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6143A -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6143A
CN113036143A CN202110261050.5A CN202110261050A CN113036143A CN 113036143 A CN113036143 A CN 113036143A CN 202110261050 A CN202110261050 A CN 202110261050A CN 113036143 A CN113036143 A CN 113036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conductive
graphene oxide
carbon black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10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鹏
冯晓彤
何斌
马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Wanxin Graphite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Wanxin Graphite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Wanxin Graphite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Wanxin Graphite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10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6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6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搅拌,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1~10):(1~10)。本发明中先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再将三者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所得复合浆料均一稳定,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添加剂,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工业技术的发展,新型环保型能源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锂离子电池作为现阶段的绿色能源,因其高容量,轻便安全,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池,新能源汽车,电脑,中小储能***等领域。在锂离子电池中添加碳纳米管(CNT)后更能增加其循环寿命并有效提高电池性能。
CNT导电浆料是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新型高效导电剂,可替代传统的导电碳黑、导电石墨、导电碳纤维等传统导电剂,具有超高长径比、超大比表面积,超低体积电阻率等优越特性,可应用于各种电极材料中,如LFP、LCO、LMN、NCM和石墨等,添加量仅为0.5-1%,可显著降低电池内阻,提高活性材料克容量发挥,显著降低导电剂用量、粘结剂用量,提高大电流放电功率密度,增强电解液吸收,延长使用寿命。
例如,CN110176623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正极活性物质、含CNT导电浆料、粘结剂与溶剂混合配置成正极浆料,将所述正极浆料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得到正极极片;(2)将负极活性物质、含CNT导电浆料、粘结剂与溶剂混合配置成负极浆料,将所述负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得到负极极片;(3)利用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隔膜及电解液组装锂离子电池。该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从改进电池极片导电性能着手,添加含CNT的导电剂到极片中,提升了电池极片本身的活性物质比。该方法普遍适用于各种电池材料体系,而且制作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然而,CNT导电浆料在制备过程中易出现分散不均匀,沉降程度较差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提供一种性能较优的导电浆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各材料之间比例适配,得到的导电浆料性能较优,适宜大规模生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CNT)浆料、氧化石墨烯(GO,graphene oxide)浆料和导电炭黑(SP)浆料;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搅拌,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1~10):(1~10)。
本发明主要介绍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且成本低,适用于量产的优点,通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合理配合,可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添加剂,能提高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加工方式制备的导电浆料相较于砂磨复合加工方式制备的浆料,可以有效改善浆料沉降程度,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材料时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同时减少了半成品加工的工序,可有效提高量产效率。本发明使用的原料纯度高、加工性好,制备出的浆料稳定均匀,粒径分布D50 4~5μm。
本发明中,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可以是1:1:1、1:1:2、1:1:5、1:1:8、1:1:10、1:2:1、1:5:1、1:8:1、1:10:1、1:2:2、1:4:6、1:5:5、1:6:8、1:5:7、1:5:10、1:8:9或1:10:10等,优选为1:6: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的固含量≤6%,例如可以是1%、1.5%、2%、3%、3.5%、4%、5%、6%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固含量≤6%,例如可以是1%、1.5%、2%、3%、3.5%、4%、5%、6%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固含量≤9%,例如可以是1%、1.5%、2%、3%、3.5%、4%、5%、6%、7%、8%、9%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中碳纳米管的粒径D50为0.1~0.3μm,例如可以是0.1μm、0.12μm、0.15μm、0.2μm、0.22μm、0.25μm、0.28μm或0.3μm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粒径D50为0.1~0.3μm,例如可以是0.1μm、0.12μm、0.15μm、0.2μm、0.22μm、0.25μm、0.28μm或0.3μm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粒径D50为0.6~0.9μm,例如可以是0.6μm、0.62μm、0.65μm、0.7μm、0.72μm、0.75μm、078μm或0.9μm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0~2000r/min,例如可以是1000r/min、1100r/min、1200r/min、1300r/min、1400r/min、1400r/min、1500r/min、1600r/min、1700r/min、1800r/min、1900r/min或2000r/min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例如可以是15min、16min、18min、20min、22min、25min、26min、28min或30min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中的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包括阵列式碳纳米管和/或缠绕型碳纳米管(ZFH)。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碳纳米管3%~6%(例如可以是3%、3.5%、4%、4.5%、5%、5.5%、5.8%、6%等),分散剂0.6%~1.5%(例如可以是0.6%、0.8%、0.9%、1%、1.2%、1.4%、1.5%等),余量为油性溶剂。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1~0.3μm。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优选地,所述油性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MP)。
