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9079A -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9079A
CN113229079A CN202110498684.2A CN202110498684A CN113229079A CN 113229079 A CN113229079 A CN 113229079A CN 202110498684 A CN202110498684 A CN 202110498684A CN 113229079 A CN113229079 A CN 113229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ish
field
ducks
shri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8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进
孟华兵
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Plant Protection Quarantine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Plant Protection Quarantine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Plant Protection Quarantine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ation filed Critical Huzhou Plant Protection Quarantine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4986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9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9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9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整三元非对称共作场地;2)鱼虾沟消毒;3)投放鱼虾;4)育秧;5)鸭苗驯化与防疫;6)水稻种植;7)设置栅栏;8)鸭子下田;9)共作管理;10)收获产品。本发明通过设置特制的筛选型栅栏,将稻田中的鸭子与鱼沟中的鱼隔离开,允许鱼虾通过、而鸭子无法通过栅栏进入鱼虾沟,防止鸭子破坏鱼虾沟,消除了鸭子作为生物防治病虫的手段时,对田埂的破坏,从而有效提高了农户收益。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水稻种植模式在害虫大发生年份虽多次施药,但部分稻田由于“两迁”害虫化学控制效果不佳而仍然出现倒伏绝收。当前,我国稻田养小龙虾或养鱼等稻渔共生模式的面积越来越大,稻渔共生模式中的稻田长期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利于“两迁”害虫的发生发展,如何确保“两迁”害虫不爆发成灾是稻渔共生模式下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在常规稻渔共生模式下,由于虾或鱼对农药的敏感性,如采用常规化学防治,则小龙虾或鱼存在死亡等安全风险,农户因小龙虾或鱼类的死亡而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对推广面积越来越大的稻渔共生模式来说,如何使用非化学农药的方法防治病虫害亦是稻渔共生模式下的共性关键难题。
稻田养鸭为起到防控病虫害的目标,每亩往往需要放鸭子20只左右,如稻田面积较大,则整体鸭群数量庞大。在常规的稻-渔-鸭模式中,让鸭子生活在虾塘或鱼塘里,由于鸭子数量很低而难起到防控水稻病虫害的作用,而鸭子群体过大,则易产生过多鸭粪将导致鱼塘水富营养化,鱼类易因缺氧造成死亡,损失很大。此外,在常规的稻-小龙虾-鸭模式中,鸭子的活动会破坏稻田养小龙虾的田埂,由于人工费逐年升高,每年修缮虾塘田埂的代价高昂,常规虾塘养鸭模式对农户造成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修整三元非对称共作场地:将共作场地划分为稻田、鱼虾沟和鸭舍;所述鸭舍紧挨在所述稻田的田头位置搭设,所述鸭舍出口朝向稻田设置;所述鱼虾沟根据稻田形状,设置在稻田的其他田埂***,所述鱼虾沟与稻田的面积比例为1︰10~1︰12;每只鸭平均分配移动鸭舍0.18m2;鱼沟或虾沟宽1.2m~1.8m,鱼沟深度1.2~1.4m,虾沟深0.6~0.7m;
2)鱼虾沟消毒:在投放鱼苗或小龙虾苗前,对稻田和鱼沟通过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3)投放鱼虾:在鱼虾沟内投放鱼或小龙虾;鱼的品种为黑鱼、鲈鱼和鲑鱼;小龙虾为克氏螯虾;
4)育秧:种子经浸种催芽放置在室外苗床后,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预防病毒病,做好种子消毒和带药下田,预防恶苗病、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和稻瘟病;
5)鸭苗驯化和防疫:对鸭苗进行游水和下田驯化,使其适应和习惯在稻田活动嬉戏取食,并开展疫苗防疫,提高鸭子抵抗力;
6)水稻种植:选择高杆、优质水稻品种,6月上旬开始插秧;
7)设置栅栏:水稻种植后,在稻田的周围安装特制的筛选型栅栏,所述筛选型栅栏在所述鸭舍与所述稻田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所述鱼虾沟设置在所述筛选型栅栏外侧;所述筛选型栅栏让鱼或小龙虾可以通过,使得鱼或小龙虾能在稻田和鱼虾沟自由出入活动,而阻止鸭子从稻田进入鱼虾沟内;
