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6698B -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6698B
CN114066698B CN202111277580.5A CN202111277580A CN114066698B CN 114066698 B CN114066698 B CN 114066698B CN 202111277580 A CN202111277580 A CN 202111277580A CN 114066698 B CN114066698 B CN 1140666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
search
rescue
resource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75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6698A (zh
Inventor
詹益鸿
邓立群
范涛
陈孝颖
辛萍
何全泳
刘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uoan Trust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so Measurement & Contro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so Measurement & Contro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so Measurement & Contro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75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6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6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6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6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6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所述目标时间段包括所述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所述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所述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提高人员搜救效率。

Description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般的,当发生诸如洪涝灾害等紧急事件时,需要对受灾区域中的人员展开搜救行动。
目前,展开搜救行动的方式通常是逐一搜查受灾区域内的每个可能有人或物资的地点。然而,这种地毯式搜救往往会让搜救人员到达时才发现这些房屋或厂房并没有人需要抢救,实际上耽误了搜救人员对其他确实有人的地方的搜救,甚至耽误了最佳搜救时机,导致搜救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地毯式搜救过程中因对无人或物资的地方的无效搜救耽误了对其他确实有人的地方的搜救,导致搜救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救方法,包括:
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目标时间段包括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搜救方法,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以便于通过资源使用量了解目标区域的对应地点是否有人。接着,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的多少,确定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并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以便于搜救人员可以按照该确定的先后顺序对该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依次进行搜救,例如针对预测人员数量较多的地点可以优先搜救,从而提高人员搜救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救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目标时间段包括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搜救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搜救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搜救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搜救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搜救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搜救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搜救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搜救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装置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在实际生活中,当发生诸如洪涝灾害等紧急事件时,需要对受灾区域中的人员或物资展开搜救行动。目前,展开搜救行动的方式通常是逐一搜查受灾区域内的每个住址,以完成对每个地址的搜救。然而,这种搜救方式缺少比较精确的指引信息,导致搜救效率较低。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搜救方法,能够较好地在目标区域中发生紧急事件时,为搜救活动的开展提供比较精确的指引信息,从而提高搜救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搜救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或服务器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救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目标时间段包括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紧急事件指的是发生时,可能导致人员受困于某个地点的事件。例如,紧急事件可以是洪涝灾害、火灾、雪灾等。
目标区域包含的地点指的是目标区域中可供人员进行目标活动的区域。例如,城市A的甲社区中的住宅1,由于住宅1可供人员居住,所以,住宅1作为城市A中的地点。或者,如城市A的乙街道中的商铺1,由于商铺1可供商户进行商业活动,所以,商铺1也可作为城市A的地点。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示例只是目标区域包含的地点的示例,不作为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地点的限定。
指定时间段可按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目标时间段为紧急事件发生之前的一个月,或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星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目标区域中可能存在有时间规律的往返于某一个居住地点的人员和固定活动在某一个地点的人员,所以,在目标区域中存在紧急事件时,为了能够高效地识别有人员进行目标活动的地点和目前可能无人员进行目标活动的地点,进而高效地对目标区域中的人员展开搜救,在确定目标区域内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先获取紧急事件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以便于基于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来了解是否有人在地点处活动,从而为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以及精准地对目标区域中的受困人员进行搜救提供数据基础。
示例的,城市A发生紧急事件的时间点为7月,即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为7月,为了了解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中是否有人等待救援,获取城市A包含的地点1在7月时的资源使用量和地点2在7月时的资源使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
获取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确定紧急事件的发生时间。
将所述发生时间与多个子时间段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子时间段作为发生时间所处的目标时间段。
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目标区域内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先确定紧急事件的发生时间,以便于将发生时间与多个子时间段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子时间段作为发生时间所处的目标时间段,并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
S12:根据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资源使用量指的是人员在目标地点进行目标活动的期间,使用资源的情况。例如,李某居住在住宅1的期间所对应的用水量或用电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是供人员来使用的,且每个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资源的数量会处于一定范围,所以,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任一个目标地点,为了能够确定该目标地点的人数标签,先获取目标地点于目标时间段内的历史资源使用量,从而基于该历史资源使用量了解到目标地点中的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使用资源的情况,进而地根据历史资源使用量来确定目标地点的人数标签。
