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765A - 放射线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765A
CN112584765A CN201980053727.7A CN201980053727A CN112584765A CN 112584765 A CN112584765 A CN 112584765A CN 201980053727 A CN201980053727 A CN 201980053727A CN 112584765 A CN112584765 A CN 112584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unit
radiographic apparatus
subjec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3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千代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84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7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vable or portable, e.g. handheld or mounted on a troll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6Diaphrag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5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able to mov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11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2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 A61B6/54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dependent on patient siz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7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tracking of position of the device or parts of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8Auxiliary means for directing the radiation beam to a particular spot, e.g. using light bea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摄影装置,即使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时也支持可靠的摄影。放射线摄影装置(10)具备:放射线源(31);放射线检测部(15);摄影部(35);第1识别部(61),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第2识别部(62),使用由摄影部(35)拍摄的图像识别被摄体;判定部(52),使用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的识别结果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与被摄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及控制部(53),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进行操作支持。

Description

放射线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X射线等放射线拍摄被摄体的放射线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放射线源,产生放射线;及放射线检测部,检测放射线。被摄体配置于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之间。而且,放射线摄影装置通过使用放射线检测部检测穿透了被摄体的放射线而获取被摄体(尤其被摄体的内部)的图像。
放射线摄影装置中,有时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例如,在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所谓的巡诊车)中,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当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时,在摄影时需要进行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的对位。近年来,已知一种放射线摄影装置,其检测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并与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对应地移动放射线源(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68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76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当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时,至少需要进行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的对位,但仅对准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的相对位置,则有时会导致摄影失败。其原因为被摄体可以在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之间任意配置。具体而言,当不在放射线检测部的检测有效区域时,即使进行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的对位,也发生整个被摄体未被捕获在所获取到的放射线图像等不良情况。因此,期望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的放射线摄影装置进行还考虑到被摄体的配置的摄影支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线摄影装置,即使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也支持可靠的摄影。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放射线源,产生放射线;放射线检测部,相对于放射线源能够单独移动并且通过检测穿透了被摄体的放射线而得到被摄体的图像;摄影部,使用波长比放射线长的光至少拍摄被摄体;第1识别部,识别放射线检测部;第2识别部,使用由摄影部拍摄的图像识别被摄体;判定部,使用第1识别部及第2识别部的识别结果确定放射线检测部与被摄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的检测有效区域;及控制部,使用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进行操作支持。
优选地,控制部通知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或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
优选地,当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通知第2识别部识别出被摄体且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
优选地,当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并且第2识别部未能识别出被摄体时,控制部通知未能识别出被摄体的情况。
优选地,控制部使用判定结果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或无效。
优选地,当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
优选地,当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使放射线的曝光无效。
优选地,当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进行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的位置调节的操作支持。
优选地,控制部通知为了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而放射线检测部需移动的方向。
优选地,控制部通知为了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而移动放射线检测部的距离。
优选地,控制部通知为了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而旋转或倾斜放射线检测部的朝向、方向或角度。
优选地,具备确定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准直器,控制部通过使用判定结果控制准直器而调节照射场。
优选地,具备确定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准直器,控制部通过使用判定结果控制准直器而变更照射场,由此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
优选地,具备确定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准直器,当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控制准直器,并对应于被摄体而变更照射场。
优选地,第1识别部确定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及朝向。
优选地,第1识别部使用由摄影部获取的图像识别放射线检测部。
