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3112A - 工厂管理*** - Google Patents

工厂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3112A
CN112783112A CN202011255759.6A CN202011255759A CN112783112A CN 112783112 A CN112783112 A CN 112783112A CN 202011255759 A CN202011255759 A CN 202011255759A CN 112783112 A CN112783112 A CN 112783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duction
plant
display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57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祐司
近藤康弘
秋山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83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3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8Monitoring; Safe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6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 G06F11/307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where the reporting involves data filtering, e.g. pattern matching, time or event triggered, adaptive or policy-based reporting
    • G06F11/307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where the reporting involves data filtering, e.g. pattern matching, time or event triggered, adaptive or policy-based reporting the data filtering being achieved in order to maintain consistency among the monitored data, e.g. ensuring that the monitored data belong to the same timeframe, to the same system or compon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23Database for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37Failure information databas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196Store audit, history of inspection, control and workpiece data into datab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共用从生产设备输出的数据并进行与目的相应的各种显示的工厂管理***。工厂管理***(1)是用于进行设置有生产线(10)的工厂的管理的具有数据库组(40)的***,具备:作为通信部的通信服务器(30),将上位***与形成生产线的各生产设备(11~14)之间通信连接;数据库组;作为收集·储存部的收集·储存装置(34),是上位***之一且经由通信服务器从各生产设备收集与生产状况相关的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到数据库组;以及作为汇总·显示部的汇总·显示装置(50),经由通信接口(INT)与收集·储存装置分离地设置有一个以上,从储存于数据库组的生产状况数据汇总任意数据并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工厂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厂管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工厂管理***收集从在工厂内设置于各生产设备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以下称为PLC)输出的数据并储存于数据库,对数据库指定期间、条件来汇总数据,进行汇总到的数据的显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在这样的工厂管理***中,成为如下构造:与各种目的相应的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应用)收集数据,储存到与各个应用对应的数据库,来进行汇总以及显示。
专利文献1:JP2019-36076A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工厂管理***中,成为如下构造:按照每个应用收集数据并储存至各个数据库,从各数据库分别汇总数据并进行显示。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多个应用之间不能共用数据库,在实现符合多种需求的显示方面成为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共用从生产设备输出的数据并进行与目的相应的各种显示的工厂管理***。
本发明所涉及的工厂管理***是用于进行设置有生产线的工厂的管理的、具有数据库的***,具备:通信部,将上位***与形成上述生产线的各生产设备之间通信连接;收集·储存部,是上述上位***之一,经由上述通信部从上述各生产设备收集与生产状况相关的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到上述数据库;以及汇总·显示部,经由通信接口与上述收集·储存部分离地设置有1个以上,从储存于上述数据库的上述生产状况数据汇总任意数据并进行显示。