示例的,一种具体的场景中,历史资源使用量指的是历史用水量,目标区域包括地点A和地点B。其中,为了能够了解地点A中可能的人员数量,获取地点A在6月份的历史用水量0L,即表示在6月份,无人在地点A中进行活动,并使用生活用水。另外,获取地点B在6月份的历史用水量4200L,即表示在6月份,有人在地点B中进行活动,同时按目标区域对应的每人日均用水量,可计算确定该4200L为1个人在地点B生活时产生的用水量,所以,确定在6月份只有1人在地点B活动,即地点B的人数标签指示的地点B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的具体实现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地点的终端使用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以及所述每个地点的终端使用数量,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地点中活动的每个人员大都会使用类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即终端与人员之间存在的数量上的对应关系,所以,为了更好地确定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先获取每个地点的终端使用数量,接着,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以及所述每个地点的终端使用数量,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
示例的,地点A中6月份的水资源使用量为4200L,且终端使用数量为1,。其中,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计算得知,4200L为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用水量,所以,地点A的人数标签为1,进而基于该人数标签指示地点A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
S13: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能够用于描述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进而地了解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目标区域中的人员分布情况。其中,由于通过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可以了解到的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可以根据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来生成能够指示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的搜救指引信息,以便于根据搜救指引信息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使得搜救活动的开展更有目的性,从而提高搜救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越多,搜救优先级越高。
示例的,在目标区域中包括地点A、地点B和地点C。现在发生了洪涝灾害,需要对目标区域中的住户进行搜救,所以,确定地点A的人数标签指示地点A的预测人员数量为0,地点B的人数标签指示地点B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地点B的人数标签指示地点B的预测人员数量为2,所以,确定对地点A、地点B、地点C进行搜救时的先后顺序为:地点C、地点B、地点A。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获取到目标区域中地点对应的求助信息,根据所述求助信息,对求助信息对应的地点的搜救顺序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收到求助信息时,可能表示求助信息对应的地点中的人员可能陷入紧急情况,不优先地对该地点进行搜救,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所以,需要对求助信息对应的地点的搜救顺序进行更新,以便于优先地对求助信息对应的地点进行搜救。
可以理解的是,求助信息包括求助的地点、求助需求、求助人、求助地点的环境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种场景中,在目标区域中发生紧急事件时,部分人员冒险外出,导致被困在外,所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救方法,主要涉及确认各个地点关联的公共区域是否存在待搜救人员的方法。该搜救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关联的户外公共区域的图像,所述图像用于描述所述公共区域中是否存在涉险人员,其中,一个地点关联的公共区域的图像中包含涉险人员的图像信息,搜救优先级越高;
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关联的公共区域的图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示例的,通过搭载有摄像设备的无人机,获取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关联的户外公共区域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目标检测,以确定是否户外公共区域中是否存在涉险人员。
结合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的具体实现包括:
S21: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其中,一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且地点的物资越匮乏等级越高,则地点的搜救优先级越高。
S22:根据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紧急程度用于描述紧急事件在目标区域的地点处的危急程度。例如,紧急事件为洪涝灾害时,在地点A中的洪水深度为0.5米时,紧急程度为中级,当洪水深度为1.5米时,紧急程度为高级。
物资匮乏情况用于指示发生紧急事件时,地点处的物资需求。例如,发生洪涝灾害时,将地点A围困住,且地点A处的食品只够一个人吃半天,即表示食品匮乏。
物资匮乏等级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设置物资匮乏的等级为高级、中级和低级等三档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点对应的消费记录,确定地点的物资储备情况和物资储备时间点,并根据物资储备情况、物资储备时间点和紧急事件的发生时间,确定物资匮乏情况。例如,根据消费记录对应的消费时间和消费物品,确定在消费时间点储备的物资和物资储备时间点,并物资储备时间点至紧急事件的发生时间,可能消耗的物资,确定物资匮乏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点对应的物资获取请求信息,确定地点的物资匮乏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紧急事件在不同地点的影响程度不同,且每个地点对应的人员在物资储备方面做的工作也有所不同,所以,为了更好地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以避免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在根据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之后,还获取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以便于在综合考虑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的情况下,确定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进而地更好地根据所确定的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对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且地点的物资越匮乏等级越高的地点进行优先搜救。
示例的,城市A中包括地点1和地点2,且在地点1和地点2都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根据地点1处的用水量4200L,确定地点1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根据地点2处的用水量8400L,确定地点2的预测人员数量为2。接着,洪涝灾害在地点1的洪水深度为1.5米,即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高级,同时地点1处没有食品,即物资匮乏等级为高级。相对应的,洪涝灾害在地点2的洪水深度为0.5米,即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中级,同时地点2处有食品,且食品足够2个人生活一个星期,即物资匮乏等级为低级。因此,先根据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地点2的初步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1的初步搜救优先级,接着根据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的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和物资匮乏情况,对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初步搜救优先级进行调整,即调整后的地点1的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2的搜救优先级。
再示例的,根据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的资源使用量,确定地点1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地点2的预测人员数量为2。接着,洪涝灾害在地点1的洪水深度为0.3米,即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中级,同时地点1处没有食品,即物资匮乏等级为高级。相对应的,洪涝灾害在地点2的洪水深度为0.5米,即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中级,同时地点2处有食品,且食品足够2个人生活一个星期,即物资匮乏等级为低级。因此,先根据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地点2的初步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1的初步搜救优先级,接着根据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的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和物资匮乏情况,对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初步搜救优先级进行调整,且由于两地的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相同,当地点1的物资匮乏等级为高级,所以,即调整后的地点1的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2的搜救优先级。
