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3935A -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3935A
CN114173935A CN202080044215.7A CN202080044215A CN114173935A CN 114173935 A CN114173935 A CN 114173935A CN 202080044215 A CN202080044215 A CN 202080044215A CN 114173935 A CN114173935 A CN 114173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air
active ingredient
air path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4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3935B (zh
Inventor
川崎基资
平井康一
伊东幹夫
裏谷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91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134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331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4131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73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3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5/00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the spray electrically; Apparatus for spra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electric means
    • B05B5/025Discharge apparatus, e.g. electrostatic spray guns
    • B05B5/03Discharge apparatus, e.g. electrostatic spray gu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as, e.g. electrostatically assisted pneumatic spra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including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5/00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the spray electrically; Apparatus for spra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electric means
    • B05B5/001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the spray electrically; Apparatus for spra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electric means incorporating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the material to be spray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5/00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the spray electrically; Apparatus for spra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electric means
    • B05B5/025Discharge apparatus, e.g. electrostatic spray guns
    • B05B5/053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power, e.g. charging power
    • B05B5/0533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 B05B5/0535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t least two electrodes having different potentials being held on the discharge apparatus, one of them being a charging electrode of the corona type located in the spray or close to it, and another being of the non-corona type located outside of the path for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5/00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the spray electrically; Apparatus for spra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electric means
    • B05B5/16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内部零部件(2)、壳体(3)以及风路构件(5)。风路构件(5)收容于壳体(3),包围放电部(21)。内部零部件(2)的送风部(22)产生向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F1)。风路构件(5)具有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上游块(53)在上游侧形成供气风路(R1)。下游块(54)在下游侧形成排气风路(R2)。风路构件(5)在壳体(3)内形成供气流(F1)通过的风路(R10),该风路(R10)包括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由此,提供能够高效地产生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F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

Description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效成分产生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有在壳体内收容有包括电路基板在内的内部零部件的结构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静电雾化装置)。电路基板保持包括放电部(放电电极)在内的静电雾化产生部、驱动电路(高电压施加部)以及送风部等。这些内部零部件作为一个单元收容于壳体内。
壳体构成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轮廓。电路基板支承于已设置到壳体内的支承部,由固着器具固定。壳体由金属这样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将电路基板固定于壳体的固着器具兼用作接地。由此,减少了在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噪声。而且,在壳体配设有供空气流入的供气口(孔)和由于静电雾化而产生的带电微粒子水的排放口。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还具备罩。罩以覆盖放电部的方式保持于电路基板。罩的后表面以与送风部的前表面接触了的状态与该送风部的前表面相对。由此,由送风部产生的气流(空气流)被送入由罩和电路基板围成的空间内。并且,所送入的气流与放电部处所产生的带电微粒子水合流,被从排放口向外部排放。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结构,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从供气口到送风部的区间中未特别控制空气的流动。因此,在壳体内易于产生向壳体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带电微粒子水等)的气流的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35453A1号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无损失地高效地产生用于向壳体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具备内部零部件、壳体以及风路构件。内部零部件包括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壳体以具有排放有效成分的排放口的箱状形成,用于收容内部零部件。风路构件收容于壳体,包围放电部。内部零部件还包括送风部。送风部产生从排放口向壳体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风路构件具有一体地形成的上游块和下游块。上游块形成从送风部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下游块形成从送风部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风路构件在壳体内构成供气流通过的风路,该风路包括供气风路和排气风路。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构成风路的风路构件高效地产生向壳体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1B是从别的方向观察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盖体、风路构件以及缓冲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壳体和内部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放大了图4的区域Z1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俯视图。
图8A是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8B是表示图8A的区域Z2中的支承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C是表示图8A的区域Z3中的限制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将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局部剖切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壳体和内部零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盖体和风路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从Z轴的正侧观察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风路构件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14A是实施方式2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壳体侧的立体图。
图14B是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盖体侧的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主要部分且局部剖切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15B是表示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主要部分且局部剖切来表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分项说明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
(1)概要
首先,参照图1A~图3和图13而对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21(参照图2)。在实施方式1中,放电部21具有放电电极211(参照图5)和相对电极212(参照图5)等。并且,通过对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施加电压,在放电部21的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此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是由于放电部21处的放电而生成的成分。作为一个例子,有效成分意味着含有OH自由基的带电微粒子液、OH自由基、O2自由基、负离子、正离子、臭氧、或硝酸根离子等。这些有效成分不限于除菌、脱臭、保湿、保鲜、或病毒的灭活,成为在各种场面中起到有用的效果的基。
另外,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除了具备包括放电部21在内的内部零部件2(参照图2),还具备壳体3。壳体3构成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轮廓。壳体3用于在内部收容内部零部件2。由此,构成单元化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壳体3具有排放有效成分的排放口31和向壳体3内引进空气的供气口32。
内部零部件2还包括送风部22。送风部22产生从壳体3的供气口32朝向排放口31流动的气流(风)。由此,从供气口32引进到壳体3内的空气从排放口31向壳体3外排放。其结果,在放电部21处所产生的有效成分乘着由送风部22产生的气流而从排放口31向壳体3的外部排放。
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包括放电部21在内的内部零部件2、壳体3以及风路构件5(参照图13)。放电部21产生有效成分。壳体3以具有供气口32和排放口31的箱状形成。排放口31是用于排放有效成分的口(开口)。壳体3用于收容内部零部件2。风路构件5收容于壳体3,包围放电部21。内部零部件2还包括送风部22(参照图13)。送风部22产生从排放口31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F1(参照图13)。风路构件5具有一体地构成的上游块53(参照图13)和下游块54(参照图13)。上游块53形成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R1(参照图13)。下游块54形成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R2(参照图13)。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在壳体3内形成用于供气流F1通过的风路R10(参照图13),该风路R10包括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
此外,本公开的“一体”意味着对多个要素(部位)能够在物理上视作一体的形态。也就是说,多个要素一体意味着多个要素汇集成一个,能够如一个构件这样处理的形态。在该情况下,多个要素既可以如一体成形品这样是一体不可分的关系,或者,也可以是分别制作成的多个要素通过例如铆接接合、粘接、熔接、或螺钉固定等机械地结合的关系。即,上述风路构件5所包含的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以适当的形态一体化即可。