8)鸭子下田:水稻返青定植后,水稻种植20天后放鸭子进入稻田,平均每亩10~35只;水稻抽穗后,继续放第二批小鸭子进行稻田活动取食,每亩35只,鸭子日龄在20天以上;水稻收割后,继续在田块放养鸭子,持续取食稻田散落的谷粒、泥土中的杂草种子和其他害虫,降低下一年杂草和病虫害基数;
9)共作管理:
①稻田水浆管理:在秧苗移栽后至首批鸭下田前,将稻田水深控制在2~3cm,以适宜水稻返青活棵,在首批鸭下田后至第二批鸭上田前,田间水位保持在12~15cm,便以保障鸭子活动能力,随着鸭子长大适当加深水层,鸭子长期在田间活动取食,其中,在达到总苗数的80%时,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
②鸭子日常管理:投喂以稻谷为主、玉米为辅,每天傍晚投喂一次;
③鱼或虾日常管理: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鱼或虾,它们在鱼虾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鱼或虾赶至鱼虾沟,为稻田种植水稻做好准备;水稻收割后继续养殖鱼或虾;
10)收获产品,水稻收割前,赶鸭离田;水稻收割后,继续放鸭下田取食残留田间的水稻种子和杂草等,降低下一年有害生物基数,首批鸭子于水稻抽穗前(秧苗移栽后的80-90天)安排赶上田,将第二批鸭于水稻蜡熟期赶上岸(秧苗移栽后的100-105天),即在水稻收割之前赶出稻田。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型栅栏整体高度为60~80cm,其底部设置有筛选网格,所述筛选网格高度10cm,宽5cm,所述筛选型栅栏其余栏尺寸为6cm×6cm。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网格为推拉式栅格,包括上下两根滑动细杆、竖向滑动栏杆和剪叉伸缩机构,所述竖向滑动栏杆的上部与上方的所述滑动细杆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的下部与下方的所述滑动细杆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的顶部与所述剪叉伸缩机构相连。
作为优选,当鱼虾沟内养殖小龙虾时,所述鱼虾沟设置为虾沟,需要在鱼虾沟周围设立防逃设施,加高加固田埂,高出埂面50~60cm,所述防逃设施包括防逃网布和拦网,所述防逃网布埋入土内20cm,进水管口和排水口用40目无纺布做拦网,预防小龙虾逃脱;所述筛选型栅栏安装在筑起高的田埂和稻田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共作管理步骤中,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小龙虾,它们在虾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小龙虾赶至虾沟,为种植水稻做好准备;投饵:投喂饵料主要有:饼粕、玉米、麸皮,傍晚投喂占日投饵量70%,沿虾沟多点投喂,日投饵量为存塘虾体重的2%~5%,视水质、水温、天气情况适度灵活调整,一般保证投喂后3h内吃完为宜,投饵坚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位;水稻种植前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1次;水稻种植后每天投喂1次,傍晚投喂;投放螺蛳:在清明前后,向虾沟中投放活螺蛳,投放要均匀,投放量一般140~160kg/亩,为小龙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动物性饵料,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水质调控:5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每7~10d注水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池塘中水量的20%-30%,进排水时,要检查加固拦网设施;龙虾病害防治:聚维酮碘防肠炎病,漂白粉液防黑鳃病,纤毛虫病泼洒纤毛虫净方法。
作为优选,在稻田水浆管理步骤中,达到总苗数的80%时,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水稻成熟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立即进行排水晒田。
作为优选,所述当鱼虾沟内养殖鱼时,所述鱼虾沟设置为鱼沟,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鱼,每亩稻田黑鱼100尾或鲑鱼或鲈鱼50尾,它们在鱼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鱼赶至鱼沟,为稻田种植水稻做好准备;对黑鱼、鲑鱼或鲈鱼投喂活的白鲢鱼;水稻收割后继续养鱼。
作为优选,在稻田水浆管理步骤中,水稻成熟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立即进行排水晒田。
