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8064B -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8064B
CN112198064B CN202010826448.4A CN202010826448A CN112198064B CN 112198064 B CN112198064 B CN 112198064B CN 202010826448 A CN202010826448 A CN 202010826448A CN 112198064 B CN112198064 B CN 112198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bending
flexible screen
dri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64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8064A (zh
Inventor
韩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64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8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8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8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8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8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3Stea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23Bend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5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02Control of the tes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6Specifications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62Shape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78Thin specimens
    • G01N2203/0282Two dimensional, e.g. tapes, webs, sheets, strips, disks or membra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位移组件及第一承载机构和第二承载机构以及控制器;第一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承载板及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承载板及第二旋转组件;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承载板绕第一侧边旋转、控制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二承载板绕第二侧边旋转,从而使得柔性屏的弯折部弯折,并控制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带动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该弯折测试装置可设置不同的最小弯折半径,从而调整柔性屏弯折过程不同角度对应的弯折半径。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屏应运而生。柔性屏的问世,满足了人们对显示的新需求,在穿戴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柔性屏经过多次弯折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因此,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性能的可靠性成为企业用户关注的重点。为了验证柔性屏的弯折可靠性,在柔性屏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每个企业都需要对柔性屏的最小弯折半径、弯折耐久度进行测试,主要是在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柔性屏的弯折路径对柔性屏重复弯折测试。
目前市场上OLED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种类较少,主要以一种通过单边移动弯折柔性屏的测试装置为主,该测试装置将柔性屏的一边进行固定,另外一边张紧移动,从而模拟柔性屏的弯折动作。在对柔性屏进行弯折测试的过程中,往往测试装置会采用张力机构拉住柔性屏的弯折部,使弯折处在不同的弯折角度位置时始终保持绷直,但同样会使柔性屏屏幕的弯折部受到额外的拉力;由于柔性屏屏幕的一部分是固定的,另外一部分绕被固定的部分柔性屏屏幕旋转,这种弯折测试与实际应用中柔性屏的弯折受力情况并不相同,无法准确、真实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另外,现有技术的弯折测试设备的最小弯折半径一般为固定值,面对需要检测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柔性屏屏幕的情况时,只能通过手动更换加工件来实现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柔性屏的不同最小弯折半径的测试需求,费时费力,影响弯折测试效率。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包括位移组件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机构和第二承载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承载板及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承载板用于承载固定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部;所述第二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承载板及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承载固定柔性屏的第二非弯折部;所述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形成与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对应的容纳空间;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绕第一侧边旋转、控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板绕第二侧边旋转,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弯折,并控制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为所述第一承载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为所述第二承载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侧边。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以凸轮轨迹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并控制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以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同角度反向的方式转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按照以下方式运动:
D移动=(π×Rmin÷2)(1-sin a/a);
其中,D移动为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量;
Rmin为柔性屏的最小弯折半径;
a为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两端连接固定的第一侧架体和第二侧架体;
