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5311B -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5311B
CN113295311B CN202110460855.2A CN202110460855A CN113295311B CN 113295311 B CN113295311 B CN 113295311B CN 202110460855 A CN202110460855 A CN 202110460855A CN 113295311 B CN113295311 B CN 113295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bearing
bearing
load
friction torqu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08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5311A (zh
Inventor
孙守光
王曦
***
侯宇
邹骅
刘志明
王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608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5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5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5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5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5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09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a bea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4Bea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在滚动轴承的转速已知的条件下,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与外加载荷P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P),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主要由与外加载荷关联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引起,将外加载荷P分为n段,外加载荷为P时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可由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滚子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增量ΔMF累加获得。还提出了一种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以实现上述确定方法。本发明为滚动轴承状态评估与疲劳寿命预测,创造了重要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的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包括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滚子与保持架间的摩擦力矩以及轴承内各部件与润滑油(脂)之间的拖拽摩擦力矩等。现有的实验装置和方法适用于测试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即上述所有摩擦力矩的总和。目前缺少针对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测试的有效方法,而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是进行轴承滚道滚动接触疲劳可靠性评估和寿命预测的关键力学参量。
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的作用使轴承滚道更易产生剥离,显著缩短轴承疲劳寿命。因此,准确检测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摩擦力矩,为获得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轴承状态评估与疲劳寿命预测,创造了重要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欠缺,本发明提出一种确定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的方法,以及实现该确定方法的测试装置,为进一步实现滚动轴承全面的受力评估和状态预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在滚动轴承的转速已知的条件下,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与外加载荷P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P),所述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是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和其余摩擦力矩ML的总和,即:
M(P)=MF(P)+ML(P) (1)
其中,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当外加载荷为零时其值为零,仅在滚动轴承有外加载荷作用时才会产生,其大小与外加载荷强相关;而其他摩擦力矩ML不论滚动轴承是否承受外加载荷,只要轴承转动,就始终存在,其大小与外加载荷弱关联或不相关,即使有关联,其随载荷的变化相比于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也是高阶小量。
对于在某一外加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主要由与外加载荷P关联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引起,当外加载荷P为P*-ΔP/2时,总摩擦力矩M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21
当外加载荷P为P*+ΔP/2时,总摩擦力矩M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31
因此,对于某一外加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ΔM为:
ΔM(P*)=ΔMF(P*)=kF(P*)ΔP (4)
其中,kF(P*)表示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在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即从某一外加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内的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ΔM可以获得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某一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kF(P*);
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是在保持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受载状态下总摩擦力矩进行高精度的测试,来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kF(P),进而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
所述的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方法是将外加载荷P分为n段,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载荷节点记为Pi(i=0,1,2,…,n),其中P0为滚动轴承及其转轴无附加质量时的自重载荷,Pn=P,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的载荷变化量为ΔPi+1,能够由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滚子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增量ΔMF累加而计算得到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即: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41
