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6218A -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6218A
CN113236218A CN202110603416.2A CN202110603416A CN113236218A CN 113236218 A CN113236218 A CN 113236218A CN 202110603416 A CN202110603416 A CN 202110603416A CN 113236218 A CN113236218 A CN 113236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m
equation
control
reservoir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34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6218B (zh
Inventor
雷群
翁定为
陈铭
胥云
管保山
梁宏波
段瑶瑶
鄢雪梅
田助红
马泽元
陈祝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34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6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6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6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其中,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所述缝间距计算模型。本发明可以设计合理的缝间距,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

Description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明确裂缝在储层中的真实扩展形态,优化合理的布井方案和压裂段长、缝间距,同时利用大规模功能性改造助推致密储层开发方式转变,将井控储量转变为缝控可采储量。布缝方式将会对生产井的短期和长期生产动态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的缝间距是提高完井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业内亟需一种用于更精细地优选缝间距的方法,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用以设计合理的缝间距,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该方法包括:
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
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
其中,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所述缝间距计算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装置,用以设计合理的缝间距,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
其中,模型构建模块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所述缝间距计算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非常规储集层渗透率极低,缝控压裂后地层流体流动表现为较长时间的单向流形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向流控制方程解析解的近似计算来分析缝控压裂的累积产量,根据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相关方程,推导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之后,将基本参数代入缝间距计算模型中即可得到缝控压裂的缝间距。这样一来,可以在快速评价缝控压裂储量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缝间距,从而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建立缝间距计算模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压裂裂缝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因次累积产量近似解与精确解的对比示意图;
图5(a)~图5(f)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缝间距的缝间距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地层渗透率的缝间距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非常规储层采用大排量、大规模压裂模式,使用低粘滑溜水、优选快速可钻式桥塞(或可溶式桥塞)工具实现分段多簇压裂,提高支撑裂缝数量,形成缝控基质单元,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了解决致密油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缝控压裂后储能控制程度表征方法的难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基于均质单向流建立的缝控压裂动用程度、最优缝间距计算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和步骤102:
步骤101、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
储集层基本参数包括段长Ls、油藏长度Lr、裂缝有效半长Lf、孔隙度φ、液体粘度μ和基质渗透率k。
步骤102、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其中,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
如图2所示,根据如下步骤建立缝间距计算模型:
步骤201、根据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确定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
步骤202、定义无因次变量,根据无因次变量确定单向流控制方程及其解析解。
其中,无因次变量包括无因次压力变量、无因次距离变量和无因次时间变量。
步骤203、根据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确定单向流产能公式。
步骤204、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具体的,得到如下所示的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41
其中,NpD表示无因次累积产量;tD表示无因次时间变量;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
步骤205、将无因次累积产量转化为目标生产时间的有因次累积产量。
步骤206、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确定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42
其中,η表示缝控储量控制程度;t表示生产时间;Ct表示综合压缩系数。
步骤207、对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进行近似求解,确定缝间距计算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生产时间t内裂缝之间没有压力干扰,则tD<1,基于此,将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中指数项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43
近似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44
得到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45
根据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以及弹性储层全可采时η=1,对缝间距进行求解,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46
非常规储集层渗透率极低,缝控压裂后地层流体流动表现为较长时间的单向流形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向流控制方程解析解的近似计算来分析缝控压裂的累积产量,根据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相关方程,推导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之后,将基本参数代入缝间距计算模型中即可得到缝控压裂的缝间距。这样一来,可以在快速评价缝控压裂储量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缝间距,从而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上述缝间距计算模型的推导过程。
(a)建立缝控压裂储量控制程度表达式
缝控压裂后,储集层内原油或天然气主要是在弹性能作用下进行衰竭式开采,因此最大弹性能产量即为当前压裂后的最高产量。以一段压裂进行分析,该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包括:段长为Ls、油藏长度为Lr、储集层有效厚度为H、一段压裂有效射孔簇N、缝间距为Sf和裂缝有效半长为Lf
