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0564B -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0564B
CN113380564B CN202110603121.5A CN202110603121A CN113380564B CN 113380564 B CN113380564 B CN 113380564B CN 202110603121 A CN202110603121 A CN 202110603121A CN 113380564 B CN113380564 B CN 113380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teel
group
basic
steel group
magnet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31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0564A (zh
Inventor
杜德进
马向儒
郭顺可
裘毅
马振宇
叶凯伦
刘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31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0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0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0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0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0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基本磁钢组、辅助磁钢组和触点组的腔室,所述触点组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基本磁钢组,所述触点组的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辅助磁钢组,所述基本磁钢组由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贴近的磁钢构成,且基本磁钢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磁方向不同的磁钢,所述辅助磁钢组包括至少一个磁钢,所述基本磁钢组端部的磁钢向基本磁钢组内侧或基本磁钢组外侧的方向进行充磁,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顺着相邻基本磁钢组的磁钢的磁力方向进行充磁。本发明具有能延长电弧的行程,避免磁钢退磁失效,以使继电器使用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由图1所示,常规高压继电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个左右间隔的静触点和两个动触点12,动触点12均固定于动簧片14上,且每个静触点下方均有一动触点。为实现灭弧,壳体内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磁钢19,两个磁钢19的充磁方向均为A,A为均向前延伸或均向后延伸的充磁方向。在动、静触点接触分断时,动、静触点接触处会发出电弧,电弧会向磁钢19左右端部侧移动,即电弧会向壳体所构成内腔的角落处移动,电弧的能量会在长行程移动中逐渐消散,从而实现灭弧。
图2为图1的磁路图,图3为图1中动静触点分断后电弧的移动轨迹图(电弧的移动轨迹由图中的若干连续的圆点构成)。电弧在移动时会与磁钢边角接触,由于电弧带有高温,磁钢在高温作用下会退磁,会造成磁钢失效。有的继电器会在磁钢与动、静触点之间设置由陶瓷或绝缘塑料材料制成的绝缘板,以避免电弧与磁钢接触,但是高温的电弧会撞击绝缘板,绝缘板会因长期与高温电弧接触而受损,绝缘板存在会打坏或融化变形的情况发生,仍存在电弧与磁钢接触以使磁钢退磁失效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电弧行程以避免电弧与磁钢接触以使磁钢失效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包括用于容纳基本磁钢组、辅助磁钢组和触点组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由动、静触点构成的所述触点组,所述触点组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基本磁钢组,所述触点组的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辅助磁钢组,所述基本磁钢组由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贴近的磁钢构成,且基本磁钢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磁方向不同的磁钢,所述辅助磁钢组包括至少一个磁钢,所述基本磁钢组端部的磁钢向基本磁钢组内侧或基本磁钢组外侧的方向进行充磁,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顺着相邻基本磁钢组的磁钢的磁力方向进行充磁。
本发明的基本磁钢组具有多个磁钢,且磁钢存在不同的充磁方向,侧磁钢分组的磁钢沿倾斜向左或倾斜向右的方向进行充磁,能使基本磁钢组的更靠近腔室角落的磁力线更为密集、磁场强度更高,能改变电弧移动方向和行程,从而延长电弧移动时间和移动距离,进一步消耗电弧能量,以避免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弧与磁钢或磁钢外侧的绝缘板接触,以避免绝缘板受损,进而避免磁钢退磁。其中,本发明设置有辅助磁钢组,能使腔室角落的磁力线更为密集,以使腔室角落处的磁场强度更高,以使电弧能向腔室角落侧移动,从而延长电弧的移动距离。其中,基本磁钢组位于触点组左侧,且基本磁钢组的磁钢前后依次排列时,以基本磁钢组最前侧磁钢的后侧为内侧,以基本磁钢组最前侧磁钢的前侧为外侧,以基本磁钢组最后侧磁钢的前侧为内侧,以基本磁钢组最后侧磁钢的后侧为外侧。其中,触点组的左右两侧为一个相对两侧,触点组的前后两侧为第二个相对两侧,即当基本磁钢组位于触点组左侧或后侧,辅助磁钢组位于触点组的前侧或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磁钢组相对两端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触点组的所述另一相对两侧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辅助磁钢组,相对两侧的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上述设置以使磁场强度更强,灭弧效果更好,不会发生磁场中心处偏离动静触点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磁钢组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及位于两侧的侧磁钢分组构成,两侧磁钢分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本磁钢组的对称面。上述设置便于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并使电弧向基本磁钢组端部侧的移动趋向力更大。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磁钢组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及位于两侧的侧磁钢分组构成,所述辅助磁钢组远离基本磁钢组侧设有第二辅助磁钢,所述第二辅助磁钢向所述基本磁钢组侧进行充磁,所述基本磁钢组具有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辅助磁钢充磁方向相反的磁钢。