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246B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6246B
CN112656246B CN202011639765.1A CN202011639765A CN112656246B CN 112656246 B CN112656246 B CN 112656246B CN 202011639765 A CN202011639765 A CN 202011639765A CN 112656246 B CN112656246 B CN 112656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cooking
cooking cavity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97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6246A (zh
Inventor
胡广川
邓雁青
孙炎军
邓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97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6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6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2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3801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93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6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腔体和热风组件,腔体设有烹饪腔以及分别与烹饪腔连通的出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第一进风孔与烹饪腔的顶部连通,第二进风孔与烹饪腔的侧部连通,热风组件设于烹饪腔的外侧且与烹饪腔的侧部对应设置,热风组件分别与出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连通,热风组件用于将烹饪腔内的空气吸出及加热后分别经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送入烹饪腔。当对食物烹饪时,热风组件启动,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出风孔被吸出且进入到热风组件加热,热空气分别经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送入到烹饪腔内。第一进风孔位于烹饪腔的顶部,第二进风孔位于烹饪腔的侧部,通过多方向加热,提高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烹饪装置(例如烤箱或蒸烤箱等)通常包括具有烹饪腔的腔体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通常为热风组件,该热风组件将烹饪腔内的空气吸出,并且将吸出的空气加热后送入到烹饪腔内(空气在热风组件与烹饪腔之间循环),以实现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热风组件通常设置在烹饪腔的外侧且与烹饪腔的侧部对应设置,空气通过烹饪腔的同一壁面进出烹饪腔,由于烹饪腔内附件(烤盘或者烤篮)的遮挡,会导致烹饪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提高烹饪质量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设有烹饪腔以及分别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出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烹饪腔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述烹饪腔的侧部连通;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设于所述烹饪腔的外侧且与所述烹饪腔的所述侧部对应设置,所述热风组件分别与所述出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和所述第二进风孔连通,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将所述烹饪腔内的空气吸出,并且用于将吸出的空气加热后分别经所述第一进风孔和所述第二进风孔送入所述烹饪腔。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热风组件设置在腔体的外侧,并且热风组件通过出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与腔体的烹饪腔连通,其中,第一进风孔位于烹饪腔的顶部,第二进风孔位于烹饪腔的侧部,当需要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热风组件启动,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出风孔被吸出且进入到热风组件内,热风组件对进入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再将热空气分别经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送入到烹饪腔内,通过不断对烹饪腔内的空气进行不断循环,从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第一进风孔位于烹饪腔的顶部,热空气自烹饪腔的顶部吹向食物,从而避免了烹饪腔内的附件对食物的遮挡,同时第二进风孔位于烹饪腔的侧部,热风同时能够通过烹饪腔的侧部吹向食物,通过对食物进行多方向加热,使得食物受热及上色均匀,从而提高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烹饪腔的顶壁构成与所述热风组件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进风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盖板上;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烹饪腔的侧壁构成与所述热风组件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进风孔开设在所述第二盖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的所述侧壁为所述烹饪腔的后壁,所述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内设有风道以及分别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吸风口、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送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孔连通;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风机,所述风机的部分本体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过孔,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缺口,所述蜗壳具有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部分本体依次经所述缺口和所述过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以使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
