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263B - 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263B
CN112912263B CN201980068727.4A CN201980068727A CN112912263B CN 112912263 B CN112912263 B CN 112912263B CN 201980068727 A CN201980068727 A CN 201980068727A CN 112912263 B CN112912263 B CN 112912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stopper
engine mount
plate
sup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87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263A (zh
Inventor
曲田穣
大崎圭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12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引擎支架止挡件(10)与引擎支架(30)独立形成,包括止挡件上板部(11)和前后的第1臂部(12)。止挡件上板部(11)配置于从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向上方分离的位置,与上表面相对。前后的第1臂部(12)从止挡件上板部(11)的前后的两端缘向下方延伸。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配置于比止挡件上板部(11)靠下方处,支承于悬架横梁(5a)。在车辆的振动时等,当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移动而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抵接时,第2板状构件(32)向上方的移动被引擎支架止挡件(10)限制。

Description

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引擎支架。该引擎支架由固定于车架的第1托架、固定于引擎的第2托架、以及弹性地接合两个构件的橡胶构件构成。车架侧的第1托架的板的上端部的屈曲部配置于引擎侧的第2托架的板的上端部的屈曲部的上方。由第2托架的屈曲部和第1托架的屈曲部形成阻止第1托架与第2托架的过大的相对移动的止挡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昭56-1036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引擎支架(引擎支架)中,将车架(车身框架)侧的第1托架的板(框架侧构件)的上端部的屈曲部配置于引擎侧的第2托架的板(引擎侧构件)的上端部的屈曲部的上方,从而抑制引擎相对于车架向上方的移动。但是,如果引擎向侧倾方向倾动,框架侧构件的屈曲部与引擎侧构件的屈曲部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则引擎侧构件的屈曲部从框架侧构件的屈曲部的下方的区域偏离,引擎向上方大幅移动而有可能与引擎周边的其他装置等产生干扰。为了防止此情况,考虑将框架侧构件的屈曲部及引擎侧构件的屈曲部的至少一者延长得较长,使框架侧构件的屈曲部与引擎侧构件的屈曲部重叠的区域加大。但是,如果使框架侧构件的屈曲部或引擎侧构件的屈曲部延长得较长,则在引擎的振动时等框架侧构件与引擎侧构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框架侧构件或引擎侧构件的延长的屈曲部容易与其他构件抵接,因此有可能损害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以抑制振动的传递这样的引擎支架的本来的功能。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限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第1方案是一种引擎支架止挡件,其设于车辆,该车辆的车身框架经由引擎支架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在引擎的旋转轴沿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搭载有引擎,该引擎支架止挡件包括止挡部和延伸设置部,该引擎支架具有:支承于引擎的引擎侧构件、配置于比引擎侧构件靠下方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框架侧构件、以及被夹持于框架侧构件与引擎侧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止挡部配置于从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的上表面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并与上表面相对。延伸设置部具有配置于比止挡部靠下方处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被支承部,从止挡部连续并向下方延伸。引擎支架止挡件独立于引擎支架地形成,限制引擎侧构件相对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配置于从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的上表面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并与引擎侧构件的上表面相对,引擎支架止挡件的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配置于比止挡部靠下方并支承于车身框架。因此,即使因车辆的振动或引擎自身的振动等(以下,简称为车辆的振动。)使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要向相对于框架侧构件向上方分离的方向移动,也由于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与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抵接,因此能够将引擎侧构件相对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可靠地限制为至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为止。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与引擎支架独立形成,因此对于具备具有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而抑制振动的传递这样的一般的功能的引擎支架的车辆,通过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能够确保引擎支架的上述一般的功能,并且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与引擎支架独立形成,因此对于具备引擎支架的车辆,能够在之后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因此,针对不具有引擎支架止挡件且想要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的车辆,能够不更换引擎支架而追加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因此能够利用已有的引擎支架,并且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本公开的第2方案是上述第1方案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包括倾动限制部。倾动限制部限制止挡部向与引擎的旋转轴的轴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移动。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配置于比止挡部靠上述一侧,经由沿引擎的轴向延伸的轴而轴支承于车身框架侧。倾动限制部从延伸设置部中比被支承部靠上方的区域及止挡部中的至少一者向所述一侧延伸。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配置于比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的车身框架的侧面接近或接触。
在上述构成中,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经由沿引擎的轴向延伸的轴而轴支承于车身框架侧。因此,在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接近车身框架的侧面的情况下,在因车辆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与上方的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抵接,从而向使延伸设置部倾动的方向输入载荷时,由于能够使延伸设置部向所述一侧稍微倾动,因此与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车身框架侧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应力向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的集中。
另外,由于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止挡部相比接近或接触所述一侧的车身框架的侧面,因此在因车辆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与上方的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抵接时,能够使向引擎支架止挡件输入的载荷从与车身框架的侧面抵接的倾动限制部向车身框架侧传递。因此,能够抑制应力向引擎支架止挡件的集中。
