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3627B - 换向阀和供水***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和供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3627B
CN113513627B CN202010284399.6A CN202010284399A CN113513627B CN 113513627 B CN113513627 B CN 113513627B CN 202010284399 A CN202010284399 A CN 202010284399A CN 113513627 B CN113513627 B CN 113513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hole
reversing valve
rev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43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3627A (zh
Inventor
巴喜亮
梁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43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3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3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3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3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 F16K11/04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with movable valve members positioned between 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63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multiple 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8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and having a throttling member separate from the closure member, e.g. screens, slots, labyrin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向阀和供水***。换向阀包括阀体、换向阀芯和温控组件,所述阀体具有具有进水口的第一流道、具有第一出水口的第二流道、具有第二出水口的第三流道、第二流道还具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三流道还具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相对设置;所述换向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流道内,所述换向阀芯具有打开第一连通孔而关闭第二连通孔的初始位置、及关闭第一连通孔而打开第二连通孔的换向位置;所述温控组件用于在第一流道内的水温增高时驱动换向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如此,利用换向阀内的水温变化来改变水路方向,可实现热水器的“零冷水”功能,并可实现节能。

Description

换向阀和供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冷水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向阀和供水***。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中为实现“零冷水”功能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水泵循环热水管中的水进行预先加热,使用户在使用时直接有热水可以使用。
但是,这样就需要(不断地)对热水管中的冷却后的热水进行循环预热,从而容易造成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向阀,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实现“零冷水”功能的方案,以避免造成能量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换向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具有进水口的第一流道、具有第一出水口的第二流道、及具有第二出水口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三流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对设置;
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流道内,所述换向阀芯具有打开所述第一连通孔而关闭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初始位置、及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孔而打开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换向位置;以及
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温控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水温增高时驱动所述换向阀芯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换向位置移动。
可选地,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缓冲缸、及安装在所述缓冲缸内的温控阀芯,所述温控阀芯与所述缓冲缸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缓冲缸的一端设有第一温控过孔,所述缓冲缸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缓冲孔;所述第三流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温控过孔,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对应设置、且连通;
所述温控阀芯包括在所述温控阀芯的温度增高时伸出、且在所述温控阀芯的温度降低时缩回的顶杆,所述顶杆用于在伸出时通过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伸入所述第三流道内,以与所述换向阀芯抵接而驱动所述换向阀芯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换向位置移动。
可选地,所述温控阀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缓冲缸内,所述温控阀芯具有远离所述换向阀芯设置的第一位置、及靠近所述换向阀芯设置的第二位置,所述温控阀芯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水压增大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顶杆用于在所述温控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伸出、并通过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伸入所述第三流道内,以与所述换向阀芯抵接而驱动所述换向阀芯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换向位置移动。
可选地,所述温控阀芯包括安装座和具有所述顶杆的感温驱动组件,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缓冲缸内,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缓冲缸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感温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感温壳和遇热膨胀的感温介质,所述顶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感温壳内,所述感温介质设于所述感温壳内,以用于在遇热时膨胀而使所述顶杆伸出、及冷却时收缩而使所述顶杆缩回。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呈环形,所述感温壳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和/或,