也就是说,根据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风路构件5构成风路R10,该风路R10包括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R1和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R2,该风路构件5收容于壳体3内。而且,风路构件5具有一体地构成的、形成供气风路R1的上游块53和形成排气风路R2的下游块54。因此,风路构件5在所收纳的壳体3的内部空间中控制送风部2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任一侧的空气的流动(气流F1)。由此,在壳体3内难以产生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放电部21处所生成的有效成分的气流F1的损失。其结果,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高效地产生将有效成分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的气流F1。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壳体3具有包括至少底板35和周壁36的金属体30。金属体30包围内部零部件2中的至少放电部21。也就是说,以后,以金属体和壳体是相同的要素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金属体是包围放电部的结构即可,因此,也可以是将金属体设置于壳体的一部分的结构。金属体30在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X方向和Y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具有无缝部301。
此外,本公开的“无缝部”意味着在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处使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无缝连结的部位。
也就是说,无缝部301在周壁36的角部处填埋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由此,使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连续地无缝连接。
此外,无缝部301是以填埋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缩小间隙的结构即可。因此,作为无缝部301,包括完全填满间隙的结构和仅填埋间隙的一部分的结构这两者。也就是说,无缝部301是在金属体30的角部处以缩小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封堵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即可。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中,虽然具有无缝部301,但也可以是在金属体30的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具有微小的间隙或孔的结构。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至少放电部21由金属体30包围。因此,金属体30针对在放电部21处的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噪声作为屏蔽件发挥功能。而且,金属体30在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具有无缝部301。可利用无缝部301减少从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的间隙漏出的电磁噪声。也就是说,根据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向壳体3外的电磁噪声的影响。
(2)详细情况
接着,参照图1A~图13而对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如图中所示,设定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这三个轴。具体而言,将沿着壳体3的长度方向的轴设为“X轴”,将沿着壳体3与盖体4组合的方向的轴设为“Z轴”。另外,“Y轴”是与这些X轴和Z轴中的任一者都正交且沿着壳体3的宽度方向的轴。而且,将从壳体3的排放口31排放有效成分的朝向规定为X轴的正向,将从盖体4观察的壳体3侧规定为Z轴的正向。另外,以下存在将从Z轴的正向观察的状态表述为“俯视”的情况。X轴、Y轴以及Z轴均是假想的轴,附图中的表示“X”、“Y”、“Z”的箭头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而标注的,实质上均不存在。另外,这些方向并不旨在限定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使用时的方向。
以下,作为一个例子,设想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是车载用的情况而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例如配置于仪表板等的内侧。由此,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以向车载用的空调设备的管道排放有效成分并利用空调设备的吹出口向车内排放有效成分等的形态使用。
(2.1)整体结构
接着,参照图1A~图3而对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包括放电部21在内的内部零部件2、壳体3以及风路构件5(参照图13)。放电部21利用放电产生有效成分。壳体3以具有排放有效成分的排放口31的箱状形成。而且,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除了具备内部零部件2和壳体3之外,还具备盖体4、缓冲体41(参照图2)以及风路构件5等。
盖体4与壳体3接合。壳体3具有与排放口31不同的在周壁36形成的开口部33。盖体4以在其与壳体3之间收容有内部零部件2的状态以封堵开口部33的方式与壳体3接合。也就是说,壳体3以一面(与Z轴正交的一面)开口为开口部33的箱状形成。盖体4与壳体3接合而封堵开口部33。由此,盖体4与壳体3一起构成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轮廓。并且,内部零部件2收容于由壳体3和盖体4围成的壳体3的内部空间。由此,内部零部件2在从开口部33组装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由盖体4覆盖,以便不从开口部33暴露。
此外,将在“(2.5)壳体和盖体的接合构造”这栏中详细地说明壳体3与盖体4之间的接合构造。
实施方式1的壳体3由例如SECD等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因此,壳体3的整体成为金属制的金属体30。另外,盖体4也与壳体3同样地由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因此,盖体4的整体也是金属制的。由此,内部零部件2收容于由金属制的构件(壳体3和盖体4)围成的空间。
此外,内部零部件2在壳体3内固定于壳体3而收容,关于这一点,将在“(2.6)内部零部件的固定构造”这栏中详细地说明。另外,将在“(2.4)壳体的详细结构”这栏中详细地说明壳体3。
盖体4以在俯视时将X轴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宽度方向的长方形形状形成。另外,盖体4具有封堵壳体3的排放口31的一部分的第1封闭片42和封堵壳体3的连接器口34的一部分的第2封闭片43。第1封闭片42和第2封闭片43分别由构成盖体4的金属板的切起(日文:切り起こし)部(切弯部)形成。而且,盖体4具有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肋44。肋44加强针对盖体4的弯曲等的强度。
盖体4以长度方向的尺寸比壳体3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形成。因此,在将盖体4与壳体3接合起来的状态下,在俯视时,至少盖体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从壳体3向外侧突出。也就是说,盖体4具有在俯视时从壳体3的X轴方向的外周缘伸出到外侧的伸出部45。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盖体4的伸出部45例如螺钉固定于安装对象物(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为车辆)。由此,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安装于车辆等安装对象物。
缓冲体41配置于盖体4与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之间,由盖体4与内部零部件2夹持。即,缓冲体41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于由壳体3和盖体4围成的壳体3的内部空间。在实施方式1中,缓冲体41以粘贴于盖体4的与壳体3相对的相对面的方式设置。
具体而言,缓冲体41以夹在作为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的送风部22与盖体4之间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内部零部件2包括产生用于将有效成分从排放口31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的气流F1(参照图13)的送风部22。并且,缓冲体41以至少与送风部22接触的方式配设。
因此,送风部22未直接接触盖体4,缓冲体41介于送风部22与盖体4之间。缓冲体4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作为一个例子,缓冲体41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等缓冲材料等形成。因此,在盖体4与壳体3接合起来的状态下,缓冲体41被压缩在盖体4与送风部22之间。由此,内部零部件2由于缓冲体41的弹性力而被向壳体3的底板35的底面310(参照图4)侧按压。其结果,内部零部件2的向远离壳体3的底面310的朝向产生的移动和内部零部件2的振动等被缓冲体41吸收,并被抑制。在实施方式1中,尤其是,使由于具有可动部而易于产生机械振动的送风部22与缓冲体41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送风部22处产生的机械振动。
风路构件5收容于壳体3内。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与内部零部件2和缓冲体41一起收容于由壳体3和盖体4围成的壳体3的内部空间。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以固定到盖体4的状态配置于内部零部件2与盖体4之间。风路构件5在壳体3的供气口32与排放口31之间形成用于供气流F1(风)通过的风路R10(参照图13)。并且,风路构件5将壳体3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用于供气流F1通过的空间和除此之外的空间。由此,风路构件5在壳体3内形成风路R10。
并且,在由风路构件5形成的风路R10的中途配置有内部零部件2的送风部22和放电部21。送风部22产生经由风路R10内而从供气口32朝向排放口31流动的气流F1(风)。在实施方式1中,放电部21配置于风路R10中的送风部22的下游侧也就是说送风部22与排放口31之间。
因此,从供气口32引进到壳体3内的空气经由风路构件5的风路R10而在壳体3内移动到排放口31,从排放口31向壳体3外排放。此时,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有效成分乘着送风部22所产生的气流F1而从排放口31向壳体3的外部排放。也就是说,在风路R10的位于供气口32与放电部21之间的部分配置有送风部22。由此,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有效成分被送风部22向排放口31推出,并向壳体3的外部排放。
另外,风路构件5所形成的风路R10包括处于送风部22的上游侧的供气风路R1(参照图13)和处于送风部22的下游侧的排气风路R2(参照图13)。供气风路R1使送风部22与供气口32之间相连。排气风路R2使送风部22与排放口31之间相连。由此,风路构件5控制空气(含有有效成分)的流动,以便向壳体3的外部效率比较良好地排放有效成分。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由例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合成树脂形成。并且,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风路构件5固定于由金属板构成的盖体4。如图3所示,风路构件5例如利用热铆接等方法固定于盖体4。
具体而言,风路构件5具有多个(例如三处)铆接部55,盖体4具有多个(例如三处)铆接孔47。并且,将风路构件5的三处铆接部55与盖体4的三处铆接孔47铆接。由此,风路构件5固定于盖体4的一面侧(Z轴的正侧)。
而且,风路构件5一体地形成有排放含有有效成分的空气的喷嘴51。即,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与风路构件5一体形成的喷嘴51。喷嘴51配置于壳体3的排放口31。由此,从排放口31向壳体3的外部排放的空气经由喷嘴51向壳体3外排放。
此外,将在“(2.7)风路构件”这栏中详细地说明风路构件5。
(2.2)内部零部件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图4以及图5而对内部零部件2的结构进行说明。
内部零部件2除了包括放电部21和送风部22之外,还包括驱动电路23和液体供给部24(参照图5)。
如图5所示,放电部21具有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等。放电部21还具有保持块213,该保持块213例如由SPS(间规聚苯乙烯)等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如上所述,放电部21通过向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放电。
放电电极211是沿着X轴延伸的柱状的电极。放电电极211是至少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顶端部211a形成为顶端变细形状的针电极。其中,“顶端变细形状”并不限于顶端尖锐地变细的形状,也包括顶端带有圆度的形状。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放电电极211的顶端部211a是球状,具体而言,顶端部211a中的靠放电电极211侧的那半部分(X轴的正侧的半球部分)是带有圆度的顶端变细形状。放电电极211例如由钛合金(Ti合金)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
相对电极212以与放电电极211的顶端部211a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实施方式1中,相对电极212由金属板形成,配置于向X轴的正向与放电电极211的顶端部211a分开的位置。相对电极212具有贯通孔212a,该贯通孔212a形成于相对电极212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X轴方向)上贯通金属板。而且,相对电极212包括从贯通孔212a的周缘朝向贯通孔212a的中心突出地形成的多个(例如四个)突出电极部212b。相对电极212例如由钛合金(Ti合金)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
保持块213用于保持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保持块213例如利用热铆接等与相对电极212结合。由此,相对电极212保持于保持块213。在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保持到保持块213的状态下,从放电电极211的中心轴线的一方看来,贯通孔212a的中心位于放电电极211的中心轴线上。
作为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的送风部22例如由风扇马达构成。也就是说,送风部22具有风扇和与风扇机械连接的马达。对于送风部22,通过向马达供电,马达旋转,使风扇旋转。由此,送风部22产生沿着风扇的旋转轴流动的气流。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1中,以风扇的旋转轴与X轴平行的方式配置送风部22。因此,送风部22沿着X轴产生从壳体3的供气口32朝向排放口31向X轴的正向流动的气流(风)。
作为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的驱动电路23包括电路基板230和变压器25等各种安装零部件。变压器25等安装零部件安装于电路基板230。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不仅是构成驱动电路23的安装零部件(变压器25等),放电部21、送风部22、液体供给部24以及连接器27等也安装于电路基板230。连接器27将驱动电路23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其中,安装是指相对于电路基板230的机械连接且电连接。也就是说,安装零部件(变压器25等)、放电部21、送风部22、液体供给部24以及连接器27例如利用软钎焊、或连接器连接等方法与电路基板230机械连接(接合)且电连接。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送风部22相对于电路基板230的机械连接例如通过使设置到送风部22的爪(钩)钩挂于电路基板230的卡扣来实现。