本公开的第3方案是一种引擎支架止挡件,其设于车辆,该车辆的车身框架经由引擎支架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在引擎的旋转轴沿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搭载有引擎,该引擎支架止挡件包括止挡部和延伸设置部,该引擎支架具有:支承于引擎的引擎侧构件、配置于比引擎侧构件靠下方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框架侧构件、以及被夹持于框架侧构件与引擎侧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止挡部配置于从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并与下上表面相对。延伸设置部具有配置于比止挡部靠上方并支承于引擎侧的被支承部,从止挡部连续并向上方延伸。引擎支架止挡件独立于引擎支架地形成,限制引擎侧构件相对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配置于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并与框架侧构件的下表面相对,引擎支架止挡件的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配置于比止挡部靠上方并支承于车身框架。因此,即使因车辆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的引擎侧构件想要向相对于框架侧构件向上方分离的方向移动,也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引擎侧构件相对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与引擎支架独立形成,因此对于具备具有上述一般的功能的引擎支架的车辆,通过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能够确保引擎支架的上述一般的功能,并且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与引擎支架独立形成,因此对于具备引擎支架的车辆,能够在之后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因此,针对不具有引擎支架止挡件且想要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的车辆,能够不更换引擎支架而追加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因此能够利用已有的引擎支架,并且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本公开的第4方案是上述第3方案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包括倾动限制部。倾动限制部限制止挡部向与引擎的旋转轴的轴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移动。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配置于比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经由沿引擎的轴向延伸的轴而轴支承于引擎侧。倾动限制部从延伸设置部中比被支承部靠下方的区域及止挡部中的至少一者向所述一侧延伸。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配置于比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的引擎的侧面接近或接触。
在上述构成中,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经由沿引擎的轴向延伸的轴而轴支承于引擎侧。因此,在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接近引擎的侧面的情况下,在因车辆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与上方的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抵接,从而向使延伸设置部倾动的方向输入载荷时,由于能够使延伸设置部向所述一侧稍微倾动,因此与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引擎侧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应力向延伸设置部的被支承部的集中。
另外,由于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止挡部相比接近或接触所述一侧的引擎的侧面,因此在因车辆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止挡部与上方的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抵接时,能够使向引擎支架止挡件输入的载荷从与车身框架的侧面抵接的倾动限制部向引擎侧传递。因此,能够抑制应力向引擎支架止挡件的集中。
本公开的第5方案是一种引擎支承结构,其通过上述第1方案至上述第4方案的任意一项的引擎支架止挡件来限制引擎侧构件相对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及引擎侧构件中的一个构件具有:支承弹性构件的一侧底面部、以及从一侧底面部的外缘部的整周区域向框架侧构件及引擎侧构件中的另一构件侧延伸的筒状的外壁部,并形成为向上述另一构件侧开放的有底筒状。上述另一构件具有:与一侧底面部相对并支承弹性构件的另一侧底面部、以及在上述一个构件的内部从另一侧底面部向一侧底面部侧延伸并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相对的至少一对内壁部。上述一个构件的一侧底面部及上述另一构件的另一侧底面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上述另一构件的一对内壁部与上述一个构件之间,设有允许上述一个构件及上述另一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间隙。
在上述构成中,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及引擎侧构件中的一个构件形成为向上述另一构件侧开放的有底筒状,上述另一构件具有在上述一个构件的内部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相对的一对内壁部。因此,通过适当设定上述另一构件的一对内壁部相对于上述一个构件的位置,从而在引擎侧构件将要相对于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车宽方向大幅移动时,能够使上述另一构件的一对内壁部与上述一个构件抵接,能够通过引擎支架来限制引擎侧构件相对于框架侧构件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车宽方向的移动。另外,即使在车辆的振动时等引擎大幅向上方移动,上述另一构件的一对内壁部从上述一个构件的内部向外部偏离从而引擎支架对引擎侧构件相对于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限制将要解除,也因为引擎侧构件相对于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被引擎支架止挡件限制,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在引擎支架的框架侧构件及引擎侧构件的另一构件的一对内壁部与一个构件之间,设有允许上述一个构件及上述另一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间隙。因此,即使在上述一个构件的内部设置上述另一构件的内壁部,通过适当设定上述另一构件的一对内壁部与上述一个构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能够确保引擎支架的上述一般的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可靠地限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车辆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引擎支承结构的概略后视图。
图3是引擎支架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的放大图。
图5是止挡件用托架的说明图。
图6是引擎支架止挡件的立体图。
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倾动限制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引擎支架止挡件的概略后视图。
图9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引擎支承结构的概略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另外,图2中的空心箭头表示引擎的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指朝向车辆方向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擎支承结构包括引擎支架30及引擎支架止挡件10。车辆1在引擎3的驱动轴(省略图示)的旋转轴CL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将引擎3搭载于车身框架2。引擎3经由左右一对引擎支架30由车身框架2从下方支承。引擎支架止挡件10与引擎支架30独立形成,设于车辆1的右侧的引擎支架30附近。
车身框架2是梯式框架,具有:在车辆1的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1的整个前后延伸的左右的侧梁4;以及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连结左右的侧梁4的多个横梁5。左右的侧梁4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大致U状。在左右的侧梁4的内部,从车宽方向内侧***并固定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大致U状的框架构件8。多个横梁5中包含悬架横梁5a,其固定于左右的侧梁4的下表面,比左右的侧梁4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支承车辆1的前轮(省略图示)的悬架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身框架2中的悬架横梁5a从下方支承引擎3。在左右的侧梁4间的悬架横梁5a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上,设有用于安装引擎支架30的左右一对框架侧托架6。框架侧托架6将金属制的板材弯折而在后视(主视)下形成为截面倒U状。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形成为平板状,与从下方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上方延伸的假想直线L(参照图3)交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引擎支架30。