通过设置第二辅助磁钢,以拉直整个磁场的磁力线,以使电弧的移动行程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腔室内设有两个触点组和两个基本磁钢组,两个触点组的所述另一相对两侧均设有一辅助磁钢组,同侧的两个辅助磁钢组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辅助磁钢。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与第二辅助磁钢贴近并接触。上述设置以使磁力线间更为紧密,并使第二辅助磁钢能做的更大,对磁场的影响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磁钢组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及位于左右两侧的侧磁钢分组构成,所述腔室内设有前后两个触点组和前后两个基本磁钢组,所述两个基本磁钢组包括第一基本磁钢组和第二基本磁钢组,所述两个触点组旁均设有辅助磁钢组,所述辅助磁钢组包括临近第一基本磁钢组的第一辅助磁钢组及临近第二基本磁钢组的第二辅助磁钢组,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二基本磁钢组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同,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二基本磁钢组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同,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当第一辅助磁钢组和第二辅助磁钢组均位于触点组左侧时,第一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与第二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当第一辅助磁钢组和第二辅助磁钢组分别位于触点组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时,第一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与第二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同。对角的充磁方向相同,能避免两个触点组分断所产生的电弧均向同一侧移动,能使腔室内左右侧温度更为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磁钢组位于触点组左侧或右侧时,基本磁钢组的所有磁钢前后排列设置;所述基本磁钢组位于触点组前侧或后侧时,基本磁钢组的所有磁钢左右排列设置。上述设置以使磁力线更为紧密,以提高灭弧效果。
本发明具有能延长电弧的行程,以避免电弧破坏隔弧板,以避免电弧与磁钢接触,从而避免磁钢退磁失效,以使继电器使用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继电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常规继电器的磁路图;
图3为图1中的动静触点分断后电弧的移动轨迹图;
图4为本发明继电器去掉绝缘罩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继电器去掉引出端和静触点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继电器去掉引出端和静触点后的一种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磁路图;
图8为图4中的触点组分断后电弧的移动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4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包括轭铁板11和绝缘罩(图中未画出),轭铁板11和位于轭铁板11上方的绝缘罩构成用于容纳触点组、基本磁钢组和辅助磁钢组的腔室,每个触点组均包括一个动触点12及一个位于动触点12上方的静触点13,动触点均固定于动簧片14上,动簧片14采用继电器常规结构与推动杆15连接固定,前后两个静触点13分别固定于一引出端16下侧,引出端16采用继电器常规结构与绝缘罩固定(图中未画出)。
其中,基本磁钢组的磁钢和辅助磁钢组的磁钢均沿水平方向进行充磁(水平方向是相对于上下设置的动静触点而言的,当动静触点左右设置时,所有的磁钢沿上下方向进行充磁)。
其中,两个触点组前后间隔设置,前侧触点组的前侧和后侧触点组的后侧分别设有一基本磁钢组,两个触点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辅助磁钢组,左侧的两辅助磁钢组之间和右侧的两辅助磁钢组之间均设有一第二辅助磁钢300。基本磁钢组由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贴近的磁钢构成,且基本磁钢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磁方向不同的磁钢,辅助磁钢组包括一个磁钢,基本磁钢组端部的磁钢向基本磁钢组内侧或基本磁钢组外侧的方向进行充磁,辅助磁钢组的磁钢顺着相邻基本磁钢组的磁钢的磁力方向进行充磁。其中,基本磁钢组的所有磁钢左右依次排列。
两基本磁钢组分别是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和第二基本磁钢组102,第二基本磁钢组102位于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前侧,四个辅助磁钢组包括位于左前侧的第一辅助磁钢组103、位于左后侧的第二辅助磁钢组104、位于右前侧的第三辅助磁钢组105、位于右后侧的第四辅助磁钢组106。其中,第一辅助磁钢组103和第二辅助磁钢组104之间、第三辅助磁钢组105和第四辅助磁钢组106之间均设有一所述第二辅助磁钢300,辅助磁钢组的磁钢与第二辅助磁钢300相贴。
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左右两端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第二基本磁钢组102左右两端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辅助磁钢组103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与第二辅助磁钢组104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第三辅助磁钢组105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与第四辅助磁钢组106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和第二基本磁钢组102均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1011及位于左右两侧的侧磁钢分组1012构成,第一辅助磁钢组103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第二辅助磁钢组104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第三辅助磁钢组105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第四辅助磁钢组106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以垂直于基本磁钢组的对称面。其中,第二辅助磁钢300的充磁方向平行于基本磁钢组的对称面,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和第二基本磁钢组102均具有与第二辅助磁钢300充磁方向相反的磁钢。