作为优选,所述鸭子日常管理步骤中,在鸭子下田前的1周投喂量为70克/只,下田后第1-2周每次投喂量50-60克/只、每天早上5点30分出巢,每天傍晚5点回巢;第3-5周每次投喂量12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4点回巢;第6周每次投喂量100克/只、早上5点出巢,傍晚6点回巢;第7-8周每次投喂量13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5点回巢;第9周每次投喂量160克/只、早上9点出巢,傍晚3点30分回巢,实际时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相应调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在进行稻-虾-鸭三元非对称共作时,水稻定植后,通过安装特制的筛选型栅栏,允许小龙虾通过、而鸭子无法通过栅栏进入虾沟,防止稻田中的鸭子进入虾沟和破坏专设的田埂。水稻定植后(移栽20天后)放养鸭子,允许小龙虾在稻田和虾塘自由活动,通过鸭子和小龙虾共同取食病虫草,实现水稻-小龙虾-鸭子三者非对称共生取食病虫草害,产出生态大米、生态鸭子和绿色小龙虾,实现一田三收益。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在进行稻-鱼-鸭三元非对称共作时,水稻定植后,通过安装特制的筛选型栅栏,水稻移栽20天后放养鸭子,阻止鸭子进入鱼沟,而允许鱼在稻田活动,实现水稻-鱼-鸭子三者在稻田内非对称共生,取食病虫草害,而黑鱼、鲈鱼和鲑鱼是肉食性鱼类,这些鱼类和鸭子在相同环境里栖息,成鸭不会影响肉食性鱼类的生活,由于稻田养的黑鱼、鲈鱼和鲑鱼等重量均在1-2千克以下,这些鱼类亦不会影响幼鸭的生存。通过鸭子和鱼共同取食病虫草,形成合力防治水稻病虫害,产出生态大米、生态鸭子和生态鱼,实现一田三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筛选型栅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当进行水稻-小龙虾-鸭三元非对称共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1)修整三元共作场地:将共作场地划分为稻田、虾沟和鸭舍;所述鸭舍紧挨在所述稻田的田头位置搭设,所述鸭舍出口朝向稻田设置;所述虾沟根据稻田形状,设置在稻田的其他田埂***,所述虾沟与稻田的面积比例为1︰10~1︰12,每只鸭分配移动鸭舍0.18m2;虾沟宽1.2m~1.8m,虾沟深0.6~0.7m。
2)虾沟消毒:在投放小龙虾苗前,对稻田和鱼沟通过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3)投放小龙虾:在虾沟内投放小龙虾,小龙虾为克氏螯虾。
4)育秧:种子经浸种催芽放置在室外苗床后,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预防病毒病,做好种子消毒和带药下田,预防恶苗病、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和稻瘟病。
5)鸭苗驯化和防疫:对鸭苗进行游水和下田驯化,使其适应和习惯在稻田活动嬉戏取食,并开展疫苗防疫,提高鸭子抵抗力。
6)水稻种植:选择高杆、优质水稻品种,6月上旬开始插秧。
7)设置栅栏:水稻种植后,在稻田的周围安装特制的筛选型栅栏1,所述筛选型栅栏1在所述鸭舍与所述稻田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所述虾沟设置在所述筛选型栅栏1外侧;所述筛选型栅栏(1)让小龙虾可以通过,使得小龙虾能在稻田和虾沟自由出入活动,而阻止鸭子从稻田进入虾沟内;所述筛选型栅栏1整体高度为60~80cm,其底部设置有筛选网格11,所述筛选网格11高度10cm,宽5cm,所述筛选型栅栏1其余栏尺寸为6cm×6cm,所述筛选网格11为推拉式栅格,包括上下两根滑动细杆111、竖向滑动栏杆112和剪叉伸缩机构113,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上部与上方的所述滑动细杆111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下部与下方的所述滑动细杆111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顶部与所述剪叉伸缩机构113相连。
在虾沟周围设立防逃设施2,加高加固田埂,高出埂面50~60cm,所述防逃设施2包括防逃网布和拦网,所述防逃网布埋入土内20cm,进水管口和排水口用40目无纺布做拦网,预防小龙虾逃脱;所述筛选型栅栏1安装在筑起高的田埂和稻田之间。
8)鸭子下田:水稻返青定植后,水稻种植20天后放鸭子进入稻田,平均每亩10~35只;水稻抽穗后,继续放第二批小鸭子进行稻田活动取食,鸭子日龄在20天以上;水稻收割后,继续在田块放养鸭子,持续取食稻田散落的谷粒、泥土中的杂草种子和其他害虫,降低下一年杂草和病虫害基数。
9)共作管理:
①稻田水浆管理:在秧苗移栽后至首批鸭下田前,将稻田水深控制在2~3cm,以适宜水稻返青活棵,在首批鸭下田后至第二批鸭上田前,田间水位保持在12~15cm,便以保障鸭子活动能力,随着鸭子长大适当加深水层,鸭子长期在田间活动取食,其中,在水稻封行后,在保障鸭子活动能力前提下,田间水位降低至3~5cm;达到总苗数的80%时,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水稻成熟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立即进行排水晒田。
②鸭子日常管理:投喂以稻谷为主、玉米为辅,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所述鸭子日常管理步骤中,在鸭子下田前的1周投喂量为70克/只,下田后第1-2周每次投喂量50-60克/只、每天早上5点30分出巢,每天傍晚5点回巢;第3-5周每次投喂量12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4点回巢;第6周每次投喂量100克/只、早上5点出巢,傍晚6点回巢;第7-8周每次投喂量13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5点回巢;第9周每次投喂量160克/只、早上9点出巢,傍晚3点30分回巢,实际时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相应调准。