引擎3配置于车辆1的左右侧梁4间。在引擎3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用于安装引擎支架30的左右一对引擎侧托架7。左右的引擎侧托架7从引擎3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3a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延伸。左右的引擎侧托架7的下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与悬架横梁5a侧的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上表面相对。在左右的引擎侧托架7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引擎支架30。即,引擎3经由左右的引擎支架30由悬架横梁5a从下方弹性支承。此外,左右的引擎支架30对称地设于车辆1的左右,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对右侧进行说明,省略左侧的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引擎支架30具有硬质(例如金属制)的第1板状构件(框架侧构件、另一构件)31、硬质(例如金属制)的第2板状构件(引擎侧构件、一个构件)32、以及弹性构件33。引擎支架30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3,抑制引擎3及车身框架2相互间的振动的传递。
第1板状构件31通过被固定于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上表面而支承于悬架横梁5a。第1板状构件31一体地具有大致矩形状的第1底板部(另一侧底面部)34、从第1底板部34的上下的端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第1侧板部(内壁部)35a、35b,在后视(主视)下形成为截面U状。第1底板部34在与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上表面面接触的状态下被紧固固定。第1底板部34在紧固固定于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从下方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上方延伸的假想直线L交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即,第1底板部34以与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交叉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第1底板部34的上表面上固定(例如,通过硫化粘接进行固定)有弹性构件33的下端侧。第1侧板部35a、35b从第1底板部34的上下的端缘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上方延伸,且彼此相对。在第1侧板部35a、35b上固定(例如,通过硫化粘接进行固定)有从弹性构件33连续的弹性构件36。第1侧板部35a、35b的内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第1侧板部35a、35b的前端面(上端面)、第1侧板部35a、35b的外表面的上部区域及第1侧板部35a、35b的前后的端面的上部区域被弹性构件36覆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侧板部35a、35b从第1底板部34的上下的端缘部向上方延伸,但也可以从第1底板部34的前后的端缘部向上方延伸。
第2板状构件32配置于比第1板状构件31靠上方且车宽方向内侧,通过被固定于引擎侧托架7的下表面而支承于引擎3。第2板状构件32一体地具有大致矩形状的第2底板部(一侧底面部)37、以及从第2底板部37的外缘部的整周区域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第2侧板部(外壁部)38,形成为向第1板状构件31侧(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开放的箱状(有底筒状)。第2底板部37在与引擎侧托架7的下表面面接触的状态下被紧固固定。第2底板部37在紧固固定于引擎侧托架7的状态下与从下方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上方延伸的假想直线L交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即,第2底板部37以与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交叉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第2底板部37的下表面上固定(例如,通过硫化粘接进行固定)有弹性构件33的上端侧。在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上侧的第2侧板部38a的上表面上,设有从第2底板部37的上端缘向车宽方向外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区域40(以下,简称为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水平区域40。)。
弹性构件33例如是橡胶制的弹性构件33,配置于第1板状构件31的第1底板部34与第2板状部32的第2底板部37之间,在沿上述假想直线L延伸的状态下被第1板状构件31与第2板状构件32夹持。
在由引擎支架30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3的状态(以下,称为弹性支承状态)下,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侧的第1侧板部35a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上侧的第2侧板部38a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下方分离、并且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底板部37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另外,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上方分离、并且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底板部37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另外,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的前端部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前侧的第2侧板部38c向后方分离的位置,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的后端部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后侧的第2侧板部38d(参照图4)向前方分离的位置。即,在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与第2板状构件32之间设有间隙39。该间隙39的大小被设定为:在车辆1的振动时等,能够避免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与第2板状构件32的干扰,允许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在规定范围内的相对移动,通过引擎支架30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3来抑制振动的传递。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引擎支架止挡件10经由止挡件用托架50支承于悬架横梁5a。
止挡件用托架50是用于将引擎支架止挡件10安装于悬架横梁5a的托架,被紧固固定于左右的侧梁4间的悬架横梁5a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面9。此外,悬架横梁5a的车宽方向内侧面9位于比引擎支架30靠车宽方向外侧处,配置于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车身框架的侧面)8a大致相同的车宽位置。止挡件用托架5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与悬架横梁5a的车宽方向内侧面9面接触的状态下被紧固固定的固定板部51;从固定板部51的前后的两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的前后的起立板部52;以及在前后的起立板部52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部53。在前后的起立板部52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螺栓插通孔57。圆筒部53在其两端的开口与前后的起立板部52的螺栓插通孔57连通的状态下被固定于前后的起立板部52。在固定板部51上固定地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前后一对螺栓54。在悬架横梁5a的车宽方向内侧面9中的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下方形成有前后一对螺栓插通孔55。止挡件用托架50配置于框架侧托架6的上板6a的下方,在使前后的螺栓54插通于悬架横梁5a的前后的螺栓插通孔55的状态下,通过螺母56紧固固定于悬架横梁5a。止挡件用托架5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引擎支架3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如图4及图6所示,引擎支架止挡件10包括止挡件上板部(止挡部)11、前后一对第1臂部(延伸设置部)12以及倾动限制部17。
止挡件上板部11配置于从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水平区域40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与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水平区域40相对。在止挡件上板部11的下表面上例如安装有橡胶制的弹性构件16。弹性构件16配置于从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水平区域40向上方分离的位置。