驱动电路23是驱动放电部21的电路。也就是说,驱动电路23将施加电压施加于构成放电部21的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由此,驱动电路23使放电部21的电极之间产生放电。此外,本公开的“施加电压”是指,为了在放电部21处产生放电,驱动电路23施加于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的电压。
也就是说,驱动电路23例如从外部的电源接受供电而生成施加于放电部21的电压(施加电压)。其中,“电源”是向驱动电路23等供给动作用的电力的电源。具体而言,电源例如产生几V~十几V程度的直流电压,并向驱动电路23输入所产生的电压。驱动电路23利用变压器25使来自电源的输入电压升压,将升压后的电压作为施加电压向放电部21输出。也就是说,驱动电路23在变压器25的二次侧生成用于使放电部21产生放电的高电压(施加电压)。
其中,驱动电路23包括与金属体30电连接的基准电位点。在实施方式1中,基准电位点相当于驱动电路23中的地线。也就是说,壳体3的金属体30与作为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的地线电连接。由此,可实现驱动电路23的机壳地。
驱动电路23与放电部21(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电连接。具体而言,驱动电路23中的作为变压器25的二次侧端子的连接端子252(参照图10)借助线束26与放电部21电连接。在实施方式1的驱动电路23中,将放电电极211设为负极(地线),将相对电极212设为正极而对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施加高电压。
也就是说,在放电部21中的相对电极212连接有变压器25的连接端子252,在放电电极211连接有地线作为设定到电路基板230的基准电位点。由此,驱动电路23对放电部21施加将放电电极211作为低电位侧、将相对电极212作为高电位侧的高电压。其中,“高电压”是以在放电部21处产生后述的完全击穿放电或局部击穿放电的方式设定的电压即可。高电压例如是峰值为6.0kV左右的电压。
此外,将在“(2.3)动作”这栏中详细地说明完全击穿放电和局部击穿放电。
作为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的液体供给部24向放电部21的放电电极211供给液体。并且,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利用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使从液体供给部24供给来的液体静电雾化。
具体而言,从液体供给部24供给的液体附着于放电电极211的表面。并且,在液体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状态下,从驱动电路23向放电部21施加施加电压。由此,在放电部21处产生放电。在该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的能量,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利用放电被静电雾化。此外,在本公开中,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即成为静电雾化的对象的液体也简称为“液体”。
液体供给部24向放电电极211供给静电雾化用的液体。液体供给部24例如包括帕尔贴元件等。帕尔贴元件冷却放电电极211而在放电电极211产生冷凝水,向放电电极211供给液体(冷凝水)。也就是说,液体供给部24由于从驱动电路23向帕尔贴元件的通电而冷却与帕尔贴元件热结合的放电电极211。由于冷却,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而作为冷凝水附着于放电电极211的表面。也就是说,液体供给部24冷却放电电极211而在放电电极211的表面生成作为液体的冷凝水。根据该结构,液体供给部24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而向放电电极211供给液体(冷凝水)。因此,无需追加向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供给液体和补给液体等的构成要素。
(2.3)动作
以上进行了说明的结构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利用以下所示的驱动电路23的动作使放电部21(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产生放电。
其中,驱动电路23包括第1模式和第2模式这两个模式作为动作模式。第1模式是如下模式:随着时间经过使施加电压上升,从电晕放电进展而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介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从而产生放电电流。第2模式是将放电部21设为过电流状态而用于阻断放电电流的模式。此外,本公开的“放电电流”是指经由放电路径流动的比较大的电流。因此,放电电流不包括在形成放电路径之前的电晕放电中产生的几μA左右的微小电流。另外,本公开的“过电流状态”是指由于放电而设想值以上的电流向放电部21流动的状态。
并且,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以驱动电路23在驱动期间内交替地反复上述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方式动作。也就是说,驱动电路23以使施加于放电部21的施加电压的大小周期性地变动的驱动频率进行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切换。此外,本公开的“驱动期间”是使放电部21产生放电的驱动电路23动作的期间。
具体而言,驱动电路23不是使施加于包括放电电极211在内的放电部21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恒定值,而是以预定范围内的驱动频率使电压周期性地变动。由此,驱动电路23使放电部21间歇地产生放电。也就是说,与施加电压的变动周期相应地周期性地形成放电路径,周期性地产生放电。此外,以下,存在将产生放电(完全击穿放电或局部击穿放电)的周期表述为“放电周期”的情况。
由于上述的驱动电路23的动作,作用于被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的电能的大小根据驱动频率周期性地变动。其结果,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根据驱动频率的变动而机械振动。
也就是说,驱动电路23对包括放电电极211在内的放电部21施加电压。由此,由电场形成的力作用于被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而液体变形。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向同放电电极211的顶端部211a相对的相对电极212与放电电极211之间施加电压。因此,利用电场对液体作用向相对电极212侧拉拽的朝向的力。其结果,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顶端部211a的液体沿着放电电极211的中心轴线(沿着X轴)向相对电极212侧伸长,形成被称为泰勒锥(Taylorcone)的圆锥状的形状。并且,若对放电部21施加的电压变小,则因电场的影响而作用于液体的力也变小,因此,液体自泰勒锥的状态变形。其结果,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顶端部211a的液体收缩。
也就是说,若施加于放电部21的电压的大小根据驱动频率周期性地变动,则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沿着放电电极211的中心轴线(沿着X轴)伸缩。并且,若在泰勒锥的状态下电场集中于顶端部(顶点部),则产生放电。因此,在泰勒锥的顶端部尖细的状态下,产生空气的介质击穿。由此,与驱动频率相应地间歇地产生放电(完全击穿放电或局部击穿放电)。
即,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受到由电场形成的力而形成泰勒锥。因此,电场易于集中于例如泰勒锥的顶端部(顶点部)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由此,在液体与相对电极212之间产生能量比较高的放电。并且,使在保持到放电电极211的液体产生的电晕放电进一步进展到高能量的放电。其结果,可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断续地形成介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
并且,保持于放电电极211的液体由于高能量的放电而静电雾化。其结果,在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中,可生成含有OH自由基的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子液。也就是说,在放电部21处产生作为有效成分的带电微粒子液。所生成的带电微粒子液经由壳体3的金属体30的排放口31向壳体3外排放。
如以上这样,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动作而将生成的带电微粒子液向外部排放。
接着,对作为上述放电形态的完全击穿放电和局部击穿放电进行说明。
完全击穿放电是从电晕放电进展而一对电极(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达到完全击穿的放电形态。也就是说,在完全击穿放电中,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产生整体地介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
此外,本公开的“介质击穿”是指,将导体之间隔离的绝缘体(包括空气等气体在内)的电绝缘性被破坏,不能保持绝缘状态的状态。具体而言,对于气体的介质击穿,例如,离子化的分子被电场加速而与其他气体分子碰撞,使其他气体分子离子化。由此,离子浓度激增而引起气体放电,因此,产生介质击穿。
另一方面,局部击穿放电是从电晕放电进展而一对电极(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被局部地介质击穿而形成放电路径的放电形态。也就是说,在局部击穿放电中,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产生局部地介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即,局部击穿放电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形成不是整体介质击穿而是部分地(局部地)介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因此,对于局部击穿放电,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形成的放电路径由未达到完全击穿,而由局部地介质击穿而成的路径形成。
不过,在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中,在完全击穿放电和局部击穿放电中的任一放电形态的情况下,一对电极(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的介质击穿都不是持续地产生,而是间歇地产生。因此,在一对电极(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产生的放电电流也间歇地产生。
此时,在电源(驱动电路23)不具有维持放电路径所需要的电流容量的情况下,刚一从电晕放电进展到介质击穿的时候,施加于一对电极之间的电压就降低。因此,放电路径中断而放电停止。此外,“电流容量”是电源可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电流的容量。
并且,由于反复上述放电的产生和停止,放电电流间歇地流动。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放电形态反复放电能量较高的状态和放电能量较低的状态。在这点,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放电形态与介质击穿持续地产生的(放电电流持续地产生的)辉光放电和电弧放电不同。
由此,与电晕放电相比较,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在完全击穿放电或局部击穿放电中以较大的放电能量生成自由基等有效成分。具体而言,与电晕放电相比较,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生成2倍~10倍程度的大量的有效成分。并且,所生成的有效成分不限于除菌、脱臭、保湿、保鲜、病毒的灭活,成为在各种场面中起到有用的效果的基。
另外,在局部击穿放电中,与完全击穿放电相比较,能够抑制因过大的放电能量导致的有效成分的消失。因此,局部击穿放电与完全击穿放电相比较,能够谋求提高有效成分的生成效率。也就是说,完全击穿放电的与放电有关的放电能量过高,因此,所生成的有效成分的一部分消失。因此,在完全击穿放电中,存在有效成分的生成效率降低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局部击穿放电中,与完全击穿放电相比较,与放电有关的放电能量被抑制得较小。因此,在局部击穿放电中,能够减少因暴露于过大的放电能量导致的有效成分消失的消失量,能够谋求提高有效成分的生成效率。
而且,在局部击穿放电中,与完全击穿放电相比较,电场的集中被缓和。也就是说,在完全击穿放电中,较大的放电电流经由已完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瞬间地向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流动。因此,完全击穿放电之际的电阻变得非常小。
即,在局部击穿放电中,在形成局部地介质击穿而成的放电路径时,与完全击穿放电相比,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瞬间地流动的电流的最大值被抑制得较小。由此,局部击穿放电与完全击穿放电相比较,可抑制氮氧化物(NOx)的产生。而且,在局部击穿放电中,也可抑制电磁噪声的产生。
(2.4)壳体的详细结构
接着,参照图1A、图1B以及图4而对壳体3的更详细的结构成进行说明。
壳体3以Y轴方向的尺寸比X轴方向的尺寸小、Z轴方向的尺寸比Y轴方向的尺寸小的箱状的长方体形状形成。因此,壳体3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成为将X轴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宽度方向的长方形形状。
壳体3具有在朝向Z轴的负向的面(周壁36)开口的开口部33。另外,壳体3具有在朝向X轴的正向的面(周壁36)形成的排放口31。
而且,壳体3具有在朝向Y轴的正向的面(周壁36)形成的供气口32和连接器口34。连接器口34构成使安装到电路基板230的连接器27向壳体3外暴露的开口。在从连接器口34暴露的连接器27电连接有例如外部电路等。由此,驱动电路23借助连接器27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壳体3具有底板35、周壁36以及凸缘部37等。周壁36以从底板35的外周缘朝向Z轴的负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底板35中的朝向Z轴的正向的面即由周壁36的顶端(底板35侧)包围的面成为壳体3的底面310(参照图4)。凸缘部37以从周壁36的顶端(开口部33侧)向外侧(X轴方向和Y轴方向)伸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壳体3借助凸缘部37与盖体4接合。
此外,将在“(2.5)壳体和盖体的接合构造”这栏中详细地说明壳体3与盖体4之间的接合。
另外,实施方式1的壳体3具有金属体30。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壳体3由金属板形成,因此,壳体3整体成为金属体30。并且,金属体30在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具有无缝部301。无缝部301在角部处填埋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相当于壳体3的金属体30由无缝的构造构成。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包括放电部21和驱动电路23在内的内部零部件2由壳体3的金属体30包围。因此,金属体30针对在放电部21和驱动电路23等处产生的电磁噪声作为屏蔽件发挥功能。
若金属体30是无缝的构造,则易于抑制电磁噪声向壳体3的外部泄漏。由此,例如,当在放电部21处产生放电时,能够降低因电磁噪声向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周边设备泄漏而造成的影响。
另外,若金属体30是无缝的构造,则也易于抑制电的噪声向壳体3的内部进入。由此,内部零部件2不易受到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周边所产生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其结果,能够利用壳体3的金属体30实现EMI(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和EMS(电磁抗扰: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这两者的对策。也就是说,能够利用金属体30实现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对策。