一种实现所述的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加载轴承、滚动轴承甲、滚动轴承乙、加载轴承轴承座以及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且能够调节重量的第一环形质量盘和第二环形质量盘;
所述测试装置为卧式布局,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转轴的一端动力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并依次与滚动轴承甲、加载轴承、滚动轴承乙的内圈配合连接,所述滚动轴承甲与滚动轴承乙的外圈固定,所述加载轴承的外圈配合连接所述加载轴承轴承座,外加载荷P通过所述加载轴承轴承座施加在所述加载轴承上;
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与加载轴承位于滚动轴承甲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二环形质量盘与加载轴承位于滚动轴承乙的相反两侧。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加载轴承轴承座包括上支撑板结构,外加载荷P通过所述上支撑板结构施加在所述加载轴承上。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转轴设有分别用于安装滚动轴承甲、滚动轴承乙和加载轴承的内圈的轴肩。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离合装置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或分离。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还包括能够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速度的转速传感器。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数据并计算处理所述数据的数据处理***。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还包括下述使用方法如下:
通过质量为PI第一环形质量盘和质量为PII第二环形质量盘对所述加载轴承进行加载,考虑转轴自重,转轴在加载轴承处所受到的外部径向载荷为Pc,转轴两端分别承受重量为PI和PII的载荷,转轴在所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处分别受到两个滚动轴承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RA和RB作用,根据平衡方程可以求得: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51
其中,加载轴承与滚动轴承甲以及滚动轴承乙的距离均为L,第一环形质量盘与滚动轴承甲的距离为l,第二环形质量盘与滚动轴承乙的距离也为l;
三次调整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并对滚动轴承甲以及滚动轴承乙进行三次测量;其中,通过调整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在不改变回转轴系转动惯量的条件下,使得测量过程中所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变化量的组合线性无关;
根据测量过程中因两个滚动轴承承受两组线性无关的径向支反力变化所产生的摩擦力矩差异信息,解析出两个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支反力处的斜率,从而根据式(5)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
第一次测量摩擦力矩M1:对加载轴承施加外加载荷,使得所加载荷与所述转轴及其组件的重力载荷总和记为Pc,此步骤不在转轴两端安装环形质量盘,即PI=PII=0,根据式(6),可知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61
第二次测量摩擦力矩M2:保持加载轴承所加载荷不变,在转轴两端添加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第一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2L+l)ΔP/l,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I=ΔP;根据式(6),得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71
第三次测量摩擦力矩M3:保持加载轴承所加载荷不变,调整转轴两端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第一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ΔP,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I=(2L+l)ΔP/l;根据式(6),得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72
由于上述三次测量条件下加载轴承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不变,所以上述第二次测量和第三次测量获得的摩擦力矩相对于第一次测量获得的摩擦力矩的变化量,只由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的摩擦力矩变化量之和构成,在测量角速度范围内,针对不同角速度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73
根据式(7)~(9),得到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074
通过式(11),分别解耦获得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Pc/2处的斜率kA和kB
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调整对加载轴承施加的外加载荷P,重复以上过程,分别获得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增加情况下的斜率kA和kB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段线性逼近思想来确定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的方法,能够计算获得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为进一步分析滚动轴承的疲劳和寿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2.本发明中公开的实验装置采用两个滚动轴承作为转轴的支撑部件,同时在转轴自由转动过程中,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对其转动过程形成干扰,规避了在对滚动轴承加载时使用支撑轴承所带来的支撑轴承摩擦力矩以及其他因素影响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试精度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调整转轴两端环形质量盘的质量及其分配,在不改变回转轴系转动惯量的条件下,使得测量过程中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变化量的组合线性无关;根据测量过程中因两个滚动轴承承受两组线性无关的径向支反力变化所产生的摩擦力矩差异信息解析出两个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支反力处的斜率,实现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耦求解,实现了高精度解耦测量。
4.本发明通过加载轴承实现对被测试滚动轴承甲和被测试滚动轴承乙的加载,能够实现较大径向载荷的施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与外加载荷P的关系及分段线性计算示意图(转速ω);
图2是利用分段线性思想确定滚动轴承的滚子和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的示意图(转速ω);
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出的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实验装置的受力分析图;
图5A、图5B、图5C分别是本发明提出的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实验装置前后三次测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转轴1;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滚动轴承甲支撑座31;滚动轴承乙支撑座32;加载轴承4;加载轴承轴承座5;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底座7;离合装置8;驱动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的确定方法,其原理如下:
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与轴承载荷P和转速ω有关。在给定轴承转速ω的条件下,轴承总摩擦力矩M与外加载荷P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M(P),这种函数关系一般是非线性的,如图1所示。
同时,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是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和其他摩擦力矩ML(包括滚子与保持架间的摩擦力矩、轴承内各部件与润滑剂之间的拖拽摩擦力矩等)的总和,即:
M(P)=MF(P)+ML(P) (1)
其中,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当外加载荷为零时其值为零,仅在滚动轴承有外加载荷作用时才会产生,其大小与外加载荷强相关;而其他摩擦力矩ML不论滚动轴承是否承受外加载荷,只要轴承转动,就始终存在,其大小与外加载荷弱关联或不相关,即使有关联,其随载荷的变化相比于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也是高阶小量。
因此,对于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轴承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主要由与外加载荷强相关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贡献,即当外加载荷P为P*-ΔP/2时,轴承总摩擦力矩为(如图1所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11
当外加载荷为P*+ΔP/2时轴承总摩擦力矩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12
因此,对于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轴承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ΔM为
ΔM(P*)=ΔMF(P*)=kF(P*)ΔP (4)
其中,kF(P*)表示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在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即从某一外加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内的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ΔM可以获得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某一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kF(P*)。
由此,可以通过分段线性累加来获得一定转速ω下,外加载荷为P时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出的确定轴承内部滚子和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P*)的分段线性思想。如图2所示,将外加载荷P分为n段,每个载荷节点记为Pi(i=0,1,2,…,n),其中P0为滚动轴承及其转轴无附加质量时的自重载荷,Pn=P,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的载荷变化量为ΔPi+1。外加载荷为P时滚子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可由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滚子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增量ΔMF累加获得: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21
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滚动轴承滚子和滚道摩擦力矩确定方法需要对同一滚动轴承在不同受载状态下总摩擦力矩进行高精度的测试,从而根据式(4)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载荷P变化曲线在载荷P处的斜率kF(P),进而根据式(5)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载荷P变化曲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能测试滚动轴承在不同受载状态下的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实验装置。本发明所述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该实验装置包括转轴1、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滚动轴承甲支撑座31、滚动轴承乙支撑座32、加载轴承4、加载轴承轴承座5、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底座7、离合装置8、驱动装置9、控制加载装置(未予图示)、转速传感器(未予图示)和数据处理***(未予图示)。
滚动轴承甲支撑座31、滚动轴承乙支撑座32均与所述底座7固连;所述滚动轴承甲支撑座31、滚动轴承乙支撑座32分别设有与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外圈的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滚动轴承甲支撑座31、滚动轴承乙支撑座32的内圆柱面同轴;所述转轴1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和加载轴承4的内圈的轴肩;所述转轴1上可以在两端装配不同质量的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
包括所述转轴1、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一个加载轴承4和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在内的零部件共同构成了本发明测量装置的回转轴系,所述回转轴系上的转动部件包括所述转轴1、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和加载轴承4的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以及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所述回转轴系为卧式布局,所述转轴1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一离合装置8与转轴1的一端连接或分离;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速度;所述数据处理***用于接收和处理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转轴1的转动角速度信号。
本发明的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实验装置的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以转轴1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测试过程中通过控制加载装置对加载轴承4进行加载,考虑转轴1自重,转轴1在加载轴承4处所受到的外部径向载荷为Pc,转轴两端分别承受重量为PI和PII的第一环形质量盘61和第二环形质量盘62载荷,转轴1在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处分别受到两个滚动轴承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RA和RB作用,根据平衡方程可以求得: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41
