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294A -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294A
CN112533294A CN202011323332.5A CN202011323332A CN112533294A CN 112533294 A CN112533294 A CN 112533294A CN 202011323332 A CN202011323332 A CN 202011323332A CN 112533294 A CN112533294 A CN 112533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heck
result
bit sequence
de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33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294B (zh
Inventor
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33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3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3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基于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基于当前次校验结果、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迭代译码的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Four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通常会采用咬尾卷积码(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TBCC)这一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信道编码技术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这一常用的检错码技术;这样,终端需要采用环绕迭代译码的方式进行译码,并基于当前次迭代译码得到的CRC进行校验,在校验通过时,终止迭代,从而确定当前次迭代译码得到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为正确的译码结果;然而,在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对应的DCI可能是错误的,导致对PDCCH的误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提高了控制信道的检测准确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基于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所述迭代译码的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译码模块,用于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所述迭代译码的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基于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基于当前次校验结果、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迭代译码的条件;也就是说,通信设备在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还需要评估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根据当前次校验结果及其可信度、终止检测条件,才能确定在当前次译码是否成功,从而确定后续是否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降低了从而提高了控制信道的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转移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可以包括:终端101和网络设备102。
终端101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网络设备102与终端101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网络设备102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中继站,也可以是5G***中的基站(如gNB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等,在5G NR-U***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网络设备102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或者未来通信***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NTN***中的基站(如gNB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2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101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102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102(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另外,该小区还可以是超小区(Hypercell)。
目前,在4G移动通信LTE***中,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DCI时,需要对DCI进行检验比特加扰,将加扰过的比特流和DCI比特流输入编码器进行编码,将编码输出的结果通过PDCCH发送至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DCI信息通常表示为K位二进制的DCI比特流:c0,c1,…,cK-1,通过公式(1)对DCI信息生成对应的校验比特流:p0,p1,…,p15
r(D)=mod2(m(D)×D16,gcrc16(D)) (1)
其中,r(D)为检验比特流对应的多项式,如公式(2)所示;D为多项式的项;gcrc16(D)为预设的最高次项为16的多项式,如公式(3)所示;m(D)为DCI比特流对应的多项式,如公式(4)所示;mod2表示进行二进制域除法,取余数。
r(D)=p0×D15+p1×D14+…+p15 (2)
gcrc16(D)=D16+D12+D5+D1 (3)
m(D)=c0×DK-1+c1×DK-2+…+cK-1 (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得到校验比特流之后,再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和天线选择掩码对校验比特流中的每一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校验比特流:p′0,p′1,…,p′15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和天线选择掩码均为二进制比特流,位数与校验比特流位数相同,对于校验比特流中的第i位校验比特p′i,可以如公式(5)所示进行加扰:
p′i=(pi+xRNTI,i+xAS,i)mod2 (5)
其中,xRNTI,i表示RNTI对应的二进制比特流中的第i位,xAS,i表示天线选择掩码对应的二进制比特流中的第i位;mod2表示二进制计算,其中“+”在二进制计算中表示异或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网络设备配置了多个天线,则网络设备通过哪根天线传输控制信道,则采用该天线对应的天线选择掩码,每个天线设置有对应的天线选择掩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加扰后的检验比特流按顺序放置在DCI比特流之后,得到k′位编码比特流:c′0,c′1,…,c′k′-1,如公式(6)所示:
c′0,c′1,…,c′k′-1=c0,c1,…,ck-1,p0,p1,…,p15 (6)
其中,k′=k+1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得到编码比特流后,可以将编码比特流输入编码器进行编码,再将编码器的输出结果通过PDCCH发送给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器可以是由多个延迟器组成的移位寄存器,其中,延迟器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编码器可以为由6个延迟器组成的TBCC编码器,网络设备需要将编码比特流从左到右依次输入编码器,直至最后一位输入完成,则编码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TBCC编码器的初始状态为编码比特流的最后6比特,这样,在编码器编码结束后,能够保证编码器的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一致,形成咬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个时刻,编码器的当前状态记为E5,E4,E3,E2,E1,E0,其中,每一个E为一个二进制数0或者1;每个E分别表示一个延迟器的当前输出;若在当前时刻,编码器输入的比特位记为c′m,则下一时刻,编码器的最右一位比特移出,c′m由左侧移入,得到编码器的当前状态转移至:C′m,E5,E4,E3,E2,E1;编码器输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051
i=0,1,2,如公式(7)-(9)所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052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053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05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意时刻的输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055
对应该时刻的输入c′m,以及编码器由当前状态转移到下一个状态的转移过程;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056
为二进制比特位,取值为0或者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到PDCCH后,需要对PDCCH进行解调和循环迭代译码,每次迭代译码都可以得到对应的译码序列,从译码序列中确定当前次CRC比特流和当前次DCI比特流,基于当前次CRC进行校验,如果校验通过,则将当前次译码得到的DCI确定为正确的DCI;然而,在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对应的DCI可能不是正确的DCI,也就是说,仅通过CRC校验结果来检测PDCCH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误检率;例如,对于16比特的CRC,存在不可接受的误检概率;而PDCCH的误检,将会对***调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S103。
