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1732A - 制冷***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冷***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1732A
CN113251732A CN202110476359.6A CN202110476359A CN113251732A CN 113251732 A CN113251732 A CN 113251732A CN 202110476359 A CN202110476359 A CN 202110476359A CN 113251732 A CN113251732 A CN 113251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mode
refrigeration system
temperatur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63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吕超
田永林
张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63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1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1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4Control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12Removing frost by hot-fluid circulating system separate from the refrigerant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冷***及控制方法,所述制冷***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制冷***还包括:电子膨胀阀,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和所述节流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所述制冷***的不同模式调节自身开度;以及供热装置,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储存制冷剂和/或加热制冷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以及控制方法不仅可以避免用户因温度变化量过大而产生不适感,而且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方式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防止由于制冷剂温度过高所导致的压缩机降频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制冷***以冷暖机居多,冷暖机的制热循环是通过电磁四通阀的换向,将室内换热器变成冷凝器,将室内换热器变成蒸发器进行热泵循环,从而达到将室外低温区的热量输送到室内高温区的目的。当室外温度低于某一温度,且室外空气湿度较高时,室外换热器会由于蒸发温度低于霜点温度而析出冰霜,该冰霜会使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变低,进而导致室内换热器的制热效果变差。
现有技术中制冷***通常设有除霜模式,但是当制冷***开启除霜模式时,室内会停止制热,使得室内温度快速降低,用户舒适感降低。同时在北美、北欧等地区,由于其室外温度过低,往往会造成除霜模式下冰霜无法除净的问题。除霜模式是通过将热泵循环替代为制冷循环进行热气除霜,故室内不但不能制热,有时还会令室内换热器结霜,虽然目前的制冷***会进行室内的防冷风设置,但是退出除霜模式后仍需较长时间预热室内换热器,造成整个除霜过程时长增加,同时室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用户舒适感大大下降。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制冷***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制冷***室外换热器处于低温环境时室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制冷***还包括:电子膨胀阀,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和所述节流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所述制冷***的不同模式调节自身开度;以及供热装置,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储存制冷剂和/或加热制冷剂。
进一步地,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一模式时,所述供热装置开始加热,所述电子膨胀阀根据制冷剂温度实时调节自身开度,以降低进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
进一步地,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二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供热装置用以储存部分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还包括:第一开关阀,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根据制冷***的不同模式开启或关闭;以及第二开关阀,分别与所述供热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根据制冷***的不同模式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供热装置为串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开关阀为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开启,所述供热装置开始加热,所述电子膨胀阀根据制冷剂温度实时调节自身开度,以降低进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制冷***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启动所述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是否在一预设范围内;所述实时数值为制冷剂的温度值和/或干度值。若判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未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实时调节电子膨胀阀的自身开度。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是否在一预设范围内的步骤中,若判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停止调节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的步骤之前,包括: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执行所述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的步骤;所述第一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热的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关闭电子膨胀阀,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冷的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三模式,关闭电子膨胀阀,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以及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所述第三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冷的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制冷***及控制方法通过添加供热装置方式避免了制冷***处于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骤降,避免了用户因温度变化量过大而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在环境温度过低时该供热装置还可以预热制冷剂,使得室外风机不必因结霜过多进入防冻保护模式,进而避免了室外风机频繁启停,增加了室外风机的使用寿命。