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3232A -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3232A
CN112063232A CN202010928294.XA CN202010928294A CN112063232A CN 112063232 A CN112063232 A CN 112063232A CN 202010928294 A CN202010928294 A CN 202010928294A CN 112063232 A CN112063232 A CN 112063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vehicle
blue
resin
vehicle licens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82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景林
姜振中
胡敏超
胡玲静
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s &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s &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s &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s &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82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3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3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3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3‑6份,改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3‑6份,消泡剂0.5‑1份,分散剂2‑5份,酞菁蓝颜料3‑5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纳米蜡0.5‑1份,混合溶剂40‑75份,其制备方法为:S1:制得树脂液A;S2:制得树脂液B;S3:制得树脂液C;S4:取混合溶剂、分散剂、酞菁蓝颜料、树脂液A搅拌,得到蓝浆混合物;S5:将蓝浆混合物进行研磨,得到蓝色浆;S6:将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混合搅拌,制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本发明具有优异的耐候性、纳米级细度,本发明制成的机动车号牌的逆反射系数高。

Description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号牌基本采用溶剂型油墨,通过丝网印刷、辊涂工艺进行着色,小型车号牌在完成印刷、冲压后还需采用溶剂进行擦字作业。目前,国内外各大车牌膜生产企业生产的车牌级反光膜的面层大多是由热固型树脂通过高温烘烤、交联反应后成膜,各大车牌膜生产企业采用的热固型树脂类型不尽相同,较为常用的是聚酯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丙烯酸树脂体系,市售的一般印刷油墨在层间附着力、印刷适应性等方面难以同时满足各种反光膜的相对通用性的需求。另外,机动车号牌作为安全性标志物,其印刷油墨的耐候性能、透明性也极其重要。
目前市售的机动车号牌用油墨主要是由单一的连结料与色料经过三辊研磨机研磨制作而成,但其颜料的透明性、耐候性存在不足。由于采用三辊研磨的方式,颜料的细度只能在微米级,然而颜料的透明性就不满足了,且单一的连结料的结构并不能满足油墨与各种反光膜的层间附着力要求。绝大多数油墨生产企业没有***的针对机动车牌膜用油墨作专项研发应用,市售的油墨耐候性能参差不齐,没有经过专业的检测,无法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大多数油墨存在结构简单、无法适应各种反光膜的层间附着力的要求,油墨制作工艺老旧,其制作的油墨细度分布与透明性不能满足反光膜高亮度的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号牌用油墨颜料细度不足、透明性不足、耐候性不足,不能满足反光膜高亮度的要求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2669247600000011
Figure BDA0002669247600000021
其制备方法为:
S1:取上述混合溶剂7-14份、取上述重量份的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置于50-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10米/秒,搅拌60-90分钟至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A,静置备用;
S2:取上述混合溶剂15-30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置于50-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10米/秒,搅拌60-90分钟至改性丙烯酸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40%的树脂液B,静置备用;
S3:取上述混合溶剂7-14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置于50-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10米/秒,搅拌60-90分钟至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C,静置备用;
S4:取余下的混合溶剂、取上述重量份的分散剂、酞菁蓝颜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浸泡8-12小时,再加入所述树脂液A,以7-10米/秒的搅拌线速度分散30-60分钟,从而得到蓝浆混合物;
S5:将上述蓝浆混合物投入卧式涡轮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温度设定为40-50℃,研磨能效设定为6-8L/分钟,选用粒径为0.3-0.6mm且莫氏硬度大于9级的钇稳定型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腔内转动线速度设为10-15米/秒,循环研磨4-6小时,研磨完成后得到蓝色浆,所述蓝色浆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
S6:将制得的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以及上述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混合,放入搅拌机中以5-7米/秒的线速度进行分散,分散均匀后进行加压过滤,最终制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粘度为1000-2000Mpa.s。
本发明步骤S1中,将反应釜的温度升高至50-60℃,由于反应釜温度与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接近,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能加快从固态向液态转变,再通过高线速的搅拌,使得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快速的溶解,经过过滤后能够制得均匀透明的树脂液A。
本发明步骤S2中,将反应釜的温度升高至50-60℃,由于反应釜温度与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接近,改性丙烯酸树脂能加快从固态向液态转变,再通过高线速的搅拌,使得改性丙烯酸树脂快速的溶解,经过过滤后能够制得均匀透明的树脂液B。
本发明步骤S3中,将反应釜的温度升高至50-60℃,由于反应釜温度与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接近,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能加快从固态向液态转变,再通过高线速的搅拌,使得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快速的溶解,经过过滤后能够制得均匀透明的树脂液C。
