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4939B -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4939B
CN112684939B CN202011637872.0A CN202011637872A CN112684939B CN 112684939 B CN112684939 B CN 112684939B CN 202011637872 A CN202011637872 A CN 202011637872A CN 112684939 B CN112684939 B CN 112684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eads
coupled
touch scree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7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4939A (zh
Inventor
梁艳峰
魏山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78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4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4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4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该触控屏包含:导电层、显示模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导电层包含触摸传感电极和N根第一引线,第一电路板包含触摸驱动集成电路;第二电路板包含至少一根走线;其中:触摸传感电极与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一端耦接,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显示模组与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路板中的每根走线的第二端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耦接,M小于或等于N;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根走线,用于将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屏可以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不断发展,触控屏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中应用越来越广。触控屏能够检测放置在其表面的用户手指或者其他物体,并能够识别手指或物体放置的位置。
目前,触控屏上的导电层(conductivelayer,CL)106用来检测触控操作。如图1A所示,触控屏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01、衬底(substrate,SUB)104、显示层(display layer)103、薄膜封装层(thinfilm encapsulationlayer,TFE)105和导电层106。触控屏的导电层106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导电层106包括触摸传感电极(touch sensing electrode,TS)1061和引线(trace)1062。触摸传感电极1061通过引线1062、TFE上的通孔(via)1063与FPC上的触摸驱动集成电路(touchdriving integrated circuit,TIC)1011耦接,来向TIC1011输出触摸信号。导电层106的多条引线1062可以汇总到触控屏的下边框在TFE上对应的区域1051,在该区域1051上的一个特定区域Z设置通孔将引线1062引出。
然而,当引线1062较多时,为避免引线1062交叉,需要较宽的触控屏下边框来实现在TFE105上对应的区域上布设引线,从而导致触控屏下边框较宽区域无法用于显示和触控,减小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如图1B所示,为减小触控屏下边框的宽度,TFE105上对应区域1051上的两个特定区域(特定区域Z1和特定区域Z2)均可用来为引线1062设置通孔1063,经过这两个特定区域上的通孔1063分别引出两部分引线并在FPC101上通过走线汇总到TIC1011。然而,FPC101上用来耦接两部分引线的走线会与FPC101上的其他走线交叉,带来信号干扰。为减少干扰,需要增加FPC101的层数,从而增大了FPC101的工艺复杂度和成本。
因此,如何降低下边框较窄的触控屏的工艺复杂度和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可减小触控屏的边框的宽度,从而提高屏占比。另外,减少电路板的层数,从而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导电层、显示模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导电层包含触摸传感电极和N根第一引线,N大于或等于2,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触摸驱动集成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板包含至少一根走线;其中:所述触摸传感电极与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一端耦接,M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每根所述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耦接,其中,M小于或等于N,所述N根第一引线包含所述M根第一引线;所述显示模组,用于进行显示;所述触摸传感电极,用于当所述触控屏被作用有触摸操作时产生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所述至少一根走线,用于将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用于驱动所述触摸传感电极,并接收所述触摸传感电极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
上述的触控屏中,通过第二电路板中的走线,将导电层的引线通过第二电路板上的走线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上,以实现导电层的驱动和检测,无需在第一电路板上增加走线来耦接导电层的引线,减少了第一电路板上走线的交叉,从而减少各走线交叉产生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电路板的层数,从而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包含第一开窗,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包含第二开窗,所述第一开窗和所述第二开窗之间包含各向异性导电膜;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每根所述走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二开窗、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包含薄膜封装层、显示层和衬底;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衬底,用于将所述显示层进行封装;所述显示层,用于进行显示;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包含至少两个通孔,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对应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分散布设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特定区域,所述特定区域为所述触控屏边框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对应的区域;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引线的数量可为多根,第一引线与通孔可以是一一对应,即一根第一引线对应一个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和接触点也是一一对应,即一个通孔对应一个接触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部分通孔或全部通孔可没有对应的接触点。例如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的场景。
其中,接触点与第二引线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接触点对应一根第二引线。
可选的,可将该特定区域和特定区域尽量靠近薄膜封装层的边缘(例如触控屏下边框在薄膜封装层上对应的边缘)布设。
