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0147A -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0147A
CN112970147A CN201980073789.4A CN201980073789A CN112970147A CN 112970147 A CN112970147 A CN 112970147A CN 201980073789 A CN201980073789 A CN 201980073789A CN 112970147 A CN112970147 A CN 112970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mposite
wire
ground plan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37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70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0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05Patch antenna using one or more coplanar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32Vertical arrangement of element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在基板设置有接地平面、至少一个复合天线、以及向复合天线进行供电的供电线。复合天线具备:供电元件,与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至少一个线状天线,流过具有与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供电线包括:主线路,与供电元件连接;以及分支线路,从主线路分支并与线状天线连接。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装置、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高频无线通信用天线,使用微带天线(贴片天线)。在下述的非专利文献1中,对贴片天线的基本的特性进行说明。贴片天线包括配置于设置有接地平面的电介质基板的由金属构成的贴片(供电元件)。贴片天线的天线增益在接地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最大。即,贴片天线的主波束朝向接地平面的法线方向。
非专利文献1:D.M.Pozar、“Microstrip antennas”、Proceedings of IEEE、Vol.80、No.1、pp.79-91、January 1992
有时希望在从接地平面的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增大天线增益。换言之,有时希望使波束倾斜。但是,在现有的贴片天线中,很难使波束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波束从接地平面的法线方向倾斜的天线装置。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天线装置的天线模块。本发明的另一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具有:
基板;
接地平面,设置于上述基板;
至少一个复合天线,设置于上述基板;以及
供电线,向上述复合天线进行供电,
上述复合天线具备:
供电元件,与上述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
至少一个线状天线,流过具有与上述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
上述供电线包括:
主线路,与上述供电元件连接;以及
分支线路,从上述主线路分支并与上述线状天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天线模块,具有:
基板;
接地平面,设置于上述基板;
复合天线,设置于上述基板;
供电线,向上述复合天线进行供电;以及
高频集成电路元件,经由上述供电线向上述复合天线供给高频信号,
上述复合天线具备:
供电元件,与上述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
至少一个线状天线,构成具有与上述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源,
上述供电线包括:
主线路,与上述供电元件连接;以及
分支线路,从上述主线路分支并与上述线状天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其他观点,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具有:
上述天线模块;以及
基带集成电路元件,向上述天线模块的高频集成电路元件供给中频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其他观点,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具有:
天线装置;以及
壳体,收纳上述天线装置,
上述天线装置具有:
基板;
接地平面,设置于上述基板;
至少一个复合天线,设置于上述基板;以及
供电线,向上述复合天线进行供电,
上述复合天线具备:
供电元件,与上述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
至少一个垂直部分,流过具有与上述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
上述供电线包括:
主线路,与上述供电元件连接;以及
分支线路,从上述主线路分支并与上述垂直部分连接,
上述壳体具备导体部分,上述导体部分与上述垂直部分连接并与上述垂直部分一起构成线状天线。
来自贴片天线的辐射电场与来自线状天线的辐射电场在空间的一部分区域中相互加强,在其他一部分区域中相互削弱。在来自贴片天线的辐射电场与来自线状天线的辐射电场相互加强的区域中,天线增益变高,在相互削弱的区域中,天线增益变低,因此,能够使天线装置的波束朝向的方向倾斜。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与x轴垂直的概略剖视图,图1C是表示基于供电元件和线状天线的辐射电场的图。
图2A是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B和图2C分别是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与y轴垂直的剖视图和与x轴垂直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第二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天线装置的天线增益的角度依赖性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图3B是比较例的天线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供电线、供电元件和线状天线的平面位置关系和形状的概略图。
图6A、图6B和图6C分别是第五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以及第五实施例的其他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的剖视图。
图7A是第六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图7B是第六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与x轴垂直的剖视图。
图8是第七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第八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九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1是用于对第九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是将第十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将第十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A和图14B分别是将第十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A和图15B分别是将第十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A至图1C的附图,对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
