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5632B -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5632B
CN112965632B CN202110298343.0A CN202110298343A CN112965632B CN 112965632 B CN112965632 B CN 112965632B CN 202110298343 A CN202110298343 A CN 202110298343A CN 112965632 B CN112965632 B CN 112965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touch
electrode
wire
bond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83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5632A (zh
Inventor
胡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83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5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5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5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其中,触控模组用于与电路板连接,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触控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走线;所述衬底包括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邦定区域和第二邦定区域,所述第一邦定区域和所述第二邦定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邦定区域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邦定区域内。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具有提升触控面板的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的优点。

Description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是一种直接用手就能进行指令输入的设备,当用户手指点触触控面板时,人体会产生一个电信号到触控面板上,然后,触控面板将信号传递给导电线路,这时,导电线路检测到手与屏幕接触处的总电流量发生变化并通过FPC柔性电路板发送给主板,这时,主板就会根据扫描前后的电容变化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位置,显示在屏幕上。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在连接FPC柔性电路板时容易与电子设备的其它电子部件,如耳机座等的设置位置产生冲突,为了解决之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根据冲突的电子部件的设置位置重新设置触控面板的走线,设计成本和时间严重影响触控面板的生产效率。此外,还会导致触控面板的适用范围较窄,容易产生产品积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提升触控面板的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用于与电路板连接,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触控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走线;所述衬底包括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邦定区域和第二邦定区域,所述第一邦定区域和所述第二邦定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邦定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邦定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如前述的触控模组。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衬底上间隔设置第一邦定区域和第二邦定区域,设置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邦定区域,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邦定区域,由于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无论是将FPC与第一邦定区域连接还是与第二邦定区域连接,都可以实现FPC与触控电极的连接。因此,在进行FPC连接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中部件的位置选择第一邦定区域或第二邦定区域与FPC连接,从而减少FPC设置位置与其它电子部件产生冲突的可能,提升触控面板的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
另外,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片,各个所述触控电极片包括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另外,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片,各个所述触控电极片包括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连接在同一触控电极片两端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的任意一条连接。设置一条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连接在同一触控电极片两端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的任意一条连接,可以在保证第二触控电极走线可以获得完整的触控电极电信号的同时,减少第二触控电极走线的设置数量,有效的节约成本和第二邦定区域需要占用的空间。
另外,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覆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设置、并露出用于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端点区域,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端点区域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
另外,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矩阵排列于所述衬底表面的第一电极片、多个矩阵排列于所述衬底表面并间隔地交错排置于第一电极片间的第二电极片、多条纵向延伸并分别电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片的第一导电线、多条横向延伸并电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片且与第一导电线交叉跨置的第二导电线,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交叉处并叠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间的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同层制备。将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同层制备,可以有效的简化制作工艺,提升制作效率。
另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线同层制备。
另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线同层制备。
另外,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线均为透明导电材质。
另外,所述衬底的材料选自于玻璃、压克力、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中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中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触控模组的制备流程图;
图9-11是图8中各个步骤对应的制备过程中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衬底10,设置在衬底10上的触控电极20,与触控电极20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以及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其中,衬底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邦定区域11和第二邦定区域12,第一邦定区域11和第二邦定区域12分别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一端与触控电极20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邦定区域11内,第二触控电极40走线一端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邦定区域12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模组中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邦定区域11和第二邦定区域12,第一邦定区域11内设置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第二邦定区域12内设置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由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与触控电极20连接,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连接,即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均与触控电极20电连接,无论是将FPC与第一邦定区域11连接还是与第二邦定区域12连接,都可以实现FPC与触控电极20的连接。因此,在进行FPC连接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中部件的位置选择第一邦定区域11或第二邦定区域12与FPC连接,从而减少FPC设置位置与其它电子部件产生冲突的可能,提升触控面板的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电极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片21,如图2所示,各个触控电极片21包括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在实际生产中,因为触控模组通常是个长方形,上下距离远,所以为了降低阻抗,竖方向的触控电极片21都会首尾同时出线,即在第一邦定区域11内形成多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一一对应连接。设置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一一对应连接,可以有效的保证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可以通过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获取完整的触控电极20产生的电信号,保证FPC与第二邦定区域12连接时功能的完整性。
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一绝缘件50,第一绝缘件50覆盖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设置、并露出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用于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连接的端点区域,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与端点区域连接,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设置在第一绝缘件50上。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层叠设置,可以有效的节省走线空间,此外,设置第一绝缘件50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之间,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之间可能产生的错误连接,减少电路故障的产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触控电极20包括多个矩阵排列于衬底10表面的第一电极片21、多个矩阵排列于衬底10表面并间隔地交错排置于第一电极片21间的第二电极片22、多条纵向延伸并分别电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片21的第一导电线23、多条横向延伸并电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片22且与第一导电线23交叉跨置的第二导电线24,及多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交叉处并叠置于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间的第二绝缘件60;第一绝缘件50和第二绝缘件60同层制备。将第一绝缘件50和第二绝缘件60同层制备,可以有效的简化制作工艺,提升制作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二导电线60同层制备。将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二导电线24同层制备,可以有效的简化制作工艺,提升制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与第一电极片21、第二电极片22、以及第二导电线24同层制备。由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第一绝缘件50和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为三层相互叠加的结构,第一导电线23、第二绝缘件60和第二导电线24同样为三层相互叠加的结构,将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二导电线60同层制备,第一绝缘件50和第二绝缘件60同层制备,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与第一电极片21、第二电极片22、以及第一导电线23同层制备,即在制备时仅需要进行三层叠加结构的制备,有效的简化了制作工艺,提升制作效率。
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片21、第二电极片22、以及第二导电线23均为透明导电材质。例如ITO、IZO等。其中,衬底10的材料可以选自于玻璃、压克力、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模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一一对应连接。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一条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连接在同一触控电极片两端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中的任意一条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三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即图6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1/2/3/G做说明,图3和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第一邦定区域11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1/2/3/G一一对应连接到第二邦定区域12中的第二触控电极走线1/2/3/G,所以一共需要7根走线。图5和图7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一条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连接在同一触控电极片两端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中的任意一条连接,因此第二邦定区域40内只需要设置4条第二触控电极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模组在保留第一实施方式的全部技术效果的同时,通过设置一条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与连接在同一触控电极片两端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中的任意一条连接,可以在保证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可以获得完整的触控电极20电信号的同时,减少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的设置数量,有效的节约成本和第二邦定区域12需要占用的空间。
下面,对本申请前述实施所提供的触控模组的制备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述仅为本申请文件中为了说明清楚进行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
步骤S101:在衬底上形成第二触控电极走线和第二导电线。
具体的,如图9所示,在衬底10上形成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和第二导电线23。
步骤S102:在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上形成第一绝缘件,在第二导电线上形成第二绝缘。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第二触控电极走线40上形成第一绝缘件50,在第二导电线24上形成第二绝缘层60。
步骤S103:形成间隔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在第一绝缘件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在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第一导电线。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形成间隔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片21和第二电极片22,在第一绝缘件50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在第二绝缘层60上形成第一导电线23。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装置中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模组,因此同样具备前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模组,用于与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触控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走线;
所述衬底包括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邦定区域和第二邦定区域,所述第一邦定区域和所述第二邦定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邦定区域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邦定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片,各个所述触控电极片包括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片,各个所述触控电极片包括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连接在同一触控电极片两端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的任意一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覆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设置、并露出用于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连接的端点区域,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端点区域连接;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矩阵排列于所述衬底表面的第一电极片、多个矩阵排列于所述衬底表面并间隔地交错排置于第一电极片间的第二电极片、多条纵向延伸并分别电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片的第一导电线、多条横向延伸并电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片且与第一导电线交叉跨置的第二导电线,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交叉处并叠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间的第二绝缘件;
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同层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线同层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线同层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线均为透明导电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材料选自于玻璃、压克力、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
CN202110298343.0A 2021-03-19 2021-03-19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Active CN112965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8343.0A CN112965632B (zh) 2021-03-19 2021-03-19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8343.0A CN112965632B (zh) 2021-03-19 2021-03-19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632A CN112965632A (zh) 2021-06-15
CN112965632B true CN112965632B (zh) 2024-04-02