本发明步骤S4中,将分散剂、酞菁蓝颜料、混合溶剂搅拌均匀并浸泡8-12小时,使得酞菁蓝颜料表面及内部被充分润湿,有助于提高研磨效率,且充分润湿的酞菁蓝颜料经研磨后不易重新聚合成大颗粒,有利于制得纳米级细度的颜料。
本发明的步骤S5中,研磨介质选用粒径为0.3-0.6mm的钇稳定型氧化锆珠,是因钇稳定型氧化锆珠的粒径越小,所研磨的色浆粒径分布越窄,色浆的性能更加稳定;研磨介质的莫氏硬度大于9级,因硬度越大,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力越大,能够提升研磨效率;另外研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高的温度会加快挥发,因此合理的控制研磨温度能够减少挥发,使最终制得的蓝色浆具有纳米级细度,显著提高颜料的透明性。
本发明步骤S6中,对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进行复配,能够灵活的控制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色相、饱和度、粘度等性能,从而制得满足不同实际应用环境的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由85%聚乙烯、10%醋酸乙烯、5%乙烯醇共聚形成,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50-70℃、羟值为2-6mgKOH/g、分子量为1000-5000、固含量大于99.5%。
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由聚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三元共聚形成,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和酯溶性,能够在印刷完成后的机动车号牌的冲压、擦字工序中带来更好的擦字效果;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带有羟基官能团,使其与其他组分的兼容性好,从而最终制得的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对各类基材的附着牢度优异。分子量为1000-5000的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对于酞菁蓝颜料具有更佳的润湿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固含量大于99.5%。
改性丙烯酸树脂在制备过程中不易发生进一步交联反应,不仅能使最终制得的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水性、耐化学品性及耐候性,也能在印刷完成后的机动车号牌的冲压、擦字工序中带来更好的擦字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由80%氯乙烯、20%醋酸乙烯共聚形成,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50-70℃、分子量为10000-15000、固含量大于99.5%。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是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一种,在聚氯乙烯分子链中引入醋酸乙烯,使得聚氯乙烯的侧链带有酯基,起到内增塑作用,从而使得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使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印刷的字体不易发生断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消泡剂为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高聚物。
与传统的硅类消泡剂相比,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高聚物具有优异的平坦效果和瞬间流平速度,兼具有良好的防缩孔和消泡抑泡能力,且与各种树脂体系的相溶性较好,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表面张力,起到快速润湿底材的作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具有空间位阻稳定作用,起到防止颜料再絮凝、增进颜料透明性的作用,从而降低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粘度,改善其光泽度和流平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酞菁蓝颜料的颜料索引号为PB15:6。
酞菁蓝PB15:6颜料是单一的铜酞菁颜料,也是酞菁系列颜料中红光最强的颜料,着色力强,色泽鲜艳,流动性较好,耐热及耐溶剂性能良好,而且晶体构型较稳定。酞菁蓝PB15:6颜料的色品坐标符合国家机动车号牌的标准,耐光性优异,符合机动车号牌使用要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3-[3-(2-H-苯并***-2-基)-4羟基-5-叔丁基]-丙酸-聚乙二醇酯。
3-[3-(2-H-苯并***-2-基)-4羟基-5-叔丁基]-丙酸-聚乙二醇酯是一种用于工业涂料的苯并***类紫外光吸收剂,具有抗高温性、抗萃取性以及良好的耐候性,对光敏感的基材起到保护作用,对机动车号牌长期使用中产生的失光、裂纹、起泡、脱落、变色缺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纳米蜡为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中的一种。
选用纳米级的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中的一种加入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中,能提高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表面的抗划伤性、耐磨性、抗粘连、抗污性能,增加滑度,改善手感,防止酞菁蓝颜料沉降,保证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在机动车号牌冲压时不被模具压伤、签注时不被划伤。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混合溶剂为二阶酸酯、异佛尔酮、100#溶剂油、150#溶剂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混合溶剂的各组分均为高沸点溶剂,对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有优异的溶解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超强的耐候性,可以在户外使用7-10年;
2、本发明采用纳米研磨技术,最终制得的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拥有细腻、均匀的纳米级细度,本发明印刷在机动车号牌上能形成具有优异透明性、平整度、光泽度的膜层,使得制成的机动车号牌的逆反射系数高,提高行驶安全性;
3、本发明采用环保类低VOC排放的溶剂,且不含苯类有害健康的成分,气味醇和,具有环境友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2669247600000061
其制备方法为:
S1:取上述混合溶剂7份、取上述重量份的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置于5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米/秒,搅拌60分钟至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A,静置备用;
S2:取上述混合溶剂15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置于5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米/秒,搅拌60分钟至改性丙烯酸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40%的树脂液B,静置备用;