优选地,放射线检测部具有表示位置的标记,第1识别部使用由摄影部获取的图像中的标记识别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及朝向。
优选地,放射线检测部具备测量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第1识别部使用信息识别放射线检测部,该信息使用位置传感器而得到。
优选地,第2识别部识别被摄体的部位。
优选地,第2识别部通过由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的图像与模板的匹配识别被摄体的部位。
优选地,第2识别部为人工智能。
优选地,当第1识别部识别出放射线检测部时,控制部将放射线源自动地移动到与放射线检测部正对的位置。
优选地,当放射线检测部呈水平并且静止时,控制部自动地移动放射线源。
优选地,当自动地移动放射线源时,控制部通知移动放射线源的情况。
优选地,控制部将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的距离保持为特定的距离。
优选地,当第2识别部未识别被摄体时,控制部移动摄影部。
优选地,具备测量被摄体的体厚的体厚测量部,控制部使用判定结果和被摄体的体厚进行操作支持。
优选地,当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使用被摄体的体厚设定摄影条件。
优选地,控制部使用被摄体的体厚设定放射线源的管电压。
优选地,控制部使用被摄体的体厚在放射线源与被摄体之间***或拔出屏蔽放射线的一部分的过滤器。
优选地,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时,控制部通知放射线源位于与放射线检测部正对的位置。
优选地,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时,控制部通知放射线源需移动的方向。
优选地,当放射线检测部安装在包括控制部的主体时,控制部限制放射线源的移动。
优选地,当为移动型且包括控制部的主体移动时,控制部限制放射线源的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放射线摄影装置,即使放射线源与放射线检测部能够单独移动,也支持可靠的摄影。
附图说明
图1为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折叠了臂部的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前端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设于放射线检测部的表面的标记的说明图。
图6为放射线摄影装置的框图。
图7为由第2识别部进行的模板匹配的说明图。
图8为控制部的框图。
图9为表示放射线摄影装置的作动方式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摄影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1为表示床上的放射线检测部及被摄体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2为触摸面板的显示例。
图13为第2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摄影装置的框图。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摄影装置的作动方式的流程图。
图15为表示支持放射线源的重新配置的方式的显示例。
图16为表示支持放射线源的重新配置的方式的显示例。
图17为具有伸缩臂的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放射线摄影装置10具备主体11、臂部12、前端部13及放射线检测部15。
在主体11中内置控制臂部12及前端部13等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各部的控制基板等。并且,放射线摄影装置10为移动型(所谓的巡诊车),且主体11中安装有脚轮21。因此,不仅能够在特定的检查室中进行放射线摄影,还能够通过将放射线摄影装置10移动到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参考图10)所处的病房来进行放射线摄影。脚轮21能够通过设定等(作动模式的选择等)手动或自动旋转。即,检查技师、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等(以下,称为检查技师等)能够通过推拉而手动移动放射线摄影装置10。并且,放射线摄影装置10能够自动地移动或调节自身(主体11)的位置。主体11中设置有手动移动放射线摄影装置10时把持的把持部22。
并且,主体11具备触摸面板23。触摸面板23为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显示部,并且为操作部。触摸面板23显示通过放射线摄影得到的被摄体的图像及操作或设定等所涉及的项目等。并且,操作或设定等所涉及的项目由检查技师等通过手指等而触碰,由此能够对放射线摄影装置10进行设定的输入或作动指示的输入等。
除此以外,主体11具有***放射线检测部15的***式支架24。在支架24的内部具有检测放射线检测部15的***或未***的检测部(未图示)。因此,放射线摄影装置10能够检测放射线检测部15的插拔。检测部例如为如下开关,即当通过支架24保持放射线检测部15时呈打开状态,并且当从支架24拔出放射线检测部15时呈关闭状态。
臂部12相对于主体11保持前端部13。臂部12能够折叠。当将放射线摄影装置10移动到病房等时,如图3所示折叠臂部12,当进行摄影时展开臂部12(参考图1等)。通过调节臂部12的展开角度,放射线摄影装置10能够将前端部13的位置配置在摄影中使用的位置(以下,称为摄影位置)。并且,臂部12具有锁定机构(未图示),并能够维持任意的展开角度。因此,当进行摄影时,臂部12能够将前端部13的位置维持在摄影位置。臂部12的折叠及展开能够通过设定而手动或自动进行。
前端部13相对于臂部12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臂部12的前端,且内置产生放射线的放射线源31(参考图6)。并且,前端部13具有确定放射线的照射场105(参考图10)的准直器32和1个或多个把手33。
放射线源3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射线管。因此,放射线摄影装置10为使用X射线拍摄被摄体的X射线摄影装置。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的能量及剂量等为放射线摄影中的摄影条件之一,且能够手动或自动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X射线管的管电压能够变更进行曝光的X射线的能量。并且,通过调节X射线管的管电流能够变更进行曝光的X射线的剂量。另外,作为放射线源31能够使用产生除了X射线以外的放射线(伽马射线等)的放射线源。
准直器32中内置有屏蔽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的1个或多个屏蔽板(未图示),且通过调节屏蔽板的位置和/或朝向(角度)来调节进行曝光的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大小及形状。例如,准直器32具有4张屏蔽板,使用这些4张屏蔽板将进行曝光的放射线的形状调整成矩形,并且调节其大小。使用准直器32进行的照射场105的调节能够通过设定手动或自动进行。放射线的照射场105为放射线摄影中的摄影条件之一。
把手33例如在检查技师等手动地对前端部13进行移动等时进行把持。并且,当接近被摄体而配置前端部13时,把手33还作为保持前端部13与被摄体的最小距离的护件发挥功能。
除了上述以外,如图4所示,前端部13具有摄影部35。摄影部35使用波长比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长的光至少拍摄被摄体。波长比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长的光例如为紫外线、可见光或红外线等。因此,摄影部35为使用除了放射线以外的电磁波等拍摄被摄体等的相机。更具体而言,摄影部35例如为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等。
摄影部35的摄影范围至少包括曝光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的范围。其原因为,由摄影部35拍摄的图像(以下,称为相机图像121。参考图10。)通过使用于识别被摄体等的识别处理中,结果使用于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的检测有效区域的判定中。
另外,至少摄影部35作为摄影对象的被摄体为作为由放射线摄影装置10使用放射线进行的摄影对象的患者等被摄体。并且,摄影部35有时将放射线检测部15作为摄影对象。其原因为,放射线摄影装置10有时在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的识别处理中使用利用摄影部35得到的图像。
放射线检测部15相对于放射线源31能够单独移动,并且通过检测穿透了被摄体的放射线得到被摄体的图像(以下,称为放射线图像)。并且,将使用放射线检测部15得到放射线图像的情况称为放射线摄影。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谓的FPD(Flat Panel Detector:平板探测器)。并且,如图5所示,放射线检测部15中适当地设置有表示检测有效区域的中心位置的标记41、表示检测有效区域的位置及范围的标记42和/或表示放射线检测部15的角部位置的标记43A~43D等表示位置的标记。这是为了使检查技师和/或放射线摄影装置10等轻松地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以及检测有效区域等。检测有效区域是指,存在有助于放射线图像的像素,且放射线的检测实际上有效的区域。标记43A~43D能够使用形状或色彩等区分彼此而进行辨认。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记43A~43D为L字形,为了相互辨认而标记43A~43D的L字边的长度不同。
如图6所示,除了放射线源31、准直器32及摄影部35以外,前端部13还具备过滤器36。过滤器36为屏蔽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的一部分的部件,且相对于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的曝光路径插拔自如。过滤器36例如为铜制薄板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中主要屏蔽低能量成分。因此,当将过滤器36***到放射线的曝光路径时,与不使用过滤器36的情况相比,放射线的低能量成分减少,包含相对多的高能量成分的放射线到达被摄体及放射线检测部15。
