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2722B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2722B
CN114072722B CN202080000433.0A CN202080000433A CN114072722B CN 114072722 B CN114072722 B CN 114072722B CN 202080000433 A CN202080000433 A CN 202080000433A CN 114072722 B CN114072722 B CN 114072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quantum dot
light conversion
light 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04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2722A (zh
Inventor
汪志强
宋芳玉
马鑫
王秋里
姚建峰
孙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72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2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2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2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G02F1/017Structures with periodic or quasi periodic potential variation, e.g. superlattices, quantum wells
    • G02F1/01791Quantum boxes or quantum do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发光件阵列(10),发光件阵列(10)包括多个发射蓝光的发光件(11);设置在发光件阵列(10)的出光侧、且具有中部区域(MA)和边缘区域(EA)的量子点膜片(30),边缘区域(EA)环绕中部区域(MA);设置在发光件阵列(10)出光侧的光转换层(40),光转换层(40)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位于量子点膜片(30)的边缘区域(EA),光转换层(40)的材料包括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第一光转换材料用于在发光件(11)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第二光转换材料用于在发光件(11)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绿光。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使用蓝光二极管搭配量子点膜片,可以使用高色域的画质。但是,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处出射的光线颜色会偏蓝,导致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边缘偏蓝。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作为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发光件阵列,所述发光件阵列包括多个发射蓝光的发光件;
设置在所述发光件阵列的出光侧、且具有中部区域和边缘区域的量子点膜片,所述边缘区域环绕所述中部区域;
设置在所述发光件阵列出光侧的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所述光转换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绿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层包括互相间隔的多个光转换单元,每个所述光转换单元的材料均包括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和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其中,
沿着从所述量子点膜片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和/或,
沿着从所述量子点膜片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光转换单元的体积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量子点膜片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和在所述量子点膜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在5μm~100μm之间;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厚度在5μm~30μ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单元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和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均为量子点材料;或者,
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和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均为荧光粉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件之间的间距在1mm~1.5mm之间,所述发光件的长度和宽度均在100μm~500μm之间,所述发光件的发光角度在130°~150°之间,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的宽度在3mm~5mm之间,所述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中部区域每一侧的边缘均接触,且与所述量子点膜片每一侧的边缘均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膜片包括:第一阻隔膜层、第二阻隔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阻隔膜层与所述第二阻隔膜层之间的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的材料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红色量子点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所述绿色量子点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绿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和设置在所述液晶盒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偏光片,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发光件阵列的出光侧;
棱镜片,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膜片远离所述发光件阵列的一侧,且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发光件阵列与所述棱镜片之间;
其中,所述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偏光片、所述扩散片、所述量子点膜片、所述棱镜片中的任意一者上。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对比例中显示装置的测试画面的X色度值的示意图。
图2为对比例中显示装置的测试画面的Y色度值示意图。
图3为对比例中量子点膜片边缘出射的光线偏蓝的原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光转换层的俯视图。
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背光模组未设置光转换层的情况下与设置图6中所示的光转换层之后的X色度值对比图。
图9为背光模组未设置光转换层的情况下与设置图6中所示的光转换层之后的Y色度值对比图。
图10a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光转换层的俯视图。
图10b为图10a中Q1区域的放大图。