根据该结构,可靠地通过收集·储存部从各生产设备经由通信部收集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到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经由通信接口与收集·储存部分离地设置的汇总·显示部,从储存于数据库的生产状况数据根据目的汇总任意数据,并以各种方式进行显示。因而,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共用从生产设备输出的数据并进行与目的相应的各种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厂管理***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由通信服务器接收到的日志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生产线中的按时间划分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4是表示停止时间次数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5是表示异常历史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6是表示劳动灾害/交通事故输入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劳动灾害管理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8是表示交通事故管理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9是表示品质问题输入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品质问题管理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11是表示4M变化点输入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化点管理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13是表示人员配置输入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人员配置管理表的存储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示出按生产设备划分的异常产生件数的整体帕累托图和品质异常以及设备异常的个别帕累托图的显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示出周期时间的变动推移以及异常产生时刻的图表的显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生产实绩管理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问题点、异常处置详细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异常汇总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异常细目图表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工厂管理***1的整体结构)
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工厂管理***具体化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工厂管理***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工厂管理***1是用于进行设置有生产线10的工厂的管理的***。工厂管理***1构成为具备PLC21~24、通信服务器30、收集·储存装置34、输入·储存装置36、数据库组40以及汇总·显示装置50。
生产线10例如是由用于生产汽车部件等产品的多个工序构成的生产线,由分别与各工序对应的多个生产设备11~14形成。生产设备11~14具体而言例如是工作机械、机器人等加工机、组装机或者检查装置等,生产设备11与第一工序加工机对应,生产设备12与第二工序加工机对应,生产设备13与第三工序组装机对应,生产设备14与第四工序检查机对应。在与第一工序~第四工序对应的生产设备11~14中依次实施各工序,由此一个一个地制造出产品。
在生产设备11~14中分别对应地设置有PLC21~24。PLC21~24是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公知的控制装置,通过执行各个梯形程序来控制各生产设备11~14。另外,PLC21~24将各生产设备11~14的日志数据输出到通信服务器30。日志数据是在PLC21~24中产生规定的事件时被输出的数据,构成为包括“产生时刻”、“设备ID”、“事件ID”。关于日志数据的详细在后面叙述。
通信服务器30是从PLC21~24接收日志数据,将该接收到的日志数据传送到上位***的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30具体而言由OPC-UA服务器构成。OPC-UA(Object Linking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Unified Architecture)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其他行业中的用于进行以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为目的的相互运用的标准规格。
通信服务器30具备各公司的PLC连接驱动器,即使多个PLC21~24是相互不同的制造商的产品,也能够将从各PLC输出的日志数据发送到上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储存装置34)。通信服务器30基于由收集·储存设定应用32设定的收集·储存信息,从各PLC21~24收集日志数据。
图2是表示由通信服务器30接收到的日志数据的例子的图。在这里,“产生时刻”是表示规定的事件产生的时刻的信息,包括日期信息。“产生时刻”例如包括生产设备11~14产生异常的时刻、周期时间的开始·结束时刻、运转停止的开始·结束时刻等。“设备ID”是用于识别产生了该事件的生产设备11~14的信息,通过另外设置的表来定义设备ID与各生产设备11~14的对应。“事件ID”是用于识别该事件的内容的信息,通过另外设置的表来定义事件ID与事件的内容的对应。成为作为日志数据输出的对象的事件的例子例如是异常产生、周期时间开始·结束、运转停止状态的开始·结束、产品编号的变更等。另外,事件ID在表示“异常产生”的情况下,包括表示产生的异常的内容的信息、以及用于识别与生产设备相关的设备异常和与产品的品质相关的品质异常的信息等。
收集·储存装置34是用于从通信服务器30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到数据库组40的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在收集·储存装置34中安装有收集·储存应用35。收集·储存装置34根据由收集·储存设定应用32设定的收集·储存信息,将规定的数据储存到基于由通信服务器30收集的来自各PLC21~24的日志数据的数据库组40的第一数据库42。
数据库组40是储存工厂管理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库,构成为具备与网络INT连接的第一数据库42和第二数据库44。第一数据库42是基于从PLC21~24输出的日志数据,进行经过通信服务器30由收集·储存装置34收集到的生产状况数据的储存的存储装置。在第一数据库42中储存有按时间划分表42a、停止时间次数表42b以及异常历史表42c作为生产状况数据。
按时间划分表42a是按产品编号存储生产线10中的产品的按时间段划分的生产个数的数据表。收集·储存装置34在每次从生产线10的最终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工序检查机)的PLC24接收到表示周期时间结束的日志数据时,对生产数进行计数,更新按时间划分表42a。图3表示生产线10中的按时间划分表42a的存储例。在图3所示的按时间划分表42a的存储例中示出了在2019年9月27日10时~11时的时间段内分别生产了10个产品编号1、110个产品编号2、15个产品编号3等。
