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3642A - 电芯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芯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3642A
CN113363642A CN202110604664.9A CN202110604664A CN113363642A CN 113363642 A CN113363642 A CN 113363642A CN 202110604664 A CN202110604664 A CN 202110604664A CN 113363642 A CN113363642 A CN 113363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ssembly
main body
pole piece
tab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46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3642B (zh
Inventor
肖利
程相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46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3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3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3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7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及用电装置。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极耳和绝缘胶。极耳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件与导电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一焊印,导电件的第二端部延伸出壳体。绝缘胶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呈封闭的带状,主体部环绕上述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该连接处;该主体部覆盖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该电芯通过绝缘胶覆盖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从而可减小或消除第一焊印与壳体接触的面积,进而降低电芯壳体可能被第一焊印刺破的安全隐患。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可降低壳体被极耳焊印刺破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电芯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装置。一般地,电芯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解液以及与电极组件连接的极耳。
目前,市场上有些电芯的极耳包括内极耳与外极耳两部分。具体地,内极耳与上述电极组件连接,外极耳的一端与内极耳焊接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之外。
然而,上述内极耳与外极耳焊接后将形成焊印,而焊印的毛刺可能刺破上述壳体,其使得电芯的使用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芯及用电装置,以降低目前电芯的壳体可能被极耳上的焊印刺破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极耳和绝缘胶。其中,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极耳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件与导电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一焊印,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部延伸出所述壳体。绝缘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封闭的带状,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电件的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处,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
与目前市场上的电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还包括绝缘胶,该绝缘胶覆盖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从而可减小或消除第一焊印与壳体接触的面积,进而降低电芯壳体可能被第一焊印刺破的安全隐患。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可降低壳体被极耳焊印刺破的安全隐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绝缘胶还包括延伸部组,所述延伸部组包括至少一延伸部。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极组件。如此,绝缘胶同时与连接件、导电件以及电极组件连接;当主体部具有沿靠近导电件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时,电极组件则会约束主体部沿该方向移动。即是,绝缘胶不易相对极耳发生移动。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绝缘胶将多道胶纸连成一体,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延伸部组包括两延伸部。所述电极组件具有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面,每一第一延伸部固定于一所述第一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绝缘胶还包括凸伸部组,所述凸伸部组包括至少一凸伸部。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所述凸伸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并沿所述延伸轨迹背离所述连接处延伸,所述凸伸部固定于所述导电件。如此,当主体部具有沿背离导电件的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时,导电件则会约束主体部沿该方向移动。即是,绝缘胶不易相对极耳发生移动。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绝缘胶将多道胶纸连成一体,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包括平行设置的复数个极耳。所述主体部环绕各所述极耳的所述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各所述极耳。