③养虾日常管理,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小龙虾,它们在虾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小龙虾赶至虾沟,为种植水稻做好准备;投饵:投喂饵料主要有:饼粕、玉米、麸皮,傍晚投喂占日投饵量70%,沿虾沟多点投喂,日投饵量为存塘虾体重的2%~5%,视水质、水温、天气情况适度灵活调整,一般保证投喂后3h内吃完为宜,投饵坚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位;水稻种植前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1次;水稻种植后每天投喂1次,傍晚投喂;投放螺蛳:在清明前后,向虾沟中投放活螺蛳,投放要均匀,投放量一般140~160kg/亩,为小龙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动物性饵料,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水质调控:5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每7~10d注水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池塘中水量的20%-30%,进排水时,要检查加固拦网设施;龙虾病害防治:聚维酮碘防肠炎病,漂白粉液防黑鳃病,纤毛虫病泼洒纤毛虫净方法。
10)收获产品,水稻收割前,赶鸭离田;水稻收割后,继续放鸭下田取食残留田间的水稻种子和杂草等,降低有害生物基数,首批鸭子于水稻抽穗前(秧苗移栽后的80-90天)安排赶上田,将第二批鸭于水稻蜡熟期赶上岸(秧苗移栽后的100-105天),即在水稻收割之前赶出稻田。
鸭子进入虾塘活动,鸭粪将造成虾塘水质变差,易造成小龙虾生病死亡,同时,鸭子实际养殖过程中,鸭子的活动将破坏虾塘、稻田的田埂等基础设施,如今人工费高昂,如果每年进行田埂等设施建设,则田块整理代价相当高。通过设置不允许鸭子通过的栅栏,栅栏高60公分左右,将稻田中的鸭子与小龙虾隔离开,同时方便农事操作。这样鸭子栖息在鸭舍,小龙虾与鸭子栖息地互不影响,提高农户收益。
实施例2:
根据图2、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当进行水稻-鱼-鸭三元非对称共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1)修整三元非对称共作场地:将共作场地划分为稻田、鱼沟和鸭舍;所述鸭舍紧挨在所述稻田的田头位置搭设,所述鸭舍出口朝向稻田设置;所述鱼沟根据稻田形状,设置在稻田的其他田埂***,所述鱼沟与稻田的面积比例为1︰10~1︰12,每只鸭分配移动鸭舍0.18m2;鱼沟宽1.2m~1.8m,鱼沟深度1.2~1.4m。
2)鱼沟消毒:在投放鱼苗前,对稻田和鱼沟通过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3)投放鱼类:在鱼沟内投放鱼,鱼的品种为黑鱼100尾、鲈鱼和鲑鱼,每亩稻田黑鱼或鲑鱼或鲈鱼50尾。
4)育秧:种子经浸种催芽放置在室外苗床后,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预防病毒病,做好种子消毒和带药下田,预防恶苗病、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和稻瘟病;
5)鸭苗驯化和防疫:对鸭苗进行游水和下田驯化,使其适应和习惯在稻田活动嬉戏取食,并开展疫苗防疫,提高鸭子抵抗力。
6)水稻种植:选择高杆、优质水稻品种,6月上旬开始插秧。
7)设置栅栏:水稻种植后,在稻田的周围安装特制的筛选型栅栏1,所述筛选型栅栏1在所述鸭舍与所述稻田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所述鱼沟设置在所述筛选型栅栏1外侧;所述筛选型栅栏1让鱼可以通过,使得鱼能在稻田和鱼沟自由出入活动,而阻止鸭子从稻田进入鱼沟内;所述筛选型栅栏1整体高度为60~80cm,其底部设置有筛选网格11,所述筛选网格11高度10cm,宽5cm,所述筛选型栅栏1其余栏尺寸为6cm×6cm,所述筛选网格11为推拉式栅格,包括上下两根滑动细杆111、竖向滑动栏杆112和剪叉伸缩机构113,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上部与上方的所述滑动细杆111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下部与下方的所述滑动细杆111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顶部与所述剪叉伸缩机构113相连。
8)鸭子下田:水稻返青定植后,水稻种植20天后放鸭子进入稻田,平均每亩10~35只;水稻抽穗后,继续放第二批小鸭子进行稻田活动取食,鸭子日龄在20天以上;水稻收割后,继续在田块放养鸭子,持续取食稻田散落的谷粒、泥土中的杂草种子和其他害虫,降低下一年杂草和病虫害基数;
9)共作管理:
①稻田水浆管理:在秧苗移栽后至首批鸭下田前,将稻田水深控制在2~3cm,以适宜水稻返青活棵,在首批鸭下田后至第二批鸭上田前,田间水位保持在12~15cm,便以保障鸭子活动能力,随着鸭子长大适当加深水层,鸭子长期在田间活动取食,其中,在稻田水浆管理步骤中,达到总苗数的80%时,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水稻成熟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立即进行排水晒田。