图1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包括复合天线10,该复合天线10具备由板状或者膜状的导体构成的供电元件11、和两个线状天线15。供电元件11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定义将与供电元件11的相互正交的两个边缘平行的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xyz正交坐标系。
两个线状天线15配置于在y轴方向上夹着供电元件11的位置。供电线20包括主线路21和分支线路22。主线路21与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连接。这里,“连接”意味着确保直流地导通、或者以电场耦合、磁场耦合、电磁场耦合中的至少一个方式进行耦合。供电点12配置于在俯视时从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向x轴的负方向偏移的位置,主线路21从供电点12向x轴的正方向延伸。经由主线路21对供电元件11供给高频电力。
两根分支线路22从主线路21的分支点23分支。分支点23在俯视时位于供电元件11的内侧。两根分支线路22分别与两个线状天线15连接,经由两根分支线路22分别对两个线状天线15供给高频电力。
图1B是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与x轴垂直的概略剖视图。在由电介质构成的基板30的朝向z轴的正方向的面(以下,称为上表面。)配置有供电元件11,在朝向z轴的负方向的面(以下,称为下表面。)配置有接地平面32。并且,在基板30的内层也配置有接地平面31。由供电元件11和接地平面31构成贴片天线。从该贴片天线辐射的电波的E面和H面分别与xz面和yz面平行。在接地平面31与接地平面32之间配置有主线路21(图1A)和两根分支线路22。
线状天线15从接地平面31向基板30的上表面侧延伸。例如,线状天线15为单极天线,接地平面31作为单极天线的接地发挥功能。两根分支线路22分别与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连接。供电点16在基板30的厚度方向上配置在与内层的接地平面31相同的位置。换言之,供电点16位于设置于接地平面31的间隙孔内。从分支点23到一个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线路长度与从分支点23到另一个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线路长度相等。
在x轴方向上,在与图1B所示的剖面不同的位置,主线路21(图1A)通过设置于接地平面31的间隙孔内而与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连接。
图1C是表示基于供电元件11(图1A)和线状天线15(图1A)的辐射电场的图。可以认为在供电元件11的与y轴方向平行的一对边缘的周边与接地平面31之间产生成为波源的相同相位的磁流Ms。通过磁流Ms而产生辐射电场EM。在比供电元件11靠z轴的正侧的空间中,由一对磁流Ms产生的辐射电场EM的x成分的朝向相同。例如,图1C表示辐射电场EM的x成分朝向x轴的负方向的状态。
两根线状天线15构成在与接地平面31(图1B)垂直的方向(与z轴平行的方向)上流过相同相位的电流Is的电流源。该电流Is为波源,产生辐射电场EI。在比接地平面31靠z轴的正侧的空间中,比成为波源的电流Is靠x轴的正侧的辐射电场EI的x成分与比电流Is靠x轴的负侧的辐射电场EI的x成分相互为相反朝向。例如,图1C表示在比线状天线15靠x轴的正侧和负侧的空间中分别产生的辐射电场EI的x成分朝向正方向和负方向的状态。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像参照图1C说明的那样,在比接地平面31靠z轴的正侧的空间中,以将两根线状天线15连结的虚拟直线为界而在x轴的正侧的空间和负侧的空间中,辐射电场EI的x成分相互为相反朝向。与此相对,辐射电场EM的x成分朝向相同方向。因此,以包含将两根线状天线15连结的虚拟直线并与yz面平行的虚拟平面(以下,称为边界面。)为界,在一个空间中辐射电场EM与EI相互加强,在另一个空间中相互削弱。从复合天线10辐射的辐射电场的波束的方向相对于接地平面31的法线方向向辐射电场EM与EI相互加强的方向倾斜。这样,在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中,能够使波束倾斜。
在以边界面为界而在哪个空间中辐射电场EM与EI相互加强,这取决于成为波源的电流Is与磁流Ms的相位关系。两者的相位关系取决于从分支点23(图1A)到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图1A)为止的主线路21的线路长度与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图1B)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之差。因此,通过调整这两个线路长度,能够调整波束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
为了得到来自电流Is的辐射电场EI与来自磁流Ms的辐射电场EM的相互加强或者相互削弱的充分的效果,优选使成为波源的磁流Ms与电流Is充分接近。因此,优选在E面方向(x轴方向)上,将成为波源的电流Is配置在成为波源的两个磁流Ms之间。换言之,优选在E面方向上,将线状天线15(图1A)配置在配置有供电元件11(图1A)的范围内。优选在H面方向(y轴方向)上,使从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到线状天线15为止的距离为天线装置的动作频带的下限的真空中的波长的1/2以下。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线状天线15,但也可以使线状天线15为一个。即使线状天线15为一个,也能够得到基于电流Is的辐射电场EI与基于磁流Ms的辐射电场EM的重叠所产生的效果。此外,为了确保关于H面方向(y轴方向)的对称性,优选在y轴方向上将两个线状天线15配置在供电元件11的两侧。
优选从分支点23(图1A、图1B)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图1B)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为线状天线15的谐振波长的1/4。若采用该结构,则从分支点23观察线状天线15时的输入阻抗变高。因此,在向主线路21(图1A)连接分支线路22(图1A)时,能够降低对包括供电元件11的贴片天线的输入阻抗特性带来的影响。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2A至图3B的附图,对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1A、图1B、图1C)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2A是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图2A中,省略接地平面的记载。图2B和图2C分别是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与y轴垂直的剖视图和与x轴垂直的剖视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供电元件11装载有无源元件(对应的日文原文是“無給電素子”:无供电元件)13。在从接地平面31(图2B)观察时,无源元件13配置在比供电元件11更远的位置。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具有在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顶点处切掉正方形状而得的平面形状。此外,也可以使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主线路21包括:配置在接地平面31与32(图2B)之间的传输线路、以及将该传输线路与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连接的导通孔导体14。该导通孔导体14通过设置于接地平面31的间隙孔内。此外,在设置于接地平面31的间隙孔内设置有与接地平面31配置在同一层内的导体图案。
