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754A -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754A
CN112788754A CN201911083647.4A CN201911083647A CN112788754A CN 112788754 A CN112788754 A CN 112788754A CN 201911083647 A CN201911083647 A CN 201911083647A CN 112788754 A CN112788754 A CN 112788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sponse message
carrier
network device
beam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36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754B (zh
Inventor
杨宇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9110836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5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KR1020227017604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87539A/ko
Priority to BR112022008448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08448A2/pt
Priority to PCT/CN2020/126508 priority patent/WO2021088874A1/zh
Priority to EP20883856.5A priority patent/EP4057737A4/en
Priority to JP2022524259A priority patent/JP2022554221A/ja
Publication of CN112788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54A/zh
Priority to US17/724,290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561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传统技术中未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新波束的使用时机进行规定,而导致的UE和网络设备对于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不一致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上述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本申请应用于波束失败恢复场景中。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高频段通信***中,由于无线信号的波长较短,因此容易因为信号被阻挡、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等原因造成通信中断,此时,若采用传统技术中的无线链路重建,则耗时较长。
针对这一问题,传统技术主要通过引入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机制来解决。具体的,对于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BFR机制,当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给网络设备后,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后,向UE发送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然而,传统技术中对于何时使用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新波束(new beam)来传输上/下行信道和信道,并未做具体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以解决传统技术中未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新波束的使用时机进行规定,而导致的UE和网络设备对于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UE,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所述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所述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上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E,包括:传输模块,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确定模块确定的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确定模块确定的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上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E,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从网络设备接收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可以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信道或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如此,通过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波束的使用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UE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部分术语进行解释,以方便理解:
1、SCell BFR机制
在3GPP Release 16中引入了SCell BFR机制,主要用于多载波的场景(可以理解为载波聚合CA,有多个载波(carrier),或多个成员载波CC,或多个小区(cell)),其中,存在一个主小区(如,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中的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或,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中的主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和至少一个Scell。
1)使用场景:在Scell上有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在Scell上仅有下行链路,Pcell可以在FR1或者FR2(frequency range,FR)。
2)SCell BFD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
周期性的1-port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参考信号(CSIReference Signal,CSI-RS);
测量结果基于假定误块率(hypothetical BLER);
对于显式配置,BFD RS位于当前CC(current CC);
对于隐式配置,BFD RS可以在current CC或其他CC(another CC)上的激活(active)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上;
SCell BFD的BLER阈值(BLER threshold)为default value ofrlmInSyncOutOfSyncThreshold;
重用R15 BFD过程,即per SCell进行BFD;
支持最多2 BFD RS for per BWP,不引入新的UE能力(capability)。
3)DL RS for new beam:
DL RS for new beam identification可以基于SSB and CSI-RS for BM;
DL RS for new beam identification可以在active BWP上发射,该BWP属于配置来监听BFR的CC或者在同一band上的其它CC上;
新波束确认阈值(New beam identification threshold)基于L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L1-RSRP);
当配置了SCell BFR且配置了RS for new beam identification,则总是配置newbeam identification的门限;
如果1个SCell失败,当没有new beam的L1-RSRP高于所配置门限时,对于new beaminformation reporting,UE上报no new beam identified for the Scell;
每个BWP中RS for new beam identification最多为64个;
SCell new beam identification的threshold的range是基于range specifiedin RSRP-Range
如果配置了SCell BFR,则new beam RS必须配置。
4)波束失败恢复请求(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BFRQ)
BFRQ发送条件:如果UE declares beam failure,则UE向网络发送BFRQ。
对于SCell with DL only,UE上报UE failed CC index(es)和new beaminformation(if present)by PUSCH or PUCCH。如果配置了new candidate beam RS和相应的threshold,且至少new beam的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threshold,则UE在BFR期间上报new beam信息。UE对1个SCell只上报1个beam的beam index。
使用PCell或PSCell上的dedicated SR-like PUCCH resource,来触发传输BFRQ的PUSCH。
PUCCH-BFR可配置为PUCCH format 0或PUCCH format 1。
当PUCCH-BFR与SRS碰撞,则drop SRS。
对于eMBB,当PUCCH-BFR与other PUCCH(不携带SR)碰撞,则重用R15中对SR和other PUCCH的碰撞处理的dropping/multiplexing rule。
5)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响应(beam failure recovery response,BFRR)
BFRR to step 2 MAC CE是用于调度新传输的正常上行调度准许(normal uplinkgrant),所调度新传输使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与携带step2 MAC CE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所用的相同。该过程与normal“ACK”for PUSCH相同。当UE接收到BFRR to step 2,UE可以认为BFR过程完成。
对PUCCH-BFR的响应,可以为正常上行调度准许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NTI,C-RNTI)/调制和编码方案-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C-RNTI,MCS-C-RNTI)。
2、在传统技术中,对于SCell BFR机制,存在如下问题:当UE接收到BFRR之后,对于各下行/上行信道和信号,使用什么beam来传输,以及在什么时间使用所确定的beam来传输各下行/上行信道和信号。即传统技术未对BFRQ指示的new beam的使用时机进行规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UE及网络设备,UE从网络设备接收到BFRR后,可以根据BFRQ指示的new beam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信道或信号),其中,上述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BFRR时,或者,UE接收到BFRR后的目标时长之后,上述目标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如此,通过对BFRQ指示的new beam的使用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UE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3、其他术语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或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例如,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是用于区别不同的载波,而不是用于描述载波的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例如,5G通信***,未来演进***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等等。可以包括多种应用场景,例如,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Machine,M2M)、D2M、宏微通信、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等场景。这些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的通信等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与5G通信***中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0(图1中仅示出一个)以及每个网络设备100所连接的一个或多个UE200。
