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0681A - 电连接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0681A
CN113410681A CN202110518239.8A CN202110518239A CN113410681A CN 113410681 A CN113410681 A CN 113410681A CN 202110518239 A CN202110518239 A CN 202110518239A CN 113410681 A CN113410681 A CN 113410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portion
section
shielding shell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82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0681B (zh
Inventor
何志立
张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82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0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0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0681A/zh
Priority to US17/740,423 priority patent/US2022036808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0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0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屏蔽壳包覆于一对第一信号端子的外侧,每一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一对接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二屏蔽壳包覆于一对第二信号端子的外侧,每一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其中,第一屏蔽壳设有裸空区域,当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第二屏蔽壳覆设于第一屏蔽壳的外侧且遮蔽裸空区域,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对接,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至少一者显露于裸空区域。本发明能防止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接触第一屏蔽壳而短路,且避免电连接组合的高频性能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电连接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组合,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信号端子短路且高频性能佳的电连接组合。
【背景技术】
习知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对第一信号端子和包围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四周的一第一屏蔽壳,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对第二信号端子和包围在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四周的一第二屏蔽壳,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对接,所述第一屏蔽壳收容于所述第二屏蔽壳内,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第一方向上相抵接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内。
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会在第一方向上分别靠近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内壁面,容易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面而发生短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组合,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组合,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至少一者显露于第一屏蔽壳的裸空区域,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在相抵接的方向上不会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而短路;同时,第二屏蔽壳遮蔽所述裸空区域,还能避免所述裸空区域的设置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受到外界的干扰信号的影响,避免电连接组合的高频性能受到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屏蔽壳包覆于一对第一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第一屏蔽壳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电性隔离,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一对接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二屏蔽壳包覆于一对第二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第二屏蔽壳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电性隔离,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壳设有裸空区域,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屏蔽壳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外侧且遮蔽所述裸空区域,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中的至少一者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中至少一者的末端具有弯折延伸的一导引段,所述导引段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具有一第一接触段和一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靠近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末端,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靠近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末端,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具有自各自的所述第二接触段弯折延伸形成一导引段;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导引段向前超过所述第一屏蔽壳,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导引段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且被所述第二屏蔽壳遮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每一所述第二侧面设有一开口,自每一所述开口的一内边缘一体延伸形成一弹片,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每一所述弹片向内抵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且每一所述第一侧面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还包括至少一主体面,所述主体面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弧形过渡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裸空区域自所述主体面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每一所述第一侧面设有与所述裸空区域相连通的一槽口,所述槽口设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弧形过渡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的前端朝向所述裸空区域的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弧形过渡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连接位置,每一所述第一侧面的前端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且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的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二连接部朝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具有沿各自的延伸方向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弯折段、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二弯折段和一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均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均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弯折;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接触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还具有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一屏蔽壳绝缘隔离的一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绝缘块具有向前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并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件还具有将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屏蔽壳绝缘隔离的一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电连接器延伸并超过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并支撑所述第二接触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包括两个U形屏蔽体,两个所述U形屏蔽体相互组装形成一管状结构,所述裸空区域成型于其中一个所述U形屏蔽体,所述第二屏蔽壳形成一管状结构,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相对接并将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完全包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组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在相抵接的方向上不会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而短路;同时,所述第二屏蔽壳遮蔽所述裸空区域,还能避免所述裸空区域的设置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受到外界的干扰信号的影响。而且,所述第一屏蔽壳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外侧,能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屏蔽干扰信号,提高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所述第二屏蔽壳包覆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外侧,能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屏蔽干扰信号,提高所述对接连接器的高频性能。进一步的,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屏蔽壳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外侧且遮蔽所述裸空区域,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共同地对所述电连接组合屏蔽干扰信号,加强所述电连接组合的高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组合中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未对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组合中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组合中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未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组合中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的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对接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和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未对接时的立体图;
图10(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和一个第二端子组件对接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11(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和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未对接时的立体图;
图11(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和一个第二端子组件对接完成后的剖视图;
图12(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和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未对接时的立体图;