停止时间次数表42b是存储生产线10(生产设备11~14)停止运转的时间的历史的数据表。收集·储存装置34在每次从PLC21~24接收停止时间开始以及结束的日志数据时更新停止时间次数表42b。图4表示生产设备11的第一工序加工机中的停止时间次数表42b的存储例。停止时间次数表42b如图4所示存储有表示停止时间的产生回次的次数、停止开始时刻、停止结束时刻、停止时间的秒数。在图4所示的停止时间次数表42b的存储例中示出了第一次的停止时间的开始时刻为2019年9月27日10时6分35秒,停止的结束时刻为2019年9月27日10时6分56秒,停止时间的秒数为21秒等。
异常历史表42c是存储在生产线10(生产设备11~14)中产生的异常历史的数据表。收集·储存装置34在每次从PLC21~24接收到表示异常产生的日志数据时更新异常历史表42c。图5表示生产设备12的第二工序加工机中的异常历史表42c的存储例,示出了异常的产生时刻、异常内容、异常种类(品质异常或者设备异常)。在图5所示的异常历史表42c中示出了异常的产生时刻为2019年9月26日11时47分15秒,异常内容为尺寸不良,异常种类为品质异常等。
第二数据库44是根据基于工厂内生产线10的管理者的数据输入进行工厂内状况数据的储存的存储装置。第二数据库44经由通信网络连接有输入·储存装置36。
输入·储存装置36具备键盘、鼠标等输入部和显示器等显示部,由与网络INT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构成。构成输入·储存装置36的计算机安装有输入·储存应用38,作为用于将数据储存到第二数据库44的应用程序。在第二数据库44中储存有劳动灾害管理表44a、交通事故管理表44b、品质问题管理表44c、变化点管理表44d以及人员配置管理表44e作为工厂内管理数据。
劳动灾害管理表44a是存储生产线10中的劳动灾害的产生件数的数据表。交通事故管理表44b是存储交通事故的产生件数的数据表。关于劳动灾害管理表44a以及交通事故管理表44b,通过输入·储存装置36执行输入·储存应用38,在图6所示的劳动灾害/交通事故输入画面38a中进行数据的输入。具体而言,在劳动灾害/交通事故输入画面38a中,在选择输入对象的生产线以及日期并输入劳动灾害件数以及交通事故件数之后,点击登记按钮,从而完成输入。劳动灾害件数以及交通事故件数例如每天早上由该生产线10的管理者在输入·储存装置36中进行前日的量的输入作业。
图7表示株式会社XXX、XX工厂、第一生产线中的劳动灾害管理表44a的存储例。劳动灾害管理表44a存储日期和劳动灾害件数。在图7所示的劳动灾害管理表44a的存储例中,示出了2019年9月20日的劳动灾害件数为1件等。图8同样地表示交通事故管理表44b的存储例。交通事故管理表44b存储日期和交通事故件数。在图8所示的交通事故管理表44b的存储例中,示出了2019年9月25日的交通事故件数为1件等。
品质问题管理表44c是存储生产线10中的品质问题的产生件数的数据表。关于品质问题管理表44c,通过输入·储存装置36执行输入·储存应用38,在图9所示的品质问题输入画面38c中进行数据的输入。具体而言,在品质问题输入画面38c中,在选择了输入对象的生产线、日期以及当天序列编号(No.)后,向联络书中填写记述了品质问题的内容的文章,点击登记按钮,从而完成输入。另外,对于重要的品质问题,在位于“重要”的右侧的正方形的检查框中输入检查。品质问题例如由该生产线的管理者在明确了品质问题的时刻随时进行输入。图10表示株式会社XXX、XX工厂、第一生产线中的品质问题管理表44c的存储例。品质问题管理表44c存储有日期、当天序列编号(No.)、联络书的填写内容、是否重要的划分。
变化点管理表44d是管理生产线10中的4M变化点的数据表。关于变化点管理表44d,通过输入·储存装置36执行输入·储存应用38,在图11所示的4M变化点输入画面38d中进行数据的输入。具体而言,在4M变化点输入画面38d中,在选择了输入对象的生产线以及日期后,输入4M的种类、计划或者突发的种类、产生时间、变化点内容、工序以及产品编号,点击登记按钮,从而完成输入。
在这里,“4M”是在制物时重要的、具有英语的首字母M的4个项目的管理要素。“4M”具体是指人(man)、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以及材料(material)。也就是说,“4M变化点”是指对于4M(人、机械、方法、材料)的各项目有某些变更的计划、或者突发地产生了变更的情况下的变更信息。4M变化点的各项目由该生产线的管理者使用输入·储存装置36随时进行输入。
图12表示株式会社XXX、XX工厂、第一生产线中的变化点管理表44d的存储例。变化点管理表44d存储有4M变化点的种类(人/机械/方法/材料)、计划或者突发、产生时间、变化点内容、工序、产品编号。
例如,在4M的种类为“人”的情况下,作为变化点内容,存储“突发”的“因病缺勤的换班”、“计划”的“轮转”等。在4M的种类为“方法”的情况下,作为变化点内容,存储“计划”的“加工、装配方法的变更”等。在4M的种类为“机械”的情况下,作为变化点内容,存储“计划”的“计划修理”、“突发”的“紧急修理”等。在4M的种类为“材料”的情况下,作为变化点内容,存储“计划”的“设计变更”等。通过像这样将4M变化点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能够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的提高。
人员配置管理表44e是管理与生产线10中的操作员的人员配置相关的信息的数据表。关于人员配置管理表44e,通过输入·储存装置36执行输入·储存应用38,在图13所示的人员配置输入画面38e中进行数据的输入。具体而言,在人员配置输入画面38e中,在选择了输入对象的生产线、日期以及工序之后,从候选人一览表选择操作员姓名,点击登记按钮,从而完成输入。图14表示株式会社XXX、XX工厂、第一生产线中的2019年9月26日的人员配置管理表44e的存储例。图14所示的人员配置管理表44e的存储例存储有第一工序的操作员姓名“佐藤一郎”、第二工序的操作员姓名“田中花子”等。
汇总·显示装置50具有用于进行画面显示的显示器,是与网络INT连接的计算机。此外,网络INT相当于本发明的通信接口。汇总·显示装置50从数据库组40获取并汇总必要的数据,经由显示器,将该数据显示为规定的网站。作为汇总·显示装置50,除了通常的台式PC、笔记本PC之外,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具备兼作输入部和显示部的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式计算机。汇总·显示装置50安装有汇总·显示应用52、汇总·显示应用54、以及汇总·显示应用56这三种汇总·显示用应用。
汇总·显示应用52是用于显示图15所示的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的汇总·显示用应用。汇总·显示应用54是用于显示图18所示的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的汇总·显示应用。汇总·显示应用56是用于显示图20所示的异常汇总画面57的汇总·显示应用。关于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以及异常汇总画面57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2.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的结构)
汇总·显示装置50通过执行汇总·显示应用52,来汇总储存于数据库组40中的各种数据,并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图15表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的显示例。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例如显示在设置于工厂内的大型的液晶显示器等上,以使在工厂内进行作业的生产线的管理者、操作员等能够看见。