其中,上述的网络设备100可以为基站、核心网设备、发射接收节点(Transmissionand Reception Point,TRP)、中继站或接入点等。网络设备10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5G通信***中的网络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然用词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UE200可以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有线终端设备,该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以及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接入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单元、终端设备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设备装置等。作为一种实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以终端设备是手机为例示出。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301至步骤304:
步骤201:网络设备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可以为BFRQ,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可以为BFRR。
步骤202:UE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步骤203:UE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
步骤204:网络设备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3和步骤204之前没有明显先后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203再执行步骤2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4再执行步骤203,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203和步骤204,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5:UE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上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其中,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定时间的终点为:UE接收到网络设备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信息时,或者,UE接收到网络设备使用MAC CE命令激活的第二信息时,或者,UE接收到网络设备使用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指示的第二信息时,或者,UE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的反馈信息后;其中,上述第二信息为第一信息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状态信息或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 relation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A1或步骤A2或步骤A3:
步骤A1:UE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
步骤A2:UE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
步骤A3:UE根据第三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
其中,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大值,或者,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小值。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A1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若第一载波位于FR2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1频段,则UE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UE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A2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若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则UE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UE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
示例性的,当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时,UE根据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或者,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为FR2频段上的不同载波时,UE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或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其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位于FR2频段上的不同band或者相同band。或者,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为FR2频段上的相同载波时,则UE可以从第一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任选其一来确定第一时长。
步骤206:网络设备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信息包括:信道或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息可以为上行信息,也可以为下行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5和步骤206的执行顺序是由第一信息决定的。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第一信息为下行信息时,上述的步骤206为网络设备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发送该下行信息,对应的上述的步骤205为UE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接收该下行信息。若上述第一信息为上行信息时,上述的步骤205为UE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发送该上行信息,对应的上述的步骤206为网络设备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接收该上行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ORESET上的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CSI-RS,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的CSI-RS用于波束失败检测或CSI测量;或者,上述SRS的SRS资源所在资源集(resource set)的高层参数usage设置为码本(codebook)或非码本(noncodebook)或天线切换(antenna switching)。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CSI-RS仅限于:CSI-RSresource是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CSI-RS,和/或,CSI-RS resource用于CSI acquisition的CSI-RS。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CSI-RS可以不包括用于beam management的CSI-RS。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的CSI-RS可以为用于各种用途的CSI-RS。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SRS仅限于:用于codebook、nonCodebook、antennaSwitching的SRS resource set中的SRS resource。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的SRS可以为用于各种用途的SRS。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上述第一信息的小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小区组中的所有小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频段中的所有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网络设备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时,或者,网络设备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上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其中,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定时间的终点为: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配置或重配置第二信息的RRC信令时,或者,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激活第二信息的MAC CE命令时,或者,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时,或者,网络设备接收到UE发送的第二信息的反馈信息后;其中,上述第二信息为第一信息的TCI状态信息或空间关系信息。
示例性的,对于上述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的spatial relation信息中的sourceRS(或称reference RS)是UE在BFRQ信息(如,MAC CE)中指示的第一波束的波束信息中的DLRS。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B1或步骤B2或步骤B3:
步骤B1: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
步骤B2: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
步骤B3:网络设备根据第三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
其中,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大值,或者,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小值。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B1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若第一载波位于FR2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1频段,则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B2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若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则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
示例性的,当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时,网络设备根据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为FR2频段上的不同载波时,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或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其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位于FR2频段上的不同band或者相同band。或者,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为FR2频段上的相同载波时,则网络设备可以从第一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任选其一来确定第二时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时可以基于传输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的小区确定传输该响应消息的波束。
示例性的,上述步骤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2a或者步骤202b:
步骤202a:若第一小区位于FR2频段、且第一小区为除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UE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波束,并使用第二波束,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步骤202b:若第一小区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则使用第一波束,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其中,上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TCI状态信息中包含该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上述第一小区为传输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的小区。