图12(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和一个第二端子组件对接完成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6273117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中的三维坐标轴中的X轴定义为前后方向,Y轴定义为左右方向,Z轴定义为上下方向,X轴、Y轴和Z轴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1至图4,此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组合1,包括一个电连接器2和与所述电连接器2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6,所述电连接器2的前端沿所述前后方向X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的一端对接,所述电连接器2的底端沿着所述上下方向Z与一第一基板7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6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基板8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图3和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连接器2包括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的一第一绝缘对接壳3和多个电性模组4。所述第一绝缘对接壳3具有一收容腔(未图示),多个所述电性模组4沿所述左右方向Y依次排布并沿所述前后方向X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每一所述电性模组4包括一绝缘本体41、沿所述上下方向Z排布于所述绝缘本体41的多个第一端子组件42,以及邻近于所述绝缘本体41一侧的一屏蔽件43,所述绝缘本体41设有沿所述上下方向Z排布的多个收容槽411,每一所述收容槽411对应收容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42。
所述第一端子组件42包括一对第一信号端子422和包覆于一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的外侧的一第一屏蔽壳421,所述第一屏蔽壳421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电性隔离,具体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42还具有一第一绝缘块423包覆一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并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绝缘隔离。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具有一第一接触部4221、一第一导接部4223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一导接部4223的一第一连接部42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块423包覆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所述第一导接部4223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在所述前后方向X和所述上下方向Z上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自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向前延伸,即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延伸方向为向前。
请参阅图1、图3和图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对接连接器6包括一第二绝缘对接壳61、多个接地条63、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对接壳61的多个第二端子组件62。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包括一对第二信号端子622、包覆于一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的外侧的一第二屏蔽壳62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电性隔离,具体的,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还包括包覆一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的一第二绝缘块623,所述第二绝缘块623将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与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绝缘隔离。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具有一第二接触部6221、一第二导接部6223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和所述第二导接部6223的一第二连接部62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块623包覆所述第二连接部6222。当所述电连接器2和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以所述电连接器2的方向为参考,则所述第二导接部6223、所述第二连接部622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延伸方向均是向后,即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延伸方向为向后。
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沿所述上下方向Z排布成多行,每一行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沿所述左右方向Y排列,每一所述接地条63沿所述左右方向Y延伸,每一行的多个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同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接地条63接触,使得同一行的多个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电势相等,提高所述对接连接器6的高频性能。自每一所述接地条63在所述左右方向Y上的两端向外突设有两个干涉部631,每一所述接地条63通过两个所述干涉部631与所述第二绝缘对接壳61干涉固定。
请参阅图5至图8,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设有一个裸空区域4211,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42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相对接,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相对接,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显露出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外侧且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是指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将所述裸空区域4211遮挡住,使得所述裸空区域4211没有与外界连通的空隙。由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不会向上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防止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同时,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还能避免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设置造成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受到外界的干扰信号的影响。而且,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的外侧,能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屏蔽干扰信号,提高所述电连接器2的高频性能;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包覆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的外侧,能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屏蔽干扰信号,提高所述对接连接器6的高频性能。进一步的,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外侧且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共同地对所述电连接组合1屏蔽干扰信号,加强所述电连接组合1的高频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覆设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在本发明中是管状结构的第二屏蔽壳621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外侧且将所述裸空区域4211包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壳621也可以是延伸出一个片状的延伸部(未图示)来遮挡所述裸空区域4211,在此不作限定。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上方,则相应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位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第一主体面4212;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下方,则相应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位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第二主体面4213,以实现将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4和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具有沿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延伸方向依次延伸(即,向前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弯折段42211、一第一接触段42212、一第二弯折段42213、一第二接触段42214以及一导引段,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具有沿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延伸方向依次延伸(即,向后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弯折段62211、一第一接触段62212、一第二弯折段62213、一第二接触段62214以及一导引段,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42214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接触段42212靠近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末端,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62214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一接触段62212靠近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末端,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导引段作为第一导引段42215,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导引段作为第二导引段62215,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自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42214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自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62214弯折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且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由此,在对接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导引作用,有利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顺利对接。由于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会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第一主体面4212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第二主体面4213弯折延伸,若未设置所述裸空区域,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将更容易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能避免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与第一屏蔽壳421接触使得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短路;同时,相比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未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本发明由于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在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不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前提下,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设计范围更广,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扩大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的可设计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也可以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中,或者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分别显露于对应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以在确保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能顺利对接的前提下,避免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或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接触,防止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或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被短路,且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或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扩大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的可设计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自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向前延伸且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方向弯折,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表面时,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能进一步远离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进一步避免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接触,有效地防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短路。