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1683B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1683B
CN112201683B CN202011133805.5A CN202011133805A CN112201683B CN 112201683 B CN112201683 B CN 112201683B CN 202011133805 A CN202011133805 A CN 202011133805A CN 112201683 B CN112201683 B CN 112201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unit
color resistance
black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38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1683A (zh
Inventor
康梦华
丁立薇
陈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38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1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1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1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1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1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单元层,位于衬底上,像素单元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滤光层,位于像素单元层的背离衬底的一侧,滤光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黑矩阵单元和第一色阻单元,第一色阻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第一黑矩阵单元位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之间,且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第一色阻单元相互间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感光组件所在区域的透光率,便于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提高屏占比。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功能组件,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例如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光线透过率较差,不利于前置摄像头的屏下集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便于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提高屏占比。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单元层,位于衬底上,像素单元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滤光层,位于像素单元层的背离衬底的一侧,滤光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黑矩阵单元和第一色阻单元,第一色阻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第一黑矩阵单元位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之间,且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第一色阻单元相互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地,第一色阻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第一色阻列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第一黑矩阵单元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列之间,沿第二方向上,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列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
可选地,第一信号线的材料为金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信号线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在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线中,第一走线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走线部之间的间距,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走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走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多个第二走线部排布为走线密集单元,走线密集单元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在平行于显示面板平面方向上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色阻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第一色阻列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一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依次穿过第一色阻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走线密集单元位于第一色阻列的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之间,且走线密集单元延伸方向的两端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色阻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第一色阻列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走线密集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延伸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走线密集单元的外轮廓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列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走线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线部和斜线部,斜线部连接于第一走线部和直线部之间,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直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或者,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覆盖斜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和直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在相邻两个延伸方向相同第一信号线中,直线部之间的间距是第一走线部之间间距的0.6~0.8倍;
可选地,相邻两个直线部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个直线部之间的间距为1微米~10微米;
可选地,第一子像素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第一色阻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种,第一色阻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同种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还具有与第一显示区相邻的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还包括偏光层,偏光层位于第二显示区且位于像素单元层的背离衬底的一侧,偏光层包括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平面方向贯穿偏光层,滤光层位于第一开口;
可选地,偏光层的透光率小于滤光层的透光率;
可选地,偏光层的靠近衬底的表面与滤光层同层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还具有与第一显示区相邻的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像素单元层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滤光层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黑矩阵层以及第二色阻单元,第二黑矩阵层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平面方向贯穿第二黑矩阵层,第二色阻单元填充于第二开口,第二色阻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子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使得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或指纹识别传感器等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定义层以及滤光层,滤光层位于像素单元层的背离衬底的一侧,能够对像素单元层发出的光线进行滤光作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滤光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黑矩阵单元和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色阻单元,通过将第一色阻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使得第一色阻单元能够提高各第一子像素发光的出光纯度,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黑矩阵单元,能够有效吸收外界的环境光线,减少显示面板内部的膜层结构对外界环境光线的反射作用,避免炫光效应。其中,至少部分第一黑矩阵单元位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之间且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第一色阻单元相互间隔设置,能够使得第一黑矩阵单元和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间隔区域能够透光,从而有效增加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提高屏下感光组件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示出的再一种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00-显示面板;AA1-第一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10-衬底;
20-器件层;
30-像素单元层;31-第一子像素;32-第二子像素;
40-滤光层;41-第一色阻列;411-第一色阻单元;42-第一黑矩阵单元;43-第二黑矩阵层;44-第二色阻单元;
50-第一信号线;51-第一走线部;52-第二走线部;53-走线密集单元;
60-偏光层;
71-像素定义层;72-第二信号线;73-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需要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指纹识别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光显示区,将感光组件设置于透光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通常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圆偏光片(Polarizer)以防止显示面板100对外界环境光线的反射,但是圆偏光片对显示面板100的透光显示区的透光率会产生影响,一般的,圆偏光片的透光率仅为30%~40%,会影响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以及显示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以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AA1,具体地,第一显示区AA1包括透光显示区,透光显示区能够透光便于在第一显示区AA1集成感光组件,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区AA1可以为透光显示区,两者的区域完成重叠,当然第一显示区AA1也可以包括除透光显示区的其他区域,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在显示面板100上设置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AA1,使得显示面板1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例如实现前置摄像头或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屏下集成,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全面显示。