则,当绝缘胶于其中一个极耳上的第一焊印处具有滑离趋势时,其他的极耳仍与绝缘胶具有连接关系,该其他的极耳会阻止绝缘胶从上述“其中的一个极耳的第一焊印处”滑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复数个第一极片单元、复数个隔离膜单元与复数个第二极片单元,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沿预设方向交替设置且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设有所述隔离膜单元。至少一所述极耳分别与至少两第一极片单元连接,和/或,至少一所述极耳分别与至少两第二极片单元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绝缘胶还包括固定部组,所述固定部组包括两固定部。所述电极组件具有沿所述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面,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两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固定于两所述第一侧面。固定部组的设置可避免电极组件中的各第一极片单元、第二极片单元与隔离膜单元之间沿上述预设方向相互分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两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通孔。则电极组件外部的电解液可经由第一通孔进入上述第一极片单元与第二极片单元之间,以增强电解液对电极组件的浸润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区域段,所述第一区域段与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基本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区域段设有第二通孔。则电极组件外部的电解液还可经由该第二通孔进入上述第一极片单元与第二极片单元之间,以进一步浸润第一极片单元、第二极片单元以及隔离膜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绝缘胶包括基材层与固定层,所述绝缘胶通过所述固定层粘接于所述极耳和/或所述电极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固定层包括胶粘剂层,所述胶粘剂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所述绝缘胶通过所述胶粘剂层粘接于所述连接处;和/或,所述固定层包括热缩性材料层,所述固定层紧密包裹于所述连接处;和/或,所述固定层包括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紧密包裹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热熔胶层被配置为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发生熔化。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电芯。由于包括了上述的电芯,故该用电装置亦可以降低其内电芯的极耳焊印刺破壳体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芯隐藏壳体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隐藏壳体后的电芯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隐藏壳体后的电芯沿B-B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绝缘胶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绝缘胶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其中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隐藏壳体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绝缘胶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1、电芯;
100、壳体;
200、电极组件;210、第一极片;220、第二极片;230、隔离膜;211、第一极片单元;212、第一连接单元;221、第二极片单元;222、第二连接单元;231、隔离膜单元;232、隔离膜连接单元;201、第一侧面;202、第二侧面;2011、第一端;2012、第二端;
300、极耳;310、连接件;320、导电件;330、第一连接片;
400、绝缘胶;410、主体部;420、延伸部组;430、凸伸部组;421、延伸部;431、凸伸部;401、收纳空间;402、基材层;403、固定层;
1b、电芯;200b、电极组件;300b、极耳;400b、绝缘胶;410b、主体部;420b、延伸部组;430b、凸伸部组;440b、固定部组;421b、延伸部;431b、凸伸部;441b、固定部;4411b、第一通孔;
2、用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先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1的示意图、该电芯1隐藏壳体后的示意图,以及该电芯1隐藏壳体后沿图示A-A线的剖切示意图,该电芯1包括壳体100、电极组件200、极耳300以及绝缘胶400。其中,壳体100是上述各结构的安装结构。电极组件200收容于壳体100内。极耳300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其中,连接件310的一端与电极组件200连接;导电件320的第一端部321与连接件310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一焊印,导电件320的第二端部322延伸出壳体100。绝缘胶400包括主体部410,该主体部410呈封闭的带状。主体部410环绕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的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该连接处,主体部410覆盖上述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
对于上述壳体100,请参阅图1,壳体100整体呈扁平的长方体状,其内部设有收容腔(图中未示出),该收容腔用以收容上述电极组件200以及电解液。本实施例中,电芯1为软包电芯,壳体100为铝塑膜;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电芯1还可以是硬壳电芯,相应地,壳体100为金属壳。
对于上述电极组件200,请具体参阅图3与图4,其分别示出了电芯1隐藏壳体100后沿A-A线、B-B线的剖切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电极组件200收容于上述收容腔,其包括沿图示预设方向X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单元211、第二极片单元221,以及设于两者之间并用于分隔两者的隔离膜单元231。该第一极片单元211与第二极片单元221的极性相反,两者中的一个为正极片单元,另一个为负极片单元。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00为卷绕式结构,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极片210、第二极片220以及隔离膜230;其中,第一极片210与第二极片220间隔设置,该第一极片210与第二极片220之间设有隔离膜230,该第一极片210、第二极片220以及隔离膜230卷绕为截面呈长圆形的柱状结构,以便收容于上述收容腔。其中,第一极片210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第一极片单元211以及复数个弯曲延伸的第一连接单元212,该第一极片单元211与第一连接单元212之间交替设置,上述复数个第一极片单元211沿上述预设方向X间隔设置。