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1502A -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1502A
CN112921502A CN202110093941.4A CN202110093941A CN112921502A CN 112921502 A CN112921502 A CN 112921502A CN 202110093941 A CN202110093941 A CN 202110093941A CN 112921502 A CN112921502 A CN 112921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antibacterial
hot air
antiviral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39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杰
王超威
闫立论
王薇
崔景强
夏怡琳
胡趁趁
李菲
蒋飞远
李丹杰
王国锋
刘志远
刘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amel Medical Devi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amel Medical Devi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amel Medical Devi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amel Medical Devi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39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1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1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4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olefi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82Addition polymers
    • D04H1/4291Olefin ser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3Physical properties anti-allergenic or anti-bac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5份、抗菌抗病毒剂0.03‑10份、润滑剂0.1‑2份、分散剂0.2‑2份、热稳定剂0.1‑0.2份。该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步骤(2)原料的混合、步骤(3)熔喷、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通过添加润滑剂、分散剂和热稳定剂,将抗菌抗病毒剂均匀分散于聚丙烯颗粒中,提高抗菌抗病毒剂的热稳定性与分散性,使其在加工使用过程中不分解,具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效果及很高的生物安全性能,且采用直接熔喷成型的制备工艺,简化操作过程,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喷布生产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的过滤材料,其纤维直径可以达到0.5~10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可通过拦截和静电吸引等多种机制捕捉含有细菌、病毒的飞沫。
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一次性口罩的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最长不超过8小时,使用时,由人体呼出的湿热气体容易导致口罩内表面滋生细菌,会被人们二次吸入,起不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且不能重复利用,由于使用过的口罩表面粘附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使用完毕丢弃后,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CN202010421310.6公开了一种新型抗微生物环保口罩的制作方法,通过季铵盐化甲壳素与聚乳酸复合,并通过静电纺丝制得纳米纤维膜,将其紧密覆于季铵盐化甲壳素无纺布表面,起到抗菌和疏水的作用。该技术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过滤材料,与常规熔喷方式相比,不仅生产效率低,成本过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抗菌材料附着在无纺布表面,由于无纺布的纤维直径比较粗,在20μm左右,主要起支撑作用,对阻隔细菌和病毒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细菌和病毒能够很容易的穿透无纺布。众所周知,抗菌剂只有与病毒和细菌充分接触,才能起到杀灭病毒和细菌的作用,由于无纺布无法对细菌和病毒进行阻挡,因此,其抗菌效果必然不明显。
CN202010128690.4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无纺布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金属离子抗菌技术、有机物抗菌技术、光触媒抗菌技术三者相结合,配置成溶胶,将无纺布浸泡于溶胶中,100℃烘干、压平、收卷,得到抗菌抗病毒无纺布。该技术采用浸泡的处理方式在起支撑作用的纺粘无纺布层实现其抗菌抗病毒性能,抗菌剂与无纺布结合不够牢固,容易脱落。
CN202010279585.0公开了一种疏水杀菌口罩的制备方法,采用季铵盐、季鏻盐、胍基和双胍基盐的杀菌单元和疏水单元共混得到原料a;聚丙烯(PP)、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熔融共混得到原料b,分别经过A、B两个喷嘴熔融纺丝制成多层复合纤维网进行热轧加固处理,得到具有隔绝尘埃、飞沫和病菌,能杀死吸附在口罩上的微生物的熔喷布。该技术通过将两种原料分别以熔融挤出的方式在熔喷无纺布层实现其杀菌性能,与直接共混熔融挤出相比,其生产效率低,成本升高,不利于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用于制备口罩的抗菌抗病毒过滤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将抗菌剂通过浸泡、喷涂等方式负载到纺粘无纺布层,纺粘无纺布主要起支撑作用,对阻隔细菌和病毒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细菌和病毒能够很容易的穿透,且抗菌剂与无纺布结合不够牢固,难以实现其声称的抗菌抗病毒效果;(二)熔喷过程中使用双喷头同时进行,经过A、B两个喷嘴熔融纺丝制成多层复合纤维网进行热轧加固处理,得到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熔喷布,此种工艺虽然能够实现熔喷布的抗菌抗病毒效果,但该工艺是将抗菌单元负载到已经成型的熔喷布基体上实现的,不仅制备工艺复杂,而且抗菌单元容易脱落,抗菌效果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急需研发出一种新型抗菌抗病毒熔喷布,不仅实现口罩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使抗菌单元与熔喷布结合牢固,且生产工艺简单,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口罩生产的抗菌抗病毒过滤层存在抗菌效果差、抗菌单元容易脱落、制备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5份、抗菌抗病毒剂0.03-10份、润滑剂0.1-2份、分散剂0.2-2份、热稳定剂0.1-0.2份。