本申请还能够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方式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防止由于制冷剂温度过高导致的压缩机降频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制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供热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供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制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附图标记 部件名称 附图标记 部件名称
100 制冷*** 110 压缩机
120 四通阀 130 第一换热器
140 节流部件 150 第二换热器
160 电子膨胀阀 170 供热装置
180 第一开关阀 190 第二开关阀
171 顶盖 172 底盖
173 电加热管 174 T头管
175 喷口管 176 筒体
210 风扇电机 220 变频电控器
230 中隔板 240 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图中不同的线型代表了不同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0、四通阀120、第一换热器130、节流部件140、第二换热器150、分别与压缩机110的回气管和节流部件140相连的电子膨胀阀160以及分别与节流部件140和第二换热器150相连的供热装置17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30为室内换热器,第二换热器150为室外换热器。在本实施例中,节流部件140可选为毛细管模组,即由依次连接的主毛细管、副毛细管、单向阀实现节流降压的效果。节流部件也可选为电子膨胀阀。由于毛细管的节流降压效果是根据自身的设计参数(例如:直径参数或长度参数)决定的,故毛细管无法执行过于复杂的节流降压控制指令。据此,本实施例的节流部件通过使用电子膨胀阀的方式可以智能调整节流部件的各项参数,使得制冷***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电子膨胀阀160用以根据制冷***100的不同模式调节自身开度。供热装置用以储存制冷剂和/或加热制冷剂。
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一模式时,供热装置170开始加热,电子膨胀阀160根据制冷剂温度实时调节自身开度,以降低进入压缩机110的制冷剂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具体为低温制热模式或超低温制热模式(即室外换热器所处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中的室内换热器需制热的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可选为0℃至零下15℃或零下15℃至零下25℃,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二模式时,电子膨胀阀160关闭,供热装置170在第二模式时不进行加热,用以储存部分制冷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式具体为低温制冷模式(即室外换热器所处环境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中的室内换热器需制冷的模式。其中,第二预设范围可选为0℃至零下15℃,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二预设温度范围)。
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三模式时,电子膨胀阀160关闭,供热装置170对流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进行预先加热,以避免室内换热器结霜。由于解决了室内换热器结霜的问题,室外风机不必间歇性启停,压缩机也不会进入防冻结保护模式,这样能够提升压缩机的寿命。同时由于室外风机不必间歇性启停,室内温度值不会间歇性变化,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感。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模式具体为超低温制冷模式(即室外换热器所处环境温度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室内换热器仍需制冷的模式。其中,第三预设范围可选为零下15℃至零下25℃,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三预设温度范围)。
制冷***100包括上述三种模式,但不仅限于上述三种模式,即制冷***100至少还包括常规制冷模式或常规制热模式等,在此不做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冷***100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以对制冷***的各个部件进行自动化的协调控制。
示例性地,参阅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供热装置170的结构示意图,但也不限于此结构,供热装置170可为任何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液罐。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热装置170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盖171、筒体176以及底盖172。顶盖171与底盖172上各设有两个通孔,且顶盖171的每一通孔与底盖172的每一通孔相应设置。供热装置170还包括电加热管173、T头管174以及喷口管175。顶盖171的两个通孔用以固定电加热管173的两端,该电加热管173为U型加热管。T头管174的一端以及喷口管175的一端分别穿过底盖的两个通孔。电加热管173、T头管174以及喷口管175容置于所述筒体。筒体176一端连接至顶盖171,另一端连接至底盖172,用以保护电加热管173、T头管174以及喷口管175。喷口管175上设有若干喷射孔以及若干回油孔,T头管174上也设有若干回油孔。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100还包括第一开关阀180以及第二开关阀190。具体地,第一开关阀180分别与节流部件140和第二换热器150相连,用以根据制冷***100的不同模式开启或关闭。第二开关阀190分别与供热装置170和第二换热器150相连,用以根据制冷***的不同模式开启或关闭。第二开关阀190与供热装置170为串联设置,且与第一开关阀180为并联设置。具体地,第一开关阀180以及第二开关阀190可选为双向电磁阀。