上述的触控屏中,将至少两个通孔分散布设在薄膜封装层上的特定区域Z1和Z2,并将该特定区域Z1和Z2设定为触控屏下边框在薄膜封装层上对应的边缘,可以使得上述分散设置通孔的薄膜封装层在组装到触控屏上时,减小触控屏的边框的宽度,从而提高屏占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底上还包含至少两个接触点,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衬底上布设至少两根第二引线;所述至少两个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用于与一根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二端耦接,并与一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一端耦接,每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所述走线的第一端耦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根所述第二引线;每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衬底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或者每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依次经由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电路板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走线的第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底上还包含至少两个接触点,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衬底上布设至少两根第二引线;所述至少两个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根所述第二引线;至少两根所述第二引线中,一部分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依次经由所述衬底、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底上还包含接触点,所述接触点的数量小于N;所述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根第二引线;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所述M根第一引线以外的(N-M)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所述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根第一引线包含S根第一引线,S小于或等于M;所述S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除所述S根所述第一引线以外的(M-S)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所述第二引线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所述走线的第一端;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除所述M根第一引线以外的(N-M)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所述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可选的,第二引线在第一电路板上布设时,可沿第一电路板的边缘布设,从而不会与第一电路板上的走线产生交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引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在所述衬底或者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或者通过焊料焊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或者通过焊料焊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表面包含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用于屏蔽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走线交叉产生的信号干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表面均包含保护膜,即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的走线不会相互有信号干扰。由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是简单的增加一个第二电路板,即可实现将导电层上的多条第一引线与第一电路板上的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耦接。从而无需在第一电路板上增加多层走线。相比于高成本的多层走线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新增的第二电路板成本很低。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电路板的形状和其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的位置不作限制。
其中,该触控屏的制作工艺流程可包括:在显示模组上制作导电层;将第一电路板连接在显示模组上;将第二电路板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
制作导电层可包括制作触摸传感电极和引线,可以是通过印刷工艺来制作上述导电层。
可选的,在显示模组上制作导电层,还包括将导电层的引线通过通孔耦接在衬底上的接触点上;然后在衬底上布设引线与接触点耦接。
可选的,可以使用粘接或者通过焊料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电路板连接在显示模组上。将第二电路板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也可以使用粘接或者通过焊料焊接的方式实现。
可选的,上述触控屏的结构中衬底可以是柔性的,可弯折、折叠或翻折,从而实现触控屏极窄的下边框。不限于下边框,弯折部分也可位于触控屏的其他位置,如上边框,则可实现极窄的上边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触控屏,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控屏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向触控屏输入信号,还用于接收触控屏中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输出的信号;所述触控屏是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触控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A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工艺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工艺流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如图1B所示,现有技术中,TFE105上对应区域1051上的特定区域Z1和特定区域Z2均可用来为引线1062设置通孔1063,经过这两个特定区域上的通孔1063分别引出两部分引线并在FPC101上通过走线汇总到TIC1011。然而,FPC101上用来耦接两部分引线的走线会与FPC101上的其他走线交叉,带来信号干扰。现有技术中为减小走线交叉带来的干扰,需要增加FPC101的层数,从而增大了FPC101的工艺复杂度和成本。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多层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B和图2,为减少走线交叉产生信号干扰,可增加FPC层数来将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耦接到TIC。其中,“耦接”可以理解为直接电连接或者间接电连接。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耦接到TIC,可以表示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和TIC通过走线电连接,也可以表示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和TIC经由电子元件或者经由电路连接。
如图2所示,FPC101可以包含六层铜层来完成走线。任意两层铜层之间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进行绝缘。且在FPC101中,产生走线交叉的两层铜之间需要设置一层铜层作为屏蔽层,来屏蔽干扰。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1层铜可实现电源走线。第2层铜可实现驱动走线,第4层铜可实现感应走线。如果第2层铜和第4层铜会出现走线交叉,则设置第3层铜实现接地走线,来实现第4层和第2层之间的信号屏蔽,以减少走线交叉产生的信号干扰。第6层铜可实现通信接口走线,具体如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走线,该MIPI接口用于传输触控屏显示内容。如果第4层铜和第6层铜会出现走线交叉,则第5层铜实现接地走线,来实现第6层和第4层交叉产生的信号屏蔽,以减少走线交叉产生的信号干扰。
其中,电源走线用于耦接供电电源。感应走线用于耦接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驱动走线用于将触摸驱动集成电路(display drivingintegratedcircuit,DIC)输出的驱动信号发送给导电层106。DIC输出的驱动信号用于使得导电层106的触摸传感电极1061形成一定电容值的电容。当用户手指或者其他物体放置在触控屏上时,该电容的电容值改变。该电容的电容值变化量可用来确定触控屏上被触摸的位置。通信走线可包含触摸驱动集成电路与通信接口耦接的走线。该通信接口例如是用于与CPU进行通信的接口。
如图2所示,FPC 101还包含两层保护膜,形成在电路板的两个表面,从外部保护FPC。
与层数少(例如2层或3层)的FPC相比,图2所示的6层的FPC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度,且成本很高。为降低触控屏的工艺难度和成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层数少,且屏占比高的电路板、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和触控屏可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为以下任意一种包含触控屏的设备:手机、平板电脑(pad)、便携式游戏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车载媒体播放设备、数码相机、可穿戴电子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打印机等数显产品。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触控屏包含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显示层103、衬底104、薄膜封装层105和导电层106。