所述感温介质为石蜡、或甲醇、或甲苯;和/或,
所述感温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形成所述感温壳;和/或,
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温控复位件,所述温控复位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感温驱动组件外,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缓冲缸的内壁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以用于使所述温控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缓冲缸包括一端敞口的缸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密封安装在所述缸本体的敞口处,所述缓冲孔设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温控过孔设于所述缸本体的底部;和/或,
所述缓冲缸的另一端设有设于所述第一温控过孔周缘的连接环凸,所述连接环凸可拆卸地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温控过孔内,以使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连通;和/或,
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温控复位件,所述温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温控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和/或,
所述缓冲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6毫米。
可选地,所述换向阀芯包括沿所述换向阀芯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及侧向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密封环凸,所述密封环凸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密封环凸打开所述第一连通孔而关闭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换向位置时,所述密封环凸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孔而打开所述第二连通孔。
可选地,所述换向阀芯还包括设于主体部的一端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换向阀芯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内壁面设有多个导向凸部,多个所述导向凸部之间限定出导向滑孔,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滑孔内,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所述导向部驱动所述换向阀芯移动;和/或,
所述换向阀还包括换向复位件,所述换向复位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换向阀芯外,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流道的内壁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环凸,以用于使所述换向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换向阀还包括换向复位件,所述换向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换向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安装通孔,所述换向阀芯可滑动地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换向阀芯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外,且设有把手。
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流道设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设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所述第一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水***,包括:
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具有热水出口;
如上所述的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通;
第一用水端,所述第一用水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出水口连通;以及,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的进水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储水容器为用于储存高压水的储能罐,所述供水***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用水端和减压装置,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储能罐的进水端之间,以用于将水单向导入所述储能罐内;所述储能罐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用水端的第一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用水端的第二进水端通过所述减压装置与供水管连通;和/或,
所述供水***还包括混水装置,所述混水装置具有热水接入口、冷水接入口和混水出水口,所述热水接入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通,所述冷水接入口与供水管连通,所述混水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当需要淋浴或其他需要使用热水的情况时,热水器向换向阀方向供水,此时热水管内的水通常为冷水,其通过进水口流入第一流道后,由于换向阀芯处于初始位置,该冷水会经第一连通孔流入第二流道内,并经第一出水口进入储存容器内,即热水管中的冷水并不会从第一用水端流出;当热水器中的热水经热水管和进水口流入第一流道后,第一流道内的水温会增高,这时温控组件就会驱动换向阀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并移动至换向位置,如此进入第一流道内的热水就会经第二连通孔流入第三流道内,并经第二出水口流向第一用水端,最终使第一用水端出热水。
即是说,本发明换向阀,利用换向阀内的水温变化来改变水路方向,使得由进水口先进入第一流道内的冷水从第二流道和第一出水口流出,之后进入第一流道内的热水从第三流道和第二出水口流出,从而可实现热水器的“零冷水”功能。
而且,通过本发明换向阀使热水器实现“零冷水”功能,并不需要建立循环回路,也不需要不断地对热水管中的冷却后的热水进行循环预热,从而可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供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向阀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换向阀芯处于初始位置,温控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温控阀芯的顶杆处于缩回状态;
图3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换向阀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换向阀芯处于初始位置,温控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温控阀芯的顶杆处于缩回状态;
图6为图2中换向阀的又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换向阀芯处于换向位置,温控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温控阀芯的顶杆处于伸出状态;
图7为图1中储能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46447870000051