同理,第二极片220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第二极片单元221以及复数个弯曲延伸的第二连接单元222,该第二极片单元221与第二连接单元222之间交替设置,该复数个第二极片单元221则与上述复数个第一极片单元211之间沿上述预设方向X交替设置。隔离膜230则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隔离膜单元231,以及复数个弯曲延伸的隔离膜连接单元232,该隔离膜单元231与隔离膜连接单元232之间交替设置,隔离膜单元231设于相邻的第一极片单元211与第二极片单元221之间,隔离膜连接单元232则设于相邻的第一连接单元212与第二连接单元222之间。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00为卷绕式结构,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00还可以是堆叠式结构,即相当于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不再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12、第二连接单元222与隔离膜连接单元232。值得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复数”意为大于1的整数。
电极组件200具有沿上述预设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面201以及沿图示设定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面202;该两第一侧面201与两第二侧面202均平行于电极组件200所卷绕的轴线,并共同围成上述长圆形结构。第一侧面201为电极组件200外表面的平面部分,其具有沿第一侧面201与第二侧面202的交线所延伸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011与第二端2012;第二侧面202为电极组件200外表面的曲面部分。其中,本申请文件中所述的“设定方向Y”为与上述预设方向X垂直,同时穿过各第一连接单元212的方向。
壳体100内还填充有电解液,上述电极组件200浸润于电解液,电解液用于提供锂离子传导的环境,以使锂离子可适时地嵌入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从而实现电芯1的充放电过程。
对于上述极耳300,请具体参阅图3,同时结合其他附图,极耳300靠近上述第一端2011设置,并自电极组件200背离上述第二端2012延伸,其包括连接件310以及导电件320。其中,连接件310收容于壳体100内部,并与电极组件200连接;导电件320的第一端部321与连接件310焊接固定,且两者在焊接处形成第一焊印,导电件320的第二端部322穿过上述壳体100以用于与外部的用电部件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芯1包括两极耳300,两极耳300中的一个与第一极片210连接,另一个与第二极片22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两极耳300还可以均与第一极片210连接,或均与第二极片220连接,本申请不对其作具体限定。此外,即使本实施例中极耳300的数量为两个,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电芯1还可以仅包括一个极耳300,或者包括三个以上的极耳300,即是电芯1包括至少一个极耳300即可。
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与第一极片210连接的极耳300定义为第一极耳,将于第二极片220连接的极耳300定义为第二极耳;接下来对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的具体结构作出说明。
第一极耳包括上述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该连接件310分别与多个第一极片单元211连接,导电件320则与该连接件310焊接固定,并延伸至部分伸出壳体100。具体地,第一极耳的连接件310包括多个连接片330,各连接片330位于电极组件200的同一侧,例如本实施例中,各连接片330均位于上述第一端2011背离上述第二端2012的一端。每一连接片330分别对应一个第一极片单元211,且连接片330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211连接,另一端背离第一极片210延伸。各连接片330背离第一极片单元211的一端层叠设置并固定以形成一连接部。更具体地,该连接片330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汇集段以及弯折段。其中,固定段的一端与第一极片单元连接,另一端背离电极组件200延伸。汇集段沿上述预设方向X延伸。如图3所示出的,一最外侧的汇集段(即图示最右侧的第一汇集段)之外的汇集段均朝向该最外侧的汇集段(即图示最右侧的第一汇集段)汇集,各汇集段之间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二焊印。弯折段的一端与汇集段连接,另一端朝背离电极组件200的方向弯曲;且沿连接片330的延伸路径,汇集段的延伸方向与弯折段的延伸方向相反,即如图3所示,汇集段向图示右侧延伸,而弯折段在背向电极组件200后再向图示左侧延伸。上述各弯折段层叠设置并焊接固定,从而形成上述连接部。第一极耳的导电件320整体呈L形,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其中,第一导电部与上述连接部基本平行设置,并焊接于该连接部;第二导电部相对第一导电部弯折设置,其背离第一导电部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00。
第二极耳与上述第一极耳平行设置,第二极耳的结构与第一极耳相同,其亦包括相应的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第二极耳与第一极耳的主要不同在于:第一极耳的连接件310包括多个连接片330,该多个连接片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各第一极片单元211;第二极耳的连接件310仍包括多个连接片,但第二极耳中的各连接片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各第二极片单元。除此之外,第二极耳的结构与第一极耳相同,在此则不赘述。
对于上述绝缘胶400,请具体参阅图5,其示出了绝缘胶400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同时结合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绝缘胶400与极耳300一一对应,即每一绝缘胶400分别环绕固定于一极耳300。绝缘胶包括主体部410。主体部410呈封闭的一体式带状结构,即是说,主体部410为一体式的带状结构,但其并无首尾之分。该主体部410自身围成一封闭状结构,并在其中央形成收纳空间401。主体部410通过该收纳空间401套入极耳300;具体地,主体部410环绕上述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的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该连接处,主体部410覆盖上述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如此,主体部410可减小或消除第一焊印毛刺与壳体100接触的面积,进而降低第一焊印毛刺扎破壳体100的隐患。较优地,主体部410整体包裹上述第一焊印设置,从而完全将第一焊印与壳体100分隔开。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胶400随导电件320弯折呈L形,其包括第一区域段与第二区域段;其中,第一区域段固定于上述第一导电部和上述连接部上,其与上述第一极片单元211基本垂直设置;第二区域段则固定于上述第二导电部上,其与第一区域段基本垂直设置。当然,在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中,绝缘胶400还可以仅包括上述第一区域段,而不包括第二区域段;即是,第二区域段是可省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绝对的垂直与平行是不存在的,只要量具的精度足够高,则可测量出两部件之间的夹角是不完全垂直或平行的;本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基本垂直”是指两部件之间的夹角介于80°~100°之间,本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基本平行”是指两部件之间的夹角介于0°~10°。