前后的第1臂部12从止挡件上板部11的前后的两端缘弯折而向下方延伸。即,止挡件上板部11与前后的第1臂部12以呈大致U状的方式一体成形。前后的第1臂部12的前后的间隔被设定为比止挡件用托架5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稍长。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被支承部)13配置于比止挡件上板部1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在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上分别形成有螺栓插通孔14。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15紧固固定于止挡件用托架50。具体地说,在将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配置于止挡件用托架50的前后的起立板部52的前后两侧,并使前后的第1臂部12的螺栓插通孔14与止挡件用托架50的起立板部52的螺栓插通孔57连通的状态下,将螺栓15插通于前后的第1臂部12的螺栓插通孔14、止挡件用托架50的前后的起立板部52的螺栓插通孔57、以及止挡件用托架50的圆筒部53的内径部并紧固固定。螺栓15的紧固力为:在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与止挡件上板部11不抵接的程度的车辆1的振动时,限制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另一方面,在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与止挡件上板部11抵接而从引擎支架30侧向止挡件上板部11输入较大的载荷时,允许引擎支架止挡件10以螺栓15的轴为中心的倾动。即,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经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15的轴而轴支承于悬架横梁5a侧。前后的第1臂部12具有:从其下端部13侧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上方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状态下呈直线状延伸的倾斜部12a;以及从倾斜部12a的上端向上方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铅垂部12b,前后的第1臂部12在引擎支架30的前后的两侧配置于从引擎支架30向前后分离的位置。前后的第1臂部12的铅垂部12b的上端缘与止挡件上板部11的前后的端缘连续。
倾动限制部17具有:从前后的第1臂部12向车宽方向外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第2臂部18;以将前后的第2臂部18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彼此相互连结的方式固定的外板部19;以及固定于外板部19的弹性构件20,倾动限制部17限制止挡件上板部11向车宽方向外侧(与引擎3的轴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的倾动。前后的第2臂部18的车宽方向内端部配置于前后的第1臂部12的前后两侧,并固定于前后的第1臂部12。外板部19在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的附近、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外板部19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前后的第2臂部18间的长度长。在外板部19的前后的两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上,固定有前后的第2臂部18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弹性构件20例如是橡胶制的板状的弹性构件20,在与外板部19的车宽方向外侧面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引擎支架止挡件10在使弹性构件20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面接触的状态下支承于悬架横梁5a。此外,也可以是,不使弹性构件20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面接触,而使其接近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
在如上述这样构成的引擎支承结构中,在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与第2板状构件32之间设有间隙39。该间隙39的大小被设定为:在车辆1的振动时等,能够避免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与第2板状构件32的干扰,允许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在规定范围内的相对移动,通过引擎支架30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3来抑制振动的传递。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通过引擎支架30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3来抑制振动的传递这样的引擎支架30的功能。
另外,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侧的第1侧板部35a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上侧的第2侧板部38a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下方分离、并且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底板部37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另外,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上方分离、并且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底板部37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另外,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的前端部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前侧的第2侧板部38c向后方分离的位置,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的后端部配置于从第2板状构件32的第2侧板部38中的后侧的第2侧板部38d(参照图4)向前方分离的位置。因此,即使在车辆1的振动时等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超过上述规定范围而要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车宽方向移动,也因为第2板状构件32与第1板状构件31的上下的第1侧板部35a、35b经由弹性构件36抵接,所以能够通过引擎支架30限制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超过上述规定范围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车宽方向的移动。例如,即使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超过上述规定范围而要向上方移动,也因为第2板状构件32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经由弹性构件36从下方与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抵接,所以能够通过引擎支架30限制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超过上述规定范围的上方的移动。
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配置于从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水平区域40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并与该水平区域40相对,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在比止挡件上板部11靠下方处支承于悬架横梁5a侧。因此,如果在车辆1的振动时等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大幅移动,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抵接,则能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10限制第2板状构件32向上方的移动。这样,能够将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的移动可靠地限制至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