再示例的,根据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的资源使用量,确定地点1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地点2的预测人员数量为2。接着,洪涝灾害在地点1的洪水深度为0.1米,即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低级,同时地点1处没有食品,即物资匮乏等级为高级。相对应的,洪涝灾害在地点2的洪水深度为1.7米,即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高级,同时地点2处有食品,且食品足够2个人生活一个星期,即物资匮乏等级为低级。因此,先根据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地点2的初步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1的初步搜救优先级,接着根据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的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和物资匮乏情况,对地点1和地点2分别对应初步搜救优先级进行调整,且由于地点2的洪涝灾害的紧急程度为高级,如不优先救援的话,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所以,即使地点2的物资匮乏等级为低级,地点1的物资匮乏等级为高级,但此种情况下,仍应先搜救地点2,所以,即调整后的地点2的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1的搜救优先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若确定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存在资源使用量、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和物资匮乏情况都一致的多个地点,使得所确定的搜救优先级相同,所以,为了更好对搜救优先级相同的多个地点进行搜救,在确定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时,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以便于根据每个目标第一地点对应的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示例的,城市A中包括地点1、地点2、地点3、地点4、地点5、地点6,且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地点1、地点2、地点3、地点4、地点5分别对应的搜救优先级为:地点1的搜救优先级最高,地点6的搜救优先级最低,地点2、地点3、地点4、地点5分别对应的搜救优先级相同,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地点2、地点3、地点4、地点5展开搜救,且确定地点2分别到地点3、地点4、地点5的距离为1、2、3,即根据该3个距离,得到地点2的平均距离为2。另外,确定地点3分别到地点2、地点4、地点5的距离为4、2、3,即根据该3个距离,得到地点3的平均距离为3。确定地点4分别到地点2、地点3、地点5的距离为7、2、3,即根据该3个距离,得到地点4的平均距离为4。确定地点5分别到地点2、地点3、地点4的距离为10、2、3,即根据该3个距离,得到地点5的平均距离为5。进一步地,根据地点2、地点3、地点4和地点5分别对应的平均距离,设置地点2的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3的搜救优先级,地点3的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4的搜救优先级,地点4的搜救优先级高于地点5的搜救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各个地点进行搜救,获取针对目标区域的多条舆情信息;根据多个舆情信息,统计舆情信息中包含的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出现的次数。
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舆情信息中包含的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出现的次数,所述每个地点发生所述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所述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其中,一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地点的物资匮乏等级越高、地点在舆情信息中出现的次数越大,地点的搜救优先级越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包括:
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
若在根据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设置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之后,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并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根据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生成搜救指引信息,搜救指引信息用于描述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进行搜救,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先根据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设置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使得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越多,搜救优先级越高。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区域中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可能相同,可能不相同。其中,当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不同时,预测人员数量大的地点的搜救优先级高于预测人员数量小的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当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相同时,表示搜救优先级相同,所以,若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为了能够高效地对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进行搜救,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以便于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针对每个子区域,根据子区域中包含的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确定子区域的搜救路线。
根据每个子区域的搜救路线,得到目标区域的搜救指引信息,搜救指引信息用于描述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包括:
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根据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设置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其中,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与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若目标区域中包含二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四地点,则针对二个以上第三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四地点,统计目标第四地点到二个以上第四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五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并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四地点在二个以上第四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时,获取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对应的声纹种类,根据每个地点对应的声纹种类,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
例如,地点1中包括人员A、人员B,由于每个人的声纹是不同,那么人员A和人员B在地点1中活动的期间时,可以记录人员A和人员B的声纹,所以地点1对应的声纹种类为2,那么地点1的人数标签为2。如果地点1中无人活动时,即无法记录地点1的空间内的声纹,此时地点1的声纹种类为0,对应的人数标签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准确地识别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的人数标签,获取目标区域中的每个地点所对应的用户画像,根据目标区域中的多个地点中的每个地点对应用户画像,确定地点对应的人数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画像至少包括地点的用水量、用电量、燃气用气量,地点中活动的人员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预设条件指的是根据需求预先设置的判断标准。例如,为了判断一个地点是否为候鸟人群的住宅,设置用水量为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画像能够用于描述地点对应的情况,在获取目标区域中住户的用户画像后,将用户画像中的描述的信息与预设条件结合的确定地点的人数标签,进而了解地点是否无人,或者地点对应的预测人员数量。
示例的,地点1的用户画像中记录有6月的历史用水量4200L,且由于4200L大于预设条件中对应的表明有人时的用水量0L,即表示在6月份,有人在地点1中进行活动,同时按目标区域对应的每人日均用水量,可计算确定该4200L为1个人在地点1生活时产生的用水量,所以,确定在6月份只有1人在地点B活动,即地点1的人数标签指示的地点1的预测人员数量为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区分开来,用户画像包括每个地点对应着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指的是能够将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区分开来的信息。例如,标识信息可以是地点对应的住户号、住户名、住户的居住地址、住户的联系方式、住户的外出时间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快速的确定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针对每个地点,根据住户的外出时间,确定地点的人数标签。