衬底104上方设置有显示层103,在显示层103上方设置有薄膜封装层105,在薄膜封装层105上方设置有导电层106。其中:
显示层103:可包括显示区域1031和非显示区域1032。显示层103的显示区域1031包含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例如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单元,用于实现触控屏的显示。显示层103的非显示区域1032上可以设置显示驱动集成电路10321。显示驱动集成电路10311通过引线10322耦接到显示区域1031。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于显示单元为OLED显示单元,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单元,例如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显示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非显示区域1032也即是衬底的一部分区域。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驱动集成电路10321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01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衬底104:显示层103可以沉积在衬底104上。衬底104可以是柔性衬底,例如柔性聚合物材料,从而衬底可以弯折,实现柔性触控屏。另外,衬底104还可以是玻璃衬底,本申请实施例对衬底的材质不作限制。
薄膜封装层105:通过薄膜封装技术来交替堆叠至少一个有机材料层和至少一个无机材料层而形成的。薄膜封装层105与衬底104一起将显示层103封装起来。
其中,薄膜封装层105、衬底104和显示层103组成显示模组。
薄膜封装层105的特定区域Z1和Z2上可设置通孔1063。在显示层103的非显示区域1032上设置接触点1033,例如可以是银浆点来减小接触带来的阻抗。导电层106上,触摸传感电极1061耦接到引线1062上,并且引线1062通过通孔1063耦接到显示层非显示区域1032上的接触点1033。接触点1033可以通过引线1034、第二电路板102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因此,触摸传感电极1011检测到的电信号可以通过引线1062、通孔1063、接触点1033和引线1034、第二电路板102依次传输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也可以依次通过第二电路板102、引线1034、接触点1033、通孔1063和引线1062传输到触摸传感电极1061。
导电层106:包括触摸传感电极1061及其引线1062,该触摸传感电极1061适用于互电容式触摸传感技术和或自电容式触摸传感技术。触摸传感电极1061用于检测触控屏上的触摸操作。
第一电路板101:可以为柔性印刷电路。第一电路板101可以包含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用于对触摸传感电极1061检测到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模拟前端处理(例如信号放大、电平调整与控制等)、模数转换(analogto digital convert,ADC)和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等。另外,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电极1061的驱动电路,输出触摸驱动信号,用于驱动触摸传感电极1061,使得触摸传感电极1061形成固定电容值的电容。当用户手指或者其他物体放置在触控屏上时,该电容的电容值改变。该电容的电容值变化量可用来确定触控屏上被触摸的位置。
第一电路板101上还包括焊点1012和开窗1013。焊点1012用于将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上。关于焊点1012可参考图4所示示例。
第二电路板102包含开窗1021和走线1022。
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将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耦接到第一电路板101的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具体的,如图3所示,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与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耦接。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的末端位置包含保护膜的开窗1021。第一电路板101上与该开窗1021位置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开窗1013。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经由第二电路板上102上开窗1021、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13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通过接触点1033、通孔1063与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耦接。进而实现导电层106的触摸传感电极1061检测到的电信号通过引线1062、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走线1022、开窗1021和开窗1013依次传输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也可以依次通过开窗1013、开窗1021、走线1022、引线1034、接触点1033、通孔1063和引线1062传输到触摸传感电极1061,以驱动触摸传感电极。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连接结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电路板101包含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通过一个或多个焊点1012焊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通过这些焊点1012与第一电路板上101的走线耦接。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也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粘接(bonding)在第一电路板101上,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耦接。
其中,第一电路板101包含走线,可以通过铜层实现,第一电路板101的表面还包括保护膜。第二电路板102也包含走线1022,可以通过铜层实现,第二电路板102的表面也包括保护膜。第一电路板101的保护膜可以包含开窗1013,第二电路板102的保护膜也可以包含开窗1021。开窗1013和开窗1021之间可以包含ACF 107,以实现第一电路板101的走线和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通过ACF 107耦接,进而实现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和第一电路板的焊点1012耦接。
其中,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上的保护膜可用于屏蔽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交叉产生的信号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于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通过ACF107粘接,还可以是通过焊料焊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示出的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可以是第二电路板102上的任一条走线,其他走线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的连接方式类似。
如图3和图4所示,通孔1063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两个。引线1062中的每根引线1062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对应一个通孔1063。这至少两个通孔1063可分散布设在薄膜封装层105上的特定区域,例如分散布设在特定区域Z1和特定区域Z2上,该特定区域Z1和特定区域Z2可以是触控屏边框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对应的区域,例如触控屏下边框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对应的区域。
可选的,可将该特定区域Z1和特定区域Z2尽量靠近薄膜封装层105的边缘(例如触控屏下边框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对应的边缘)布设。
将至少两个通孔1063分散布设在薄膜封装层105上的特定区域Z1和Z2,并将该特定区域Z1和Z2设定为触控屏下边框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对应的边缘,可以使得上述分散设置通孔1063的薄膜封装层105在组装到触控屏上时,减小触控屏的边框的宽度,从而提高屏占比。