所述第一侧架体和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驱动件;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两端连接固定的第三侧架体和第四侧架体;
所述第三侧架体和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固定;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的第二伺服电机;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的折弯角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位移组件停顿位置及停顿预设时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的折弯角的范围为0~±18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的折弯角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停顿预设时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位移组件包括沿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的平移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三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
所述第一基座结合固定在第一移动部上;
所述第二基座结合固定在第二移动部上;
所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部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下方的丝杆和位于所述丝杆一端的第三伺服电机,以及穿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块;穿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固定的第二固定块。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柔性屏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绕第一侧边旋转、控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板绕第二侧边旋转,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弯折,并控制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可针对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柔性屏,调整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适用于不同测试产品的需求;同时通过在弯折测试过程中,位移组件调整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从而精确调整不同弯折角度对应的弯折半径,自动调整弯折部弯折的弧度,即,实现柔性屏的弯折部的弯折路径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弯折路径相同,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始终与弯折部相切,保证柔性屏的弯折部不会受到额外的拉力,避免弯折部出现拉扯、过松拱起等现象,同时提高柔性屏弯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避免柔性屏的弯折部受到额外的拉力,还可防止柔性屏损坏或者断裂,保证弯折测试后的柔性屏的品质;另外,该测试装置可同时实现对柔性屏的内外弯折,柔性屏的弯折部的折弯角为0~±180°,同时该测试装置可在0~±180°的范围内任意设置折弯的角度,同时还可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在预设的角度,即任意的折弯角度,停顿预设的时间,同时该测试装置对弯折运动的控制精度高,弯折角度的调整精度<0.2°,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精度为0.05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弯折角度关系图。
图3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同步性测试图。
图4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控制器拓扑图。
图5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伺服电机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6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伺服控制模块FX5-40SSC-S的网络连接图。
图7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轮轨迹定义图。
图8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控制程序图。
图9a-9c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弯折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10,如图1-2所示,该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10包括位移组件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机构和第二承载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控制器;
其中,柔性屏20包括有第一非弯折部21、第二非弯折部22以及位于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之间的弯折部23。
第一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用于承载固定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的第一承载板111以及第一旋转组件112,例如第一旋转组件112与第一承载板111两端连接固定;第二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基座121、用于承载固定柔性屏20的第二非弯折部22的第二承载板122以及第二旋转组件123,例如,第二旋转组件123与第二承载板122两端连接固定;第一承载板111与第二承载板122之间形成与柔性屏20弯折部23对应的容纳空间。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驱动其第一转轴1123转动以带动第一承载板111绕第一侧边113旋转、控制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其第二转轴1233转动以带动第二承载板122绕第二侧边124旋转,从而使得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弯折,并控制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132带动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位移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承载板111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者远离第二承载板122,和/或,驱动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承载板111。
其中,第一侧边113为第一承载板111的靠近第二承载板122的侧边,第二侧边124为第二承载板122的靠近第一承载板111的侧边,该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的延伸方向沿柔性屏20弯折部23弯折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屏20弯折部23的弯折轴与第一侧边113或第二侧边124平行。另外,第一侧边113与第一转轴1123呈同轴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转轴1123的转动方向与柔性屏20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一转轴1123的转动方向既可以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第二侧边124与第二转轴1233呈同轴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转轴1233的转动方向与柔性屏20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二转轴1233的转动方向既可以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