各线状天线15包括:在基板3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部分15A(图2C)、以及从垂直部分15A的上端沿y轴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15B(图2C)。供电点16位于垂直部分15A的下端。分支线路22包括:配置在接地平面31与32之间的传输线路、以及将该传输线路与供电点16连接的导通孔导体17。垂直部分15A和导通孔导体17在俯视时配置于设置在接地平面31的间隙孔内。在该间隙孔内设置有与接地平面31配置在同一层的导体图案。
水平部分15B在基板30的厚度方向上配置在供电元件11与无源元件13之间。垂直部分15A由层间连接用的导通孔导体和与供电元件11配置在同一层内的导体图案构成。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也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能够使波束倾斜。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在供电元件11装载有无源元件13,因此能够实现天线装置的宽带化。另外,线状天线15包括垂直部分15A和水平部分15B,因此通过调整水平部分15B的长度,能够调整线状天线15的谐振频率。并且,水平部分15B配置于与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都不同的层,因此,能够在不受到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的配置的影响的情况下,设定水平部分15B的长度。
在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中流动的高频电流的朝向与y轴平行。与此相对,在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中流动的高频电流的朝向与x轴平行。在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与在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相互正交,因此配置水平部分15B所产生的对贴片天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以未配置线状天线15的条件设计贴片天线,然后进行线状天线15的设计的情况下,不需要对贴片天线的设计施加修改。因此,能够大致独立地设计贴片天线和线状天线。其结果为,能够得到设计的自由度提高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3A和图3B,对为了在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中确认波束倾斜而进行的模拟进行说明。
图3A是表示第二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天线装置的天线增益的角度依赖性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横轴利用单位“°”表示从接地平面31的法线方向(z轴的正方向)向x轴方向的倾斜角,纵轴利用单位“dB”表示天线增益。
图3B是比较例的天线装置的概略立体图。比较例的天线装置与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2A、图2B、图2C)除去了线状天线15和分支线路22后的结构相同。比较例的天线装置包括供电元件11和无源元件13。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位于比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靠x轴的负侧的位置,但在比较例中,供电点12位于比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靠x轴的正侧的位置。
如图3A所示,在比较例的天线装置中,波束实质上不倾斜,但在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中,在角度为约-30°的方向上,天线增益示出最大值。这意味着,波束向x轴的负侧倾斜约30°。另外,在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中,在角度为-90°的方向上,天线增益也为0dB以上。通过该模拟,确认如下:通过像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那样,对贴片天线附加线状天线15,能够使波束倾斜。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从垂直部分15A朝向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延伸。相反地,也可以使水平部分15B向远离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2A、图2B、图2C)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在第二实施例中,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图2A)位于比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靠x轴的负侧的位置。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例中,供电点12位于比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靠x轴的正侧的位置。在俯视时,供电点12的位置与分支点23的位置一致。分支点23与供电点12由导通孔导体14连接。主线路21从分支点23朝向x轴的正方向延伸,1根分支线路22朝向负方向延伸。1根分支线路22在分支点24处分支为两根分支线路22,分别与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连接。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优异的效果。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从分支点23到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为止的线路长度与在基板30(图2B)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导通孔导体14的高度大致相等,因此,比第二实施例中的从分支点23到供电点12为止的线路长度短。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比第二实施例中的分支线路22(图2A)的线路长度长。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从分支点23到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为止的线路长度与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线路长度之差比第二实施例中的两者之差大。在希望增大线路长度之差的情况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比第二实施例更适合。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5对第四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2A、图2B、图2C)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供电线20、供电元件11和线状天线15的平面位置关系和形状的概略图。在第二实施例(图2A)中,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分支线路22为直线,但在第四实施例中,分支线路22包括曲折部分。因此,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比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的供电点16为止的最短距离长。从分支点23到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为止的主线路21为直线。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例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优异的效果。