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8474A -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 Google Patents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8474A
CN113518474A CN202010230734.4A CN202010230734A CN113518474A CN 113518474 A CN113518474 A CN 113518474A CN 202010230734 A CN202010230734 A CN 202010230734A CN 113518474 A CN113518474 A CN 113518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tection
target
image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07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栋
庄耀
童超
柯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07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8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8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8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该方法包括: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目标场所。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若确定该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在该方案中,将检测所需的管理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都部署在目标场所本地,且两者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信号干扰,且使得两者之间的传输延时降低,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活动场所或者某些特定场所,为保证安全,需要对场所内聚集的人员进行检测,简单来说就是及时检测出是否有敏感人员参与其中。
传统方案中,一般是由安保人员手持检测终端,通过逐人检测身份证的方式实现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可以实现高效、准确地目标对象检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该方法包括:
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该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是否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该***包括:
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供检测人员使用;
所述管理设备,用于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以及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人脸图像,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管理设备,以及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通知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该方法包括:
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
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该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是否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检测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检测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诸如体育馆、广场等目标场所内的用户(本文中的用户是指目标场所内的被检测人员)进行安防检测,会在该目标场所设置管理设备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是供检测人员使用的设备,在该管理设备中集成有通信与计算功能。具体地,管理设备与各个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比如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以保证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与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不受目标场所内广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干扰。检测人员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周围用户的人脸图像,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由管理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相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目标类型人员,比如某些敏感人员。当管理设备确定某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时,可以向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反馈通知信息,以告知对应的检测人员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为目标类型人员,使其做出相应的措施。
在该方案中,将检测所需的管理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都部署在目标场所本地,且两者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信号干扰,且使得两者之间的传输延时降低,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接收的人脸识别结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接收的电子地图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与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对应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与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对应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为了实现对目标场所内的广大用户进行检测,即检测出这些用户中是否包含有目标类型人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该检测***具有可移动性的特点,即该检测***可以被移动到不同的目标场所使用。
实际应用中,该目标场所比如可以是体育馆、车站大厅、诸如发布会等大型活动现场,等等。目标类型人员是指不适宜出现在目标场所的人,比如可能是曾经有过不良行为的人。本文中所说的人脸图像,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人脸区域。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检测***包括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101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供检测人员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场所面积较大时,往往需要多个检测人员来完成检测,因此,可以为不同的检测人员分配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
在针对目标场所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概括来说,管理设备101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作用如下:
管理设备101,用于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人脸图像,以及若确定接收的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相应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发送通知信息。
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用于采集人脸图像,通过与管理设备101间的通信连接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101,以及接收管理设备101发送的上述通知信息。
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人脸图像是检测人员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对看到的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该用户是指位于目标场所内的任一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管理设备101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都具有可移动的特点。其中,管理设备101可以被承载于某种移动体上使得其具有移动性,从而,当需要对某目标场所进行检测时,将该管理设备101移动到该目标场所的合适位置即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可移动性往往是通过检测人员的移动而引起的,即检测人员携带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在目标场所内移动。
可选地,如图1中所示,管理设备101可以部署在车辆上,具体实现为车载管理设备。
可选地,为了便于检测人员的使用,解放检测人员的双手,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设备。如图1中所示,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实现为AR眼镜或AR头盔。
当然,实际应用中,管理设备101不限于部署在车辆上,部署在其他移动体上亦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也不限于AR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手机,等等。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不管以什么样的设备作为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需要具有图像采集和显示功能。
概括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101具有通信和服务处理能力。
其中,管理设备101具有通信能力是指管理设备101可以作为网关或基站,具有网络接入功能,可以使得检测***中的其他设备(如各检测人员使用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接入到该管理设备101。为此,管理设备101中可以包括支持该通信能力所需的软硬件资源,比如天线、射频单元、基带单元,交换机,等等。基于此,该管理设备101即可以实现为一个物理整机,也可以实现为是包括多个独立的物理设备的设备集群。