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如图15所示构成为具备显示选择部53a、日常管理显示部53b、变化点管理显示部53c、人员配置显示部53d、生产状况显示部53e。
显示选择部53a是配置于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的最上部并选择显示对象的区域,显示有工厂管理信息的年月日、公司名、工厂名、生产线名的各项目。在图15所示的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的显示例中,年月日显示为“2019-09-27”,公司名显示为“株式会社XXX”,工厂名显示为“XX工厂”,生产线名显示为“第一生产线”。若在显示选择部53a中,从在各项目的下拉菜单中显示的多个候选中选择一个,则所选择的年月日、公司、工厂、生产线的工厂管理信息被从数据库组40的第一数据库42或者第二数据库44读出,并显示于日常管理显示部53b~生产状况显示部53e。
日常管理显示部53b是配置于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的上部且显示选择部53a的下方的显示部,构成为具有安全管理显示部53b1和品质管理显示部53b2。在安全管理显示部53b1中,从存储于第二数据库44的劳动灾害管理表44a以及交通事故管理表44b汇总数据,从而分别显示劳动灾害以及交通事故的产生状况。
在占据安全管理显示部53b1内的左半部分的劳动灾害显示区域中,呈十字形地配置有表示当月的日期的数字1~30的日历。在前日以前的期间,无灾害的日期的框内用绿色(在图15中用右上平行斜线图示)显示,有灾害产生的日期的框内用粉红色(在图15中用右下平行斜线图示)显示,在本日以后的期间,日期的框内用白色显示。交通事故显示区域占据安全管理显示部53b1内的右半部分。关于交通事故的显示区域,显示十字形的日历并以颜色划分显示有无事故产生等,是与劳动灾害显示区域同样的方式,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品质管理显示部53b2通过从存储于第二数据库44的品质问题管理表44c汇总数据,显示当月的品质问题产生状况。品质管理显示部53b2具体而言将重要品质问题的产生件数以及品质不良的产生件数分别与前月比的增减数一起显示。并且,显示当月的日历,在前日以前的期间,没有重要品质问题的日期的框内用绿色(在图15中用右上平行斜线图示)显示,登记了重要品质问题的日期的框内用粉红色(在图15中用右下平行斜线图示)显示,本日以后的期间的日期的框内用白色显示。
变化点管理显示部53c通过从存储于第二数据库44的变化点管理表44d汇总数据,显示当日的变化点管理信息。变化点管理显示部53c具体而言用标签可切换地显示4M变化点的计划件数以及突发件数,并且显示各变化点的具体的内容。
人员配置显示部53d通过从存储于第二数据库44的人员配置管理表44e汇总数据,显示当日的人员配置信息。人员配置显示部53d具体而言显示生产线10中的当日的人员数,并且显示当日的人员全员的姓名列表。在图15所示的显示例中,本日的人员数显示为31人,人员的姓名被显示为列表。
生产状况显示部53e通过从存储于第一数据库42的按时间划分表42a、停止时间次数表42b以及异常历史表42c汇总数据,显示生产状况。在生产状况显示部53e中具体而言分别显示有可动率以及直达率的%值,并且用整体帕累托图53f显示每个设备的异常产生件数。
可动率是指“在想要运行设备时,已正常运行的时间的比例”。基于从数据库组40汇总的数据,汇总·显示应用52使用下式(第一算式)计算可动率。可动率=(生产实绩数×基准周期时间/净生产时间)×100[%](OR[%]=(N*CT/PT)*100,OR是可动率,N是生产实绩数,CT是基准周期时间,PT是净生产时间)。此外,关于基准周期时间以及净生产时间,由后述的汇总·显示应用54在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中设定,使用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数据。在图15所示的生产状况显示部53e的显示例中,可动率显示为92.5[%]。
直达率是指除了因作业不良等的修改·调整(重试)、因部件不良或缺货的在生产线中途的停滞、以及输出到生产线外的情况(废弃)之外的、从最初工序到最终工序顺利通过的数量相对于生产实绩数的比例。基于从数据库组40汇总的数据,汇总·显示应用52使用下式(第二算式)计算直达率。直达率=(1-重试·废弃数/生产实绩数)×100[%](FTR[%]=(1-NRD/N)*100,FTR是直达率,NRD是重试·废弃数,N是生产实绩数)。此外,关于重试·废弃数,由后述的汇总·显示应用54在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中设定,使用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数据。在图15所示的生产状况显示部53e的显示例中,直达率显示为98.8[%]。
表示按生产设备划分的异常产生件数的整体帕累托图53f是用以生产设备为单位的柱状图显示规定期间的生产线10整体的异常产生件数的图,纵轴表示异常产生件数,按生产设备划分并从左向右降序显示柱状图。图16的下图放大表示整体帕累托图53f,整体帕累托图53f表示生产线10整体的按生产设备划分的异常产生件数。在图16的下图所示的整体帕累托图53f的例子中,作为生产设备12的第二工序加工机的异常产生件数最多,因此在最左侧显示柱状图,以下,降序显示生产设备14(第四工序检查机)、生产设备11(第一工序加工机)、生产设备13(第三工序组装机)的柱状图。在各柱状图中,用白色(柱状图的上侧)和网格(柱状图的下侧)区别显示品质异常的件数和设备异常的件数,能够在视觉上掌握品质异常和设备异常的产生件数的比率。通过参照整体帕累托图53f,能够在视觉上容易地掌握生产线10中异常产生件数多的生产设备,因此能够对生产设备设置优先顺序来高效地进行修理等处置。
在整体帕累托图53f(图16的下图)中,若点击生产设备11~14的任意的柱状图的白色区域,则打开另一窗口并图表显示该生产设备中的品质异常的细目。以下,将像这样显示的整体帕累托图53f的一部分详细化后的图表称为个别帕累托图。在品质异常的个别帕累托图53g(图16的左上图)中,从左到右降序表示按异常内容划分的异常产生件数。作为与品质相关的异常内容,例如列举有“切削不良”、“研磨不良”、“尺寸不良”、“角度不良”、“外观不良”、“紧固不良”等。在图16的左上图所示的窗口中,关于在作为生产设备12的第二工序加工机中产生的品质异常,从左到右降序并按“切削不良”、“研磨不良”、“尺寸不良”的顺序显示表示按异常内容划分的产生件数的柱状图。
另外,若点击生产设备11~14的任意的柱状图的网格区域,则打开另一窗口,图表显示该生产设备中的设备异常的细目。在设备异常的个别帕累托图53h(图16的右上图)中,从左到右降序表示按异常内容划分的异常产生件数。作为设备异常的内容,例如列举有“工具折损”、“材料缺货”、“驱动***不良”、“切屑堵塞”、“位置传感器不良”、“温度传感器不良”等。在图16的右上图所示的窗口中,关于在作为生产设备12的第二工序加工机中产生的设备异常,从左到右降序并按“工具折损”、“材料缺货”、“驱动***不良”的顺序显示表示按异常内容划分的产生件数的柱状图。
并且,在整体帕累托图53f(图16的下图)的窗口中,若点击任意的生产设备名(例如,第二工序加工机),则如图17所示,打开另一窗口,图表显示该生产设备中的周期时间的变动推移。以下,将该图表称为周期时间图表53i。图17所示的周期时间图表53i是基于存储于第一数据库42的各生产设备的周期时间数据表(未图示)而生成·显示的图表,将每一个周期的周期时间作为纵轴,将从该生产设备的运转开始起的累积时间作为横轴,用折线图表显示周期时间的变动推移的历史。