而且,若金属体30是无缝的构造,则能够减少50kHz以上且200kHz以下的频带范围的电磁噪声。更详细而言,本公开者等确认了尤其是能够减少100kHz以上且160kHz以下的频带范围的电磁噪声。
相当于上述壳体3的金属体30具体而言利用金属板的拉深加工(方筒拉深加工)形成为箱状。因此,所形成的壳体3在底板35与周壁36之间的角部当然没有产生接缝,对于周壁36中的在俯视时位于四角的四个角部,也没有产生接缝。换言之,在实施方式1中,至少周壁36中的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两面之间的角部的间隙由无缝部301完全填埋。例如,周壁36中的朝向X轴的正向的面与朝向Y轴的正向的面之间的角部的间隙由无缝部301填满。也就是说,包围壳体3的底面310的周壁36由在底面310的周向上无缝地连续的一张金属板构成。
一般而言,在利用金属板的弯曲加工而形成为箱状的壳体的情况下,在弯曲后的金属板的接缝等必然产生间隙。另一方面,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壳体3利用金属板的拉深加工而形成。因此,间隙被无缝部301填埋。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壳体3与利用金属板的弯曲加工形成的箱状的壳体相比较,可消除或者缩小在金属体30的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产生的间隙。
另外,实施方式1的壳体3的金属体30还具有固定部61。固定部61是将内部零部件2固定于壳体3的底板35的底面310的部位。固定部61与金属体30一体地形成,因此,与金属体30无缝地且连续地设置。具体而言,内部零部件2利用螺钉71和螺母72使电路基板230固定于固定部61。由此,内部零部件2固定于壳体3的底面310。也就是说,壳体3具有将电路基板230固定于壳体3的底面310的固定部61。
此外,将在“(2.6)内部零部件的固定构造”这栏中说明详情。
固定部61由从壳体3的金属体30的底板35的底面310朝向盖体4侧突出的圆筒状的部位构成。固定部61配设于壳体3的底面310的中央部。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对壳体3的底板35实施拉深加工(圆筒拉深加工),与金属体30的底板35一体地形成圆筒状的固定部61。因此,在所形成的固定部61与底板35之间未产生接缝。也就是说,在固定部61与底板35之间在固定部61的的整周上未产生间隙。由此,作为金属体30的一部分的底板35和固定部61由无缝地连续的一张金属板构成。
另外,壳体3还具有支承部62。支承部62具有支承驱动电路23所包含的电路基板230的功能。支承部62与壳体3中的周壁36一体地形成。在实施方式1中,在周壁36的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内侧面设置有一对支承部62。一对支承部62以从一对内侧面中的彼此相对的部位向相互靠近的朝向突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壳体3还具有限制部63。限制部63配设于壳体3的金属体30的底板35的底面310与电路基板230之间的位置。限制部63具有限制电路基板230向靠近底面310的朝向移动的功能。限制部63与壳体3中的周壁36一体地形成。在实施方式1中,在周壁36的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内侧面设置有一对限制部63。一对限制部63以从一对内侧面中的彼此相对的部位向相互靠近的朝向突出的方式形成。
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1中,支承部62和限制部63分别由构成壳体3的金属体30的金属板的切弯部形成。具体而言,首先,在周壁36的一部分形成与X轴平行的两条狭缝(切缝)。然后,两条狭缝之间的部位以向壳体3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弯起。由此,形成支承部62或限制部63。
此外,将在“(2.6)内部零部件的固定构造”这栏中详细地说明固定部61、支承部62以及限制部63。
(2.5)壳体和盖体的接合构造
接着,参照图6和图7而对壳体3与盖体4之间的接合构造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盖体4以在其与壳体3之间收容有内部零部件2的状态以封堵开口部33的方式与壳体3接合。在实施方式1中,壳体3和盖体4借助壳体3中的从周壁36的顶端伸出到外侧的凸缘部37接合。也就是说,在俯视时,在位于开口部33的周围的凸缘部37的多个接合部处,壳体3与盖体4接合。在实施方式1中,在Z轴方向上叠置起来的两张金属板(壳体3的凸缘部37和盖体4)在密合起来的状态下借助多个接合部例如利用销钉铆接等铆接接合。也就是说,多个接合部分别构成铆接接合部。由此,能够缩小壳体3与盖体4之间的间隙。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间隙漏出的电磁噪声。
具体而言,多个接合部以在俯视时沿着底板35的外周缘在周向上排列成一列的方式配置于壳体3的凸缘部37。多个接合部以从四方包围壳体3的底板35的方式分散配置于凸缘部37的四边。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一个例子,设置有包括第1接合部81、第2接合部82、第3接合部83以及第4接合部84在内的十个接合部80~89。此外,除了单独说明多个接合部以外,简述为“接合部”。
如图7所示,第1接合部81和第2接合部82在俯视时分别位于金属体30的开口部33的角部、且配置于凸缘部37的开口部33的对角线上的位置。第3接合部83和第4接合部84相对于金属体30的开口部33位于Y轴方向的两侧、且配置于凸缘部37的在X轴方向上不相对的位置。
另外,第5接合部85和第6接合部86在俯视时配置于凸缘部37的相对于喷嘴51而言的Y轴方向的两侧。第7接合部87和第8接合部88在俯视时分别位于金属体30的开口部33的角部,且配置于凸缘部37的开口部33的对角线上的位置。此外,第7接合部87与第1接合部81、第8接合部88与第2接合部82在Y轴方向上相对配置。第9接合部89和第10接合部80以相对的方式相对于金属体30的开口部33配置于Y轴方向的两侧。
实施方式1的多个接合部80~89包括位于开口部33的角部且配置到凸缘部37的角接合部。即,上述十个接合部80~89中的第1接合部81、第2接合部82、第7接合部87以及第8接合部88这四个接合部构成角接合部。也就是说,四个角接合部(第1接合部81、第2接合部82、第7接合部87以及第8接合部88)配置于凸缘部37的四角的位置。由此,在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制造步骤或组装步骤等中,例如,即使是在凸缘部37的四角钩挂的情况下,由于角接合部,也不易产生凸缘部37的翘起。其结果,能够防止因翘起导致的壳体3与盖体4之间的间隙的扩大。
其中,如图7所示,设想连结第1接合部81和第2接合部82的第1直线L1以及连结第3接合部83和第4接合部84的第2直线L2。此外,第1直线L1和第2直线L2均是假想线,实质上并不存在。第1直线L1和第2直线L2在俯视时在壳体3的开口部33内相互交叉。
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1中,壳体3和盖体4借助形成于开口部33的周围的凸缘部37的位置的包括第1接合部81、第2接合部82、第3接合部83以及第4接合部84在内的多个接合部80~89接合。并且,连结第1接合部81和第2接合部82的第1直线L1以及连结第3接合部83和第4接合部84的第2直线L2在开口部33内相互交叉。
而且,第1直线L1和第2直线L2在俯视时在缓冲体41上通过。更详细而言,第1直线L1与第2直线L2之间的交点在俯视时从壳体3与盖体4之间的接合方向的一方(Z轴的正向)看来位于缓冲体41上。即,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设定缓冲体41与第1接合部81、第2接合部82、第3接合部83以及第4接合部84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缓冲体41在盖体4与壳体3接合了的状态下被夹在盖体4与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送风部22)之间,从而被压缩。并且,由于缓冲体41的弹性力,将内部零部件2向壳体3的底面310侧按压。由此,在壳体3与盖体4之间接合时,盖体4从缓冲体41受到反作用力。
此时,想到如下情况:由于来自缓冲体41的反作用力,在壳体3中的开口部33的周缘(凸缘部37)与盖体4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如上述那样确定缓冲体41与第1接合部81、第2接合部82、第3接合部83以及第4接合部84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可靠地压紧盖体4中的与缓冲体41接触的部位。
也就是说,在盖体4中,两个张力作用于缓冲体41。一个张力是由于盖体4借助第1接合部81和第2接合部82与壳体3接合而产生的张力。另一个张力是由于盖体4借助第3接合部83和第4接合部84与壳体3接合而产生的张力。由此,可在盖体4处压制从缓冲体41受到的反作用力而抑制因反作用力导致的盖体4的浮起、或者因反作用力导致的盖体4的变形。其结果,不易在壳体3的开口部33的周缘(凸缘部37)与盖体4之间产生间隙。
(2.6)内部零部件的固定构造
接着,参照图8A~图10而对内部零部件2相对于壳体3的固定构造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如上所述,在壳体3形成有固定部61、支承部62以及限制部63。
如图8A所示,内部零部件2利用螺钉71和螺母72使电路基板230固定于固定部61。由此,电路基板230固定于壳体3的金属体30的底板35的底面310。
此外,固定部61以从壳体3的底面310朝向盖体4侧(Z轴的负向)突出的方式利用拉深加工(圆筒拉深加工)与壳体3的底板35一体地形成。并且,内部零部件2的电路基板230的中央部固定于固定部61。由此,电路基板230固定于壳体3。
如图8B所示,支承部62从电路基板23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Z轴的正向)与电路基板230接触。由此,支承部62支承电路基板230。支承部62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壳体3的底面310与电路基板230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说,支承部62通过与电路基板230的靠壳体3的底面310侧的相对面接触,支承电路基板230。
支承部62包括连接部621,与金属体30一体地形成。连接部621通过与电路基板230接触,与基准电位点(地线)电连接。具体而言,电路基板230在与壳体3的底面310相对的相对面的一部分具有成为基准电位点的导电焊盘231(参照图9)。导电焊盘231例如由焊锡等形成。支承部62的连接部621与电路基板230的导电焊盘231接触。由此,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与连接部621电连接。而且,实施方式1的导电焊盘231也兼用作电路基板230中的与支承部62接触的接触部位的保护和加强。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固定部61也与支承部62同样地与金属体30一体地形成。固定部61也通过与电路基板230接触来与基准电位点(地线)电连接。即,电路基板230利用螺钉71和螺母72固定于固定部61,因此,不仅与支承部62和连接部621接触,也与固定部61接触。因此,成为基准电位点的导电焊盘231在电路基板230的与壳体3的底面310相对的相对面中不仅形成于与支承部62和连接部621接触的部位,也形成于与固定部61接触的部位。也就是说,固定部61通过与导电焊盘231接触来与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电连接。而且,导电焊盘231也兼用作电路基板230中的与固定部61接触的接触部位的保护和加强。
一对支承部62设置于壳体3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周壁36。因此,如图9所示,电路基板230以一个固定部61和一对支承部62这三个点支承于壳体3的底板35的底面310。并且,壳体3所包含的金属体30以一个固定部61和一对支承部62这三个点与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地线)电连接。尤其是,在实施方式1中,至少一个支承部62所接触的导电焊盘231配置于电路基板230的电源部(连接器27)的附近。因此,金属体30的电位易于稳定。由此,易于抑制产生因电位的变动而易于产生的电磁噪声。
另外,如图8A所示,固定部61形成于距壳体3的底面310的高度(Z轴的负方向)比连接部621的形成位置低的位置。也就是说,固定部61的距壳体3的底面310的高度H1(参照图8A)设定得比连接部621的距壳体3的底面310的高度H2(参照图8B)稍低(H1<H2)。根据上述尺寸关系,在电路基板230固定到固定部61的状态下,电路基板230易于以适度的接触压与连接部621接触。
另外,如图8C所示,限制部63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壳体3的底面310与电路基板230之间的位置。不过,限制部63与支承部62不同,其以与电路基板230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配设。因此,限制部63基本上不与电路基板230接触。然而,在例如电路基板230产生了翘曲等的情况下,限制部63从电路基板23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Z轴的正向)与电路基板230接触。由此,限制电路基板230向靠近金属体30的底面310的朝向进一步移动(翘曲)。也就是说,在电路基板230产生了翘曲等的情况下,限制部63与电路基板230的同壳体3的底面310相对的相对面接触而限制电路基板230的移动。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限制部63也与支承部62同样地与构成壳体3的金属体30一体地形成。
其中,限制部63形成于距壳体3的底面310的高度(Z轴的负方向)比固定部61的形成位置低的位置。也就是说,限制部63的距壳体3的底面310的高度H3(参照图8C)设定得比固定部61的距壳体3的底面310的高度H1(参照图8A)稍低(H3<H1)。根据上述尺寸关系,在电路基板230未产生翘曲等的稳定时,可在限制部63与电路基板230之间确保间隙。
另外,如图10所示,驱动电路23所包含的变压器25具有绕组部251和与放电部21连接的连接端子252。放电部21和连接端子252在X轴方向上从绕组部251看来分别配设于相反侧的位置。
变压器25具有由绕中心轴线Ax1卷绕的导线构成的绕组部251和作为二次侧端子的连接端子252。绕组部251的中心轴线Ax1沿着X轴。
变压器25使来自电源的输入电压在绕组部251处升压。然后,变压器25将升压后的电压作为施加电压从作为二次侧端子的连接端子252向放电部21输出。也就是说,连接端子252借助线束26与放电部21电连接。
而且,变压器25以从绕组部251看来放电部21和连接端子252位于相反侧的朝向安装于电路基板230。具体而言,从绕组部251看来,放电部21位于X轴的正向,连接端子252位于X轴的负向。换言之,在沿着X轴(绕组部251的中心轴线Ax1)的正方向上,连接端子252、绕组部251以及放电部21配置为按照连接端子252、绕组部251以及放电部21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在沿着X轴(绕组部251的中心轴线Ax1)的正方向上,在连接端子252与放电部21之间配置有绕组部251。线束26经由变压器25与金属体30的周壁36之间引绕,将连接端子252和放电部21连接起来。
由此,能够将变压器25的绕组部251配置于电路基板230的中央部附近。其结果,变压器25的绕组部251以与壳体3的周壁36分开一定距离以上的方式配置。
其中,绕组部251在驱动电路23处的升压时有可能成为电磁噪声的产生源。然而,通过将绕组部251与壳体3的周壁36分开地配置,易于抑制电磁噪声向壳体3(金属体30)的外部泄漏。尤其是,在绕组部251的中心轴线Ax1上,连接端子252介于绕组部251与壳体3的周壁36之间。由此,能够增大绕组部251与壳体3的周壁36之间的间隔。其结果,易于进一步抑制电磁噪声向壳体3(金属体30)的外部泄漏。
此外,并不限于变压器25的绕组部251,优选的是,能成为电磁噪声的主要产生源的例如电感器等零部件也配置于电路基板230的中央部附近的结构。也就是说,优选将成为电磁噪声的产生源的零部件配置于壳体3内的与壳体3的周壁36分开一定距离以上的位置。
(2.7)风路构件
接着,参照图11~图13而详细地说明收容于壳体3的风路构件5。
图13是说明风路构件5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在图13中,以想像线(双点划线)表示内部零部件2(放电部21和送风部22)。而且,在图13中,对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分别施加有影线(点状阴影)。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风路构件5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和喷嘴51由一体化而成的一体成形品构成。并且,风路构件5例如利用热铆接等方法固定于盖体4。