为了提高检测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以及抗干扰性,管理设备101可以通过专网与各个检测人员使用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谓专网可以认为是:与进入到目标场所内的广大用户的终端设备所使用的联网方式不同的一种联网方式。或者,也可以认为管理设备101预先绑定了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
举例来说,假设进入目标场所内的广大用户的终端设备采用4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连接入网,那么该管理设备101可以通过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建立通信连接,此时,管理设备101具有5G基站的功能,以使得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接入该管理设备101。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中会设有能够接入5G网络所需的软硬件资源,比如SIM卡、天线、射频单元,等等。5G网络具有带宽高、传输速率高的优势,从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图像可以被实时地传输至管理设备101。
当然,专网,也可以通过不使用公有频段的方式实现,比如使用2.4GHz或者5.8GHz的非授权频段,或者使用其他特定的专有频段,等等,以避免受到公有网络的干扰。
实际应用中,当多个检测人员各自使用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与管理设备101通过比如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后,多个检测人员可以分散到目标场所内的不同位置区域内,从而,每个检测人员通过自己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周围用户的人脸图像,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101以进行目标类型人员的识别。
其中,可选地,检测人员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采集,可以是通过拍照的方式实现的,也可以是通过录像的方式实现的。当通过录像方式实现时,可选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对录得的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得到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101。
其中,该预处理可以是:每当录得预设时长的视频时,对这段视频进行图像分帧处理,得到多帧图像。之后,对每帧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处理,检测其中是否包含人脸,若检测到某帧图像中包含人脸,则将这帧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101。其中,还可以识别相邻的两帧图像中包含的人脸是否完全相同,若相同,则仅需发送其中的一帧图像至管理设备101。
当然,如果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处理能力不足,上述预处理过程也可以由管理设备101执行,此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仅需要将录像得到的视频上传至管理设备101即可。
管理设备101在得到人脸图像之后,对该人脸图像是否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进行识别。可选地,管理设备101中可以预先存储有包含众多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的数据库,从而,管理设备101可以将来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以确定某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人脸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管理设备101若发现某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某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匹配,则可以向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发送通知信息,以通知使用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检测人员检测到了某个目标类型人员。其中,该通知信息中可以包括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该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从而,检测人员基于该人脸图像得知周围的哪个人是目标类型人员,以便做出相应措施。
实际应用中,如果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显示屏尺寸过小,不便于检测人员查看被通知的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则可选地,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预先绑定有具有较大显示屏的终端设备,比如检测人员的手机,从而,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将从管理设备101接收的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与之绑定的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管理设备101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都部署在目标场所本地,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接收到管理设备101在确定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后反馈的通知信息,这段时间一般比较短,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对应的检测人员以及周围的用户在该短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有限,因此,该检测人员可以基于该通知信息中包含的人脸图像在周围的用户中寻找出对应的目标类型人员。
综上,在上述方案中,将检测所需的管理设备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都部署在目标场所本地,且两者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信号干扰,且使得两者之间的传输延时降低,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下面结合图2所示实施例介绍上述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检测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101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管理设备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202、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203、管理设备若确定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获取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信息,识别人脸图像中包含的定位辅助信息,根据定位辅助信息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确定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
204、管理设备将包括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和人脸图像的通知信息发送至第一图像采集设备。
上述步骤中的管理设备即为图1中示意的管理设备101,上述步骤中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即为图1中示意的某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
实际应用中,管理设备101可以通过调用电子地图应用程序来查询获得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如预先建模得到的电子地图。可选地,该电子地图可以是三维地图,也可以是平面地图。
可选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中可以设置有诸如GPS等定位模块,实现对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位置信息的定位,从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在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上传至管理设备101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当时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管理设备101。可选地,管理设备101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发送的人脸图像时,通过检测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信号接收强度来实现对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位置信息的定位。
假设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人脸图像中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除了包含该人脸外,该人脸图像中还可能包含周围环境信息,该周围环境信息中可能会包含能够辅助对该目标类型人员进行定位的相关信息,即定位辅助信息。实际应用中,该定位辅助信息可以为目标场所内存在的一些固定的背景元素,如交通灯、路牌、建筑物,等等。
另外,该定位辅助信息包含于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中,以便在该电子地图中,结合该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位置信息,定位出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信息。
其中,定位辅助信息包含于电子地图中意味着:管理设备101可以预先设定电子地图中的某些元素作为定位辅助信息,从而,当接收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上传的人脸图像时,一方面识别该人脸图像中是否包含有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另一方面,当确定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时,识别该人脸图像中是否包含某种定位辅助信息,若包含某种定位辅助信息,则可以结合该定位辅助信息进行目标类型人员位置的定位。
其中,管理设备101根据识别到的定位辅助信息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确定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为:一方面,在人脸图像中确定包围定位辅助信息的矩形框以及包围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的矩形框,根据两个矩形框的像素距离以及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拍摄参数,通过坐标转换,计算出定位辅助信息相对目标类型人员的物理距离,从而,根据该定位辅助信息相对目标场所的位置,得到目标类型人员在目标场所内的位置。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位置信息可以得知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对应的检测人员在目标场所内的位置,根据目标类型人员在目标场所内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在目标场所内的位置,可以确定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比如为相对距离和方位信息。