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0、像素单元层30以及滤光层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
像素单元层30位于衬底10上,像素单元层3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子像素31,第一子像素31可以包括颜色不同的多种,以实现彩色显示。滤光层40位于像素单元层30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滤光层4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黑矩阵单元42和第一色阻单元411,第一色阻单元4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第一黑矩阵单元42位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且第一黑矩阵单元42与第一色阻单元411相互间隔设置。通过合理设置滤光层40的结构,可以使该滤光层40的透光率达到60%~80%。
本文中,第一显示区AA1即透光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大于或等于15%。为确保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15%,甚至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均大于8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均大于9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通过设置第一色阻单元411,能够提高各第一子像素31发光的出光纯度,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第一黑矩阵单元42能够有效吸收外界的环境光线,减少显示面板100内部的膜层结构对外界环境光线的反射作用,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黑矩阵单元42与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间隙,能够有效增加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相较于在第一显示区AA1设置圆偏光片,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能够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黑矩阵单元42均匀吸收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光线,防止产生炫光效应,同时使外界光线均匀透过第一显示区AA1,便于提高屏下感光组件的工作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色阻单元411沿第一方向X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41,多个第一色阻列41沿第二方向Y排布,第一黑矩阵单元4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列41之间,沿第二方向Y上,第一黑矩阵单元42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列41之间的间距相等。其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行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列方向,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定。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色阻单元411的排布结构,使得第一色阻单元411能够更好地对第一子像素31发出的预定波长的光进行过滤,去掉杂散波长的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出光纯度和显示效果,使得显示面板100的色域稳定,同时使外界光线均匀透过第一显示区AA1,便于提高屏下感光组件的工作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为了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信号线50,第一信号线5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通过设置第一信号线50以对第一子像素31传输电信号,以使第一子像素31发光显示。可选地,第一信号线50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便于减小第一信号线50的走线负载,提高第一信号线50对电信号的传输效率。可选地,第一信号线5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信号线50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
当第一信号线50为金属材料制作时,能够对射入显示面板100内的光线进行反射,导致显示面板100产生炫光效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信号线5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黑矩阵单元42能够遮挡金属材料的第一信号线50对于外界环境光线的反射,避免炫光效应,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为了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第一信号线50可以为扫描线、数据线、阳极供电线、阴极供电线以及发光亮度控制线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对第一信号线5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3,为了减小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以防止第一黑矩阵单元42对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5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走线部51和第二走线部52,在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线50中,第一走线部5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走线部52之间的间距,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走线部5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多条第一信号线50的第二走线部52之间形成走线密集单元53,通过将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走线密集单元53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能够使得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减少反射光线的同时减小对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多个信号线组,各信号线组中包括多条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信号线50,例如图3示意性地示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两个信号线组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两个信号线组,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可以理解的是,各信号线组中包括的第一信号线50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定。通过设置第一信号线5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走线部51和第二走线部52,使得信号线组包括由多个第二走线部52形成的走线密集单元53和多个第一走线部51形成的常规走线单元,走线密集单元53中的相邻第二走线部52之间的间距小于常规走线单元中的第一走线部51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走线部5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多个第二走线部52排布为走线密集单元53,走线密集单元53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在平行于显示面板100平面方向上的间距相等。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走线密集单元53对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中传输的电信号的影响相同,提高各第一子像素31的显示均一性。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可以为图3中位于同一列的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也可以为相邻列的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
基于此,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走线密集单元53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第一黑矩阵单元42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黑矩阵单元42均匀吸收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光线,防止产生炫光效应,同时使外界光线均匀透过第一显示区AA1,便于提高屏下感光组件的工作性能。
请进一步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色阻单元411沿第一方向X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41,第一色阻列41沿第二方向Y排布,其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行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列方向,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定。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色阻单元411的排布结构,使得第一色阻单元411能够更好地对第一子像素31发出的预定波长的光进行过滤,去掉杂散波长的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出光纯度和显示效果,使得显示面板100的色域稳定。
基于上述的第一色阻单元411的排布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一信号线5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依次穿过第一色阻列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即第一色阻列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信号线5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部分,此时的走线密集单元53位于第一色阻列41中的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且走线密集单元53延伸方向的两端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走线密集单元53对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中传输的电信号的影响相同,提高各第一子像素31的显示均一性。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图5是图1中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当第一色阻单元411沿第一方向X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41,第一色阻列41沿第二方向Y排布时,走线密集单元53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延伸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列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之间,走线密集单元53的外轮廓与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列41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走线密集单元53对相邻两个第一色阻单元411中传输的电信号的影响相同,提高各第一子像素31的显示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走线部52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线部和斜线部,斜线部连接于第一走线部51和直线部之间,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直线部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或者,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分别覆盖斜线部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和直线部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合理设置第一黑矩阵单元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使得第一显示区AA1同时满足透光率和减少对外界环境光线反射率的要求。