图11a为本公开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光转换层的俯视图。
图11b为图11a中Q2区域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件的出射光线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面的描述中,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配合液晶层的偏转,可以使每个像素透过的光线达到各自对应的目标亮度,从而实现画面显示。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以通过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的控制技术,实现背光模组的局部点亮,从而提高显示对比度。同时,使用蓝光LED(发光二极管)搭配量子点膜片来产生白光的方式,可以实现高色域的显示效果。其中,量子点膜片中的量子点材料吸收波长较短、能量高的蓝光,发出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红光和绿光,红光、绿光和直接穿过量子点膜片的蓝光混合生成白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边缘处出射的光线偏蓝,从而导致显示画面的边缘处偏蓝,影响显示效果。图1为对比例中显示装置的测试画面的X色度值的示意图,图2为对比例中显示装置的测试画面的Y色度值示意图,其中,测试画面为白色测试画面,图1中所示曲线表示测试点的X色度值与测试点位置的关系曲线,图2中所示曲线表示测试点的Y色度值与测试点位置的关系曲线。图1和图2中的横轴表示各测试点位置的横向坐标,图1中的纵轴表示X色度值,图2中的纵轴表示Y色度值,各测试点位于同一条测试线上,该测试线从显示画面的中部横向延伸至两侧边缘。图1和图2中曲线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测试线两端的测试点。测试点的X色度值和Y色度值分别为测试点的颜色在CIE1931色度图中对应的X坐标值和Y坐标值。
如图1和图2所示,中心位置的测试点的X色度值大于边缘位置的测试点的X色度值,中心位置的测试点的Y色度值大于边缘位置的测试点的Y色度值,因此,显示画面会出现边缘偏蓝的现象。而显示画面边缘的颜色偏蓝是由于量子点膜片边缘出射的光线颜色偏蓝导致的,图3为对比例中量子点膜片边缘出射的光线偏蓝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量子点膜片1的中部区域A的量子点材料受其正对的发光二极管2a发出的一部分蓝光激发,从而出射红光和绿光;同时,中部区域A的量子点材料还会受发光二极管2a两侧的发光二极管2b和2c发出的一部分蓝光激发,而出射红光和绿光,因此,中心区域A的点由发光二极管2a发出的蓝光及激发的红绿光与相邻两侧的发光二极管2b和2c所激发的红绿光以及少数蓝光混光形成。而边缘区域B中的量子点材料受其正对的发光二极管2d发出的一部分蓝光激发,而出射红光和绿光;同时,边缘区域B的量子点材料还会受到相邻一侧的发光二极管2c的蓝光激发,而出射红光和绿光。和中心区域相比,边缘区域B少了一侧发光二极管激发,而导致出射的红光和绿光较少,因此边缘区域的整体光线颜色偏蓝。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发光件阵列10、量子点膜片30、光转换层40。其中,发光件阵列10包括多个发射蓝光的发光件11。可选地,发光件阵列10设置在布置有信号线的基板20上,通过信号线接收驱动芯片的驱动信号。量子点膜片30设置在发光件阵列10的出光侧,并且,量子点膜片30具有中部区域MA和环绕中部区域的边缘区域EA。可选地,量子点膜片30的朝向发光件阵列10的表面和远离发光件阵列10的表面均呈矩形,中部区域MA为矩形。光转换层40设置在发光件阵列10的出光侧,且光转换层40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位于量子点膜片30的边缘区域EA。光转换层40的材料包括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第一光转换材料用于在发光件11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第二光转换材料用于在发光件11的光学激发下发射绿光。
可选地,光转换层40可以位于量子点膜片30与发光件阵列10之间,也可以位于量子点膜片30远离发光件阵列10的一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光转换层40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位于量子点膜片30的边缘区域EA,因此,量子点膜片30边缘区域EA中的量子点材料会在蓝光的激发下产生红光和绿光,除此之外,光转换层40的第一光转换材料也会在蓝光的激发下产生红光和绿光,相较于图1,本公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射出的红光和绿光更多,从而可以对边缘区域的光线色度进行补偿,减缓了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出射的光线偏蓝的现象。
可选地,发光件11为发光二极管。例如,Mini-LED(Mini发光二极管)或Micro-LED(微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均为量子点材料,或者均为荧光粉材料。其中,量子点材料可以为氧化锌(ZnO)、石墨烯、硒化镉(CdSe)、硫化镉(CdS)、碲化镉(CdTe)、硒化锌(ZnSe)、碲化锌(ZnTe)或硫化锌(ZnS)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可以通过控制量子点材料的粒径来控制量子点材料的发光颜色。以硫化锌量子点材料为例,当量子点材料的粒径在9nm~10nm之间时,可以发射红光;当量子点材料的粒径在6.5nm~7.5nm之间时,可以发射绿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量子点膜片30包括:第一阻隔膜层31、与第一阻隔膜层31相对设置的第二阻隔膜层32、以及位于第一阻隔膜层31与第二阻隔膜层32之间的量子点层33。量子点层33的材料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其中,红色量子点材料用于在发光件11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绿色量子点材料用于在发光件11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绿光。其中,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均可以为氧化锌(ZnO)、石墨烯、硒化镉(CdSe)、硫化镉(CdS)、碲化镉(CdTe)、硒化锌(ZnSe)、碲化锌(ZnTe)或硫化锌(ZnS)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可以通过控制量子点材料的粒径来控制量子点材料的发光颜色。例如,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均硫化锌,此时,红色量子点材料的粒径在9nm~10nm之间,从而发射红光;绿色量子点材料的粒径在6.5nm~7.5nm之间,从而发射绿光。其中,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在量子点层中均匀混合,从而使量子点膜片30出射的光线的颜色均匀分布。
可选地,第一阻隔膜层31和第二阻隔膜层32采用有机材料制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50和棱镜片60。其中,扩散片50设置在发光件阵列10的出光侧,以使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分布更均匀。可选地,扩散片50位于发光件阵列10与量子点膜片30之间,或者,位于量子点膜片30远离发光件阵列10的一侧。棱镜片60设置在量子点膜片30远离发光件阵列10的一侧,且扩散片50位于发光件阵列10与棱镜片之间。棱镜片60用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光转换层40可以直接设置在扩散片50、棱镜片60、量子点膜片30的任意一者上。
本公开实施例以光转换层40设置在量子点膜片30上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光转换层40可以设置在量子点膜片30靠近发光件阵列10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在量子点膜片30远离发光件阵列10的表面上。