风路构件5由空心构造形成。由此,在风路构件5的内侧构成风路R10。如图11所示,风路构件5的外形以Y轴方向的尺寸比X轴方向的尺寸小、Z轴方向的尺寸比Y轴方向的尺寸小的长方体形状形成。因此,风路构件5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成为将X轴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宽度方向的长方形形状。并且,风路构件5收容于壳体3与盖体4之间。因此,风路构件5的外形设定成比壳体3的尺寸小的尺寸。
风路构件5在使Z轴方向上的与盖体4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表面)以与电路基板230接触或者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电路基板230相对的状态下,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于壳体3内(参照图8A)。也就是说,在将风路构件5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风路构件5的朝向Z轴的正向的面与电路基板230对接。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在朝向Z轴的正向的面和朝向Z轴的负向的面分别形成有开口。不过,风路构件5的这些开口由于向壳体3内的收容而成为被电路基板230或盖体4覆盖的形态。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在所收容的壳体3内不是由风路构件5单独形成用于供气流F1通过的风路R10,而是与电路基板230或盖体4一起形成该风路R10。
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具有多个(例如两个)凸起部584(参照图11),该多个(例如两个)凸起部584在Z轴方向上形成于与盖体4相反的一侧的面。并且,凸起部584的顶端与电路基板230接触。由此,可在风路构件5的Z轴方向上的与盖体4相反的一侧的面同电路基板230之间确保间隙(相当于凸起部584的高度)。
另外,如图12所示,风路构件5在朝向X轴的正向的面具备一体地设置的喷嘴51。而且,风路构件5具有在朝向Y轴的正向的面形成的导入口50。喷嘴51例如以圆筒状形成,如上所述,配置于壳体3的排放口31内。
导入口50配置于与壳体3的供气口32相对的位置。导入口50在风路构件5内的风路R10上构成用于引进空气的口(开口)。
并且,风路构件5在使导入口50与壳体3的内侧面中的形成有供气口32的部位相对的状态下,隔开微小的间隙而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于壳体3内。由此,从供气口32引进到壳体3内的空气从导入口50向风路构件5内引进,经由风路构件5内的风路R10移动到喷嘴51。然后,移动后的空气经由喷嘴51从排放口31向壳体3外排放。也就是说,从供气口32引进而从排放口31排放的气流F1由风路构件5整流。其结果,能够利用风路构件5生成用于高效地运送有效成分的气流F1。
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具有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而且,风路构件5具有上述的铆接部55(参照图2)、连结部56以及穿线部57。
连结部56连结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由此,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一体化。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风路构件5由一体成形品形成。因此,风路构件5所包含的上游块53、下游块54以及连结部56等多个要素也一体化为一体成形品。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1中,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是一体成形品,呈一体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风路构件5的上游块53、下游块54以及连结部56向X轴的正向按照上游块53、连结部56、下游块54的顺序排列配设。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以从连结部56看来上游块53位于X轴的负侧、从连结部56看来下游块54位于X轴的正侧的方式配设。
另外,连结部56由空心构造形成。因此,上游块53内的供气风路R1与下游块54内的排气风路R2经由连结部56的内部连结。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所形成的风路R10除了包括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之外,还包括连结部56的内部空间。
而且,连结部56在内部收容送风部22。即,在将风路构件5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搭载到电路基板230的送风部22配置于连结部56的内侧。因此,风路构件5在至少连结部56的朝向Z轴的正向的面形成有用于***送风部22的开口(参照图11)。由此,在由风路构件5形成的风路R10的中途配置有内部零部件2的送风部22。
此时,送风部22以风扇的旋转轴与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朝向收容于连结部56。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送风部22的风扇是沿着风扇的旋转轴产生气流F1的轴流风扇。并且,送风部22的风扇的旋转轴以与X轴平行的方式配置。由此,气流F1的流动的方向成为沿着X轴的方向。而且,送风部22以产生向X轴的正向流动的气流F1的方式规定了风扇的旋转方向。因此,利用送风部22的工作,以空气从上游块53朝向下游块54流动的方式产生气流F1。
如上所述,上游块53形成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R1。供气风路R1构成供在送风部22处产生的气流F1通过的风路R10的一部分,使所产生的气流F1从壳体3的供气口32朝向排放口31流动。也就是说,从连结部56看来,上游块53配置于气流F1的上游侧即成为气流F1的流入源的供气口32侧,在连结部56的上游侧形成供气风路R1。具体而言,供气风路R1使在壳体3形成的供气口32与送风部22之间相连。由此,从供气口32引进来的空气经由供气风路R1到达送风部22。
更详细而言,风路构件5的导入口50形成在上游块53的朝向Y轴的正向的面。并且,上游块53从与壳体3的供气口32相对的导入口50向供气风路R1内引进空气。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供气风路R1由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呈大致L字状(包括L字状在内的)的风路形成。由此,供气风路R1将从朝向Y轴的正向的入口(相当于导入口50)引进来的空气从朝向X轴的正向的出口(与送风部22相对的开口)排放。
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也在从供气口32到送风部22之间形成风路R10(供气风路R1)。由此,风路构件5能够高效地向送风部22供给壳体3的外部的空气。
其中,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有效成分的产生效率、效力有时受到放电部21的周边的气氛(温度和/或湿度等)的影响。然而,能够利用上述供气风路R1向放电部21更可靠地输送从壳体3的外部引进来的空气,而不是由内部零部件2等加热后的壳体3内部的空气。因此,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能够抑制因放电部21的周边的气氛(温度和/或湿度等)的影响导致的有效成分的产生效率的降低。
另外,如上所述,下游块54形成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R2。排气风路R2构成供在送风部22处产生的气流F1通过的风路R10的一部分,使所产生的气流F1从壳体3的供气口32朝向排放口31流动。也就是说,从连结部56看来,下游块54配置于气流F1的下游侧即成为气流F1的流出目的地的排放口31侧,在连结部56的下游侧形成排气风路R2。具体而言,排气风路R2使送风部22与排放口31之间相连。由此,从送风部22送出来的空气经由排气风路R2到达排放口31。
更详细而言,与风路构件5一体化成形的喷嘴51形成在下游块54的朝向X轴的正向的面。并且,下游块54从配置到壳体3的排放口31内的喷嘴51排放排气风路R2内的空气。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排气风路R2由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呈大致直线状(包括直线状在内)的风路形成。由此,排气风路R2将从朝向X轴的负向的入口(与送风部22相对的开口)引进来的空气从朝向X轴的正向的出口(相当于喷嘴51)排放。
而且,下游块54用于收容放电部21。也就是说,在将风路构件5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搭载到电路基板230的放电部21配置于下游块54的内侧。因此,在风路构件5的至少下游块54的朝向Z轴的正向的面形成有用于***放电部21的开口(参照图11)。由此,在由风路构件5形成的风路R10的中途配置有内部零部件2的放电部21。尤其是,通过将放电部21收容于下游块54,放电部21配置于风路R10中的送风部22的下游侧即排气风路R2。
其中,如上所述,在风路构件5的Z轴方向的至少一面形成的开口被电路基板230或盖体4覆盖。由此,风路构件5在壳体3内与电路基板230或盖体4一起形成风路R10。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在上游块53中,在盖体4侧形成有开口,在下游块54中,在电路基板230侧形成有开口。也就是说,在由上游块53形成的供气风路R1中,供气风路R1的一面被盖体4覆盖。并且,在由下游块54形成的排气风路R2中,排气风路R2的一面被电路基板230覆盖。
换言之,供气风路R1与电路基板230之间由风路构件5(后述的基板侧分隔壁582)分隔开。另一方面,排气风路R2与盖体4之间由风路构件5分隔开。由此,并不必须在风路构件5设置底切部。因此,在风路构件5的制造步骤中,可简化模具构造。另外,对于排气风路R2,能够抑制带电的有效成分向金属制的盖体4吸附。由此,可谋求进一步提高有效成分的排放效率。
另外,风路构件5为了从排放口31高效地排放有效成分,采用了用于使在送风部22处产生的气流F1和有效成分的流动顺利的办法。具体而言,在风路构件5的内表面(风路R10的内周面)的角部采用了R(圆弧)形状。由此,抑制角部处的紊流的产生,实现气流F1和有效成分的顺利的流动。
而且,对于排气风路R2,如上所述,应用了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呈大致直线状(包括直线状在内)的风路。由此,从排放口31高效地排出从送风部22送出来的空气。也就是说,将在排气风路R2通过的气流F1的流动控制在X轴方向上。由此,易于产生从排放口31笔直地排放有效成分这样的气流F1,利用气流F1使有效成分易于飞向更远处。另外,风路构件5由树脂成形品形成。因此,能够一边使风路R10整体的截面积尽量变宽,一边采用无缝的构造。其结果,能够利用无缝的构造抑制成空气的泄漏等变少。
另外,风路构件5的铆接部55分别设置于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的朝向Z轴的负向的面(参照图3)。
而且,风路构件5的穿线部57保持与内部零部件2电连接的线束26(电线)。穿线部57在壳体3内配置于风路R10的外部。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将用于保持线束26的穿线部57不是设置于风路R10(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的内侧,而是设置于外侧,在风路R10的外侧保持线束26。由此,在线束26处产生的热难以影响在风路R10通过的气流F1(和有效成分)。
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1的穿线部57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相对于上游块53和连结部56配置于处于Y轴的负侧的位置。换言之,穿线部57设置于由上游块53形成的供气风路R1的侧方的位置。而且,穿线部57具有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壁571、壁572。在实施方式1中,一对壁571、壁572中的一个壁571构成连结部56的一部分。另一个壁572从一个壁571看来位于与送风部22相反的一侧。并且,穿线部57使线束26在这一对壁571、壁572之间穿过。由此,一对壁571、壁572一边限制线束26的移动,一边保持线束26。
而且,如上所述,由穿线部57保持的线束26将驱动电路23的变压器25和放电部21电连接。也就是说,线束26的一端与收容于下游块54的放电部21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线束26穿过以使穿线部57与排气风路R2之间相连的方式形成于下游块54的一部分的缺口部541而被引入下游块54内(排气风路R2)。
另外,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1的风路构件5具有基板侧分隔壁581和分隔壁582。基板侧分隔壁581使驱动电路23所包含的电路基板230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也就是说,基板侧分隔壁581以从Z轴的正侧覆盖风路构件5的内部空间(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分隔壁582以从基板侧分隔壁581的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向Z轴的负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分隔壁582使内部零部件2所包含的至少一个发热零部件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
基板侧分隔壁581包含于上游块53。换言之,上游块53的一部分兼备作为基板侧分隔壁581的功能。基板侧分隔壁581构成供气风路R1的上表面(Z轴的正侧的面),以隔着供气风路R1与盖体4相对的方式设置。并且,风路构件5在使基板侧分隔壁581以与电路基板230接触或者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电路基板230相对的状态下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于壳体3内。因此,在风路构件5收容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在供气风路R1与电路基板230之间配置有至少基板侧分隔壁581。由此,供气风路R1不与电路基板230直接地相对配置,而是被基板侧分隔壁581相对于电路基板230隔离。
而且,基板侧分隔壁581具有形成于与电路基板230的固定用的螺钉71相对应的部位的凹部583。由此,在风路构件5收容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风路构件5利用凹部583避免与螺钉71之间的干扰。也就是说,基板侧分隔壁581也能够使供气风路R1与螺钉71之间分隔开(参照图8A)。
另外,分隔壁582包含于上游块53。换言之,上游块53的一部分兼备作为分隔壁582的功能。分隔壁582构成供气风路R1的侧面。如图12所示,风路构件5在使分隔壁582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作为发热零部件的变压器25相对的状态下与内部零部件2一起收容于壳体3内。因此,在风路构件5收容到壳体3内的状态下,至少分隔壁582位于供气风路R1与发热零部件(变压器25)之间。由此,供气风路R1不与发热零部件(变压器25)直接地相对配置,而是利用分隔壁582相对于发热零部件(变压器25)隔离。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这样,基板侧分隔壁581和分隔壁582使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与电路基板230和发热零部件(变压器25等)还有螺钉71等隔离。由此,在电路基板230、发热零部件(变压器25)以及螺钉71等处产生的热难以影响在风路R10通过的气流F1(和有效成分)。也就是说,能够利用基板侧分隔壁581和分隔壁582抑制由在例如电路基板230和变压器25等发热零部件处产生的热加热后的空气向风路R10流入。其结果,能够抑制有效成分的产生效率的降低。
而且,利用风路构件5,在线束26、电路基板230、发热零部件(变压器25)以及螺钉71等处产生的热难以影响在风路R10通过的气流F1。由此,也能够抑制向放电部21供给的因结露而生成的液体的生成效率的降低。也就是说,若气流F1的温度上升,则难以在放电部21处产生结露。因此,因结露而生成的液体的生成效率降低。因此,利用实施方式1的风路构件5抑制气流F1的温度上升。由此,易于抑制因结露而生成的液体的生成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风路构件5具有以收容放电部21的方式形成的消音室59(图11参照)。消音室59利用共振现象减小在有效成分的产生时所产生的放电部21处的放电声音。消音室59跨上游块53、连结部56以及下游块54地形成。也就是说,由包括供气风路R1在内的上游块53、连结部56以及包括排气风路R2在内的下游块54形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消音室59发挥功能。