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和第二基本磁钢组102的中磁钢分组1011的磁钢均沿前后方向向前进行充磁,中磁钢分组1011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为B,充磁方向B为与两动触点12中心处连线平行的方向,且充磁方向B与图1中的充磁方向A的充磁方向相同。
两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基本磁钢组101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向左前方进行充磁,第二基本磁钢组102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向左前方进行充磁。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左侧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为C。
第一基本磁钢组101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向右前方进行充磁,第二基本磁钢组102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向右前方进行充磁。第一基本磁钢组101右侧的侧磁钢分组1012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为D,C与D左右对称设置。
第一辅助磁钢组103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第四辅助磁钢组106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为E,E为向右进行充磁的方向。第二辅助磁钢组104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第三辅助磁钢组105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均为F,F为向左进行充磁的方向。E和F左右对称设置。
第二辅助磁钢300向后进行充磁,第二辅助磁钢300的充磁方向为G,G与B前后对称设置。
其中,基本磁钢组与触点组间设有绝缘板17,绝缘板17贴近基本磁钢组并半围绕在基本磁钢组周向侧。基本磁钢组远离触点组的外侧和辅助磁钢组远离触点组的外侧均设有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磁板18。
本发明具有能延长电弧的行程,以避免电弧破坏隔弧板,以避免电弧与磁钢接触,从而避免磁钢退磁失效,以使继电器使用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

Claims (8)

1.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基本磁钢组、辅助磁钢组和触点组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由动、静触点构成的所述触点组,所述触点组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基本磁钢组,所述触点组的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辅助磁钢组,所述基本磁钢组由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贴近的磁钢构成,且基本磁钢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磁方向不同的磁钢,所述辅助磁钢组包括至少一个磁钢,所述基本磁钢组端部的磁钢向基本磁钢组内侧或基本磁钢组外侧的方向进行充磁,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顺着相邻基本磁钢组的磁钢的磁力方向进行充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磁钢组相对两端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触点组的所述另一相对两侧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辅助磁钢组,相对两侧的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磁钢组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及位于两侧的侧磁钢分组构成,两侧磁钢分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本磁钢组的对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磁钢组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及位于两侧的侧磁钢分组构成,所述辅助磁钢组远离基本磁钢组侧设有第二辅助磁钢,所述第二辅助磁钢向所述基本磁钢组侧进行充磁,所述基本磁钢组具有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辅助磁钢充磁方向相反的磁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设有两个触点组和两个基本磁钢组,两个触点组的所述另一相对两侧均设有一辅助磁钢组,同侧的两个辅助磁钢组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辅助磁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磁钢组的磁钢与第二辅助磁钢贴近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磁钢组由位于中间的中磁钢分组及位于左右两侧的侧磁钢分组构成,所述腔室内设有前后两个触点组和前后两个基本磁钢组,所述两个基本磁钢组包括第一基本磁钢组和第二基本磁钢组,所述两个触点组旁均设有辅助磁钢组,所述辅助磁钢组包括临近第一基本磁钢组的第一辅助磁钢组及临近第二基本磁钢组的第二辅助磁钢组,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二基本磁钢组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同,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二基本磁钢组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同,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左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一基本磁钢组的右侧的侧磁钢分组的磁钢充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当第一辅助磁钢组和第二辅助磁钢组均位于触点组左侧时,第一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与第二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当第一辅助磁钢组和第二辅助磁钢组分别位于触点组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时,第一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与第二辅助磁钢组的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磁钢组位于触点组左侧或右侧时,基本磁钢组的所有磁钢前后排列设置;所述基本磁钢组位于触点组前侧或后侧时,基本磁钢组的所有磁钢左右排列设置。
