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0484B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0484B
CN112740484B CN201980061153.8A CN201980061153A CN112740484B CN 112740484 B CN112740484 B CN 112740484B CN 201980061153 A CN201980061153 A CN 201980061153A CN 112740484 B CN112740484 B CN 112740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tact
connector
piece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11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0484A (zh
Inventor
菅谷聪一
山田清孝
秋山泰之
武井一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40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0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20)具备:壳体(200),其在与基板安装面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收容插头连接器(30)的凹部(203);所需数量的触头(220),其排列在壳体(200)的两端部之间;以及加强件(230),其分别设置于壳体(200)的两端部。加强件(230)具有:悬臂弹性片(235),其沿着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延伸;和接触片(236),其从该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伸出,并在插座连接器(20)与插头连接器(30)的嵌合时与该插头连接器(30)接触。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安装于一个基板的插座连接器与安装于另一个基板的插头连接器嵌合,从而进行两基板之间的电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近年的趋势,伴随着电气和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的小型化,连接器也向小型化以及低矮化发展,伴随于此,强度降低。因此,在连接器彼此误嵌合的情况下,存在相互嵌合的各连接器的两端部受损、破损的情况。为了防止该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在连接器的两端部设置加强件来提高强度的技术。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有如下内容:为了保持与对象方连接器的嵌合状态,而设置从加强件的侧壁上端边凸出地弯曲边下垂以在嵌合时与对象方连接器接触的接触片(接触臂部5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599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中,由于接触片的弹簧长度沿高度方向(插拔方向)配置,所以越实施连接器的低矮化,弹簧长度变得越短,其结果,接触片的弹簧性降低,而不能得到稳定的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实施连接器的低矮化,也能够经由加强件的接触片获得与对象方连接器之间的良好的接触的插座连接器。
为了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通过将安装于一个基板的插座连接器与安装于另一个基板的插头连接器嵌合,从而进行两基板之间的电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插座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向与基板安装面相反的一侧开口而收容上述插头连接器的凹部;所需数量的触头,其排列在上述壳体的两端部之间;以及加强件,其分别设置于上述壳体的上述两端部,上述加强件具有:悬臂弹性片,其沿着上述触头的排列间距方向延伸;和接触片,其从该悬臂弹性片的自由端侧端部伸出,并在上述插座连接器与上述插头连接器的嵌合时与该插头连接器接触。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上述接触片沿上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上述加强件具有沿着上述壳体的与上述基板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的顶壁,在上述插头连接器相对于上述插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观察时,上述接触片的末端部被上述顶壁覆盖隐藏。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上述接触片具有在其基端部与末端部之间朝向内侧凸出的弯曲部。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上述加强件分别具有两个上述悬臂弹性片以及两个上述接触片,该两个悬臂弹性片以及接触片配置于在与上述排列间距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上述加强件在上述壳体的成形时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上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设置于插座连接器的壳体端部的加强件的接触片,支承于沿着触头的排列间距方向延伸的悬臂弹性片的自由端侧端部,因此即使在实施了插座连接器的低矮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弹簧长度,而使接触片稳定地接触于插头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与对象方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图中的箭头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嵌合方向。