利用卧式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实验装置进行摩擦力矩测试时,在对加载轴承4施加一定载荷的条件下,需对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进行三次测量;通过调整转轴1两端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的质量及其分配,在不改变回转轴系转动惯量的条件下,使得测量过程中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变化量的组合线性无关;根据测量过程中因两个滚动轴承承受两组线性无关的径向支反力变化所产生的摩擦力矩差异信息解析出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的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支反力处的斜率,从而根据式(5)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图5A、图5B、图5C示出了这三次测量的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次测量摩擦力矩M1:对加载轴承4施加外加载荷,使得所加载荷与转轴1及其组件的重力载荷总和记为Pc,此步骤不在转轴1两端安装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即PI=PII=0,根据式(6),可知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42
第二次测量摩擦力矩M2:保持加载轴承4所加载荷不变,在转轴1两端添加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设一片环形质量盘的质量为ΔP,在靠近滚动轴承甲21的转轴1一端布置(2L+l)/l块第一环形质量盘61,即PI=(2L+l)ΔP/l,在靠近滚动轴承乙22的转轴1另一端布置一块第二环形质量盘62,即PII=ΔP;根据式(6),可知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51
第三次测量摩擦力矩M3:保持加载轴承4所加载荷不变,调整转轴1两端的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设一片环形质量盘的质量为ΔP,在靠近滚动轴承甲21的转轴1一端布置一块第一环形质量盘61,即PI=ΔP,在靠近滚动轴承乙22的转轴另一端布置(2L+l)/l块第二环形质量盘62,即PII=(2L+l)ΔP/l;根据式(6),可知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52
由于上述三次测量条件下加载轴承4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不变,所以上述第二次测量和第三次测量获得的摩擦力矩相对于第一次测量获得的摩擦力矩的变化量,只由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的摩擦力矩变化量之和构成,在测量角速度范围内,针对不同角速度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61
根据式(7)~(9),得到
Figure GDA0003488734100000162
通过式(11),即可分别解耦获得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Pc/2处的斜率kA和kB。增大对加载轴承4施加的外加载荷,重复以上过程,即可分别获得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增加情况下的斜率kA和kB。进而根据式(5)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
本发明所提出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加载轴承4安装于转轴1的中部轴肩处;将滚动轴承甲21的内圈安装于转轴1的一端轴肩处,将滚动轴承乙22的内圈安装于转轴1的另一端轴肩处;将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的外圈的外圆柱面分别于两个测试轴承座31、32的内圆柱面配合。在保证安装要求的前提下,转轴1及其组件具有一定的转动惯量,转轴1及其组件的重力载荷记为P0
步骤二.对加载轴承4施加外加载荷P,使得所加载荷P与转轴1及其组件的重力载荷P0总和记为Pc,此步骤不在转轴1两端安装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
步骤三.驱动装置9通过离合装置8驱动转轴1带动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内圈同步旋转,采集转轴1角速度信号。将转轴1旋转速度提升至给定值,并保持稳定,然后离合装置8将转轴1与驱动装置9分离,使转轴1自由旋转,并在加载轴承4和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的摩擦力矩共同作用下减速,在上述过程中,持续测量转轴1角速度信号。
步骤四.采用转轴1角速度数据处理***获得的转速信息,计算旋转轴上所有运动部件的动能,获得所述转动部件总动能-时间关系,进而计算总动能的变化率,所述动能变化率等于轴承摩擦力矩与转轴角速度的乘积。在获得所述动能变化率和转轴角速度的条件下,可以直接计算加载轴承4和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的总摩擦力矩M1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步骤五.保持加载轴承4所加载荷不变,在转轴1两端添加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设一片环形质量盘的质量为ΔP,在靠近滚动轴承甲21的转轴1一端布置(2L+l)/l块第一环形质量盘61,即PI=(2L+l)ΔP/l,在靠近滚动轴承乙22的转轴1另一端布置一块第二环形质量盘62,即PII=ΔP。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获得加载轴承4和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的总摩擦力矩M2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步骤七.保持加载轴承4所加载荷不变,调整转轴1两端第一环形质量盘61、第二环形质量盘62,设一片环形质量盘的质量为ΔP,在靠近滚动轴承甲21的转轴1一端布置一块第一环形质量盘61,即PI=ΔP,在靠近滚动轴承乙22的转轴另一端布置(2L+l)/l块第二环形质量盘62,即PII=(2L+l)ΔP/l。
步骤八.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获得加载轴承4和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的总摩擦力矩M3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步骤九.根据在上述三次测量条件下加载轴承4和两个滚动轴21、22的摩擦力矩之和的构成,通过式(11),分别获得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Pc/2处的斜率kA和kB
步骤十.不断增大对加载轴承4施加的外加载荷P,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九,分别获得滚动轴承甲21和滚动轴承乙22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增加情况下的斜率kA和kB。进而根据式(5)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滚动轴承甲21、滚动轴承乙22在任意转速、任意载荷工况下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为消除空气阻力的可能影响,必要时应将本实验装置置于真空环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在滚动轴承的转速已知的条件下,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与外加载荷P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P),所述滚动轴承的总摩擦力矩M是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和其余摩擦力矩ML的总和,即:
M(P)=MF(P)+ML(P) (1)
当外加载荷P为P*-ΔP/2时,总摩擦力矩M为: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11
当外加载荷P为P*+ΔP/2时,总摩擦力矩M为: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12
因此,对于某一外加载荷P*附近某一较小载荷范围ΔP,总摩擦力矩M的变化量ΔM为:
ΔM(P*)=ΔMF(P*)=kF(P*)ΔP (4)
其中,kF(P*)表示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在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