Family

ID=76279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8343.0A Active CN112965632B (zh) 2021-03-19 2021-03-19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563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44720A (ko) * 2012-10-05 2014-04-15 주식회사 지니틱스 상호정전용량 터치감지 패널
WO2018166192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柔性电路板
CN212515770U (zh) * 2020-09-08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44720A (ko) * 2012-10-05 2014-04-15 주식회사 지니틱스 상호정전용량 터치감지 패널
WO2018166192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柔性电路板
CN212515770U (zh) * 2020-09-08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632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16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603234B (zh) 具有同平面備用旁路連接之觸控感測器面板
CN11122343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970355A (zh) 一种触摸面板及触摸装置
CN112328117B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636339B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3092414A (zh)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37178A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6547413A (zh) 电容式触控装置
CN204129695U (zh) 触控面板
CN105636351B (zh) 柔性线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12965632B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CN207232923U (zh) 触控屏
CN202956748U (zh) 共接式走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13157150A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10889A (zh) 触控母板及触控面板制造方法
CN104484067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2185614A (zh) 一种按键装置及其按键扫描方法
WO2011012035A1 (en) Touchpad
CN1124158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14270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54580B (zh) 移动终端
CN206021229U (zh) 金属网双触控感应器、触控模组及触控电子装置
US20140118293A1 (en) Touch sensing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