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使在风路构件5形成的消音室59作为音响管发挥功能。由此,利用消音室59的共振现象而降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在放电部21中,随着间歇地产生的放电,有时产生放电声音这样的声音。因此,利用由风路构件5形成的消音室59降低所产生的放电声音。由此,可谋求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消音化。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风路构件5具有在X轴方向上隔着放电部21相对的一对壁面591、壁面592作为消音室59的内侧面。此时,消音室59中的隔着放电部21相对的一对壁面591、壁面592之间的距离D1使用放电声音的波长λ和整数n而以下述的式(1)表示。
D1≒(1/4+n/2)×λ···(1)
其中,式(1)中的“≒”意味着容许±5%的误差的大致相等。因此,上述式(1)也能够改写成“D1=(1/4+n/2)×λ±5%”。另外,本公开的“放电声音的波长”是放电声音的主波长。此时,在放电声音包括多个频率成分的声音的情况下,“放电声音的波长”相当于其中占支配性的、也就是说强度最大的声音的频率的倒数。
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一个例子,设想了在放电部21处产生2kHz附近的放电声音。在该情况下,若将音速设为340m/s,则2kHz的放电声音的波长λ是170mm。因此,基于上述式(1)将一对壁面591、壁面592之间的距离D1设计为43.5mm。
也就是说,在将风路构件5视作音响管的情况下,通过满足上述式(1),在一对壁面591、壁面592之间产生放电声音的反射,在音响管内产生入射波和反射波成为彼此相反的相位的共振现象。由此,在风路构件5的内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互抵消。因此,可期待降低从风路构件5向外部泄漏的放电声音的效果。
尤其是,在实施方式1中,一对壁面591、壁面592在气流F1的流动的方向上以相对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以产生共振现象的方式设定成上述距离D1的一对壁面591、壁面592在气流F1的流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以相对的方式配置。换言之,将风路构件5中的X轴方向的两侧的壁部的内侧面分别设为壁面591、壁面592。由此,能够在风路R10的上游侧的壁面591与下游侧的壁面592之间产生共振现象。其结果,入射波和反射波能够相互抵消而谋求放电声音的降低。
而且,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还具备消音构件48(参照图13)作为针对放电声音的对策。消音构件48位于由风路构件5包围的位置,且配置于与放电部21相对的位置。具体而言,消音构件48形成为板状。并且,消音构件48粘贴于风路构件5的下游块54的与放电部21相对的相对面。也就是说,消音构件48从放电部21看来位于Z轴的负向,隔开间隙而与放电部21相对地配置(参照图8A)。也就是说,消音构件48与放电部21相对,且配置于难以成为气流F1的流动的障碍的位置。
此外,消音构件48例如由聚乙烯泡沫、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海绵、或多孔质构件等形成。由上述材料形成的消音构件48吸收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而降低该放电声音。由此,可期待减少从风路构件5向外部泄漏的放电声音的效果。而且,作为消音构件48的材料,更优选针对放电声音的频率(例如,2kHz)附近的频率成分具有优异的吸音特性的构件。
(2.8)制造方法
以下,对上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制造方法基本上包括分别制作内部零部件2、壳体3以及盖体4的步骤和装配它们的步骤。
在制作内部零部件2的步骤中,首先,制作电路基板230等。然后,执行将构成驱动电路23的安装零部件(变压器25等)、放电部21、送风部22、液体供给部24以及连接器27等向电路基板230安装的步骤。
另外,在制作盖体4的步骤中,首先,制作盖体4。然后,执行将缓冲体41和风路构件5向盖体4固定的步骤。
而且,对于制作壳体3的壳体制作步骤,执行对金属板实施拉深加工(方筒拉深加工)而制作箱状的壳体3的步骤。在壳体制作步骤中,可制作如下无缝的构造的壳体3:底板35与周壁36之间的角部当然没有产生接缝的无缝的构造,对于在俯视时周壁36的位于四角的四个角部,也没有产生接缝。
并且,在装配内部零部件2、壳体3以及盖体4的步骤中,首先,执行将内部零部件2向壳体3内收容并且接合壳体3和盖体4的步骤。
另外,在将内部零部件2收容于壳体3内的收容步骤中,首先,将通过放电部21和送风部22等向电路基板230的安装而构成的内部零部件2收容于壳体3内。接着,执行利用螺钉71和螺母72将电路基板230固定于固定部61的步骤。由此,内部零部件2固定于壳体3的底板35的底面310。
也就是说,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制造方法具有壳体制作步骤和收容步骤。
如上所述,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内部零部件2和壳体3。内部零部件2包括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21。壳体3以具有排放有效成分的排放口31的箱状形成,收容内部零部件2。壳体制作步骤是利用金属板的拉深加工形成壳体3的步骤。收容步骤是将内部零部件2收容于壳体3内的步骤。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如上所述,形成供气风路R1的上游块53和形成排气风路R2的下游块54一体化而形成。由此,抑制风路构件5的零部件个数,并且提高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装配性。而且,喷嘴51也与风路构件5一体化而形成。由此,与喷嘴51是分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零部件个数,并且提高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装配性。
而且,通过使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多个要素(上游块53、下游块54以及喷嘴51)一体化而形成,也能够抑制发生漏装多个要素的一部分等情况。尤其是,通过使喷嘴51与风路构件5一体化而形成,即使例如漏装风路构件5,也会使得漏装在外观上显而易见。因此,能够抑制因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漏装导致的次品的产生。
(3)变形例
实施方式1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之一。对于实施方式1,只要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就可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本公开中所参照的附图均是示意性的图。因此,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的比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比。以下列举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可适当组合使用。
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用途,以车载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也可以用于例如住宅或办公室等所使用的冰箱、洗衣机、干燥机、空调、电扇、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或美容仪等用途。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利用拉深加工形成壳体3来实现金属体30的无缝的构造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也可以是在金属体30的角部处以缩小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利用无缝部301堵塞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金属体30的角部,利用焊接、或金属片、金属带、金属板或者金属糊剂等填埋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间隙而实现无缝部301。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在利用金属板的弯曲加工而以箱状形成的壳体3的情况下,通过以上述方法填埋在弯曲后的金属板的接缝等产生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也可以实现无缝部301。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壳体3整体由金属体30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壳体3整体是金属体30的结构并不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必须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仅壳体3的一部分由金属制的金属体30构成。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利用例如嵌入成形等并通过金属体与树脂成形品之间的一体化以包括金属体和树脂成形品的形态构成壳体3。或者,也可以是,以对树脂成形品进行金属镀敷的施工、或粘贴金属片等方法在树脂成形品的表面形成金属体而构成壳体3。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缓冲体41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由例如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构成缓冲体41。而且,缓冲体41除了缓冲材料以外也可以由例如橡胶构件、聚氨酯构件、海绵、或者弹簧构件(包括板簧在内的)等具有弹性的构件实现。即使是在这些情况下,缓冲体41也由于缓冲体41的弹性而被向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例如送风部22)按压。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缓冲体41与内部零部件2中的送风部22接触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缓冲体41夹在盖体4与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之间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是缓冲体41夹在作为内部零部件2的一部分的变压器25与盖体4之间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由于缓冲体41的弹性力,变压器25被向壳体3的底板35的底面310侧按压。由此,获得保持的稳定性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相当于壳体3的金属体30具有无缝部301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无缝部301并不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必须的结构。因此,也可以是不具有无缝部301的金属体30。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风路构件5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风路构件5例如也可以由SPS等其他合成树脂、或至少一部分是金属制的构件构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送风部22配置于供气风路R1与排气风路R2之间即可,因此,连结部56收容送风部22的结构并不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必须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放电部21位于由风路构件5包围的位置即可,因此,下游块54收容放电部21的结构并不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必须的结构。也就是说,是放电部21配设于由风路构件5形成的风路R10的中途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设为收容于上游块53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放电部21配置于风路R10的送风部22的上游侧即供气风路R1。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利用分隔壁582使与变压器25之间分隔开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使除了变压器25以外的发热零部件、例如晶体管(包括场效应型晶体管在内)、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零部件、其他零部件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的结构。而且,分隔壁582使发热零部件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即可,因此,并不限于上游块53的一部分作为分隔壁582发挥功能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下游块54的一部分作为分隔壁582发挥功能,利用分隔壁582使排气风路R2与发热零部件隔离。在该情况下,易于利用分隔壁582抑制在发热零部件处产生的热给放电部21的周边的气氛带来的影响。其结果,能够谋求进一步提高有效成分的排放效率。
另外,与分隔壁582同样地,基板侧分隔壁581使电路基板230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即可,因此,并不限于上游块53的一部分作为基板侧分隔壁581发挥功能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下游块54的一部分作为基板侧分隔壁581发挥功能,利用基板侧分隔壁581使排气风路R2与电路基板230隔离。在该情况下,易于利用基板侧分隔壁581抑制在电路基板230处产生的热给放电部21的周边的气氛带来的影响。其结果,能够谋求进一步提高有效成分的排放效率。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由钛合金(Ti合金)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由铜钨合金(Cu-W合金)等铜合金形成。由此,可获得低成本化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放电电极211的顶端是顶端变细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顶端鼓出的形状。由此,可获得增加冷凝水的保持量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从驱动电路23对放电部21施加的高电压是6.0kV左右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优选的是,电压根据例如放电电极211和相对电极212的形状、或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的距离等适当设定。