图6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光转换层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光转换层40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量子点膜片30的边缘区域,从而形成连续的环状层,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环状”并不一定是指圆环状,只要使环绕中部区域且连续的形状即可。例如,中部区域为矩形,光转换层40的内边界和外边界均为矩形。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三阻隔膜层41以及与第三阻隔膜层41相对设置的第四阻隔膜层42,光转换层40设置在第三阻隔膜层41与第四阻隔膜层42之间。其中,光转换层40为连续的环状层。为了便于生产,光转换层40的具体材料可以与量子点膜片30中的量子点层33的具体材料相同,即,光转换层40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且光转换层40中红色量子点材料与绿色量子点材料的含量之比大致等于量子点层中红色量子点材料与绿色量子点材料的含量之比。
可选地,光转换层40设置在量子点膜片30远离发光件阵列10的一侧时,第三阻隔膜层41与第二阻隔膜层32可以为一体结构,光转换层40设置在量子点膜片30朝向发光件阵列10的一侧时,第四阻隔膜层42可以与第一阻隔膜层31为一体结构。
图8为背光模组未设置光转换层的情况下与设置图6中所示的光转换层之后的X色度值对比图,图9为背光模组未设置光转换层的情况下与设置图6中所示的光转换层之后的Y色度值对比图。其中,图8中,实线表示背光模组中设置图6中的光转换层40之后,测试画面中测试点的X色度值与测试点位置的关系曲线,虚线表示未设置光转换层40的情况下,测试点的X色度值与测试点位置的关系曲线;图9中实线表示背光模组中设置有图6中的光转换层40之后,测试点的Y色度值与测试点位置的关系曲线,虚线表示未设置光转换层40的情况下,测试线的Y色度值与测试点的位置关系曲线。图8和图9中横轴表示各测试点的位置的横向坐标,图8的纵轴表示X色度值,图9的纵轴表示Y色度值,各测试点位于一条测试线上,该测试线从显示画面的中部横向延伸至两侧边缘。
通过图8和图9可以看出,设置图6所示的光转换层40之后,如图8和图9中,测试线边缘位置(即,显示画面的边缘位置)的色度值提高,即,对显示画面边缘位置的颜色进行补偿,从而不会出现图3中的边缘偏蓝现象。但是,在设置图6所示的光转换层40后,容易出现颜色过度补偿的情况。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光转换层40的另一种结构。
图10a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光转换层的俯视图,图10b为图10a中Q1区域的放大图,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光转换层40包括互相间隔的多个光转换单元40a,每个光转换单元40a的材料均包括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其中,光转换单元40a中的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均匀混合。可选地,不同的光转换单元40a中的第一光转换材料的体积百分比含量相同,不同的光转换单元40a中的第二光转换材料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也相同,例如,光转换单元40a的材料与量子点膜片30中的量子点层33的材料相同,每个光转换单元40a中的第一光转换材料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与量子点层33中红色量子点材料的体积百分比含量相同,每个光转换单元40a中的第二光转换材料的含量与量子点层33中绿色量子点材料的体积百分比含量相同。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各光转换单元40a的体积可以相同。沿着从量子点膜片30中心到边缘的方向,光转换单元40a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在量子点膜片30的边缘区域,发光件阵列10照射到不同位置的光线量是不同的,离量子点膜片30的中心越远,照射到的光线量越少。而图10a的设置方式中,光转换层40中的多个光转换单元40a间隔设置,并且,离量子点膜片30的中心越远,光转换单元40a分布得越密集,从而出射更多的红光和绿光,因此,光转换层40采用图10a中的设置方式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出射光线偏蓝的现象,并使背光模组整个出光区域出射光线的色度更均匀。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多个光转换单元40a分为多个光转换单元组,不同光转换单元组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位于中部区域MA的不同侧,每个光转换单元组包括多排光转换单元30a,每排包括多个光转换单元30a,每排中的多个光转换单元30a沿中部区域MA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例如,如图10a所示,多个光转换单元40a分为四个光转换单元组,分别位于中部区域MA的上、下、左、右四侧。上、下两侧的光转换单元组中,每排光转换单元30a中的多个光转换单元30a沿中部区域MA的上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左右两侧的光转换单元组中,每排光转换单元30a中的多个光转换单元30a沿中部区域MA的左侧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可选地,沿远离中部区域MA的方向,各排光转换单元30a中的光转换单元30a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图11a为本公开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光转换层的俯视图,图11b为图11a中Q2区域的放大图,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光转换层40包括互相间隔的多个光转换单元40a,每个光转换单元40a的材料均包括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其中,光转换单元40a中的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均匀混合。与图10a所示的结构不同的是,在图11a和图11b中,沿着从量子点膜片30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光转换单元40a的体积逐渐增大。例如,如图11a所示,中部区域MA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行光转换单元40a,每行光转换单元40a的数量基本相同;中部区域MA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列光转换单元40a,每列光转换单元40a的数量基本相同。
在图11a和图11b的设置方式中,离量子点膜片30的中心越远,光转换单元40a的体积越大,从而出射更多的红光和绿光,因此,光转换层40采用图11a的设置方式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出射光线偏蓝的现象,并使背光模组整个出光区域出射光线的色度更均匀。
当然,图10a和图11a的两种设置方式可以结合,即,沿着从量子点膜片30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光转换单元40a的体积逐渐增大,同时,光转换单元40a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可选地,在图10a和图11a的设置方式中,光转换单元40a采用丝网印刷的形成,从而提高生产效果。例如,光转换单元40a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在量子点膜片30上。又例如,光转换单元40a也可以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扩散片50或棱镜片60的表面。