以定压生产为例,根据弹性能产量公式,一定生产压差Δp条件下,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为:
Ne=CtVgΔp=CtLsLrHφsoΔp (1)
式中:Ct表示综合压缩系数;Vg表示含油/气体积;Φ表示孔隙度;so表示含油/气饱和度。
假定储层致密,缝间没有压力干扰(或忽略缝间压力干扰),因此每一段的产量为每条裂缝的产量之和。每条裂缝的产量为q,则一段压裂的累积产量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51
式中:Nf表示裂缝数量,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52
缝控储量控制程度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53
上述公式(3)的关键在于单缝产量的计算,在(b)部分进行阐述。
(b)单缝产量控制方程及计算
参见图3所示,为一段压裂裂缝的示意图,对于每一条压裂裂缝,建立如图3右侧的单向流渗流模型。单向流模型是假设裂缝无限导流、或无因次导流能力大于30的情况,超低渗透、微纳达西储层一般符合该情况。定义无因次变量: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54
式中:μ表示液体粘度;k表示基质渗透率;t表示生产时间;pi表示原始地层压力;p表示流体压力;pw表示井底压力;pD表示无因次压力变量;xD表示无因次距离变量;tD表示无因次时间变量。
内边界定压、外边界封闭的单向流控制方程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1
方程(5)的解析解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2
幂级数解不利于工程计算分析,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幂级数解的近似、简易计算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公式(6)幂级数的第一项作为长期生产的近似解,而对于早期流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多项进行近似计算。
(c)单向流产能公式的确定
由公式(6)可得单向流产能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3
公式(7)的幂级数求和可通过积分进行近似计算,令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4
公式(7)的积分近似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5
求解公式(9)可得无因次产能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6
生产tD时间的累积产量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7
转化为有因次量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8
Np(t)=LfHSfφ(pi-pw)CtNpD (13)
将(13)代入(3)得到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69
若裂缝半长与油藏半长相等,即Lf=Lr,则(14)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1
公式(11)为无因次累积产量,由于其中两项下降迅速,其计算公式可以进一步近似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2
图4可知,取两项的近似解与解析解仅在初始阶段(tD较小)时具有较大误差,而长期解具有较高吻合度,这也证明了本发明提出的近似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将公式(16)代入公式(14)可知: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3
若裂缝半长与油藏半长相等,即Lf=Lr,则(17)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4
公式(17)和(18)也即缝控压裂的动用程度计算公式。根据公式(18)可知,动用程度随缝间距并非单调的,其取决于油藏参数(渗透率、压缩系数、流体粘度、孔隙度等)。
假设生产时间t内裂缝之间并没压力干扰,则tD<1,因次公式(17)和(18)中指数项可以进一步近似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5
因此,公式(17)进一步简化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6
公式(18)进一步简化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7
公式(20)和(21)的η均随Sf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存在最小值。对于公式(20)和(21),η取最小值时,缝间距Sf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78
公式(22)表明:取得最小值的缝间距通常较大(几十到几百),因此最优缝间距应该在区间(0,Sfm)。同时缝间距不能超过段长,因此缝间距合理区间应该为(0,min(Sfm,Ls))
具体的,求解(20)得到设定缝控改造程度的缝间距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81
求解(21)得到设定缝控改造程度的缝间距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82
达到弹性储层全可采时,η=1,则缝间距计算模型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083
代入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至公式(25)中,即为计算达到全可采所需的缝间距。
本发明实施例还利用实际数值参数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具体如下所示。
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油藏半长200m;段长80m;裂缝半长200m;储层有效厚度50m;综合压缩系数5×10-4MPa-1;孔隙度10%;地层原油黏度10mPa·s。
a)缝控压裂动用程度:图5(a)~图5(f)为依据上述基本参数计算得出的在不同渗透率等级、不同裂缝条数情况下的缝控压裂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具体的,图5(a)为在基质渗透率k=0.1mD时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b)为在k=0.01mD时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c)为在k=1μD时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d)为在k=0.1μD时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e)为在k=0.01μD时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f)为在k=1nD时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a)~图5(f)均分别示出了多条裂缝的缝控动用程度与生产时间的关系曲线,从Nf=2~至Nf=16之间,依次为Nf=2、Nf=4、Nf=6、Nf=8、Nf=10、Nf=12、Nf=14、Nf=16。从图上可以看出,在给定的渗透率条件下,裂缝数量越多,即缝间距越小,达到相同缝控动用程度所需时间越短。
b)最佳缝间距设计:根据公式(23)来看,缝控压裂达到全可采的最佳缝间距与岩石综合压缩系数、地层原油黏度、储层渗透率紧密相关,其中地层渗透率可能是难以准确确定的参数。
图6是不同地层渗透率条件下,缝控压裂后达到全可采所需的缝间距,从图6中可见,地层渗透率越高,合理缝间距越大。
由于缝控压裂的储量动用程度主要受缝间距、油藏参数(地层渗透率、岩石综合压缩系数、地层原油黏度等)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基于单向流控制方程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适用于低渗透、微纳达西渗透率地层,应用过程需要准确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同时,考虑参数非均质后让预测结果更加可靠,本发明也为非均质地层产能计算提供一种借鉴。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该装置700包括获取模块701、计算模块702和模型构建模块703。
其中,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
计算模块702,用于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
其中,模型构建模块703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模型构建模块703根据如下方法建立缝间距计算模型:
根据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确定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
定义无因次变量,根据无因次变量确定单向流控制方程及其解析解;
根据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确定单向流产能公式;
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将无因次累积产量转化为目标生产时间的有因次累积产量;