示例的,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时间点为7月,且一个地点A的住户的外出时间也为7月,即地点A中无人,从而得到地点A的人数标签,且该人数标签指示地点A的预测人员数量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目标时间段是多个子时间段中的一个。
一种具体的实现场景是,为了能够较快地确定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预先地确定每个时间段目标区域内人数标签指示预测人员数量小于预设人员数量阈值的地点。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确定目标区域中每个地点在每个子时间段的历史资源使用量。
针对每个地点,若根据地点在每个子时间段内的历史资源使用量,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时间周期内的历史资源使用量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子时间段。
根据目标子时间段对应的历史资源使用量和/或除目标子时间段之外的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历史资源使用量,得到目标地点在每个子时间段内的人数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子时间段为按实际需求设置的时间段。例如,为了了解一个地点在每个子时间段内的预测人员数量是否小于预设人员数量阈值,设置多个时间段为近三年内的每个月。
预设阈值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预先设置预设阈值为用水量为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候鸟人群会有时间规律的往返于某一个地点,使得在某一个子时间段内,该地点对应的用水量会为0或低于某一个值,所以,为了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地点对应的人员是否候鸟人群,可以获取目标区域中各每个地点在多个子时间段中每个子时间段的历史资源使用量,以便于根据每个地点对应的每个子时间段内的资源使用变化情况,确定地点在每个时间周期内的固定的子时间段的资源使用量是否总是低于预设阈值。如果确定地点在每个时间周期内的固定子时间段的历史资源使用量总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每个时间周期内的对应固定的子时间段的地点的人数标签指示该地点的人员数量总是低于预设人员数量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确定一个地点在每个时间周期内的固定子时间段的历史资源使用量总低于预设阈值时,即确定每个时间周期内的对应固定的子时间段时的地点的人数低于预设人员数量阈值,在该外出时间内默认地点对应中大概率没有居住的人员,并将该固定的子时间段与地点进行关联记录,以便于后续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根据紧急事件对应的发生时间与地点所关联的固定的子时间段进行匹配,识别出紧急事件发生时目标区域中人数标签指示人员数量低于预设人员数量阈值的地点,从而直接得到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目标区域中部分地点的人数标签,从而达到减少计算量的目的。
同时的,由于资源是供人员来使用的,且每个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资源的数量会处于一定范围,所以,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任一个目标地点,还可根据目标地点于目标子时间段之外的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历史资源使用量,从而基于该历史资源使用量了解到,在目标子时间段之外的每个子时间段内目标地点中的人员使用资源的情况,进而地根据历史资源使用量来确定目标地点的人数标签。
示例的,获取到城市A中地点1在过去3年的每个月的用水量,且确定每年的6月、7月、8月所分别对应的用水量均为0,而其它月份中的每个月的用水量都一样,均为每个月8400L,按目标区域对应的每人日均用水量,可计算确定该8400L为2个人在地点1生活时产生的用水量,所以,确定在其它月份中的每个月份只有2人在地点1活动,即除了6月、7月、8月之外的每个月,地点1的人数标签指示的地点1的预测人员数量为2。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较好地记录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的情况,根据每个地点的标识信息,在预设地图上显示每个子时间段内对应的人数标签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低于预设人员数量阈值的地点,以通过该预设地图来展示候鸟人群居住的地点的分布情况,以便于后根据候鸟人群居住的地点的人数标签和非候鸟人群居住的地点的人数标签,得到紧急事件发生时的搜救指引信息。
其中,标识信息包括住户号、住户名、住户的居住地址、住户的联系方式、外出时间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一种具体的场景中,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
示例的,城市A包括左分区和右分区,且左分区中包括第一社区和第二社区,右分区中包括第三社区和第四社区。城市A中的候鸟住户可能都集中居住在第一社区,或者分散的居住在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和第四社区。
结合图3,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存在一种可能的场景是,当紧急事件发生时,比如洪涝灾害发生时,会导致目标区域中的资源中断,所以,为了能够精确地对居住在目标区域中的住户提供资源救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救方法,主要涉及紧急事件发生后,指引对目标区域中的住户提供应急资源的过程。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S31: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资源中断区域。
S32针对资源中断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二地点,根据每个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每个第二地点各自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其中,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和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应急资源提供量用于描述在检测到目标事件发生时,向目标区域中的地点配送应急资源。例如,在城市A中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城市A中的生活用水中断,向城市A配送应急用水。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区域中发生目标事件时,由于目标事件的原因,使得目标区域中的资源供应中断,所以,为了保证目标区域中居民的日常生活,确定目标区域中资源中断区域,并针对资源中断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二地点,根据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以便于根据该应急资源提供量向第二地点配送应急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个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指示第二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为0时,该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也为0。同时的,人数标签指示第二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越多,表示第二地点更多人需要应急资源,所以,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也相应增加。因此,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和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检测到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时,确定目标区域的多个子区域中停水的子区域;
对于停水的子区域内包含的每个第二地点,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应急送水量,应急送水量用于指示对停水的第二地点配送应急用水,第二地点的应急送水量和第一滴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目标区域对应的城市类型为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40L/cap.d。
在本实施例中,应急资源提供量指的是应急送水量。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导致目标区域中部分子区域停水,所以为了使得居住在目标区域中的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在确定紧急事件发生时,先确定目标区域的多个子区域中停水的子区域。同时,对于停水的子区域,为了能够向该子区域中的居民提供充足的应急用水,先确定停水的子区域内的每个第二地点,以便于在该基础上,确定与每个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对应的应急送水量,进而通过该应急送水量来指示对第二地点配送应急用水。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多个子区域中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停水的子区域,则对于每一个停水的子区域,都会确定该子区域中每个第二地点,以便于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该子区域内每个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停水的子区域内每个第二地点对应的应急送水量。