并且,放射线检测部15具备图像获取部46、通信部47、位置传感器48及向放射线检测部15的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池49等。
图像获取部46接收放射线而获取放射线图像。当放射线检测部15为所谓的间接转换型时,图像获取部46由暂且将放射线转换成光信号之后转换成电信号的GOS(硫氧化钆)或CsI(碘化铯)等闪烁体和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等组成。并且,当放射线检测部15为所谓的直接转换型时,图像获取部46由将放射线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非晶硒等和TFT等组成。
通信部47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主体11通信,并接收和发送各种控制信号等。并且,通信部47向主体11发送图像获取部46所获取到的放射线图像。
位置传感器48为用于检测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包括位置或朝向的变化的方向及变化量)的传感器。位置传感器48例如为检测角速度或角加速度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或这些的组合。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为与主体11相对的位置,例如为尤其与基于放射线源31的放射线的产生点103所谓的焦点。参考图9。)相对的位置。放射线检测部15的朝向为放射线检测部15的空间旋转角及倾斜角。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11使用利用位置传感器48得到的信息(例如由位置传感器48直接输出的信号)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由此追踪放射线检测部15。但是,位置传感器48能够包括使用由各种传感器直接输出的信号测量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的测量部。在该情况下,位置传感器48能够直接输出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的信息。
主体11具备识别部51、判定部52、控制部53、与放射线检测部15的通信部47通信的通信部54、存储从放射线检测部15获取的放射线图像等的存储部56及向主体11等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池57等。
识别部51识别被摄体和/或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一部分或全部。识别部51所进行的识别是指确定空间位置、朝向、大小或形状等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部51至少具备第1识别部61和第2识别部62。
第1识别部61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放射线检测部15的识别是指确定(计算等)与主体11相对的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识别部61确定以放射线的产生点103为基准的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并且,第1识别部61使用由摄影部35拍摄的相机图像121和/或使用位置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等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已知主体11中的摄影部35的位置及摄影范围,因此第1识别部61能够使用相机图像121中的放射线检测部15的边缘(边)、顶点(角)、标记41、标记42和/或标记43A~43D等的位置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并且,第1识别部61使用位置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等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及朝向,由此能够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识别部61原则上组合相机图像121及位置传感器43的输出信号等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而且,当放射线检测部15未被相机图像121捕获成足以识别的程度时等,第1识别部61使用位置传感器43的输出信号等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
另外,基于第1识别部61的放射线检测部15的识别中包括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的识别(位置和/或朝向的确定)。其原因为,按放射线检测部15预先设定了检测有效区域,并且是已知的,因此放射线检测部15的识别与该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的识别实质上定义相同。
第2识别部62识别被摄体。被摄体的识别是指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朝向、形状和/或大小等的情况。被摄体的识别中,除了被摄体整体的识别以外,还包括被摄体的部位的识别。即,第2识别部62能够识别被摄体的部位。具体而言,第2识别部62能够确定被摄体中作为放射线图像的摄影对象的部位(例如为相对于患者(整体)的胸部(部分)。以下,称为摄影部位。)的位置、朝向、形状和/或大小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识别部62确定以放射线的产生点103为基准的被摄体的位置等。这是为了使基准与基于第1识别部61的放射线检测部15的识别一致。
第2识别部62使用由摄影部35拍摄的相机图像121进行被摄体的识别。更具体而言,第2识别部62通过由摄影部35拍摄的被摄体的相机图像121与模板的匹配(所谓的模板匹配)识别被摄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影部位)。模板例如为针对特定的摄影部位得到了没有余缺的放射线图像时的相机图像121。第2识别部62根据被摄体的年龄、性别和/或体格等特性具有多种模板,且通过根据被摄体的特性使用了适当的模板的匹配或通过与拥有的模板的循环匹配识别被摄体。匹配是指求出与模板的相关性。第2识别部62利用与模板的相关性的大小确定相机图像121中的被摄体或被摄体的摄影部位的位置等。如图7所示,第2识别部62例如对捕获了患者的胸部64a的模板64与相机图像121的一部分(根据摄影范围为相机图像121的全部)进行比较而求出相关性。如相机图像121的一部分即比较范围65A在当被摄体与捕获在模板64中的被摄体的偏差大时等,相关性小。另一方面,如比较范围65B,当被摄体的位置等与模板64大致一致时相关性大。因此,第2识别部62能够确定在相关性大的比较范围65B或其附近的部分中存在被摄体(尤其作为摄影部位的胸部)。
第2识别部62根据摄影菜单变更使用的模板。具体而言,当存在可确定摄影部位的摄影菜单的设定时,第2识别部62根据该设定变更使用的模板。摄影菜单是指与被摄体和/或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第2识别部62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胸部、头部、腹部或四肢等的模板。并且,当存在可确定性别或年龄等被摄体的特性的摄影菜单的设定时,第2识别部62根据该设定变更使用的模板。第2识别部62例如适当地区分使用男性用模板和女性用模板。第2识别部62例如适当地区分使用老人用、大人用(除了老人及儿童以外的通常的成人用)或儿童用模板。如此,第2识别部62根据摄影菜单的设定适当地区分使用多种模板,由此尤其能够准确地识别被摄体的位置等。
不存在摄影菜单时或未对第2识别部62的识别处理与摄影菜单建立关联时等在模板的切换中不使用摄影菜单时,第2识别部62使用拥有的多个模板中的1个或多个代表性模板获取相关性,并根据相关性最大的模板确定使用的模板。例如,当相机图像121拍摄照射场105及其附近时,通过获取与胸部、头部、腹部及四肢的大人用模板的相关性,能够确定摄影部位。关于被摄体的性别或年龄等也相同。如此,通过获取与代表性模板的相关性,最终第2识别部62能够正确选出使用的模板。
另外,替代上述模板匹配,第2识别部62能够由使用神经网络(NN(NeuralNetwork))、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自适应增强(adaboost)或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机械学习或深度学习的算法学习的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构成。该情况下,正确的培训用数据(所谓的OK图像)例如为针对特定的摄影部位得到了没有余缺的放射线图像时的相机图像121。并且,错误的培训用数据(所谓的NG图像)例如为得到了有余缺的放射线图像时的相机图像121。
判定部52使用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的识别结果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与被摄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的判定基准为放射线的产生点103和放射线的照射场105。即,“被摄体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是指处于如下位置关系,即被摄体的摄影部位在放射线的照射场105内,并且穿透了被摄体的摄影部位的放射线到达有效检测区域。并且,“被摄体不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是指处于如下位置关系,即被摄体的摄影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远离放射线的照射场105,或者穿透了被摄体的摄影部位的放射线的至少一部分未到达检测有效区域。
另外,当第2识别部62通过模板匹配识别被摄体时,判定部52能够根据与多个模板有关联的信息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有效检测区域。该情况下,和根据与1个模板有关联的信息判断时相比,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有效检测区域。与模板有关联的信息是指,模板所表示的被摄体的部位等的类型和该模板与相机图像121的相关值。各模板与相机图像121的相关值由第2识别部62计算。例如,当摄影部位为胸部时,相对于胸部在规定方向上有头部,在其相反方向上有腹部。因此,判定部52例如能够将与胸部的模板的相关值为第1阈值(可确定为胸部的下限相关值)以上,并且与头部的模板的相关值为第2阈值(可确定为非头部的上限相关值)以下的范围确定为“胸部”而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该情况下,与根据胸部的模板的相关值确定“胸部”的范围时相比,被摄体的头部和胸部的边界更准确。对于胸部与腹部的边界等也相同。并且,如上所述,第2识别部62能够根据与多个模板有关联的信息识别被摄体。该情况下,判定部52仅利用第2识别部62的判定结果便能够准确判断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有效检测区域。