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从分支点23到线状天线15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与第二实施例的情况相比较长。像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为了提高从分支点23观察线状天线15时的阻抗,优选从分支点23到供电点16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为线状天线15的谐振波长的1/4。在利用直线将分支点23和供电点16连接的结构中不能得到充分的线路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像第四实施例那样使分支线路22的一部分曲折。由此,能够使从分支点23到供电点16为止的分支线路22的线路长度充分长。其结果为,能够得到供电元件11与线状天线15的供电相位差的设计自由度提高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6A至图6C的附图,对第五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2A、图2B、图2C)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6A是第五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剖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图2C)在基板30的厚度方向上配置在供电元件11与无源元件13之间。与此相对,在第五实施例中,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配置在与无源元件13同一层内。因此,将接地平面31作为高度的基准时的线状天线15的高度与从接地平面31到无源元件13为止的高度相等。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第五实施例的线状天线15与第二实施例的线状天线15(图2C)相比,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较大。在线状天线15中流动的高频电流中的在高度方向上流动的成分有助于辐射电场,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成分几乎无助于辐射电场。在第五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在线状天线15中流动的高频电流中的有助于辐射电场的成分较大。因此,能够提高线状天线15的天线增益。
在第五实施例中,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配置在与无源元件13同一层内,因此无法将水平部分15B和无源元件13在俯视时重叠地配置。因此,水平部分15B的长度受到与无源元件13的位置关系的制约。在因与成为目标的谐振波长的关系而需要将水平部分15B加长到与无源元件13重叠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
图6B是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变形例中,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配置在比无源元件13高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五实施例(图6A)相比,线状天线15更高。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状天线15的天线增益。并且,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水平部分15B配置在与无源元件13不同的层,因此能够与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将水平部分15B和无源元件13在俯视时重叠地配置。因此,能够更灵活地应对线状天线15的成为目标的谐振波长。
图6C是第五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天线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变形例中,取代第五实施例的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图6A),而使用在与接地平面31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导体柱15C。导体柱15C例如使用焊料而固定在设置于基板30的上表面的焊盘。在本变形例中,在线状天线15中流动的高频电流中的高度方向的成分更大。其结果为,能够使线状天线15的天线增益更大。
[第六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7A和图7B,对第六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2A、图2B、图2C)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7A是第六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图7B是第六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与x轴垂直的剖视图。在第六实施例中,一个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与另一个线状天线15的水平部分15B在两者的前端连接。即,两个线状天线15在两者的前端相互连接。这样,在第六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线状天线15构成环形天线。在两个线状天线15各自的水平部分15B的前端,高频电流的大小始终为0,因此在将两者连接的结构中,在线状天线15各自中也流过与不连接两者的情况相同的高频电流。
在第六实施例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优异的效果。并且,在第六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能够加长水平部分15B。根据成为目标的谐振波长,有时优选采用第六实施例的结构。
[第七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8对第七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二实施例(图2A、图2B、图2C)的天线装置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8是第七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包括一个复合天线10(图2A),但第七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包括两个复合天线10。复合天线10各自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天线10的结构相同。两个复合天线10的朝向相互不同。即,关于以两个复合天线10的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为起点且以供电元件11的供电点12为终点的矢量的朝向,在两个复合天线10之间不同。例如,在一个复合天线10中,从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朝向供电点12的矢量朝向x轴的负方向,在另一个复合天线10中,该矢量朝向x轴的正方向。因此,一个复合天线10的波束的倾斜方向与另一个复合天线10的波束的倾斜方向不同。
针对两个复合天线10中每一个设置供电线20,经由供电线20对复合天线10供电。进行高频信号的发送接收的高频集成电路元件(RFIC)45经由开关元件40与两根供电线20连接。开关元件40从两个复合天线10中选择一个复合天线10,对所选择的复合天线10进行供电。并且,开关元件40能够对两个复合天线10同时进行供电。此外,也可以与两个复合天线10分别对应地设置开关元件,通过两个开关元件向对应的复合天线10供电。