S3:取上述混合溶剂7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置于5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米/秒,搅拌60分钟至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C,静置备用;
S4:取余下的混合溶剂、取上述重量份的分散剂、酞菁蓝颜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浸泡8小时,再加入所述树脂液A,以7米/秒的搅拌线速度分散30分钟,从而得到蓝浆混合物;
S5:将上述蓝浆混合物投入卧式涡轮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温度设定为40℃,研磨能效设定为6L/分钟,选用粒径为0.3mm且莫氏硬度大于9级的钇稳定型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腔内转动线速度设为10米/秒,循环研磨4小时,研磨完成后得到蓝色浆,所述蓝色浆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
S6:将制得的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以及上述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混合,放入搅拌机中以5米/秒的线速度进行分散,分散均匀后进行加压过滤,最终制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粘度为1000Mpa.s。
作为优选,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由85%聚乙烯、10%醋酸乙烯、5%乙烯醇共聚形成,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50℃、羟值为2mgKOH/g、分子量为1000、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由80%氯乙烯、20%醋酸乙烯共聚形成,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50℃、分子量为10000、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高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酞菁蓝颜料的颜料索引号为PB15:6。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3-[3-(2-H-苯并***-2-基)-4羟基-5-叔丁基]-丙酸-聚乙二醇酯。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蜡为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溶剂为二阶酸酯、异佛尔酮、100#溶剂油、150#溶剂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实施例2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2669247600000081
其制备方法为:
S1:取上述混合溶剂14份、取上述重量份的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置于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10米/秒,搅拌90分钟至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A,静置备用;
S2:取上述混合溶剂30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置于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10米/秒,搅拌90分钟至改性丙烯酸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40%的树脂液B,静置备用;
S3:取上述混合溶剂14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置于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10米/秒,搅拌90分钟至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C,静置备用;
S4:取余下的混合溶剂、取上述重量份的分散剂、酞菁蓝颜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浸泡12小时,再加入所述树脂液A,以10米/秒的搅拌线速度分散60分钟,从而得到蓝浆混合物;
S5:将上述蓝浆混合物投入卧式涡轮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温度设定为50℃,研磨能效设定为8L/分钟,选用粒径为0.6mm且莫氏硬度大于9级的钇稳定型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腔内转动线速度设为15米/秒,循环研磨6小时,研磨完成后得到蓝色浆,所述蓝色浆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
S6:将制得的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以及上述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混合,放入搅拌机中以7米/秒的线速度进行分散,分散均匀后进行加压过滤,最终制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粘度为2000Mpa.s。
作为优选,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由85%聚乙烯、10%醋酸乙烯、5%乙烯醇共聚形成,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70℃、羟值为6mgKOH/g、分子量为5000、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由80%氯乙烯、20%醋酸乙烯共聚形成,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70℃、分子量为15000、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高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酞菁蓝颜料的颜料索引号为PB15:6。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3-[3-(2-H-苯并***-2-基)-4羟基-5-叔丁基]-丙酸-聚乙二醇酯。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蜡为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溶剂为二阶酸酯、异佛尔酮、100#溶剂油、150#溶剂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2669247600000091
Figure BDA0002669247600000101
其制备方法为:
S1:取上述混合溶剂11份、取上述重量份的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置于55℃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8米/秒,搅拌75分钟至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3℃,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A,静置备用;
S2:取上述混合溶剂22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置于55℃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8米/秒,搅拌75分钟至改性丙烯酸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3℃,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40%的树脂液B,静置备用;