控制部53全面控制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各部。尤其,控制部53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操作支持。例如,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中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53进行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的位置调节的操作支持。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控制部53具备摄影控制部71、放射线控制部72、位置控制部73及通知部75。
摄影控制部71控制摄影部35。例如,当第1识别部61或第2识别部62中的任一个需要相机图像121时,摄影控制部71使用摄影部35拍摄被摄体等,并向第1识别部61和/或第2识别部62提供相机图像121。并且,当第2识别部62未识别被摄体时,摄影控制部71移动摄影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部13)。由此,当第2识别部62未识别被摄体时,控制部53自动搜索被摄体。
放射线控制部72控制放射线源31、准直器32及过滤器36。具体而言,放射线控制部72具备放射线源控制部81、照射场控制部82及过滤器插拔控制部83。
放射线控制部72控制放射线源31,并进行放射线源31的启动或停止、放射线源31所产生的放射线的能量及剂量的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及管电流的设定)、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或无效的设定及放射线的曝光时间点的控制等。曝光时间点的控制例如为来自放射线源31的放射线源的曝光和图像获取部46的作动的同步控制等。并且,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或无效是指,使来自检查技师等的曝光指示的输入或放射线源31的启动指示的输入有效或无效。放射线源控制部81能够通过设定并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或无效。由此,控制部53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尤其适当的曝光控制)的操作支持。例如,当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中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放射线控制部72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其原因为,处于能够无失败地执行放射线摄影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中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使放射线的曝光无效。其原因为,处于无法没有余缺地对被摄体进行放射线摄影的状态,且需要重新摄影等而导致被摄体的暴露量增大。
照射场控制部82控制准直器32而调节放射线的照射场105。照射场控制部82原则上使放射线的照射场105与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对准。并且,照射场控制部82通过设定并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控制准直器32,由此能够变更照射场105。由此,控制部53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尤其准直器32)的操作支持。例如,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中摄影部位的一部分偏离初始设定的照射场105或检查技师等所设定的照射场105时,照射场控制部82能够控制准直器32来变更照射场105,使被摄体(至少摄影部位)在检测有效区域。这是为了通过1次放射线摄影得到没有余缺的被摄体的放射线图像。并且,例如,当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中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根据被摄体与检测有效区域的大小关系,由照射场控制部82控制准直器32,且与被摄体对应地变更照射场。即,当被摄体的摄影部位比检测有效区域小时,照射场控制部82与该被摄体的摄影部位对应地缩小照射场105。这是为了减少被摄体暴露。
并且,过滤器插拔控制部83相对于放射线的曝光路径控制过滤器36的插拔。例如,当放射线源控制部81所设定的管电压比规定阈值高时,过滤器插拔控制部83将过滤器36***到放射线的曝光路径。这是为了将管电压设定为较高,且在放射线摄影中使用高能量且穿透性高的放射线时,减少基于低能量且穿透性低的放射线的暴露。
位置控制部73控制臂部12、前端部13及脚轮21。具体而言,位置控制部73具备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和主***置控制部92。
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通过控制臂部12的折叠及展开、前端部13相对于臂部12的朝向而控制放射线源31相对于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能够通过设定并使用第1识别部61的识别结果、第2识别部62的识别结果、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和/或这些的组合控制放射线源31的位置。由此,控制部53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尤其放射线源31的位置)的操作支持。例如,当第1识别部61识别出放射线检测部15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能够将放射线源31自动移动到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和检查技师等的放射线源31与放射线检测部15的对位有关的操作负担。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是指可在检测有效区域曝光放射线的位置。
另外,当自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当放射线检测部15呈大致水平并且大致静止时,优选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自动移动放射线源31。其原因为,处于放射线检测部15的配置结束的状态,因此能够安全移动放射线源31而不与检查技师等冲突。并且,当自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优选控制部53通知移动放射线源31的情况。这是为了安全。移动放射线源31的情况的通知是指,设成检查技师等可识别放射线摄影装置10自动移动放射线源31的情况的状态。移动放射线源31的情况的通知由通知部75进行。
并且,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将放射线源31与放射线检测部15的距离保持为特定的距离。放射线源31与放射线检测部15的距离为所谓的SID(Source to Image-receptorDistance:源图像受体距离)。特定的距离为与摄影部位和/或摄影条件等对应的放射线摄影中适当的距离。
主***置控制部92控制各个脚轮21的旋转,由此调节例如病房等中的主体11的位置及朝向。并且,当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控制放射线源31的位置等时,主***置控制部92根据需要与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协作而调节主体11的位置及朝向。并且,当将放射线摄影装置10搬到病房等时等,主***置控制部92能够使放射线摄影装置10自动或半自动地行使。半自动行使是指,通过使脚轮21向减少推拉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力的朝向旋转而辅助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移动。
通知部75通知支持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操作的信息。通知是指,设成检查技师等可识别信息的状态。通知部75例如通过如下通知上述信息,即显示触摸面板23的画面上的字符、消息、图形(图标等)或记号等,除此以外,使用扬声器(未图示)发出声音或语音,点亮或熄灭灯等指示器(未图示)或改变这些显示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知部75通过在触摸面板23的画面显示消息来进行上述通知。
通知部75能够利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进行上述通知。由此,控制部53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操作支持。例如,通知部75通知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或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并且,当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通知部75通知第2识别部62识别出被摄体且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并且,当被摄体不在检测有效区域,并且第2识别部62未能识别出被摄体时,通知部75通知未能识别出被摄体的情况。
除此以外,通知部75通知为了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而放射线检测部15需移动的方向。通知部75通知为了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而放射线检测部15的移动距离。通知部75通知为了使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而旋转或倾斜放射线检测部的朝向、方向或角度。