另外,除了引擎支架30之外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10来限制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的移动。因此,例如在引擎3的转速急剧上升时等引擎3向侧倾方向(图2中的空心箭头的方向)大幅倾动时,能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10防止如下情况:从上述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与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抵接的状态起,第2板状构件32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比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的移动被解除。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10与引擎支架30独立形成,因此对于具备引擎支架30的车辆1,能够在之后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10。因此,针对不具有引擎支架止挡件10且想要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的车辆1,能够不更换引擎支架30而追加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10,因此能够利用已有的引擎支架30,并且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另外,由于不需要更换引擎支架30,因此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作业来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可靠地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经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15的轴而轴支承于悬架横梁5a侧。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的弹性构件20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面接触。因此,在因车辆1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与上方的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抵接,对于引擎支架止挡件10向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倾动的方向输入载荷时,能够在使弹性构件20压缩变形的同时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上端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倾动。因此,例如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通过焊接等固定于悬架横梁5a侧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应力向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的集中。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的弹性构件20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面接触,因此在因车辆1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与上方的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抵接时,能够使向引擎支架止挡件10输入的载荷从倾动限制部17向车身框架2侧传递。因此,能够抑制应力向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集中。
另外,由于在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的下表面上设有弹性构件16,因此在因车辆1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向上方移动时,第2板状构件32经由弹性构件16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抵接。因此,与没有设置弹性构件而是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直接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弹性构件16来抑制在该抵接时所产生的声音(例如,接触音或振动音等)。
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弹性构件20,该弹性构件20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面接触。因此,与不具有弹性构件20而是倾动限制部17的外板部19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直接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弹性构件20来减少车辆1的振动时等的倾动限制部17与框架构件8的接触音或振动音。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与侧梁4的框架构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8a接触,因此在紧固螺栓15时,即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上部侧欲向车宽方向外侧倾动,也可通过倾动限制部17来限制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因此,能够将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定位在所期望的位置(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水平区域40的上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上设有弹性构件20,但也可以不设置弹性构件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前后的第2臂部18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彼此相互连结的方式设有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的外板部19,但倾动限制部17的形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俯视呈L状的前后一对倾动限制部22,该倾动限制部22具有:从前后的第1臂部12向车宽方向外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第2臂部23;从前后的第2臂部23的车宽方向外端向前后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的外板部24;以及安装于外板部24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上的例如橡胶制的弹性构件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倾动限制部17从前后的第1臂部12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但也可以使其从止挡件上板部11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或者也可以使其从前后的第1臂部12及止挡件上板部11的双方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10上设有限制止挡件上板部11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倾动的倾动限制部17,但也可以不设置倾动限制部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与止挡件上板部11一体成形,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独立形成的前后的第1臂部12和止挡件上板部11相互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中设有倾斜部12a和铅垂部12b,使前后的第1臂部12在后视下弯折,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从止挡件上板部11的两端部到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为止在倾斜的状态下呈直线状延伸的前后的第1臂部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配置于比止挡件上板部11靠车宽方向外侧处,但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的位置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比止挡件上板部11靠下方即可。例如,如图8中由实线所示,也可以使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的车宽位置与止挡件上板部11的车宽位置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前后的第1臂部12沿大致铅垂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倾动限制部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轴支承于车身框架2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悬架横梁5a),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焊接将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固定于悬架横梁5a,或者也可以通过沿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车宽方向)延伸的螺栓而紧固固定于悬架横梁5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悬架横梁5a支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悬架横梁5a之外的其他车身框架2(例如,侧梁4等)支承前后的第1臂部12的下端部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上设有弹性构件16,但也可以在止挡件上板部11上不设置弹性构件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上设有水平区域40,但也可以不设置水平区域40。即,也可以使引擎支架止挡件10的止挡件上板部11与第2板状构件32的上表面的并非水平的区域相对。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引擎支架止挡件60在支承于引擎3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擎支承结构包括引擎支架30和引擎支架止挡件60。