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对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进行近似求解,确定缝间距计算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储集层基本参数包括段长Ls、油藏长度Lr、裂缝有效半长Lf、孔隙度φ、液体粘度μ和基质渗透率k。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模型构建模块703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如下的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101
其中,NpD表示无因次累积产量;tD表示无因次时间变量;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模型构建模块703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102
其中,η表示缝控储量控制程度;t表示生产时间;Ct表示综合压缩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模型构建模块703,用于:
将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中指数项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103
近似为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104
得到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105
根据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以及弹性储层全可采时η=1,对缝间距进行求解,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
Figure BDA0003093338210000106
非常规储集层渗透率极低,缝控压裂后地层流体流动表现为较长时间的单向流形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向流控制方程解析解的近似计算来分析缝控压裂的累积产量,根据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相关方程,推导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之后,将基本参数代入缝间距计算模型中即可得到缝控压裂的缝间距。这样一来,可以在快速评价缝控压裂储量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缝间距,从而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储层改造实施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中全部步骤,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801、存储器(memory)8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803和通信总线804;
其中,所述处理器801、存储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803用于实现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8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
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
其中,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所述缝间距计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方法建立缝间距计算模型:
根据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确定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
定义无因次变量,根据无因次变量确定单向流控制方程及其解析解;
根据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确定单向流产能公式;
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将无因次累积产量转化为目标生产时间的有因次累积产量;
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对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进行近似求解,确定缝间距计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集层压裂基本参数包括段长Ls、油藏长度Lr、裂缝有效半长Lf、孔隙度φ、液体粘度μ和基质渗透率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如下的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11
其中,NpD表示无因次累积产量;tD表示无因次时间变量;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12
其中,η表示缝控储量控制程度;t表示生产时间;Ct表示综合压缩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进行近似求解,确定缝间距计算模型,包括:
将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中指数项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21
近似为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22
得到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23
根据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以及弹性储层全可采时η=1,对缝间距进行求解,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24
7.一种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储集层基本参数及预先建立的缝间距计算模型计算缝控压裂的缝间距;
其中,模型构建模块利用建立的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近似计算,确定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建立目标生产时间的累积产量与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的相关方程,通过对相关方程进行近似求解得到所述缝间距计算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模块根据如下方法建立缝间距计算模型:
根据储集层压裂的基本参数,确定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
定义无因次变量,根据无因次变量确定单向流控制方程及其解析解;
根据单向流控制方程的解析解确定单向流产能公式;
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将无因次累积产量转化为目标生产时间的有因次累积产量;
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对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进行近似求解,确定缝间距计算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集层基本参数包括段长Ls、油藏长度Lr、裂缝有效半长Lf、孔隙度φ、液体粘度μ和基质渗透率k。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模块利用单向流产能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得到如下的目标生产时间的无因次累积产量: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31
其中,NpD表示无因次累积产量;tD表示无因次时间变量;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模块利用有因次累积产量和地层最大弹性能累积产量确定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32
其中,η表示缝控储量控制程度;t表示生产时间;Ct表示综合压缩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模块,用于:
将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中指数项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33
近似为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34
得到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35
根据近似后的缝控储量控制程度计算方程以及弹性储层全可采时η=1,对缝间距进行求解,得到缝间距计算模型