通过上述各种通知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组合,检查技师等能够根据需要轻松地进行被摄体、放射线检测部15和/或放射线源31的调节(重新配置等)。其结果,能够通过1次摄影可靠地且没有余缺地对摄影部位进行放射线摄影。
如上述般构成的放射线摄影装置10如下作动。如图9所示,将主体11移动到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所处的病房等(步骤S101),并将主体11配置在大致适合进行放射线摄影的位置。并且,检查技师等从支架24取出放射线检测部15,并将放射线检测部15配置在与摄影部位对应的位置(步骤S102)。例如,如图10所示,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躺卧在床102上,并将放射线检测部15配置在摄影部位与床102之间。此时,第1识别部61根据使用位置传感器48得到的信息识别并追踪放射线检测部15,当放射线检测部15大致水平且大致静止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将放射线源31自动移动到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步骤S103)。并且,需要时,主***置控制部92自动调节主体11的位置。其结果,放射线的产生点103与放射线检测部15的距离D1成为根据摄影部位等预先设定的SID,放射线的照射场105成为包括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的范围。距离D2为所谓的SOD(Source to Object Distance:射线源至对象的距离),距离D3为患者101的摄影部位上的身体的厚度(体厚)。
若如上述般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及放射线源31,则第1识别部61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步骤S104),并且第2识别部62识别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步骤S105)。
即,摄影部35拍摄患者101等,并向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提供相机图像121。而且,当在相机图像121中捕获到放射线检测部15时,第1识别部61使用利用相机图像121和位置传感器48得到的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来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等。当放射线检测部15被患者101遮挡等相机图像121中未捕获到放射线检测部15,或者未捕获到能够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识别中利用的程度时,第1识别部61使用利用位置传感器48得到的信息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的位置等。由此,作为结果,第1识别部61识别检测有效区域。并且,第2识别部62使用相机图像121确定患者101、尤其患者101的摄影部位的位置等。
若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分别结束识别处理,则判定部52利用这些识别结果判定患者101的摄影部位是否在检测有效区域(步骤S106)。
当患者101的摄影部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步骤S106:“是”),照射场控制部82利用判定结果判断照射场105是否合适(步骤S107)。当照射场105合适时(步骤S107:“是”),放射线源控制部81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步骤S108)。当照射场105不适合时(步骤S107:“否”)时,照射场控制部82自动调节照射场105(步骤S108),然后,放射线源控制部81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例如,当摄影部位为患者101的胸部122时,如图10所示,当在相机图像121中,相对于检测有效区域(标记42所示的区域)胸部122较小,且在放射线图像中空白增加时,照射场控制部82将照射场105调节为与胸部122对应的区域123。若使放射线的曝光有效,则放射线源控制部81自动设定摄影条件,且等待检查技师等输入曝光指示。而且,当检查技师等输入了曝光指示时,放射线源控制部81从放射线源31曝光放射线,放射线检测部15获取放射线图像(步骤S111)。
另一方面,当患者101的摄影部位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步骤S106:“否”),通知部75通过在触摸面板23的画面显示消息而通知该情况(步骤S112)。例如,如图12所示,在触摸面板23的画面显示表示放射线图像等的控制台131和设定管电压及管电流等摄影条件的摄影条件设定部132,但通知部75还显示患者101的摄影部位不在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的消息135。只要看到该消息135,则检查技师等能够知道患者101的摄影部位不在检测有效区域,且放射线摄影有可能失败。因此,检查技师等通过移动放射线检测部15或患者101,对于患者101重新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步骤S114)。并且,当患者101的摄影部位不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放射线源控制部81使放射线的曝光无效(步骤S113),且防止放射线的误射。若进行放射线检测部15等的重新配置,则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再次进行识别处理。直至判定部52判定为患者101的摄影部位在检测有效区域为止重复该循环。
如上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10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及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尤其摄影部位),并判断患者101是否在检测有效区域。而且,控制部53利用该判定结果进行照射场105的调节、曝光的有效化或无效化及促使重新配置的消息的通知等而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操作支持。其结果,根据放射线摄影装置10,即使放射线源31与放射线检测部15能够单独移动时,也能够支持可靠的放射线摄影。即,能够通过1次放射线摄影可靠地得到应摄影的摄影部位的放射线图像。
另外,步骤S103的放射线源31的移动能够手动进行。并且,即使将放射线源31手动移动到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也可以自动微调整放射线源31的位置。其原因为,能够支持准确的对位(包括SID的调节)。同样地,能够手动进行主体11的位置调节。即使手动移动主体11时,主***置值控制部92也可以自动微调整主体11的位置。其原因为,能够支持准确的对位。除此以外,还能够手动进行基于放射线源控制部81的摄影条件的设定和/或基于过滤器插拔部83的过滤器36的插拔等,并且即使手动地将这些进行设定等时,电能够自动进行设定等微调整。这是为了支持准确的设定等。即,能够手动进行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放射线摄影装置10自动进行的事项的一部分。并且,手动进行的设定事项等能够通过由放射线摄影装置10进行微调整等而支持准确的设定等。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前端部13设置有摄影部35,如图13所示,能够替代摄影部35(或除了摄影部35以外还)设置TOF相机201(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相机)。
TOF相机201为脉冲发出近红外光,并测量近红外光从被摄体的反射时间的相机。因此,当设置TOF相机201时,例如在主体11设置使用TOF相机201所输出的图像(以下,称为距离图像)测量患者101的摄影部位的体厚(距离D2)的体厚测量部202。距离图像例如为各像素具有与自TOF相机201的距离有相关性的像素值的图像。体厚测量部202使用距离图像求出从放射线的产生点103至患者101的摄影部位为止的距离D3,并从作为SID的距离D1减去而测量体厚(距离D2)。
当放射线摄影装置10具有TOF相机201,且体厚测量部202测量被摄体的体厚101时,如图14所示,例如在被摄体是否在检测有效区域的判定(步骤S106)之后,能够包括测量被摄体的体厚的体厚测量步骤S211和使用被摄体的体厚设定摄影条件的摄影条件设定步骤S212。体厚测量步骤S211为包括基于TOF相机201的距离图像摄影和基于体厚测量部202的体厚测量。摄影条件设定步骤S212为被摄体在检测有效区域时,控制部53使用被摄体的体厚自动设定与被摄体的体厚相关的摄影条件的步骤。在摄影条件的设定中,除了新设定摄影条件以外,还包括变更或调节已设定的摄影条件(预设定的摄影条件或手动设定的摄影条件)。与被摄体的体厚相关的摄影条件是指,例如放射线源3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的设定及过滤器36的插拔等。即,在摄影条件设定步骤S212中,控制部53使用被摄体的体厚设定放射线源31的管电压。并且,在摄影条件设定步骤S212中,控制部53使用被摄体的体厚在放射线源31与被摄体之间***或拔出过滤器36。
更具体而言,放射线源控制部81在摄影条件设定步骤S212中根据被摄体的体厚提高管电压。由此,提高放射线的穿透性,即使在被摄体的体厚厚时也可得到清晰的放射线图像。另一方面,在摄影条件设定步骤S212中,当管电压为规定阈值以上时,过滤器插拔控制部83将过滤器36***到曝光路径。由此,通过屏蔽无助于放射线图像的穿透性低的低能量放射线来减少被摄体的暴露。
如上所述,当放射线摄影装置10被构成为测量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的体厚时,控制部53能够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和体厚测量部202所测量到的患者101的体厚进行放射线摄影装置10的操作支持。具体而言,当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在检测有效区域时,如上所述,控制部53能够使用作为被摄体的患者101的体厚自动且适当地设定摄影条件。