S101、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控制信道后,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可以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当前次译码结果为一个译码序列;该译码序列中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这里,通信设备可以是通信***中的终端,也可以是通信***中的网络设备等任何需要接收控制信道并对控制信道进行译码的通信设备,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的方法可以为最大似然算法(Maximum Likelihood,ML),也可以为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riori Probability,MAP)算法,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译码结果后,可以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从译码序列中提取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示例性的,如果预设的编码方式是将校验比特序列放在信息比特序列之后,组成编码比特序列,则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检验比特序列的位数确定信息比特序列和校验比特序列;例如,校验比特序列位数为16,则将译码序列中的后16位确定为校验比特序列,校验比特序列以前的序列确定为信息比特序列。
S102、基于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译码结果后,可以根据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出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次检验值可以用于表征连续迭代译码得到的译码结果的稳定性来表征;如果连续多次迭代译码得到的译码结果相同,表示译码结果稳定性较高;同时,说明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如果当前次译码结果与上一次译码结果不同,表示译码结果稳定性较差,说明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示例性的,通信设备可以在得到当前次译码结果后,可以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上一次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对比,确定信息比特序列的稳定性;或者,通信设备还可以将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校验比特序列进行对比,确定校验比特序列的稳定性;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次检验值可以用于表征当前连续多次译码的可靠性的稳定性;通信设备通过对当前次译码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当前次译码结果的稳定性,从而得到多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多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当前次迭代译码的可靠性高,且连续多次迭代译码的可靠性高,说明当前连续多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高;如果当前次译码可靠性低;而上一次译码可靠性高,说明当前连续多次译码的可靠性低,说明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S103、基于当前次校验结果、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迭代译码的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后,可以根据当前次校验结果、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其中,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迭代译码的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是否满足终止检测条件,来判断下一步译码处理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一步译码处理方式包括: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或者终止迭代译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止迭代译码的情况可以为译码失败,或者译码成功,不需要继续进行迭代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译码成功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确定为检测到的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基于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基于当前次校验结果、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迭代译码的条件;也就是说,通信设备需要根据当前次校验结果、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才能确定在当前次译码是否成功,从而确定后续是否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从而提高了控制信道的检测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在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满足终止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终止迭代译码;或者,在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不满足终止迭代条件的情况下,则确定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止检测条件是预先设置好的条件;通信设备在获取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后,需要先判断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是否满足终止迭代条件,得到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满足终止迭代条件,则终止迭代译码;否则,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102中基于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的实现,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S201-S203。
S201、基于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进行计算,得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之后,就得到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对应的多项式,将该多项式作为m(D),代入公式(1),得到对应的当前次计算检验比特序列。
S202、基于当前次译码结果和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后,可以基于译码结果和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将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与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进行比较,若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与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否则,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是根据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计算得到的,而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都是当前次译码得到的;因此,在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与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的情况下,则可以确定校验通过,否则,确定校验不通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202中基于译码结果和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实现,可以包括:S2021-S2023。
S2021、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组合为当前次校验信息序列;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在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之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将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放在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之后,得到校验信息序列。
这里,如果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是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则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为正确的校验比特序列,校验信息序列则为编码器输入的编码比特序列。
S2022、利用当前次校验信息序列除以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得到余数;
S2023、若余数为0,则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否则,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利用校验信息序列除以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获取余数;如果余数为0,表示校验信息序列为编码比特序列,也就是说,当前次译码得到的译码结果正确,即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为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以及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为正确的校验比特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计算校验比特序列是由对应的信息比特序列计算得到的,因此,通过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进行校验,可以同时确定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以及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的正确性。若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表示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正确;若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表示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不正确。