引擎支架止挡件60独立于引擎支架30地形成,并设于车辆1的右侧的引擎支架30的附近。引擎支架止挡件60包括止挡件下板部(止挡部)61、前后一对第1臂部(延伸设置部)62(在图9中仅图示出后侧的第1臂部62)、以及倾动限制部63,经由引擎侧托架7支承于引擎3。
止挡件下板部61配置于从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车宽方向内端侧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第1板状构件31的下表面相对。在止挡件下板部61的上表面上例如安装有橡胶制的弹性构件(省略图示)。该弹性构件配置于从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的位置。
前后的第1臂部62从止挡件下板部61的前后的两端缘弯折而向上方延伸。即,止挡件下板部61与前后的第1臂部62以呈大致U状的方式一体成形。前后的第1臂部62的前后的间隔被设定为比引擎支架3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稍长。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被支承部)64配置于比止挡件下板部61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上方,在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上分别形成有螺栓插通孔(省略图示)。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通过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65插通于螺栓插通孔而被紧固固定于引擎侧托架7。螺栓65的紧固力如下:在止挡件下板部61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不抵接的程度的车辆1的振动时,限制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倾动,另一方面,在止挡件下板部61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抵接而从引擎支架30侧向止挡件下板部61输入较大的载荷时,允许引擎支架止挡件60以螺栓65的轴为中心的倾动。即,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经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65的轴而轴支承于引擎3侧。前后的第1臂部62具有:从其上端部64侧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状态下呈直线状延伸的倾斜部62a;以及从倾斜部62a的下端向下方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铅垂部62b,前后的第1臂部62在引擎支架30的前后的两侧配置于从引擎支架30向前后分离的位置。前后的第1臂部62的铅垂部62b的下端缘与止挡件下板部61的前后的端缘连续。
倾动限制部63具有:从前后的第1臂部62向车宽方向内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第2臂部66(在图9中仅图示出后侧的第2臂部66。);以将前后的第2臂部66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彼此相互连结的方式固定的内板部67;以及固定于内板部67的弹性构件68,倾动限制部63限制止挡件下板部61向车宽方向内侧(与引擎3的轴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的倾动。前后的第2臂部66的车宽方向外端部配置于前后的第1臂部62的前后两侧,并固定于前后的第1臂部62。内板部67在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的附近、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内板部67的前后的两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上,固定有前后的第2臂部66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弹性构件68例如是橡胶制的板状的弹性构件68,在与内板部67的车宽方向内侧面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引擎支架止挡件60在使弹性构件68与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面接触的状态下支承于引擎侧托架7。此外,也可以是,不使弹性构件68与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面接触,而使其接近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
在如上述这样构成的引擎支承结构中,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止挡件下板部61配置于从弹性支承状态的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并与该下表面相对,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在比止挡件下板部61靠上方处支承于引擎3侧。因此,如果在车辆1的振动时等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大幅移动,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止挡件下板部61的上表面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的下表面抵接,则能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60限制第2板状构件32向上方的移动。这样,能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60可靠地限制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的移动。
另外,除了引擎支架30之外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60来限制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的移动。因此,例如在引擎3的转速急剧上升时等引擎3向侧倾方向(图2中的空心箭头的方向)大幅倾动时,能够通过引擎支架止挡件60防止如下情况:从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与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抵接的状态起,第2板状构件32的下侧的第2侧板部38b比第1板状构件31的下侧的第1侧板部35b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第2板状构件32相对于第1板状构件31向上方的移动被解除。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60与引擎支架30独立形成,因此对于具备引擎支架30的车辆,能够在之后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60。因此,针对不具有引擎支架止挡件60且想要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的车辆1,能够不更换引擎支架30而追加设置引擎支架止挡件60,因此能够利用已有的引擎支架30,并且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另外,由于不需要更换引擎支架30,因此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作业来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可靠地抑制引擎3相对于车身框架2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
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经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65的轴而轴支承于引擎3侧。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弹性构件68与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面接触。因此,在因车辆1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止挡件下板部61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抵接,对于引擎支架止挡件60向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倾动的方向输入载荷时,能够在使弹性构件68压缩变形的同时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下端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倾动。因此,例如与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引擎侧托架7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应力向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的集中。
另外,由于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倾动限制部63的弹性构件68与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面接触,因此在因车辆1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止挡件下板部61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抵接时,能够使向引擎支架止挡件60输入的载荷从倾动限制部63向引擎3侧传递。因此,能够抑制应力向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集中。
