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808B - 一种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808B
CN112848808B CN202110128949.XA CN202110128949A CN112848808B CN 112848808 B CN112848808 B CN 112848808B CN 202110128949 A CN202110128949 A CN 202110128949A CN 112848808 B CN112848808 B CN 112848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ubber core
triangular rubber
depth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89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8808A (zh
Inventor
王�锋
陈雪梅
刘晶晶
李明
马小刚
张雪令
刘桂霞
冯红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89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8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8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009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内衬层、胎体层、带束层、胎侧和胎冠连接形成的胎面层,还包括防水线、复合胶芯和钢丝圈,胎体层一端经过内衬层外侧和复合胶芯内侧之间,且胎体层反包复合胶芯下端和钢丝圈,复合胶芯顶端贴合连接于胎体层,胎侧贴附于胎体层外侧,复合胶芯包括硬三角胶芯和软三角胶芯;硬三角胶芯上端与内外两侧胎体相贴,硬三角胶芯下端与软三角胶芯的外侧以及外侧胎体相贴合;软三角胶芯的内侧与内侧的胎体相贴合;软三角胶芯下端与钢丝圈相连,本发明很好的保护胎体及钢丝包布反包端点,使轮胎耐久性能不受影响,且本发明减少胎侧用胶,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升全钢子午线轮胎耐久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正成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目前,降低轮胎的生热和油耗,提高耐老化性能,成为了未来轮胎企业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应对能环保问题,如欧盟出台了轮胎标签法案,美国环保署推出了SmartWay认证等,对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各项性能尤其是轮胎的滚动阻力性能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胎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位,它是多种半部件及骨架材料的复合处,承受轮胎的内压应力及负荷下的附加应力,关系到轮胎的耐久性能,需要严格的生产工艺。
传统的胎侧为胎肩及胎肩椭圆形过渡,不仅增加轮胎的重量,增大滚动阻力,且材料过厚生热较大,不利于轮胎的耐久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的胎侧为胎肩及胎肩椭圆形过渡,不仅增加轮胎的重量,增大滚动阻力,且材料过厚生热较大,不利于轮胎的耐久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1、一种轮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内衬层、胎体层、带束层、胎侧和胎冠连接形成的胎面层,还包括防水线、复合胶芯和钢丝圈,所述胎体层一端经过所述内衬层外侧和所述复合胶芯内侧之间,且所述胎体层反包所述复合胶芯下端和钢丝圈,所述复合胶芯顶端贴合连接于所述胎体层,所述胎侧贴附于所述胎体层外侧;
其特征在于,将额定内压充气状态下,过所述轮胎断面最宽点的直线定义为水平轴,沿所述胎侧外表面从所述水平轴至所述防水线方向通过切削所述胎侧的部分材料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区域;在所述胎体层外侧反包于所述复合胶芯下端的位置,还包覆有钢丝包布;所述复合胶芯包括硬三角胶芯和软三角胶芯;所述硬三角胶芯与所述胎体的内外两侧相贴,所述硬三角胶芯下端与所述软三角胶芯的外侧以及所述胎体的外侧相贴合,所述软三角胶芯的内侧与所述胎体的内侧相贴合,且所述软三角胶芯下端与所述钢丝圈相连;所述钢丝包布在所述内衬层与所述胎体层之间,且一端从软三角胶芯与硬三角胶芯顶端的连接处下方,沿所述胎体层反包方向,反包于所述胎体层且与所述钢丝圈位置对应,所述钢丝包布另一端经过所述硬三角胶芯与所述软三角胶芯底端的连接处,并与所述硬三角胶芯相贴合,所述钢丝包布反包高度高于所述胎体层反包高度H;其中,8mm≤H≤10mm;所述轮胎还包括子口补强胶,所述子口补强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胎侧底部的内侧和所述内衬层底部的内侧,且所述子口补强胶完全包覆于钢丝包布外侧,用于保护所述胎体层及所述钢丝包布反包端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轮胎断面中为弧状,形成所述轮胎断面胎侧轮廓线的一部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中心部、由中心部的上端向所述水平轴方向延伸形成的上过渡部以及由中心部的下端向所述防水线方向延伸形成的下过渡部;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胎侧外表面从所述水平轴至所述防水线方向,所述第一区域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某一数值在逐渐减小到0;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深度越靠近所述中心部的几何中心深度越大,深度最大的位置为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区域的入刀点距离所述防水线的距离为L,且所述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为T;其中,3mm≤L≤5mm,T≤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轮胎断面由所述轮胎外侧轮廓线任一点沿水平方向到所述轮胎内侧的轮廓线的距离为轮胎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置轮胎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水平轴位置的所述胎侧厚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内衬层、胎体层、带束层、胎侧和胎冠连接形成的胎面层,还包括防水线、复合胶芯和钢丝圈,胎体层一端经过内衬层外侧和复合胶芯内侧之间,且胎体层反包复合胶芯下端和钢丝圈,复合胶芯顶端贴合连接于胎体层,胎侧贴附于胎体层外侧,复合胶芯包括硬三角胶芯和软三角胶芯;硬三角胶芯上端与内外两侧胎体相贴,硬三角胶芯下端与软三角胶芯的外侧以及外侧胎体相贴合;软三角胶芯的内侧与内侧的胎体相贴合;软三角胶芯下端与钢丝圈相连,本发明很好的保护胎体及钢丝包布反包端点,使轮胎耐久性能不受影响,且本发明减少胎侧用胶,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升全钢子午线轮胎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轮胎的胎侧切削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轮胎的胎侧切削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内衬层;