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二接触部6221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距离进一步增大,防止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向上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或所述第二屏蔽壳621。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自所述第二连接部6222朝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方向弯折,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接触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表面时,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能进一步远离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进一步避免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接触,有效地防止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短路。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接触部4221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距离进一步增大,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向下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或所述第二屏蔽壳621。
请参阅图3至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弯折段42211和所述第二弯折段42213均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一弯折段62211和所述第二弯折段62213均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方向弯折,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42214接触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一接触段62212,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62214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接触段42212。由此,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方向弯折两次,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方向弯折两次,能为对方进行让位,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在对接过程中相抵撞,且能实现双点接触,可以减少木桩效应。
请参阅图5、图8至图9,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块423具有两个第一支撑部4231,所述第一支撑部4231向前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弯折段42211,所述第一支撑部4231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42212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并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所述第二绝缘块623具有两个第二支撑部6231,所述第二支撑部6231朝向所述电连接器2延伸并超过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一弯折段62211,所述第二支撑部6231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62212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并支撑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由此,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4231能对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进行支撑,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6231能对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进行支撑,增加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强度,同时也限制了第一接触部4221和第二接触部6221的弹性形变的程度,防止对接时被对方压接过度而接触第一屏蔽壳421,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短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4231向上支撑着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支撑部6231向下支撑着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上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下方,则所述第一支撑部4231向下支撑着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部6231向上支撑着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下表面,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3至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向前超过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二接触段62214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接触段42212,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且被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由此,相比于需要在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对应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位置均设置裸空区域4211,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无需在对应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的位置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只需要在对应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位置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即可,能避免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还能减少了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数量,减少制作工序,有利于提高所述电连接器2的生产效率。而且,相比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不设置裸空区域4211,而是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整***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接触段42212的后方,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来与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相对接接触,例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第二主体面4213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积来与所述第二屏蔽壳621接触,且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能更多地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周围,更好地为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屏蔽干扰信号。
请参阅图6至图8、以及图10(A)至图10(B),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4214、两个主体面和四个弧形过渡面4215,两个所述主体面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面4214在所述左右方向Y上相对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主体面作为第一主体面4212,位于下方的所述主体面作为第二主体面4213,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面4212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4214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面4213的两侧通过另外两个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4214连接。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具有在左右方向Y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6213,每一所述第二侧面6213设有一开口6214,自每一所述开口6214的一内边缘一体延伸形成一弹片6215,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每一所述弹片6215向内抵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4214,且每一所述第一侧面4214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6214。由此,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侧面6213上所述弹片6215抵接两个所述第一侧面4214,能让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稳定接触,而通过所述第一侧面4214遮蔽所述开口6214,能够避免所述开口6214的设置让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还具有在所述上下方向Z相对设置第三主体面6211和第四主体面6212,所述第三主体面6211位于上方且与两个所述第二侧面6213连接,所述第四主体面6212位于下方与两个所述第二侧面6213连接,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形成管状结构。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所述第三主体面6211具有两个向内突出的突包6216,每一所述突包6216向内抵接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第一主体面4212,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所述第四主体面6212也具有一弹片6215向内抵接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第二主体面4213,能进一步增加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之间的接触稳定性。
请参阅图6至图8,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裸空区域4211自所述第一主体面4212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每一所述第一侧面4214设有与所述裸空区域4211相连通的一槽口42141,所述槽口42141设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侧面4214和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之间,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与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连接位置如连接线L所示,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朝向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方向延伸超过所述连接线L,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62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裸空区域4211位于上方,故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朝向上延伸超过所述连接线L,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裸空区域4211可以位于下方,则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相应朝下延伸超过所述第一侧面4214与对应的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的连接位置,在此不作限定。由此,将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和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通过所述槽口42141间隔开,有利于成型出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朝着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方向延伸超过所述连接线L,增加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的面积来与所述第二屏蔽壳621接触或遮蔽所述开口6214。而且,若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是先在一片式的材料裁切出所述裸空区域4211,然后再弯折出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由于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是弧形弯曲的,若未设置所述槽口42141,既会造成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超过所述连接线L的部分难以成型出弧线,又会使得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多个边缘的衔接位置容易撕裂,因此,所述槽口42141将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和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间隔开,具有过渡作用,有利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成型。