该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10可针对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柔性屏20,调整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即调整第一承载板111与第二承载板122之间对应于柔性屏20弯折部23的容纳空间,从而容纳不同尺寸的柔性屏,使得该测试装置适用于不同型号和不同尺寸的柔性屏;同时通过在弯折测试过程中,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从而精确调整不同弯折角度对应的弯折半径,自动调整弯折部23弯折的弧度,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始终与弯折部23相切,实现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柔性屏20的弯折情况,更符合实际应用的柔性屏弯折测试;再者,可保证柔性屏20弯折部23不会受到额外的拉力,避免弯折部23出现拉扯、过松拱起等现象,解决现有的弯折测试装置中采用张力机构绷紧柔性屏20弯折部23所带来的问题,同时提高柔性屏20弯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可防止柔性屏20损坏或者断裂,保证弯折测试后的柔性屏20的品质;另外,该测试装置可同时实现对柔性屏20的内外弯折,弯折角度均可在0-180°的范围内任意调节,并且可设置每次弯折角度的范围,能满足不同测试角度的需求,而且在弯折测试角度范围内可以设置多个停顿点,最多可设置4个停顿角度,满足弯折测试的多种特殊需求;还有,该测试装置10对弯折运动的控制精度高,弯折角度的调整精度可达到0.1°,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进给精度可达到0.02mm;再者,该测试装置10的弯折速度更快,并可动态调节,在0-180°的大角度范围内弯折时,最快速度可达75次/分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的折弯角的范围为0~±180°。可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当柔性屏20向内弯折时,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所对应的圆弧角在0至180°之间;当柔性屏20向外弯折时,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所对应的圆弧角在0至-180°之间,即第一旋转组件112驱动第一承载板111绕第一侧边113旋转的旋转角度为-90°至90°,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第二承载板122绕第二侧边124旋转的旋转角度为-90°至9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的折弯角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和位移组件停顿预设时长,即,在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过程中,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和第二旋转组件123在预设的角度停顿预设的时间,而由于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和位移组件是同步运动的,因此,在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和第二旋转组件123停顿时,也控制位移组件停顿。基于上述,该测试装置在弯折测试角度范围内可以设置多个停顿点,例如4个停顿角度,每个停顿角度对应不同的停顿时间,当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和第二旋转组件123转动至预先设定好的停顿角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和第二旋转组件123停顿该停顿角度对应的停顿时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以凸轮轨迹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可实现对第一转轴1123、第二转轴1233和丝杆132的同步复杂轨迹控制,即在第一旋转组件112驱动其第一转轴1123以带动第一承载板111旋转,控制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其第二转轴1233以带动第二承载板122旋转,从而使得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弯折的同时,控制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132带动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该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进行程序处理,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和位移组件进行柔性屏20弯折运动轨迹的控制,使得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能够满足弧度控制的要求,同时控制器存储设置参数。
为了使得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柔性屏20的弯折情况,更符合实际应用的柔性屏弯折测试,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针对第一旋转组件112、第二旋转组件123以及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弯折运动控制函数关系模型图,实现同步精确控制,使得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始终与弯折部23相切。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承载板111与第二承载板122的旋转方向相反,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同,均为a,另外,O1、O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柔性屏20弯折部23的弧长为L。当a=0时,L=D;当a=90°时,Rmin=D/2;
第一承载板111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a,第二承载板122与第一承载板111的旋转方向相反,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同,设定为-a。
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量为D移动。由于弯折测试前,预先知道柔性屏20的最小弯折半径Rmin,因此,Rmin为已知的。函数关系推导如下:
∵O′O2⊥O2B且O′O⊥OO2
∴∠OO′O2=α;
∴D=2×R×sin a;
∵L=2×π×R×2×a/2×π=R×2×a;
∴R=L/2×a;
∵L=π×Rmin
∴D=2×R×sin a=2×π×Rmin×sin a/2×a=π×Rmin×sin a/a;
∵D移动=(L-D)/2=(π×Rmin-π×Rmin×sin a/a)/2=(π×Rmin/2)(1-sin a/a);
即在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弯折过程中,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量D移动满足:
D移动=(π×Rmin÷2)(1-sin a/a);
其中,Rmin为已知的,因此,π×Rmin÷2为定值。
根据上述的弯折运动控制函数关系模型图,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驱动其第一转轴1123转动,并控制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其第二转轴1233以与第一转轴1123同步同角度反向的方式转动。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112驱动其第一转轴1123的转动角度为30°,则控制器控制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其第二转轴1233的转动角度为-3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132按照以下方式运动:
D移动=(π×Rmin÷2)(1-sin a/a);
其中,D移动为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量;
Rmin为柔性屏的最小弯折半径;
a为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
针对不同型号、不同的尺寸的柔性屏,其对应的最小弯折半径并不相同,该实施例根据已知的不同的柔性屏对应的最小弯折半径及以上弯折运动控制函数关系模型,即根据柔性屏20的最小弯折半径、第一承载板111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以及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水平距离的调整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柔性屏弯折运动控制函数关系,在第一承载板114和第二承载板122旋转的同时,精准同步控制第一侧边123与第二侧边114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进一步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柔性屏20的弯折情况,更符合实际应用的柔性屏20弯折测试;进一步确保柔性屏20弯折部23不会受到额外的拉力,避免弯折部23出现拉扯、过松拱起等现象,解决现有的弯折测试装置中采用张力机构绷紧柔性屏弯折部所带来的问题,最小弯折半径的调节范围可达1-40mm,在弯折半径范围内可任意设置最小弯折半径,切换柔性屏20的型号快捷方便,不需要更换机械零件,缩短了多种测试柔性屏20切换的时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旋转组件112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驱动件;第一支撑架包括分别与第一承载板111的两端连接固定的第一侧架体1121和第一侧架体1122;第一侧架体1121和第一承载板11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123连接固定;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一转轴1123转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旋转组件123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支撑架包括分别与第二承载板122的两端连接固定的第三侧架体1231和第四侧架体1232;第三侧架体1231和第二承载板12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233连接固定;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二转轴1233转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为设置于第一转轴1123一端的第一伺服电机1124,该实施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124带动第一转轴1123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承载板111旋转;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为设置于第二转轴1233一端的第二伺服电机1234,该实施例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234带动第二转轴1233旋转,从而带动第二承载板122旋转。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124、第二伺服电机1234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的折弯角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124、第二伺服电机1234和位移组件停顿位置及停顿预设时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位移组件包括沿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的平移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三驱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可理解的是,该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的平移方向即为该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也是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的水平运动方向,第一基座结合固定在第一移动部上;第二基座121结合固定在第二移动部上;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一移动部和/或第二移动部移动。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部为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两侧的两个滑轨131,第一移动部为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滑轨131上且与第一基座连接固定的第一滑块(图中未显示),第二移动部为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滑轨131上且与第二基座连接固定的第二滑块(图中未显示),滑轨131、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用于实现对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承载和导向的作用。另外,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包括有位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下方的丝杆132和穿设在丝杆上的第一固定块(图中未显示)和第二固定块133,其中,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基座连接固定,第二固定块133与第二基座连接固定,丝杆132在该实施例中用于作为进给轴,通过丝杆132转动,同步调节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133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另外,第三驱动件还包括位于丝杆132一端的第三伺服电机133。通过第三伺服电机133驱动丝杠13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133在丝杠上直线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121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相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包括有位于第一基座下方的第一丝杆和第一固定块,以及位于第二基座下方的第二丝杆和第二固定块,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杆端部和第二丝杆端部的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别用于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从而分开控制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同样可以实现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可理解的是,第三驱动件也可以为分别设置在两个滑轨上的多个电机,其中,两个电机同步控制与第一基座相连的两个第一滑块移动,另外两个电机同步控制与第二基座相连的两个第二滑块移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组件112包括有驱动第一转轴1123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1124,第二旋转组件123包括驱动第二转轴1233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1234,位移组件包括有驱动丝杆132转动的第三伺服电机133。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124、第二伺服电机1234和第三伺服电机133从而实现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即第一伺服电机1124和第二伺服电机1234精确控制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的弯折角度,并且相向同步旋转运动,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三伺服电机133配合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旋转的同时,驱动丝杆132转动以带动第一承载板111和/或第二承载板1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调整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实现同步控制。