并且,在周期时间图表53i中,参照异常历史表42c,在周期时间图表53i中描绘显示表示异常产生时刻的点53j~53l。此外,点53j~53l的纵轴位置表示伴随着错误产生的停止时间(错误停止时间的秒数)。另外,在生产设备11~14中分别具备照相机,拍摄视频。而且,若点击并选择周期时间图表53i中所显示的表示异常产生的点53j~53l的任一个,则如图17的右上图所示那样打开另一窗口,播放显示对从用点而选择的异常的产生前规定时间(十几秒左右)至产生后规定时间(十几秒~数十秒左右)的该生产设备的状况进行拍摄而得到的视频53m。
(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的结构)
汇总·显示装置50通过执行汇总·显示应用54,汇总储存于数据库组40的各种数据,显示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图18表示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的显示例。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与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同样地显示在设置于工厂内的大型液晶显示器等上。
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如图18所示构成为具备:线名选择部55a、显示设定部55b、周期时间设定部55c、可动率显示部55d、直达率显示部55e、生产实绩显示部55f、问题点处置显示部55g、生产时间登记部55h。
线名选择部55a是选择进行生产实绩管理表的显示的生产线的名称的区域,在图18的显示例中,示出了选择“第一生产线”作为生产线的例子。显示设定部55b是设定进行生产实绩管理表的显示的日期的区域,在图18的显示例中,示出了选择“2019-09-27”作为日期的例子。周期时间设定部55c是输入并设定所选择的生产线中的基准周期时间的区域,在图18的显示例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定为“30.0”秒。
可动率显示部55d是显示所选择的生产线中的当前的可动率的区域。可动率的值通过汇总·显示应用54使用可动率=(生产实绩数×基准周期时间/净生产时间)×100[%]的算式来计算。在图18的显示例中,可动率为“92.5”%。另一方面,直达率显示部55e是显示所选择的生产线中的当前的直达率的区域。直达率的值通过汇总·显示应用54使用直达率=(1-重试·废弃数/生产实绩数)×100[%]的算式来计算。在图18的显示例中,直达率为“98.8”%。
生产实绩显示部55f是显示将第一数据库42的按时间划分表42a的数据汇总而得的生产实绩表的区域。在生产实绩表中示出了时间段、目标数、产品编号、实绩累计。在图18的显示例中,10时的生产目标数为150个,实绩数为合计135个,其中,产品编号1的实绩数为10个,产品编号2的实绩数为110个,产品编号3的实绩数为15个,到该时间段为止的累计数为280个等。
问题点处置显示部55g是显示按时间段划分的问题点的产生件数、处置件数、各合计以及按时间段划分图表的区域。处置件数的合计值作为重试·废弃数用于直达率的计算等。在图18的显示例中,9时的产生件数为5件,处置数为1件等。并且,用柱状图表示按时间段划分的问题点产生件数的推移,若点击柱状图,则打开另一窗口,显示问题·异常处置详细画面55g1。问题·异常处置详细画面55g1如图19所示显示有产生时刻、设备名、产品编号、异常内容、处置内容的各项目。在图19的显示例中,产生时刻为10时13分38秒,设备名为第四工序检查机,产品编号为4,异常内容为NG(not good;不佳)确定,处置为废弃等。
生产时间登记部55h是进行净生产时间的计算以及登记的区域,构成为具备用于输入固定时间运转时间、加班时间、维护其他时间的各输入框、用于显示净生产时间的计算结果的显示框、登记按钮。通过向各输入框分别输入固定时间运转时间、加班时间、维护其他时间,使用固定时间运转时间+加班时间-维护其他时间来自动计算净生产时间并显示在显示框内。在净生产时间显示于显示框的状态下点击登记按钮,从而将净生产时间登记到第二数据库44。
(4.异常汇总画面57的结构)
汇总·显示装置50通过执行汇总·显示应用56,汇总储存于数据库组40的各种数据,并在显示器中显示异常汇总画面57。图20表示异常汇总画面57的显示例。
异常汇总画面57如图20所示那样构成为具备:线名选择部57a、显示设定部57b、检索对象设定部57c、检索按钮57d、CSV按钮57e、异常汇总表57f、按设备划分图表57g、按日期划分图表57h。线名选择部57a是选择进行异常汇总画面的显示的生产线的名称的区域,在图20的显示例中,示出了选择了“第一生产线”的例子。显示设定部57b是设定进行异常汇总画面的显示的年月的区域,在图20的显示例中,示出了选择了“2019年9月”的例子。
检索对象设定部57c是设定检索对象的区域,能够选择异常的种类、处置的种类、轮班的种类。对于异常的种类,在想仅显示设备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选择“设备”,在想仅显示品质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品质”,在想显示包括设备异常以及品质异常的全部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全部”。对于处置的种类,在想仅显示重试的情况下能够选择“重试”,在想仅显示废弃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废弃”,在想显示包括重试以及废弃的全部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全部”。对于轮班工作的种类,在想仅显示A班次的情况下能够选择“A班次”,在想仅显示B班次的情况下能够选择“B班次”,在想显示包括A班次以及B班次的全部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全部”。
在检索对象设定部57c中设定了检索对象后,点击检索按钮57d,从而显示将检索对象的异常汇总后的异常汇总表57f。另外,点击CSV按钮57e,从而输出将检索对象的异常汇总后的CSV文件。
异常汇总表57f是将符合在线名选择部57a、显示设定部57b以及检索对象设定部57c中设定的检索对象的异常的件数汇总后的汇总表。异常汇总表57f具有设备名、异常名、一个月的日期的各项目,按各设备的异常名划分地显示一个月的每一天的异常件数。在图20的显示例中,示出了设备B的门开闭异常分别在对象月的2日、9日、25日各产生一次。
按设备划分图表57g是显示各设备的一个月的异常件数的饼图,显示在异常汇总表57f的设备名栏、异常名栏的下方。在按设备划分图表57g中,若点击并选择各设备的区域,则打开另一窗口,显示表示该选择的设备的异常内容的细目的饼图即异常细目图表57g1。图21是选择了一个设备后的情况下的异常细目图表的显示例。按日期划分图表57h是显示全部设备的一个月的按日期划分的异常件数的柱状图,显示在异常汇总表57f的各日期的下方。
(5.总结)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厂管理***1,通过安装有作为收集·储存部的收集·储存应用35的收集·储存装置34,从各生产设备11~14经由作为通信部的通信服务器30收集生产状况数据,并可靠地储存到数据库组40的第一数据库42。另一方面,通过经由作为通信接口的网络INT与作为收集·储存部的收集·储存应用35分离地设置的安装有作为汇总·显示部的汇总·显示应用52、54、56的汇总·显示装置50,根据所希望的目的从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的生产状况数据汇总任意数据(第一任意数据),以各种方式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异常汇总画面57)。因而,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共用从生产设备11~14输出的数据并进行与目的相应的各种显示。