可选地,管理设备101可以将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该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直接发送至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
但是,为了便于检测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明确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可选地,管理设备101也可以根据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可能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目标区域,将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标记到该目标区域上,最终,将标记后的电子地图发送至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进行显示,从而,检测人员能够通过具有上述标记信息的电子地图更加直观地了解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其中,上述目标区域可以是根据预设的行走速度估计出的,用以反映从接收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发送的人脸图像到向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反馈通知信息期间的目标类型人员可能移动的距离。
为更加直观地理解管理设备101发送至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标记后的电子地图的显示效果,结合图3举例来说明。假设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如图3中所示,假设上传人脸图像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位置为L1,即检测人员的位置为L1。假设根据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确定的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为L2,假设估计出的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目标区域为区域Q,则在该电子地图上,以图3中示意的曲线标记出区域Q,并将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标记在该区域Q上,同时,可以获得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实时位置,并将其当前所在的位置标记在电子地图上,以使得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该电子地图看到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以及目标类型人员相对自己的位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检测***中除了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管理设备101、对应于不同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外,还可以包括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
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用于采集目标场所的人群图像,将采集的人群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101。管理设备101接收该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采集的人群图像后,根据该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
其中,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1一样,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也通过专网与管理设备101建立通信连接。
该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的设置目的在于:获得目标场所的全局化的监控视角。因此,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的视角覆盖目标场所,即通过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可以拍摄得到目标场所的全局画面。
因此,可选地,可以在目标场所的高空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广角相机作为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此时,多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的视角各自覆盖目标场所的不同区域,从而,综合多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各自采集的人群图像便可以看出目标场所全局的人群分布情况。
可选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也可以实现为:位于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如相机。此时,无人机在目标场所的上空悬停或移动,以拍摄得到目标场所的人群图像,从而可以看出目标场所全局的人群分布情况。
其中,人群图像是指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拍得的包含众多用户的图像。
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相比,由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由检测人员随身携带,视角范围较小,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在目标场所上空,具有更大的视角。
值得说明的是,以无人机上搭载一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为例,无人机被控制在目标场所上方进行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进行拍摄,此时,受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的视角范围和目标场所面积的制约,可能需要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先后采集多张人群图像才能将目标场所覆盖完全,基于此,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每当采集一张人群图像时,可以将该人群图像以及自己当前的位置信息一并发送至管理设备101,管理设备101可以根据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在采集不同人群图像时所处的位置,对接收到的多张人群图像进行拼接,最终得到反映目标场所全局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图像。当然,如果目标场所范围较小,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的视角较大,可能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仅采集一张人群图像就可以覆盖目标场所全局。
为便于描述,下文中所述的人群图像是指覆盖目标场所全局的图像。
可选地,管理设备101根据该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可以实现为:识别人群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该方式适用于目标场所内的用户数量不太多,且人群图像中能够清晰地拍摄到用户人脸的情形。如前文所述,管理设备101中可以存储有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从接收到的人群图像中识别出各个人脸区域,进而与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便可以确定人群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当然,参考前文中对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定位方式,此时,也可以根据人群图像大致确定出目标类型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告知距离其最近的检测人员。
由此可见,基于上述方案,管理设备101可以基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和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2各自采集的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的检测,以增加鲁棒性,提高目标类型人员被检测出的可能性。
除了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使用第二图像采集设备103采集的人群图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用该人群图像,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检测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101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管理设备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以及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人员是目标场所内存在的多个检测人员中的任一个。
502、管理设备接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群图像。
503、管理设备根据人群图像确定目标场所内的人群分布特征,根据人群分布特征对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可选地,该人群分布特征可以根据预设单位面积内存在的人数来度量,可以预先建立检测区域面积与预设单位面积内存在的人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人数对应的检测区域面积不同。简单来说,预设单位面积内存在的人数越多,检测区域的面积越小,反之,预设单位面积内存在的人数越少,检测区域的面积越大。
上述多个检测区域的划分可以实现为:获取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根据人群分布特征对电子地图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也就是说,根据人群图像中包含的人体数量以及人***置,统计出的预设单位面积内存在的人数,继而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出每个检测区域的面积,对电子地图按照该检测区域的面积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检测区域。之后,可以将多个检测区域一一对应地分配给多个检测人员。当然,当检测人员的数量小于多个检测区域的个数时,也可以将多个检测区域分配给同一检测人员。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01也可以根据检测人员的数量在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检测区域的平均划分,将划分得到的多个检测区域一一对应的分配给多个检测人员。
检测区域向检测人员的分配方式如步骤504中所示。