②鸭子日常管理:投喂以稻谷为主、玉米为辅,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所述鸭子日常管理步骤中,在鸭子下田前的1周投喂量为70克/只,下田后第1-2周每次投喂量50-60克/只、每天早上5点30分出巢,每天傍晚5点回巢;第3-5周每次投喂量12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4点回巢;第6周每次投喂量100克/只、早上5点出巢,傍晚6点回巢;第7-8周每次投喂量13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5点回巢;第9周每次投喂量160克/只、早上9点出巢,傍晚3点30分回巢,实际时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相应调准。
③鱼类日常管理: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鱼,它们在鱼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鱼赶至鱼沟,为稻田种植水稻做好准备;水稻秧苗返青后,水位逐渐提高至15cm~20cm,随着水稻与田鱼的生长逐渐加高水位,当分蘖数达到80%后,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对黑鱼、鲑鱼或鲈鱼投喂活的白鲢鱼,水稻收割后继续养鱼。
10)收获产品,水稻收割前,赶鸭离田;水稻收割后,继续放鸭下田取食残留田间的水稻种子和杂草等,降低有害生物基数,首批鸭子于水稻抽穗前(秧苗移栽后的80-90天)安排赶上田,将第二批鸭于水稻蜡熟期赶上岸(秧苗移栽后的100-105天),即在水稻收割之前赶出稻田。
鸭子进入鱼塘活动,鸭粪将造成鱼塘水质变差,水质富营养化、缺氧造成鱼死亡;同时,鸭子实际养殖过程中,鸭子的活动将破坏鱼塘、稻田的田埂等基础设施,如今人工费高昂,如果每年进行田埂等设施建设,则稻鱼共生田块整理代价相当高。通过设置不允许鸭子通过的栅栏,栅栏高60公分左右,将稻田中的鸭子与鱼沟中的鱼隔离开,同时方便农事操作。这样鸭子栖息在鸭舍,鱼与鸭子栖息地互不影响。解决了鸭子破坏田埂和污染鱼沟的水质等瓶颈和难题,提高农户收益。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修整三元非对称共作场地:将共作场地划分为稻田、鱼虾沟和鸭舍;所述鸭舍紧挨在所述稻田的田头位置搭设,所述鸭舍出口朝向稻田设置;所述鱼虾沟根据稻田形状,设置在稻田的其他田埂***,所述鱼虾沟与稻田的面积比例为1︰10~1︰12;每只鸭平均分配移动鸭舍0.18m2;鱼沟或虾沟宽1.2m-1.8m,鱼沟深度1.2-1.4m,虾沟深0.6-0.7m;
2)鱼虾沟消毒:在投放鱼苗或小龙虾苗前,对稻田和鱼沟通过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3)投放鱼虾:在鱼虾沟内投放鱼或小龙虾;鱼的品种为黑鱼、鲈鱼和鲑鱼;小龙虾为克氏螯虾;
4)育秧:种子经浸种催芽放置在室外苗床后,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做好种子消毒和带药下田;
5)鸭苗驯化和防疫:对鸭苗进行游水和下田驯化,使其适应和习惯在稻田活动嬉戏取食,并开展疫苗防疫,提高鸭子抵抗力;
6)水稻种植:选择高杆、优质水稻品种,6月上旬开始插秧;
7)设置栅栏:水稻种植后,在稻田的周围安装特制的筛选型栅栏(1),所述筛选型栅栏(1)在所述鸭舍与所述稻田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所述鱼虾沟设置在所述筛选型栅栏(1)外侧;所述筛选型栅栏(1)让鱼或小龙虾可以通过,使得鱼或小龙虾能在稻田和鱼虾沟自由出入活动,而阻止鸭子从稻田进入鱼虾沟内;
8)鸭子下田:水稻返青定植后,水稻种植20天后放鸭子进入稻田,平均每亩10~35只;水稻抽穗后,继续放第二批小鸭子进行稻田活动取食,每亩35只,鸭子日龄在20天以上;水稻收割后,继续在田块放养鸭子,持续取食稻田散落的谷粒、泥土中的杂草种子和其他害虫,降低下一年杂草和病虫害基数;
9)共作管理:
①稻田水浆管理:在秧苗移栽后至首批鸭下田前,将稻田水深控制在2~3cm,以适宜水稻返青活棵,在首批鸭下田后至第二批鸭上田前,田间水位保持在12~15cm,便以保障鸭子活动能力,随着鸭子长大适当加深水层,鸭子长期在田间活动取食,其中,达到总苗数的80%时,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
②鸭子日常管理:投喂以稻谷为主、玉米为辅,每天傍晚投喂一次;
③鱼或虾日常管理: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鱼或虾,它们在鱼虾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鱼或虾赶至鱼虾沟,为稻田种植水稻做好准备;保留鱼虾沟田埂(筛选型栅栏外侧)的杂草,为鱼虾提供栖息环境;对黑鱼、鲑鱼或鲈鱼投喂活的白鲢鱼;水稻收割后继续养殖鱼或虾,准备适时出售;
10)收获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型栅栏(1)整体高度为60~80cm,其底部设置有筛选网格(11),所述筛选网格(11)高度10cm,宽5cm,所述筛选型栅栏(1)其余栏尺寸为6cm×6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网格(11)为推拉式栅格,包括上下两根滑动细杆(111)、竖向滑动栏杆(112)和剪叉伸缩机构(113),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上部与上方的所述滑动细杆(111)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下部与下方的所述滑动细杆(111)滑动相连,所述竖向滑动栏杆(112)的顶部与所述剪叉伸缩机构(1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鱼虾沟内养殖小龙虾时,所述鱼虾沟设置为虾沟,需要在鱼虾沟周围设立防逃设施(2),加高加固田埂,高出埂面50~60cm,所述防逃设施(2)包括防逃网布和拦网,所述防