扇叶,所述扇叶以可转动方式的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腔体与所述扇叶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所述第一腔室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和所述第二进风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第一热风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述热风组件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中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孔位于所述出风孔的下方且靠近所述烹饪腔的底面设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部分结构);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剖视图(图中剖面线未示出);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处于第一姿态时);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处于第二姿态时);
图5为图4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烹饪装置;
10为腔体;
11为烹饪腔,12为顶板,13为后侧板,14为第一盖板,141为第一进风孔,142为过孔,15为第二盖板,151为出风孔,152为第二进风孔,153为缺口,16为加热件,17为第一腔室,18为第二腔室;
20为热风组件;
21为蜗壳,211为风道,212为吸风口,213为第一送风口,214为第二送风口,22为发热管,23为扇叶,24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100,该烹饪装置100包括腔体10和热风组件20,腔体10设有烹饪腔11以及分别与烹饪腔11连通的出风孔151、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第一进风孔141与烹饪腔11的顶部连通,第二进风孔152与烹饪腔11的侧部连通,热风组件20设于烹饪腔11的外侧且与烹饪腔11的侧部对应设置,热风组件20分别与出风孔151、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连通,热风组件20用于将烹饪腔11内的空气吸出,并且用于将吸出的空气加热后分别经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送入烹饪腔11。
具体地,热风组件20设置在腔体10的外侧,并且热风组件20通过出风孔151、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与腔体10的烹饪腔11连通,其中,第一进风孔141位于烹饪腔11的顶部,第二进风孔152位于烹饪腔11的侧部,当需要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热风组件20启动,烹饪腔11内的空气经出风孔151被吸出且进入到热风组件20内,热风组件20对进入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再将热空气分别经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送入到烹饪腔11内,通过不断对烹饪腔11内的空气进行不断循环,从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第一进风孔141位于烹饪腔11的顶部,热空气自烹饪腔11的顶部吹向食物,从而避免了烹饪腔11内的附件对食物的遮挡,同时第二进风孔152位于烹饪腔11的侧部,热风同时能够通过烹饪腔11的侧部吹向食物,通过对食物进行多方向加热,使得食物受热及上色均匀,从而提高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当用户面向烹饪装置100时,烹饪装置100朝向地面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底部,烹饪装置100远离地面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顶部,烹饪装置100位于用户左手侧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左侧,烹饪装置100位于用户右手侧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右侧,烹饪装置100靠近用户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前侧,烹饪装置100远离用户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后侧,其中,腔体10的烹饪腔11位于烹饪装置100顶部的一侧为烹饪装置100的顶部,烹饪腔11位于烹饪装置100的右侧、烹饪装置100的右侧以及烹饪装置100的后侧均为烹饪腔11的侧部。
另外,若将当热风组件20设置在烹饪腔11的外侧且与烹饪腔11的顶部对应设置时,在对食物加热的过程中,烹饪腔11的顶部的温度较高(由于热空气的密度小,易于汇集在烹饪腔11的顶部,从而造成烹饪腔11的顶部温度较高),需要对热风组件20进行散热处理(设置散热扇等部件),以避免高温对热风组件20产生不良的影响(驱动件损毁等情况),在本发明中,将热风组件20设置在烹饪腔11的外侧且与烹饪腔11的侧部对应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在烹饪过程中烹饪腔11内的热量对热风组件20造成的不良影响,无需对热风组件20增设散热部件,简化了热风组件20的结构,降低了制造的成本,同时避免了高温对热风组件20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了烹饪装置100稳定有效的运行。
在其它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可以分别与烹饪腔11的不同的侧部连通,例如第一进风孔141与烹饪腔11的左侧部连通,第二进风孔152与烹饪腔11的右侧部连通,热风组件20分别将热空气自第一进风孔141和第二进风孔152送到到烹饪腔11时,热空气在食物的左右两侧对流进行加热,进而使得食物受热均匀,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再例如第一进风孔141与烹饪腔11的左侧部连通,第二进风孔152与烹饪腔11的后侧部连通,热空气在食物的左侧和后侧分别进行加热,使得食物的烹饪效果得到了保证,在此对于第一进风孔141以及第二进风孔152的设置位置,本发明不再进行逐一赘述。
在其它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与烹饪腔11的顶部连通的第一进风孔141,将热风组件20设置在烹饪腔11的外侧且与烹饪腔11的侧部对应设置,此时不仅避免了高温对热风组件20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避免附件对食物的遮挡,使得食物的烹饪品质得到了保证。