接下来,对第七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七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开关元件40切换所选择的复合天线10,能够切换波束的倾斜方向。例如,在图3A所示的天线装置中,通过一个复合天线10,向x轴方向的倾斜角能够覆盖从0°到-90°的范围。在第七实施例中,通过切换复合天线10,向x轴方向的倾斜角能够覆盖-9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另外,通过同时选择两个复合天线10,能够增大法线方向(z轴的正方向)上的天线增益。
接下来,对第七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七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复合天线10,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复合天线10。通过使三个以上的多个复合天线10的从供电元件11的几何中心朝向供电点12的矢量的朝向在xy面内不同,能够使波束倾斜的方位在xy面内变化。
[第八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9对第八实施例的天线模块进行说明。
图9是第八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剖视图。在基板30的内层配置有接地平面31、32。而且,在基板30设置有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复合天线10(图2A、图2B、图2C)相同的结构的复合天线10。在基板30的下表面搭载有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
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向复合天线10供给包含应该发送的信息的高频信号。另外,若由复合天线10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被输入至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则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将所输入的高频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
接下来,对第八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八实施例中,作为复合天线10,使用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复合天线10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使波束倾斜。
接下来,对第八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八实施例中,作为复合天线10,使用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复合天线10相同的结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复合天线10相同的结构。
[第九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对第九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在第九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复合天线10构成相控阵天线。
图10是第九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该通信装置例如搭载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移动终端、具备通信功能的个人计算机等。第九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具备天线模块50和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基带集成电路元件(BBIC)46。
天线模块50具备由多个复合天线10构成的天线阵列、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包含应该发送的信息的中频信号被从基带集成电路元件46输入至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将从基带集成电路元件46输入的中频信号上变频为高频信号,并向多个复合天线10供给。
并且,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对由多个复合天线10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进行下变频。下变频后的中频信号被从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输入至基带集成电路元件46。基带集成电路元件46对下变频后的中频信号进行处理。
接下来,对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的发送动作进行说明。从基带集成电路元件46经由中频放大器60向上下变频用混频器59输入中频信号。由上下变频用混频器59上变频后的高频信号经由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8输入到功率分配器57。由功率分配器57分割后的高频信号分别经由移相器56、衰减器55、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4、功率放大器52、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1以及供电线20而供给到多个复合天线10。进行由功率分配器57分割后的高频信号的处理的移相器56、衰减器55、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4、功率放大器52、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1以及供电线20按照每个复合天线10而设置。
接下来,对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的接收动作进行说明。由多个复合天线10分别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由供电线20、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1、低噪声放大器53、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4、衰减器55、移相器56输入到功率分配器57。由功率分配器57合成的高频信号经由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8输入到上下变频用混频器59。由上下变频用混频器59下变频后的中频信号经由中频放大器60输入到基带集成电路元件46。
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5例如作为包括上述的功能的单芯片的集成电路部件而被提供。或者,关于与复合天线10对应的移相器56、衰减器55、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4、功率放大器52、低噪声放大器53、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1,也可以按照每个复合天线10作为单芯片的集成电路部件而被提供。
接下来,参照图11对第九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11是用于对第九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多个复合天线10被分类为属于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和属于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复合天线10具有同一指向特性,在不同的组之间,复合天线10的指向特性不同。
属于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在x轴方向上排列,属于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也在x轴方向上排列。定义将复合天线10的正面方向设为z轴方向的xyz正交坐标系。属于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的各自的主波束73从正面方向向x轴的负方向倾斜。属于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的各自的主波束74从正面方向向x轴的正方向倾斜。