优选地,所述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为3~5μm,例如可以是3μm、3.2μm、3.5μm、4μm、4.2μm、4.5μm、4.8μm或5μm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3%~6%(例如可以是3%、3.5%、4%、4.5%、5%、5.5%、5.8%、6%等),分散剂0.6%~1.5%(例如可以是0.6%、0.8%、0.9%、1%、1.2%、1.4%、1.5%等),余量为油性溶剂。
优选地,所述导电炭黑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导电炭黑6%~8%(例如可以是6%、6.2%、6.4%、6.5%、7%、7.2%、7.5%、7.8%、8%等),分散剂2%~4%(例如可以是0.6%、0.7%、0.8%、0.9%、1%、1.2%、1.3%、1.4%、1.5%等),余量为油性溶剂。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粉末状氧化石墨烯、分散剂和油性溶剂投入加工设备内,处理至D50<50μm,再在10~13kPa的压力下处理至D50<2μm。
优选地,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粉末状导电炭黑、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至D50<50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内,砂磨至粒径D50为0.6~0.9μm;
优选地,所述砂磨机的转速为1000~1500r/min,例如可以是1000r/min、1100r/min、1200r/min、1300r/min、1400r/min或1500r/min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所述碳纳米管浆料的固含量≤6%,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固含量≤6%,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固含量≤9%;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球磨机内,研磨,所述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为3~5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1~0.3μm;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1000~2000r/min搅拌15~30min,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10):(1~10):1。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列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列举出的上述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先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再将三者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所得复合浆料均一稳定,达到了制备出具有较高性价比复合导电浆料制备要求;且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经过砂磨后,所得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性能更优,所得复合导电浆料的粘度于300~950mPa·s之间波动,细度于10~15μm之间波动。
同时,该制备方法原料充足、成本低廉,解决了工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用作锂离子电池材料上性能较优,且成本降低,适用于工业量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中所得复合浆料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以下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所以的试剂及耗材均购自本领域常规试剂厂商;若无特殊说明,所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和手段。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
a、制备碳纳米管浆料:将阵列式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50Hz处理2h,粒径D50为3.5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3μm;
所得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5%,分散剂1%,余量为油性溶剂;
b、制备氧化石墨烯浆料:将粉末状氧化石墨烯、分散剂和油性溶剂投入球磨机内,处理5h至D50<50μm,再在10kPa的压力下处理2h;
其中,第一步处理后浆料的粒径D50<50μm,第二步处理后浆料的粒径D50为0.2μm;
所得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5%,分散剂1%,余量为油性溶剂;
c、制备导电炭黑浆料:将粉末状导电炭黑、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至D50<50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内,转速为1200r/min,砂磨;
其中,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50μm,砂磨后浆料的粒径为0.8μm;
所得导电炭黑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导电炭黑8%,分散剂2%,余量为油性溶剂;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6:3,1500r/min搅拌20min,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阵列式碳纳米管替换为缠绕型碳纳米管;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
a、制备碳纳米管浆料:将阵列式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50Hz处理2h,粒径D50为3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1μm;
所得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6%,分散剂1%,余量为油性溶剂;
b、制备氧化石墨烯浆料:将粉末状氧化石墨烯、分散剂和油性溶剂投入球磨机内,处理5h至D50<50μm,再在13kPa的压力下处理2h;
其中,第一步处理后浆料的粒径D50<50μm,第二步处理后浆料的粒径D50为0.1μm;
所得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5%,分散剂1%,余量为油性溶剂;
c、制备导电炭黑浆料:将粉末状导电炭黑、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至D50<50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内,转速为1200r/min,砂磨;
其中,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50μm,砂磨后浆料的粒径为0.6μm;
所得导电炭黑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导电炭黑8%,分散剂2%,余量为油性溶剂;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2:8,1000r/min搅拌30min,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
a、制备碳纳米管浆料:将阵列式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50Hz处理2h,粒径D50为5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3μm;
所得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5%,分散剂1%,余量为油性溶剂;
b、制备氧化石墨烯浆料:将粉末状氧化石墨烯、分散剂和油性溶剂投入球磨机内,处理5h至D50<50μm,再在12kPa的压力下处理2h;
其中,第一步处理后浆料的粒径D50<50μm,第二步处理后浆料的粒径D50为0.3μm;
所得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5%,分散剂1%,余量为油性溶剂;
c、制备导电炭黑浆料:将粉末状导电炭黑、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至D50<50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内,转速为1200r/min,砂磨;