优选地,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为高分子季铵盐、载银磷酸锆、硅酸盐载银、纳米银、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季铵盐为壳聚糖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吡啶季铵盐、苯并咪唑季铵盐、聚苯乙烯季铵盐、聚乙烯亚胺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钙、乙撑双油酰胺、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白油、硅油、醋酸纤维素、PE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热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抗菌抗病毒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抗菌抗病毒剂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抗菌抗病毒粉末、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0℃-175℃、二区176℃-197℃、三区200℃-215℃、四区217℃-225℃、五区226℃-235℃,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0-28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275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3-45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0-60KV。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抗菌抗病毒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抗菌抗病毒剂粉末、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造粒:将混合物A进行造粒,造粒机的加热熔融区域有六个温度不同的区,六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一区160℃、二区165℃、三区170℃、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造粒机的机头温度为175℃、造粒机主机转速为136r/min;
步骤(4)熔喷:将步骤(3)得到的颗粒物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颗粒物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熔喷机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颗粒物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将制备得到的熔喷布使用水驻极设备进行水驻极,水驻极设备的放卷频率为31.35Hz、收卷频率为31.82Hz,水喷头的压力为2MPa,并利用烘干装置对熔喷布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分为四个温度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别为一区165℃、二区172℃、三区157℃、四区142℃;
步骤(5)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4)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添加润滑剂、分散剂和热稳定剂三种加工助剂,三者形成一个固化体系,不仅显著的提高了抗菌抗病毒剂的热稳定性和分散性,防止或减少抗菌抗病毒剂在熔喷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保证其在熔喷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能不发生改变,而且能够使其与聚丙烯基材结合牢固,加工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脱落,具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效果及很高的生物安全性能,且采用直接熔喷成型的制备工艺,各个原料以共混的方式一次熔融挤出加工成型,无需繁琐的后加工处理步骤,简化操作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生产;(2)采用高分子季铵盐作为抗菌抗病毒剂,与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的小分子季铵盐类抗菌性相比,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类能够与聚丙烯基材之间结合牢固,不会轻易发生脱落现象,使制得的熔喷布具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效果及很高的生物安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5份、抗菌抗病毒剂0.03-10份、润滑剂0.1-2份、分散剂0.2-2份、热稳定剂0.1-0.2份。
驻极母粒能增加熔喷布中电荷捕集能阱的密度和深度,有效释放负离子和储存电荷,达到提高熔喷布的综合滤效和抗热衰减的性能,使其在同等纤维细度和克重的情况下,降低熔喷布的阻力,同时提高熔喷布的滤效。
优选地,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为高分子季铵盐、载银磷酸锆、硅酸盐载银、纳米银、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季铵盐为壳聚糖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吡啶季铵盐、苯并咪唑季铵盐、聚苯乙烯季铵盐、聚乙烯亚胺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壳聚糖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吡啶季铵盐、苯并咪唑季铵盐、聚苯乙烯季铵盐、聚乙烯亚胺季铵盐作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类季铵盐,能够与聚丙烯基材之间结合牢固,不会轻易发生脱落现象,使制得的熔喷布具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效果及很高的生物安全性能。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钙、乙撑双油酰胺、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能够对聚丙烯起到润滑和低温防粘连的作用,降低分子内摩擦,减小各个原料与加工设备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原料与加工设备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便于脱模。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白油、硅油、醋酸纤维素、PE蜡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使抗菌抗病毒剂在熔喷布中均匀分散,保证其长效的抗菌抗病毒效果。
优选地,所述热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中的一种或两种。热稳定剂能够防止或减少抗菌抗病毒剂在熔喷过程中受热发生降解或交联,保证其在熔喷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能不发生改变,提升抗菌抗病毒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抗菌抗病毒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抗菌抗病毒剂粉末,将抗菌抗病毒剂研磨成细粉有利于分散,研磨时间为10min;若抗菌剂选用载银磷酸锆、硅酸盐载银、纳米银、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由于其本身的尺寸大小均已达到纳米级别,则可省去步骤(1);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抗菌抗病毒粉末、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熔喷机用于将聚丙烯颗粒制成熔喷布,熔喷机主要分为喂料机构、主机、熔体泵、熔喷模头、接收网带机构、收卷机构、静电驻极、热风***和吸风装置几部分;喂料机构主要用于盛放原料;主机通过旋转将原料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主要负责将原料慢慢加热至所需温度;熔体泵负责将流体泵入熔喷模头内部;熔喷模头的端部设有微孔,流体从微孔喷射出去形成纤维;静电驻极是指具有长期储存电荷功能的电介质材料,能够使熔喷布带静电;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静电吸引能够捕捉含有细菌、病毒的飞沫,起到过滤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0℃-175℃、二区176℃-197℃、三区200℃-215℃、四区217℃-225℃、五区226℃-235℃,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所述步骤(3)中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0-28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275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3-45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0-60KV。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抗菌抗病毒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抗菌抗病毒剂粉末、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造粒:造粒机负责将多种混合的粒料制作成一种粒料,主要包括喂料机构、主机、机头、冷却装置,分切装置;喂料机构负责将混合粒料送进主机内部;主机负责将混合粒料加热后挤出,分为六个温度依次升高的区域,主要是加热粒料使之成为流体;机头负责将流体挤出,形成粗细均匀的塑料丝;冷却装置主要用于将塑料丝迅速冷却,一般为水冷却;分切装置负责将成型的塑料丝分切成粒料;将混合物A进行造粒;造粒机的加热熔融区域有六个温度不同的区,六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一区160℃、二区165℃、三区170℃、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造粒机的机头温度为175℃、造粒机主机转速为136r/min;