逃网布埋入土内20cm,进水管口和排水口用40目无纺布做拦网,预防小龙虾逃脱;所述筛选型栅栏(1)安装在筑起高的田埂和稻田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作管理步骤中,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小龙虾,它们在虾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小龙虾赶至虾沟,为种植水稻做好准备;投饵:投喂饵料主要有:饼粕、玉米、麸皮,傍晚投喂占日投饵量70%,沿虾沟多点投喂,日投饵量为存塘虾体重的2%~5%,视水质、水温、天气情况适度灵活调整,一般保证投喂后3h内吃完为宜,投饵坚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位;水稻种植前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1次;水稻种植后每天投喂1次,傍晚投喂;投放螺蛳:在清明前后,向虾沟中投放活螺蛳,投放要均匀,投放量一般140~160kg/亩,为小龙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动物性饵料,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水质调控:5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每7~10d注水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虾塘中水量的20%-30%,进排水时,要检查加固拦网设施;龙虾病害防治:聚维酮碘防肠炎病,漂白粉液防黑鳃病,纤毛虫病泼洒纤毛虫净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水浆管理步骤中,达到总苗数的80%时,提高水位至30cm以上,利用水位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水稻成熟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立即进行排水晒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鱼虾沟内养殖鱼时,所述鱼虾沟设置为鱼沟,3月中下旬~5月中旬前全田养鱼,每亩稻田黑鱼100尾或鲑鱼或鲈鱼50尾,它们在鱼沟与稻田之间自由活动;在5月底之前,将鱼赶至鱼沟,为稻田种植水稻做好准备;对黑鱼、鲑鱼或鲈鱼投喂活的白鲢鱼;水稻收割后继续养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水浆管理步骤中,水稻成熟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立即进行排水晒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子日常管理步骤中,在鸭子下田前的1周投喂量为70克/只,下田后第1-2周每次投喂量50-60克/只、每天早上5点30分出巢,每天傍晚5点回巢;第3-5周每次投喂量12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4点回巢;第6周每次投喂量100克/只、早上5点出巢,傍晚6点回巢;第7-8周每次投喂量130克/只、早上8点出巢,傍晚5点回巢;第9周每次投喂量160克/只、早上9点出巢,傍晚3点30分回巢,实际时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相应调准。
CN202110498684.2A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Pending CN113229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8684.2A CN113229079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8684.2A CN113229079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9079A true CN113229079A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3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8684.2A Pending CN113229079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907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9535A (ko) * 2007-12-06 2009-06-11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복합영농을 위한 논
CN103314897A (zh) * 2013-06-17 2013-09-25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高效养殖方法
CN106688750A (zh) * 2016-12-21 2017-05-2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一种适于南方一年两造水田的稻‑鳖‑鱼‑鸭四位一体生态共生生产方法
CN107333604A (zh) * 2017-07-31 2017-11-10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鸭鱼立体种养方法及养殖场