示例性的,当第一小区位于FR1频段时,UE不需要确定上述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TCI状态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时可以基于传输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的小区确定传输该响应消息的波束。
示例性的,上述步骤2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3a或者步骤203b:
步骤203a:若第一小区位于FR2频段、且第一小区为除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网络设备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使用的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波束,并采用第二波束,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步骤203b:若第一小区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则网络设备采用第一波束,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其中,上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TCI状态信息中包含该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上述第一小区为传输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的小区。
示例性的,当第一小区位于FR1频段时,网络设备不需要确定上述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TCI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UE从网络设备接收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便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而网络设备在向UE发送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便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如此,通过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波束的使用时间(即上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预定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UE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图3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UE400包括:传输模块401和确定模块402,其中:传输模块401,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传输模块401,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确定模块402确定的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上述确定模块402,还用于若第一小区位于FR2频段、且第一小区为除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根据上述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波束,上述传输模块401,还用于使用确定模块402确定的第二波束,从网络设备接收上述响应消息;或者,上述传输模块401,还用于若第一小区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则使用第一波束,从网络设备接收上述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小区为传输响应消息的小区。
可选的,上述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或者,根据上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或者,根据第三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其中,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大值,或者,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小值。
可选的,上述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若第一载波位于FR2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1频段,则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上述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若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则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时长。
可选的,上述第一预定时间的终点为:UE400接收到网络设备使用RRC信令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信息时,或者,UE400接收到网络设备使用MAC CE命令激活的第二信息时,或者,UE400接收到网络设备使用DCI信令指示的第二信息时,或者,UE400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的反馈信息后;其中,上述第二信息为第一信息的TCI状态信息或空间关系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ORESET上的PDCCH,PDSCH,PUCCH,PUSCH,CSI-RS,SRS。
可选的,上述CSI-RS用于波束失败检测或CSI测量;或者,上述SRS的SRS资源所在资源集的高层参数usage设置为码本或非码本或天线切换。
可选的,传输第一信息的小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小区组中的所有小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频段中的所有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能够实现上述方法所示的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从网络设备接收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便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如此,通过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波束的使用时间(即上述第一预定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UE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图4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网络设备500包括:传输模块501和确定模块502,其中:传输模块501,用于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传输模块501,用于使用确定模块502确定的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网络设备500发送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网络设备500发送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上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传输模块501,还用于若第一小区位于FR2频段、且第一小区为除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根据上述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使用的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波束,并采用第二波束,向UE发送上述响应消息;或者,若上述第一小区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则采用第一波束,向UE发送上述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小区为传输响应消息的小区。
可选的,上述确定模块502,用于在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根据第三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其中,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大值,或者,上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小值。
可选的,上述确定模块502,具体用于:若第一载波位于FR2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1频段,则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则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或者,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FR2频段,则根据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时长。
可选的,上述第二预定时间的终点为:网络设备500发送用于配置或重配置第二信息的RRC信令时,或者,网络设备500发送用于激活第二信息的MAC CE命令时,或者,网络设备500发送用于指示第二信息的DCI信令时,或者,网络设备500接收到UE发送的第二信息的反馈信息后;其中,上述第二信息为第一信息的TCI状态信息或空间关系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ORESET上的PDCCH,PDSCH,PUCCH,PUSCH,CSI-RS,SRS。
可选的,上述CSI-RS用于波束失败检测或CSI测量;或者,上述SRS的SRS资源所在资源集的高层参数usage设置为码本或非码本或天线切换。
可选的,传输第一信息的小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小区组中的所有小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频段中的所有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所示的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在向UE发送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便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如此,通过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波束的使用时间(即上述第二预定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UE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以UE为终端设备为例,图5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101,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处理器110,用于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射频单元101,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处理器110确定的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UE接收到响应消息时,或者,UE接收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上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便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如此,通过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波束的使用时间(即上述第一预定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100通过网络模块1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将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设备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1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61上,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设备1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设备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终端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100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可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设备1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收发机802、存储器803、用户接口804和总线接口。