由于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线50之间的间距过小时易使传输于两个第一信号线50之间的电信号产生串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相邻两个延伸方向相同第一信号线50中,第二走线部52的直线部之间的间距是第一走线部51之间间距的0.6~0.8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号线50的延伸方向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列方向或行方向,当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100的列方向时,是指附图中显示面板100的上下方向,可以为直线延伸、曲线延伸或折线延伸,同样的,当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100的行方向时,是指附图中显示面板100的左右方向,具体的延伸形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
为了使各第一信号线50之间的电性环境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直线部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个直线部之间的间距为1微米~10微米。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满足第一信号线50的走线设置,防止相邻第一信号线50之间的电信号串扰。
为了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彩色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31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第一色阻单元411包括颜色不同的多种,第一色阻单元4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同种颜色的第一子像素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色阻单元411能够对同种发光颜色的第一子像素31的光线进行过滤,提高出光纯度,使得显示面板100的色域稳定。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图1中示出的再一种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具有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的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小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整体显示效果。
基于此,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偏光层60,偏光层60位于第二显示区AA2且位于像素单元层30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偏光层60包括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显示区AA1重叠,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平面方向贯穿偏光层60,滤光层40位于第一开口,从而在保证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效果的基础上,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
可选地,偏光层60可以为圆偏光片,此时偏光层60的透光率小于滤光层40的透光率,能有效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
可选地,偏光层60的靠近衬底10的表面与滤光层40同层设置,便于显示面板100的制作。
请进一步参阅图4,当显示面板100还具有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的第二显示区AA2,且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小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层3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子像素32,滤光层4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黑矩阵层43以及第二色阻单元44,第二黑矩阵层43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平面方向贯穿第二黑矩阵层43,第二色阻单元44填充于第二开口,第二色阻单元44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子像素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二色阻单元44和第二色阻单元44共同配合以实现对第二显示区AA2的滤光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二子像素32的发光显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信号线72,第二信号线72延伸于第二显示区AA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分别具有颜色不同的多种。第一子像素31可以包括红色第一子像素、绿色第一子像素以及蓝色第一子像素。同理,显示面板100在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子像素32可以包括一个红色第二子像素、一个绿色第二子像素以及一个蓝色第二子像素。
需要说明的是,以不同的填充图案区分不同种颜色的子像素,其中同种颜色的子像素采用同一填充图案绘制。每个第一子像素31或者每个第二子像素32的颜色种类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00的设计需要调整,从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示例。此外,每个第一子像素31以及第二子像素32之间的排布方式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71,像素定义层71包括第一像素开口,第一子像素31包括第一发光结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第一发光结构位于第一像素开口内,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发光结构的朝向衬底10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第一发光结构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为阳极、另一个为阴极。
第二子像素32与第一子像素31的结构相似,例如,像素定义层71还包括第二像素开口,第二子像素32包括第二发光结构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二发光结构设置在第二像素开口中,第三电极位于第二发光结构的朝向衬底10的一侧,第四电极位于第二发光结构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第三电极321c和第四电极323c中的一个为阳极、另一个为阴极。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第三电极是阳极、第二电极、第四电极是阴极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第一电极为透光电极,可选的,第一电极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层或氧化铟锌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且第一电极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三电极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一电极可以包括第一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上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一透光导电层、第二透光导电层可以是ITO、氧化铟锌等,反射层可以是金属层,例如是银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的组成材料包括镁、银或镁银合金。第四电极可以配置为与第二电极采用相同的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第四电极可以互连为公共电极。
请进一步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衬底10和像素单元层30之间的器件层20,器件层20包括驱动第一子像素31和第二子像素32发光显示的多个像素电路层以及布线层,其中第一信号线50和第二信号线72位于布线层,多个像素电路至少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上述布线层通过上述多个像素电路连接至位于显示模组中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从而驱动该有机发光元件发光。
为了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保护层73,保护层73位于滤光层40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当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偏光层60时,保护层73还可以位于偏光层60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AA1,使得显示面板1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或指纹识别传感器等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
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0、像素单元层30以及滤光层40,滤光层40位于像素单元层30的背离衬底10的一侧,能够对像素单元层30发出的光线进行滤光作用,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其中,滤光层4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黑矩阵单元42和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色阻单元411,通过将第一色阻单元4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使得第一色阻单元411能够提高各第一子像素31发光的出光纯度,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黑矩阵单元42,能够有效吸收外界的环境光线,减少显示面板100内部的膜层结构对外界环境光线的反射作用,避免炫光效应。其中,至少部分第一黑矩阵单元42位于相邻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且第一黑矩阵单元42与第一色阻单元411相互间隔设置,能够使得第一黑矩阵单元42和第一色阻单元411之间的间隔区域能够透光,从而有效增加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提高屏下感光组件的使用性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实现全面显示,而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100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便于感光组件等组件的屏下集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显示面。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组件,该感光组件位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表面侧,感光组件与第一显示区AA1的位置对应。