图3和图4示出的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连接结构中设置第二电路板102。通过第二电路板102中的走线1022,将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以实现导电层106的驱动和检测,无需在第一电路板101上增加走线来耦接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减少了第一电路板101上走线的交叉,从而减少各走线交叉产生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电路板101的层数,从而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包含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触控屏的工艺流程。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工艺流程的流程图。该工艺流程包含步骤S101~S103。
S101、在显示模组上制作导电层106。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单元可以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单元,或者OLED显示单元,还可以是micro LED显示单元,还可以是其他显示模组或者未来新出现的显示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制作显示模组的工艺流程不作限制,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制作显示模组的工艺流程。
显示模组包含薄膜封装层105、衬底104和显示层103。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工艺流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中的(a)所示,在完成显示模组的制作后,可以在薄膜封装层105上制作导电层106,包括制作触摸传感电极1061和引线1062,可以是通过印刷工艺来制作上述导电层106。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电层106还可以是利用外挂式触控技术(outcell)实现,即导电层106是单独的一层,将该导电层106粘接在显示模组上。再或者,导电层106还可以是利用内嵌式触控技术实现,即导电层106嵌入在显示模组中实现。
如图6中的(a)所示,在显示模组上制作导电层106,还包括将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通孔1063耦接在显示层103上非显示区域的接触点1033上;然后在衬底104上布设引线1034与接触点1033耦接。
S102、将第一电路板101连接在显示模组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粘接(bonding)或者通过焊料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电路板101连接在显示模组上。例如:将第一电路板101连接在衬底104上。粘接(bonding)例如可以使用ACF进行,焊料可以是焊锡或者银浆。如图6中的(b)所示,将第一电路板101连接在显示模组上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芯片与显示模组完成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将第一电路板101连接在显示模组上的工艺流程不作限制,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将FPC连接在显示模组上的工艺流程。
S103、将第二电路板102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电路板102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也可以使用粘接(bonding)或者通过焊料焊接的方式。
如图6中的(c)所示,将第二电路板102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后,第二电路板102中的走线1022可通过ACF107、第一电路板101的走线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将第二电路板102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后,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耦接在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上,使得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依次通过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ACF107和第一电路板101的走线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可选的,图6所示的触控屏结构中,衬底104可以是柔性的。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触控屏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衬底104可弯折、折叠或翻折,从而实现触控屏极窄的下边框。不限于下边框,弯折部分也可位于触控屏的其他位置,如上边框,则可实现极窄的上边框。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5示出的触控屏的工艺流程的流程图还可以包含其他步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电路板102的形状和其在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的位置不作限制。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位置和其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确定后,可以确定第二电路板102的形状和第二电路板102在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的位置。其中,第二电路板102设置的形状和位置可以使得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经由第一电路板101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上,然后经由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再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也可以是设置第二电路板102的形状和位置,使得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无需经由第一电路板101,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上,然后经由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再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可经由第一电路板101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上。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可以使用ACF粘接在衬底104上,然后该引线1034在第一电路板101上也可使用ACF进行粘接,并经由第一电路板101耦接在第二电路板上102。该引线1034耦接在第二电路板102也可以是通过ACF粘接的方式。
如图8所示,第一电路板101上包含走线和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如果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直接布设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之间的走线,会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其他走线交叉。为减少第一电路板101上走线的交叉,如图8所示,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与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耦接。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的末端位置包含保护膜的开窗1021。第一电路板101上与该开窗1021位置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开窗1013。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经由第二电路板上102上开窗1021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在使用ACF将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粘接起来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经由开窗1021、ACF 107、开窗1013和第一电路板101的走线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进而实现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通孔1063、接触点1033和引线1034、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和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在第一电路板101上布设时,可沿第一电路板101的边缘布设,从而不会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产生交叉。