其中,收发机802,用于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处理器801,用于根据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收发机802,用于使用处理器801确定的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响应消息时,或者,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上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上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子载波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在向UE发送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后,便可根据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并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如此,通过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波束的使用时间(即上述第二预定时间)进行定义,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UE能够对各信道或信号的波束信息理解一致,保证了各信道或信号的正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8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3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网络设备800还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多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1)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
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所述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所述UE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时,或者,所述UE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所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
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所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所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包括:
若第一小区位于FR2频段、且所述第一小区为除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根据所述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的传输控制指示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波束,并使用所述第二波束,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则使用所述第一波束,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为传输所述响应消息的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或者,根据第三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大值,或者,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包括:若所述第一载波位于FR2频段,所述第二载波位于FR1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或者,若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均位于所述FR2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包括:若所述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所述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或者,若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均位于所述FR2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的终点为:所述UE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信息时,或者,所述UE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使用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 CE命令激活的所述第二信息时,或者,所述UE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使用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指示的所述第二信息时,或者,所述UE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的反馈信息后;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或空间关系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资源集CORESET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RS用于波束失败检测或CSI测量;或者,所述SRS的SRS资源所在资源集的高层参数usage设置为码本codebook或非码本noncodebook或天线切换antenna switching。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小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
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小区组中的所有小区,
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频段中的所有小区。
9.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
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所述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响应消息时,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所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
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所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或,所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子载波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包括:
若第一小区位于FR2频段、且所述第一小区为除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则根据所述响应消息所在下行信道使用的源传输控制指示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波束,并采用所述第二波束,向所述UE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则采用所述第一波束,向所述UE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为传输所述响应消息的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
或者,根据第三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大值,或者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包括:若所述第一载波位于FR2频段,所述第二载波位于FR1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或者,若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均位于所述FR2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包括:若所述第一载波位于FR1频段,所述第二载波位于FR2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或者,若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均位于所述FR2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的终点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配置或重配置第二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时,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所述第二信息的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 CE命令时,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时,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所述第二信息的反馈信息后;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或空间关系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资源集CORESET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RS用于波束失败检测或CSI测量;或者,所述SRS的SRS资源所在资源集的高层参数usage设置为码本codebook或非码本non codebook或天线切换antenna switching。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小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
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小区组中的所有小区,
发生波束失败的辅小区所在频段中的所有小区。
17.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该UE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的起点为:所述UE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时,或者,所述UE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一时长之后;所述第一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
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所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或,所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设备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指示的第一波束,确定目标波束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使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波束信息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的起点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响应消息时,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响应消息后的第二时长之后;所述第二时长与目标子载波间隔相关;
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包括:所述响应消息所在第一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或,所述第一信息所在第二载波对应子载波间隔。
19.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者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83647.4A 2019-11-07 2019-11-07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788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647.4A CN112788754B (zh) 2019-11-07 2019-11-07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BR112022008448A BR112022008448A2 (pt) 2019-11-07 2020-11-04 Método e dispositivo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ões.