进一步地,为降低主体部410可能相对极耳300发生位移的隐患,该绝缘胶400还包括延伸部组420。具体地,请同时结合图5与图3,延伸部组420包括至少一延伸部421。延伸部421呈非封闭的带状结构,沿上述导电件320的延伸方向,延伸部421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410背离导电件320第二端部322的一侧,另一端则固定于电极组件200的第一侧面201。如此,绝缘胶400同时与连接件310、导电件320以及电极组件200连接;当主体部410具有沿靠近导电件320第二端部32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时,电极组件200则会约束主体部410沿该方向移动。即是,绝缘胶400不易相对极耳300发生移动。可选地,延伸部组420包括两延伸部421;该两延伸部421分别自主体部410相对的两侧延伸出,每一延伸部421一一对应地固定于上述第一侧面201。较优地,延伸部421位于主体部410与电极组件200之间的部分固定于最外侧的连接片表面,从而进一步增强延伸部421的固定效果。具体地,请结合图3,一延伸部421固定于图示最右侧的连接片的表面,另一延伸部421固定于图示最左侧的连接片的表面。该设置一方面可增强延伸部421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连接片330与壳体100分隔开,避免各连接片的边缘或各连接片之间形成的第二焊印刺破壳体100。
更进一步地,为进一步降低主体部410可能相对极耳300发生位移的隐患,该绝缘胶400还包括凸伸部组430。具体地,请继续结合图5与图3,凸伸部组430包括至少一凸伸部431。凸伸部431呈非封闭的带状结构,并固定于导电件320。沿上述导电件320的延伸轨迹,凸伸部431连接于主体部410靠近上述导电件320的第二端部的一侧,且凸伸部431沿着导电件320的延伸轨迹背离导电件320与连接件310的连接处延伸。如此,当主体部410具有沿背离导电件320的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时,导电件320则会限制主体部410沿该方向移动。即是,绝缘胶400不易相对极耳发生移动。可选地,凸伸部组430包括两凸伸部431,两凸伸部431共同包裹导电件320于主体部410与壳体100之间的部分。
接下来再对绝缘胶400的具体材料构造作出说明。具体地,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绝缘胶400的构造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绝缘胶400包括基材层402和固定层403。其中,其中,基材层402是用于涂覆或承载固定层402的基础材料层,其沿绝缘胶400的厚度方向背离上述极耳300或电极组件200设置。可选地,基材层402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固定层403设于基材层402面向上述极耳300或电极组件200的一面,其是绝缘胶400上直接固定于极耳300和电极组件200上的材料层;即,绝缘胶400通过固定层403固定于极耳300和/或电极组件200。本实施例中,固定层403包括胶粘剂层;沿绝缘胶400的厚度方向,该胶粘剂涂覆于基材层402面向极耳300和/或电极组件200的一面。则主体部410是通过胶粘剂层粘接于上述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的连接处,以覆盖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延伸部421是通过胶粘剂层粘接于上述电极组件200;凸伸部431是通过胶粘剂层粘接于上述导电件320。可选地,胶粘剂层包括环氧树脂、聚酯、聚氨酯、聚酯亚胺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本实施例中的绝缘胶400是通过胶粘剂层固定于极耳300和电极组件200,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403包括热熔胶层,该热熔胶层紧密包裹于上述连接处,并被配置为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发生熔化;如此,可通过对电芯1本身升温至高于该预设阈值,从而使热熔胶层熔化并包覆上述连接处,以覆盖焊印的至少部分。延伸部421与凸伸部431则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相应的部位。其中,本申请所述的“预设阈值”为热熔胶层加热至恰好发生熔化时的温度;即是说,当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热熔胶层已经发生熔化。可选地,热熔胶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热熔胶的材料,其熔点会随醋酸乙烯的含量而发生变化;例如:本实施例中醋酸乙烯的含量为18%,则热熔胶层的熔点在80℃左右;而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醋酸乙烯的含量还可以为14%,相应地,热熔胶层的熔点为90℃左右;在本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醋酸乙烯的含量还可以为28%,相应地,热熔胶层的熔点为70℃左右;在此不一一详举,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电芯1的正常工况下的使用温度,对醋酸乙烯的含量进行相应调整。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热熔胶层还可以包括聚酰胺、聚酯酰胺和聚乙烯等其他热塑性树脂。而至于对电芯1进行升温的过程,其可以是电芯1制造过程中的化成过程,也可以是在电芯1完全制作好后单独进行加热的过程。
又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403包括热缩性材料层,该热缩性材料层被配置为在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体积发生收缩;如此,可通过对电芯1本身升温至高于该设定阈值,从而使热缩性材料层收缩并包覆上述连接处,以覆盖焊印的至少部分。延伸部421与凸伸部431则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相应的部位。其中,本申请所述的“设定阈值”为热缩性材料层升温至恰好发生收缩时的温度;即是说,当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热缩性材料层已经发生收缩。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芯1的成品中,热缩性材料层已经是收缩后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1包括壳体100、电极组件200、极耳300以及绝缘胶400。极耳300包括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连接件310与电极组件200连接,导电件320与连接件310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一焊印。绝缘胶400包括呈封闭的带状的主体部410,该主体部410环绕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的连接处设置,并覆盖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所形成的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