在使属于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作为相控阵天线进行动作来进行波束控制的情况下,表示最大增益的主波束75相对于正面方向向x轴的负方向倾斜。因此,由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构成的相控阵天线的覆盖区域以正面方向为基准而偏向x轴的负方向。此外,在使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进行动作时,第二组72的复合天线10不进行动作。
相反,在使属于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作为相控阵天线进行动作来进行波束控制的情况下,表示最大增益的主波束76相对于正面方向向x轴的正方向倾斜。因此,由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构成的相控阵天线的覆盖区域以正面方向为基准而偏向x轴的正方向。此外,在使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进行动作时,第一组71的复合天线10不进行动作。
与利用主波束朝向正面方向的多个天线构成相控阵天线的情况相比,在第九实施例中,通过切换进行动作的复合天线10的组,能够使覆盖区域更大。
接下来,对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九实施例中,利用主波束73向x轴的负方向倾斜的第一组71的多个复合天线10、以及主波束74向x轴的正方向倾斜的第二组72的多个复合天线10构成相控阵天线。并且,也可以配置主波束朝向正面方向的第三组的多个天线。例如,在第九实施例中在向正面方向进行波束控制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天线增益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三组的多个天线,能够在正面方向上得到充分的天线增益。
[第十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2A和图12B对第十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六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6A、图6B、图6C)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12A和图12B分别是将第十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第六实施例及其变形例中,与线状天线15的垂直部分15A的前端连接的水平部分15B或者导体柱(导体部分)15C设置于天线装置的基板30。与此相对,在第十实施例中,导体柱(导体部分)15D通过粘接剂等而安装于壳体80的内侧的面。作为导体柱15D,使用弹簧针(pogo pin)。弹簧针能够通过弹簧等而在长度方向上伸缩,在比自然长度缩短的状态下,产生延伸方向的力。
在将天线装置收纳并固定在壳体80内的状态下,壳体80侧的导体柱15D的前端与设置在天线装置侧的垂直部分15A的前端的焊盘接触。垂直部分15A与导体柱15D经由焊盘而导通。由此,通过垂直部分15A和导体柱15D构成线状天线15。
接下来,对第十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十实施例中,安装于壳体80的导体柱15D与天线装置的垂直部分15A一起作为线状天线15进行动作。因此,线状天线15比设置于天线装置的垂直部分15A长。其结果为,能够得到提高线状天线15的增益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并且,在第十实施例中,作为导体柱15D而使用弹簧针,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天线装置与壳体80之间的间隔的变动。
[第十一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3A和图13B对第十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十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12A、图12B)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将第十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第十一实施例中,也与第十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在壳体80安装有导体柱15D。在第十一实施例中,还在壳体80内埋入有导体柱(导体部分)15E。所埋入的导体柱15E沿着从壳体80的内侧的表面突出的导体柱15D在轴向上延长的延长线而配置,与导体柱15D电连接。通过天线装置的垂直部分15A、导体柱15D和导体柱15E构成线状天线15。
接下来,对第十一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线状天线15的实质的长度与垂直部分15A、由弹簧针构成的导体柱15D以及埋入至壳体80的导体柱15E的长度的合计大致相等。与第十实施例的情况相比,线状天线15变长,因此能够得到线状天线15的增益进一步提高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14A和图14B,对第十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
图14A和图14B分别是将第十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本变形例中,取代被埋入至第十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壳体80的导体柱15E(图15A、图15B),而配置有沿着壳体80的内侧的表面配置的导体部件(导体部分)15F。导体部件15F的一端与导体柱15D连接。导体部件15F在俯视时从与导体柱15D的连接部位朝向无源元件13延伸。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垂直部分15A、导体柱15D和导体部件15F构成线状天线15。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十一实施例的情况同样,与第十实施例的情况相比,线状天线15变长,因此能够得到线状天线15的增益进一步提高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第十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5A和图15B对第十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与第十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图13A、图13B)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15A和图15B分别是将第十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之前和固定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垂直部分15A与埋入至壳体80的导体柱15E经由由弹簧针构成的导体柱15D而连接。与此相对,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天线装置侧的垂直部分15A与壳体80侧的导体柱15E通过焊料15G而相互连接。焊料15G将垂直部分15A和导体柱15E电连接,并且将天线装置机械式地固定于壳体80。
接下来,对第十二实施例的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在第十二实施例中,通过垂直部分15A、焊料15G和导体柱15E构成线状天线15。壳体80内的导体柱15E作为线状天线15的一部分进行动作,因此与仅由垂直部分15A构成线状天线15的情况相比,线状天线15变长。其结果为,能够得到线状天线15的增益提高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并且,在第十二实施例中,通过焊料15G来将天线装置固定于壳体80,因此能够在焊料的回流工序中将天线装置高精度地定位并固定于壳体80。