S203、基于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之后,可以根据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来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203中基于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当前次检验值的实现,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S301-S303。
S301、获取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
S302、对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每次迭代译码后,可以得到每次译码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而得到每次的计算校验比特序列;这样,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计算检验比特序列后,可以获取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对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比较结果为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或者,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不同。
S303、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得到比较结果后,可以根据比较结果来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比较结果为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检验值增加第一预设值,得到当前次检验值;或者,在比较结果为当前次可靠性结果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不同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当前次检验值为第二预设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连续多次迭代译码的比较结果都是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则检验值基于第一预设值持续增加;如果连续多次迭代译码的比较结果都是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不同,则检验值保持为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二预设值可以为初始检验值,即迭代译码过程中第一次译码对应的上一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设置一个计数器,通过计数器获取当前次检验值。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值可为1,第二预设值为0;通信设备可以在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的情况下,将计算器增加1;在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的情况下,将计数器置0。这样,通信设备可以获取计数器的数值,将计数器的数值确定为检验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止检测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并且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一检验阈值;2、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并且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二检验阈值;第二检验值大于第一检验阈值;3、迭代译码的当前次迭代次数大于最大迭代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检验阈值和第二检验阈值是预先设置好的,其中,第一检验阈值大于第二检验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检验值、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迭代次数后,先确定当前次迭代次数是否为最大迭代次数,如果是,则终止迭代译码;否则,判断当前次校验结果是校验通过还是校验不通过,如果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则判断当前次校验值是否大于第一检验阈值,如果是,确定译码成功,终止迭代译码,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确定为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否则继续下一次译码;如果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则判断当前次校验值是否大于第二检验阈值,如果是,则终止迭代译码,否则,继续下一次译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检验值、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迭代次数后,可以先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是校验通过还是校验不通过;如果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判断当前次检验值是否大于第一检验阈值;如果判断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一检验阈值,确定译码成功并终止迭代译码,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确定为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如果判断当前次检验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检验阈值,则判断当前次迭代次数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以及当前次检验值是否大于第二检验阈值;如果两个判断结果中有一个为是,则终止迭代;如果两个判断结果均为否,则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验阈值和第二检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设备在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还需结合当前次检验值与第一检验阈值的关系,才能确定当前次译码是否成功,避免校验通过而DCI信息错误导致的控制信道误检,提高了控制信道的检测准确性。并且,在当前次迭代次数没有达到最大迭代次数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在当前次校验不通过,且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二检验阈值时,判断出当前次译码失败,提前终止迭代译码,提高控制信道的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信息比特流的位数为40,校验比特流的位数为8,第一检验阈值为2,第二检验阈值为3,最大迭代次数为10,通过仿真得到不同的信噪比对应的误检率和平均迭代次数;其中,本申请采用的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明显减少了对控制信道的误检率;并且,采用本申请对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平均迭代次数,降低了译码的复杂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101中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实现,包括:S401-S402。
S401、获取控制信道的传输信息;传输信息与编码器的输出数据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接收控制信道后,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得到控制信道的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信道的发送设备通过编码器对需要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器输出数据后,由于控制信道上噪声的存在,会对编码输出数据进行调制后发送;这样,通信设备接收控制信道后,并能直接获取到编码器的输出数据,通信设备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后,得到的是与编码器输出数据对应的传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信道在每个时刻都可以接收到对应的传输信息;每个时刻的传输信息对应一个时刻的编码器输出数据;也就是说,通信设备在接收控制信道完成后,可以获取至少一个传输信息。
S402、基于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得到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获取传输信息后,可以基于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得到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402中基于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得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S501-S502。
S501、基于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确定当前次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用于表征编码器从至少一个起始状态转移到对应的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的完整转移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根据传输信息确定编码器由起始状态转移到对应的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的完整转移过程;由于编码器可能存在至少一个结束状态,通信设备需要对每一个结束状态确定一个对应完整转移过程;每一个完整转移过程对应一个幸存路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501中基于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确定当前次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的实现,可以包括:S601-S602。
S601、基于传输信息和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确定对应的至少一组分值度量;至少一组分值度量中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分值度量;至少一个分值度量用于表征一个完整转移过程中的至少一次状态转移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对至少一个结束状态中的每个结束状态,确定对应的一组分值度量,得到至少一组分值度量;其中,每组分值度量包括至少一个分值度量;至少一个分值度量中每个分值度量对应一个完整转移过程中的至少一次状态转移。
示例性的,通信设备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后得到的至少一个传输信息为至少一个对数似然比LLR(Log Likelihood Ratio,LLR),其中,任意时刻的一个对数似然比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11