请参阅图8,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包括两个U形屏蔽体4216,两个所述U形屏蔽体4216相互组装形成一管状结构,所述裸空区域4211成型于其中一个所述U形屏蔽体4216,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形成一管状结构,当所述电连接器2和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相对接并将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完全包覆。由此,相比于在一个整体的管状结构切割出所述裸空区域4211时,会存在不好定位且容易将管状的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挤压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在一个U形屏蔽体4216成型出所述裸空区域4211,通过两个U形屏蔽体4216组装形成一个管状结构,能在成型所述裸空区域4211时便于定位所述U形屏蔽体4216,且不会存在成型所述裸空区域4211时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被挤压变形的问题,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同时,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和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共同将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完全包覆,能有效地为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屏蔽外界的干扰信号,进一步提高所述电连接组合1的高频性能。两个所述U形屏蔽体4216的侧面相接合共同组成所述第一侧面4214。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电连接器2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是通过锡球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板7,以使所述电连接器2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具有较优的共面度。所述电连接器2进一步包括一个平面体5,所述平面体5与多个所述电性模组4的所述绝缘本体41相固定,所述平面体5的上表面是一水平面。由此,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第一基板7焊接时,所述平面体5提供了一个水平面供真空吸盘(未图示)吸取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基板7,以使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通过锡球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板7。
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绝缘块423包括第一次注塑件4232和第二次注塑件4233,先在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上模制所述第一次注塑件4232,之后,再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4232和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上模制所述第二次注塑件4233。所述第一次注塑件4232具有多个固定部,当模制所述第二次注塑件4233时,模具通过所述固定部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一次注塑件4232进行定位固定。具体的,多个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42321和第二固定部42322,当成型所述第二次注塑件4233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42321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固定所述第一次注塑件4232和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42322在所述左右方向Y上固定所述第一次注塑件4232和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需要说明的是,若仅通过一次注塑过程来成型出所述第一绝缘块423,模具夹持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来定位,成型后,模具移除,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被所述模具夹持的位置便会显露于出所述第一绝缘块423,导致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周围的介质不相同,会影响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的阻抗一致性。而本发明的第二次注塑件4233成型时不需要模具夹持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当所述第一绝缘块423完全成型后,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能被全部包覆在绝缘材料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周围的介质相同,有利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的阻抗一致性。
请参阅图11(A)至图11(B),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设有两个所述裸空区域4211,当所述第一端子组件4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显露于其中一个所述裸空区域4211,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显露于另一个所述裸空区域4211,且两个所述裸空区域4211均被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由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分别显露于第一屏蔽壳421的两个所述裸空区域4211,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均不会在上下方向上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同时,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还能避免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设置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受到外界的干扰信号的影响。
请参阅图12(A)至图12(B),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设有一个所述裸空区域4211,当所述第一端子组件4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所述裸空区域4211均被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由此,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显露于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不会向下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同时,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还能避免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设置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受到外界的干扰信号的影响。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为平板状,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为弯折的弹性接触部,可以理解的,相比于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也为弯折的弹性接触部,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的风险相对较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适应性地只针对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设置裸空区域4211。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沿上下方向Z的高度比较小,以使所述电连接器2更加小型化时,即使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为平板状的结构,也会存在对接后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风险,此时也可以对应着平板状的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而且,当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均是弯折的弹性接触部时,也可以只针对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中的其中一个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例如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比较长,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比较短,而且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有足够的距离时,即使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为弯折的弹性接触部,也可以不针对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只针对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因此,本发明的三种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其中几种情况的示意,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形状、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裸空区域4211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出不同组合。即,针对平板状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既可以对应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也可以不对应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同理,针对弯折的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既可以对应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也可以不对应设置所述裸空区域4211,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只是示意,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均是沿所述上下方向Z上相抵接,以所述上下方向Z作为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相抵接的方向;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也可以在所述左右方向Y或所述前后方向X上相抵接,以所述左右方向Y或所述前后方向X作为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相抵接的方向,则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相对应的位置即可,在此不作限定。所述裸空区域4211不限定是自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所述裸空区域4211也可以是围设的圆形或多边形的孔洞状(未图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组合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或者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均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在相抵接的方向上不会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同时,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还能避免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设置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受到外界的干扰信号的影响。而且,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的外侧,能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屏蔽干扰信号,提高所述电连接器2的高频性能;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包覆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的外侧,能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屏蔽干扰信号,提高所述对接连接器6的高频性能。进一步的,当所述电连接器2与所述对接连接器6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屏蔽壳621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外侧且遮蔽所述裸空区域4211,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共同地对所述电连接组合1屏蔽干扰信号,加强所述电连接组合1的高频性能。
2、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导引作用便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顺利对接接触。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会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第一主体面4212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第二主体面4213弯折延伸,若未设置所述裸空区域,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将更容易接触到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显露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或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或者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均显露于所述第一屏蔽壳421的所述裸空区域4211,能避免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或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与第一屏蔽壳421接触,防止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或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短路;同时,在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不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的前提下,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设计范围更广,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扩大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和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的长度的可设计范围。