Figure BDA000244644787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换向阀和供水***。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换向阀100用于供水***1000,以使供水***1000具有零冷水功能,其中,所述供水***1000可为热水器200供水***1000(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热水器200***)或壁挂炉供水***1000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1000包括热水器200、换向阀100、第一用水端800和储水容器。
其中,所述热水器200具有热水出口202。
其中,所述第一用水端800可选为花洒等热水用水端。
其中,所述储水容器用于储水。
其中,所述热水器200可选地为燃气热水器200、或电热水器200、或壁挂炉热水器200、或空气能热水器200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所述换向阀100包括阀体10、换向阀芯20和温控组件。
具体而言,所述阀体10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具有进水口111的第一流道11、具有第一出水口121的第二流道12、及具有第二出水口131的第三流道13,所述第二流道12具有与第一流道1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22,所述第三流道13具有与第一流道11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32。如此,第一流道11可通过第一连通孔122与第二流道12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还可以通过第二连通孔132与第三流道13连通。
其中,如图1所示,当换向阀100用于供水***1000中时,所述进水口111(用于)与热水器200的热水出口202连接,第一出水口121(用于)与储水容器的进水端连通(可以理解,若不需要对第一出水口121排出的水进行再利用,那么第一出水口121排出的水也可直接排掉),所述第二出水口131(用于)与第一用水端800(如花洒等)连通。如此,热水器200流出的水可从进水口111进入第一流道11内,并可以从第一出水口121流进储水容器内储存,或者,从第二出水口131流向第一用水端800。
具体的,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热水管400,所述进水口111通过热水管400与热水出口202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混水装置700,所述混水装置700具有热水接入口、冷水接入口和混水出水口,所述热水接入口通过热水管400与热水出口202连通,所述冷水接入口与供水管连通,所述混水出水口与进水口111连通,以实现进水口111与热水出口202连通。如此,通过调节混水装置700可向换向阀100送出合适温度的混合热水。
可选地,所述混水装置700为混水阀或与混水阀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混水装置700。
其中,所述换向阀芯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流道内,所述换向阀芯20具有打开第一连通孔122而关闭第二连通孔132的初始位置、及关闭第一连通孔122而打开第二连通孔132的换向位置。
具体来说,如图2、3和5所示,当换向阀芯20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换向阀芯20打开第一连通孔122而关闭第二连通孔132,以使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连通。
如图6所示,当换向阀100处于换向位置时,所述换向阀芯20关闭第一连通孔122而打开第二连通孔132的换向位置,以使第一流道11与第三流道13连通。
如此,通过驱动换向阀芯20在初始位置与换向位置之间移动,可使得第一流道11选择性地与第二流道12和第三流道13连通,即可以实现换向。
可选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第一连通孔122与第二连通孔132相对设置。如此,使第一连通孔122与第二连通孔132相对设置,可便于控制换向阀芯20在初始位置与换向位置之间移动,以便于实现水路的切换。
其中,所述温控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流道11内,所述温控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11内的水温增高时驱动换向阀100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
由此,本发明换向阀100和供水***1000实现热水器200“零冷水”的过程大致为:
当需要淋浴或其他需要使用热水的情况时,打开混水阀,热水器200向换向阀100方向供水,此时热水管400内的水通常为冷水,其通过进水口111流入第一流道11后,由于换向阀芯20处于初始位置,该冷水会经第一连通孔122流入第二流道12内,并经第一出水口121进入储存容器内,即热水管400中的冷水并不会从第一用水端800流出;当热水器200中的热水经热水管400和进水口111流入第一流道11后,第一流道11内的水温会增高,这样温控组件就会驱动换向阀100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并移动至换向位置,如此进入第一流道11内的热水就会经第二连通孔132流入第三流道13内,并经第二出水口131流向第一用水端800,最终使第一用水端800出热水。
即是说,需要使用热水(如淋浴等)时,热水管400中的冷水会先从第一出水口121流出、并储存到储水容器内;当热水器200中的热水通过热水管400流入换向阀100内后,即当热水管400中的水更新为热水时,热水管400中的热水会从第二出水口131流出、并送向第一用水端800,从而实现热水器200的“零冷水”功能。
本发明换向阀100,利用换向阀100内的水温变化来改变水路方向,使得由进水口111先进入第一流道11内的冷水从第二流道12和第一出水口121流出,之后进入第一流道11内的热水从第三流道13和第二出水口131流出,从而可实现热水器200的“零冷水”功能。
而且,通过本发明换向阀100使热水器200实现“零冷水”功能,并不需要建立循环回路便可实现“零冷水”功能,也不需要不断地对热水管400中的冷却后的热水进行循环预热,从而可实现节能。
并且,由于没有水路的循环,因此,不存在冷水管300被混入热水而误启动循环加热或损坏其他水处理设备的情况,从而使得供水***1000的安全可靠性高和进一步实现节能。
而且,换向阀100安装在第一用水端800之前,不需要大幅改变供水***1000原有的结构,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热水器200或其他具有加热送水装置,适用性强。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缓冲缸30、及安装在缓冲缸30内的温控阀芯40,所述温控阀芯40与缓冲缸30的内周壁密封连接。具体的,所述温控阀芯40的周侧与缓冲缸30的内周壁密封连接。如此,可使得温控阀芯40的两侧不联通,即,使得温控阀芯40的两侧的水不能够交换。
如图2-6所示,所述缓冲缸30的一端设有第一温控过孔311,所述缓冲缸30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流道11连通的缓冲孔321。如此,第一流道11的水可以从缓冲孔321进入缓冲缸30内,使得缓冲缸30内的水温会随第一流道11内的水温的变化而变化,而温控阀芯40的温度会随着缓冲缸30内的水温和第一流道11内的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第三流道13还具有与第二连通孔132对应设置的第二温控过孔134,所述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对应设置、且连通。
所述温控阀芯40包括在温控阀芯40的温度增高时伸出、且在温控阀芯40的温度降低时缩回的顶杆41,所述顶杆41用于在伸出时通过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伸入第三流道13内,以与所述换向阀芯20抵接而驱动换向阀芯20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并移动至换向位置。其中,所述顶杆41对应第一温控过孔311设置。
可以理解,由于温控阀芯40与缓冲缸30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使得从缓冲孔321进入缓冲缸30内的水并不能流到温控阀芯40的另一侧;并由于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连通,可防止第一流道11内的水直接从第二温控过孔134而进入第三流道13内。