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是在保持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滚动轴承在不同受载状态下总摩擦力矩进行高精度的测试,来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外加载荷P处的斜率kF(P),进而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方法是将外加载荷P分为n段,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载荷节点记为Pi(i=0,1,2,…,n),其中P0为滚动轴承及其转轴无附加质量时的自重载荷,Pn=P,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的载荷变化量为ΔPi+1,能够由载荷从Pi变化到Pi+1时滚子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增量ΔMF累加而计算得到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即: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21
3.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确定方法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加载轴承、滚动轴承甲、滚动轴承乙、加载轴承轴承座以及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且能够调节重量的第一环形质量盘和第二环形质量盘;
所述测试装置为卧式布局,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转轴的一端动力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并依次与滚动轴承甲、加载轴承、滚动轴承乙的内圈配合连接,所述滚动轴承甲与滚动轴承乙的外圈固定,所述加载轴承的外圈配合连接所述加载轴承轴承座,外加载荷P通过所述加载轴承轴承座施加在所述加载轴承上;
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与加载轴承位于滚动轴承甲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二环形质量盘与加载轴承位于滚动轴承乙的相反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轴承轴承座包括上支撑板结构,外加载荷P通过所述上支撑板结构施加在所述加载轴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分别用于安装滚动轴承甲、滚动轴承乙和加载轴承的内圈的轴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离合装置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速度的转速传感器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数据并计算处理所述数据的数据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使用方法如下:
通过质量为PI第一环形质量盘和质量为PII第二环形质量盘对所述加载轴承进行加载,考虑转轴自重,转轴在加载轴承处所受到的外部径向载荷为Pc,转轴两端分别承受重量为PI和PII的载荷,转轴在所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处分别受到两个滚动轴承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RA和RB作用,根据平衡方程可以求得: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41
其中,加载轴承与滚动轴承甲以及滚动轴承乙的距离均为L,第一环形质量盘与滚动轴承甲的距离为l,第二环形质量盘与滚动轴承乙的距离也为l;
三次调整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并对滚动轴承甲以及滚动轴承乙进行三次测量;其中,通过调整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在不改变回转轴系转动惯量的条件下,使得测量过程中所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变化量的组合线性无关;
根据测量过程中因两个滚动轴承承受两组线性无关的径向支反力变化所产生的摩擦力矩差异信息,解析出两个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支反力处的斜率,从而通过分段线性累加的方法获得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测量摩擦力矩M1:对加载轴承施加外加载荷,使得所加载荷与所述转轴及其组件的重力载荷总和记为Pc,此步骤不在转轴两端安装环形质量盘,即PI=PII=0,根据式(6),可知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42
第二次测量摩擦力矩M2:保持加载轴承所加载荷不变,在转轴两端添加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第一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2L+l)ΔP/l,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I=ΔP;根据式(6),得到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51
第三次测量摩擦力矩M3:保持加载轴承所加载荷不变,调整转轴两端所述第一环形质量盘以及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第一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ΔP,第二环形质量盘的重量PII=(2L+l)ΔP/l;根据式(6),得到滚动轴承甲和B滚动轴承乙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分别为: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52
由于上述三次测量条件下加载轴承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不变,所以上述第二次测量和第三次测量获得的摩擦力矩相对于第一次测量获得的摩擦力矩的变化量,只由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的摩擦力矩变化量之和构成,在测量角速度范围内,针对不同角速度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53
根据式(7)~(9),得到
Figure FDA0003488734090000061
通过式(11),分别解耦获得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Pc/2处的斜率kA和k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对加载轴承施加的外加载荷P,重复以上过程,分别获得滚动轴承甲和滚动轴承乙滚子与滚道间的摩擦力矩MF随外加载荷P变化曲线在所承受的径向支反力增加情况下的斜率kA和kB
CN202110460855.2A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Active CN113295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855.2A CN113295311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855.2A CN113295311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5311A CN113295311A (zh) 2021-08-24
CN113295311B true CN113295311B (zh) 2022-04-29

Family

ID=7732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0855.2A Active CN113295311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5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5453C2 (en) * 2021-11-01 2023-09-19 Scania Cv Ab Method and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quality assurance when mounting bearings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4301U (zh) * 2009-10-23 2010-06-23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转速测量仪
CN203100949U (zh) * 2013-03-26 2013-07-31 新昌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低速中重载荷下的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