另外,内部零部件2的固定构造并不限于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构造。在实施方式1中,以使用螺钉71和螺母72等紧固器具而实现例如电路基板230相对于固定部61的固定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铆接接合、粘接或卡扣等实现。此外,粘接包括使用了粘接剂或粘合带等的接合。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利用铆接接合来接合壳体3和盖体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焊接、使用了紧固器具的接合、或粘接等。此外,在使用了紧固器具的接合的情况下,包括使用了螺钉或铆钉等的接合。而且,即使是在除了铆接接合以外的焊接的情况下,也优选的是,如实施方式1这样焊接位于开口部33的周围的多个接合部80~89的部位而接合壳体3和盖体4。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利用热铆接来接合风路构件5和盖体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焊接、使用了紧固器具的接合、或粘接等。此外,在使用了紧固器具的接合的情况下,包括使用了螺钉或铆钉等的接合。而且,风路构件5也可以将盖体4作为嵌入件而进行嵌入成形,与盖体4一体化。由此,可获得提高装配性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盖体4的形状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为将X轴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宽度方向的长方形形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可适当变更。作为一个例子,盖体4在俯视时例如也可以是正方形形状、圆形形状、多边形(五边形以上)形状或长圆形形状等。同样地,也可适当变更盖体4的尺寸和材质等。而且,盖体4也可以设为不具备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第1封闭片42、第2封闭片43、肋44以及伸出部45中的至少一者的结构。由此,可获得低成本化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风路构件5的形状(外形),以Y轴方向的尺寸比X轴方向的尺寸小、Z轴方向的尺寸比Y轴方向的尺寸小的长方体形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可适当变更。作为一个例子,风路构件5在俯视时(从Z轴的正向看来)例如也可以是正方形形状、圆形形状、多边形(五边形以上)形状或长圆形形状等。而且,风路构件5在俯视时既可以是X轴方向的尺寸与Y轴方向的尺寸相等的形状,也可以是Y轴方向的尺寸比X轴方向的尺寸大的形状。同样地,也可适当变更风路构件5的尺寸和材质等。而且,风路构件5也可以设为不具备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铆接部55、连结部56、穿线部57以及凸起部584中的至少一者的结构。由此,可获得更牢固的连接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利用支承部62(连接部621)以及固定部61与驱动电路23的导电焊盘231之间的接触来实现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与金属体30之间的电连接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引线、线束、或者螺钉等构件连接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和金属体30而实现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与金属体30之间的电连接。由此,可获得低成本化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具有液体供给部24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液体供给部24不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必须的结构,因此,也可以适当省略。在该情况下,放电部21成为利用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产生的放电(完全击穿放电或局部击穿放电)而生成负离子等有效成分的结构。由此,可获得低成本化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冷却放电电极211而产生冷凝水的结构的液体供给部2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液体供给部24例如也可以设为使用毛细管现象、或泵等供给机构而从罐向放电电极211供给液体的结构。由此,可获得低成本化等效果。而且,液体并不限于水(包括冷凝水在内),也可以是除了水以外的具有例如杀菌作用的功能性液体等液体。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如下结构为例而进行了说明:驱动电路23将放电电极211作为负极(地线),将相对电极212作为正极,对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施加高电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将放电电极211作为正极,将相对电极212作为负极(地线),对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而且,只要是在放电电极211与相对电极212之间产生电位差(电压)的结构,就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驱动电路23将高电位侧的电极(正极)作为地线,将低电位侧的电极(负极)作为负电位,对放电部21施加负的电压。由此,能够降低因接触高电位侧的电极带来的触电的风险。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两值间的比较中,“以上”包括两值相等的情况和两值中的一者超过另一者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不过,并不限于此,“以上”也可以与仅包括两值中的一者超过另一者的情况的“大于”同义。也就是说,是否包括两值相等的情况能够根据阈值等的设定而任意地变更。因此,“以上”还是“大于”没有技术上的差异。同样地,“小于”也可以与“以下”同义。
(实施方式2)
以下,一边参照图14A~图15B一边对实施方式2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A进行说明。
如图14A~图15B所示,实施方式2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A在具备屏蔽壁46这点与实施方式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不同。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的结构,标注通用的附图标记而适当省略说明。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A的屏蔽壁46设置于盖体4,在壳体3内,从排放口31看来配置于与放电部21重叠的位置。换言之,屏蔽壁46在俯视时配设于放电部21与排放口31之间的位置。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设置到盖体4侧的屏蔽壁46在盖体4与壳体3的组合时被***于放电部21与排放口31之间的空间。
壳体3具有为了向壳体3外排放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有效成分而形成的排放口31。屏蔽壁46在壳体3内配置于与排放口31相对应的位置。由此,屏蔽壁46屏蔽在放电部21等处产生的电磁噪声。其结果,屏蔽壁46减少电磁噪声经由排放口31向壳体3外的放射。
屏蔽壁46例如由SECC等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
如图15B所示,屏蔽壁46以大致L字状(包括L字状在内)形成,其一边(短边)与盖体4接合。因此,屏蔽壁46的另一边(长边)成为与盖体4大致垂直(包括垂直在内)地延伸的形状。并且,屏蔽壁46通过与盖体4之间的接合而与盖体4和壳体3(金属体30)电连接。此时,金属体30与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地线)电连接。因此,屏蔽壁46借助盖体4和金属体30与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电连接。
另外,屏蔽壁46例如由PBT等电绝缘性的保护构件52覆盖。在实施方式2中,俯视时的屏蔽壁46的整周(包括顶点部在内)由上述保护构件52覆盖。由此,即使是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有效成分带电的情况下,带电的有效成分也难以吸附于屏蔽壁46。因此,如图15A所示,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有效成分乘着绕过屏蔽壁46和保护构件52的气流F1而被运送,不会吸附于屏蔽壁46地从配置于壳体3的排放口31的喷嘴51向壳体3外顺利地排放。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15B所示,保护构件52与风路构件5一体地形成。也就是说,风路构件5与喷嘴51和保护构件52一体成形。因此,即使设置保护构件52,也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利用盖体4与屏蔽壁46之间的接合实现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与屏蔽壁46之间的电连接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引线、线束、或者螺钉等构件连接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和屏蔽壁46而实现驱动电路23的基准电位点与屏蔽壁46之间的电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保护构件52与风路构件5一体地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保护构件52例如也可以由覆盖屏蔽壁46的电绝缘性的带(绝缘带)、或电绝缘性的涂装膜实现。另外,也可以是,将屏蔽壁46设为嵌入件,通过对风路构件5进行嵌入成形,一体地形成屏蔽壁46和风路构件5。由此,可获得提高装配性等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种结构也可以与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种结构适当组合而构成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总结)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这样,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具备内部零部件(2)、壳体(3)以及风路构件(5)。内部零部件(2)包括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21)。壳体(3)以具有排放有效成分的排放口(31)的箱状形成,用于收容内部零部件(2)。风路构件(5)收容于壳体(3),包围放电部(21)。内部零部件(2)还包括送风部(22)。送风部(22)产生从排放口(31)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F1)。风路构件(5)一体地具有一体地构成的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上游块(53)形成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R1)。下游块(54)形成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R2)。风路构件(5)在壳体(3)内形成用于供气流(F1)通过的风路(R10),该风路(R10)包括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
根据该结构,风路构件(5)在壳体(3)内形成风路(R10),该风路(R10)包括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R1)和从送风部(22)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R2)。而且,风路构件(5)具有一体地构成的形成供气风路(R1)的上游块(53)和形成排气风路(R2)的下游块(54)。由此,在壳体(3)的内部空间中,对于送风部(2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任一侧,气流(F1)的流动都由风路构件(5)控制。因此,在壳体(3)内难以产生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F1)的损失。其结果,能够高效地产生向壳体(3)的外部输出有效成分的气流(F1)。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由一体成形品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上游块(53)和下游块(54)无缝地一体化。因此,能够使供气风路(R1)和排气风路(R2)顺利地相连。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供气风路(R1)以使在壳体(3)形成的供气口(32)与送风部(22)之间相连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高效地向送风部(22)输送从供气口(32)引进到壳体(3)的空气。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排气风路(R2)以使送风部(22)与排放口(31)之间相连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高效地向排放口(31)输送来自送风部(22)的空气。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风路构件(5)与喷嘴(51)一体地构成。喷嘴(51)配置于排放口(31)内。
根据该结构,能够经由喷嘴(51)顺利地排放从排放口(31)排放的有效成分。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风路构件(5)形成用于收容放电部(21)的消音室(59)。消音室(59)构成为利用共振现象减小在产生有效成分时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消音室(59)构成为隔着放电部(21)相对设置的一对壁面(591、592)之间的距离D1使用放电声音的波长λ和整数n而以D1≒(1/4+n/2)×λ表示。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以一对壁面(591、592)在气流(F1)的流动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设。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还具备消音构件(48)。消音构件(48)位于由风路构件(5)包围的位置,且配置于与放电部(21)相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在放电部(21)处产生的放电声音。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风路构件(5)还具有分隔壁(582)。分隔壁(582)以使内部零部件(2)所包含的至少一个发热零部件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发热零部件处产生的热给在风路(R10)通过的气流(F1)带来的影响。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内部零部件(2)还包括驱动放电部(21)的驱动电路(23)。风路构件(5)还具有基板侧分隔壁(581)。基板侧分隔壁(581)以使驱动电路(23)所包含的电路基板(230)与风路(R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电路基板(230)处产生的热给在风路(R10)通过的气流(F1)带来的影响。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还具备与壳体(3)接合的盖体(4)。壳体(3)具有形成于与排放口(31)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的开口部(33)。盖体(4)以在其与壳体(3)之间收容有内部零部件(2)的状态以封堵开口部(33)的方式与壳体(3)接合。风路构件(5)固定于盖体(4)。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风路构件(5)与盖体(4)一起处理。因此,例如能够抑制风路构件(5)的漏装等。
另外,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的风路构件(5)还具有穿线部(57)。穿线部(57)保持与内部零部件(2)电连接的电线,且该穿线部(57)配置于风路(R10)的外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电线处产生的热给在风路(R10)通过的气流(F1)带来的影响。