通过对该实施例的控制同步性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中的三条线分别对应为第一转轴1123、第二转轴1233和丝杆132的运行位置反馈图形,其中,标签1到标签2为一个运动周期,可以看出,随着第一转轴1123和第二转轴1233同步旋转,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同步减小,波形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相位差,可见,第一转轴1123、第二转轴1233和丝杆132的同步一致性非常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控制器采用三菱Fx5U-PLC作为主控单元,通过伺服控制模块FX5-40SSC-S控制伺服电机做轨迹运行,通过光纤SSCNETIII/H网络连接伺服控制器Axis1~3,使用Proface GP-4402WW触摸屏作人机界面,进行操作、监视和参数设置等,该控制器的***拓扑图如图4所示。
其中,控制器主要是针对电气***中的第一伺服电机1124、第二伺服电机1234和第三伺服电机133进行控制,其硬件部分主要是搭建控制器的电气电路,第一伺服电机1124、第二伺服电机1234和第三伺服电机133采用三菱MR-JE-B***的伺服驱动器,部分电气硬件线路图如图5所示。
在控制器以凸轮轨迹控制方式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实施例中,首先要对伺服控制模块FX5-40SSC-S进行参数设置,再进行同步运动控制参数设置,最后定义轨迹控制的凸轮轨迹路径,具体控制设计内容如下:
1)基本运动控制参数设置
在伺服控制模块FX5-40SSC-S参数设置中设置伺服网络链接,如图6所示,并对FX5-40SSC-S控制器进行基本参数设置,如表1。
表1
2)同步运动控制参数设置
控制器中将第一转轴1123设定为主轴,第二转轴1233和丝杆132作为从轴的运行方式,第一转轴1123和第二转轴1233为同步同角度运行,运动方向相反;而丝杆132和第一转轴1123按根据如上所述的公式
D移动=(π×Rmin÷2)(1-sin a/a)
进行同步控制。在伺服控制模块FX5-40SSC-S中需对同步控制进行同步运动控制参数设置,参数设置如表2。
表2
3)凸轮轨迹定义
在同步控制设置中,将丝杆132设置为凸轮轨迹控制,并定义了输出凸轮号为“1”,具体凸轮轨迹的路径是在凸轮数据里定义的,需要在凸轮号为“1”的数据表里定义丝杆132与第一转轴1123的相对关系。可理解的是,轨迹定义的方式可以是绝对的位移量也可以是相对的百分比。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为满足不同的最小弯折半径的需求,最小弯折半径是可设置修改的,其函数关系式为D移动=(π×Rmin÷2)(1-sin a/a)进行。凸轮轨迹定义为参照最小弯折半径的相对百分比方式控制,具体地如图7所示。
如图7所示,图7中的水平轴为输出凸轮轴的1个周期所输出的脉冲量,对应转化为垂直方向的输出量的百分比。丝杆132按照其函数D移动=(π×Rmin÷2)(1-sin a/a)运行,因为在柔性屏20弯折部23弯折过程中,丝杆132的进给方向为反方向,即,通过丝杆132的反向进给,从而缩短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133之间的距离,进而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小,因此,D移动%=-(π×Rmin÷2)(1-sin a/a)/Rmin=-(π÷2)(1-sin a/a)。
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所对应的圆弧角在0-180°之间,第一旋转组件112驱动第一承载板111绕第一侧边113旋转的旋转角度为-90°至+90°,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第二承载板122绕第二侧边旋转123的旋转角度为-90°至+90°,因此,a的范围取-90至+90°,a的角度方位对应第一转轴1123的1个周期的移动脉冲量为0~9000Pluse和27000~36000Pluse,在1个周期的移动脉冲量9000~27000Plus中,丝杆132保持当前状态,即D移动%=-100%。根据D移动%在第1个周期内的移动脉冲量变化状态定义丝杆132的凸轮控制数据。在1个周期的脉冲量中,随着脉冲量的增加,第一转轴1123每旋转一个角度,对应每个旋转位置的丝杆132的百分比位置随之减小,即,使得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小;但是当移动脉冲量到达27000Pluse时,也就是说,第一转轴1123和第二转轴1233分别旋转至90°,当第一转轴1123和第二转轴1233反方向旋转时,丝杆132的对应百分比增大,即增大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直至移动脉冲量到达0Pluse时,第一转轴1123、第二转轴1233和丝杆132回到原点位置;如果第一转轴1123和第二转轴1233继续往反方向旋转,丝杆132的凸轮轨迹控制进入27000~36000Pluse区间,实现第一转轴1123和第二转轴1233在0~-90°范围内凸轮轨迹控制。
对控制器的运动控制参数设置完成后,需设计PLC控制程序实现同步运动轨迹控制。针对丝杆132的凸轮轨迹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同步控制的启动、移动量控制等方面)做设计说明。
在丝杆132的移动量控制中,可以和第一转轴1123、第二转轴1233同步控制,也可以单独控制,在PLC程序中通过程序控制伺服控制模块Fx5-40SSC-S的内部存储器G36320,打开启动同步控制功能,其控制程序如图8所示。
在柔性屏20的弯折过程中,不同的柔性屏20的最小弯折半径不同,丝杆132对应于不同的柔性屏20的进给量也是不相同,所以根据丝杆132的实际位移量D移动=D移动%×Rmin=(π×Rmin÷2)(1-sin a/a)进行,需要把每个待测的柔性屏20的最小弯折半径的设置值赋给凸轮行程量,从而得到对应的实际移动位移量,其程序如图8所示。
丝杆132的凸轮轨迹还包括有初始位置校准,弯折位置的同步显示换算等,通过PLC程序控制,使其能够准确按照理论凸轮轨迹运行。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10的测试方法,如图9a-9c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将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上;
如图9a所示,测试装置10的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将柔性屏20平铺在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上,其中,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压条40压接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14和第二承载板123上,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放置在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之间,即位于图中O1和O2点之间,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的延伸方向为与图9a的纸面垂直。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可分别绕O1和O2点旋转,即绕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旋转。O1A、O2B分别为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