图2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上表面侧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a)是图4中的A-A剖视图,(b)是图4中的B-B剖视图,(c)是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6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壳体的长边方向端部的加强件的图,(a)是从上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使图1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a)是D-D剖视图,(b)是E-E剖视图,(c)是F-F剖视图。
图9表示应用于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加强件的变形例,(a)是从上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上表面侧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插座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a)是图11中的A-A剖视图,(b)是图11中的B-B剖视图,(c)是图11中的C-C剖视图。
图13是表示设置于图10的插座连接器的壳体的长边方向端部的加强件的图,(a)是从上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与对象方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配合而构成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基板对基板连接器是通过使安装于一个基板的插座连接器与安装于另一个基板的插头连接器嵌合,从而进行两基板间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基板只要是能够安装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即可,并不特别限定其种类、形态,例如为刚性基板、柔性基板(FPC)、刚柔结合基板(Rigid-flexPCB)等。在以下说明中,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的底面或下表面是指分别安装于基板的一侧的面,上表面是指与该底面或下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另外,安装方式并不限于焊接到基板表面的表面安装式,例如也可以是***到基板的贯通孔并焊接的浸入式、基于压入的压入配合(Press fit)。
在图1中示出有构成基板对基板连接器10的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30分离的状态(连接解除状态)。图中的箭头表示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30的嵌合方向(连接方向)。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30能够相互装卸。
如图2所示,插座连接器20主要具备壳体200、所需数量的触头220以及加强件230。
壳体200是将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作为材料并通过注射成形等制造而成。作为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聚酰胺(PA)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壳体200的材料也可以含有无机填料、加强纤维等。
壳体200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壳体200具有底壁201和从底壁201的周缘立起的周壁202。底壁201以及周壁202划分出向上表面开口的凹部203。
周壁202具有沿着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壳体200的长边方向)X延伸且相互对置的侧壁部202a、和沿着与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正交的方向(壳体的短边方向)Y延伸且相互对置的端壁部202b。在侧壁部202a的内表面,形成有收容各触头220的外侧部分的俯视观察时呈大致T字形状的外侧收容槽204。外侧收容槽204沿高度方向(厚度方向)贯通壳体200。优选为,在通过***而将触头220组装到外侧收容槽204内的情况下,外侧收容槽204具有与触头压接的尺寸。代替于此,触头220也可以在壳体200的注射成形时与壳体200一体化。即,也可以将各触头220作为***体保持(设置)于未图示的模具,向形成壳体200的壁厚的空间注射(填充)形成壳体200的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由此将触头220固定(保持)于壳体200。
壳体200还具有以从周壁202分离的方式形成在底壁201上的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的***部205。由此,凹部203被划分为环状空间。在***部205的与侧壁部202a对置的侧面,形成有收容触头220的内侧部分的内侧收容槽206。内侧收容槽206在与外侧收容槽204对置的位置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在内侧收容槽206内形成有呈弯曲状的倾斜部分206a(图5的(b)、(c))。倾斜部分206a为沿着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倾斜部分225a形成,而在对象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30的拔出时,防止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抬起、或防止触头220的变形等调整移动(支撑)的部分,使得在反复插拔时获得稳定的连接。对于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的形状和大小,沿着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倾斜部分225a且考虑这样的作用、连接稳定性、加工性等而适当地设计。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底壁201形成有与外侧收容槽204以及内侧收容槽206连通的开口207。在通过***而将触头220组装于壳体20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开口207将触头220从底面侧***。
如图4所示,触头220由导电性金属构成,优选由铜或铜合金构成,包含宽度窄的信号用触头220S、和宽度宽的电源用触头220P。但是,也可以是所有的触头220都为信号用触头220S。在设置信号用触头220S和电源用触头220P这两者的情况下,两者也可以为相同的形状以及尺寸。
