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9732B -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9732B
CN112679732B CN202011580973.9A CN202011580973A CN112679732B CN 112679732 B CN112679732 B CN 112679732B CN 202011580973 A CN202011580973 A CN 202011580973A CN 112679732 B CN112679732 B CN 112679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anthroimidazole
polymer
luminescent
organic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09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9732A (zh
Inventor
应磊
彭沣
曹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0115809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9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9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9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9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9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菲并咪唑与π‑桥单元、弱供电子单元构建电子给受体型发光单元,这类发光单元中给体单元和受体单元具有较大的扭转角,实现强度适中的电荷转移,进而形成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激发态,可以实现高能三线态向单线态反系间窜越,激子的百分之百利用。进一步通过非共轭烷基链连接HLCT发光单元,得到了一类基于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这类聚合物保持了发光单元的发射光谱、电子云分布、激发态能级等性质,具有HLCT特性。可用于制备高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Description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首次发表利用共轭高分子PPV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标志着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研究的开端。与蒸镀型的小分子发光二极管相比,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具有如下优势:(1)可通过溶液旋涂、卷对卷等湿法加工方式制备大面积薄膜;(2)共轭聚合物电子结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化学结构的改变和修饰进行调节;(3)共轭聚合物通过修饰可以避免材料结晶,从而提高器件稳定性。
传统的聚合物荧光材料仅能利用25%的单线态激子发光,使得其发光性能大大受限。为了解决激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开发出了利用三线态激子发光的磷光材料、基于三线态反系间窜越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和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的TTA荧光材料。然而,前两类材料很少有满足蓝光色坐标CIEy<0.15的高效率材料,此外,这两类材料还面临着严重的效率滚降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Science China Chemistry,2014,57,335–345;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2018,6,5577–5596]。而TTA荧光材料通过融合两个三线态激子形成一个单线态激子,激子利用率只有62.5%。除了上述材料外,还有一类具有杂化局域电荷转移(HLCT)激发态特征的荧光材料,这类基于高能电荷转移态的“热激子”材料可以实现高三线态能级到单线态能级的反系间窜越,实现激子的百分之百利用,为高性能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菲并咪唑单元是宽带隙、高稳定性、高荧光量子产率、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的单元,与弱供电性单元连接可以构建具有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激发态发光特性的发光单元,提高激子利用率,构筑的发光聚合物可用于制备高效率的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21
式中,m为1~20的整数;
n为重复单元数,n=1~100;
R为H、F、CN、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烷氧基或环烷基、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苯基;
Ar1、Ar2、Ar3、Ar4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6~60的芳香族烃基或芳香族杂环基。
进一步地,所述的Ar1、Ar2、Ar3、Ar4独立地优选为如下化学结构或如下结构衍生物: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31
式中,R’为碳原子数1~30烷基或环烷基、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苯基。
所述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通过无金属催化剂参与的聚合方法制备得到,包括如下步骤:
将末端同时含醛基和氨基的单体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32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33
和9,10-二菲醌或其衍生物、乙酸铵进行缩聚反应,得到所述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
用反应式表示为如下: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34
进一步地,所述末端含醛基和氨基的单体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35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36
与9,10-二菲醌(或其衍生物)的反应摩尔比为1:0.5~1:2;优选为1:1,所述乙酸铵摩尔量是9,10-二菲醌(或其衍生物)的1~20倍;
进一步地,所述缩聚反应溶剂为乙酸或乙酸与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氯苯、氯仿中至少一种的混合溶剂;所述缩聚反应温度为50~150℃,时间为1~48h,优选为12~36h。
上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具体为: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为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其中有机发光层中至少含有一种上述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发光层是上述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纯膜,或者是上述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和主体/客体材料掺杂的混合膜。
进一步地,上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制备发光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或者与至少一种主体/客体材料混合溶于有机溶剂,然后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即得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活性层。
本发明的原理为:将具有杂化局域-电荷转移(HLCT)激发态的菲并咪唑类蓝光单元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得到新一代发光机制的高激子利用率聚合物蓝色荧光材料。HLCT发光材料的高能三重态到单重态的反系间窜越速率远大于三重态内转换速率,可实现近100%的内量子效率。通过非共轭烷基链连接HLCT发光单元,使得聚合物保持发光单元的发射光谱、电子云分布、激发态能级等性质,获得HLCT特性。
本发明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具有如下特点:
(1)菲并咪唑类发光聚合物具有HLCT特征,可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将理论内量子效率提高至100%,可用于制备高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2)通过非共轭烷基链连接菲并咪唑HLCT发光单元得到的聚合物,在获得溶液加工特性的同时,可以保持其小分子单元的HLCT特性和光电性能;
(3)采用一种无需重金属催化的新型聚合方法,避免传统Suzuki聚合钯残留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发光材料纯度和OLED器件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基于聚合物P1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电流密度曲线,可以发现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且效率滚降较小。