感光组件可以是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感光组件可以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ry Me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采集装置,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也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图像采集装置等其它形式的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感光组件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指纹识别装置、接近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等光传感器。此外,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表面侧还可以集成其它部件,例如是听筒、扬声器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第一显示区AA1能够透光,使得显示面板100在透光显示区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如图像采集装置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AA1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像素单元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像素单元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
滤光层,位于所述像素单元层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黑矩阵单元和第一色阻单元,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相互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和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之间形成透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所述第一色阻列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列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列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材料为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在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线中,所述第一走线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走线部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走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多个所述第二走线部排布为走线密集单元,所述走线密集单元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平面方向上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所述第一色阻列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色阻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走线密集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色阻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之间,且所述走线密集单元延伸方向的两端与相邻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色阻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色阻列,所述第一色阻列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走线密集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延伸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所述走线密集单元的外轮廓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阻列之间的间距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线部和斜线部,所述斜线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和所述直线部之间,
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直线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或者,所述第一黑矩阵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覆盖所述斜线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直线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信号线中,所述直线部之间的间距是所述第一走线部之间间距的0.6~0.8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直线部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个直线部之间的间距为1微米~1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种,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同种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位于所述像素单元层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偏光层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平面方向贯穿所述偏光层,所述滤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层的透光率小于所述滤光层的透光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层的靠近所述衬底的表面与所述滤光层同层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像素单元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
所述滤光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黑矩阵层以及第二色阻单元,所述第二黑矩阵层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平面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黑矩阵层,所述第二色阻单元填充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133805.5A 2020-10-21 2020-10-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201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3805.5A CN112201683B (zh) 2020-10-21 2020-10-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3805.5A CN112201683B (zh) 2020-10-21 2020-10-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1683A CN112201683A (zh) 2021-01-08
CN112201683B true CN112201683B (zh) 2022-10-11

Family

ID=74010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3805.5A Active CN112201683B (zh) 2020-10-21 2020-10-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16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3454B (zh) * 2021-03-26 2024-06-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37147A (zh) * 2021-11-05 2022-01-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21583A (zh) * 2021-11-22 2022-01-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050177A (zh) * 2021-11-22 2022-02-1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64648A (zh) * 2022-05-31 2022-08-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581100A (zh) * 2022-08-26 2023-01-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828919A (zh) * 2023-06-30 2023-09-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4641A (zh) * 2019-08-20 2019-10-2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682048A (zh) * 2020-06-17 2020-09-1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4641A (zh) * 2019-08-20 2019-10-2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682048A (zh) * 2020-06-17 2020-09-1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1683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1683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TWI723799B (zh) 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11078338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93682A1 (en) Display substrates,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US2022015789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96887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575958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8511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64596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US2022015789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40274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120138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10325B (zh) 透光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透光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210200763U (zh) 透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5814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14060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87820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1261677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40023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23033749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327941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211238258U (zh) 显示背板及显示面板
CN210606576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