如公式(10)所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12
其中,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
表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2
对应的发送符号,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3
表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4
对应的接收符号;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5
也就是说,如果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6
是0则映射成1,在符号1上进行发送,如果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7
是1则映射成0,在符号0上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如图2所示的编码器,在任意一个m+1时刻的状态可能有26=64个,对m+1时刻的任意一个状态sm+1,可能是从两种状态sm,j=0,1转移而来,如图6所示,图6给出了状态转移蝶形图。
示例性的,sm+1=C′mE5E4E3E2E1,则m时刻对应的两种状态包括:sm,0=E5E4E3E2E10和sm,1=E5E4E3E2E11;也就是说,sm+1是在sm,j=0,1的基础上移入c′m,且移出的E0为0或者1得到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c′m=0,编码器将从sm,0转移为sm+1=0E5E4E3E2E1,对应的编码器输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8
其中,Fi如公式(11)-(13)所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9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0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1
由此,可以确定出,如果c′m=1,编码器将从sm,0转移为sm+1=1E5E4E3E2E1,对应的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2
如果c′m=0,编码器将从sm,1转移为sm+1=0E5E4E3E2E1,对应的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3
如果c′m=1,编码器将从sm,1转移为sm+1=1E5E4E3E2E1,对应的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m+1时刻的任意一个状态sm+1,可能是由m时刻的状态sm,0转移而来,也有可能由m时刻的状态sm,1转移而来,由此,可以确定从m时刻到m+1时刻,编码器由sm,j=0,1转移为sm+1的一个分值度量BMsm+1,j=0,1如公式(14)所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sm,j=0,1转移为sm+1,可以得到两个分值度量: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6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7
将这两个分值度量中最大的分值度量确定为与本次状态转移对应的分值度量,记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8
则若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19
则表示sm+1是由sm,0转移而来;若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220
则表示sm+1是由sm,1转移而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从编码器的起始时刻0时刻到结束时刻k′时刻,编码器的状态由初始状态s0转移至sk′+1,对于任意一个结束状态sk′+1,通信设备可以得到k′个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1
由可以k′个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2
组成对应一组分值度量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器有几个可能的结束状态,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几组分值度量。
S602、对每组分值度量中的至少一个分值度量与对应的当前次初始路径度量求和,得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其中,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作为下一次的初始路径度量;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用于表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组分值度量对应一个当前次初始路径度量,对每组分值度量中的至少一个分值度量与对应的当前次初始路径度量求和,得到对应的路径度量。
示例性的,对于任意一个结束状态sk′+1,得到对应的路径度量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4
可以通过公式(15)计算: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5
将sk′+1对应的一组分值度量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6
以及该组分值度量对应的初始路径度量记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7
与代入公式(15),可以得到公式(16):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k′时刻存在至少一个结束状态,因此,可以得到对应的至少一个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9
每一个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10
对应一个幸存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路径度量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11
在第一次迭代译码时默认为0;当前次迭代译码的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12
则是上一次迭代译码得到的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313
S502、基于当前次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确定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确定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相当于确定了至少一个幸存路径,则可以基于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确定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502中基于当前次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确定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实现,可以包括:S701-S703。
S701、从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中,确定最大的路径度量为最终幸存路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从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中,确定出最大的路径度量,将最大的路径度量对应的幸存路径作为最终幸存路径;其中,最终幸存路径用于表征确定出的编码器的实际的完整的转移过程。
S702、基于最终幸存路径进行回溯,得到当前次译码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基于最终幸存路径,回溯编码器的每一次状态转移,进而确定编码器每一时刻输入的比特位,从而得到由每个输入的比特位组成的当前次译码序列。
S703、从当前次译码序列中,确定出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作为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得到当前次译码序列后,可以按照编码比特流的生成方式,确定当前次译码序列中的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示例性的,编码比特流是由信息比特序列与之后的校验比特序列组成的,校验比特序列的位数为16,则通信设备可以将当前次译码序列中的最后16位确定为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将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之前的序列确定为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由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组成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202中基于译码结果和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之后的实现,如图7所示,还可以包括:S801-S802。
S801、基于至少一个路径度量,获取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用于表征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基于至少一个路径度量来确定可靠性参数;通过可靠性参数表征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确定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的均值和方差;利用方差除以均值的平方,得到可靠性参数。
示例性的,通信设备得到的至少一个路径度量有N个,将任意一个路径度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41
其中,n=1,2,…N;则N个路径度量的均值μ可以通过公式(17)得到: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42
N个路径度量的方差σ2,可以通过公式(18)得到: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43
进而通过公式(19)得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ρ:
Figure BDA000279358306000014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靠性参数可以表征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如果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分布的越均匀,则计算得到的可靠性参数越小;如果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分布的越不均匀,表示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则计算得到的可靠性参数越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分布的越均匀,则不同的路径度量之间的差异越小,基于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确定出的最终幸存路径的可靠性越小,则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越小;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分布越不均匀,即不同的路径度量之间的差异越大,基于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确定出的最终幸存路径的可靠性越大,则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越大。