504、对于多个检测区域中的目标检测区域,管理设备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目标检测区域,将电子地图发送至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
该目标检测区域是多个检测区域中的任一个。通过步骤504可知,检测区域向检测人员的分配方式为: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相应的检测人员应该去往的检测区域,将带有该标记的电子地图发送至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检测人员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对该电子地图的显示,便可以看到自己应该去往哪个检测区域进行目标类型人员的检测。
505、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若确定该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检测人员根据接收到的电子地图去往某个检测区域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拍摄周围用户的人脸图像,并上传至管理设备101,由管理设备101基于该人脸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的识别。该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其他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赘述。
为更加直观地理解管理设备101向某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发送的电子地图的显示效果,结合图6举例说明。在图6中,假设电子地图上的检测区域W需要分配给检测人员a,则可以将标记出该检测区域W的电子地图发送至检测人员a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进行显示。可选地,为便于引导检测人员a去往检测区域W,管理设备101还可以获得检测人员a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当前的位置信息,基于该位置信息确定去往检测区域W的引导路径,将该引导路径也表述在电子地图上发送至检测人员a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进行显示。当然,该引导路径的输出方式不限于界面显示方式,也可以是语音方式,通过检测人员a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输出引导语音,以引导检测人员a去往检测区域W。
另外,可选地,如图6中所示,管理设备101还可以获取检测人员a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实时位置,即其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的实时位置,从而根据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定位出对应的移动轨迹信息,可以将包含有该移动轨迹信息的电子地图更新到检测人员a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进行显示,这样,检测人员a可以通过该电子地图得知自己已经遍历过检测区域W中的哪些位置,避免遗漏和重复遍历。
综上,通过在目标场所本地部署由上述管理设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组成的安放检测***,可以实现天地联动的高效检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检测方法可以由部署在目标场所内的管理设备来执行。如图7所示,该检测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701、管理设备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目标场所。
702、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
703、管理设备若确定第一图像中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则向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其中,上述专网,可以是前文中所述的5G网络,但不限于此。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案,可以在目标场所内存在的大量对象中寻找出目标对象,该目标场所可以是室内场所,也可以是室外场所。
本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对象可以是动物、车辆、机器、包裹、货物,等等。目标对象所具有的目标特征是指目标对象所呈现出的某种视觉特征。
举例来说,假设目标对象是某种动物,那么其对应的目标特征比如可以是颜色、配饰等。假设目标对象是某个车辆,那么其对应的目标特征比如可以是车型、车辆颜色、车牌号等。假设目标对象是某个包裹,那么其对应的目标特征比如可以是运单号等。假设目标对象是某个机器,那么其对应的目标特征比如可以是机器的外形、设备序列号、屏幕上显示的特定状态信息等。
如前述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可以被移动到目标场所内,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是供检测人员使用的设备,具有可移动性特点——随着检测人员的移动而移动。该检测人员可以是目标场所内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目标对象的所有者。实际应用中,某检测人员携带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在目标场所内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一张张图像,称为第一图像。第一图像被传输到管理设备后,由管理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目标对象的目标特征对第一图像进行识别处理,以识别出第一图像中是否包含具有该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若有,则向相应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以便告知其目标对象位于哪里。
管理设备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赘述。
由于被检测人员携带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视野比较受限,为了更快速地找寻到目标对象,还可以借助具有更广视野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与前文中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实现方式一致,可以在目标场所内部署一个或少量的几个第二图像采集设备,从而,通过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获得目标场所的全局视野。
基于此,可选地,该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管理设备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接收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图像,根据第二图像进行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
其中,可选地,根据第二图像进行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可以实现为:
根据第二图像确定目标场所内的对象分布特征;
根据对象分布特征对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将不同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
其中,将不同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是指将一个或其中的几个检测区域对应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某检测人员使用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从而实现向该检测人员的分配目的。
其中,上述对象分布特征可以体现为:目标场所内存在的大量对象的位置分布特征。比如,如图8中所示,这些大量的对象为仓库内存放的大量货物,这些货物分散在仓库内的不同位置,通过统计出这些货物的分布特征,可以对仓库进行检测区域的划分。比如图中示意的区域1、区域2和区域3,其中,区域1中集中放置有很多货物,区域2和区域3中零星的放置少量货物。此时,可以将区域1分配给某个检测人员,将区域2和区域3分配给另一检测人员。其中,这些货物的分布特征,可以通过对这些货物的放置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多个簇,一个簇对应于一个检测区域。
基于此,检测人员在去到自己被分配的检测区域进行目标对象的检测时,可以通过自己携带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上述第一图像。
上述可选方式比较适用于目标对象的目标特征不易在第二图像中清晰可见的情形,比如货物的运单号、设备序列号等,这些特征不易被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清晰拍摄到。
可选地,根据第二图像进行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还可以实现为:
根据第二图像和目标对象的特征,确定目标场所内可能包含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检测区域,将至少一个检测区域分配给对应的检测人员。
这种实现方式比较适用于目标对象的目标特征可以在第二图像中清晰可见的情形,比如车辆的颜色、车型,容易通过第二图像清晰的识别出。
举例来说,如图9中所示,假设目标对象为颜色为红色的某个车辆,目标场所为某个停车场,在该停车场内停有很多车辆,这些车辆中有一些是红色的。假设第二图像中包含停车场停有的全部车辆的图像,基于红色这个目标特征的识别,如图9中所示,假设识别出区域a、区域b和区域c中都停有红色的车辆。此时,可以将这三个检测区域分配给一个或几个检测人员去进行目标车辆的检测。假设某检测人员去到区域a中后,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到第一图像,该第一图像中包含有该区域a中车辆的车牌号,将第一图像发送至管理设备后,管理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目标车辆的车牌号确定该区域a中停的车辆即为目标车辆,进而发送通知消息给该第一图像采集设备。
本实施例中未展开描述的细节可以参考前述其他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赘述。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检测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连接模块11、接收模块12、处理模块13、发送模块14。
连接模块11,用于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处理模块13,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是否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
发送模块14,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13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信息;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包含的定位辅助信息;根据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电子地图上确定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所述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从而,所述通知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所述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和人脸图像。