CN107667806A (zh) * 2017-11-20 2018-02-09 芜湖继伟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鱼虾稻生态种养共生的方法
CN109997750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水稻、小龙虾、鸭、螃蟹共生轮养的方法
CN110604075A (zh) * 2019-09-10 2019-12-24 朱凤江 一种禾花鲤的养殖方法
CN112703984A (zh) * 2020-12-29 2021-04-27 朱斌 一种生态稻虾种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9535A (ko) * 2007-12-06 2009-06-11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복합영농을 위한 논
CN103314897A (zh) * 2013-06-17 2013-09-25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高效养殖方法
CN106688750A (zh) * 2016-12-21 2017-05-2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一种适于南方一年两造水田的稻‑鳖‑鱼‑鸭四位一体生态共生生产方法
CN107333604A (zh) * 2017-07-31 2017-11-10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鸭鱼立体种养方法及养殖场
CN107667806A (zh) * 2017-11-20 2018-02-09 芜湖继伟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鱼虾稻生态种养共生的方法
CN109997750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水稻、小龙虾、鸭、螃蟹共生轮养的方法
CN110604075A (zh) * 2019-09-10 2019-12-24 朱凤江 一种禾花鲤的养殖方法
CN112703984A (zh) * 2020-12-29 2021-04-27 朱斌 一种生态稻虾种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玉萃 等: "《生态农业实用模式》", 30 November 1995, 黄河水利出版社, pages: 107 *
李良玉;魏文燕;唐洪;李毅;曹英伟;王恒;程东进;: ""稻-鸭-鱼"立体综合种养关键技术", 水产养殖, no. 08, pages 28 - 30 *
胡保同: "《综合养鱼技术》", 31 March 1987,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6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890B (zh)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931530B (zh)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3733929B (zh) 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
CN112970541B (zh) 一种稻田虾鳖鱼鸭的综合生态种植养殖方法
CN105830834A (zh) 一种新型虾稻轮作的种养方法
CN210900695U (zh)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
CN111480604A (zh) 一种绿色高效稻田共作轮养虾蟹的方法
CN112772321B (zh) 一种稻-小龙虾-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方法
CN110663604A (zh) 一种小龙虾和河蟹幼蟹稻田混养方法
CN112690184A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13016527A (zh) 一种生态梯田及稻渔共作方法
CN110637765B (zh) 一种稻虾共作***的田埂利用方法
CN112219660A (zh) 一种稻蟹生态种养方法
CN111742859A (zh) 一种小龙虾秋苗与水稻连作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CN114532265A (zh) 一种稻虾繁养分离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CN114568235B (zh) 一种稻田鳖、鱼、黄鳝、水芹高效生态种养殖方法
CN108541534A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CN210987765U (zh) 一种稻田养蛙生态***
CN113229079A (zh)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稻渔鸭三元非对称共作的生态防治方法
CN113229084A (zh) 一种稻鸭蛙绿肥共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12219661A (zh) 一种稻鳖生态种养方法
CN111699935A (zh) 一种全生态水稻种养***和方法
CN108934853A (zh)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方法
CN107278737B (zh) 一种水稻鱼苗共作生态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