其中,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50μm,砂磨后浆料的粒径为0.9μm;
所得导电炭黑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导电炭黑8%,分散剂2%,余量为油性溶剂;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8:2,1500r/min搅拌20min,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将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调整为1:1:10;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将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调整为1:10:1;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将碳纳米管浆料不经过砂磨,其粒径D50为3.5μm;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浆料中不添加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调整为7:3;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将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调整为1:0.5:3;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将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调整为1:6:11;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直接将制备原料混合,1200r/min砂磨2h,再于1500r/min搅拌20min;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性能测试
1、本发明通过浆料的粘度和细度的波动范围来表示浆料的分散性和一致性,波动范围小则浆料的分散性和一致性好。
其中,粘度采用粘度计测量,细度采用刮板细度计测量;
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样品 粘度波动范围(mPa·s) 细度波动范围(μm)
实施例1 400-500 10-12
实施例2 400-500 12-14
实施例3 600-800 10-12
实施例4 300-500 12-15
实施例5 700-950 11-13
实施例6 300-450 10-13
实施例7 1000-1300 14-16
对比例1 350-500 11-13
对比例2 800-1000 11-13
对比例3 300-400 14-17
对比例4 1200-1450 14-17
由上表可知,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复合导电浆料,粘度较低,细度较低,且制备工艺合理,效率较高,浆料均匀性最好;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2比较可知,采用阵列式碳纳米管或缠绕型碳纳米管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粘度波动范围均为400-500mPa·s,细度波动范围也较为相近,实施例1为10-12μm,实施例2为12-14μm;
由实施例1、实施例5~6和对比例2~3比较可知,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质量比为1:(1~10):(1~10)时,所得复合导电浆料的性质较为稳定,其中任何一种浆料的质量超过所述范围,都会导致细度和粘度的波动较为明显,进而导致复合浆料的导电性变差;且实施例5和对比例2中所得复合导电浆料粘度相对较高,导致其使用起来更为困难,不利于电池的制备;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7比较可知,制备方法中碳纳米管浆料不经过砂磨,所得浆料的加工效率较低,导电性差,所得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差;
同样的,由实施例1与对比例4比较可知,直接将制备原料混合,砂磨,所得浆料导电性差,更易沉降。
2、本发明中还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制备的复合浆料制成锂离子电池,并测量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在经过多次循环后,对比例1提供的复合浆料制备得到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下降的最为明显,性能较差;而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浆料,可以改善浆料沉降程度,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材料时,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搅拌,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1~1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的固含量≤6%;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固含量≤6%;
优选地,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固含量≤9%;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中碳纳米管的粒径D50为0.1~0.3μm;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粒径D50为0.1~0.3μm;
优选地,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粒径D50为0.6~0.9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0~2000r/min;
优选地,步骤(2)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中的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包括阵列式碳纳米管和/或缠绕型碳纳米管;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碳纳米管3%~6%,分散剂0.6%~1.5%,余量为油性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1~0.3μm;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优选地,所述油性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
优选地,所述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为3~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石墨烯3%~6%,分散剂0.6%~1.5%,余量为油性溶剂;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粉末状氧化石墨烯、分散剂和油性溶剂投入加工设备内,处理至D50<50μm,再在10~13kPa的压力下处理至D50<2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导电炭黑6%~8%,分散剂2%~4%,余量为油性溶剂;
优选地,步骤(1)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粉末状导电炭黑、分散剂和油性溶剂加入球磨机内,研磨至D50<50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内,砂磨至粒径D50为0.6~0.9μm;
优选地,所述砂磨机的转速为1000~15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所述碳纳米管浆料的固含量≤6%,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的固含量≤6%,所述导电炭黑浆料的固含量≤9%;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球磨机内,研磨,所述研磨后浆料的粒径D50为3~5μm;再将所述研磨后得到的浆料投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D50为0.1~0.3μm;
