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解复用电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同时驱动的所述解复用电路之间,通过走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复用电路包括级联设置的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和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多个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每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触控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包括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对应电性连接于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第m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m行的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且位于不同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感应控制信号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绑定垫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和感应通道,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和感应通道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绑定垫块,所述第二级子解复用电路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感应通道,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多个所述第一级子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至少另一所述解复用电路单元中的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感应通道开关控制信号线。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111513112.3A 2021-12-12 2021-12-12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4185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3112.3A CN114185460B (zh) 2021-12-12 2021-12-12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PCT/CN2021/139535 WO2023103068A1 (zh) 2021-12-12 2021-12-20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17/597,029 US20240028157A1 (en) 2021-12-12 2021-12-20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3112.3A CN114185460B (zh) 2021-12-12 2021-12-12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460A CN114185460A (zh) 2022-03-15
CN114185460B true CN114185460B (zh) 2023-11-07

Family

ID=8060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3112.3A Active CN114185460B (zh) 2021-12-12 2021-12-12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8157A1 (zh)
CN (1) CN114185460B (zh)
WO (1) WO202310306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6158A (zh) * 2015-06-18 2015-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093025A (zh) * 2015-08-18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6293177A (zh) * 2015-05-29 2017-0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6537315A (zh) * 2016-08-09 2017-03-22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64513A (zh) * 2021-03-12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7955B (zh) * 2015-05-08 2018-02-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驱动电路和触控面板
TWI564813B (zh) * 2015-08-17 2017-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碰感應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US10055049B2 (en) * 2015-12-09 2018-08-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sensor system and multiplexer thereof
CN106997249B (zh) * 2017-03-15 2020-02-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及其故障测试方法
CN107045412B (zh) * 2017-05-04 2020-05-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扫描方法
TWI634745B (zh) * 2017-05-16 2018-09-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7479742A (zh) * 2017-07-12 2017-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cell型触控显示器
CN109887458B (zh) * 2019-03-26 2022-04-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87959B (zh) * 2019-12-18 2024-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485587B (zh) * 2021-06-25 2023-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177A (zh) * 2015-05-29 2017-0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4866158A (zh) * 2015-06-18 2015-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093025A (zh) * 2015-08-18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6537315A (zh) * 2016-08-09 2017-03-22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64513A (zh) * 2021-03-12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460A (zh) 2022-03-15
US20240028157A1 (en) 2024-01-25
WO2023103068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05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47343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with multiplexer in bending area
CN107039467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65336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9560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168719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7352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6414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024437A (ko) 좁은 하부 베젤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전자 기기
CN111650788A (zh) 异形显示面板及异形显示装置
CN11309394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9287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25269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8546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05247350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15019712B (zh) 驱动芯片及终端设备
CN11347055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917414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842751B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764200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3910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45542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995686A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71391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153052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