在图10a和图11a的设置方式中,各光转换单元40a的厚度基本相等,从而便于统一制作。可选地,各光转换单元40a的厚度在5μm~30μm之间。例如,光转换单元40a的厚度为10μm,或者12μm,或者15μm,或者18μm,或者20μm。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对光转换单元40a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光转换单元40a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中的任意一者,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异形形状。可选地,光转换单元40a在量子点膜片30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在5μm~100μm之间。例如,光转换单元40a为圆形,光转换单元40a的直径为20μm左右,或者为30μm左右,或者为40μm左右,或者为50μm左右,或者为60μm左右,或者为70μm左右,或者为80μm左右,或者为90μm左右。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背光模组可以用于小尺寸的显示装置中,其中,发光件11的长度和宽度均在100μm~500μm之间,任意相邻两个发光件11之间的间距在1mm~1.5mm之间,发光件11的发光角度在130°~150°之间。例如,发光件11的发光角度为140°。图1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件的出射光线示意图,如图12所示,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形成发散的光束,发光件11的发光角度即为发散光束的发散角θ。对于小尺寸的显示装置,如图6、图10a和图11a所示,量子点膜片30的边缘区域的宽度d在3mm~5mm之间,光转换层40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与中部区域MA每一侧的边缘均接触,且与量子点膜片30每一侧的边缘均接触。对于图6中的光转换层40而言,光转换层40在量子点膜片3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边缘区域,当光转换层40包括多个光转换单元40a时,如图10a和图11a所示,中部区域MA的上边缘与其上方相邻的一行光转换单元40a接触,中部区域MA的下边缘与其下方相邻的一行光转换单元40a接触,中部区域MA的左边缘与其左侧相邻的一列光转换单元40a接触,中部区域MA的右边缘与其右侧相邻的一列光转换单元40a接触。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70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70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可选地,液晶显示面板70包括:液晶盒73、偏光片71和偏光片72,其中,液晶盒73包括:阵列基板731、与阵列基板731相对设置的对盒基板732、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731和对盒基板732之间的液晶层733。偏光片71设置在液晶盒73与背光模组之间,偏光片72设置在液晶盒73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可选地,偏光片71的偏振方向与偏光片72的偏振方向相反。背光模组射出的光线为圆偏振光,经过偏光片71的偏振作用后形成线偏振光。通过对液晶层733施加电场,可以调节液晶的偏转方向,从而调节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而调节线偏振光透过偏振片72时的透过率,从而调节出光亮度。
如上文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转换层40设置在扩散片50、棱镜片60、量子点膜片30中的任意一者上,但本公开中光转换层40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光转换层40还可以直接设置在偏光片71上,例如,设置在偏光片71朝向背光模组的一侧。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光转换层,光转换层在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位于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且受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后可以出射红光和蓝光,因此,可以改善背光模组边缘的出射光线偏蓝的现象,从而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边缘偏蓝的现象,提高显示画面的色度均一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发光件阵列,所述发光件阵列包括多个发射蓝光的发光件;
设置在所述发光件阵列的出光侧、且具有中部区域和边缘区域的量子点膜片,所述边缘区域环绕所述中部区域;
设置在所述发光件阵列出光侧的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所述光转换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光转换材料和第二光转换材料,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绿光;
所述光转换层包括互相间隔的多个光转换单元,每个所述光转换单元的材料均包括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和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其中,
沿着从所述量子点膜片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和/或,
沿着从所述量子点膜片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光转换单元的体积逐渐增大;
各个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厚度相等,均在5μm~30μm之间;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量子点膜片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在5μm~100μm之间;
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件之间的间距在1mm~1.5mm之间,所述发光件的长度和宽度均在100μm~500μm之间,所述发光件的发光角度在130°~150°之间,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的宽度在3mm~5mm之间,所述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中部区域每一侧的边缘均接触,且与所述量子点膜片每一侧的边缘均接触;
所述量子点膜片包括:第一阻隔膜层、第二阻隔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阻隔膜层与所述第二阻隔膜层之间的量子点层,所述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膜片远离所述发光件阵列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三阻隔膜层以及与第三阻隔膜层相对设置的第四阻隔膜层,所述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三阻隔膜层与所述第四阻隔膜层之间;所述光转换层的材料与所述量子点膜片中的量子点层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三阻隔膜层与所述第二阻隔膜层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转换单元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膜片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缘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光转换材料和所述第二光转换材料均为量子点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量子点层的材料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红色量子点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红光,所述绿色量子点材料用于在所述发光件的光线激发下发射绿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件为发光二极管。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盒和设置在所述液晶盒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偏光片,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发光件阵列的出光侧;
棱镜片,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膜片远离所述发光件阵列的一侧,且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发光件阵列与所述棱镜片之间;
其中,所述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偏光片、所述扩散片、所述量子点膜片、所述棱镜片中的任意一者上。