如图5的(b)以及图5的(c)所示,各触头220(220S、220P)具有:连接部221,其安装于基板;被保持部222,其从连接部221沿着壳体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保持于外侧收容槽204;伸出部223,其从被保持部222的上端向***部205侧伸出;外侧接触部224,其弯曲成朝向***部205凸出;内侧接触部225,其与该外侧接触部224对置,并弯曲成朝向外侧接触部224凸出;以及连结部226,其具有U字形状的截面,并连结外侧接触部224与内侧接触部225之间。触头220只要能够与插头连接器30的后述的触头320接触即可,其构造并不限定于图示例,例如也可以具有唯一的接触部(224或225)。形成于内侧接触部225侧的倾斜部分225a为,通过沿着壳体200的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大致对应的形状)形成,而在对象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30的拔出时防止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抬起、或防止触头220的变形等调整移动(支撑)的部分,使得在反复插拔时获得稳定的连接。对于形成于内侧接触部分225的倾斜部分225a的形状和大小,沿着壳体200的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且考虑这样的作用、连接稳定性、加工性等而适当地设计。
返回到图1以及图2,加强件230由金属制成,优选由铜、铜合金等导电性金属构成,部分性地覆盖壳体200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由此壳体200的两端部得到加强。加强件230还作为将壳体200固定于基板的固定片发挥功能。
图6以单体方式表示加强件230。加强件230在壳体200的注射成形时与壳体200一体化。即,将加强件230作为***体保持(设置)于未图示的模具,向形成壳体200的壁厚的空间注射(填充)壳体200的合成树脂材料,由此加强件230被固定(保持)于壳体200。除此之外,加强件230也可以在形成壳体200之后通过***(压入)和/或粘合而固定于壳体200。
加强件230主要具备顶壁231、在壳体200的短边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垂下侧壁232、垂下端壁233、垂下片234、悬臂弹性片235以及接触片236,通过对例如利用冲压加工将金属制板材切成规定形状、尺寸而得的中间片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顶壁231形成为,在壳体200的长边方向端部沿着周壁202的侧壁部202a的上表面以及端壁部202b的上表面(与基板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延伸的俯视观察时的大致C字形状。优选在顶壁231的对置内边以及后边,形成与壳体200卡合的卡合部231a、231b。卡合部231a通过与壳体200在长边方向X上卡合,来限制在该长边方向X上的相对移动。卡合部231b通过与壳体200在短边方向Y上卡合来限制在该短边方向Y上的相对移动。
垂下侧壁232从顶壁231的外侧侧缘沿着周壁202的侧壁部202a的外表面垂下,在其下端部安装并固定于基板。垂下端壁233从顶壁231的后边(外侧的端缘)沿着周壁202的端壁部202b的外表面垂下,在其下端部安装并固定于基板。垂下侧壁232以及垂下端壁233与周壁202的外表面共面。
垂下片234从顶壁231的内侧的端缘沿着周壁202的端壁部202b的内表面垂下,在与垂下端壁233之间夹持该端壁部202b。垂下片234与周壁202的内表面共面。
悬臂弹性片235经由从各垂下侧壁232的在长边方向X上位于外侧的侧缘朝向另一个垂下侧壁232延伸的垂直的伸出壁237而与该垂下侧壁232连结成一体。悬臂弹性片235沿着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壳体200的长边方向X)延伸。如图1所示,悬臂弹性片235为了获得规定的弹簧长度,使其自由端侧端部从壳体200的树脂材料露出,剩余部分则埋设在壳体200的树脂材料内。为了使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露出,而在壳体200的底壁201且在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的周边形成有贯通孔208(参照图2以及图3)。悬臂弹性片235也可以整体从壳体200的树脂材料露出。加强件230还具有从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伸出,并在插座连接器20与插头连接器30的嵌合时与插头连接器30接触的接触片236。由于接触片236被支承于具有规定的弹簧长度的悬臂弹性片235,因此即使在实施了插座连接器20的低矮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弹簧长度而使接触片236稳定地接触于插头连接器30。
在优选的形态中,接触片236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伸出,即从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朝向顶壁231伸出。
在更优选的形态中,在插头连接器30相对于插座连接器20的嵌合方向上观察时,接触片236的末端部被顶壁231覆盖隐藏。由此,避免与插头连接器30之间的背面嵌合等不适当的嵌合。
在更优选的形态中,接触片236具有在其基端部与末端部之间朝向内侧凸出即朝向凹部203的内侧突出的弯曲部236a。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插头连接器30的向在短边方向Y上对置的接触片236之间的***和拔出。
在图7以及图8中示出有插座连接器20与插头连接器30的嵌合状态。图7是从插头连接器30的底面侧(基板安装侧)观察处于嵌合状态的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30的俯视图,图8的(a)为沿着图7中的D-D线剖开的剖视图,图8的(b)是沿着图7中的E-E线剖开的剖视图,图8的(c)是沿着图7中的F-F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7、图8以及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30主要具备:块体300,其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所需数量的触头320,其保持于块体300;以及加强件330,其设置于块体300的长边方向端部。