附图2为基于聚合物P1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可以发现该器件最大发射波长为440nm左右,表现为纯蓝光发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市场常规购得。
实施例1
聚合物P1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51
(1)化合物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9,10-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蒽(10mmol)、对溴苯胺(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1mmol)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3%。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2)化合物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3-溴-9H-咔唑(10mmol)、碳酸钾(1mmol)溶于50ml DMF中,再缓慢加入1,6-二溴己烷(50mmol)常温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再用氯仿三次萃取,合并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1,6-二溴己烷和溶剂。经过甲醇中重结晶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3%。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3)化合物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10mmol),4-羟基苯甲醛(10mmol)和碳酸钾(30mmol)溶解在50ml DMF中。然后在100℃下搅拌反应1天。反应完成后,将溶液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47%。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4)化合物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10mmol)、化合物3(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80%。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5)化合物5的合成
将2,7-二溴-9,10-二羟基菲(40mmol),碳酸钾(120mmol)溶于100mL的DMF中。将混合物在100℃下搅拌1h后,缓慢加入溴乙烷(120mmol)。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饱和绿环洗涤,并用MgSO 4干燥。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9%。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6)化合物6的合成
将化合物5(20mmol),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氯化镍(1mmol)溶解在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中,并通过冰盐浴冷却至-5至-10℃。然后将(44mmol)辛基溴化镁(1mol/L,在***中)滴加到该混合物中。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盐水洗涤,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MgSO4干燥。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90%。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7)化合物7的合成
氮气下,将化合物6(10mmol)溶于100mL二氧六环,冰盐浴冷却至-10℃,然后滴加入7mL发烟硝酸,此后将反应升温至120℃回流1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盐水洗涤,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MgSO4干燥。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93%。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8)化合物P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4(1mmol)、7(1mmol)、乙酸铵胺(3mmol)加入5ml乙酸和5ml的甲苯中,加热至120℃回流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静置后,水洗三次后将有机相浓缩并在在甲醇中层析,过滤。用甲醇、丙酮和正己烷抽提,再用氯仿去溶解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水洗3遍。有机相浓缩至10mL,然后沉析在300mL的甲醇中,过滤,干燥得到絮状固体。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2
聚合物P2的合成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81
(1)化合物8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9,10-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蒽(10mmol)、间溴苯胺(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6%。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2)化合物9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8(10mmol)、化合物3(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80%。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3)化合物P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9(1mmol)、7(1mmol)、乙酸铵胺(3mmol)加入5ml乙酸和5ml的甲苯中,加热至11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静置后,水洗三次后将有机相浓缩并在在甲醇中层析,过滤。用甲醇、丙酮和正己烷抽提,再用氯仿去溶解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水洗3遍。有机相浓缩至10mL,然后沉析在300mL的甲醇中,过滤,干燥得到絮状固体。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3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091
(1)化合物10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9,10-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蒽(10mmol)、4-溴-1-萘胺(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81%。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2)化合物1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0(10mmol)、化合物3(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7%。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3)化合物P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11(1mmol)、7(1mmol)、乙酸铵胺(3mmol)加入5ml乙酸和5ml的甲苯中,加热至10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静置后,水洗三次后将有机相浓缩并在在甲醇中层析,过滤。用甲醇、丙酮和正己烷抽提,再用氯仿去溶解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水洗3遍。有机相浓缩至10mL,然后沉析在300mL的甲醇中,过滤,干燥得到絮状固体。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4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101
(1)化合物1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对溴苯酚(10mmol)、碳酸钾(1mmol)溶于50ml DMF中,再缓慢加入1,6-二溴己烷(50mmol)10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再用氯仿三次萃取,合并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1,6-二溴己烷和溶剂。经过甲醇中重结晶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3%。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2)化合物1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2(10mmol),4-羟基苯甲醛(10mmol)和碳酸钾(30mmol)溶解在50ml DMF中。然后在100℃下搅拌反应1天。反应完成后,将溶液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42%。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3)化合物14的合成
