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7192A -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7192A
CN112117192A CN201910545011.0A CN201910545011A CN112117192A CN 112117192 A CN112117192 A CN 112117192A CN 201910545011 A CN201910545011 A CN 201910545011A CN 112117192 A CN112117192 A CN 112117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ching
fin
layer
fin portion
iso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50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洋
郑二虎
洪中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5450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7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7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7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78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gate at the side of the channel
    • H01L29/66795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gate at the side of the channel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04Chemical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5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having a channel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上具有分立排列的第一鳍部以及第二鳍部;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及所述第二鳍部间的间隙,且所述隔离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顶部齐平;在所述第一鳍部上形成掩膜层,且所述掩膜层覆盖所述隔离层顶部的部分表面;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使得刻蚀所述隔离层时不会偏移,不会损害所述第一鳍部。进一步,也可以将所述第二鳍部完全去除干净,使得最终形成鳍部均匀,半导体器件性能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朝着更高元件密度以及更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平面晶体管的栅极尺寸越来越小,从而栅极对沟道电流的控制能力变弱,容易产生短沟道效应,造成漏电流问题,进而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
为了克服晶体管的短沟道效应,抑制漏电流,现有技术提出了鳍式场效晶体管(Fin 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时一种常见的多栅器件,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包括:位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鳍部和介质层,所述介质层覆盖部分所述鳍部的侧壁,且介质层表面低于鳍部顶部;位于介质层表面,以及鳍部的顶部和侧壁表面的栅极结构;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鳍部内的源区和漏区。
然而,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密度提高,尺寸缩小,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构成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和良率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能够使得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提高良率改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上具有分立排列的第一鳍部以及第二鳍部;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及所述第二鳍部间的间隙,且所述隔离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顶部齐平;在所述第一鳍部上形成掩膜层,且所述掩膜层覆盖所述隔离层顶部的部分表面;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至露出所述衬底;去除所述第二鳍部。
可选的,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的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可选的,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氧化硅、碳氧化硅、碳氮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可选的,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的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或原子层沉积工艺。
可选的,所述掩膜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碳氧化硅、碳氮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可选的,在形成所述隔离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鳍部和所述第二鳍部顶部表面形成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氮化硅。
可选的,去除所述第二鳍部与刻蚀所述隔离层同步进行。
可选的,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去除所述第二鳍部。
可选的,去除所述第二鳍部工艺在刻蚀所述隔离层之后进行。
可选的,去除所述第二鳍部的工艺为鳍部切割工艺。
可选的,去除所述第二鳍部之后,还包括:去除所述掩膜层,以所述第一鳍部及剩余的所述隔离层为掩膜,刻蚀所述衬底,形成凹槽;继续以所述第一鳍部及剩余的所述隔离层为掩膜,沿所述凹槽刻蚀所述衬底,加宽所述凹槽。
可选的,形成所述凹槽的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可选的,采用回刻蚀的方法横向加宽所述凹槽,工艺参数为: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隔离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顶部齐平,避免形成所述掩膜层偏移。掩膜层覆盖所述隔离层顶部的部分表面;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的定向性良好,使得刻蚀所述隔离层时不会偏移,不会损害所述第一鳍部,利于将所述第二鳍部完全去除干净;进而使得最终形成鳍部均匀,半导体器件性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各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至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密度提高,尺寸缩小,所形成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差,可靠性低。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至图3是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提供衬底100,所述衬底100上具有分立排列的第一鳍部101以及第二鳍部102。所述第一鳍部101位于第二鳍部102周围。
参考图2,在所述衬底100上形成一层介质层103,所述介质层103的材料为旋涂碳(SoC),所述介质层103覆盖所述第一鳍部101与所述第二鳍部102,且所述介质层103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101和第二鳍部102的间隙。
在所述介质层103上表面形成抗反射层(Si-ARC)104,且所述抗反射层104覆盖所述介质层103顶部的部分表面;在所述抗反射层104上表面形成光刻胶层105。
参考图3,以所述光刻胶层105以及所述抗反射层104为掩膜,刻蚀所述介质层103,并去除所述第二鳍部10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鳍部101是用于形成器件所需的有效鳍部,所述第二鳍部102是为了克服负载效应而额外形成的伪鳍部。需要去除伪鳍部,即需要去除所述第二鳍部102。