可选地,处理模块13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所述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标记出可能包含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的目标区域;将所述人脸图像标记到所述目标区域上;通过发送模块14将标记后的电子地图发送至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地,连接模块11还用于: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群图像。处理模块13还用于: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模块13具体可以用于:识别所述人群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模块1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群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场所内的人群分布特征;根据所述人群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将不同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
其中,在根据所述人群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的过程中,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根据所述人群分布特征对所述电子地图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可选地,在将所述多个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的过程中,处理模块13具体可以用于:对于所述多个检测区域中的目标检测区域,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通过发送模块14将所述电子地图发送至所述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检测人员是多个检测人员中的任一个。
可选地,处理模块13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电子地图上定位出对应的移动轨迹信息;通过发送模块14将所述电子地图更新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增强现实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位于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部署在车辆中。
图10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方法,详细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图10所示检测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管理设备,如图11所示,该管理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21、第一存储器22、第一通信接口23。其中,第一存储器22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第一处理器21执行时,使第一处理器21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方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方法。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连接模块31、接收模块32、处理模块33、发送模块34。
连接模块31,用于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
处理模块33,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是否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
发送模块34,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可选地,连接模块31还用于: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接收模块3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图像。处理模块3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模块3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场所内的对象分布特征;根据所述对象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将不同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模块3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场所内可能包含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检测区域;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区域分配给对应的检测人员。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增强现实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位于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部署在车辆中。
图12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图7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方法,详细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图12所示检测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管理设备,如图13所示,该管理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处理器41、第二存储器42、第二通信接口43。其中,第二存储器42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第二处理器41执行时,使第二处理器41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图7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方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图7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由某种程序/软件来执行,该程序/软件可以由网络侧提供,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将该程序/软件下载到本地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并在其需要执行前述检测方法时,通过CPU将该程序/软件读取到内存中,进而由CPU执行该程序/软件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检测方法,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前述图1至图9中的示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2)

1.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信息;
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包含的定位辅助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电子地图上确定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所述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
所述通知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所述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和人脸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相对所述检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标记出可能包含所述目标类型人员的目标区域;
将所述人脸图像标记到所述目标区域上;
将标记后的电子地图发送至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群图像;
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包括:
识别所述人群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类型人员的人脸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人群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场所内的人群分布特征;
根据所述人群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将不同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群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场所的电子地图;
根据所述人群分布特征对所述电子地图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检测区域中的目标检测区域,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
将所述电子地图发送至所述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检测人员是多个检测人员中的任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在所述电子地图上定位出对应的移动轨迹信息;
将所述电子地图更新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增强现实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位于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部署在车辆中。
13.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是否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群图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
15.一种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16.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17.一种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和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供检测人员使用;
所述管理设备,用于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以及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于目标类型人员,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人脸图像,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管理设备,以及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通知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