3、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的所述第一导引段42215向前超过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的所述第二导引段62215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4211且被所述第二屏蔽壳621遮蔽,能够防止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且减少了一个裸空区域4211的设置,减少了制作工序,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2的生产效率。
4、所述第二侧面6213的每一所述弹片6215向内抵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4214,且每一所述第一侧面4214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6214,能够让所述第一屏蔽壳421和所述第二屏蔽壳621稳定对接,且避免了所述开口6214的设置让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
5、所述槽口42141设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侧面4214和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之间,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朝向所述裸空区域4211的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弧形过渡面4215与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连接位置,每一所述第一侧面4214的前端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6214,能够增加所述第一侧面4214与所述第二侧面6213的接触面积,且有利于所述第一侧面4214更好地遮蔽所述开口6214。
6、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各自朝远离于对方的方向弯折,能让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更远离所述第一屏蔽壳421或第二屏蔽壳621,进一步避免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22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2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421而短路。且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均进行两次弯折,能在实现双点接触,减小木桩效应,并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42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6221在对接时相抵撞。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屏蔽壳包覆于一对第一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第一屏蔽壳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电性隔离,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
一对接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二屏蔽壳包覆于一对第二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第二屏蔽壳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电性隔离,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
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壳设有裸空区域,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屏蔽壳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外侧且遮蔽所述裸空区域,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中的至少一者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中至少一者的末端具有弯折延伸的一导引段,所述导引段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具有一第一接触段和一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靠近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末端,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靠近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末端,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具有自各自的所述第二接触段弯折延伸形成一导引段;
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导引段向前超过所述第一屏蔽壳,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导引段显露于所述裸空区域且被所述第二屏蔽壳遮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每一所述第二侧面设有一开口,自每一所述开口的一内边缘一体延伸形成一弹片,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每一所述弹片向内抵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且每一所述第一侧面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还包括至少一主体面,所述主体面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弧形过渡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裸空区域自所述主体面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每一所述第一侧面设有与所述裸空区域相连通的一槽口,所述槽口设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弧形过渡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的前端朝向所述裸空区域的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弧形过渡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连接位置,每一所述第一侧面的前端遮蔽对应的所述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且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导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的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二连接部朝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弯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具有沿各自的延伸方向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弯折段、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二弯折段和一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均朝远离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均朝远离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弯折;
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接触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二接触段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接触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组件还具有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一屏蔽壳绝缘隔离的一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绝缘块具有向前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并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二端子组件还具有将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屏蔽壳绝缘隔离的一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电连接器延伸并超过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并支撑所述第二接触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包括两个U形屏蔽体,两个所述U形屏蔽体相互组装形成一管状结构,所述裸空区域成型于其中一个所述U形屏蔽体,所述第二屏蔽壳形成一管状结构,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相对接并将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完全包覆。
CN202110518239.8A 2021-05-12 2021-05-12 电连接组合 Active CN113410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8239.8A CN113410681B (zh) 2021-05-12 2021-05-12 电连接组合
US17/740,423 US20220368084A1 (en) 2021-05-12 2022-05-10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8239.8A CN113410681B (zh) 2021-05-12 2021-05-12 电连接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0681A true CN113410681A (zh) 2021-09-17
CN113410681B CN113410681B (zh) 2022-09-16

Family

ID=7767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8239.8A Active CN113410681B (zh) 2021-05-12 2021-05-12 电连接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068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0381A (en) * 1978-08-30 1980-07-01 Amerace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s
CN102176559A (zh) * 2010-12-22 2011-09-0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屏蔽式连接器
CN102723641A (zh) * 2012-07-03 2012-10-10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4315864U (zh) * 2014-04-21 2015-05-06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0381A (en) * 1978-08-30 1980-07-01 Amerace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s
CN102176559A (zh) * 2010-12-22 2011-09-0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屏蔽式连接器
CN102723641A (zh) * 2012-07-03 2012-10-10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4315864U (zh) * 2014-04-21 2015-05-06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0681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1158U (zh) 背板连接器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CN112886340B (zh) 电连接器
CN112260009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0994297B (zh) 射频插头
US8858254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932002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09786999B (zh) 电连接器
CN113948943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9216980B (zh)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CN113131244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157902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13410681B (zh) 电连接组合
CN104810648A (zh) 电连接器
CN110994258B (zh) 射频插头
CN114243387A (zh) 电连接器
CN110970776A (zh) 射频插头
CN110957602A (zh) 射频插头
CN21560059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5600605U (zh) 电连接器
CN211088686U (zh) 射频插头
CN211376987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US202203680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CN111106479B (zh) 电连接器
CN113036541B (zh) 电性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