200、带束层;
300、胎侧;
400、胎冠;
500、胎面层;
600、防水线;
700、复合胶芯;710、硬三角胶芯;720、软三角胶芯;
800、钢丝圈;
900、钢丝包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当使用术语“径向”时,表述涉及到轮胎的半径方向,如果更接近轮胎的旋转轴线时,则表述为“径向内侧”;当使用术语“周向”时,表述为轮胎滚动方向;当使用术语“胎里”时,表述为轮胎靠近轮辋一侧。
下文是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内衬层100、胎体层、带束层200、胎侧300和胎冠400连接形成的胎面层500,还包括防水线600、复合胶芯700和钢丝圈800,胎体层一端经过内衬层100外侧和复合胶芯700内侧之间,且胎体层反包复合胶芯700下端和钢丝圈800,复合胶芯700顶端贴合连接于胎体层,胎侧300贴附于胎体层外侧,将额定内压充气状态下,过轮胎断面最宽点的直线定义为水平轴,沿胎侧300外表面从水平轴至防水线600方向通过切削胎侧300的部分材料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区域。本发明很好的保护胎体及钢丝包布900反包端点,使轮胎耐久性能不受影响,且本发明减少胎侧300用胶,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升全钢子午线轮胎耐久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区域在轮胎断面中为弧状,形成轮胎断面胎侧300轮廓线的一部分。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区域包括中心部、由中心部的上端向水平轴方向延伸形成的上过渡部以及由中心部的下端向防水线600方向延伸形成的下过渡部;第一区域沿胎侧300外表面从水平轴至防水线600方向,第一区域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某一数值在逐渐减小到0;其中,第一区域深度越靠近中心部的几何中心深度越大,深度最大的位置为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区域的入刀点距离防水线600的距离为L,且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为T;其中,3mm≤L≤5mm,T≤5mm。
作为优选方案,在胎体层外侧反包于复合胶芯700下端的位置,还包覆有钢丝包布9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设置钢丝包布900,保证了轮胎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复合胶芯700包括硬三角胶芯710和软三角胶芯720;硬三角胶芯710与胎体的内外两侧相贴,硬三角胶芯710下端与软三角胶芯720的外侧以及胎体的外侧相贴合,软三角胶芯720的内侧与胎体的内侧相贴合,且软三角胶芯720下端与钢丝圈800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设置有垫胶,垫胶设置在带束层200的一侧,位于胎肩,增加了连接强度的同时保证了轮胎的稳定性和增加了轮胎的密度。
作为优选方案,钢丝包布900在内衬层100与胎体层之间,且一端从软三角胶芯720与硬三角胶芯710顶端的连接处下方,沿胎体层反包方向,反包于胎体层且与钢丝圈800位置对应,钢丝包布900另一端经过硬三角胶芯710与软三角胶芯720底端的连接处,并与硬三角胶芯720相贴合,钢丝包布900反包高度高于胎体层反包高度H;其中,8mm≤H≤10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钢丝包布900在胎体外侧,且钢丝包布900反包高度高于胎体层反包高度H,且8mm≤H≤10mm,可以增强轮胎的周向刚性,保证轮胎的转向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轮胎还包括子口补强胶,子口补强胶两端分别连接在胎侧300底部的内侧和内衬层100底部的内侧,且子口补强胶完全包覆于钢丝包布900外侧,用于保护胎体层及钢丝包布900反包端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子口补强胶不变,很好的保护胎体及钢丝包布900反包端点,使轮胎耐久性能不受影响。
作为优选方案,轮胎断面由轮胎外侧轮廓线任一点沿水平方向到轮胎内侧的轮廓线的距离为轮胎的厚度;其中,第一区域位置轮胎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水平轴位置的胎侧300厚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1-2,本发明的切削位置位于胎侧300子口补强胶以上,胎侧300软胶进行切削,其中胎侧300软胶切削沿圆周方向整周分布。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水平轴以上胎侧300软胶不做切削,能够很好的保护胎体,提升了轮胎骨架材料的可翻新性。
更进一步的,参照图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轮胎胎侧300的切削方式,将额定内压充气状态下,过轮胎断面最宽点的直线定义为水平轴,从水平轴位置开始,沿胎侧300外表面从水平轴至防水线600方向,且沿轮胎圆周方向整周将胎侧300切削去除部分材料形成第一区域;其中,切削胎侧300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由水平轴位置为入刀点开始进行切削,且切削深度由水平轴至防水线600方向由0逐渐增大至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为0同时进行出刀,切削过程中的切削深度≤5mm,切削后最薄点厚度不小于平轴位置胎侧300厚度,出刀点距离防水线600的距离不低于3mm且不高于5mm。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内衬层、胎体层、带束层、胎侧和胎冠连接形成的胎面层,还包括防水线、复合胶芯和钢丝圈,胎体层一端经过内衬层外侧和复合胶芯内侧之间,且胎体层反包复合胶芯下端和钢丝圈,复合胶芯顶端贴合连接于胎体层,胎侧贴附于胎体层外侧,复合胶芯包括硬三角胶芯和软三角胶芯;硬三角胶芯上端与内外两侧胎体相贴,硬三角胶芯下端与软三角胶芯的外侧以及外侧胎体相贴合;软三角胶芯的内侧与内侧的胎体相贴合;软三角胶芯下端与钢丝圈相连,本发明很好的保护胎体及钢丝包布反包端点,使轮胎耐久性能不受影响,且本发明减少胎侧用胶,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升全钢子午线轮胎耐久性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轮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内衬层、胎体层、带束层、胎侧和胎冠连接形成的胎面层,还包括防水线、复合胶芯和钢丝圈,所述胎体层一端经过所述内衬层外侧和所述复合胶芯内侧之间,且所述胎体层反包所述复合胶芯下端和钢丝圈,所述复合胶芯顶端贴合连接于所述胎体层,所述胎侧贴附于所述胎体层外侧;