S802、基于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获取当前次可靠性参数之后,可以根据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确定当前次检验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次检验值包括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和当前次第二检验值;通信设备可以在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小于可靠性阈值的情况下,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第一检验值增加第三预设值,得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并将当前次第二检验值确定为第四预设值;或者,在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可靠性阈值的情况下,将当前次第一检验值确定为第四预设值,并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第二检验值增加第三预设值,得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连续多次迭代译码得到的可靠性参数都小于预设阈值,则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基于第三预设值持续增加,当前次第二检验值保持为第四预设值;如果连续多次迭代译码得到的可靠性参数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当前次第一检验值保持为第三预设值;当前次第二检验值基于第四预设值持续增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检验值和第二检验值用于表征连续多次译码结果可靠性的稳定程度,即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其中,第一检验值用于表征可靠性低的稳定程度,第二检验值用于表征可靠性高的稳定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对当前次第一检验值设置对应的第一计数器;对当前次第二检验值设置对应的第二计数器,通过第一计数器获取当前次第一检验值,通过第二计数器获取当前次第二检验值。
示例性的,第三预设值可1,第四预设值为0;通信设备可以在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小于可靠性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计数器增加1,并将第二计数器置0;在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可靠性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计数器置0,并将第二计数器增加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止检测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并且当前次第二检验值大于第三检验阈值;2、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并且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大于第四检验阈值;3、迭代译码的当前次迭代次数大于最大迭代次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当前次第二检验值、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迭代次数后,先确定当前次迭代次数是否为最大迭代次数,如果是,则终止迭代译码;否则,判断当前次校验结果是校验通过还是校验不通过,如果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则判断当前第二校验值是否大于第三检验阈值,如果是,确定译码成功,终止迭代译码,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确定为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否则继续下一次译码;如果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则判断当前第一校验值是否大于第四检验阈值,如果是,则终止迭代译码,否则,继续下一次译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得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当前次第二检验值、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迭代次数后,可以先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是校验通过还是校验不通过;如果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判断当前次第二检验值是否大于第三检验阈值;如果是,则确定译码成功并终止迭代译码,将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确定为正确的信息比特序列;否则,继续判断当前次迭代次数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以及当前次第一检验值是否大于第四检验阈值;如果两个判断结果中有一个为是,则终止迭代;如果两个判断结果均为否,则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检验阈值和第四检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设备在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还需结合当前次第二检验值与第三检验阈值的关系,才能确定当前次译码是否成功,避免校验通过而DCI信息错误导致的控制信道误检,提高了控制信道的检测准确性。并且,在当前次迭代次数没有达到最大迭代次数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在当前次校验不通过,且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大于第四检验阈值时,判断出当前次译码失败,提前终止迭代译码,提高控制信道的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信息比特流的位数为40,校验比特流的位数为8,可靠性阈值为0.05,第三检验阈值为3,第四检验阈值为1,最大迭代次数为10,,通过仿真得到不同的信噪比对应的误检率和平均迭代次数;其中,本申请采用的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明显减少了对控制信道的误检率;并且,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平均迭代次数,降低了译码的复杂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如图8所示,该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18包括:
译码模块181,用于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确定模块182,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处理模块183,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所述迭代译码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83,还用于若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和所述当前次检验值满足终止检测条件,则确定终止所述迭代译码;若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和所述当前次检验值不满足终止检测条件,则确定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进行计算,得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基于所述译码结果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基于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获取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对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所述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所述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则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检验值增加第一预设值,得到所述当前次检验值;若所述当前次可靠性结果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所述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不同,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为第二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若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与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否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将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组合为当前次校验信息序列;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在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之后;利用所述当前次校验信息序列除以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得到余数;若所述余数为0,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否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止检测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一检验阈值;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二检验阈值;所述第二检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检验阈值;所述迭代译码的当前次迭代次数大于最大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译码模块181,还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道的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与编码器的输出数据对应;