氮气气氛中,将反应物13(10mmol)、联硼酸频哪醇酯(12mmol)、醋酸钾(10mmol)、[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Pd(dppf)Cl2,0.5mmol)加入反应中并用100mL1,4-二氧六环溶解,升温至80℃并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旋干反应后用水洗涤,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粗产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作淋洗剂柱层析提纯,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78%。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4)化合物15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4(10mmol)、3-溴-9H-咔唑(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83%。1H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5)化合物16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15(10mmol)、间二溴苯(10mmol)、叔丁醇钾(15mmol)、三叔丁基膦(2mmol)、醋酸钯(1mmol)溶于80ml甲苯中,加热至140℃回流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50%。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6)化合物17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10mmol)、化合物16(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7%。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7)化合物P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17(1mmol)、7(1mmol)、乙酸铵胺(3.5mmol)加入6ml乙酸和4ml的甲苯中,加热至12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静置后,水洗三次后将有机相浓缩并在在甲醇中层析,过滤。用甲醇、丙酮和正己烷抽提,再用氯仿去溶解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水洗3遍。有机相浓缩至10mL,然后沉析在300mL的甲醇中,过滤,干燥得到絮状固体。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5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131
(1)化合物18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4-甲氧基三苯胺(10mmol)溶于80mL的氯仿和20mL乙酸中,并分批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10mmol)在室温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水洗涤,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作淋洗剂柱层析提纯,得到油状产物,产率71%。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2)化合物19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8(10mmol)溶于100mL的二氯甲烷中,然后将BBr 3(30mmol,2.65g/mL)在0℃滴加到烧瓶中。将混合物自然升至室温(25℃左右)搅拌5小时后,将反应用水淬灭,混合物用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作淋洗剂柱层析提纯,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66%。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3)化合物20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19(10mmol)、碳酸钾(1mmol)溶于50ml DMF中,再缓慢加入1,6-二溴己烷(50mmol)加热至8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再用氯仿三次萃取,合并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1,6-二溴己烷和溶剂。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作淋洗剂柱层析提纯,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71%。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4)化合物2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0(10mmol),4-羟基苯甲醛(10mmol)和碳酸钾(30mmol)溶解在50ml DMF中。然后在100℃下搅拌反应1天。反应完成后,将溶液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43%。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5)化合物2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1(10mmol)、化合物1(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80%。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6)化合物P5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22(1mmol)、7(1mmol)、乙酸铵胺(3mmol)加入5ml乙酸和5ml的甲苯中,加热至12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静置后,水洗三次后将有机相浓缩并在在甲醇中层析,过滤。用甲醇、丙酮和正己烷抽提,再用氯仿去溶解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水洗3遍。有机相浓缩至10mL,然后沉析在300mL的甲醇中,过滤,干燥得到絮状固体。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6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151
(1)化合物2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9,10-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蒽(10mmol)、对溴苯甲醛(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72%。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2)化合物2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4-氨基苯酚(40.0mmol)、Na2 CO3(80.0mmol)溶于水50mL和50mLTHF中,并将混合物冷却至0℃。在1小时内逐滴添加氯甲酸苄酯(41.6mmol)的THF(20mL)溶液。然后将棕色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并减压蒸馏除去THF。将棕色溶液用水稀释100mL,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并将粗产物从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灰白色晶体。产率90%。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3)化合物25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4(10mmol),化合物2(10mmol)和碳酸钾(30mmol)溶解在50ml DMF中。然后在100℃下搅拌反应1天。反应完成后,将溶液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47%。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4)化合物26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5(10mmol)溶于80mL的DMF中,缓慢滴加10ml盐酸(1mmol/L)。然后在100℃下搅拌反应1天。反应完成后,将溶液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89%。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5)化合物27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3(10mmol)、化合物26(10mmol)、碳酸钾(30mmol)、四(三苯基膦)钯(0.5mmol)溶于50ml甲苯和15ml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8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使用柱层析方法对粗产物进行提纯,用硅胶作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纯化后得到固体产物,产率83%。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6)化合物P6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27(1mmol)、7(1mmol)、乙酸铵胺(4mmol)加入5ml乙酸和5ml的二甲苯中,加热至13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静置后,水洗三次后将有机相浓缩并在在甲醇中层析,过滤。用甲醇、丙酮和正己烷抽提,再用氯仿去溶解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水洗3遍。有机相浓缩至10mL,然后沉析在300mL的甲醇中,过滤,干燥得到絮状固体。1H 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7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取预先做好的方块电阻为15Ω的氧化铟锡(ITO)玻璃,依次用丙酮,洗涤剂,去离子水和异丙醇超声清洗,等离子处理10分钟。在ITO上旋涂参杂有聚苯乙烯磺酸的聚乙氧基噻吩(PEDOT:PSS)膜,厚度为40nm。PEDOT:PSS膜在真空烘箱里80℃下干燥8小时。在PEDOT:PSS层上旋涂20nm随后将聚合物P1~P6的二甲苯溶液(1wt.%)旋涂在PEDOT:PSS膜的表面,厚度为80nm。随后,在发光层上蒸镀一层40nm厚的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作为电子传输层。最后依次蒸镀一层1nm厚的LiF和120nm厚的金属Al层,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聚合物/TPBi/LiF/Al。