示例的,在2021年7月10号,城市A的降水量极大,使得城市A的左城区和右城区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进而可能导致城市A的左城区和右城区分别对应的供水装置停水。所以,为了使得居住在城市A中的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先确定城市A的左城区和右城区中处于停水状态的城区,比如确定左城区处于停水状态。接着,为了左城区中的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先确定停水的左城区内除目标住户之外的住户的标识信息,来了解发生紧急事件时,左城区中居民的居住情况,并在该基础上,根据城市A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左城区中除目标住户之外的住户的标识信息,确定左城区的应急送水量信息。例如,左城区中除目标住户之外的住户的标识信息的数量为100,城市A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40L/cap.d,若按每户按3人数计算,则每户的户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420L/cap.d,那么左城区的应急送水量为42000L/cap.d,进一步地,基于42000L/cap.d的应急送水量指示对左城区进行配送应急用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城市类型和分区信息,根据目标区域的城市类型和分区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在本实施例中,城市类型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城市类型包括小城市、中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分区信息指的是按实际需求对目标区域进行区域划分时,每个区域对应的区域信息。例如,城市A划分为一分区、二分区、三分区。
示例的,城市A的城市类型为特大城市,对应的一分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80L/cap.d,二分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40L/cap.d,三分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00L/cap.d。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目标区域内发生紧急事件时,通过目标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的资源供应监测信息,确定资源中断区域。
在一种具体实现场景中,资源供应监测信息指的是供水监测信息,在确定紧急事件发生时,通过每个子区域的供水监测信息,确定多个子区域中停水的子区域。
其中,供水监测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处于供水的该状态。例如,通过供水监测信息1来了解到城市A的左城区处于停水状态,通过供水监测信息2来了解到城市A的右城区处于持续供水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计算每个地点的应急送水量,预先的设置计算每个地点对应的户均居民生活用水量时对应的人数,以便于根据计算每个地点对应的户均居民生活用水量时对应的人数、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地点的标识信息,得到该地点的应急送水量信息。
例如,每户按3人数计算户均居民生活用水量,且一个人对应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值为140L/户.d,即一个住户对应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值为420L/户.d。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人数标签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小于预测人员数量阈值的地点可能分布在目标区域的各个子区域中,也可能集中分布在目标区域的一个子区域中,所以,为了能够快速地对各个子区域展开搜救行动,且提高搜救的效率,根据每个子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提供量的大小顺序,确定对每个子区域中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子区域中存在人数标签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小于预测人员数量阈值的地点,进而会使得各个子区域分别对应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可能有所不同,使得所需要的搜救人员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可以根据每个子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提供量进行大小排列,进行确定对每个子区域中的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以便于根据对每个子区域中的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执行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搜救策略。
示例的,在2021年7月10号,城市A的降水量极大,使得城市A的左城区和右城区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进而可能导致城市A的左城区、右城区、上城区、下城区分别对应的供水装置停水。但是,确定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左城区和右城区中居住的都是候鸟住户,而且,上城区、下城区分别对应的应急资源提供量为12000L/cap.d和42000L/cap.d,即表示下城区中居住的住户较多,上城区中居住的住户较少。所以,在对左城区、右城区、上城区、下城区进行搜救时的先后顺序可以为,下城区、上城区、左城区、右城区。
结合图4,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导致向各个地点输送资源的资源供输线路损坏,存在资源泄露的情况,所以,为了确保紧急事件过后可以正常向各个地点供输资源,需要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是否异常。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救方法,主要涉及在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时,如何警示的过程。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
S41:针对每个子区域,获取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以及获取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
S42:若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与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和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警示信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指定时长为按实际需求设置的时长。例如,设置指定时长为7天。
资源使用量指的是通过设置的设备记录的资源供应情况。例如,通过小区A对应的总水表记录的一个月内向小区A供应的生活用水总量。或是,通过小区A中的住户1的分户水表记录的一个月内向住户1供应的生活用水总量。
第一阈值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管理每个子区域的资源供应情况,且便于确定向子区域供应资源的情况和子区域中的每个地点供应资源的情况,进而确定资源供输线路是否异常,所以,针对每个子区域,先获取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来了解在指定时长内向子区域供应资源的情况,以及获取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了解向子区域中的每个地点供应资源的情况。进一步地,确定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与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和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与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和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即表示子区域中的资源供输线路可能存在损坏,所以,需要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警示信息,以便于通过该警示信息来定位子区域,进而对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进行维修。
在一实施例中,资源供输线路指的是输送生活用水的水管网,水管网至少包括输送水的管道、记录用水情况的水表。一种具体的实现场景是,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导致向各个地点输送生活用水的管道损坏,存在漏水的情况,所以,为了确保紧急事件过后的供水的正常,需要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子区域的水管网是否异常。
在确定紧急事件发生时,获取多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总水表的用水量和子区域中各个地点对应的分户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
确定总水表的用水量和各个地点对应的分户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区域。
确定目标子区域中每个第三地点分别对应的分户表在指定时长内记录的用水量大于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地点,并生成警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监控向地点输送生活用水的水管网中是否存在损坏的管道,对于每个子区域会设置一个总水表,以便于通过该总水表记录的用水量来体现输入进入该子区域的用水量。同时,为了了解地点的生活用水情况,对于子区域中的每个地点,会分别设置一个分户表,以便于通过分户表所记录的用水量来体现地点的用水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紧急事件可能会导致向地点输送生活用水的管道泄露,所以,为了确定是否存在管道损坏而漏水的情况发生,在确定紧急事件发生时,获取多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总水表的用水量和子区域中各个地点对应的分户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接着确定总水表的用水量和各个地点对应的分户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目标子区域,从而确定可能存在输送水的管道损坏,和/或,漏水的情况发生的子区域。进一步地,在确定目标子区域后,将目标子区域中每个地点的分户表记录的用水量和地点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比较,确定目标子区域中分户表记录的用水量大于地点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地点,进而确定用水可能存在异常的地点。比如,地点中的管道损坏导致漏水,使得分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大于地点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并生成警示信息,以便于通过警示信息来描述目标子区域中向地点输送生活用水的水管网中存在损坏的管道。