[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等中,当被摄体不在有效检测区域时,通知该情况而促使重新配置(步骤S114),但当需要重新配置时,放射线摄影装置10能够更有效地支持放射线源31、放射线检测部15或被摄体的重新配置。例如,如图15所示,控制部53能够通过通知部75并使用消息301等通知相对于被摄体而放射线检测部15需移动的方向。只要看到该消息301,则与无消息301时相比,检查技师等能够更轻松地相对于被摄体重新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其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并且准确地使被摄体在有效检测区域。
并且,不仅放射线检测部15的移动方向,控制部53还能够通过通知部75通知放射线检测部15需移动的距离。该情况下,与仅通知放射线检测部15的移动方向时相比,能够在更短时间内且准确地使被摄体在有效检测区域。
如上所述,当需要重新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等时,控制部53使用通知部75通知放射线检测部15需移动的方向及距离的步骤在控制部53使用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使放射线源31自动移动到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时尤其有用。其原因为,追踪放射线检测部15的重新配置,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自动重新配置放射线源31,因此能够仅通过移动放射线检测部15而使被摄体在有效检测区域,并结束重新配置。
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如图16所示,控制部53能够通过通知部75并使用消息310等通知放射线源31需移动的方向。并且,控制部53能够通过通知部75还通知放射线源31需移动的距离。由此,即使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也能够轻松地结束重新配置。
并且,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控制部53能够通过通知部75且还通过使用消息的显示、语音、光或其他方法通知放射线源31在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当由通知部75通知放射线源31在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时,检查技师等能够更轻松地结束放射线源31的重新配置。
并且,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控制部53能够通过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限制放射线源31的移动方向。例如,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允许放射线源31向接近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限制放射线源31向远离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的方向移动。由此,检查技师等能够仅通过向可自然移动的方向移动放射线源31而结束放射线源31的重新配置。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能够通过臂部12的电磁锁等物理限制放射线源31的移动。并且,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能够通过使用了通知部75的唤起注意的通知或放射线源31的移动方向的引导等限制放射线源31实质性移动。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关于放射线检测部15和放射线源31的重新配置对操作支持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能够移动被摄体时,关于被摄体也与上述相同地,放射线摄影装置10能够进行通知移动方向等的支持。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对重新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放射线源31和/或被摄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操作支持也能够在最初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等时进行。即,并不限定于重新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等时,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控制部53也能够通知放射线源31在与放射线检测部15正对的位置。并且,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控制部53能够通知放射线源31需移动的方向。除此以外也相同。均轻松地配置放射线检测部15、放射线源31、和/或被摄体。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等中,当放射线检测部15安装在包括控制部53的主体11时(放射线检测部15***在支架24中时),控制部53限制放射线源31的移动。即,当放射线检测部15安装在包括控制部53的主体11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不移动放射线源31。并且,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限制放射线源31的移动。这是为了防止臂部12和/或包括放射线源31的前端部13与检查技师、被摄体或其他医疗器械等冲突等安全。
并且,当包括控制部53的主体11移动时,控制部53限制放射线源53的移动。即,当主体11移动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不移动放射线源31。并且,当手动移动放射线源31时,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1限制放射线源31的移动。与上述相同,是为了防止臂部12和/或包括放射线源31的前端部13与检查技师、被摄体或其他医疗器械等冲突等安全。
当在前端部13等设置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周围物体的传感器时,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物体时,控制部53可以限制放射线源31的移动。其理由与上述相同。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等中,摄影部35设置在前端部13,但只要能够拍摄位于照射场105的被摄体,则摄影部35能够设置在前端部13以外的任意部分。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等中,臂部12为折叠式,但如图17所示,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臂部12转动及伸缩的方式(所谓的伸缩臂)的放射线摄影装置401。并且,放射线摄影装置10及放射线摄影装置410为所谓的巡诊车,但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放射线摄影装置10等的结构的一部分固定在检查室等的放射线摄影装置等中。
另外,上述第1实施方式等包括放射线摄影***,其具备:放射线源31,产生放射线;放射线检测部15,相对于放射线源31能够单独移动并且通过检测穿透了被摄体的放射线而得到被摄体的图像;摄影部35,使用波长比放射线长的光至少拍摄被摄体;第1识别部61,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第2识别部62,使用由摄影部35拍摄的图像识别被摄体;判定部52,使用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的识别结果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与被摄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及控制部53,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进行操作支持。该放射线摄影***并不限定于移动型(巡诊车),还包括一部分要件固定在检查室等的***。
并且,上述第1实施方式等包括放射线摄影装置或放射线摄影***的作动方法,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或放射线摄影***具有:放射线源31,产生放射线;放射线检测部15,相对于放射线源31能够单独移动并且通过检测穿透了被摄体的放射线而得到被摄体的图像;及摄影部35,使用波长比放射线长的光至少拍摄被摄体,所述放射线摄影***的作动方法具备如下步骤:第1识别部61识别放射线检测部15;使用由摄影部35拍摄的图像由第2识别部62识别被摄体;判定部52使用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的识别结果确定放射线检测部15与被摄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判定被摄体是否在放射线检测部15的检测有效区域;及控制部53使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进行操作支持。
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识别部51(第1识别部61及第2识别部62)及控制部53(摄影控制部71、放射线控制部72、位置控制部73、通知部75及构成这些的各部)之类的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部(processing unit)的硬件结构为以下所示的各种处理器(processor)。各种处理器包括执行软件(程序)而作为各种处理部发挥功能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能够在制造之后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具有为了执行各种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