制备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数据列于表1。
表1: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
Figure BDA0002865003040000171
由表1可以发现,基于这些聚合物为发光层制备的OLED器件均有很低的启亮电压,高的亮度和电流效率,根据色坐标可以发现这些材料都发射纯蓝光或深蓝光。
附图1为基于聚合物P1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电流密度曲线,可以发现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且效率滚降较小。
附图2为基于聚合物P1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可以发现该器件最大发射波长为440nm左右,表现为纯蓝光发射。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下所作的改变、替换、修饰等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以下式I或式II所示:
Figure FDA0003229340820000011
式中,m为1~20的整数;
n为重复单元数,n=1~100,n不等于1;
R为H、F、CN、碳原子数1~30烷基、烷氧基或环烷基、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苯基;
所述的Ar1、Ar2、Ar3、Ar4独立地为如下化学结构或如下结构衍生物:
Figure FDA0003229340820000012
式中,R’为碳原子数1~30烷基或环烷基、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苯基。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的方法,通过无金属催化剂参与的聚合方法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末端同时含醛基和氨基的单体
Figure FDA0003229340820000013
Figure FDA0003229340820000014
和9,10-二菲醌或其衍生物、乙酸铵进行缩聚反应,得到所述发光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端同时含醛基和氨基的单体
Figure FDA0003229340820000021
Figure FDA0003229340820000022
与9,10-二菲醌或其衍生物的反应摩尔比为1:0.5~1:2,所述乙酸铵摩尔量是9,10-二菲醌或其衍生物的1~20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缩聚反应溶剂为乙酸或乙酸与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氯苯、氯仿中至少一种的混合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缩聚反应温度为50~150℃,时间为1~4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为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其中有机发光层中至少含有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是所述的发光聚合物纯膜,或者是所述的发光聚合物和主体/客体材料掺杂的混合膜。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中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含菲并咪唑的发光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或者与至少一种主体/客体材料混合溶于有机溶剂,然后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即得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发光层。
CN202011580973.9A 2020-12-28 2020-12-28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2679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973.9A CN112679732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973.9A CN112679732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9732A CN112679732A (zh) 2021-04-20
CN112679732B true CN112679732B (zh) 2021-10-26

Family

ID=7545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0973.9A Active CN112679732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9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5741B (zh) * 2022-04-18 2023-10-13 安徽秀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聚氨酯主链的聚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275A (zh) * 2005-03-14 2008-03-12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新型聚合物
TW200940592A (en) * 2008-03-20 2009-10-01 Univ Nat Chiao Tung A copolymer for solar cell applications
CN101870681A (zh) * 2009-04-02 2010-10-27 郑建鸿 双菲并咪唑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装置
KR20140039383A (ko) * 2012-09-20 2014-04-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미다졸 유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자 소자
CN106632063A (zh) * 2015-10-30 2017-05-10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于菲并咪唑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70064180A (ko) * 2015-11-30 2017-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용액 공정이 가능한 저분자 발광 화합물, 발광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발광다이오드 및 표시장치
CN110386926A (zh) * 2018-04-16 2019-10-29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苯并杂环结构的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54435A (zh) * 2020-04-10 2020-07-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类基于菲并咪唑单元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75693A (zh) * 2020-05-20 2020-09-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类含吖啶和菲并咪唑的d-a型发光小分子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CN111793063A (zh) * 2020-06-02 2020-10-20 东莞阿尔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有机发光分子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6331A (en) * 2006-12-07 2008-06-16 Univ Nat Chiao Tung Soluble phenanthrenyl-imidazle material applicable on solar cell optro-electric transformation