第一旋转组件112和第二旋转组件123驱动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分别同步绕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旋转,根据第一承载板111或第二承载板122的旋转角度,调整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
如图9b所示,当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分别绕O1和O2点相向旋转,O1和O2点之间的柔性屏20弯折部23被折弯,同时根据第一承载板111或第二承载板122的旋转角度,O1和O2点相向运行,也就是说,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缩短,同时保持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始终与弯折部23保持相切,确保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不会发现拉扯或者拱起。
如图9c所示,当第一承载板12和第二承载板122相向旋转90°,即,使得柔性屏2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相互平行,此时,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的弯折半径为该柔性屏20的最小弯折半径,柔性屏20的弯折部23的所对应的圆弧角为180°,同时O1和O2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最近,从而实现柔性屏20在0-180°范围内的内弯折,当测试完毕,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背向旋转,根据第一承载板111或第二承载板122的旋转角度,O1和O2点背向运行,也就是说,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24之间的水平距离拉长,直至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旋转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可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板111和第二承载板122分别同步绕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24向下旋转,同样可以实现柔性屏20在0至-180°范围内的外弯折测试。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7)

1.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组件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机构和第二承载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承载板及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承载板用于承载固定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部;所述第二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承载板及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承载固定柔性屏的第二非弯折部;所述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形成与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对应的容纳空间;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绕第一侧边旋转、控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板绕第二侧边旋转,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弯折,并控制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为所述第一承载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为所述第二承载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侧边;
所述控制器用于以凸轮轨迹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
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并控制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以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同角度反向的方式转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按照以下方式运动:
其中,为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整量;
为柔性屏的最小弯折半径;
为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两端连接固定的第一侧架体和第二侧架体;
所述第一侧架体和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驱动件;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两端连接固定的第三侧架体和第四侧架体;
所述第三侧架体和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固定;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第二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的第二伺服电机;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位移组件进行同步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的折弯角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位移组件停顿位置及停顿预设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的折弯角的范围为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组件包括沿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的平移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三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
所述第一基座结合固定在第一移动部上;
所述第二基座结合固定在第二移动部上;
所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下方的丝杆和位于所述丝杆一端的第三伺服电机,以及
穿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块;
穿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固定的第二固定块。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绕第一侧边旋转、控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驱动其第二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板绕第二侧边旋转,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屏的弯折部弯折,并控制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其丝杆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水平距离。
CN202010826448.4A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ctive CN112198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6448.4A CN112198064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6448.4A CN112198064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8064A CN112198064A (zh) 2021-01-08