如图8所示,接触点103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引线1062在衬底104上对应一个接触点1033。至少两个接触点1033中的每个接触点在衬底上对应一根引线1034。引线103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图8所示出的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中,设置第二电路板102,用来将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以实现导电层106的驱动和检测,无需在第一电路板101上增加走线来耦接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减少了第一电路板101上走线的交叉,从而减少各走线交叉产生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电路板101的层数,从而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对开窗1013、开窗102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形状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触控屏结构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可按照图7所示方式折叠。
可选的,请参阅图9A,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还可以无需经由第一电路板101,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可以通过ACF粘接在衬底104上,然后该引线1034耦接在第二电路板102上。该引线1034耦接在第二电路板102也可以是通过ACF粘接的方式。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耦接。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的末端位置包含保护膜的开窗1021。第一电路板上101上与该开窗1021位置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开窗1013。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经由第二电路板上102上开窗1013与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耦接。
第二电路板102可以使用ACF和第一电路板101粘接,第二电路板102可使用ACF和衬底104粘接。在使用ACF将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粘接起来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经由开窗1021、ACF 107、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和第一电路板101的走线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在使用ACF将第一电路板101和衬底104粘接起来后,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耦接。进而实现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通孔1063、接触点1033和引线1034、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和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关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13、走线等结构,可参考图8所示示例的具体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9A所示的触控屏结构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可弯折、折叠或翻折。请参阅图9B,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结构的示意图。如图9B所示,衬底104可弯折、折叠或翻折,从而实现触控屏极窄的下边框。不限于下边框,弯折部分也可位于触控屏的其他位置,如上边框,则可实现极窄的上边框。
可选的,请参阅图10A,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A所示,引线1062经由通孔1063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具体的,引线1062还可以无需经由衬底104,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引线1062可以通过ACF粘接在第二电路板102上,然后引线1062经由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第二电路板上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引线1062耦接在第二电路板102也可以是通过ACF粘接的方式。
第二电路板102可以使用ACF和第一电路板101粘接。在使用ACF将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粘接起来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经由开窗1021、ACF 107、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和第一电路板101的走线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进而实现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通过通孔1063、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和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关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13、走线等结构,可参考图8所示示例的具体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0A所示的触控屏结构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可弯折、折叠或翻折。请参阅图10B,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0B所示,衬底104和第二电路板102可弯折、折叠或翻折,从而实现触控屏极窄的下边框。不限于下边框,弯折部分也可位于触控屏的其他位置,如上边框,则可实现极窄的上边框。
可选的,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还可以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经由衬底104,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然后经由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第二电路板上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另一部分从接触点1033引出的引线1034经由衬底104、第一电路板101、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1所示的触控屏结构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可折叠或弯折,折叠或弯折后可参照图9B所示。
可选的,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引线1062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引线1062经由通孔1063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即该一部分引线1062经由通孔1063、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第二电路板上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另一部分引线1062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第一电路板101、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触控屏结构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可折叠或弯折,折叠或弯折后可参照图10B所示。
如图12所示,接触点1033的数量小于引线1062的数量。每个接触点1033在衬底104上对应一根引线1034。