经研究发现,在去除所述第二鳍部102的过程中,是以所述光刻胶层105以及所述抗反射层104为掩膜,刻蚀所述介质层103,由于在形成所述光刻胶层105以及所述抗反射层104之前,所述介质层103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鳍部101以及所述第二鳍部102的顶部,在形成所述光刻胶层105以及所述抗反射层104时,有可能会出现光感偏差,发生偏移;同时,传统的刻蚀工艺在向下更深处刻蚀时,蚀刻设备中电极在高温高压下激发等离子体定向轰击以刻蚀所述介质层103,可是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发生偏移,最终导致刻蚀后所述第一鳍部101的部分材料被刻蚀,所述第一鳍部101的形貌受损,并且需要被刻蚀掉的所述第二鳍部102的部分材料剩余,造成最终的鳍部宽度不一,进而影响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及所述第二鳍部间的间隙,且所述隔离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顶部齐平;在所述第一鳍部上形成掩膜层,且所述掩膜层覆盖所述隔离层顶部的部分表面;所述隔离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顶部齐平,避免形成所述掩膜层偏移。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至露出所述衬底;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垂直方向的蚀刻速率远大于横向的蚀刻速率,使得刻蚀所述隔离层时不会偏移,不会损害所述第一鳍部,进一步,也可以将所述第二鳍部完全去除干净。使得最终形成鳍部均匀,器件性能得到提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4至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提供衬底200,所述衬底200上具有分立排列的第一鳍部201以及第二鳍部202;在所述第一鳍部201和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形成保护层300。
所述衬底200、第一鳍部201、第二鳍部202以及所述保护层300的形成步骤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图未示);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形成第一图形化掩膜层(图未示)。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定义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的位置和形状;以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半导体基底,形成所述衬底200、第一鳍部201、第二鳍部202以及位于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顶部的所述保护层300。
所述半导体基底的材料包括硅、锗、锗化硅、砷化镓、铟镓砷等半导体材料,其中硅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或非晶硅。所述半导体基底还能够是绝缘体上半导体结构,所述绝缘体上半导体结构包括绝缘体及位于绝缘体上的半导体材料层,所述半导体材料层的材料包括硅、锗、锗化硅、砷化镓、铟镓砷等半导体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基底的材料为单晶硅。即所述衬底200、第一鳍部201、以及第二鳍部202的材料为单晶硅。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300用于后续对隔离层进行平坦化时,保护所述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的顶部不受损伤,同时也作为后续隔离层平坦化时的终止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的形成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化掩膜层的形成工艺还可以是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或原子层沉积工艺。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300的材料为氮化硅。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300的材料包括氮碳化硅、氮硼化硅、氮碳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衬底200、第一鳍部201、以及第二鳍部211的形成步骤还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未图示),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先形成初始保护层,在所述初始保护层上形成图形化层,以所述图形化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初始保护层和所述半导体基底,以形成所述第一鳍部201、第二鳍部211以及位于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11顶部的保护层300。
参考图5,在所述衬底200上形成隔离层400。所述隔离层400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201及所述第二鳍部202间的间隙。具体的,所述隔离层400覆盖所述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的侧壁,且暴露出所述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的顶部表面。
所述隔离层400的形成步骤包括:在所述衬底200上形成隔离层400,所述隔离层400覆盖所述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11的顶部表面;平坦化所述隔离层400。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400的材料为氧化硅;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400的材料还可以是碳氧化硅、碳氮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所述隔离层400的形成工艺为流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Flowable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简称FCVD)。所述流体化学气相沉积的工艺步骤包括:在所述衬底200上形成含硅的前驱体,所述含硅的前驱体覆盖所述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对所述含硅的前驱体进行氧化处理形成初始隔离层(图未示);对所述初始隔离层进行退火处理形成隔离层400。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400还能够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PECVD)或者高深宽比化学气相沉积工艺(HARP)。
所述平坦化工艺为化学机械抛光工艺(CMP);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直至暴露出所述第一鳍部201和第二鳍部202的顶部的保护层300。
参考图6,在所述第一鳍部201上形成掩膜层500,且所述掩膜层500覆盖所述隔离层400顶部的部分表面。
所述掩膜层500的形成步骤包括:在所述保护层300以及所述隔离层400顶部表面形成初始掩膜层(未图示),在所述初始掩膜层上表面形成图形化光刻胶,所述图形化光刻胶定义第二鳍部202的位置和形状,以所述图形化光刻胶为掩膜刻蚀所述初始掩膜层,形成所述掩膜层5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掩膜层500的形成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掩膜层500的形成工艺还可以是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或原子层沉积工艺。
本实施例中,所述掩膜层500的材料为氮化硅或碳氧化硅、碳氮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本实施例中,所述掩膜层500的材料为氮化硅,所述掩膜层500的厚度为3nm~5nm。
参考图7,以所述掩膜层500为掩膜,采用原子层刻蚀(ALE)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400至露出所述衬底200以及所述第二鳍部202的侧壁表面。
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对所述隔离层400进行刻蚀时,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在原子尺度逐层去除材料,能够实现定向刻蚀和高选择比,即使深宽比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等量刻蚀,能够实现精准控制。
本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参数,使得以所述掩膜层500为掩膜刻蚀所述隔离层400时,垂直的将待刻蚀掉的部分所述隔离层去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参数包括: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参考图8,去除所述掩膜层500(参考图7)。
本实施例中,去除所述掩膜层500的工艺为湿法刻蚀的方法。所述湿法刻蚀工艺的刻蚀溶液为稀释的氢氟酸溶液;其中,HF与H2O的体积比为1/1000~1/100。
参考图9,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参考图8),形成开口401。