(2)将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和氧化石墨烯浆料混合,再加入导电炭黑浆料,1000~2000r/min搅拌15~30min,得到所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浆料、氧化石墨烯浆料和导电炭黑浆料的重量比为(1~10):(1~10):1。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202110261050.5A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0361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1050.5A CN113036143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1050.5A CN113036143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6143A true CN113036143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69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1050.5A Pending CN113036143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614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099A (zh) * 2020-10-21 2021-02-05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底涂浆料、电池极片及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电池
CN113659144A (zh) * 2021-08-09 2021-11-16 东莞市鹏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导电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745516A (zh) * 2021-08-25 2021-12-03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用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43517A (zh) * 2022-05-19 2022-08-02 中山烯利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石墨烯的三元正极材料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64943A (zh) * 2022-05-19 2022-08-05 中山烯利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石墨烯的磷酸铁锂电池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84528A (zh) * 2022-08-16 2022-09-20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涂炭金属箔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376A (zh) * 2016-01-05 2016-05-04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石墨烯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20237A (zh) * 2019-10-25 2019-12-27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376A (zh) * 2016-01-05 2016-05-04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石墨烯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20237A (zh) * 2019-10-25 2019-12-27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099A (zh) * 2020-10-21 2021-02-05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底涂浆料、电池极片及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电池
CN113659144A (zh) * 2021-08-09 2021-11-16 东莞市鹏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导电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745516A (zh) * 2021-08-25 2021-12-03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用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43517A (zh) * 2022-05-19 2022-08-02 中山烯利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石墨烯的三元正极材料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64943A (zh) * 2022-05-19 2022-08-05 中山烯利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石墨烯的磷酸铁锂电池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84528A (zh) * 2022-08-16 2022-09-20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涂炭金属箔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6143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48587B (zh) 一种高容量快充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9560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钴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EP3859825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additiv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positive electro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CN102376980A (zh) 一种使用无碳磷酸铁锂作为正极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11760A (zh) 一种锂电池用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4744A (zh) 一种锂电子电池电极用石墨烯纳米材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44239A (zh) 一种硅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7917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66984B (zh)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61132B (zh) 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09331B (zh) 一种多功能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628648A (zh) 一种高性能硅碳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EP4145476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of hybrid capaci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520735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6936767A (zh) 一种高容量水系加工磷酸铁锂正极制备方法
CN107845783B (zh) 纳米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2713265A (zh) 适用于硅基负极的复合导电粘结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71438B (zh) 三元复合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浆料以及锂电池
CN116722129B (zh) 一种高性能硅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504985B (zh) 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储能设备及用电设备
CN112886009B (zh) 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和二次电池
CN115911306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36141A (zh)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63813A (zh)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浆料剂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