CN105466619A (zh) * 2015-12-15 2016-04-0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轴径向载荷共同作用下摇摆轴承摩擦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323618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北京交通大学 电动伺服机构负载模拟***及其模拟方法
CN106649982A (zh) * 2016-11-08 2017-05-10 大连工业大学 风力发电机大锥角圆锥主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方法
CN107976314A (zh) * 2017-11-24 2018-05-01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测试带载轴承摩擦力矩的装置
CN108760125A (zh) * 2018-07-17 2018-11-0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轴承滚动摩擦力矩测量方法
CN109238708A (zh) * 2018-10-31 2019-01-18 天津大学 卧式滚动轴承当量摩擦系数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632161A (zh) * 2018-12-04 2019-04-16 上海大学 一种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试机
CN109708888A (zh) * 2019-01-08 2019-05-03 燕山大学 一种低速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及加载测量方法
CN109732605A (zh) * 2019-01-21 2019-05-10 厦门大学 一种机器人关节摩擦力矩的补偿方法及***
CN110927056A (zh) * 2019-12-25 2020-03-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轴承内圈与螺栓表面的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4301U (zh) * 2009-10-23 2010-06-23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转速测量仪
CN203100949U (zh) * 2013-03-26 2013-07-31 新昌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低速中重载荷下的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
CN105466619A (zh) * 2015-12-15 2016-04-0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轴径向载荷共同作用下摇摆轴承摩擦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323618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北京交通大学 电动伺服机构负载模拟***及其模拟方法
CN106649982A (zh) * 2016-11-08 2017-05-10 大连工业大学 风力发电机大锥角圆锥主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方法
CN107976314A (zh) * 2017-11-24 2018-05-01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测试带载轴承摩擦力矩的装置
CN108760125A (zh) * 2018-07-17 2018-11-0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轴承滚动摩擦力矩测量方法
CN109238708A (zh) * 2018-10-31 2019-01-18 天津大学 卧式滚动轴承当量摩擦系数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632161A (zh) * 2018-12-04 2019-04-16 上海大学 一种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试机
CN109708888A (zh) * 2019-01-08 2019-05-03 燕山大学 一种低速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及加载测量方法
CN109732605A (zh) * 2019-01-21 2019-05-10 厦门大学 一种机器人关节摩擦力矩的补偿方法及***
CN110927056A (zh) * 2019-12-25 2020-03-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轴承内圈与螺栓表面的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速列车轴承可靠性评估关键力学参量研究进展》;王曦等;《力学学报》;20200923;19-34 *
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摩擦力矩的特性;邓四二等;《航空动力学报》;20170715(第07期);139-1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5311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7017B (zh) 一种空间滚动轴承磨损状态评估方法
CN106198019B (zh) 一种基于界面摩擦性能监测的滚滑摩擦全寿命测试装置
RU18875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рибологически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материалов
CN102207438B (zh) 一种滚动摩擦磨损试验机
CN102507170B (zh) 一种接触疲劳寿命预测试验机
CN113295311B (zh) 一种滚动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摩擦力矩确定方法与测试装置
CN101625284B (zh) 轴承过载冲击摩擦学性能评价实验机
CN109520737B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摩擦力矩的测算方法
CN104122036B (zh) 例行试验离心机静-动态平衡监测装置
US20210278337A1 (en) Equivalent friction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rolling bearings and method thereof
US4253326A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erties of a lubricant
CN102607847A (zh) 一种主轴轴承结合部动刚度测试装置
CN102419291A (zh) 一种在线可控摩擦系数与滑差的滚动摩擦磨损试验机
CN106092398A (zh) 一种高速微型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仪
CN109238708B (zh) 卧式滚动轴承当量摩擦系数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10887590B (zh) 一种高速轴承摩擦试验机
RU2686121C1 (ru) Машина тр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Shi et al. Analysis of cage slip and impact force in a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with race defects
CN108760125A (zh) 一种轴承滚动摩擦力矩测量方法
CN208860506U (zh) 一种测算深沟球轴承摩擦力矩的辅助装置
CN103278412A (zh) 低载荷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CN217687779U (zh) 一种滚动轴承刚度测试装置
CN109297624B (zh) 一种测算深沟球轴承摩擦力矩的辅助装置
Darovskoy et 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f antifriction interfaces using Amsler-type friction machines
RU2743496C1 (ru) Машин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усталостно-фрикционных свойств материал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