步骤(4)熔喷:将步骤(3)得到的颗粒物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颗粒物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熔喷机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颗粒物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将制备得到的熔喷布使用水驻极设备进行水驻极,水驻极设备负责将熔喷布通过水驻极的方式使其带静电;水驻极设备包括水喷头、收卷机构、放卷机构和烘干装置;水喷头是将水通过一定的压力由喷头喷至熔喷布上,使熔喷布通过与水摩擦带电;收卷机构、放卷机构负责将熔喷布展开,然后驻极后再收集成卷;
烘干装置负责将水驻极之后湿的熔喷布烘干;放卷机构的放卷频率为31.35Hz、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31.82Hz,水喷头的压力为2MPa,并利用烘干装置对熔喷布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分为四个温度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别为一区165℃、二区172℃、三区157℃、四区142℃;
步骤(5)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4)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份、高分子季铵盐0.03份、油酸酰胺0.1份、硅油0.2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高分子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高分子季铵盐粉末、油酸酰胺、硅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1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5mm,克重26.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8.2N,横向拉伸断裂力7.5N,颗粒过滤效率为96.1%。
实施例2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2份、有机硅季铵盐1份、芥酸酰胺0.2份、硬脂酸0.6份、白油0.6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有机硅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有机硅季铵盐粉末、芥酸酰胺、硬脂酸、白油、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85℃、三区205℃、四区220℃、五区228℃,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5r/min,熔体泵转速为275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7.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3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7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0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4mm,克重25.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7.5N,横向拉伸断裂力6.9N,颗粒过滤效率为94.1%。
实施例3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3份、有机硅季铵盐1份、壳聚糖季铵盐1份、乙撑双油酰胺0.8份、白油1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有机硅季铵盐、壳聚糖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乙撑双油酰胺、白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75℃、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28℃,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80r/min,熔体泵转速为27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8.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60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4.3g/m2,纵向拉伸断裂力7.6N,横向拉伸断裂力6.5N,颗粒过滤效率为93.2%。
实施例4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4份、有机硅季铵盐3份、芥酸酰胺1.3份、硅油1.5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有机硅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芥酸酰胺、硅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4mm,克重25.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6.2N,横向拉伸断裂力5.5N,颗粒过滤效率为90.2%。
实施例5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5份、壳聚糖季铵盐5份、油酸酰胺1.5份、白油0.9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壳聚糖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油酸酰胺、白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5mm,克重26.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8.2N,横向拉伸断裂力7.5N,颗粒过滤效率为98.1%。
实施例6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4份、粒径在20nm-200nm的纳米氧化铜6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份、醋酸纤维素2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5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纳米氧化铜、乙撑双硬脂酰胺、醋酸纤维素、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0℃、二区176℃、三区200℃、四区217℃、五区235℃,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5mm,克重28.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6.1N,横向拉伸断裂力6.0N,颗粒过滤效率为70.1%。
实施例7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3份、粒径在20nm-200nm的纳米氧化锌7份、硬脂酸钙0.4份、PE蜡0.5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纳米氧化锌、硬脂酸钙、PE蜡、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97℃、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5.1N,横向拉伸断裂力5.0N,颗粒过滤效率为72.1%。