示例的,在2021年7月10号,城市A的降水量极大,使得城市A的左城区和右城区都发生了洪涝灾害时,获取左右社区对应的总水表的用水量和左右社区中各个住户对应的分户水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比如,总水表记录的用水量为10000吨,各个住户对应的分户水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为9800吨,即总水表的用水量和各个住户对应的分户水表对应的用水量的总和的200吨大于第二阈值10吨,该左右社区为目标子区域。进一步地,为了更精确地确定存在漏水的管道,将左右社区中每个住户的分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和住户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比较,以便于分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大于住户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住户,比如确定住户1的分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大于住户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即表示向住户1输送生活用水的管道可能损坏,需要进行维修。因此,接着生成漏水指令信息,以通过漏水指令信息来描述左右社区中向住户1输送生活用水的水管网中存在损坏的管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存在泄露风险的警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针对每个第三地点,根据第三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第三地点的基准资源使用量。
若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和基准资源使用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则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位置为第三地点对应的资源供输线路的指示信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基准资源使用量用于描述在预设时长内,预设的每个人的资源使用量。例如,预设每个人每天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40L/cap.d,进而的当一个住户有3个人,即每天的基准用水量为420L/cap.d。
第二阈值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与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和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之后,只能通过警示信息了解到子区域中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但在需要对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修复时,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排查资源供输线路,查找到泄露的地方。所以,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存在泄露风险的警示信息之后,根据第三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第三地点的基准资源使用量,以便于确定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和基准资源使用量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从而当确定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和基准资源使用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定位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位置为第三地点对应的资源供输线路,并得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便于资源供输线路的维修人员根据该指示信息,快速地定位泄露的位置,并对泄露的位置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生成指示信息的过程的具体实现包括:
针对每个第三地点,每个第三地点的基准资源使用量与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间的第二差值。
将第二差值与多个预设幅值进行匹配,确定匹配成功的目标预设幅值,每个预设幅值与一种管道修复措施关联。
根据第二差值大于第三阈值对应的地点的标识信息、目标预设幅值,生成指示信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基准资源使用量指的是基准生活用水使用量。
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指的是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用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较好地对用于输送生活用水的管道进行修复,预设幅值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同时,针对每个预设幅值设置,可以设置预设一种管道修复措施与之关联。
第三阈值可以按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设置第三阈值为0或0.01吨。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分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大于住户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住户之后,为了更好地对向住户输送生活用水的管道进行修复,先确定目标子区域中多个住户中的每个住户的分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与住户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之间的第二差值,以便于通过第二差值来了解由于水管网损坏或水表损坏等情况导致的漏水情况。接着,为了确定是否需要对向住户输送生活用水的水管网中管道进行修复,将第二差值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以便于根据第二差值与第三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对水管网中的管道进行修复。其中,当需要对水管网中的管道进行修复时,将第二差值与多个预设幅值进行匹配,确定匹配成功的目标预设幅值,并获取目标预设幅值对应的管道修复措施信息。最后,为了维修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水管网中损坏的管道的情况,根据第二差值大于第三阈值对应的住户的标识信息、目标预设幅值,生成漏水指令信息,以便于维修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漏水指令信息了解损坏的管道的位置,以及可能需要采用的管道修复措施,进而针对性地对管道进行修复,从而提高管道修复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生成搜救指引信息,包括:
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根据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设置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其中,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与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若在根据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设置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之后,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并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根据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生成搜救指引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进行搜救,针对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先根据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设置地点的搜救优先级,使得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越多,搜救优先级越高。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区域中的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可能相同,可能不相同。其中,当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不同时,预测人员数量大的地点的搜救优先级高于预测人员数量小的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当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相同时,表示搜救优先级相同,所以,若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为了能够高效地对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进行搜救,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以便于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针对每个子区域,根据子区域中包含的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确定子区域的搜救路线。
根据每个子区域的搜救路线,得到目标区域的搜救指引信息。