1个处理部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1个构成,也可以由种类相同或种类不同的2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CPU与FPGA的组合或CPU与GPU的组合等)构成。并且,可以由1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作为由1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的例,首先,存在如下方式,即如以客户端或服务器等计算机为代表,由1个以上的CPU与软件的组合构成1个处理器,该处理器作为多个处理部而发挥功能。其次,存在如下方式,即如以片上***(System On Chip:SoC)等为代表,使用由1个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包括多个处理部的整个***的功能的处理器。如此,各种处理部使用1个以上的上述各种处理器作为硬件结构而构成。
而且,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为组合半导体元件等线路元件而成的方式的电路(circuitry)。
符号说明
10、401-放射线摄影装置,11-主体,12-臂部,13-前端部,15-放射线检测部,21-脚轮,22-把持部,23-触摸面板,24-支架,31-放射线源,32-准直器,33-把手,35-摄影部,36-过滤器,41、42-标记,43-位置传感器,46-图像获取部,47、54-通信部,48-位置传感器,49、57-电池,51-识别部,52-判定部,53-控制部,56-存储部,61-第1识别部,62-第2识别部,64-模板,64a-胸部,65A、65B-比较范围,71-摄影控制部,72-放射线控制部,73-位置控制部,75-通知部,81-放射线源控制部,82-照射场控制部,83-过滤器插拔控制部,91-射线源位置控制部,92-主***置控制部,101-患者,102-床,103-产生点,105-照射场,121-相机图像,122-胸部,123-区域,131-控制台,132-摄影条件设定部,135、301、310-消息,201-TOF相机,202-体厚测量部,D1、D2、D3-距离,S101~S111、S211、S212-作动步骤。

Claims (34)

1.一种放射线摄影装置,其具备:
放射线源,产生放射线;
放射线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放射线源能够单独移动并且通过检测穿透了被摄体的所述放射线而得到所述被摄体的图像;
摄影部,使用波长比所述放射线长的光至少拍摄所述被摄体;
第1识别部,识别所述放射线检测部;
第2识别部,使用由所述摄影部拍摄到的图像识别所述被摄体;
判定部,使用所述第1识别部及所述第2识别部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放射线检测部与所述被摄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判定所述被摄体是否进入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检测有效区域;及
控制部,使用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进行操作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知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或所述被摄体没有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被摄体没有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时,所述控制部通知所述第2识别部识别出所述被摄体且所述被摄体没有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被摄体没有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并且所述第2识别部未能识别出所述被摄体时,所述控制部通知未能识别出所述被摄体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判定结果使所述放射线的曝光有效或无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放射线的曝光有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被摄体没有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放射线的曝光无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被摄体没有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时,所述控制部进行使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的位置调节的操作支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知为了使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而所述放射线检测部应该移动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知为了使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而移动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知为了使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而旋转或倾斜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朝向、方向或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确定所述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准直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用所述判定结果控制所述准直器而调节所述照射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确定所述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准直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用所述判定结果控制所述准直器而变更所述照射场,由此使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确定所述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准直器,
当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准直器,并对应于所述被摄体而变更所述照射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1识别部确定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及朝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1识别部使用由所述摄影部获取的图像识别所述放射线检测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检测部具有表示位置的标记,
所述第1识别部使用由所述摄影部获取的图像中的所述标记来识别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及朝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检测部具备测量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所述第1识别部使用信息来识别所述放射线检测部,所述信息使用所述位置传感器而得到。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2识别部识别所述被摄体的部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2识别部通过由所述摄影部拍摄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图像与模板的匹配来识别所述被摄体的部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2识别部为人工智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1识别部识别出所述放射线检测部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放射线源自动地移动到与所述放射线检测部正对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放射线检测部呈水平并且静止时,所述控制部自动地移动所述放射线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自动地移动所述放射线源时,所述控制部通知移动所述放射线源的情况。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放射线源与所述放射线检测部的距离保持为特定的距离。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2识别部未识别所述被摄体时,所述控制部移动所述摄影部。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测量所述被摄体的体厚的体厚测量部,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判定结果和所述被摄体的体厚进行操作支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有效区域时,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被摄体的体厚设定摄影条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被摄体的体厚设定所述放射线源的管电压。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被摄体的体厚在所述放射线源与所述被摄体之间***或拔出将所述放射线的一部分屏蔽的过滤器。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手动移动所述放射线源时,所述控制部通知所述放射线源位于与所述放射线检测部正对的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手动移动所述放射线源时,所述控制部通知所述放射线源应该移动的方向。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放射线检测部安装在包括所述控制部的主体时,所述控制部限制所述放射线源的移动。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其中,