与目前市场上的电芯1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1还包括绝缘胶400,该绝缘胶400覆盖焊印的至少部分,从而可减小或消除焊印与壳体100接触的面积,进而降低电芯1可能被极耳300的焊印刺破的安全隐患。
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胶400的主体部还可为非封闭的带状结构,其固定于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的连接处,并覆盖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此时,主体部的形状类似上述实施例中的延伸部421(或凸伸部431)。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主体部410相比,该种形式的主体部的边缘部位容易因失去粘性而与上述连接处发生分离,从而导致主体部容易自上述连接处脱落。而上述封闭式的主体部410是以套设并固定的方式设置于连接件310与导电件320的连接处,其以包裹的形式设于该连接处;当主体部410某一部位的固定效果降低时,其周边部位仍维持较佳的固定效果,进而避免上述“某一部位”与极耳300的分离,从而可延长主体部410与极耳300之间有效固定的时间。除此之外,上述封闭带状式的主体部410通过套入极耳300的方式安装于极耳,其安装方式亦较为简便。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绝缘胶400将多道胶纸连成一体,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的绝缘胶400与极耳300一一对应,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请参阅图7与图8,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1b隐藏壳体后的示意图以及绝缘胶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至图6,电芯1b包括壳体、电极组件200b、极耳300b以及绝缘胶400b,该壳体、电极组件200b和极耳300b分别与电芯1中对应的部件结构相同,在此不赘述;该电芯1b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芯1的主要不同在于:
电芯1中的绝缘胶400与极耳300一一对应,即是每一绝缘胶400套设于一极耳300;而电芯1b中的绝缘胶400b对应两个极耳300b,即是一绝缘胶400b套设于该两个极耳300b。
具体地,绝缘胶400包括主体部410b、延伸部组420、以及凸伸部组430。主体部410b呈封闭的带状结构,其环绕两极耳300b于连接件与导电件的连接处,并固定于两极耳300b;该主体部410b覆盖连接件与导电件所形成的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延伸部组420b与极耳300b一一对应。每一延伸部组420b包括两延伸部421b,每一延伸部421b分别自主体部410b延伸至电极组件200b的表面;同一延伸部组420中的两延伸部421分别固定于不同的第一侧面201b。同理,凸伸部组430b与极耳300b一一对应。每一凸伸部组430b包括两凸伸部431b,每一凸伸部431b分别自主体部410b朝靠近导电件的第二端部的方向延伸;同一凸伸部组430b中的两凸伸部431b共同包裹导电件于主体部410b与壳体之间的部分。
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芯1相比,本实施例中电芯1b中的绝缘胶400b同时连接于复数个极耳300b,其固定效果更佳。具体地说,当绝缘胶400b于其中一个极耳300b上的第一焊印处具有滑离趋势时,其他的极耳300b仍与绝缘胶400b具有连接关系,该其他的极耳300b会阻止绝缘胶400从上述“其中的一个极耳300b”的第一焊印处滑离。
进一步地,为避免电极组件200b中的各第一极片单元211b、第二极片单元221b与隔离膜单元231b之间沿上述预设方向X相互分散,该绝缘胶400b还包括固定部组440b。具体地,固定部组440b包括两固定部441b;沿上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固定部441b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410背离第二端部的一侧,固定部的另一端则固定于上述第一侧面201b;两固定部441b一一对应地固定于两第一侧面201b。较优地,固定部441b的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与上述第一区域段对应,其位于上述两第一侧面201之间,并与第一极片单元211基本垂直;该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通孔4411b。则电极组件200外部的电解液可经由第一通孔4411b进入上述第一极片单元与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即,第一通孔4411b的设置有利于增强电解液对电极组件200的浸润效果。更进一步地,主体部410的第一区域段设有第二通孔;则电极组件200外部的电解液还可经由该第二通孔进入上述第一极片单元与第二极片单元之间,以进一步浸润第一极片单元、第二极片单元以及隔离膜单元。
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0b是同时套设于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300b,但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410b还可以是套设于极性相同的两极耳。例如,电芯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第一极耳,绝缘胶的主体部同时套设于上述的两第一极耳;又例如,电芯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第二极耳,绝缘胶的主体部同时套设于上述的两第二极耳。
还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0b是套设于两极耳,但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410b还可以同时套设于三个以上的极耳;至于该三个以上极耳之间的极性关系,其实则是多样的,本申请不对其作出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请参阅图9,其示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2的示意图,该用电装置2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芯。本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为手机;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电脑、无人机等其他需要由电驱动的用电装置。
由于包括了上述的电芯,故该用电装置2亦可以降低其内电芯的极耳焊印刺破壳体的隐患,也可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