实施例8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2份、载银磷酸锆8份、油酸酰胺0.6份、白油0.7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载银磷酸锆、油酸酰胺、白油、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6.1N,横向拉伸断裂力5.0N,颗粒过滤效率为76.5%。
实施例9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份、硅酸盐载银9份、油酸酰胺1.2份、白油1.5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硅酸盐载银、油酸酰胺、白油、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5.3N,横向拉伸断裂力5.0N,颗粒过滤效率为73.5%。
实施例10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3份、纳米银10份、油酸酰胺1.2份、硬脂酸0.2份、白油1.5份、硅油0.2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2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纳米银、油酸酰胺、硬脂酸、白油、硅油、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2g/m2,纵向拉伸断裂力5.7N,横向拉伸断裂力5.0N,颗粒过滤效率为76.0%。
实施例11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5份、壳聚糖季铵盐10份、油酸酰胺2份、白油1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2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壳聚糖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油酸酰胺、白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1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8.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5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1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5g/m2,纵向拉伸断裂力7.2N,横向拉伸断裂力7.0N,颗粒过滤效率为90.0%。
实施例12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份、高分子季铵盐0.03份、油酸酰胺0.1份、硅油0.2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高分子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高分子季铵盐粉末、油酸酰胺、硅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造粒:将混合物A进行造粒;造粒机的加热熔融区域有六个温度不同的区,六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一区160℃、二区165℃、三区170℃、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造粒机的机头温度为175℃、造粒机主机转速为136r/min;
步骤(4)熔喷:将步骤(3)得到的颗粒物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颗粒物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熔喷机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颗粒物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将制备得到的熔喷布使用水驻极设备进行水驻极,水驻极设备负责将熔喷布通过水驻极的方式使其带静电;水驻极设备包括水喷头、收卷机构、放卷机构和烘干装置;水喷头是将水通过一定的压力由喷头喷至熔喷布上,使熔喷布通过与水摩擦带电;收卷机构、放卷机构负责将熔喷布展开,然后驻极后再收集成卷;烘干装置负责将水驻极之后湿的熔喷布烘干;放卷机构的放卷频率为31.35Hz、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31.82Hz,水喷头的压力为2MPa,并利用烘干装置对熔喷布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分为四个温度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别为一区165℃、二区172℃、三区157℃、四区142℃;
步骤(5)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4)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5g/m2,纵向拉伸断裂力8.1N,横向拉伸7.5,颗粒过滤效率为97.5%。
实施例13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份、吡啶季铵盐0.03份、油酸酰胺0.1份、硅油0.2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吡啶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吡啶季铵盐粉末、油酸酰胺、硅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1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4g/m2,纵向拉伸断裂力8.1N,横向拉伸断裂力7.6N,颗粒过滤效率为96.2%。
实施例14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2份、苯并咪唑季铵盐1份、芥酸酰胺0.2份、硬脂酸0.6份、白油0.6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苯并咪唑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苯并咪唑季铵盐粉末、芥酸酰胺、硬脂酸、白油、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85℃、三区205℃、四区220℃、五区228℃,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5r/min,熔体泵转速为275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7.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3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7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0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2mm,克重25.5g/m2,纵向拉伸断裂力7.0N,横向拉伸断裂力6.2N,颗粒过滤效率为93.1%。
实施例15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3份、聚苯乙烯季铵盐2份、乙撑双油酰胺0.8份、白油1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聚苯乙烯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聚苯乙烯季铵盐粉末、乙撑双油酰胺、白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75℃、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28℃,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80r/min,熔体泵转速为27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8.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60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0mm,克重24.8g/m2,纵向拉伸断裂力7.1N,横向拉伸断裂力6.2N,颗粒过滤效率为91.2%。