可以理解,换向阀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当冷水从进水口111进入第一流道11后,一部分水会经第一连通孔122流入第二流道12内,另一部分水会经缓冲孔321流入缓冲缸30内;之后,当热水从进水口111进入第一流道11后,一方面热水会加热缓冲缸30和温控阀芯40,另一方面热水还会通过缓冲孔321与缓冲缸3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以进一步地加热温控阀芯40,从而使的温控阀芯40的温度增高,从而使得顶杆41伸出,顶杆41通过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伸入第三流道13内,并与换向阀芯20抵接,以驱动换向阀芯20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以实现换向,从而实现零冷水。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温控阀芯40可移动地安装在缓冲缸30内,所述温控阀芯40具有远离换向阀芯20设置的第一位置、及靠近换向阀芯20设置的第二位置。即是说,所述温控阀芯40在靠近或远离换向阀芯20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缓冲缸30内。
所述温控阀芯40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11内的水压增大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顶杆41用于在所述温控阀芯40处于第二位置时伸出、并通过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伸入第三流道13内,以与换向阀芯20抵接而驱动换向阀芯20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并移动至换向位置。
可以理解,此时,换向阀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混水阀打开,热水器200向换向阀100方向供水,第一流道11内的水压增大。具体来说,当冷水从进水口111进入第一流道11后,一部分水会经第一连通孔122流入第二流道12内;另一部分水会经缓冲孔321流入缓冲缸30内,该部分水驱动温控阀芯4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并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当热水从进水口111进入第一流道11后,一方面热水会加热缓冲缸30和温控阀芯40,另一方面热水还会通过缓冲孔321与缓冲缸3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以进一步地加热温控阀芯40,从而使的温控阀芯40的温度增高,从而使得顶杆41伸出,顶杆41通过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伸入第三流道13内,并与换向阀芯20抵接,以驱动换向阀芯20从初始位置向换向位置移动,以实现换向,从而实现零冷水。
当用水结束后,关闭混水阀,热水器200停止向换向阀100方向供水,但第一流道11与缓冲缸30内的水温并不会立刻/快速冷却,即顶杆41不会立刻/快速缩回。而本发明换向阀100,通过使温控阀芯40可移动地安装在缓冲缸30内,可通过使温控阀芯40复位至第一位置,以使换向阀芯20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实现当热水器200停止向换向阀100方向供水时,换向阀芯20可以较快速地复位,以实现换向阀100较快速地换向。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温控复位件50,所述温控复位件50用于使温控阀芯40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如此,当用水结束后,温控阀芯40可在温控复位件50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以使得换向阀芯20可以较快速地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温控复位件50既可以是磁吸件,如,所述磁吸件包括设于温控阀芯40上的第一磁吸件、及设于缓冲缸30上的第二磁吸件,以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相吸或相斥特性而使温控阀芯40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所述温控复位件50也可以是弹性件(如弹簧或弹片等),从而可利用弹性件的弹性而使温控阀芯40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当然,所述温控复位件50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使温控阀芯40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的部件,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换向阀100还包括换向复位件90,所述换向复位件90用于使换向阀芯20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如此,当温控阀芯40复位的时候,也可使换向阀芯20复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向复位件90既可以是磁吸件,也可以是弹性件(如弹簧或弹片等),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温控阀芯40包括安装座44和具有顶杆41的感温驱动组件,所述安装座44可移动地安装在缓冲缸30内,且所述安装座44与缓冲缸30的内周壁密封连接。如此,通过设置安装座44,可便于使温控阀芯40可移动地密封安装在缓冲缸30内。
其中,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安装座44的外周面与缓冲缸30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图未标),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感温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座44的感温壳42和遇热膨胀的感温介质(图未示),所述顶杆41可滑动地安装在感温壳42内,所述感温介质设于感温壳42内,以用于在遇热时膨胀而使所述顶杆41伸出、及冷却时收缩而使顶杆41缩回。如此,可实现顶杆41的伸出和缩回。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感温壳42包括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所述第一壳体421与第二壳体422组装形成感温壳42。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座44呈环形,所述感温壳42密封安装在安装座44的内侧。其中,第一壳体421密封安装在安装座44的内侧。如此,通过将安装座44设置为环形,可便于进入缓冲缸30内的水直接接触感温壳42,以便于对感温驱动组件进行加热或降温。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座44的内环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座44的内环面还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感温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母43,所述限位螺母43通过与内螺纹螺纹连接而将感温壳42的限位凸部固定在限位螺母43与限位台阶之间,从而将感温壳42安装在安装座44的内侧。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感温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限位螺母43与限位台阶之间的密封垫片45,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温控复位件50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感温驱动组件外,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缓冲缸30的内壁面,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44,以用于使所述温控阀芯40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如此,将温控复位件50设置为第一弹簧,可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使温控阀芯40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且可简化温控阀芯40的结构。
具体的,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安装座44包括环形密封基部441和抵接部442,所述环形密封基部441与缓冲缸30密封连接,所述抵接部442设于环形密封基部441的朝向第三流道13的侧面,所述抵接部442向靠近第三流道13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442与缓冲缸30的内周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抵接部442外、并与环形密封基部441抵接。可选地,所述抵接部442为环形。