CN202080000433.0A 2020-03-30 2020-03-3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072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81968 WO2021195818A1 (zh) 2020-03-30 2020-03-3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2722A CN114072722A (zh) 2022-02-18
CN114072722B true CN114072722B (zh) 2024-04-16

Family

ID=77926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0433.0A Active CN114072722B (zh) 2020-03-30 2020-03-3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2235B2 (zh)
CN (1) CN114072722B (zh)
WO (1) WO202119581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066A (zh) * 2004-10-19 2006-05-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供体基板及利用其制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5676522A (zh) * 2014-12-09 2016-06-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6292057A (zh) * 2015-06-24 2017-01-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边界荧光结构体的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1726B1 (ko) 2011-11-23 2018-04-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WO2013144964A1 (en) * 2012-03-31 2013-10-03 Noam Meir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lighting
US20130335677A1 (en) 2012-06-15 2013-12-19 Apple Inc. Quantum Dot-Enhanced Display Having Dichroic Filter
US20160027966A1 (en) * 2014-07-25 2016-01-28 Nanosys, Inc. Porous Quantum Dot Carriers
KR20160042226A (ko) * 2014-10-07 2016-04-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5892146B (zh) 2016-05-23 2020-01-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690960B2 (en) * 2016-10-17 2020-06-2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6569363A (zh) 2016-10-21 2017-04-1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
CN110389470A (zh) 2018-04-19 2019-10-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066A (zh) * 2004-10-19 2006-05-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供体基板及利用其制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5676522A (zh) * 2014-12-09 2016-06-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6292057A (zh) * 2015-06-24 2017-01-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边界荧光结构体的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2722A (zh) 2022-02-18
WO2021195818A1 (zh) 2021-10-07
US11762235B2 (en) 2023-09-19
US20220113590A1 (en)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775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516078B2 (en)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irst emitting direction and a second emitting direction
US7611273B2 (en) Point light source,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0120114B2 (en) Light conversion member, an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203439B2 (en) Double-si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109280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CN110320703B (zh)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CN110875347A (zh) Led发光模块及应用该led发光模块所制成的显示器
US11587987B2 (en)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djustmen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66107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광원 장치
CN11072934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25651A (ko) 양자점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4063347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073245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ransparent substrate with a plurality of light source disposed thereon
CN11407272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23011889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82797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CN11189716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7887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5010213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98739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230276043A1 (en) Active emitter multiview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employing a diffuser
KR20230084075A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이를 이용한 평면 조명 장치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3159383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153756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