在其它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烹饪腔11的顶部与侧部的连接位置设置为斜面,将第一进风孔141和/或第二进风孔152设置在斜面上,使得热空气斜向吹入烹饪腔11内,斜向吹入的热空气可以分解为竖直向和水平向的两部分,使得食物的烹饪品质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4所示,腔体10包括第一盖板14和第二盖板15,如图2所示,第一盖板14设置在烹饪腔11内且与烹饪腔11的顶壁构成与热风组件20连通的第一腔室17,第一进风孔141开设在第一盖板14上,如图2所示,第二盖板15设置在烹饪腔11内且与烹饪腔11的侧壁构成与热风组件20连通的第二腔室18,第二进风孔152开设在第二盖板15上。具体地,第一盖板14靠近烹饪腔11的顶壁设置且两者间隔设置,第一盖板14与烹饪腔11的顶壁之间所间隔的空间即为第一腔室17,第一腔室17通过第一进风孔141与烹饪腔11连通,第二盖板15靠近烹饪腔11的侧壁设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第二盖板15与烹饪腔11的侧壁之间所间隔的空间即为第二腔室18,第二腔室18第二进风孔152与烹饪腔11连通,热风组件20分别与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连通,通过设置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18,当热空气腔室后,能够在腔室内分散开,再通过进风孔进入烹饪腔11后,能够提高热空气在烹饪腔11内分布的均匀性,使得食物的受热均匀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从而提升了食物的烹饪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腔体10通过左侧板、右侧板、顶板12、底板和后侧板13构成,其中,左侧板构成烹饪腔11的左侧壁,右侧板构成烹饪腔11的右侧壁,顶板12构成烹饪腔11的顶壁,底板构成烹饪腔11的底面,后侧板13构成烹饪腔11的后壁。第一腔体10位于烹饪腔11的上部且通过第一盖板14、顶板12、部分左侧板、部分右侧板以及部分后侧板13合围形成,第二腔体10可以有多重方式,第二盖板15与后侧板13平行间隔设置为例,通过第二盖板15、后侧板13、部分顶板12、部分底板、部分左侧板以及部分右侧板合围形成。
另外,第一盖板14设置在烹饪腔11内,可通过铆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保证了第一盖板14的固定强度及稳定性;第二盖板15设置在烹饪腔11内,也可通过铆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保证了第二盖板15的固定强度及稳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如图6所示,第一进风孔141为第一网孔结构,该第一网孔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孔部,多个第一孔部分散设置在第一盖板14上,进一步提高了热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孔141进入到烹饪腔11的均匀性;另外,如图7所示,第二进风孔152为第二网孔结构,第二网孔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孔部,多个第二孔部分散设置在第二盖板15的预设区域(对应烹饪腔11需要的进风位置)内,以保证通过热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孔152的均匀性。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风孔141为第一格栅结构,并且第一格栅结构可连接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驱动件调节第一格栅结构的角度,从而对热空气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进而满足了不同的烹饪需求。第二进风孔152为第二格栅结构,并且第二格栅结构可连接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驱动件调节第二格栅结构的角度,从而对热空气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满足了不同的烹饪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烹饪腔11的侧壁为烹饪腔11的后壁,热风组件20设置在第二腔室18内,出风孔151设置在第二盖板15上且与第二进风孔152间隔开。具体地,第二盖板15与烹饪腔11的后侧壁间隔设置,并且两者之间构成第二腔室18,热风组件20设置在第二腔室18内,当需要对烹饪腔11进行加热时,热风组件20启动,烹饪腔11内的空气经位于第二盖板15上的出风孔151进入到热风组件20内,热风组件20对于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形成热空气,并且将热空气送入第一腔室17且经位于第一盖板14上的第一进风孔141送入烹饪腔11,以及将热空气经第二盖板15上的第二进风孔152送入烹饪腔11。第二盖板15与烹饪腔11的后侧壁构成第二腔室18,使得第二腔室18覆盖烹饪腔11的整个长度范围(烹饪腔11位于烹饪装置100的左侧至烹饪装置100的右侧之间的距离),增大了热空气经第二进风孔152进入到烹饪腔11内的范围,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食物的烹饪品质。
另外,热风组件20分别通过出风孔151以及第二进风孔152与烹饪腔11连通,通过将热风组件20设置在第二腔室18内,从而缩短了空气的流动路径,使得空气的流动速度得到了保证,同时,能够降低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温度降低),进一步保证了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出风孔151位于第二盖板15的中部。具体地,第二盖板15的中部通常与烹饪腔11的中部对应设置,通过将出风孔151设置在第二盖板15的中部,在热风组件20的作用下,烹饪腔11的空气经烹饪腔11的中部流出烹饪腔11,从而避免了附件对空气流动的影响,使得烹饪腔11内的流场分布均匀稳定,进而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第二进风孔152位于出风孔151的下方且靠近烹饪腔11的底面设置。具体地,第二进风孔152位于出风孔151的下方且靠近烹饪腔11的底面设置,即第二进风孔152的出风方向靠近烹饪腔11的下部(靠近烹饪腔11的内底面的一侧),由于第一进风孔141与烹饪腔11的顶部连通,通过将第二进风孔152设置为位于出风孔151的下方且靠近烹饪腔11的底面,能够实现在食物烹饪过程中,在食物的上方和下方同时进入热风对食物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了对食物烹饪的均匀性,使得食物的烹饪品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热风组件20包括蜗壳21、发热管22和风机,蜗壳21内设有风道211以及分别与风道211连通的吸风口212、第一送风口213和第二送风口214,吸风口212与出风孔151连通,第一送风口213与第一腔室17连通,第二送风口214与第二进风孔152连通,发热管22设置在风道211内,风机的部分本体设置在风道211内。具体地,蜗壳21设置在第二腔室18内,蜗壳21的第一送风口213与第一腔室17连通,蜗壳21的第二送风口214与第二进风孔152连通,蜗壳21的吸风口212与出风孔151连通,发热管22设置在蜗壳21的风道211内,风机的部分本体设置在风道211内。当热风组件20启动时,发热管22和风机同时启动,风机将烹饪腔11内的空气经出风孔151以及吸风口212吸入到蜗壳21的风道211内,在空气在风道211内流动的过程中,发热管22对空气进行加热,使得空气成为热空气,风机驱使热空气沿风道211分别向第一送风口213和第二送风口214流动,一部分热空气经第一送风口213、第一腔室17和第一进风孔141进入到烹饪腔11的顶部,另一部分热空气经第二送风口214以及第二进风孔152进入到烹饪腔11内部的下侧,通过两路热空气实现对烹饪腔11的上部及下部的同时加热,保证了食物受热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食物的烹饪品质。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无需设置第二盖板15,即蜗壳21直接暴露在烹饪腔11内,蜗壳21的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一腔室17和第一进风孔141与烹饪腔11连通,蜗壳21的吸风口212和第二送风口214直接与烹饪腔11连通,进一步简化了烹饪装置100的整体结构,使得烹饪装置100的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7所示,第一盖板14上设有过孔142,第二盖板15上设有缺口153,蜗壳21具有第一送风口213的部分本体依次经缺口153和过孔142延伸至第一腔室17内,以使风道211与第一腔室17连通。