其中,图11和图12所示出的与引线1062耦接的引线1034在第一电路板101上走线时,不会与第一电路板101上其他走线交叉,无需为引线1034增加第一电路板101的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于图11、图12所示出的将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分两部分从通孔1063引出,还可以分为更多部分。如图11所示,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分成的这多个部分引线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部分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1022、第二电路板上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其它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引线1062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第一电路板101、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如图12所示,分成的这多个部分引线1062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部分经由通孔1063、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第二电路板上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其它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引线1062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引线1034、第一电路板101、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21耦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再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此外,当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分为多个部分时,除了图11、图12所示的分布之外,还可以有第三或第四部分的引线以其他方式进行布设。例如:导电层106的引线1062分为三部分,其中有两部分以图11中所示的两种进行布设,第三部分引线1062(如图12所示)经由通孔1063、第二电路板上102的走线、第二电路板上开窗1021、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走线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图6、图8~图12均以导电层106上包含4根引线1062、TFE105上包含4个通孔为例进行介绍。每根引线1062在TFE105上对应一个通孔1063。引线1062经由对应的通孔1063与引线1034耦接,或者经由对应的通孔1063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耦接。可以理解的,导电层106上不限于包含4根引线1062,还可以包含更多或更少的引线数量,对应的通孔数量也对应可以是更多或更少。
本申请实施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为N,N大于或等于2。这N根引线1062中,M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显示模组与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1022的第一端耦接。则第二电路板102的走线1022也为M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引线的数量可为多根,第一引线与通孔可以是一一对应,即一根第一引线对应一个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和接触点也是一一对应,即一个通孔对应一个接触点。例如图3、图6、图8、图9A和图11所示出示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部分通孔或全部通孔可没有对应的接触点。例如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的场景,如图10A所示示例即全部的通孔没有对应接触点。如图12所示示例即部分通孔没有对应接触点。
其中,接触点与第二引线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接触点对应一根第二引线。
对于图3、图6、图8和图9A所示出的示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可以和通孔1063的数量相同,且和衬底104上的接触点1033的数量相同,且和引线1034的数量相同,例如均为N,即M=N。图3、图6、图8和图9A所示出示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还和第二电路板102上走线1022的根数相同,为N。图10A所述示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可以和通孔1063的数量相同,且和走线1022的根数相同,为N。引线1062和第二电路板102上走线1022的数量不限于图示的4根,还可以是更多或更少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图11和图12所示出的示例中,第二电路板102上走线1022的数量不限于图示的4根,还可以是更多或更少数量。
对于图11所示出的示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仍然和通孔1063的数量、衬底104上的接触点1033的数量、引线1034的数量相同,例如均为N,如4。然而,仅有M(例如2根)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显示模组与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1022的第一端耦接。其余的(N-M)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接触点1033对应的第二引线1034、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一开窗1013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对于图12所示出的示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仍然和通孔1063的数量相同,例如均为N,如4。然而,仅有M(例如2根)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1063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1022的第一端。其余的(N-M)根(例如其余2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接触点1033对应的第二引线1034、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一开窗1013耦接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引线1062的数量仍然和通孔1063的数量相同,例如均为N,如4。M根(如3根)引线1062中,S根(如2根,即3根中的2根)引线1062中的每根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1063直接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1022的第一端,S根引线1062以外的1根引线1063的第二端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接触点对应的引线1034耦接到第二电路板102的一根走线1022的第一端。N根(如4根)引线1062中的上述M根(如3根)引线以外的(N-M)根(如1根)引线1062的第二端经由通孔1063、接触点1033、接触点对应的所述引线1034、第一电路板101和开窗1013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10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引线1062即为第一引线。引线1034即为第二引线。开窗1021即为第二开窗。开窗1013即为第一开窗。对于每根第一引线1062来说,与触摸传感电极1061耦接的端为第一端,与接触点1033或者第二电路板102上走线1022的第一端耦接的端为第二端。对于每根第二引线1034来说,与接触点1033或者第一引线1062的第二端耦接的端为第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02上走线1022的第一端或者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开窗1013耦接的端为第二端。对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走线1022来说,与第二引线1034的第二端或者第一引线1062的第二端耦接的端为第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02上的第二开窗1021耦接的端为第二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图3、图7~图12任一项所描述的触控屏。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含处理器1301和触控屏1302,其中:
处理器13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1301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处理器1301与触控屏1302耦接,处理器1301用于向触控屏1302输入信号,还用于接收触控屏中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输出的信号。
触控屏1302,用于接收被作用有触摸操作时产生检测信号,还用于进行显示。该触控屏1302可以是OLED屏,也可以是Micro LED屏,还可以是AMOLED屏。
其中,触控屏1302可以是图3、图7~图12任一项所描述的触控屏。
该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中设置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电路板中的走线,将导电层的引线通过第二电路板上的走线耦接在触摸驱动集成电路上,以实现导电层的驱动和检测,无需在第一电路板上增加走线来耦接导电层的引线,减少了第一电路板上走线的交叉,从而减少各走线交叉产生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电路板的层数,从而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需要说明的,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包括导电层、显示模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导电层包含触摸传感电极和N根第一引线,N大于或等于2,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触摸驱动集成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板包含至少一根走线;其中:
所述触摸传感电极与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一端耦接,M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每根所述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耦接,其中,M小于或等于N,所述N根第一引线包含所述M根第一引线;
所述显示模组,用于进行显示;
所述触摸传感电极,用于当所述触控屏被作用有触摸操作时产生检测信号;
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所述至少一根走线,用于将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包含第一开窗,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包含第二开窗,所述第一开窗和所述第二开窗之间包含各向异性导电膜;
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用于驱动所述触摸传感电极,并接收所述触摸传感电极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显示模组包含薄膜封装层、显示层和衬底;其中:
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衬底,用于将所述显示层进行封装;
所述显示层,用于进行显示;
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包含至少两个通孔,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对应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分散布设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特定区域,所述特定区域为所述触控屏边框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对应的区域;
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每根所述走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二开窗、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还包含至少两个接触点,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衬底上布设至少两根第二引线;
所述至少两个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用于与一根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二端耦接,并与一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一端耦接,每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所述走线的第一端耦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根所述第二引线;
每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衬底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或者
每根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依次经由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电路板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走线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还包含至少两个接触点,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衬底上布设至少两根第二引线;所述至少两个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根所述第二引线;
至少两根所述第二引线中,一部分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耦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端依次经由所述衬底、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还包含接触点,所述接触点的数量小于N;所述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所述衬底上对应一根第二引线;
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所述M根第一引线以外的(N-M)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所述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或者
所述M根第一引线包含S根第一引线,S小于或等于M;所述S根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对应的通孔直接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走线的第一端;所述M根第一引线中,除所述S根所述第一引线以外的(M-S)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所述第二引线耦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根所述走线的第一端;所述N根第一引线中,除所述M根第一引线以外的(N-M)根所述第一引线中的每根第一引线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通孔、所述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所述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开窗耦接到所述触摸驱动集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3、5至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在所述衬底或者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或者通过焊料焊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或者通过焊料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表面包含保护膜;
所述保护膜,用于屏蔽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走线交叉产生的信号干扰。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触控屏,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触控屏中触摸驱动集成电路输出的信号;
所述触控屏是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
CN202011637872.0A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84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7872.0A CN112684939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7872.0A CN112684939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CN201910105116.4A CN109828691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116.4A Division CN109828691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4939A CN112684939A (zh) 2021-04-20
CN112684939B true CN112684939B (zh) 2021-12-03

Family

ID=668632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7872.0A Active CN112684939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CN201910105116.4A Active CN109828691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116.4A Active CN109828691B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0417B2 (zh)
EP (1) EP3896557A4 (zh)
CN (2) CN112684939B (zh)
WO (1) WO20201562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691B (zh) * 2019-02-01 2023-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058B (zh) * 2020-04-15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终端
CN112104351A (zh) * 2020-09-03 2020-12-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按键、电容按键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15679319U (zh) * 2020-12-30 2022-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318A (zh) * 2012-05-23 2013-12-04 Lg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及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203588244U (zh) * 2013-11-15 2014-05-07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走线结构及投射式电容触摸屏