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得到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译码模块181,还用于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确定当前次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所述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用于表征所述编码器从至少一个起始状态转移到对应的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的完整转移过程;基于所述当前次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确定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译码模块181,还用于基于所述传输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确定对应的至少一组分值度量;所述至少一组分值度量中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分值度量;所述至少一个分值度量用于表征对应的一个结束状态对应的一个所述完整转移过程中的至少一次状态转移过程;对每组分值度量中的至少一个分值度量与对应的当前次初始路径度量求和,得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作为下一次的初始路径度量;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用于表征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幸存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译码模块181,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中,确定最大的路径度量为最终幸存路径;基于所述最终幸存路径进行回溯,得到当前次译码序列;从所述当前次译码序列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将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作为当前次译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获取当前次可靠性参数;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用于表征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和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的均值和方差;利用所述方差除以所述均值的平方,得到所述可靠性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82,还用于若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小于可靠性阈值,则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增加第三预设值,得到所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并将所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确定为第四预设值;若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可靠性阈值,则将所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确定为所述第四预设值,并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第二检验值增加所述第三预设值,得到所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止检测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大于第三检验阈值;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大于第四检验阈值;所述迭代译码的当前次迭代次数大于最大迭代次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通信设备19包括存储器1901、处理器1902及存储在存储器1901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19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前述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
可以理解,通信设备19还包括总线***1903;通信设备19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90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19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190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LDRAM)、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DRRAM)。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存储介质位于通信设备时,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Claims (19)

1.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基于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所述迭代译码的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包括:
若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和所述当前次检验值满足所述终止检测条件,则确定终止所述迭代译码;
若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和所述当前次检验值不满足所述终止检测条件,则确定继续进行下一次译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进行计算,得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
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
基于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包括:
获取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
对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所述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包括: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所述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相同,则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检验值增加第一预设值,得到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若所述当前次可靠性结果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和所述上一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不同,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为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译码结果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包括:
若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与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相同,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否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译码结果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包括:
将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组合为当前次校验信息序列;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在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之后;
利用所述当前次校验信息序列除以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得到余数;
若所述余数为0,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否则,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检测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一检验阈值;
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大于第二检验阈值;所述第二检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检验阈值;
所述迭代译码的当前次迭代次数大于最大迭代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信道的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与编码器的输出数据对应;
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得到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得到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确定当前次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所述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用于表征所述编码器从至少一个起始状态转移到对应的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的完整转移过程;
基于所述当前次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确定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迭代译码,确定当前次的至少一个幸存路径,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结束状态,确定对应的至少一组分值度量;所述至少一组分值度量中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分值度量;所述至少一个分值度量用于表征对应的一个完整转移过程中的至少一次状态转移过程;
对每组分值度量中的至少一个分值度量与对应的当前次初始路径度量求和,得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作为下一次的初始路径度量;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用于表征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幸存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次至少一个幸存路径,确定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中,确定最大的路径度量为最终幸存路径;