具体地,通过将蜗壳21的部分结构经第二盖板15上的缺口153延伸至第一腔室17内,并且第一送风口213开设在蜗壳21进入到第一腔室17的结构上,无需对进入到烹饪腔11顶部的热空气设置单独的风道211结构,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另外,利用热空气沿蜗壳21自身形成的风道211流动,能够减少与外界的热交换,从而降低了热空气的能量损耗,使得食物的烹饪效果得到了有效地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蜗壳21位于缺口153外侧的结构(延伸至第二腔室18外侧的结构)向烹饪腔11的中间位置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减小热空气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了热空气流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4所示,风机包括扇叶23和电机24,扇叶23以可转动的设置在风道211内,电机24设置在腔体10的外侧,电机24的转轴穿过腔体10与扇叶23传动连接。具体地,扇叶23设置在蜗壳21的风道211内,发热管22为环状结构且位于扇叶23的径向外侧,当电机24驱动扇叶23转动时,空气经扇叶23的径向汇集或者分散,通过将热管设置在扇叶23的径向外侧,能够保证通过扇叶23驱动的空气受热均匀,进一步提高了进入烹饪腔11内热空气的均匀性性,使得食物的烹饪品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另外,如图2所示,电机24设置在腔体10的外侧,可以通过支架等结构与腔体10的外表面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保证了电机24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将电机24设置在腔体10的外侧,能够减小高温对电机24的损害,使得电机24的故障率得到了降低,进而降低了烹饪装置100的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扇叶23为离心扇叶且靠近吸风口212设置。具体地,通过将扇叶23靠近吸风口212设置,从而能够提高蜗壳21的进气速度,提高了热空气的循环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对食物的烹饪效率,减少了用户烹饪过程中等待的时间,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另外,将扇叶23设置为离心扇叶,并且将离心扇叶的转轴与吸风口212的孔心对应设置,从而保证了烹饪腔11内的空气有效将出风孔151以及吸风口212进入到蜗壳21的风道211内,并且经离心扇叶的径向外侧分散开,分散开的空气被位于离心风扇径向外侧的发热管22进行加热,以形成热空气,通过离心风扇与发热管22的配合,有效保证了缩短的热空气的形成时间,使得食物的加热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烹饪装置100还包括加热件16,加热件16设置第一腔室17内。具体地,在第一腔室17内设置加热件16,热风组件20的将热空气送入到第一腔室17内部后,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加热件16,加热件16对热空气进行二次加热,使得热空气的温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经过二次加热的热空气进入到烹饪腔11内部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食物的加热速率,有效缩短了烹饪时长,使得用户的等待时间得到了减少,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加热件16可以发热管22或加热丝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风组件20可以设置为一个,此时出风孔151对应烹饪腔11的中部设置,第一进风孔141对应烹饪腔11的顶部设置,第二进风孔152对应烹饪腔11的下部设置,利用一套热风组件20可以可实现对食物的多方向结构,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7所示,热风组件20和第二进风孔15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第一热风组件20间隔设置在第二腔室18内,第二进风孔152与热风组件20对应设置。两个热风组件20在第二腔室18内间隔设置(沿烹饪腔11的宽度方向,即烹饪腔11在烹饪装置100的左侧部到右侧部之间的距离),并且每一套热风组件20对应着一个出风孔151和第二进风孔152,通过设置两个热风组件20,进一步提高了烹饪腔11内热空气的均匀性,使得食物的烹饪品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另外,设置两套热风组件20,能够进一步提高烹饪的效率,使得烹饪的时长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
本发明中,上述烹饪装置100为烤箱或者蒸烤箱等,该烹饪装置100的其它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设有烹饪腔以及分别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出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所述腔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烹饪腔的顶壁构成与热风组件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进风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烹饪腔的侧壁构成与热风组件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间隔开设在所述第二盖板上,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过孔,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缺口;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热风组件包括蜗壳、发热管和风机,所述蜗壳内设有风道以及分别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吸风口、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机的部分本体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蜗壳具有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部分本体依次经所述缺口和所述过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以使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蜗壳位于所述缺口的外侧的结构向所述烹饪腔的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送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的所述侧壁为所述烹饪腔的后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