另外,由于在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止挡件下板部61的上表面上设有弹性构件(省略图示),因此在因车辆1的振动等使引擎支架30的第2板状构件32向上方移动时,止挡件下板部61经由弹性构件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抵接。因此,与没有设置弹性构件而止挡件下板部61与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31直接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弹性构件来抑制在该抵接时所产生的声音(例如,接触音或振动音等)。
另外,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倾动限制部63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具有弹性构件68,该弹性构件68与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面接触。因此,与不具有弹性构件68而倾动限制部63的内板部67与引擎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3a直接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弹性构件68来减少车辆1的振动时等的倾动限制部63与引擎3的接触音或振动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倾动限制部63上设有弹性构件68,但也可以不设置弹性构件6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前后的第2臂部66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彼此相互连结的方式设有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倾动限制部63的内板部67,但倾动限制部63的形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倾动限制部63从前后的第1臂部62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但也可以使其从止挡件下板部61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或者也可以使其从前后的第1臂部62及止挡件下板部61这双方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60上设有限制止挡件下板部61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动的倾动限制部63,但也可以不设置倾动限制部6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与止挡件下板部61一体成形,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独立形成的前后的第1臂部62和止挡件下板部61相互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种设有倾斜部62a和铅垂部62b,并使前后的第1臂部62在后视下弯折,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从止挡件下板部61的两端部到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为止在倾斜的状态下呈直线状延伸的前后的第1臂部6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配置于比止挡件下板部61靠车宽方向内侧,但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的位置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比止挡件下板部61靠上方即可。例如,如图8中由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使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的车宽位置与止挡件下板部61的车宽位置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前后的第1臂部62沿大致铅垂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倾动限制部6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轴支承于引擎3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引擎侧托架7),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焊接将前后的第1臂部62的上端部64固定于引擎侧托架7,或者也可以通过沿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车宽方向)延伸的螺栓而紧固固定于引擎侧托架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支架止挡件60的止挡件下板部61上设有弹性构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在止挡件下板部61上不设置弹性构件。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即,基于本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完成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等当然全部包含在本公开的范畴内。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引擎支架止挡件10、60设于引擎3的右侧的引擎支架30的附近,但也可以设于引擎3的左侧的引擎支架30的附近,或者也可以设于引擎3的左右两侧的引擎支架30的附近。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引擎支架30的第1板状构件(框架侧构件、另一构件)31形成为截面U状,将第2板状构件(引擎侧构件、一个构件)32形成为箱型,但第1板状构件(框架侧构件)31及第2板状构件(引擎侧构件)32的形状不限定于此,可以应用各种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将引擎支架30的框架侧构件(一个构件)形成为箱型,将引擎侧构件(另一构件)形成为截面U状。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引擎3的旋转轴CL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将引擎3搭载于车辆1,但也可以在引擎3的旋转轴CL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将引擎3搭载于车辆1。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经由引擎支架30从车身框架2侧支承引擎3的前后方向的两侧。
本公开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从车身框架侧支承引擎的车辆。
本申请基于2018年10月1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97425),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限制引擎相对于车身框架向上方的过大的移动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在这一点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2:车身框架
3:引擎
3a:引擎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
8:框架构件
8a:框架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面(车身框架的侧面)
10、60:引擎支架止挡件
11:止挡件上板部(止挡部)
12、62:第1臂部(延伸设置部)
13:第1臂部的下端部(被支承部)
17、63:倾动限制部
30:引擎支架
31:第1板状构件(框架侧构件、另一构件)
32:第2板状构件(引擎侧构件、一个构件)
33:弹性构件
34:第1底板部(另一侧底面部)
35a、35b:一对第1侧板部(内壁部)
37:第2底板部(一侧底面部)
38:第2侧板部(外壁部)
39:间隙
61:止挡件下板部(止挡部)
64:第1臂部的上端部(被支承部)

Claims (5)

1.一种引擎支架止挡件,设于车辆,该车辆的车身框架经由引擎支架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在所述引擎的旋转轴沿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搭载有所述引擎,该引擎支架具有:支承于所述引擎的引擎侧构件、配置于比所述引擎侧构件靠下方处并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框架侧构件、以及被夹持于所述框架侧构件与所述引擎侧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
所述引擎支架止挡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止挡部,其配置于从所述引擎支架的所述引擎侧构件的上表面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并与所述上表面相对,以及
延伸设置部,其具有配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下方处并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被支承部,从所述止挡部连续并向下方延伸;
所述引擎支架止挡件独立于所述引擎支架地形成,并限制所述引擎侧构件相对于所述引擎支架的所述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倾动限制部,其限制所述止挡部向与所述引擎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移动;
所述延伸设置部的所述被支承部配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经由沿所述引擎的所述轴向延伸的轴而轴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侧;
所述倾动限制部从所述延伸设置部中比所述被支承部靠上方的区域及所述止挡部中的至少一者向所述一侧延伸;
所述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配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的所述车身框架的侧面接近或接触。