此外,对于本公开的上述结构,不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必须的结构,可适当省略。由此,能够根据用途等提供恰当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1A)。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能够适用于期望高效地产生有效成分的冰箱、洗衣机、干燥机、空调、电扇、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美容仪以及汽车等多样的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1A、有效成分产生装置;2、内部零部件;3、壳体;4、盖体;5、风路构件;21、放电部;22、送风部;23、驱动电路;24、液体供给部;25、变压器(发热零部件);26、线束(电线);27、连接器;30、金属体;31、排放口;32、供气口;33、开口部;34、连接器口;35、底板;36、周壁;37、凸缘部;41、缓冲体;42、第1封闭片;43、第2封闭片;44、肋;45、伸出部;46、屏蔽壁;47、铆接孔;48、消音构件;50、导入口;51、喷嘴;52、保护构件;53、上游块;54、下游块;55、铆接部;56、连结部;57、穿线部;59、消音室;61、固定部;62、支承部;63、限制部;71、螺钉;72、螺母;80、第10接合部;81、第1接合部(角接合部);82、第2接合部(角接合部);83、第3接合部;84、第4接合部;85、第5接合部;86、第6接合部;87、第7接合部(角接合部);88、第8接合部(角接合部);89、第9接合部;211、放电电极;211a、顶端部;212、相对电极;212a、贯通孔;212b、突出电极部;213、保持块;230、电路基板;231、导电焊盘;251、绕组部;252、连接端子;301、无缝部;310、底面;541、缺口部;571、572、壁;581、基板侧分隔壁;582、分隔壁;583、凹部;584、凸起部;591、592、壁面;621、连接部;L1、第1直线;L2、第2直线;R1、供气风路;R2、排气风路;R10、风路。

Claims (13)

1.一种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具备:
内部零部件,其包括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
壳体,其以具有排放所述有效成分的排放口的箱状形成,用于***述内部零部件;以及
风路构件,其收容于所述壳体,包围所述放电部,
所述内部零部件还包括产生从所述排放口向所述壳体的外部输出所述有效成分的气流的送风部,
所述风路构件具有一体地构成的上游块和下游块,
该上游块形成从所述送风部看来处于上游侧的供气风路,
该下游块形成从所述送风部看来处于下游侧的排气风路,
所述风路构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用于供所述气流通过的风路,该风路包括所述供气风路和所述排气风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上游块和所述下游块由一体成形品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供气风路以使在所述壳体形成的供气口与所述送风部之间相连的方式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排气风路以使所述送风部与所述排放口之间相连的方式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构件与喷嘴一体地构成,
所述喷嘴配置于所述排放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构件形成用于***述放电部的消音室,
所述消音室构成为利用共振现象减小在产生所述有效成分时在所述放电部处产生的放电声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消音室构成为隔着所述放电部相对设置的一对壁面之间的距离D1使用所述放电声音的波长λ和整数n而以D1≒(1/4+n/2)×λ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壁面以在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设。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还具备消音构件,该消音构件位于由所述风路构件包围的位置,且配置于与所述放电部相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构件还具有使所述内部零部件所包含的至少一个发热零部件与所述风路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的分隔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内部零部件还包括驱动所述放电部的驱动电路,
所述风路构件还具有使所述驱动电路所包含的电路基板与所述风路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隔开的基板侧分隔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还具备与所述壳体接合的盖体,
所述壳体具有形成于与所述排放口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的开口部,
所述盖体以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收容有所述内部零部件的状态以封堵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接合,
所述风路构件固定于所述盖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构件还具有穿线部,该穿线部保持与所述内部零部件电连接的电线,且该穿线部配置于所述风路的外部。
CN202080044215.7A 2019-06-26 2020-06-18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Active CN114173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9110 2019-06-26
JP2019119110A JP7213467B2 (ja) 2019-06-26 2019-06-26 有効成分発生装置
JP2019133151A JP7241316B2 (ja) 2019-07-18 2019-07-18 有効成分発生装置
JP2019-133151 2019-07-18
PCT/JP2020/023999 WO2020262197A1 (ja) 2019-06-26 2020-06-18 有効成分発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3935A true CN114173935A (zh) 2022-03-11
CN114173935B CN114173935B (zh) 2023-09-15

Family

ID=7406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4215.7A Active CN114173935B (zh) 2019-06-26 2020-06-18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7701A1 (zh)
EP (1) EP3993187A4 (zh)
KR (1) KR20220027956A (zh)
CN (1) CN114173935B (zh)
TW (1) TW202118372A (zh)
WO (1) WO2020262197A1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544U (zh) * 1989-07-12 1991-03-08
CN2467185Y (zh) * 2001-02-22 2001-12-26 李烈昭 高压静电喷涂机
JP2004041954A (ja) * 2002-07-12 2004-02-12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2005274004A (ja) * 2004-03-24 2005-10-06 Sharp Corp 空気調節装置
JP2010194539A (ja) * 2010-04-12 2010-09-0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静電霧化方法
JP2011027761A (ja) * 2009-07-21 2011-02-1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031201A (ja) * 2009-08-04 2011-02-17 Panasonic Corp 静電霧化装置
CN102149977A (zh) * 2008-09-12 2011-08-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1169574A (ja) * 2011-02-14 2011-09-0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
JP2011183015A (ja) * 2010-03-10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静電霧化装置
WO2013035453A1 (ja) * 2011-09-05 2013-03-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WO2013084601A1 (ja) * 2011-12-08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WO2013084649A1 (ja) * 2011-12-07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CN104115351A (zh) * 2012-04-05 2014-10-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EP2871002A1 (en) * 2013-11-08 2015-05-13 VLN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fluidjet system for stripping, prepping and coating a part
CN206786847U (zh) * 2017-03-09 2017-12-22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型双换热器风管机
US20180025714A1 (en) * 2015-02-04 2018-01-25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Sound deadening device
JP2018119421A (ja) * 2017-01-23 2018-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CN109663679A (zh) * 2019-01-21 2019-04-23 江苏大学 一种低频超声静电式雾化喷嘴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544U (zh) * 1989-07-12 1991-03-08
CN2467185Y (zh) * 2001-02-22 2001-12-26 李烈昭 高压静电喷涂机
JP2004041954A (ja) * 2002-07-12 2004-02-12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2005274004A (ja) * 2004-03-24 2005-10-06 Sharp Corp 空気調節装置
CN102149977A (zh) * 2008-09-12 2011-08-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1027761A (ja) * 2009-07-21 2011-02-1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031201A (ja) * 2009-08-04 2011-02-17 Panasonic Corp 静電霧化装置
JP2011183015A (ja) * 2010-03-10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静電霧化装置
JP2010194539A (ja) * 2010-04-12 2010-09-0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静電霧化方法
JP2011169574A (ja) * 2011-02-14 2011-09-0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
WO2013035453A1 (ja) * 2011-09-05 2013-03-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WO2013084649A1 (ja) * 2011-12-07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WO2013084601A1 (ja) * 2011-12-08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CN104115351A (zh) * 2012-04-05 2014-10-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EP2871002A1 (en) * 2013-11-08 2015-05-13 VLN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fluidjet system for stripping, prepping and coating a part
US20180025714A1 (en) * 2015-02-04 2018-01-25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Sound deadening device
JP2018119421A (ja) * 2017-01-23 2018-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CN206786847U (zh) * 2017-03-09 2017-12-22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型双换热器风管机
CN109663679A (zh) * 2019-01-21 2019-04-23 江苏大学 一种低频超声静电式雾化喷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燕等主编: "土木工程材料", vol. 1, 武汉大学出版社, pages: 311 - 3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62197A1 (ja) 2020-12-30
EP3993187A4 (en) 2022-08-17
EP3993187A1 (en) 2022-05-04
CN114173935B (zh) 2023-09-15
US20220347701A1 (en) 2022-11-03
TW202118372A (zh) 2021-05-01
KR20220027956A (ko)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43213B1 (en)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apparatus
JP5041495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TWI728141B (zh) 放電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992715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WO2007052583A1 (ja) 静電霧化装置
CN113994556B (zh)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73935B (zh)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
JP7241316B2 (ja) 有効成分発生装置
JP3997687B2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の電極構造
WO2011036873A1 (en) Discharge device with electromagnetic shield
JP6899542B2 (ja) 放電装置
EP3185376B1 (en) Discharge unit
EP3185375B1 (en) Discharge unit
WO2024085145A1 (ja) 放電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3254684A (ja) 回路基板およ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JP5787356B2 (ja) イオン発生素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21128941A (ja) 放電装置
JPH08217410A (ja) コロナ放電装置
JP2004220822A (ja) 送風機に設置するイオン発生ユニット
JP2013057481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