CN112198064B true CN112198064B (zh) 2024-05-07

Family

ID=7400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6448.4A Active CN112198064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8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5273B (zh) * 2021-01-11 2023-03-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弯折测试治具
CN112985979A (zh) * 2021-01-31 2021-06-18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弯曲测试装置
CN113029838B (zh) * 2021-03-24 2023-10-1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面板弯折测试装置及***
CN113624463B (zh) * 2021-08-13 2023-11-24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折叠屏最优转动轨迹的治具及方法
CN113567275B (zh) * 2021-09-23 2021-12-17 深圳荣耀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测试设备
CN114536723B (zh) * 2022-03-02 2023-11-28 安徽繁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单轴转动弯折机构
CN115014940A (zh) * 2022-05-17 2022-09-06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拉伸测试装置
CN116124609A (zh) * 2022-11-28 2023-05-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及电池弯折展平测试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01304U (zh) * 2017-02-09 2017-10-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
KR20180000130A (ko) * 2016-06-22 2018-0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의 벤딩 테스트 장치
CN110160888A (zh) * 2019-06-18 2019-08-23 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折叠测试装置
CN209358590U (zh) * 2019-02-28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0473468A (zh) * 2018-05-09 2019-11-1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弯折模块及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10631939A (zh) * 2019-09-12 2019-12-31 北京玛尔斯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或膜材料弯折测试方法及设备
CN210465159U (zh) * 2019-07-11 2020-05-05 上海精骊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设备
CN111489650A (zh) * 2020-05-13 2020-08-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显示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0130A (ko) * 2016-06-22 2018-0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의 벤딩 테스트 장치
CN206601304U (zh) * 2017-02-09 2017-10-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
CN110473468A (zh) * 2018-05-09 2019-11-1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弯折模块及折叠式显示装置
CN209358590U (zh) * 2019-02-28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0160888A (zh) * 2019-06-18 2019-08-23 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折叠测试装置
CN210465159U (zh) * 2019-07-11 2020-05-05 上海精骊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设备
CN110631939A (zh) * 2019-09-12 2019-12-31 北京玛尔斯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或膜材料弯折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1489650A (zh) * 2020-05-13 2020-08-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显示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带视觉检测的电缆弯曲测试机控制***;陈奇志;;电子制作;20200331(第Z2期);第7-8+10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8064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8064B (zh) 一种柔性屏弯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596762A (zh) 一种换挡机构的耐久性试验设备和***
CN110355779A (zh) 机械手及调距机构
CN110605686A (zh) 波发生器用装配装置
CN2727727Y (zh) 柔性线路板弯折机
CN102879687B (zh) 触摸屏自动检测装置
CN202717402U (zh) 应用于自动翻转的传动机构
CN107437347B (zh) 一种伺服控制实训***及方法
CN106184956A (zh) 一种高精度直线贴标机
CN201372949Y (zh) 0°至360°可调摇头电风扇
CN108439306A (zh) 一种自动灌装机
CN2331068Y (zh) 电力变压器高压线圈自动绕线机
CN108423147A (zh) 三维螺旋轴驱动仿生动力鱼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596221U (zh) 一种视觉处理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实验实训***
CN207997704U (zh) 一种教育教学使用的展示板
CN103801862A (zh) 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及供焊带间距自动调整装置
CN204315162U (zh) 一种凸轮机构反转法设计原理演示及轮廓线绘制仪
CN202622224U (zh) 工程弯头内壁自动堆焊设备
US10603789B2 (en) Manually taught robot and method for manually teaching robot
CN209625607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的上下料实训设备
CN204810082U (zh) 用于高铁牵引电机线圈的包带机
CN203366316U (zh) 平板电脑检测装置
CN208314097U (zh) 一种数据线弯折试验装置
CN202888406U (zh) 调节通信天线下倾角度的装置
CN209433696U (zh) 教学用的送料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