并且,根据将作为收集·储存部的收集·储存应用35和作为汇总·显示部的汇总·显示应用52等分离的结构,可以认为如下的产品开发上的优点。即,在收集·储存应用35的开发上需要与生产设备相关的知识,因此能够由精通于生产设备的生产设备制造商高效地进行高功能的收集·储存应用35的开发。另一方面,在汇总·显示应用52等的开发上需要数据处理、显示处理的知识,因此能够通过数据处理、显示处理的技术高的软件供应商高效地进行高功能的汇总·显示应用52等的开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具有高功能且高品质的***的高效地开发变得容易的优点。
另外,收集·储存应用35收集表示产品的生产实绩数的生产数数据作为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按时间划分表42a),汇总·显示应用54汇总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的生产数数据作为生产状况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因而,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掌握产品的生产实绩。
另外,收集·储存应用35收集表示与产品的品质以及生产设备相关的异常产生数的异常产生数数据作为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异常历史表42c),汇总·显示应用52~56从第一数据库42汇总异常产生数数据作为生产状况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异常汇总画面57)。因而,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掌握与产品的品质、生产设备相关的异常的产生状况。
工厂管理***1还具备输入与工厂内的状况相关的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作为输入·储存部的输入·储存应用38,汇总·显示应用52、54、56从储存于数据库组40中的第一数据库42的生产状况数据以及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工厂内状况数据汇总任意数据(第二任意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异常汇总画面57)。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目的对数据源不同的生产状况数据和工厂内状况数据进行汇总,以各种方式进行显示。由此,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准确地掌握生产状况以及工厂内状况,并且进一步能够进行与关联性相关的分析。
另外,汇总·显示应用52、54、56将基于生产状况数据的显示和基于工厂内状况数据的显示显示在同一画面内(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异常汇总画面57)。例如,在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中,将基于生产状况数据的生产状况显示部53e、基于工厂内状况数据的日常管理显示部53b、变化点管理显示部53c以及人员配置显示部53d显示在同一画面内。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在同一画面迅速地掌握生产状况以及工厂内状况,并且进一步能够高效地进行与关联性相关的分析。
另外,输入·储存应用38在劳动灾害/交通事故输入画面38a中,输入与工厂内的劳动灾害产生状况相关的劳动灾害数据以及与工厂内操作员的交通事故产生状况相关的交通事故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劳动灾害管理表44a、交通事故管理表44b),汇总·显示应用52汇总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劳动灾害数据以及交通事故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与生产状况一并准确地掌握工厂内的劳动灾害、交通事故的产生状况。
另外,输入·储存应用38在品质问题输入画面38c中,输入与工厂内的品质问题的产生状况相关的品质问题产生状况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品质问题管理表44c),汇总·显示应用52~56汇总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品质问题产生状况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异常汇总画面57)。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与生产状况一并准确地掌握工厂内的品质问题的产生状况。
另外,输入·储存应用38在4M变化点输入画面38d中,输入与工厂内的规定的管理要素即人、机械、方法以及材料的变化点相关的4M变化点管理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变化点管理表44d)。汇总·显示应用52汇总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4M变化点管理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与生产状况一并准确地掌握作为重要的管理要素的4M变化点的状况。
另外,输入·储存应用38在人员配置输入画面38e中,输入与生产线10中的操作员的人员配置状况相关的人员配置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人员配置管理表44e),汇总·显示应用52汇总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的人员配置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与生产状况一并准确地掌握人员配置状况。
汇总·显示应用52、54、56使用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以及第二数据库44的汇总后的生产状况数据以及工厂内状况数据的双方实施规定的计算处理,基于其结果进行规定的显示。根据该结构,能够导出不能从生产状况数据以及工厂内状况数据的各自单独的数据得到的结果并进行显示,能够用于工厂的管理。
具体而言,收集·储存应用35收集表示产品的生产实绩数的生产数数据作为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按时间划分表42a),输入·储存应用38输入与生产线的基准周期时间相关的基准周期时间数据以及与净生产时间相关的净生产时间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汇总·显示应用52、54分别从第一数据库42收集生产数数据,从第二数据库44收集基准周期时间数据以及净生产时间数据,通过以下的算式计算可动率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可动率[%]=(生产实绩数×基准周期时间/净生产时间)×100。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通过可动率的显示,掌握设备正常动作的程度。