Figure FDA0003093338200000036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0603416.2A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236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416.2A CN113236218B (zh)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416.2A CN113236218B (zh)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218A true CN113236218A (zh) 2021-08-10
CN113236218B CN113236218B (zh) 2023-02-10

Family

ID=77135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3416.2A Active CN113236218B (zh)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621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6740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Fourno Andre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fracture network of a fractured reservoir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it
CN108798654A (zh) * 2018-04-27 2018-1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页岩气井的井底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36908A (zh) * 2020-01-09 2020-06-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用在低渗透致密气藏中的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产能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CN111980654A (zh) * 2020-10-12 2020-11-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非均匀页岩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US20210017844A1 (en) * 2019-07-17 2021-01-21 Weatherford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lication of Elastic Fluids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Implementing a Physics-Based Analytical Tool
CN112377182A (zh) * 2020-11-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孔洞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6740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Fourno Andre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fracture network of a fractured reservoir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it
CN108798654A (zh) * 2018-04-27 2018-1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页岩气井的井底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017844A1 (en) * 2019-07-17 2021-01-21 Weatherford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lication of Elastic Fluids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Implementing a Physics-Based Analytical Tool
CN111236908A (zh) * 2020-01-09 2020-06-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用在低渗透致密气藏中的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产能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CN111980654A (zh) * 2020-10-12 2020-11-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非均匀页岩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CN112377182A (zh) * 2020-11-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孔洞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218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69948C2 (ru) Оптимизация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го проекта нефтян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в условиях неопределенности
CN106991236B (zh) 一种基于四维地应力动态变化的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方法
WO20181520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chedule to extract a resource from a reservoir
CN105354639A (zh) 致密油多重介质耦合渗流的全周期产能预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7066718B (zh) 一种四维动态地应力模拟方法
CN105631754B (zh) 一种确定海外油田的产量剖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i et al. Estimation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by assisted history matching using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method
CN106014365B (zh) 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产量递减率的方法
CN107451671B (zh) 用于预测页岩地层压裂后初始产能的方法及***
CN113236218B (zh) 基于缝控压裂储量评价的缝间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77182B (zh) 大型孔洞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270533A (zh) 重复压裂设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94788B (zh) 基于油藏产量预测数据的油藏开发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362121A (zh) 水平井压裂的裂缝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090127A (zh) 碳酸盐岩地热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及***
CN110067555A (zh) 碳酸盐岩油井的最小动态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16076746A1 (en) Real-time and post-job design optimization workflows
CN111188613B (zh) 一种致密气藏气井井控半径确定方法及***
CN114658391A (zh) 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井筒的动态调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445989A (zh)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1810140A (zh) 一种单采气井的最终累计采气量预测方法
CN112796718A (zh) 单井调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77181B (zh) 定容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77184A (zh) 串珠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139432A (zh)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的裂缝性油藏co2驱流动模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