当为移动型且包括所述控制部的主体移动时,所述控制部限制所述放射线源的移动。
CN201980053727.7A 2018-08-17 2019-08-16 放射线摄影装置 Pending CN1125847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3734 2018-08-17
JP2018-153734 2018-08-17
PCT/JP2019/032167 WO2020036225A1 (ja) 2018-08-17 2019-08-16 放射線撮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765A true CN112584765A (zh) 2021-03-30

Family

ID=6952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3727.7A Pending CN112584765A (zh) 2018-08-17 2019-08-16 放射线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1501A1 (zh)
JP (1) JP7482778B2 (zh)
CN (1) CN112584765A (zh)
WO (1) WO20200362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1833B2 (ja) * 2018-01-16 2019-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並びに、カメラ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4129186A4 (en) * 2020-03-30 2023-09-27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ING SUPPORTING DEVICE,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OPERATING PROGRAM
CN115334974A (zh) * 2020-03-31 2022-11-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JP7332538B2 (ja) 2020-06-05 2023-08-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処理装置の作動プログラム
JP7307033B2 (ja) 2020-06-05 2023-07-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処理装置の作動プログラム
KR102521562B1 (ko) * 2020-11-26 2023-04-17 제이피아이헬스케어(주) 위치 센서 기반의 위치 보정 기능을 가지는 의료 영상 촬영 장치
EP4309583A4 (en) * 2021-03-17 2024-07-31 Fujifilm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X-RAY IMAGING SYSTEM
WO2023074520A1 (ja) * 2021-10-25 2023-05-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7352A (ja) * 2010-03-01 2011-09-15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47978A (ja) * 2011-01-20 2012-08-09 Shimadzu Corp X線撮影装置
CN103705255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佳能株式会社 移动型放射线摄像设备和***以及控制方法
US20150055753A1 (en) * 2012-04-13 2015-02-26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7708564A (zh) * 2015-07-07 2018-02-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7847203A (zh) * 2015-07-21 2018-03-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照射装置、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6718B2 (ja) * 1993-01-27 2003-10-14 株式会社東芝 X線撮影装置
JP2007200644A (ja) * 2006-01-25 2007-08-09 Shimadzu Corp 透視撮影装置
JP6217973B2 (ja) 2013-11-07 2017-10-25 シマダヤ株式会社 麺類用混合切刃及びその細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7352A (ja) * 2010-03-01 2011-09-15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47978A (ja) * 2011-01-20 2012-08-09 Shimadzu Corp X線撮影装置
US20150055753A1 (en) * 2012-04-13 2015-02-26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3705255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佳能株式会社 移动型放射线摄像设备和***以及控制方法
CN107708564A (zh) * 2015-07-07 2018-02-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7847203A (zh) * 2015-07-21 2018-03-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照射装置、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82778B2 (ja) 2024-05-14
WO2020036225A1 (ja) 2020-02-20
JPWO2020036225A1 (ja) 2021-08-12
US20210161501A1 (en)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4765A (zh) 放射线摄影装置
US10610171B2 (en) Radiography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radiography system
US11678852B2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462985B2 (en) Automatic selected human por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djustment device for medical treatment equipment
CN103654809B (zh) 用于自动定位x射线设备的拍摄***的方法和x射线设备
US107222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on X-ray imaging devices
KR20150013573A (ko) 모바일 영상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50112830A (ko) 환자를 위치결정하기 위한 위치결정 유닛, 영상 획득 장치, 및 위치결정 보조물을 광학적으로 생성하기 위한 방법
JP2022063223A (ja) X線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x線撮影装置
US11224391B2 (en) Radiography apparatus
EP3260046A1 (en) Radi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radiographic imaging system, radiographic im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1937965B2 (en) Radiographic system
KR20160062279A (ko) 엑스선 장치 및 시스템
EP3525676A2 (en) Method of adjusting settings of a radiation image recording system
US20240050055A1 (en) Radiography system, operation method of radiography system, and radiography control apparatus
KR101615001B1 (ko) 천장형 엑스선 촬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EP4335374A1 (e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x-ray diagnostic method
US20240081772A1 (e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x-ray diagnostic method
US20230293124A1 (en) Imaging support apparatus, operation method of imaging support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program of imaging support apparatus
JP7118666B2 (ja) X線診断装置
CN117243628A (zh) X射线拍摄装置
JP2021137414A (ja) 放射線強度推定装置、放射線強度推定装置の作動方法、放射線強度推定装置の作動プログラ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CN114305459A (zh) X射线摄影***和x射线摄影装置
US20190239845A1 (en) Method of adjusting settings of a radiation image recording system taking into account patient movement
JP2019055128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