其特征在于,将额定内压充气状态下,过所述轮胎断面最宽点的直线定义为水平轴,沿所述胎侧外表面从所述水平轴至所述防水线方向通过切削所述胎侧的部分材料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区域;在所述胎体层外侧反包于所述复合胶芯下端的位置,还包覆有钢丝包布;所述复合胶芯包括硬三角胶芯和软三角胶芯;所述硬三角胶芯与所述胎体的内外两侧相贴,所述硬三角胶芯下端与所述软三角胶芯的外侧以及所述胎体的外侧相贴合,所述软三角胶芯的内侧与所述胎体的内侧相贴合,且所述软三角胶芯下端与所述钢丝圈相连;所述钢丝包布在所述内衬层与所述胎体层之间,且一端从软三角胶芯与硬三角胶芯顶端的连接处下方,沿所述胎体层反包方向,反包于所述胎体层且与所述钢丝圈位置对应,所述钢丝包布另一端经过所述硬三角胶芯与所述软三角胶芯底端的连接处,并与所述硬三角胶芯相贴合,所述钢丝包布反包高度高于所述胎体层反包高度H;其中,8mm≤H≤10mm;所述轮胎还包括子口补强胶,所述子口补强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胎侧底部的内侧和所述内衬层底部的内侧,且所述子口补强胶完全包覆于钢丝包布外侧,用于保护所述胎体层及所述钢丝包布反包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轮胎断面中为弧状,形成所述轮胎断面胎侧轮廓线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中心部、由中心部的上端向所述水平轴方向延伸形成的上过渡部以及由中心部的下端向所述防水线方向延伸形成的下过渡部;
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胎侧外表面从所述水平轴至所述防水线方向,所述第一区域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某一数值在逐渐减小到0;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深度越靠近所述中心部的几何中心深度越大,深度最大的位置为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由水平轴位置为入刀点开始进行切削,且切削深度由水平轴至防水线600方向由0逐渐增大至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为0同时进行出刀,切削过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出刀点距离所述防水线的距离为L,且所述第一区域深度最大值为T;
其中,3mm≤L≤5mm,T≤5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断面由所述轮胎外侧轮廓线任一点沿水平方向到所述轮胎内侧的轮廓线的距离为轮胎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置轮胎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所述水平轴位置的所述胎侧厚度。
CN202110128949.X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轮胎 Active CN112848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8949.XA CN112848808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8949.XA CN112848808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轮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808A CN112848808A (zh) 2021-05-28
CN112848808B true CN112848808B (zh) 2023-09-29

Family

ID=7598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8949.XA Active CN112848808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880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2016A (en) * 1990-10-16 1994-07-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s with sidewall recesses
JPH09175122A (ja) * 1995-12-22 1997-07-0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10193924A (ja) * 1997-01-09 1998-07-2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0821550B1 (ko) * 2006-12-28 2008-04-15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비드부의 내구력을 향상시킨 중하중용 공기입 레디얼타이어
JP2010179781A (ja) * 2009-02-05 2010-08-1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754070A (zh) * 2014-01-07 2014-04-30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外加强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4071A (zh) * 2014-01-08 2014-04-30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内加强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9952A (zh) * 2015-03-09 2015-06-03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重载轮胎
CN105172483A (zh) * 2015-07-24 2015-12-23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三角胶芯
CN105365497A (zh) * 2015-10-08 2016-03-02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
CN107685602A (zh) * 2017-09-14 2018-02-13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胎圈耐久性能的全钢子午线轮胎