S3:取上述混合溶剂11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置于55℃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8米/秒,搅拌75分钟至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3℃,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C,静置备用;
S4:取余下的混合溶剂、取上述重量份的分散剂、酞菁蓝颜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浸泡10小时,再加入所述树脂液A,以8米/秒的搅拌线速度分散45分钟,从而得到蓝浆混合物;
S5:将上述蓝浆混合物投入卧式涡轮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温度设定为45℃,研磨能效设定为7L/分钟,选用粒径为0.5mm且莫氏硬度大于9级的钇稳定型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腔内转动线速度设为13米/秒,循环研磨5小时,研磨完成后得到蓝色浆,所述蓝色浆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
S6:将制得的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以及上述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混合,放入搅拌机中以6米/秒的线速度进行分散,分散均匀后进行加压过滤,最终制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粘度为1500Mpa.s。
作为优选,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由85%聚乙烯、10%醋酸乙烯、5%乙烯醇共聚形成,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60℃、羟值为4mgKOH/g、分子量为3000、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由80%氯乙烯、20%醋酸乙烯共聚形成,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60℃、分子量为12500、固含量大于99.5%。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高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酞菁蓝颜料的颜料索引号为PB15:6。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3-[3-(2-H-苯并***-2-基)-4羟基-5-叔丁基]-丙酸-聚乙二醇酯。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蜡为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溶剂为二阶酸酯、异佛尔酮、100#溶剂油、150#溶剂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实施例4
取上述各实施例得到的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取现有的杭州恒基油墨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动车号牌用油墨作为对比例,进行附着力、耐候性、耐酒精性、逆反射系数性能的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一、附着力测试:采用GB9286-98百格测试标准进行试验;
二、耐候性测试:采用GB/T16422.2氙弧灯老化试验箱标准进行试验;
三、耐酒精性测试:采用GB/T23989涂料耐溶剂擦拭性测定法进行试验;
四、逆反射系数测试:采用JT/T689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进行试验;
本发明各实施例得到的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和对比例性能参数参见表1:
表1
样品 附着力 耐候性 耐酒精性 逆反射系数
实施例1 ≥95% 2100小时 ≥150次 ≥80cd·lx<sup>-1</sup>·m<sup>-2</sup>
实施例2 ≥95% 2100小时 ≥150次 ≥80cd·lx<sup>-1</sup>·m<sup>-2</sup>
实施例3 ≥95% 2100小时 ≥150次 ≥80cd·lx<sup>-1</sup>·m<sup>-2</sup>
对比例1 ≥90% 1800小时 ≥100次 ≥70cd·lx<sup>-1</sup>·m<sup>-2</sup>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FDA0002669247590000011
其制备方法为:
S1:取上述混合溶剂7-14份、取上述重量份的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置于50-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10米/秒,搅拌60-90分钟至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A,静置备用;
S2:取上述混合溶剂15-30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置于50-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10米/秒,搅拌60-90分钟至改性丙烯酸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40%的树脂液B,静置备用;
S3:取上述混合溶剂7-14份、取上述重量份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置于50-60℃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线速度设为7-10米/秒,搅拌60-90分钟至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完全溶解,冷却至20-25℃,进行过滤,制得固含量为25%的树脂液C,静置备用;
S4:取余下的混合溶剂、取上述重量份的分散剂、酞菁蓝颜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浸泡8-12小时,再加入所述树脂液A,以7-10米/秒的搅拌线速度分散30-60分钟,从而得到蓝浆混合物;
S5:将上述蓝浆混合物投入卧式涡轮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温度设定为40-50℃,研磨能效设定为6-8L/分钟,选用粒径为0.3-0.6mm且莫氏硬度大于9级的钇稳定型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腔内转动线速度设为10-15米/秒,循环研磨4-6小时,研磨完成后得到蓝色浆,所述蓝色浆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
S6:将制得的树脂液B、树脂液C、蓝色浆以及上述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纳米蜡、消泡剂混合,放入搅拌机中以5-7米/秒的线速度进行分散,分散均匀后进行加压过滤,最终制得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所述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的粒径分布为D90=300nm,粘度为1000-20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由85%聚乙烯、10%醋酸乙烯、5%乙烯醇共聚形成,所述酯溶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50-70℃、羟值为2-6mgKOH/g、分子量为1000-5000、固含量大于9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固含量大于9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由80%氯乙烯、20%醋酸乙烯共聚形成,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50-70℃、分子量为10000-15000、固含量大于9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高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酞菁蓝颜料的颜料索引号为PB15: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3-[3-(2-H-苯并***-2-基)-4羟基-5-叔丁基]-丙酸-聚乙二醇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蜡为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二阶酸酯、异佛尔酮、100#溶剂油、150#溶剂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CN202010928294.XA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Pending