另外,收集·储存应用35收集表示产品的生产实绩数的生产数数据作为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一数据库42(按时间划分表42a),输入·储存应用38输入产品的重试·废弃数数据作为工厂内状况数据并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汇总·显示应用52、54从第一数据库42收集生产数数据,从第二数据库44收集重试·废弃数数据,通过以下的算式计算直达率并进行显示(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直达率[%]=(1-重试·废弃数/生产实绩数)×100。根据该结构,工厂的管理者等能够通过直达率的显示,掌握产品在生产线上没有停滞地流动的程度。
另外,作为通信部的通信服务器30采用OPC-UA规格,将设置于生产设备11~14的PLC21~24与收集·储存装置34之间通信连接。根据该结构,即使由于PLC21~24的制造商不同等情况而规格相互不同,通信服务器30也使用作为标准的通信规格的OPC-UA规格可靠地接收日志数据并发送到上位***,收集·储存装置34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
另外,汇总·显示应用52、54、56将所汇总的数据显示于网站60。根据该结构,在能够与网络连接的环境下,在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访问网站,从而能够显示与包括生产状况的工厂管理相关的信息。
(6.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上述实施方式的画面显示是一个例子,也能够实施任何的变更。例如,也能够根据需要变更工厂管理主页画面53、生产实绩管理画面55以及异常汇总画面57的各显示区域的内容、配置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第一数据库42以及第二数据库44的物理上不同的两个数据库装置构成数据库组40的例子,但也可以由一个数据库装置构成并将生产状况数据和工厂内状况数据储存于相同的数据库装置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汇总·显示装置50为一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设置两个以上与网络连接的汇总·显示装置50。同样地,以汇总·显示应用52等为三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汇总·显示应用52等也可以比三个少,也可以比三个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收集·储存应用35中,收集·储存与产品的品质相关的异常和与生产设备相关的异常双方的产生数作为异常产生数数据,但也可以构成为收集·储存任意一方的异常的产生数。另外,构成为在输入·储存应用38中,输入·储存劳动灾害数据以及交通事故数据的双方,但也可以构成为输入·储存任意一方的数据。
也可以构成为:输入·储存应用38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各输入画面之外,还设置输入通知事项、联络事项等的公告板输入画面,并且将在公告板输入画面中输入的内容储存于第二数据库44,在汇总·显示应用中汇总并进行公告板的显示。根据该结构,通过访问公告板的网站显示公告板的内容,因此无论场所如何,都能够顺利地进行联络事项等的传递。

Claims (16)

1.一种工厂管理***,是用于进行设置有生产线的工厂的管理的、具有数据库的***,其中,所述工厂管理***具备:
通信部,构成为将多个上位***与形成所述生产线的各生产设备之间通信连接;
收集·储存部,构成为是所述上位***之一,并且经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各生产设备收集与生产状况相关的生产状况数据并储存到所述数据库;以及
汇总·显示部,构成为经由通信接口与所述收集·储存部分离地设置,并且从储存于所述数据库的所述生产状况数据汇总第一任意数据并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生产状况数据是表示产品的生产实绩数的生产数数据,
所述第一任意数据是所述生产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生产状况数据是表示与产品的品质以及所述生产设备中的至少一方相关的异常产生数的异常产生数数据,
所述第一任意数据是所述异常产生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工厂管理***还具备输入·储存部,所述输入·储存部构成为接收与所述工厂内的状况相关的工厂内状况数据的输入并储存到所述数据库,
所述汇总·显示部构成为从储存于所述数据库的所述生产状况数据以及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汇总第二任意数据并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汇总·显示部在同一画面内显示基于所述生产状况数据的显示和基于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的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是与所述工厂内的劳动灾害产生状况相关的劳动灾害数据以及与工厂内操作员的交通事故产生状况相关的交通事故数据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第二任意数据是所述劳动灾害数据以及所述交通事故数据中的至少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是与所述工厂内的品质问题的产生状况相关的品质问题产生状况数据,
所述第二任意数据是所述品质问题产生状况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是与所述工厂内的规定的管理要素的变化点相关的变化点管理数据,
所述第二任意数据是所述变化点管理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变化点管理数据是与人、机械、方法以及材料的变化点相关的4M变化点管理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是与所述生产线中的操作员的人员配置状况相关的人员配置数据,
所述第二任意数据是所述人员配置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汇总·显示部构成为使用所汇总的所述生产状况数据以及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的双方实施规定的计算处理,基于所述规定的计算处理的结果进行规定的显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生产状况数据是表示所述产品的生产实绩数的生产数数据,
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是与所述生产线的基准周期时间相关的基准周期时间数据以及与净生产时间相关的净生产时间数据,
所述汇总·显示部构成为从所述数据库收集所述生产数数据、所述基准周期时间数据以及所述净生产时间数据,并且通过第一算式计算可动率并进行显示,第一算式是OR[%]=(N*CT/PT)*100,OR是可动率,N是生产实绩数,CT是基准周期时间,PT是净生产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生产状况数据是表示所述产品的生产实绩数的生产数数据,