在制冷***100处于普通制热模式,且室外温度较低时,控制模块若判定室外换热器结霜,则启动低温制热模式,关闭第一开关阀180,打开第二开关阀190,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可选地,用户可直接通过控制模块调节制冷***的模式,本实施例在此不限定触发模式转换的方式。流经节流部件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以液态为主,含有少量闪发蒸汽)经过供热装置的喷口管入口进入供热装置,供热装置将制冷剂加热汽化并加热至0℃以上。制冷剂从T头管通过第二开关阀190进入到室外换热器中,用以融化室外换热器上的冰霜,再进入压缩机回气管。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供热装置170的加热作用,制冷剂在到达压缩机110的回气管时将变成过热度很大的气体,且此时制冷剂密度偏小,若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吸入压缩机,将会导致制冷***100中制冷剂循环量偏少,进而造成室内制热量下降;加之,若气体的过热度过大,会导致压缩机110排气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压缩机110降频,最终导致制热量下降,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于是,在节流部件140与压缩机110之间设有电子膨胀阀160。当回气管中制冷剂温度过高时,开启电子膨胀阀160,通过调整电子膨胀阀160的开度,以控制一定流量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直接流入回气管,该低温液态制冷剂会对上述回气管中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当二者混合后的干度或温度在一预设范围内时,再吸入到压缩机110中继续循环。优选地,上述预设范围的上、下限为干度0.9左右。当室外换热器的冰霜融化完全后,控制模块退出低温制热模式,恢复普通制热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直接对模式进行自动化控制。可选地,用户也可通过一控制终端对制冷***下达切换模式的指令。
在制冷***100处于低温制热模式时,控制模块检测到运行频率在最高频率时,室内温度仍然达不到设定值时(即室外换热器并没有结霜,但室内温度不达标),制冷***100会进入超低温制热模式。可选地,用户也可手动切换模式。在超低温制热模式中,制冷***可通过供热装置170的电加热管173进行制热。由于在该模式下室外换热器没有结霜,故制冷剂经供热装置170产生的温度值不一定高于0℃。
在制冷***100处于普通制冷模式,且外界温度略低时,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循环量需求减少,此时如果参与循环的制冷剂过多,就会导致大部分液态制冷剂积聚在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管中,使得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有效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制冷能效比。此时控制模块可根据外环温度、压机频率、内环温度、内管温度等各项参数发出模式转换指令,将制冷***100的模式由普通制冷模式调节为低温制冷模式。可选地,用户可直接通过控制模块调节制冷***的模式,本实施例在此不限定制冷***100的模式转换的方式。在低温制冷模式中,制冷***100关闭第一开关阀180,打开第二开关阀190。在制冷剂经过室外换热器冷凝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后,制冷剂经由T头管174进入供热装置170。此时供热装置170不进行加热,仅作为制冷剂的储液库。液态制冷剂经由喷口管175输送至节流部件140,再输送至室内换热器蒸发制冷。由于部分制冷剂储存至供热装置170中,循环***中参与循环的制冷剂总量减少,可以防止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管中积聚,进而提高了制冷***换热效率。若室外温度上升或室内温度降低,控制模块切换低温制冷模式至普通制冷模式。可选地,用户也可手动切换低温制冷模式至普通制冷模式。
由于部分用户在室外温度处于零上15℃至零下25℃的温度区间时仍然有制冷需求(例如:地下室、酒窖、舞厅等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但通风不佳的场所),故制冷***100也应该具有超低温制冷的工作模式。在现有技术中,制冷剂经过压缩机的压缩从排气口排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外换热器冷凝为液态。由于室外环境过低,冷凝后的高压液体温度很低,若直接通过节流部件进入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将迅速结霜,影响制冷***的制冷效果。若结霜过多,压缩机将进入防冻结保护模式,终止制冷。于是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间歇性启停室外风机间接控制冷凝温度。然而,由于风机的转速存在下限(一般不能低于300RPM),间歇性的启停会对制冷***产生极大的冲击。而且,间歇性启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室内换热器结霜的问题,且压缩机仍会进入防冻结保护模式,进而终止制冷,用户体验极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100设有超低温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低于某一温度(如零下15℃),且仍然制冷时,制冷***100进入超低温制冷模式。可选地,用户也可手动进入超低温制冷模式。在超低温制冷模式中,制冷***100关闭第一开关阀180,开启第二开关阀190,关闭电子膨胀阀160。经由室外换热器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通过供热装置的T头管174进入供热装置170,供热装置170开启电加热管173的加热功能。制冷剂在加热到预设温度时(优选为40℃左右),经由喷口管175输入节流部件140,再通过室内换热器进行蒸发换热。在超低温制冷模式中,供热装置170能够预热节流前的制冷剂,彻底解决了室内换热器结霜的问题。
通过上述设计,室内换热器不会结霜,进而室外风机也不会间歇性启停,压缩机也不会进入防冻结保护模式。这样,室内温度不会随着外风机间歇性变化,室内温度将维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感。当室外温度高于某一温度(如零下16℃),控制模块切换超低温制冷模式至普通制冷或低温制冷模式。可选地,用户也可手动切换该模式至任一模式。
参阅图4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部分部件可安装于一制冷***的室外机中。例如:压缩机110、四通阀120、节流部件140、第二换热器150、电子膨胀阀160、供热装置170、第一开关阀180以及第二开关阀190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安装至所述室外机中。此外,所述室外机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件:210风扇电机、220变频电控器、230中隔板以及240底盘。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室外机还可包括:轴流风扇、顶盖板、轴流风叶以及出风格栅等其他常规室外机部件,该些室外机部件为制冷***的常规部件,此在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100通过添加供热装置的方式避免了制冷***处于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骤降,避免了用户因温度变化量过大而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在环境温度过低时该供热装置还可以预热制冷剂,使得室外风机不必因结霜过多进入防冻保护模式,进而避免了室外风机频繁启停,增加了室外风机的使用寿命。本申请还能够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160开度的方式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防止由于制冷剂温度过高导致的压缩机降频的问题。
参阅图5所示,基于上述制冷***,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