扇叶,所述扇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腔体与所述扇叶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所述第一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和所述第二进风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热风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述热风组件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孔位于所述出风孔的下方且靠近所述烹饪腔的底面设置。
CN202011639765.1A 2020-12-31 2020-12-31 烹饪装置 Active CN112656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765.1A CN112656246B (zh) 2020-12-31 2020-12-31 烹饪装置
PCT/CN2021/133801 WO2022142930A1 (zh) 2020-12-31 2021-11-29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765.1A CN112656246B (zh) 2020-12-31 2020-12-31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246A CN112656246A (zh) 2021-04-16
CN112656246B true CN112656246B (zh) 2024-05-17

Family

ID=75413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9765.1A Active CN112656246B (zh) 2020-12-31 2020-12-31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6246B (zh)
WO (1) WO20221429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246B (zh) * 2020-12-31 2024-05-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3080692A (zh) * 2021-04-30 2021-07-0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3397401B (zh) * 2021-07-08 2022-12-30 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通道式蒸汽炸锅
CN114129065A (zh) * 2021-12-15 2022-03-0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1092A (ja) * 2001-10-19 2004-02-26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KR20110015784A (ko) * 2009-08-10 2011-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JP2014152957A (ja) * 2013-02-06 2014-08-25 Panasonic Corp 送風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加熱調理器
CN107019438A (zh) * 2017-05-24 2017-08-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烤箱
CN107397452A (zh) * 2017-08-23 2017-11-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809173U (zh) * 2016-12-28 2017-12-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N111904293A (zh) * 2020-07-17 2020-11-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246B (zh) * 2020-12-31 2024-05-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1092A (ja) * 2001-10-19 2004-02-26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KR20110015784A (ko) * 2009-08-10 2011-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JP2014152957A (ja) * 2013-02-06 2014-08-25 Panasonic Corp 送風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加熱調理器
CN206809173U (zh) * 2016-12-28 2017-12-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N107019438A (zh) * 2017-05-24 2017-08-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烤箱
CN107397452A (zh) * 2017-08-23 2017-11-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904293A (zh) * 2020-07-17 2020-11-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930A1 (zh) 2022-07-07
CN112656246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6246B (zh) 烹饪装置
JP6017941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4983318A (zh) 一种可制作面包空气炸锅
CN105996807A (zh) 导风结构及烹饪装置
TW201836474A (zh) 加熱調理器
CN100462633C (zh) 内置式适配型加热蒸煮器
CN209819707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2545302B (zh) 烹饪器具
CN205612265U (zh) 烹饪器具
CN112628807A (zh) 烹饪装置
CN112696714A (zh) 烹饪装置
CN208876242U (zh) 烘焙器具
US11849527B2 (en) Oven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convection cooking performance
CN112790623B (zh) 热风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2853270U (zh) 烤盘及烹饪器具
CN112515493A (zh) 烹饪器具
CN210121081U (zh) 热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KR100676135B1 (ko) 이중 컨벡션팬이 구비된 가열조리기
CN206831591U (zh) 微波炉
CN215959453U (zh) 热风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4370421U (zh) 烹饪装置
CN214370410U (zh) 烹饪装置
KR20050077334A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레인지
CN214891384U (zh) 热风组件及烹饪设备
CN107894014A (zh) 加热烹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