KR20200069453A (ko) * 2018-12-06 2020-06-17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벤조페논 작용기 함유 화합물, 상기 화합물의 광경화물을 포함한 유기물층을 구비한 유기전자소자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275A (zh) * 2005-03-14 2008-03-12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新型聚合物
TW200940592A (en) * 2008-03-20 2009-10-01 Univ Nat Chiao Tung A copolymer for solar cell applications
CN101870681A (zh) * 2009-04-02 2010-10-27 郑建鸿 双菲并咪唑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装置
KR20140039383A (ko) * 2012-09-20 2014-04-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미다졸 유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자 소자
CN106632063A (zh) * 2015-10-30 2017-05-10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于菲并咪唑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70064180A (ko) * 2015-11-30 2017-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용액 공정이 가능한 저분자 발광 화합물, 발광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발광다이오드 및 표시장치
CN110386926A (zh) * 2018-04-16 2019-10-29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苯并杂环结构的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54435A (zh) * 2020-04-10 2020-07-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类基于菲并咪唑单元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75693A (zh) * 2020-05-20 2020-09-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类含吖啶和菲并咪唑的d-a型发光小分子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CN111793063A (zh) * 2020-06-02 2020-10-20 东莞阿尔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有机发光分子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kyl-end phenanthroimidazole modification of benzotriazole based conjugated polymers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Şevki Can Cevher et al.;《Synthetic Metals》;20180627;第244卷;第1-9页 *
Efficient near ultraviolet emissive (CIEy o 0.06)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phenanthroimidazole–alkyl spacer–carbazole fluorophor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Jairam Tagare 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20201020;第8卷;第16834-16844页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polyfluorene derivatives: using phenanthro[9,10-d]imidazole group as a building block for deep blue light-emitting polymer;Zhiming Wang et al.;《Polym. Bull.》;20120201;第69卷;第273-289页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vinyl-functionalized phenanthroimidazole-based self-polymerizable monomers;Rita Butkute et al.;《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20190607;第670卷(第1期);第134-14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9732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Benzene-cored fluorophors with TPE peripheries: facile synthesis, crystallization-induced blue-shifted emission, and efficient blue luminogens for non-doped OLEDs
Gao et al. Efficient deep‐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rylamine‐substituted oligofluorenes
Wang et al. A solution-processable deep red molecular emitter for non-doped organic red-light-emitting diodes
WO2021114362A1 (zh) 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61879B (zh) 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1675693A (zh) 一类含吖啶和菲并咪唑的d-a型发光小分子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WO2020073527A1 (zh) 一种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063A (zh) 一类有机发光分子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CN111718280A (zh) 一种p型掺杂空穴注入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18014403A1 (zh) 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12679732B (zh) 一类发光聚合物及其无金属催化剂聚合方法与应用
CN108276562B (zh) 一类含S,S-二氧-萘并[2,1-b]苯并噻吩衍生物单元的聚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4435B (zh) 一类基于菲并咪唑单元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320615B (zh) 一类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和菲并咪唑的小分子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Ren et al. Synthesis of ring-structured polysiloxane as host materials for blue phosphorescent device
CN116375708B (zh) 一种基于吲哚并螺吖啶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在oled中应用
Zhang et al. Bipolar fluorene-cored derivatives containing carbazole-benzothiazole hybrids as non-doped emitters for deep-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WO2018014387A1 (zh) 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08503800B (zh) 一类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大环单元的聚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05381B (zh) 一种含杂环结构的有机材料及其应用
CN112538049B (zh) 高激子利用率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2661887B (zh) 高激子利用率非共轭型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61771B (zh) 一种基于咔唑不对称稠环的星型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8014405A1 (zh) 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WO2018014389A1 (zh) 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4

Address after: 100020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510640 No. five, 381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