可选地,如图5和6所示,在所述温控阀芯4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部442与密封缸的内壁面抵接,以使温控阀芯40限位于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感温介质为石蜡、或甲醇、或甲苯等。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温驱动组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可使感温驱动组件包括感温弹片和弹性复位件,以通过感温弹片来驱动顶杆41伸出、并通过弹性复位件使顶杆41缩回;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缓冲缸30包括一端敞口的缸本体31和盖体32,所述盖体32密封安装在缸本体31的敞口处,所述缓冲孔321设于盖体32,所述第一温控过孔311设于缸本体31的底部。安装时,可将温控阀芯40从缓冲缸30的敞口安装到缓冲缸30内。如此,可便于安装温控阀芯40。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缸本体31的底壁,另一端抵接于环形密封基部441。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缓冲缸30的另一端设有设于第一温控过孔311周缘的连接环凸312,所述连接环凸312可拆卸地密封安装在第二温控过孔134内,以使所述第一温控过孔311与第二温控过孔134连通。其中,所述连接环凸312设于缸本体31底部的外侧面。
具体的,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连接环凸312与第二温控过孔134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如此,可提高连接强度和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缸本体31的底部与第三流道13的流道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图未标),该第二密封圈套设于连接环凸312外,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换向阀芯20包括沿换向阀芯2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主体部21、及侧向凸设于主体部21的密封环凸22,所述主体部21可移动地设于流道内,所述密封环凸22设于第一连通孔122与第二连通孔132之间,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密封环凸22打开第一连通孔122而关闭第二连通孔132,在所述换向位置时,所述密封环凸22关闭第一连通孔122而打开第二连通孔132。如此,可简化换向阀芯20的结构。当然,所述换向阀芯20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在主体部21上设置两个密封环凸22,以分别用于在初始位置第二连通孔132、及在换向位置关闭第一连通孔122;等等。
可选地,所述换向阀芯2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24,所述第三密封圈24套设在密封环凸22外,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圈24用于与密封环凸22配合而封堵第二连通孔132;在所述换向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圈24用于与密封环凸22配合而封堵第一连通孔122。如此,可提高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凸22的外侧面设有容置环槽,所述第三密封圈24设于与容置环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122的孔口处设有与第三密封圈24配合的第一容置沉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122的孔口处设有与第三密封圈24配合的第二容置沉槽。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换向阀芯20还包括设于主体部21的一端的导向部23,所述导向部23沿换向阀芯20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通孔132的内壁面设有多个导向凸部133,多个所述导向凸部133之间限定出导向滑孔,所述导向部23可滑动地设于导向滑孔内,相邻导向凸部133之间形成过水通道。如此,可提高换向阀芯20的移动稳定性,从而可提高换向阀100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温控组件通过导向部23驱动换向阀芯20移动。具体的,所述顶杆41用于与导向部23抵接,以驱动换向阀芯20移动。
具体的,所述第三流道13的流道壁包括向靠近第二流道12的方向延伸的侧凸段(图未标),第二连通孔132设于该侧凸段。所述导向凸部133设于该侧凸段的内壁面。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换向复位件90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换向阀芯20外,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流道的内壁面,另一端连接于密封环凸22,以用于使所述换向阀芯20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如此,可便于简化结构。
具体的,所述主体部21可移动地设于第二流道12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12的内壁面设有限位槽(图未标),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于该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凸22朝向第二流道12的侧面上凸设有限位凸起(图未标),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限位凸起外。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孔321为微孔,所述缓冲孔321的孔径小于或等于6毫米。
可以理解,用户在使用热水过程中,当用户在较短时间(即第一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时间可选为大于或等于4分钟,且小于或等于15分钟,如5分钟)时二次开水,由于热水管400内的热水的热量散失速度比缓冲缸30内的温控阀芯40的热量散失速度快,即缓冲缸30内的温控阀芯40的残余温度不易散去,这样会容易出现“热水管400内的水变凉了,但缓冲缸30内的温控阀芯40的温度还较高,即顶杆41还未缩回”的情况,从而容易出现“在第一预设时间二次开水时,换向阀100完成换向(即温控阀芯4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由于顶杆41处于伸出状态,温控阀芯40同时会驱动换向阀芯20从初始位置移向换向位置),但第一用水端800送出的是热水管400中的冷水”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使缓冲孔321为微孔,如此,当混水装置700再次打开后,进入第一流道11内的冷水可从缓冲孔321内缓慢地进入缓冲缸30内,从而驱动温控阀芯40缓慢地从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进入到缓冲缸30内的冷水可对温控阀芯40进行冷却,从而使得顶杆41缩回,从而使得温控阀芯4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顶杆41处于缩回状态,以避免在热水管400中的水还是冷水时使换向阀100换向,从而避免了较短时间二次使用热水时热水未达第一用水端800(如花洒等)出水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缓冲孔321的孔径小于或等于4毫米。更为具体的,所述缓冲孔321的孔径小于或等于2毫米。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阀体10上还设有与第一连通孔122连通的安装通孔14,所述换向阀芯20可滑动地密封安装在安装通孔14内,所述换向阀芯20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通孔14外,且设有把手25。
具体的,所述主体部21可滑动地密封安装在安装通孔14内。可选地,所述主体部21与安装通孔14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24(图未标),以提高密封性。
具体的,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伸出安装通孔14外,且设有把手25。