作为块体30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聚酰胺(PA)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块体300的材料也可以含有无机填料、加强纤维等。块体300具有适合于壳体200的凹部203的形状,并具有收容***部205的槽305(图1)。
如图1、图7以及图8的(a)、(b)所示,触头320包含宽度窄的信号用触头320S和宽度宽的电源用触头320P。但是,也可以是所有的触头320都为信号用触头320S。在设置信号用触头320S和电源用触头320P这两者的情况下,两者也可以为相同的形状以及尺寸。触头320由导电性金属构成,例如由铜或铜合金构成。各触头320也可以具有:连接部321,其安装于基板;内侧接触部325,其从连接部321向块体300的高度方向立起,并与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接触;外侧接触部324,其与该内侧接触部325对置,并与触头220的外侧接触部224接触;以及连结部326,其连结内侧接触部325与外侧接触部324。触头320只要能够与插座连接器20的触头220接触即可,其构造并不限定于图示例,例如也可以具有唯一的接触部(324或325)。
加强件330在块体300的注射成形时与块体300一体化。即,在将加强件330作为***体保持(设置)于未图示的模具,向形成块体300的壁厚的空间注射(填充)块体300的合成树脂材料,由此加强件330被固定(保持)于块体300。除此之外,加强件330也可以在形成块体300之后通过***和/或粘合而固定于块体300。
加强件330通过对将优选由铜或铜合金等导电性金属构成的板材切成规定形状、尺寸而得的中间片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如图1所示,加强件330形成为由上表面、左右的侧面以及端面这4个面覆盖块体300的长边方向端部。加强件330还具有在底面侧从块体300突出并安装及固定于基板的连接片330a。
在图8的(a)中可以确认:插头连接器30的宽度宽的触头320P,进入插座连接器20的宽度宽的触头220P的外侧接触部224与内侧接触部225之间,而进行两点接触。另外,可以确认:插座连接器20的***部205***于插头连接器30的槽305内。
同样,在图8的(b)中可以确认:插头连接器30的宽度窄的触头320S,进入插座连接器20的宽度狭的触头220S的外侧接触部224与内侧接触部225之间,而进行两点接触。另外,可以确认:插座连接器20的***部205***于插头连接器30的槽305内。
在图8的(c)中可以确认:在插座连接器20的凹部203内***有插头连接器30的块体300,插头连接器30的加强件330与插座连接器20的加强件230的支承于悬臂弹性片235的接触片236接触的样子。
接下来,参照图9,对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的加强件23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参照图6进行说明的加强件230中,悬臂弹性片235经由从垂下侧壁232的在长边方向X上位于外侧的侧缘朝向对置的另一个垂下侧壁232延伸的垂直的伸出壁237而与该垂下侧壁232连结为一体,但在本变形例中,如图9所示,悬臂弹性片235经由从垂下侧壁232的在长边方向X靠近外侧的部分的下端朝向对置的另一个垂下侧壁232延伸的水平的伸出壁237而与该垂下侧壁232连结为一体。
悬臂弹性片235在沿着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壳体200的长边方向X)延伸这一点与图6的加强件230相同。悬臂弹性片235为了获得规定的弹簧长度,而使其自由端端部侧从壳体200的树脂材料露出,剩余部分则埋设在壳体200的树脂材料内,但也可以使悬臂弹性片235整体从壳体200的树脂材料露出。加强件230还具有从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伸出,并在插座连接器20与插头连接器30的嵌合时与插头连接器30接触的接触片236。由于接触片236支承于具有规定的弹簧长度的悬臂弹性片235,因此即使在实施了插座连接器20的低矮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弹簧长度,而使接触片236稳定地接触于插头连接器30。
在本变形例中,接触片236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即从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朝向顶壁231延伸。
另外,在插头连接器30相对于插座连接器20的嵌合方向上观察时,优选为接触片236的末端部被顶壁231覆盖隐藏,由此避免与插头连接器30之间的背面嵌合等不适当的嵌合。
并且,接触片236优选为具备在其基端部与末端部之间朝向内侧凸出即朝向凹部203的内侧突出的弯曲部236a,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插头连接器30的向在短边方向Y上对置的接触片236间的***和拔出。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的上表面侧立体图。该插座连接器20也通过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插头连接器30同样的未图示的插头连接器嵌合,从而构成进行基板间的电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其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20能够相互地装卸。
如图10所示,插座连接器20主要具备壳体200、所需数量的触头220以及加强件230。
壳体200是将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作为材料并通过注射成形等制造的。作为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聚酰胺(PA)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壳体200的材料也可以含有无机填料、加强纤维等。
壳体200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壳体200具有底壁201、和从底壁201的周缘立起的周壁202。底壁201以及周壁202划分出向上表面开口的凹部203。
周壁202具有:侧壁部202a,其沿着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壳体200的长边方向)X延伸并相互对置;和端壁部202b,其沿着与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正交的方向(壳体的短边方向)Y延伸并相互对置。在侧壁部202a的内表面,形成有收容各触头220的外侧部分的俯视观察时呈大致T字形状的外侧收容槽204。外侧收容槽204沿高度方向(厚度方向)贯通壳体200。优选为,在通过***而将触头220组装到外侧收容槽204内的情况下,外侧收容槽204具有与触头压接的尺寸。