在本申请一个示例中,目标区域具有多个子区域。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场景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对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根据每个子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的和,确定对每个子区域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每个子区域中的每个地点,根据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子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子区域中包含的每个地点,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等级;其中,一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且地点的物资越匮乏等级越高,则地点的搜救优先等级越高。根据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等级,确定对子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一实施例中,在子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的情况下,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在对各个地点中的人员进行搜救的同时,为了避免目标区域中的物资的损失,还提供了一种涉及指引搜救物资的搜救方法。该搜救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多个物资订单信息,物资订单信息用于描述待搜救的目标物资的存放地点和数量。
根据多个物资订单信息,确定多个用于存放目标物资的存放地点。
根据每个存放地点对应的目标物资的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中各个存放目标物资的存放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示例的,在一种具体场景中,目标物资为医疗物资,且物资订单信息A、物资订单信息B、物资订单信息C、物资订单信息D均是关于医疗物资的订单,其中,物资订单信息A中描述由5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1,物资订单信息B中描述由4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1,物资订单信息C中描述由5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2,物资订单信息D中描述由3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3。由于地点1中存在目标物资绷带的数量最多,其次地点2,接着是地点3,所以,对目标区域中各个存放目标武器的存放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为:地点1、地点2、地点3。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各个搜救小队的分布信息,并确定每个存放目标物资的存放地点与各个搜救小队的平均距离。根据每个存放地点对应的目标物资的数量和每个存放目标物资的存放地点与各个搜救小队的平均距离,确定对目标区域中各个存放目标物资的存放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示例的,在一种具体场景中,目标物资为医疗物资,且物资订单信息A、物资订单信息B、物资订单信息C、物资订单信息D均是关于医疗物资的订单,其中,物资订单信息A中描述由5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1,物资订单信息B中描述由4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1,物资订单信息C中描述由5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2,物资订单信息D中描述由30000绷带存放在地点3。由于地点1中存在目标物资绷带的数量最多,其次地点2,接着是地点3,所以,初步确定对目标区域中各个存放目标武器的存放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为:地点1、地点2、地点3。接着,现在有第一搜救小队和第二搜救小队,地点3分别与第一搜救小队、第二搜救小队的距离为100米、300米,地点2分别与第一搜救小队、第二搜救小队的距离为1公里、800米,地点1分别与第一搜救小队、第二搜救小队的距离为1公里、900米,即地点3与各个搜救小队的平均距离为200米,地点2与各个搜救小队的平均距离为900米,地点1与各个搜救小队的平均距离为950米,所以,根据每个地点与各个搜救小队的平均距离,对初步确定的物资搜救先后顺序进行调整为:地点3、地点2、地点1。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搜救方法,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搜救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5,该装置100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目标时间段包括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103,用于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03,还用于根据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每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其中,一个地点发生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且地点的物资越匮乏等级越高,则地点的搜救优先级越高;根据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确定对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03,还用于在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的情况下,则针对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除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根据平均距离设置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10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资源中断区域;针对资源中断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二地点,根据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其中,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和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100还包括信息生成模块。目标区域具有多个子区域。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子区域,获取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以及获取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若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与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和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警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针对每个第三地点,根据第三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第三地点的基准资源使用量;若第三地点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和基准资源使用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则生成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位置为第三地点对应的资源供输线路的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03,还用于根据每个子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的和,确定对每个子区域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救装置,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种搜救方法,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图6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搜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6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终端设备6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操作装置、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所述目标时间段包括所述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所述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所述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资源中断区域;
针对所述资源中断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二地点,根据每个所述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地点各自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其中,所述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和所述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所述每个地点发生所述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以及所述每个地点对应的物资匮乏情况,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其中,一个地点发生所述紧急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且所述地点的物资越匮乏等级越高,则所述地点的搜救优先级越高;
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搜救优先级,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包含三个以上所述搜救优先级相同的第一地点,则针对三个以上所述第一地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第一地点,统计所述目标第一地点到三个以上所述第一地点中除所述目标第一地点之外的其它第一地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根据所述平均距离设置所述目标第一地点在三个以上所述第一地点中的搜救优先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具有多个子区域;