本实施例中,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并形成开口401的工艺为鳍部切割工艺,包括:干法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鳍部切割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所述干法刻蚀的工艺参数包括:采用的刻蚀气体包括HBr和Ar,其中,HBr的流速为10sccm~1000sccm,Ar的流速为10sccm~1000sccm。
在其他实施例中,刻蚀去除的工艺参数包括:刻蚀气体为HBr、O2和Cl2,还向刻蚀腔室内通入He,刻蚀腔室压强为2毫托至50毫托,刻蚀的源功率为200瓦至2000瓦,刻蚀加偏压功率为10瓦至100瓦,HBr流量为50sccm至500sccm,O2流量为2sccm至20sccm,Cl2流量为10sccm至300sccm,He流量为50sccm至500sccm。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湿法刻蚀工艺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所述湿法刻蚀的工艺采用的刻蚀溶液可以是四甲基氢氧化氨(TMAH)溶液或KOH溶液。
湿法刻蚀溶液为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对硅和氧化硅具有很好的刻蚀选择比,在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的条件下对侧壁的氧化硅没有影响,能够保证形成所述开口401的形貌完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之后,再去除所述掩膜层500。
参考图10,以所述开口401为掩膜,刻蚀所述衬底200,形成凹槽402。
所述开口401是由所述第一鳍部201及剩余的所述隔离层400围成的。沿所述401向所述衬底200进行刻蚀目的是增大所述第一鳍部201之间的绝缘性,提高半导体的器件性能。
形成所述凹槽402的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参考图11,继续以所述开口401为掩膜,沿所述凹槽402刻蚀所述衬底,加宽所述凹槽402。
采用回刻蚀的方法横向加宽所述凹槽,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加宽所述凹槽402的目的是进一步隔离所述第一鳍部201,提高所述第一鳍部201之间的绝缘性,进一步提高所述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形成所述开口401的过程不同,如下将对区别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图12至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2,提供所述衬底200,所述衬底200上具有分立排列的第一鳍部201以及第二鳍部202;在所述第一鳍部201和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形成保护层300;在所述衬底200上形成隔离层400,所述隔离层400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201及所述第二鳍部202间的间隙,所述隔离层400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一鳍部201及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齐平;在所述第一鳍部201上形成掩膜层500,且所述掩膜层500覆盖所述隔离层400顶部的部分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掩膜层500的厚度为3nm~5nm。
本实施例中上述各步骤的形成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参考图13,以所述掩膜层500为掩膜,刻蚀部分高度所述隔离层400,至露出部分所述第二鳍部202的侧壁表面。
本实施例中,刻蚀工艺为原子层刻蚀(ALE)工艺。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的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采用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在刻蚀所述隔离层400时,由于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高选择性、良好的定向刻蚀性以及等量刻蚀的性质,使得暴露出的所述第二鳍部202的高度相同,并且在垂直向下刻蚀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参考图14,去除所述掩膜层500(参考图13)以及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的保护层300,并进一步刻蚀部分厚度所述第二鳍部202。
本实施例中,去除所述掩膜层500(参考图13)以及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的保护层300的工艺为原子层刻蚀工艺。
在其他实施例中,先使用湿法或干法刻蚀工艺将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的所述保护层300去除,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的保护层300的材料以及所述掩膜层500的材料为氮化硅,在刻蚀掉所述第二鳍部202顶部表面的保护层300时,所述掩膜层500的厚度会变薄。然后使用原子层刻蚀工艺的高选择刻蚀性,对所述第二鳍部202进行刻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掩膜层500最终要全部被去除掉,可以选择在形成所述开口401之前,也可以选择在形成所述开口401之后。
参考图15,重复上述步骤,使用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对氧化硅的选择刻蚀性对所述隔离层400进行部分厚度刻蚀,同时采用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对硅的选择刻蚀性对所述第二鳍部202进行部分厚度的刻蚀;如此循环,即采用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与刻蚀所述隔离层400同步进行,去除掉所述第二鳍部202,以形成所述开口401。
本实施例中,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隔离层400使得刻蚀的定向效果更好,进一步避免对高深宽比的刻蚀情况下发生偏移的情况,更好的保障刻蚀方向;同理,在刻蚀掉部分厚度所述隔离层400后,再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二鳍部202,同样能够保障对所述第二鳍部202刻蚀时的方向;如此反复,每一次都避免高深宽比刻蚀会出现偏移的情况,使得最终完全去除所述第二鳍部202,不会而对所述第一鳍部201造成损伤;并且所形成的所述开口401的形状也更加完美,利于后续工艺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400的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第二鳍部202的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为HBr、O2和Cl2,还向刻蚀腔室内通入He,刻蚀腔室压强为2毫托至50毫托,刻蚀的源功率为200瓦至2000瓦,刻蚀加偏压功率为10瓦至100瓦,HBr流量为50sccm至500sccm,O2流量为2sccm至20sccm,Cl2流量为10sccm至300sccm,He流量为50sccm至500sccm。
请继续参考图10,以所述开口401为掩膜,刻蚀所述衬底200,形成凹槽402。
所述开口401是由所述第一鳍部201及剩余的所述隔离层400围成的。沿所述401向所述衬底200进行刻蚀目的是增大所述第一鳍部201之间的绝缘性,提高半导体的器件性能。
形成所述凹槽402的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请继续参考图11,继续以所述开口401为掩膜,沿所述凹槽402刻蚀所述衬底,加宽所述凹槽402。
采用回刻蚀的方法横向加宽所述凹槽,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加宽所述凹槽402的目的是进一步隔离所述第一鳍部201,提高所述第一鳍部201之间的绝缘性,进一步提高所述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上具有分立排列的第一鳍部以及第二鳍部;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填充满所述第一鳍部及所述第二鳍部间的间隙,且所述隔离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顶部齐平;
在所述第一鳍部上形成掩膜层,且所述掩膜层覆盖所述隔离层顶部的部分表面;
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隔离层至露出所述衬底;