CN207842551U (zh) * 2017-09-14 2018-09-11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胎圈耐久性能的全钢子午线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96676A1 (fr) * 2001-05-29 2002-12-0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4525352B2 (ja) * 2005-01-07 2010-08-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9051260A1 (ja) * 2007-10-19 2009-04-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45901B1 (ja) * 2013-02-22 2014-07-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7183689B2 (ja) * 2018-10-22 2022-12-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643536A1 (en) * 2018-10-22 2020-04-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CN215662784U (zh) * 2021-01-29 2022-01-28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2016A (en) * 1990-10-16 1994-07-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s with sidewall recesses
JPH09175122A (ja) * 1995-12-22 1997-07-0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10193924A (ja) * 1997-01-09 1998-07-2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0821550B1 (ko) * 2006-12-28 2008-04-15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비드부의 내구력을 향상시킨 중하중용 공기입 레디얼타이어
JP2010179781A (ja) * 2009-02-05 2010-08-1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754070A (zh) * 2014-01-07 2014-04-30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外加强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4071A (zh) * 2014-01-08 2014-04-30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内加强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9952A (zh) * 2015-03-09 2015-06-03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重载轮胎
CN105172483A (zh) * 2015-07-24 2015-12-23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三角胶芯
CN105365497A (zh) * 2015-10-08 2016-03-02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
CN107685602A (zh) * 2017-09-14 2018-02-13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胎圈耐久性能的全钢子午线轮胎
CN207842551U (zh) * 2017-09-14 2018-09-11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胎圈耐久性能的全钢子午线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808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83654A1 (en) Runflat tire
JP3007882B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CN110758023B (zh) 充气轮胎
JP4378055B2 (ja) ラジアルタイヤ用補強ビード
JP729862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83784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63866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853419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8367635B (zh) 充气轮胎
JP2001071714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21054295A (ja) タイヤ・リム組立体
CN215662784U (zh) 一种轮胎
EP3798027B1 (en) Tire with improved bead portion
JP5685860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12848808B (zh) 一种轮胎
JP2004322718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450449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318402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84866B2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88543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7419047B2 (ja) タイヤ
JP7069859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WO2023095373A1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WO2023095372A1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3984781A1 (en) Sidewall construction for a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