上述的各实施例是例示,当然能够进行不同的实施例所示的结构的部分的置换或者组合。关于多个实施例的相同的结构所产生的相同的作用效果,不在每个实施例中依次提及。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进、组合等,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标记说明:10…复合天线;11…供电元件;12…供电元件的供电点;13…无源元件;14…导通孔导体;15…线状天线;15A…垂直部分;15B…水平部分;15C…导体柱;15D…壳体侧的导体柱(导体部分);15E…埋入到壳体的导体柱(导体部分);15F…导体部件(导体部分);15G…焊料;16…线状天线的供电点;17…导通孔导体;20…供电线;21…主线路;22…分支线路;23、24…分支点;30…基板;31、32…接地平面;40…开关元件;45…高频集成电路元件;46…基带集成电路元件;50…天线模块;51…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2…功率放大器;53…低噪声放大器;54…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5…衰减器;56…移相器;57…功率分配器;58…发送接收切换开关;59…上下变频用混频器;60…中频放大器;71…第一组;72…第二组;73、74、75、76…主波束;80…壳体;EI…来自电流的辐射电场;EM…来自磁流的辐射电场;Is…成为波源的电流;Ms…成为波源的磁流。

Claims (14)

1.一种天线装置,具有:
基板;
接地平面,设置于所述基板;
至少一个复合天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以及
供电线,向所述复合天线进行供电,
所述复合天线具备:
供电元件,与所述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
至少一个线状天线,流过具有与所述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
所述供电线包括:
主线路,与所述供电元件连接;以及
分支线路,从所述主线路分支并与所述线状天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供电元件辐射的电波的E面方向上,所述线状天线配置在配置有所述供电元件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线状天线包括两个线状天线,在俯视时,所述两个线状天线配置在所述供电元件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从来自所述主线路的分支点到所述线状天线的供电点为止的所述分支线路的线路长度为所述线状天线的谐振波长的1/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从来自所述主线路的分支点到所述线状天线的供电点为止的所述分支线路的线路长度比从所述分支点到所述线状天线的供电点为止的最短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分支线路包括曲折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复合天线还包括无源元件,所述无源元件配置在从所述接地平面观察时比所述供电元件远的位置,并且被装载于所述供电元件,
将所述接地平面作为高度的基准时的所述线状天线的高度与从所述接地平面到所述无源元件为止的高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复合天线包括多个复合天线,
将所述多个复合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复合天线的所述供电元件的几何中心作为起点且将所述供电元件的供电点作为终点的矢量的朝向与将其他的至少一个复合天线的所述供电元件的几何中心作为起点且将所述供电元件的供电点作为终点的矢量的朝向不同。
9.一种天线模块,具有:
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以及
开关元件,选择从所述天线装置的所述多个复合天线中所选择的一部分复合天线来进行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元件还能够对全部的所述多个复合天线进行供电。
11.一种天线模块,具有:
基板;
接地平面,设置于所述基板;
复合天线,设置于所述基板;
供电线,向所述复合天线进行供电;以及
高频集成电路元件,经由所述供电线向所述复合天线供给高频信号,
所述复合天线具备:
供电元件,与所述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
至少一个线状天线,构成具有与所述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源,
所述供电线包括:
主线路,与所述供电元件连接;以及
分支线路,从所述主线路分支并与所述线状天线连接。
12.一种通信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模块;以及
基带集成电路元件,向所述天线模块的高频集成电路元件供给中频信号。
13.一种通信装置,具有:
天线装置;以及
壳体,收纳所述天线装置,
所述天线装置具有:
基板;
接地平面,设置于所述基板;
至少一个复合天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以及
供电线,向所述复合天线进行供电,
所述复合天线具备:
供电元件,与所述接地平面一起构成贴片天线;以及
至少一个垂直部分,流过具有与所述接地平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成分的电流,
所述供电线包括:
主线路,与所述供电元件连接;以及
分支线路,从所述主线路分支并与所述垂直部分连接,
所述壳体具备导体部分,所述导体部分与所述垂直部分连接并与所述垂直部分一起构成线状天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还具有将所述垂直部分和所述导体部分连接的弹簧针。
CN201980073789.4A 2018-11-09 2019-10-29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29701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1160 2018-11-09
JP2018-211160 2018-11-09
PCT/JP2019/042311 WO2020095755A1 (ja) 2018-11-09 2019-10-29 アンテナ装置、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0147A true CN112970147A (zh) 2021-06-15

Family

ID=70610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3789.4A Pending CN112970147A (zh) 2018-11-09 2019-10-29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1644B2 (zh)
JP (1) JP7074205B2 (zh)
CN (1) CN112970147A (zh)
WO (1) WO2020095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6163B1 (ko) * 2021-03-04 2024-05-14 (주)스마트레이더시스템 타겟 검출용 레이더 장치
JP2023035496A (ja) * 2021-09-01 2023-03-13 Tdk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CN114512811A (zh) * 2022-01-10 2022-05-17 南京理工大学 硅基时间调制相控阵馈电网络单元及时间调制相控阵***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6133A (ja) * 1994-06-03 1995-12-22 N T T Idou Tsuushinmou Kk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2135046A (ja) * 2000-10-27 2002-05-10 Fujitsu Ten Ltd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CN1914769A (zh) * 2004-11-30 2007-0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JP2007324721A (ja) * 2006-05-30 2007-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CN101283480A (zh) * 2005-10-11 2008-1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相控阵天线