去除所述第二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层刻蚀工艺的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氧化硅、碳氧化硅、碳氮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的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或原子层沉积工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碳氧化硅、碳氮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隔离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鳍部和所述第二鳍部顶部表面形成保护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氮化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二鳍部与刻蚀所述隔离层同步进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子层刻蚀工艺去除所述第二鳍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二鳍部工艺在刻蚀所述隔离层之后进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二鳍部的工艺为鳍部切割工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二鳍部之后,还包括:去除所述掩膜层,以所述第一鳍部及剩余的所述隔离层为掩膜,刻蚀所述衬底,形成凹槽;
继续以所述第一鳍部及剩余的所述隔离层为掩膜,沿所述凹槽刻蚀所述衬底,加宽所述凹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凹槽的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回刻蚀的方法横向加宽所述凹槽,工艺参数为:气体包括He、NH3和NF3,刻蚀腔室压强为2torr至10torr,NH3流量为200sccm至500sccm,NF3流量为20sccm至200sccm,He流量为600sccm至2000sccm,刻蚀时间为20秒至100秒。
CN201910545011.0A 2019-06-21 2019-06-21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Pending CN112117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5011.0A CN112117192A (zh) 2019-06-21 2019-06-21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5011.0A CN112117192A (zh) 2019-06-21 2019-06-21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7192A true CN112117192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79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5011.0A Pending CN112117192A (zh) 2019-06-21 2019-06-21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71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586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广州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FinFET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49127A1 (en) * 2014-03-03 2015-09-03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of forming fins for finfet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electively removing some of the fins by performing a cyclical fin cutting process
CN108022880A (zh) * 2016-11-04 2018-05-1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8962990A (zh) * 2017-05-23 2018-12-0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411415A (zh) * 2018-09-07 2019-03-01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49127A1 (en) * 2014-03-03 2015-09-03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of forming fins for finfet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electively removing some of the fins by performing a cyclical fin cutting process
CN108022880A (zh) * 2016-11-04 2018-05-1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8962990A (zh) * 2017-05-23 2018-12-0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411415A (zh) * 2018-09-07 2019-03-01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586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广州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FinFET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和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8994B (zh)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US7365390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recess transistor i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recess transistor i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abricated by the same
US7910482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finFET and structure
CN111524795B (zh) 自对准双重图形化方法及其形成的半导体结构
CN107785315B (zh)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9390235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8321090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10658489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2125708A (zh)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US7148120B2 (en) Method of forming improved rounded corners in STI features
CN107768308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US6727150B2 (en) Methods of forming trench isolation withi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including, Tshaped trench with spacers
CN109872953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10648915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20060270185A1 (en) Method of forming isolation film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2117192A (zh)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9585289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3531476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N112151382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7978525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KR100842508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소자 분리막 제조 방법
CN107731917B (zh)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8206159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KR100518605B1 (ko) 리세스 채널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집적 회로 소자의제조방법
CN113113360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