3.一种引擎支架止挡件,设于车辆,该车辆的车身框架经由引擎支架从下方弹性支承引擎,在所述引擎的旋转轴沿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搭载有所述引擎,该引擎支架具有:支承于所述引擎的引擎侧构件、配置于比所述引擎侧构件靠下方处并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框架侧构件、以及被夹持于所述框架侧构件与所述引擎侧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
所述引擎支架止挡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止挡部,其配置于从所述引擎支架的所述框架侧构件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的位置并与所述下表面相对,以及
延伸设置部,其具有配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上方处并支承于所述引擎侧的被支承部,从所述止挡部连续并向上方延伸;
所述引擎支架止挡件独立于所述引擎支架地形成,限制所述引擎侧构件相对于所述引擎支架的所述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擎支架止挡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倾动限制部,其限制所述止挡部向与所述引擎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移动;
所述延伸设置部的所述被支承部配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经由沿所述引擎的所述轴向延伸的轴而轴支承于所述引擎侧,
所述倾动限制部从所述延伸设置部中比所述被支承部靠下方的区域及所述止挡部中的至少一者向所述一侧延伸,
所述倾动限制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配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所述一侧的所述引擎的侧面接近或接触。
5.一种引擎支承结构,通过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擎支架止挡件来限制所述引擎侧构件相对于所述引擎支架的所述框架侧构件向上方的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擎支架的所述框架侧构件及所述引擎侧构件中的一个构件具有支承所述弹性构件的一侧底面部、以及从所述一侧底面部的外缘部的整周区域向所述框架侧构件及所述引擎侧构件中的另一构件侧延伸的筒状的外壁部,并形成为向所述另一构件侧开放的有底筒状;
所述另一构件具有:与所述一侧底面部相对并支承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侧底面部、以及在所述一个构件的内部从所述另一侧底面部向所述一侧底面部侧延伸并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相对的至少一对内壁部;
所述一个构件的所述一侧底面部及所述另一构件的所述另一侧底面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在所述另一构件的所述一对内壁部与所述一个构件之间,设有允许所述一个构件及所述另一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间隙。
CN201980068727.4A 2018-10-19 2019-10-18 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Active CN112912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7425A JP7153227B2 (ja) 2018-10-19 2018-10-19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ストッパ及び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JP2018-197425 2018-10-19
PCT/JP2019/041151 WO2020080536A1 (ja) 2018-10-19 2019-10-18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ストッパ及び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263A CN112912263A (zh) 2021-06-04
CN112912263B true CN112912263B (zh) 2023-06-27

Family

ID=7028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8727.4A Active CN112912263B (zh) 2018-10-19 2019-10-18 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53227B2 (zh)
CN (1) CN112912263B (zh)
WO (1) WO202008053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877A (ja) * 1992-07-03 1994-01-25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2004068922A (ja) * 2002-08-06 2004-03-0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6027392A (ja) * 2004-07-14 2006-02-02 Hino Motors Ltd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構造
CN103339406A (zh) * 2011-02-18 2013-10-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及防振装置支架
CN104040212A (zh) * 2012-02-14 2014-09-10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隔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500Y2 (zh) * 1977-12-23 1981-01-31
JPH0714044Y2 (ja) * 1989-02-28 1995-04-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取付構造
KR101861607B1 (ko) 2008-01-18 2018-05-2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M2m 통신을 인에이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877A (ja) * 1992-07-03 1994-01-25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2004068922A (ja) * 2002-08-06 2004-03-0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6027392A (ja) * 2004-07-14 2006-02-02 Hino Motors Ltd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構造
CN103339406A (zh) * 2011-02-18 2013-10-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及防振装置支架
CN104040212A (zh) * 2012-02-14 2014-09-10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隔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263A (zh) 2021-06-04
WO2020080536A1 (ja) 2020-04-23
JP7153227B2 (ja) 2022-10-14
JP2020063006A (ja)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00003944B1 (ko) 차량의 라지에이터 지지장치
KR102453592B1 (ko) Tm마운트의 스토퍼
JP5061080B2 (ja) 防振ブッシュ
JP6541614B2 (ja) 作業車
CN112455542A (zh) 车辆用副车架
CN112912263B (zh) 引擎支架止挡件及引擎支承结构
US7458594B2 (en) Lower arm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uspension
JP6754006B2 (ja) トルクロッド取付構造
CN111163997A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08349342B (zh) 制动气室支架的安装结构
JPWO2020065900A1 (ja)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8928227B (zh) 动力传动系的安装装置
JP6780486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6816630B2 (ja) 車両用インサイドミラー取付構造
EP3127790B1 (en) Work vehicle
JP5044288B2 (ja) マウントブラケット結合構造
JP5033024B2 (ja) 防振ブッシュの取付金具
JPH11170879A (ja) 自動車のミッションマウント構造
JP2007290414A (ja) 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JP6425129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726391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CN115210131B (zh) 驾驶室安装结构
JP6943369B2 (ja) 自動車の後部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JPS6346301Y2 (zh)
JP5137523B2 (ja) 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