代替于此,触头220也可以在壳体200的注射成形时与壳体200一体化。即,也可以将各触头220作为***体保持(设置)于未图示的模具,向形成壳体200的壁厚的空间注射(填充)形成壳体200的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由此将触头220固定(保持)于壳体200。
壳体200还具有以从周壁202分离的方式形成在底壁201上的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的***部205。由此,凹部203被划分为环状空间。在***部205的与侧壁部202a对置的侧面,形成有收容触头220的内侧部分的内侧收容槽206。内侧收容槽206在与外侧收容槽204对置的位置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在内侧收容槽206内形成有呈弯曲状的倾斜部分206a(图12的(c))。
倾斜部分206a为,沿着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倾斜部分225a形成,而在对象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的拔出时防止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抬起、或防止触头220的变形等调整移动(支撑)的部分,使得在反复插拔时得到稳定的连接。对于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的形状和大小,沿着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倾斜部分225a、且考虑这样的作用、连接稳定性、加工性等而适当地设计。
如图12的(c)所示,在底壁201形成有与外侧收容槽204以及内侧收容槽206连通的开口207。在通过***而将触头220组装于壳体20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开口207将触头220从底面侧***。
触头220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同样,由导电性金属构成,优选由铜或铜合金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所有的触头220具有相同的形状以及尺寸。
如图12的(c)所示,各触头220具有:连接部221,其安装于基板;被保持部222,其从连接部221沿着壳体20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保持于外侧收容槽204;伸出部223,其从被保持部222的上端向***部205侧伸出;外侧接触部224,其弯曲成朝向***部205凸出;内侧接触部225,其与该外侧接触部224对置,并弯曲成朝向外侧接触部224凸出;以及连结部226,其具有U字形状的截面,并连结外侧接触部224与内侧接触部225之间。触头220只要如图1所示能够与插头连接器的触头接触即可,其构造并不限定于图示例,例如也可以具有唯一的接触部(224或225)。
形成于内侧接触部225侧的倾斜部分225a为,通过沿着壳体200的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大致对应的形状)形成,而在对象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的拔出时防止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抬起、或防止触头220的变形等调整移动(支撑)的部分,使得在反复插拔时获得稳定的连接。对于形成于内侧接触部分225的倾斜部分225a的形状和大小,沿着壳体200的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且考虑这样的作用、连接稳定性、加工性等而适当地设计。
该实施方式中的各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倾斜部分225a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配置于内侧接触部225的末端部侧的倾斜部分225a不同,配置于与连结部226相连的内侧接触部225的基部侧,这样,通过在对象连接器亦即插头连接器的拔出时由壳体200的内侧收容槽206内的倾斜部分206a可靠地支撑倾斜部分225a,来防止触头220的内侧接触部225的抬起、触头220的变形,而在反复插拔插头连接器时获得稳定的连接。
返回到图10,加强件230由金属制成,优选由铜、铜合金等导电性金属构成,部分性地覆盖壳体200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由此壳体200的两端部得到加强。加强件230还作为将壳体200固定于基板的固定片发挥功能。
在图13以单体方式表示加强件230。加强件230在壳体200的注射成形时与壳体200一体化。即,将加强件230作为***体保持(设置)于未图示的模具,向形成壳体200的壁厚的空间注射(填充)壳体200的合成树脂材料,由此加强件230被固定(保持)于壳体200。代替于此,加强件230也可以在形成壳体200之后通过***(压入)和/或粘合而固定于壳体200。
加强件230主要具备顶壁231、在壳体200的短边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垂下侧壁232、垂下端壁233、垂下片234、悬臂弹性片235以及接触片236,通过对例如利用冲压加工将金属制板材切成规定形状、尺寸而得的中间片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顶壁231形成为,在壳体200的长边方向端部沿着周壁202的侧壁部202a的上表面以及端壁部202b的上表面(与基板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延伸的俯视观察时的大致C字形状。优选在顶壁231的对置内边以及后边形成与壳体200卡合的卡合部231a、231b。卡合部231a通过与壳体200在长边方向X卡合而限制在该长边方向X上的相对移动。卡合部231b通过与壳体200在短边方向Y卡合而限制在该短边方向Y上的相对移动。
垂下侧壁232从顶壁231的外侧侧缘沿着周壁202的侧壁部202a的外表面垂下,在其下端部安装并固定于基板。垂下端壁233从顶壁231的后边(外侧的端缘)沿着周壁202的端壁部202b的外表面垂下,在其下端部安装并固定于基板。垂下侧壁232以及垂下端壁233与周壁202的外表面共面。
垂下片234从顶壁231的内侧的端缘沿着周壁202的端壁部202b的内表面垂下,并在与垂下端壁233之间夹持该端壁部202b。底部片238从垂下片234的末端水平延伸,与垂下片234对置的对置片239从该底部片238的末端立起,这些垂下片234、底部片238以及对置片239整体形成槽形,端部片240从该对置片239的末端水平延伸。如图10所示,垂下片234与周壁202的端壁部202b的内表面共面,对置片239与壳体200的***部205的与端壁部202b的内表面对置的端面共面,如图12的(a)所示,底部片238与壳体200的底壁201的内表面共面,如图12的(b)所示,端部片240与壳体200的***部205的上表面共面。