CN202110603121.5A 2021-05-31 2021-05-31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Active CN113380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121.5A CN113380564B (zh) 2021-05-31 2021-05-31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121.5A CN113380564B (zh) 2021-05-31 2021-05-31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0564A CN113380564A (zh) 2021-09-10
CN113380564B true CN113380564B (zh) 2022-10-28

Family

ID=7757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3121.5A Active CN113380564B (zh) 2021-05-31 2021-05-31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05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4103A (ja) * 1998-11-30 2000-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リレー
WO2011072593A1 (zh) * 2009-12-17 2011-06-23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路结构改良的磁保持继电器
JP2012142231A (ja) * 2011-01-05 2012-07-26 Fujitsu Component Ltd 永久磁石作動型スイッチ
CN103000454A (zh) * 2012-11-23 2013-03-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新结构含永磁电磁继电器
CN204760327U (zh) * 2015-06-26 2015-11-1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用于直流高压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WO2018024167A1 (zh) * 2016-08-01 2018-02-0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灭弧磁路及其直流继电器
CN111755285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灭弧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8002B2 (en) * 2008-04-22 2011-11-29 Magvention (Suzhou), Ltd. Coupled electromechanical re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JP6406596B2 (ja) * 2014-05-12 2018-10-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7313168B2 (ja) * 2019-03-19 2023-07-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4103A (ja) * 1998-11-30 2000-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リレー
WO2011072593A1 (zh) * 2009-12-17 2011-06-23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路结构改良的磁保持继电器
JP2012142231A (ja) * 2011-01-05 2012-07-26 Fujitsu Component Ltd 永久磁石作動型スイッチ
CN103000454A (zh) * 2012-11-23 2013-03-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新结构含永磁电磁继电器
CN204760327U (zh) * 2015-06-26 2015-11-1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用于直流高压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WO2018024167A1 (zh) * 2016-08-01 2018-02-0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灭弧磁路及其直流继电器
CN111755285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灭弧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0564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0314B (zh) 继电器
JP2022541151A (ja) アーク経路形成部及びそれを含む直流リレー
JP2022541150A (ja) アーク経路形成部及びそれを含む直流リレー
CN113380564B (zh) 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CN214672276U (zh) 一种具有加强磁场的继电器
KR19980032645A (ko) 회오리형 아크 소멸기구를 갖는 전류 스위칭 장치
CN215896208U (zh) 具有加强磁场的高压继电器
CN215069713U (zh) 一种高磁场强度的继电器
US5014027A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216435800U (zh) 一种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3380565B (zh) 具有加强磁场的继电器
CN215183629U (zh) 一种具有加强磁场的高压继电器
CN209675208U (zh) 继电器
CN113808884A (zh) 一种可纵向拉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0091988U (zh) 一种能提高产品寿命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1226128U (zh) 直流接触器和电气设备
CN219842910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038934U (zh) 一种高效灭弧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高效灭弧装置
CN201122563Y (zh) 直流接触器
CN112071702B (zh) 一种陶瓷式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2990988U (zh) 一种有效磁吹灭弧的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7426594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接触器
CN213781937U (zh)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8631840U (zh) 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
CN218385094U (zh) 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