可以理解,用户在短时间(即第二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在该时间内,热水管400中的水仍未冷却;且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等于3分钟,如1分钟等)内二次开水时,虽然热水管400中的水仍未冷却,但是由于缓冲孔321为微孔,使得缓冲缸30内的温控阀芯40的动作缓慢,换向阀100不能够快速地实现换向,此时用户可通过把手25向外拉一下换向阀芯20,以使换向阀芯20移动至换向位置,以使得第一用水端800可以立刻出热水。
可选地,所述把手25与主体部21分体设置,且把手25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部21的一端。如此,可便于安装主体部21,以便于组装换向阀100。可选地,所述把手25与主体部21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阀体10包括第一阀体15和第二阀体16,所述第二流道12设于第二阀体16,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三流道13设于第一阀体15,所述进水口111设于第一阀体15的一端,所述第一阀体15的另一端与第二阀体16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体15两端呈开口设置,其中一端开口即为进水口111,另一端开口对应第一连通孔122设置,以使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连通。如此,可降低阀体10的成形难度,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所述第二阀体16包括具有第二流道12的阀本体161、及侧向凸设于阀本体161外周面的环形连接部162,安装通孔14设于阀本体161,所述环形连接部162设于第一连通孔122的外侧,所述第一阀体15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环形连接部162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环形连接部162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阀体15的另一端设有与之配合连接的外螺纹。如此,可提高第一阀体15与第二阀体16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环形连接部162与第一阀体15之间还设有第四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换向阀100还包括环形端盖60,所述环形端盖60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在进水口111处,且所述环形端盖60的内端与缓冲缸30(的盖体32)抵接,以将缓冲缸30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2、3、5和6所示,所述换向阀100还包括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连接管70和进水螺母80,所述进水组件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端盖60的内侧。
进一步地,如图1和7所示,所述储水容器为用于储存高压水的储能罐900,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610、第二用水端620和减压装置630,所述第一单向阀610连接于第一出水口121与储能罐900的进水端之间,以用于将水单向导入储能罐900内;所述储能罐900的出水端与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一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二进水端通过所述减压装置630与供水管连接,以使供水管内的水减压供给第二进水端。
可选地,所述供水管为自来水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用水端620为马桶、或冷水龙头、或地拖桶的龙头等。
可选地,所述减压装置630为减压阀或其他具有压力截止效果的装置。
如此,第一出水口121流出的冷水可经过第一单向阀610后而储存在储能罐900中,以便于再利用;且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610可防止储存在储能罐900中的水回流到第二流道12内。
而且,在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二进水端与供水管之间设置减压装置630,可降低供水管供给第二用水端620的水的水压,以使得供水管供给第二用水端620的水的水压小于储能罐900供给第二用水端620的水的水压,以使得储能罐900内的水可以优先供给第二用水端620。
比如,当第二用水端620为马桶、供水管为自来水管时,可以理解,储能罐900中储存的为具有一定水压的水,如,所述储能罐900中的水压可选地0.15MPa。而自来水的水压通常为0.2~0.4MPa,但由于在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二进水端与供水管之间设置减压装置630,可将供水管供给第二用水端620的水(即进入马桶的自来水)的水压降低至0.1MPa左右(甚至可以更低、或稍高)。
这样,由于供水管供给第二用水端620的水的水压小于储能罐900供给第二用水端620的水的水压,从而在马桶上水时,储能罐900中的水可以优先进入马桶中而被使用掉,而不会因为自来水的水压高于储能罐900中水的水压,而导致储能罐900中的水不能用掉。当储能罐900中的水用完之后,就会继续使用自来水来进行补充。
理论上,一个4口之家,每天每人沐浴1次,房子户型120平方米,每次将会储存5~6L冷水,只要储能罐900的容积足够大,如25L,就可以一次满足4次储存的水。同时马桶每冲水1次约4L水,4口之家每人每天平均使用2次,就基本可以用完。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640,所述第二单向阀640设于储能罐900的出水端与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一进水端之间,以用于将储能罐900中的水单向导向第二用水端620。从而可防止回流。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储能罐900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为同一端,即进出水端,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650,所述第一三通阀650设于储能罐900的进出水端,以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121与第二用水端620。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一进水端与第二进水端为同一端,即进水端,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第二三通阀660,所述第二三通阀660设于储能罐900的进水端,以分别连接储能罐900与供水管。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冷水管300,所述冷水管300一端连接与供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混水装置700的冷水接入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用水端620的第二进水端连接与冷水管300。
可选地,所述热水器200具有冷水进口201,所述供水***1000还包括进水管500,所述进水管500一端连接于供水管,另一端连接于冷水进口201。
进一步地,如图1和7所示,所述储能罐900包括外壳910和设置在外壳910内部的用于储水的水囊920,该水囊920的外表面与外壳910的内壁面之间为密闭空腔,且该密闭空腔中充有可压缩气体,该水囊920(如通过第一三通阀650等)分别与第一出水口121及第二用水端620连通。如此,使储能罐900实现存储高压水的作用。
当然,所述储水罐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所述储能罐900包括外壳910和设置在外壳910内部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可压缩的气体,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与外壳910的内壁面之间为密闭空腔,且该密闭空腔用于储水,即该密闭空腔(如通过第一三通阀650等)分别与第一出水口121及第二用水端620连通,如此也可使储能罐900实现存储高压水的作用。
另外,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换向阀100和供水***1000另一方面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供水***1000的设计,即通过压力换向阀100和高温截止阀来实现零冷水功能,即将以上实施例中的换向阀100替换为压力换向阀100,将第一三通阀650替换为高温截止阀,相比于该设计,本发明换向阀100和供水***10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切换水路的阀,由压力切换改为温度切换,可使得压力干扰的情况大大得到改善。