悬臂弹性片235经由从各垂下侧壁232的在长边方向X上位于外侧的侧缘朝向另一个垂下侧壁232延伸的垂直的伸出壁237而与该垂下侧壁232连结为一体。悬臂弹性片235沿着触头220的排列间距方向(壳体200的长边方向X)延伸。如图10以及图12的(a)所示,悬臂弹性片235为了获得规定的弹簧长度,使其自由端侧端部从壳体200的树脂材料露出,剩余部分则埋设在壳体200的树脂材料内。为了使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露出,而在壳体200的底壁201且在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的周边形成有贯通孔208(参照图12的(a))。
悬臂弹性片235也可以整体从壳体200的树脂材料露出。加强件230还具有从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伸出,并在插座连接器20与插头连接器的嵌合时与插头连接器接触的接触片236。由于接触片236支承于具有规定的弹簧长度的悬臂弹性片235,因此即使在实施了插座连接器20的低矮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弹簧长度而使接触片236稳定地接触于插头连接器。
在优选的形态中,接触片236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伸出,即从悬臂弹性片235的自由端侧端部朝向顶壁231伸出。在更优选的形态中,在插头连接器30相对于插座连接器20的嵌合方向上观察时,接触片236的末端部被顶壁231覆盖隐藏。由此,避免与插头连接器30之间的背面嵌合等不适当的嵌合。
在更优选的形态中,接触片236具有在其基端部与末端部之间朝向内侧凸出即朝向凹部203的内侧突出的弯曲部236a。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插头连接器30的向在短边方向Y上对置的接触片236之间的***和拔出。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也能够得到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同样的作用效果。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实施了连接器的低矮化,也能够经由加强件的接触片获得与对象方连接器之间的良好的接触的插座连接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板对基板连接器;20...插座连接器;200...壳体;201...底壁;202...周壁;202a...侧壁部;202b...端壁部;203...凹部;204...外侧收容槽;205...***部;206...内侧收容槽;207...开口;208...贯通孔;220...触头;220P...电源用触头;220S...信号用触头;221...连接部;222...被保持部;223...伸出部;224...外侧接触部;225...内侧接触部;226...连结部;230...加强件;231...顶壁;231a、231b...卡合部;232...垂下侧壁;233...垂下端壁;234...垂下片;235...悬臂弹性片;236...接触片;236a...弯曲部;237...伸出壁;238...底部片;239...对置片;240...端部片。

Claims (9)

1.一种插座连接器,是通过将安装于一个基板的插座连接器与安装于另一个基板的插头连接器嵌合,从而进行两基板之间的电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插座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其形成有向与基板安装面相反的一侧开口而***述插头连接器的凹部;
所需数量的触头,其排列在所述壳体的两端部之间;以及
加强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两端部,
所述加强件具有:顶壁,沿着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基板安装面相反一侧的面形成;一对垂下侧壁,在与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垂下端壁,从所述顶壁的在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上位于外侧的端缘垂下;垂下片,从所述顶壁的在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上位于内侧的端缘垂下;悬臂弹性片,其经由从一方的所述垂下侧壁的在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上位于外侧的侧缘朝向另一方的垂下侧壁延伸的垂直的伸出壁而与一方的所述垂下侧壁连结成一体,并且沿着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延伸;和接触片,其从该悬臂弹性片的自由端侧端部伸出,并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嵌合时与该插头连接器接触,
在所述插头连接器相对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接触片的末端部被所述顶壁覆盖隐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片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片具有在其基端部与末端部之间朝向内侧凸出的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分别具有两个所述悬臂弹性片以及两个所述接触片,该两个悬臂弹性片以及两个接触片配置于在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分别具有两个所述悬臂弹性片以及两个所述接触片,该两个悬臂弹性片以及两个接触片配置于在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壳体的成形时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壳体的成形时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壳体的成形时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壳体的成形时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CN201980061153.8A 2018-09-19 2019-05-24 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112740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5189 2018-09-19