所述管理设备,还用于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5G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群图像,根据所述人群图像进行目标类型人员检测处理;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人群图像,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人群图像发送至所述管理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增强现实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位于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部署在车辆中。
22.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
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场所内的对象分布特征;
根据所述对象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将不同检测区域分配给不同的检测人员。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场所内可能包含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检测区域;
将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区域分配给对应的检测人员。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增强现实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位于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部署在车辆中。
29.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位于目标场所的管理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检测人员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场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是否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包含具有目标特征的目标对象,则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发送通知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专网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覆盖所述目标场所;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图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目标对象的检测处理。
31.一种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32.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CN202010230734.4A 2020-03-27 2020-03-27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Pending CN113518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734.4A CN113518474A (zh) 2020-03-27 2020-03-27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734.4A CN113518474A (zh) 2020-03-27 2020-03-27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8474A true CN113518474A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6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0734.4A Pending CN113518474A (zh) 2020-03-27 2020-03-27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8474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65482A1 (en) * 2012-04-10 2013-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50339523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650589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人脸识别***和方法
CN108733280A (zh) * 2018-03-21 2018-11-02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焦点跟随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5466A (zh) * 2017-06-01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监控方法、监控***与存储介质
CN108898724A (zh) * 2018-07-19 2018-11-27 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人脸识别锁
CN109919003A (zh) * 2019-01-23 2019-06-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6996A (zh) * 2019-04-28 2019-08-06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信息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210276A (zh) * 2018-05-15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轨迹获取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10390932A (zh) * 2018-04-20 2019-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10796828A (zh) * 2019-10-31 2020-02-14 的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寻找丢失人口的方法及其***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65482A1 (en) * 2012-04-10 2013-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50339523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650589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人脸识别***和方法
CN108875466A (zh) * 2017-06-01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监控方法、监控***与存储介质
CN108733280A (zh) * 2018-03-21 2018-11-02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焦点跟随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90932A (zh) * 2018-04-20 2019-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10210276A (zh) * 2018-05-15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轨迹获取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08898724A (zh) * 2018-07-19 2018-11-27 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人脸识别锁
CN109919003A (zh) * 2019-01-23 2019-06-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6996A (zh) * 2019-04-28 2019-08-06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信息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796828A (zh) * 2019-10-31 2020-02-14 的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寻找丢失人口的方法及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93735A1 (zh) 用于视频监控***的行踪轨迹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872970B (zh) 一种基于路灯物联网的伪基站检测***
CN106027960B (zh) 一种定位***和方法
CN107079088A (zh) 停车和交通分析
CN104902233B (zh) 综合安全监控***
CN10927509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22681B (zh) 检测车位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97704B1 (ko) 실내주차장에서 증강현실기반 주차 안내시스템
CN106682644A (zh) 一种基于移动摄像设备的双动态车辆监测管理***和方法
JP2007219948A (ja) ユーザ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ユーザ異常検出方法
CN110556022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停车场车位指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00041926A (ko) 위치 확인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위치정보 생성 방법
JP2017152964A (ja) 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CN111416956A (zh) 移动视频数据采集处理***及方法
WO2019112109A1 (ko) 정적 마커 그리드 기반 실시간 실내 위치 측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WO2016060312A1 (ko) 실내위치인식기반 보안관리장치 및 방법
CN110177259A (zh) 地下停车场导航***及方法
KR101639068B1 (ko) 공간 정보 기반 감시카메라의 피보호자 영상 제공 시스템
CN109271547A (zh) 一种基于景区实名的游客圈定方法、装置和***
CN111739346A (zh) 空地协同调度指挥方法和平台***
CN113518474A (zh)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
CN111083446A (zh) 一种结合视觉信号与无线信号的跟踪定位方法、***与设备
KR20160134599A (ko) 이벤트 데이터를 수집하는 방법, 이벤트 데이터를 수집하는 시스템 및 카메라
KR20200101792A (ko) 블랙박스를 이용한 cctv 통합 관제 시스템
CN110267087B (zh) 一种动态标签添加方法、设备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