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子区域,获取所述子区域在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以及获取所述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所述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
若所述子区域在所述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与所述子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三地点在所述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之和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生成所述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警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存在泄露风险的警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第三地点,根据所述第三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所述第三地点的基准资源使用量;
若所述第三地点在所述指定时长内的资源使用量和所述基准资源使用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子区域的资源供输线路出现泄露的位置为所述第三地点对应的资源供输线路的指示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具有多个子区域;
所述搜救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子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的和,确定对每个子区域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7.一种搜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紧急事件所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所述目标时间段包括所述紧急事件发生之前和/或所述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其中,资源包括水资源、燃气资源、电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资源使用量,确定所述每个地点的人数标签,所述人数标签用于指示对应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地点的预测人员数量,确定对所述目标区域包含的各个地点进行搜救的先后顺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资源中断区域;针对资源中断区域包含的每个第二地点,根据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确定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其中,第二地点的应急资源提供量和第二地点的人数标签所指示的预测人员数量成正比。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搜救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搜救方法。
CN202111277580.5A 2021-10-29 2021-10-29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66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580.5A CN114066698B (zh) 2021-10-29 2021-10-29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580.5A CN114066698B (zh) 2021-10-29 2021-10-29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6698A CN114066698A (zh) 2022-02-18
CN114066698B true CN114066698B (zh) 2022-08-23

Family

ID=8023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7580.5A Active CN114066698B (zh) 2021-10-29 2021-10-29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669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305A (zh) * 2019-08-21 2020-01-17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救援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7380B1 (ja) * 2011-02-18 2011-10-05 克也 沢田 災害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災害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7506886A (zh) * 2017-06-28 2017-12-22 湖南统科技有限公司 搜救资源的分配方法及***
CN112396371B (zh) * 2020-11-12 2022-12-02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多目标物资调拨方法及装置
CN112819318A (zh) * 2021-01-29 2021-05-18 佛山市墨纳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物资动态配置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305A (zh) * 2019-08-21 2020-01-17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救援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6698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5023B1 (ko) 리스크 조기 경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9027915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order delivery anomaly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US201501343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CN107767212B (zh) 一种供需关系的计算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782129A (zh) 一种业务进度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07947B (zh) 管道泄露的自动监控方法及设备
Kapoor et al. People, quakes, and communications: Inferences from call dynamics about a seismic event and its influences on a population
CN11005991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口异常信息检测方法和***
CN110012263A (zh)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5759868A (zh) 一种森林巡检人员管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66698B (zh) 搜救方法、搜救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3311A (zh) 服务点监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3673870B (zh) 一种企业数据分析方法及相关组件
JP2015137866A (ja) 漏水量推定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システム
US11436545B2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monetary value of risk from a hierarchy of objectives
CN116227858A (zh) 一种应急保障方案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443441A (zh) 规则效能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50077A (zh) 一种实时在线检测危险源数据并触发自动防御方法
CN116029551A (zh) 基于水库河流的旱涝预警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9995819A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供水管网检漏***
CN115150438A (zh) 一种碳足迹核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2892A (zh) 支付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763397B (zh) 一种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32500B (zh) 构建派件围栏的方法、超派运单的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871720B (zh) 一种实景抄表行为管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3203, block D, building 1, Section 1, Chuangzhi Yuncheng, Liuxian Avenue,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uoan Trust Internet of Th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NSO MEASUREMENT & CONTROL INSTRUMEN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