2)把另一设计中的压力换向阀100和高温截止阀整合为以上实施例中的换向阀100,集成后简化了安装。
3)本发明换向阀100和供水***1000,除基本换向功能,还优化了温控驱动组件特性导致的复位慢的问题,使用户可以短时间再次开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具有进水口的第一流道、具有第一出水口的第二流道、及具有第二出水口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三流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对设置;
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流道内,所述换向阀芯具有打开所述第一连通孔而关闭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初始位置、及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孔而打开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换向位置;以及
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温控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水温增高时驱动所述换向阀芯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换向位置移动;
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缓冲缸、及安装在所述缓冲缸内的温控阀芯,所述温控阀芯与所述缓冲缸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缓冲缸的一端设有第一温控过孔,所述缓冲缸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缓冲孔;所述第三流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温控过孔,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对应设置、且连通;
所述温控阀芯包括在所述温控阀芯的温度增高时伸出、且在所述温控阀芯的温度降低时缩回的顶杆,所述顶杆用于在伸出时通过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伸入所述第三流道内,以与所述换向阀芯抵接而驱动所述换向阀芯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换向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缓冲缸内,所述温控阀芯具有远离所述换向阀芯设置的第一位置、及靠近所述换向阀芯设置的第二位置,所述温控阀芯用于在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水压增大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顶杆用于在所述温控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伸出、并通过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伸入所述第三流道内,以与所述换向阀芯抵接而驱动所述换向阀芯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换向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芯包括安装座和具有所述顶杆的感温驱动组件,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缓冲缸内,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缓冲缸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感温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感温壳和遇热膨胀的感温介质,所述顶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感温壳内,所述感温介质设于所述感温壳内,以用于在遇热时膨胀而使所述顶杆伸出、及冷却时收缩而使所述顶杆缩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环形,所述感温壳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和/或,
所述感温介质为石蜡、或甲醇、或甲苯;和/或,
所述感温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形成所述感温壳;和/或,
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温控复位件,所述温控复位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感温驱动组件外,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缓冲缸的内壁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以用于使所述温控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包括一端敞口的缸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密封安装在所述缸本体的敞口处,所述缓冲孔设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温控过孔设于所述缸本体的底部;和/或,
所述缓冲缸的另一端设有设于所述第一温控过孔周缘的连接环凸,所述连接环凸可拆卸地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温控过孔内,以使所述第一温控过孔与所述第二温控过孔连通;和/或,
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温控复位件,所述温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温控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和/或,
所述缓冲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6毫米。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芯包括沿所述换向阀芯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及侧向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密封环凸,所述密封环凸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密封环凸打开所述第一连通孔而关闭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换向位置时,所述密封环凸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孔而打开所述第二连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芯还包括设于主体部的一端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换向阀芯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内壁面设有多个导向凸部,多个所述导向凸部之间限定出导向滑孔,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滑孔内,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所述导向部驱动所述换向阀芯移动;和/或,
所述换向阀还包括换向复位件,所述换向复位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换向阀芯外,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流道的内壁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环凸,以用于使所述换向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还包括换向复位件,所述换向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换向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安装通孔,所述换向阀芯可滑动地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换向阀芯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外,且设有把手。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流道设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设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所述第一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11.一种供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具有热水出口;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通;