实施例16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4份、聚乙烯亚胺季铵盐3份、芥酸酰胺1.3份、硅油1.5份、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聚乙烯亚胺季铵盐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聚乙烯亚胺季铵盐粉末、芥酸酰胺、硅油、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6℃、二区185℃、三区215℃、四区225℃、五区230℃,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2KV;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5.3g/m2,纵向拉伸断裂力6.1N,横向拉伸断裂力5.8N,颗粒过滤效率为93.2%。
对比例1
一种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20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1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5mm,克重25.6g/m2,纵向拉伸断裂力6.3N,横向拉伸断裂力5.5N,颗粒过滤效率为91.1%。
对比例2
一种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2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熔喷: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主机内部,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85℃、三区205℃、四区220℃、五区228℃,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主机转速为275r/min,熔体泵转速为275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7.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3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7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0KV;
步骤(3)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2)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5mm,克重25.8g/m2,纵向拉伸断裂力8.3N,横向拉伸断裂力7.5N,颗粒过滤效率为95.8%。
对比例3
一种熔喷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份。
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2)造粒:将混合物A进行造粒;造粒机的加热熔融区域有六个温度不同的区,六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一区160℃、二区165℃、三区170℃、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造粒机的机头温度为175℃、造粒机主机转速为136r/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颗粒物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颗粒物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熔喷机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颗粒物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将制备得到的熔喷布使用水驻极设备进行水驻极,水驻极设备的放卷机构的放卷频率为31.35Hz、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31.82Hz,水喷头的压力为2MPa,并利用烘干装置对熔喷布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分为四个温度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别为一区165℃、二区172℃、三区157℃、四区142℃;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制成的熔喷布外观无晶点,平整光滑,无异味,宽幅176mm,克重26.5g/m2,纵向拉伸断裂力8.1N,横向拉伸7.5,颗粒过滤效率为99.8%。
生物性能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1-12、对比例1-3得到的熔喷布分别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抗菌测试:
参照GB/T 20944.3《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测试。
(2)抗病毒测试:
参照ISO 18184:2014(E)《纺织品抗病毒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3)细胞毒性测试:
参照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911934610000301
Figure BDA000291193461000031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熔喷布具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同时其生物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100份、驻极母粒1-5份、抗菌抗病毒剂0.03-10份、润滑剂0.1-2份、分散剂0.2-2份、热稳定剂0.1-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为高分子季铵盐、载银磷酸锆、硅酸盐载银、纳米银、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季铵盐为壳聚糖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吡啶季铵盐、苯并咪唑季铵盐 、聚苯乙烯季铵盐、聚乙烯亚胺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钙、乙撑双油酰胺、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白油、硅油、醋酸纤维素、PE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抗菌抗病毒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um的抗菌抗病毒剂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抗菌抗病毒粉末、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熔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混合物A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混合物A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
打开收卷机构和静电驻极,将熔喷布收集成卷,并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熔喷布带静电,最终制备得到熔喷布成品;
步骤(4)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3)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0℃-175℃、二区176℃-197℃、三区200℃-215℃、四区217℃-225℃、五区226℃-235℃,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0-280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275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0-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12.5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3-45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收卷机构的收卷频率为26.5-26.8Hz,静电驻极的电压为50-60KV。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菌抗病毒剂的前处理:将抗菌抗病毒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研磨时间为10min;