CN112063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8294.XA CN112063232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8294.XA CN112063232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3232A true CN112063232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8294.XA Pending CN112063232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32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029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恩希爱(杭州)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逆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010A (zh) * 2007-05-27 2007-11-07 无锡市洪汇化工有限公司 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生产方法
CN101074334A (zh) * 2006-05-16 2007-11-21 札·印克帖克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用油墨组合物
CN101137730A (zh) * 2005-03-11 2008-03-05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导电性油墨、导电电路及非接触性介质
JP2008297446A (ja) * 2007-05-31 2008-12-11 Sakata Corp コンティニュアス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730A (zh) * 2005-03-11 2008-03-05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导电性油墨、导电电路及非接触性介质
CN101074334A (zh) * 2006-05-16 2007-11-21 札·印克帖克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用油墨组合物
CN101067010A (zh) * 2007-05-27 2007-11-07 无锡市洪汇化工有限公司 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生产方法
JP2008297446A (ja) * 2007-05-31 2008-12-11 Sakata Corp コンティニュアス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程等: "《表面活性剂应用手册 第2版》", 31 August 1995 *
工人技术培训教材编审领导小组: "《油漆工工艺学 中级本》", 30 November 1984 *
张鹏等: "《丙烯酸树脂防腐蚀涂料及应用》", 30 September 2003 *
梁赞流: "《木器家具及装饰用漆实用配方100例》", 31 October 2000 *
程侣柏: "《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应用》", 31 August 200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029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恩希爱(杭州)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逆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90296B (zh) * 2020-12-29 2024-04-05 恩希爱(杭州)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逆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6740B (zh) 一种uv-led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4011B (zh) 一种pvc地板膜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0413B (zh) 一种纳米水性颜料喷墨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4213A (zh) 一种led-uv喷墨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280372A (zh) 一种低温盖板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808A (zh) 一种具有优异uv油墨润湿性的辊涂uv白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60184A (zh) 一种用于制备玻璃贴花纸的高温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3232A (zh) 一种机动车号牌用蓝色油墨
CN114231079B (zh) 一种uv胶印墨斗哑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41923B (zh) 一种水性修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374A (zh) 一种白色uv纳米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1861A (zh) 一种反光膜用彩色油墨
CN112300636A (zh) Uv纳米红浆及其制备方法、uv墨水
CN111876015A (zh) 一种用于pvc塑料薄膜的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9665B (zh) 一种uv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0237B (zh) 用于制作可塑性强的宣传标识产品及其36d晶雕工艺
CN112322107B (zh) 一种pc材料用丝印油墨
CN110684398B (zh) 一种pvc家具膜/asa塑料膜水性复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123B (zh) 一种耐紫外修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9550A (zh) 一种光固化可烫金玻璃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53802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头的无机颜料uv喷墨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840A (zh) 一种基于复配分散黑染料的热升华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8712B (zh) 水性油墨pet印刷工艺
CN115537089A (zh) 反光膜uv印刷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反光膜
CN114806282A (zh) 一种溶剂型高固体份、高黑度黑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