CN101341630A (zh) * 2005-12-21 2009-0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指向性可变天线
JP2009017008A (ja) * 2007-07-02 2009-01-22 Dx Antenna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9124577A (ja) * 2007-11-16 2009-06-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複合アンテナ
CN107078405A (zh) * 2014-10-20 2017-08-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线通信模块
JP2018019228A (ja) * 2016-07-27 2018-02-01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6367A (ja) * 2003-02-19 2004-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4312546A (ja) * 2003-04-09 2004-11-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パッチアンテナ
JP6586629B2 (ja) * 2014-04-17 2019-10-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半導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6133A (ja) * 1994-06-03 1995-12-22 N T T Idou Tsuushinmou Kk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2135046A (ja) * 2000-10-27 2002-05-10 Fujitsu Ten Ltd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CN1914769A (zh) * 2004-11-30 2007-0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CN101283480A (zh) * 2005-10-11 2008-1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相控阵天线
CN101341630A (zh) * 2005-12-21 2009-0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指向性可变天线
JP2007324721A (ja) * 2006-05-30 2007-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9017008A (ja) * 2007-07-02 2009-01-22 Dx Antenna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9124577A (ja) * 2007-11-16 2009-06-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複合アンテナ
CN107078405A (zh) * 2014-10-20 2017-08-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线通信模块
JP2018019228A (ja) * 2016-07-27 2018-02-01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01644B2 (en) 2024-02-13
WO2020095755A1 (ja) 2020-05-14
JP7074205B2 (ja) 2022-05-24
US20210280970A1 (en) 2021-09-09
JPWO2020095755A1 (ja)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14164B (zh) 天线元件、天线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CN110998974B (zh) 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US11901644B2 (en) Antenna device, antenna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863644B (zh) 天线元件、天线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US11581635B2 (en) Antenna module
KR20200036742A (ko) 안테나 모듈 격리 구조물을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JP4564868B2 (ja) アンテナ装置、無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無線システム
US7800546B2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multi-loop folded monopole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EP2034555B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multi-loop folded monopole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0468865C (zh) 复合天线
CN112074992A (zh) 天线模块和搭载该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
JP2006115451A (ja) 指向性制御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および該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無線モジュールならびに無線システム
CA2748679A1 (en) Mobile wireless device with multi-band loop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210226335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17096594A (zh) 天线及通信设备
JP4558548B2 (ja)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無線モジュール、無線システム及び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の制御方法
EP4329097A1 (en) Antenna and array antenna
KR101983059B1 (ko) 버튼 장치를 이용한 고이득 광대역 안테나 및 통신 단말기
Cetiner et al. Small-size broadband multi-element antenna for RF/wireless systems
CN116868443A (zh) 天线、天线模块以及电子设备
Akhbar et al. Parasitic Beam Steering Antenna loaded with Shorting Vias
JP3528774B2 (ja) 携帯通信機器のアンテナ装置
CN118156798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799813A (zh)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的设计方法
KR20190088923A (ko) 편파 안테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