步骤(2)原料的混合:将各个原料按重量份比准确称量,将熔融指数为1500的聚丙烯颗粒加入搅拌机中,然后依次向搅拌机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抗菌抗病毒剂粉末、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驻极母粒,加料完毕,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A,搅拌的时间为5min;
步骤(3)造粒:将混合物A进行造粒,造粒机的加热熔融区域有六个温度不同的区,六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一区160℃、二区165℃、三区170℃、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造粒机的机头温度为175℃、造粒机主机转速为136r/min;
步骤(4)熔喷:将步骤(3)得到的颗粒物输送至熔喷机的喂料机构上,喂料机构将混合物A输送至熔喷机主机内部,熔喷机主机通过旋转将颗粒物输送至加热熔融区域,加热熔融区域有五个温度不同的区,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升高,五个区域的温度依次为一区165℃、二区178℃、三区208℃、四区220℃、五区226℃,熔喷机主机内部法兰与机颈的温度均为250℃,颗粒物经加热熔融区域后熔化成为流体;
流体经熔体泵输送至熔喷模头中,依次打开吸风装置、热风***、接收网带机构,熔喷模头将流体从微孔中喷出形成纤维,热风***中吹出的热风将纤维带到接收网带机构上,对纤维进行塑型,在塑型过程中,吸风装置将热风吸走,使纤维在接收网带机构上固定牢固,从而形成熔喷布;熔体泵的温度为248℃,熔喷模头内部的温度为258℃,熔喷模头的机头温度为235℃、连接件温度为245℃,热风***中加热泡的温度为245℃;熔喷机主机转速为272r/min,熔体泵转速为260r/min,热风***吹出的热风的压力为38.5Mpa,接收网带机构与熔喷模头的微孔之间的距离为5.2cm,吸风装置中吸风风机的频率为44Hz,接收网带机构的频率为15Hz;
将制备得到的熔喷布使用水驻极设备进行水驻极,水驻极设备的放卷频率为31.35Hz、收卷频率为31.82Hz,水喷头的压力为2MPa,并利用烘干装置对熔喷布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分为四个温度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别为一区165℃、二区172℃、三区157℃、四区142℃;
步骤(5)物理性能测试:将步骤(4)制成的熔喷布成品进行外观、气味、宽幅、克重、拉伸和过滤效率等性能的检测,剔除残次品。
CN202110093941.4A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921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3941.4A CN112921502A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3941.4A CN112921502A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1502A true CN112921502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6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3941.4A Pending CN112921502A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1502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3542A (zh) * 2021-06-16 2021-09-10 深圳市瀚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滤效低阻带杀菌功能的熔喷布及制备方法
CN113463400A (zh) * 2021-07-04 2021-10-01 北京深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布及其制作工艺
CN113799407A (zh) * 2021-09-23 2021-12-17 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免拆洗过滤设备的抗菌驻极体的制作方法
CN114000263A (zh) * 2021-11-22 2022-02-01 上海楚桦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生产抗落絮无纺布的方法及临床全防护医用手术单
CN114031848A (zh) * 2021-11-16 2022-02-11 惠州市晋裕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4438665A (zh) * 2022-01-28 2022-05-06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2194A (zh) * 2022-07-26 2022-10-04 青岛大学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7024A (zh) * 2022-08-29 2022-11-25 上海水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抗菌熔喷布
CN116427103A (zh) * 2023-06-09 2023-07-14 称道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过滤性能的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15314A (zh) * 2022-01-21 2023-08-01 浙江盛纺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高弹复合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7431680A (zh) * 2023-11-27 2024-01-23 潮州市苏菲亚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透气面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14392A (ko) * 1993-11-24 1995-06-16 박홍기 항균방취성 및 보온성이 우수한 폴리프로필렌 장섬유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CN102382372A (zh) * 2011-09-21 2012-03-21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0026A (zh) * 2020-03-19 2020-06-3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超长抗菌效果的熔喷级聚丙烯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1393754A (zh) * 2020-06-03 2020-07-10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20466A (zh) * 2020-04-27 2020-07-17 常州美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聚丙烯驻极体空气过滤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660A (zh) * 2020-04-28 2020-07-17 青岛中孚科力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扩融驻极抗菌母料及加工工艺、用途
CN111945295A (zh) * 2020-08-19 2020-11-17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抗菌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高效抗菌熔喷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14392A (ko) * 1993-11-24 1995-06-16 박홍기 항균방취성 및 보온성이 우수한 폴리프로필렌 장섬유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CN102382372A (zh) * 2011-09-21 2012-03-21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0026A (zh) * 2020-03-19 2020-06-3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超长抗菌效果的熔喷级聚丙烯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1420466A (zh) * 2020-04-27 2020-07-17 常州美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聚丙烯驻极体空气过滤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660A (zh) * 2020-04-28 2020-07-17 青岛中孚科力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扩融驻极抗菌母料及加工工艺、用途