JP2018175189 2018-09-19
PCT/JP2019/020569 WO2020059210A1 (ja) 2018-09-19 2019-05-24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484A CN112740484A (zh) 2021-04-30
CN112740484B true CN112740484B (zh) 2022-08-30

Family

ID=6988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1153.8A Active CN112740484B (zh) 2018-09-19 2019-05-24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7253B2 (zh)
JP (1) JP7055893B2 (zh)
CN (1) CN112740484B (zh)
WO (1) WO2020059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9210A1 (ja) * 2018-09-19 2020-03-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7458224B2 (ja) * 2020-03-27 2024-03-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215119330U (zh) * 2020-05-13 2021-12-1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7417481B2 (ja) * 2020-06-29 2024-01-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2143509A (ja) * 2021-03-17 2022-10-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592A (zh) * 2016-07-26 2018-02-02 株式会社藤仓 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JP5685216B2 (ja) 2012-03-29 2015-03-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CN105514687B (zh) 2012-03-29 2018-02-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插座式连接器
CN104795654B (zh) * 2014-01-17 2017-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US9391398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60046173A (ko) 2014-10-20 2016-04-28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6404248B2 (ja) 2016-02-15 2018-10-1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WO2020059210A1 (ja) * 2018-09-19 2020-03-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592A (zh) * 2016-07-26 2018-02-02 株式会社藤仓 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484A (zh) 2021-04-30
JP7055893B2 (ja) 2022-04-18
WO2020059210A1 (ja) 2020-03-26
US20210359466A1 (en) 2021-11-18
JPWO2020059210A1 (ja) 2021-08-30
US11777253B2 (en)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0484B (zh) 插座连接器
US10756466B2 (en) Connector
JP525045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116059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detachably fitting to each other
CN111247701B (zh) 电连接器
US11233346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TW201535879A (zh) 連接器
JP2007018785A (ja) コネクタ
KR20080008250A (ko) 평형 도체용 전기 커넥터
EP1885028A1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
JP2023001183A (ja) 金具、金具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29804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1002534A (ja) コネクタ
JP7266513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KR101651653B1 (ko) 와이어 투 와이어 커넥터 조립체
US20090298345A1 (en) Connector
CN114122771A (zh) 电连接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28316A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JP7441147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CN216312105U (zh) 一种pcb端子组装的转接结构、车灯组件和汽车
CN212085268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JP200216410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