步骤S200、判断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是否在一预设范围内。所述实时数值为制冷剂的温度值和/或干度值。示例性地,预设范围为温度值时,预设范围为0℃至零下15℃或零下15℃至零下25℃,以进入上述制冷***的低温制热模式或超低温制热模式。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预设温度范围。该步骤可防止不经过任何处理的制冷剂直接吸入压缩机,导致制冷***100中制冷剂循环量偏少,进而造成室内制热量下降;加之,若气体的过热度过大,会导致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压缩机降频,最终导致制热量下降。
步骤S300、若判定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未在预设范围内,实时调节电子膨胀阀的自身开度。若判定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停止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回气管中制冷剂温度过高时,通过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控制一定流量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直接流入回气管,该低温液态制冷剂会对回气管中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当二者混合后的干度或温度在一预设范围内时,停止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再吸入到压缩机110中继续循环,以解决压缩机降频所导致的制热量下降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执行步骤S100;所述第一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热的模式。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可选为0℃至零下15℃或零下15℃至零下25℃,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在所述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关闭电子膨胀阀,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冷的模式。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选为0℃至零下15℃,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二预设温度范围。
在所述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三模式,关闭电子膨胀阀,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以及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所述第三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冷的模式。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可选为零下15℃至零下25℃,但不限于此,厂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三预设温度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制冷***100的方式避免了制冷***处于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骤降,避免了制冷***处于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骤降,避免了用户因温度变化量过大而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在环境温度过低时该供热装置还可以预热制冷剂,使得室外风机不必因结霜过多进入防冻保护模式,进而避免了室外风机频繁启停,增加了室外风机的使用寿命。本申请还能够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方式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解决由于制冷剂温度过高导致的压缩机降频的问题。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大体相同,故实施例2仅针对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中,通过设置第一开关阀180以及第二开关阀190,故制冷***可根据不同的模式对上述两个开关阀进行调节。
而在实施例2中,参阅图6所示,未设置第一开关阀180以及第二开关阀19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出于厂商节省制造成本的目的,本实施例将供热装置170设置于制冷剂流通的必经路线上,即供热装置170在每一模式都会储存制冷剂,虽降低了普通制热模式以及普通制冷模式下制冷剂的换热比,但是如此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尤其是在一些极端环境中(例如:一年中环境温度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某些地区),由于无需为制冷***配备普通制热模式以及普通制冷模式,故供热装置170设置于制冷剂的必经路线上时,并不会降低制冷剂的换热比。与此同时,由于无需为制冷***增设第一开关阀180以及第二开关阀190,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制冷***的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以及第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还包括:
电子膨胀阀,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和所述节流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所述制冷***的不同模式调节自身开度;以及
供热装置,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储存制冷剂和/或加热制冷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一模式时,所述供热装置开始加热,所述电子膨胀阀根据制冷剂温度实时调节自身开度,以降低进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二模式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供热装置用以储存部分制冷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开关阀,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根据制冷***的不同模式开启或关闭;以及
第二开关阀,分别与所述供热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用以根据制冷***的不同模式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供热装置为串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开关阀为并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当切换至制冷***的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开启,所述供热装置开始加热,所述电子膨胀阀根据制冷剂温度实时调节自身开度,以降低进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
6.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启动所述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
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是否在一预设范围内;所述实时数值为制冷剂的温度值和/或干度值;