基于所述最终幸存路径进行回溯,得到当前次译码序列;
从所述当前次译码序列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将所述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所述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作为当前次译码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译码结果和所述当前次计算校验比特序列,确定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获取当前次可靠性参数;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用于表征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获取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路径度量的均值和方差;
利用所述方差除以所述均值的平方,得到所述可靠性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包括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和当前次第二检验值;所述基于所述译码结果和所述可靠性参数,确定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包括:
若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小于可靠性阈值,则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第一检验值增加第三预设值,得到所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并将所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确定为第四预设值;
若所述当前次可靠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可靠性阈值,则将所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确定为所述第四预设值,并将上一次迭代译码的第二检验值增加所述第三预设值,得到所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检测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第二检验值大于第三检验阈值;
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为校验不通过,并且所述当前次第一检验值大于第四检验阈值;
所述迭代译码的当前次迭代次数大于最大迭代次数。
17.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译码模块,用于对控制信道进行迭代译码,获取当前次译码结果;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包括当前次信息比特序列和当前次校验比特序列;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译码结果,确定当前次校验结果和当前次检验值;其中,当前次检验值用于表征当前次校验结果的可信度;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次校验结果、所述当前次检验值和终止检测条件,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终止检测条件用于表征终止所述迭代译码的条件。
1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23332.5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33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3332.5A CN112533294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3332.5A CN112533294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294A true CN112533294A (zh) 2021-03-19
CN112533294B CN112533294B (zh) 2023-04-21

Family

ID=7499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3332.5A Active CN112533294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32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9534A (zh) * 2022-02-23 2022-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树搜索的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0881A (zh) * 2016-01-08 2016-06-15 广西大学 Ldpc译码方法及译码器
CN105790882A (zh) * 2014-12-17 2016-07-2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误检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03759A (zh) * 2016-12-27 2017-06-06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高斯构造的Polar码有效自适应译码方法
CN108390740A (zh) * 2017-02-03 2018-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9474283A (zh) * 2018-11-15 2019-03-15 东南大学 具备提前终止和置信度增强的极化码译码方法及其架构
CN110048726A (zh) * 2017-04-25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882A (zh) * 2014-12-17 2016-07-2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误检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80881A (zh) * 2016-01-08 2016-06-15 广西大学 Ldpc译码方法及译码器
CN106803759A (zh) * 2016-12-27 2017-06-06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高斯构造的Polar码有效自适应译码方法
CN108390740A (zh) * 2017-02-03 2018-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10048726A (zh) * 2017-04-25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474283A (zh) * 2018-11-15 2019-03-15 东南大学 具备提前终止和置信度增强的极化码译码方法及其架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9534A (zh) * 2022-02-23 2022-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树搜索的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4629534B (zh) * 2022-02-23 2023-04-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树搜索的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294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0932B2 (en) Scrambling sequence design for embedding receiver ID into frozen bits for blind detection
CN107342774B (zh)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0749633B2 (en) Generation of polar codes with a variable block length utilizing
US1179193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365848B (zh)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9075799B (zh) 极化Polar码的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02B (zh) 一种编译码方法和终端
ES2291737T3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calcular la tasa de error de los bits de una señal recibida.
US111964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29599B (zh) 用于通信***中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47297B (zh) 一种编码方法、译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译码装置
CN109327226B (zh) 极化码的编译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9201269A1 (zh) 极化码的编译码方法和装置
US11239945B2 (en)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890894A (zh) 级联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02666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coding process based on path metric value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and mobil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8098691A1 (zh) 一种控制信道生成方法、控制信道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533294B (zh)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41271A1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84493A1 (zh) 数据编码和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31769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복호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703687B (zh) 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
US20230163877A1 (en) Enhanced Decoding for Polarization Code
CN113574806A (zh) 极化编码
CN111490797A (zh) 编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