极耳,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件与导电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一焊印,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部延伸出所述壳体;以及
绝缘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封闭的带状,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电件的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处,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还包括延伸部组,所述延伸部组包括至少一延伸部;
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组包括两延伸部;
所述电极组件具有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面,每一第一延伸部固定于一所述第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还包括凸伸部组,所述凸伸部组包括至少一凸伸部;
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所述凸伸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并沿所述延伸轨迹背离所述连接处延伸,所述凸伸部固定于所述导电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平行设置的复数个极耳;
所述主体部环绕各所述极耳的所述连接处设置,并固定于各所述极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复数个第一极片单元、复数个隔离膜单元与复数个第二极片单元,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沿预设方向交替设置且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设有所述隔离膜单元;
至少一所述极耳分别与至少两第一极片单元连接,和/或,至少一所述极耳分别与至少两第二极片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还包括固定部组,所述固定部组包括两固定部;
所述电极组件具有沿所述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面,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轨迹,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两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固定于两所述第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两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区域段,所述第一区域段与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基本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区域段设有第二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包括基材层与固定层,所述绝缘胶通过所述固定层粘接于所述极耳和/或所述电极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层包括胶粘剂层,所述胶粘剂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所述绝缘胶通过所述胶粘剂层粘接于所述连接处;和/或,
所述固定层包括热缩性材料层,所述固定层紧密包裹于所述连接处;和/或,
所述固定层包括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紧密包裹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热熔胶层被配置为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发生熔化。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CN202110604664.9A 2021-05-31 2021-05-31 电芯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113363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4664.9A CN113363642B (zh) 2021-05-31 2021-05-31 电芯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4664.9A CN113363642B (zh) 2021-05-31 2021-05-31 电芯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642A true CN113363642A (zh) 2021-09-07
CN113363642B CN113363642B (zh) 2023-12-29

Family

ID=77530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4664.9A Active CN113363642B (zh) 2021-05-31 2021-05-31 电芯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364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3969A (zh) * 2021-09-23 2022-01-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及用电装置
WO2023123410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3130358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6536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7489A (ja) * 1997-03-05 1998-09-14 Nitto Denko Corp 電池内部の短絡防止用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CN204966619U (zh) * 2015-09-24 2016-01-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7112493A (zh) * 2015-01-29 2017-08-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6619640U (zh) * 2017-02-21 2017-11-07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设备
CN207765527U (zh) * 2018-01-29 2018-08-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极耳组件、电极组件及电池
CN209786105U (zh) * 2019-06-19 2019-12-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10156498U (zh) * 2019-04-28 2020-03-17 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型电池