若判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未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实时调节电子膨胀阀的自身开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是否在一预设范围内的步骤中,若判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中制冷剂的实时数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停止调节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动所述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的步骤之前,包括:
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
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执行所述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的步骤;所述第一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热的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关闭电子膨胀阀,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冷的模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制冷***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三模式,关闭电子膨胀阀,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以及启动供热装置的加热功能;所述第三模式为室外环境温度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制冷***需制冷的模式。
CN202110476359.6A 2021-04-29 2021-04-29 制冷***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251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359.6A CN113251732A (zh) 2021-04-29 2021-04-29 制冷***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359.6A CN113251732A (zh) 2021-04-29 2021-04-29 制冷***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1732A true CN113251732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2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6359.6A Pending CN113251732A (zh) 2021-04-29 2021-04-29 制冷***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173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3372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热泵***
JP2014181866A (ja) * 2013-03-21 2014-09-2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5258408A (zh) * 2015-10-08 2016-01-2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除霜方法
CN105387642A (zh) * 2014-08-21 2016-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05758044A (zh) * 2016-03-01 2016-07-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
CN106104178A (zh) * 2014-02-27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3372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热泵***
JP2014181866A (ja) * 2013-03-21 2014-09-2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6104178A (zh) * 2014-02-27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5387642A (zh) * 2014-08-21 2016-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05258408A (zh) * 2015-10-08 2016-01-2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除霜方法
CN105758044A (zh) * 2016-03-01 2016-07-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0414B (zh)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及化霜控制方法
JP2002228258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器
CN113348333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装置
CN106767079A (zh) 蓄热组件和空调器
CN104990295A (zh)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KR100712196B1 (ko) 히트펌프 시스템 및 실외기 제상 방법
CN111550940A (zh) 一种低温环境螺杆制冷机组及其启动方法
CN114322206A (zh) 多联机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JPH1018533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251732A (zh) 制冷***及控制方法
JP3418891B2 (ja) 冷凍装置
CN115264946A (zh) 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22220A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78984A (zh) 多功能空调、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66936A (zh) 轨道车辆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轨道车辆
JP2004347272A (ja) 冷凍装置
JPH085172A (ja) 冷凍冷蔵庫の冷却装置
JPS607183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654264B (zh) 空气源热泵***及其控制方法
KR20070064908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KR100643689B1 (ko) 히트 펌프 공기조화기
JP264670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H0328673A (ja)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WO2023190302A1 (ja) 空気調和機
JP3954835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