CN111393754A (zh) * 2020-06-03 2020-07-10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45295A (zh) * 2020-08-19 2020-11-17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抗菌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高效抗菌熔喷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利娜: "季铵盐医用抗菌TPU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3542A (zh) * 2021-06-16 2021-09-10 深圳市瀚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滤效低阻带杀菌功能的熔喷布及制备方法
CN113463400A (zh) * 2021-07-04 2021-10-01 北京深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布及其制作工艺
CN113799407A (zh) * 2021-09-23 2021-12-17 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免拆洗过滤设备的抗菌驻极体的制作方法
CN113799407B (zh) * 2021-09-23 2024-01-12 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免拆洗过滤设备的抗菌驻极体的制作方法
CN114031848A (zh) * 2021-11-16 2022-02-11 惠州市晋裕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4000263A (zh) * 2021-11-22 2022-02-01 上海楚桦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生产抗落絮无纺布的方法及临床全防护医用手术单
CN116515314A (zh) * 2022-01-21 2023-08-01 浙江盛纺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高弹复合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438665A (zh) * 2022-01-28 2022-05-06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2194A (zh) * 2022-07-26 2022-10-04 青岛大学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7024A (zh) * 2022-08-29 2022-11-25 上海水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抗菌熔喷布
CN115387024B (zh) * 2022-08-29 2024-05-14 上海水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抗菌熔喷布
CN116427103A (zh) * 2023-06-09 2023-07-14 称道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过滤性能的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427103B (zh) * 2023-06-09 2023-10-13 称道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过滤性能的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431680A (zh) * 2023-11-27 2024-01-23 潮州市苏菲亚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透气面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1502A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CA2809200C (en) Nonwoven web and fibers with electret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nd their use
JP5579870B2 (ja) 粒子含有繊維から作製される高機能スパンボンド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34835A1 (zh) 一种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928232B1 (ko) 나노섬유 웹을 포함하는 방진, 방취 및 항균용 필터
KR101914429B1 (ko) 항균소취기능을 갖는 나노 마스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404339B (zh) 一种高效低阻pm2.5抗菌防霉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511577A (ja) フリー繊維および極性液体による不織繊維エレクトレットウェブ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945295A (zh) 一种高效抗菌熔喷布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高效抗菌熔喷布
WO2010028017A2 (en) Metal or metal oxide deposited fibrous materials
CN111732789A (zh) 一种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49017B (zh) 一种高强度抑菌熔喷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Fabrication of Polypropylene‐g‐(Diallylamino Triazine) Bifunctional Nonwovens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ir Filtration Activities by Reactive Extrusion and Melt‐Blown Technology
CN113152090A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素纳米纤维过滤防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278A (zh) 一种抗水解的电纺pva/paa交联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120730A1 (en) Hazardous substance removing material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2480542A (zh) 一种高过滤性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驻极母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64924A (zh) 一种安全抗菌防霾纳米纤维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17166B1 (ko) 항바이러스성 부직포, 이를 포함하는 하이브리드 캐빈에어필터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CN112281300A (zh) 一种高弹低阻过滤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1250B (zh) 一种抗菌熔喷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47189A (zh) 抗菌熔喷布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74868A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7076B (zh) 一种艾草整理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dinjakkara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er Web for Protective Textile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