所述工厂内状况数据是与所述产品的重试或者废弃相关的重试·废弃数数据,
所述汇总·显示部构成为从所述数据库收集所述生产数数据以及所述重试·废弃数数据,并且通过第二算式计算直达率并进行显示,第二算式是FTR[%]=(1-NRD/N)*100,FTR是直达率,NRD是重试·废弃数,N是所述生产实绩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通信部构成为将所述收集·储存部与设置于所述生产设备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通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通信部采用OPC-UA规格。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管理***,其中,
所述汇总·显示部构成为将所述汇总而得的数据显示于网站。
CN202011255759.6A 2019-11-11 2020-11-11 工厂管理*** Pending CN1127831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3847A JP2021077147A (ja) 2019-11-11 2019-11-11 工場管理システム
JP2019-203847 2019-1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3112A true CN112783112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58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5759.6A Pending CN112783112A (zh) 2019-11-11 2020-11-11 工厂管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41366A1 (zh)
JP (1) JP2021077147A (zh)
CN (1) CN112783112A (zh)
DE (1) DE102020129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4325B2 (ja) * 2020-05-29 2022-07-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製造管理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3042592A1 (en) * 2021-09-14 2023-03-23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bnormal behaviour during cycle
JP7422959B1 (ja) 2023-02-17 2024-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プログラ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16107283B (zh) * 2023-04-13 2023-06-09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ai生产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77147A (ja) 2021-05-20
US20210141366A1 (en) 2021-05-13
DE102020129404A1 (de) 202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3112A (zh) 工厂管理***
US11726447B2 (en) Quality revie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onfigurable exception rules
US72098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tiall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real time data with interactive monitoring
JP6443312B2 (ja) 管理システム
US7218974B2 (en) Industrial process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CN104914825B (zh) 工厂环境中的自动维护评估
CN1312548C (zh) 制炼控制***数据的远程分析
US20060224434A1 (en) Human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for industrial processes
EP2345942A2 (en) Plant analysis system
CN101213580A (zh) 流程工厂中的集成警报生成
CN1494671A (zh) 处理工厂内的数据共享
DE10223725A1 (de) Verschmelzung von Prozeßleistungsüberwachung mit Prozeßausrüstungsüberwachung und -steuerung
US20120116827A1 (en) Plant analyzing system
US839213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alyzing performance of a sorting system
WO2017056749A1 (ja) 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JP2015179348A (ja) 金型電子カルテシステム及び金型
Sarih et al. Critical components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experience feedback data in the framework of PHM
EP1873601A1 (en) Processing management system
JP2001344006A (ja) 製造管理装置、製造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71200A (ja) 製造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JP4528425B2 (ja) 金型製造スケジュール決定方法
Do et al. “Down with the downtime!”: Towards an integrated maintenance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based on predictive maintenance techniques
US20210326600A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GB2613082A (en) Quality review system
Casale Analysis of a bearing production lin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