CN204360347U (zh) * 2014-12-19 2015-05-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WO2017039129A1 (ko) * 2015-09-02 2017-03-09 한국전기연구원 배선전극을 가지는 투명전극의 제조방법
CN10695112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393422A (zh) * 2017-09-04 2017-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7797708A (zh) * 2017-11-20 2018-03-13 深圳市盛迪瑞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较少***电路的电容式触摸屏
CN108762562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03923A (zh) * 2017-05-03 2018-11-13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6336A (ja) 1994-12-28 1996-07-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基板、駆動回路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9504124B2 (en) 2013-01-03 2016-11-22 Apple Inc. Narrow border display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253530B1 (ko) * 2014-11-21 2021-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4536610B (zh) 2014-12-31 2018-02-0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I610205B (zh) * 2015-06-12 2018-01-0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面板
JP6694247B2 (ja) * 2015-07-09 2020-05-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5807992A (zh) 2016-03-03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406612B (zh) 2016-09-14 2019-07-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05089B (zh) * 2016-10-31 2019-11-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
CN106527823A (zh) * 2017-01-03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JP6879746B2 (ja) * 2017-01-13 2021-06-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6803514B (zh) * 2017-02-22 2020-06-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8012458B (zh) * 2017-12-12 2019-10-25 东莞市奕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桥接工艺
CN108762558B (zh) * 2018-05-23 2021-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具有该触摸屏的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109240533A (zh) * 2018-08-06 2019-0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12684939B (zh) * 2019-02-01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318A (zh) * 2012-05-23 2013-12-04 Lg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及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203588244U (zh) * 2013-11-15 2014-05-07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走线结构及投射式电容触摸屏
CN204360347U (zh) * 2014-12-19 2015-05-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WO2017039129A1 (ko) * 2015-09-02 2017-03-09 한국전기연구원 배선전극을 가지는 투명전극의 제조방법
CN10695112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03923A (zh) * 2017-05-03 2018-11-13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7393422A (zh) * 2017-09-04 2017-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7797708A (zh) * 2017-11-20 2018-03-13 深圳市盛迪瑞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较少***电路的电容式触摸屏
CN108762562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抗静电方法研究》;李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20150715;I136-4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691B (zh) * 2019-02-01 2023-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96557A1 (en) 2021-10-20
US20220075472A1 (en) 2022-03-10
CN109828691A (zh) 2019-05-31
CN109828691B (zh) 2023-06-20
CN112684939A (zh) 2021-04-20
WO2020156234A1 (zh) 2020-08-06
EP3896557A4 (en) 2022-02-23
US11550417B2 (en)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4939B (zh)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KR101661160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장치
US20110181542A1 (en) Touch module
TWM464736U (zh) 觸控面板
US11412613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589461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388290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触控位置确定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KR101010344B1 (ko) 활성영역을 증대시킨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모듈
KR20120006792A (ko) 회로기판을 이용하여 터치센서 칩에 감지 신호를 전달하는 접촉 감지 패널 및 접촉 감지 장치
KR20150059375A (ko) 터치센서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484165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156595A9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KR20100054897A (ko) 입력장치
TWI396004B (zh) 電子裝置
KR20150059376A (ko) 터치센서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50018272A (ko) 터치센서 모듈
KR20150021832A (ko) 터치센서 모듈
US11360623B2 (en)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40054761A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TWM481448U (zh) 觸控裝置
CN212009538U (zh)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5499741U (zh) 电路板、显示装置
CN113920855A (zh) 电路基板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13260147A (zh) 电路板、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