PCT/CN2020/126508 WO2021088874A1 (zh) 2019-11-07 2020-11-04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EP20883856.5A EP4057737A4 (en) 2019-11-07 2020-11-04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0227017604A KR20220087539A (ko) 2019-11-07 2020-11-04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비
JP2022524259A JP2022554221A (ja) 2019-11-07 2020-11-04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US17/724,290 US20220255617A1 (en) 2019-11-07 2022-04-19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647.4A CN112788754B (zh) 2019-11-07 2019-11-07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754A true CN112788754A (zh) 2021-05-11
CN112788754B CN112788754B (zh) 2022-08-02

Family

ID=75748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3647.4A Active CN112788754B (zh) 2019-11-07 2019-11-07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5617A1 (zh)
EP (1) EP4057737A4 (zh)
JP (1) JP2022554221A (zh)
KR (1) KR20220087539A (zh)
CN (1) CN112788754B (zh)
BR (1) BR112022008448A2 (zh)
WO (1) WO202108887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4735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266957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的波束使用时间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1992B2 (en) * 2020-04-08 2023-06-06 Apple, Inc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TCI) acquisition mechanism for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of a frequency range 2 (FR2) unknown cel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549A (zh) * 2018-01-04 2019-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190253949A1 (en) * 2018-02-15 2019-08-15 Kyungmin Park Beam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onfiguration
US20190305840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Ali Cagatay Cirik New Radio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Tim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09883A (ja) * 2017-04-27 2020-07-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8810933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恢复方法及装置
EP3636030A4 (en) * 2017-06-09 2020-05-13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HYSICAL DIRECT ACCESS CHANNEL
US10779350B2 (en) * 2017-08-10 2020-09-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US11212860B2 (en) * 2017-11-29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beam candidates for transmitt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signal
US11006305B2 (en) * 2018-01-09 2021-05-11 Ofinno, Llc Physical and MAC layer processes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10022611B (zh) * 2018-01-10 2022-10-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11895695B2 (en) * 2018-02-15 202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by user equipment
JP2021519552A (ja) * 2018-04-04 2021-08-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端末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WO2020167857A1 (en) * 2019-02-11 2020-08-20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beam recovery
US20220271817A1 (en) * 2019-03-11 2022-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eam information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same
US20210021459A1 (en) * 2019-07-16 2021-01-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of s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4005316A4 (en) * 2019-07-26 2023-08-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MAND RESOURCE PRIORITIZATION PLANNING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KR20210022461A (ko) * 2019-08-20 2021-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빔 실패 회복 동작을 지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813157B1 (en) * 2019-10-04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and related timing determination techniques
US11974344B2 (en) * 2019-11-15 2024-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port response receiving cell restriction ru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549A (zh) * 2018-01-04 2019-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190253949A1 (en) * 2018-02-15 2019-08-15 Kyungmin Park Beam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onfiguration
US20190305840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Ali Cagatay Cirik New Radio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Tim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PPLE INC.: "Feature Lead Summary on SCell BFR and L1-SI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8BIS,R1-191150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4735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266957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的波束使用时间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7737A4 (en) 2022-12-21
EP4057737A1 (en) 2022-09-14
US20220255617A1 (en) 2022-08-11
WO2021088874A1 (zh) 2021-05-14
JP2022554221A (ja) 2022-12-28
KR20220087539A (ko) 2022-06-24
CN112788754B (zh) 2022-08-02
BR112022008448A2 (pt)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2171B (zh) 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398633B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502737B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in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1262663B (zh) 一种反馈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719154B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890943B (zh) 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167041B (zh) 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1088874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475369B (zh) 一种业务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278124B (zh) 资源配置方法、资源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US2022020992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device
CN111818655B (zh)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277357B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1278032B (zh) Pucch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740024B (zh) 一种csi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3473605A (zh) 一种冲突资源确定方法和终端
CN111800831B (zh) 路径变换方法、设备、通信***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157B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25839A (zh) 一种无线链路恢复方法及设备
CN111800832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