第一用水端,所述第一用水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出水口连通;以及,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的进水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为用于储存高压水的储能罐,所述供水***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用水端和减压装置,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储能罐的进水端之间,以用于将水单向导入所述储能罐内;所述储能罐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用水端的第一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用水端的第二进水端通过所述减压装置与供水管连通;和/或,
所述供水***还包括混水装置,所述混水装置具有热水接入口、冷水接入口和混水出水口,所述热水接入口与所述热水出口连通,所述冷水接入口与供水管连通,所述混水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CN202010284399.6A 2020-04-10 2020-04-10 换向阀和供水*** Active CN113513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399.6A CN113513627B (zh) 2020-04-10 2020-04-10 换向阀和供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399.6A CN113513627B (zh) 2020-04-10 2020-04-10 换向阀和供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3627A CN113513627A (zh) 2021-10-19
CN113513627B true CN113513627B (zh) 2023-04-18

Family

ID=7806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4399.6A Active CN113513627B (zh) 2020-04-10 2020-04-10 换向阀和供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3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335B (zh) * 2022-02-28 2023-06-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储水装置及饮水设备
WO2023159633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储水装置及饮水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1799A1 (de) * 2009-08-17 2011-02-24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ventil und Sicherheitssystem und Armatur
CN202360800U (zh) * 2011-11-24 2012-08-01 北京龙浩安达新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阀及采暖***
CN202646782U (zh) * 2012-06-12 2013-01-02 冯建京 一种自力式三通恒温换向阀
CN103291963A (zh) * 2012-02-23 2013-09-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柴油燃料温度安全阀
CN110094562A (zh) * 2019-05-20 2019-08-06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回水装置、燃气热水器及热水***
CN110762248A (zh) * 2018-07-26 2020-02-0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控制阀
CN110906029A (zh) * 2018-09-18 2020-03-24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热水器的换向阀、混水装置和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1799A1 (de) * 2009-08-17 2011-02-24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ventil und Sicherheitssystem und Armatur
CN202360800U (zh) * 2011-11-24 2012-08-01 北京龙浩安达新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阀及采暖***
CN103291963A (zh) * 2012-02-23 2013-09-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柴油燃料温度安全阀
CN202646782U (zh) * 2012-06-12 2013-01-02 冯建京 一种自力式三通恒温换向阀
CN110762248A (zh) * 2018-07-26 2020-02-0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控制阀
CN110906029A (zh) * 2018-09-18 2020-03-24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热水器的换向阀、混水装置和热水器
CN110094562A (zh) * 2019-05-20 2019-08-06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回水装置、燃气热水器及热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3627A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3627B (zh) 换向阀和供水***
CN109469158B (zh) 一种高效节水淋浴装置
KR102139095B1 (ko) 냉난방 시스템용 전자식 팽창밸브
CN113847736B (zh) 热水器
JPWO2004079275A1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衛生洗浄装置
CN109363547A (zh) 一种节水淋浴装置
CN109589028B (zh) 一种磁动节水淋浴装置
CN212318860U (zh) 回水阀和供水***
JP3213790U (ja) 液体混合装置
CN212616509U (zh) 回水阀和供水***
CN110986366B (zh) 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
CN217927405U (zh) 一体调温龙头电磁阀
CN112879604A (zh) 一种复位阀芯及多功能水龙头
CN218094413U (zh) 回水阀和供水***
CN114353328A (zh) 防烫组件及电热水器
CN208625371U (zh) 出水装置、净饮设备和家用电器
CN110864141A (zh) 一种零冷水混水装置
CN111535403A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淋浴机构
CN112524678B (zh) 供水***
JP4702994B2 (ja) 水石けん供給装置
CN107559484B (zh) 一种环保节能龙头
CN216715307U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
CN219639545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循环供出水组件及零冷水燃气热水器
CN218600017U (zh) 泄压阀、加热***以及热水器
CN214274576U (zh) 回水阀和供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