WO2020103014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马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池及其锂电芯
CN111403789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电池
CN211595483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极耳保护胶带
CN112490593A (zh) * 2020-12-10 2021-03-12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用极耳及软包锂离子电池
CN112635922A (zh) * 2020-12-16 2021-04-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3304296U (zh) * 2020-07-31 2021-05-28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7489A (ja) * 1997-03-05 1998-09-14 Nitto Denko Corp 電池内部の短絡防止用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CN107112493A (zh) * 2015-01-29 2017-08-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4966619U (zh) * 2015-09-24 2016-01-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06619640U (zh) * 2017-02-21 2017-11-07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设备
CN207765527U (zh) * 2018-01-29 2018-08-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极耳组件、电极组件及电池
WO2020103014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马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池及其锂电芯
CN111403789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电池
CN210156498U (zh) * 2019-04-28 2020-03-17 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型电池
CN209786105U (zh) * 2019-06-19 2019-12-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11595483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极耳保护胶带
CN213304296U (zh) * 2020-07-31 2021-05-28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
CN112490593A (zh) * 2020-12-10 2021-03-12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用极耳及软包锂离子电池
CN112635922A (zh) * 2020-12-16 2021-04-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3969A (zh) * 2021-09-23 2022-01-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及用电装置
WO2023123410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3130358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6536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642B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3642A (zh) 电芯及用电装置
US8632910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board,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EP273117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272563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171433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of assemble-type structure
KR101059756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EP272864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3035413B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fixing tape
KR100938896B1 (ko) 배터리 팩
EP3038191B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ase
TW200937697A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excellent energy density and PCM assembly therefor
KR20070071245A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형성 방법
CN113966567B (zh) 电芯与用电装置
CN112864534B (zh) 电芯组件、电芯模组、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6488280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池盖板连接结构的电芯
CN103594674A (zh) 可再充电电池和电池模块
CN110546808A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133710A1 (zh) 电化学装置和用电装置
KR20150040444A (ko) 보호회로모듈 보호 테이프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150038914A (ko) 후크식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EP3035414B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ase
KR101521087B1 (ko) 경첩식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4709569A (zh) 一种多电芯锂电池结构
CN113140831A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电池模组
KR20150089540A (ko) 열가소성 수지를 적용한 교체형 전지팩 및 전지팩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